Nakao Eki Pacidal 的異國與回望,溫柔雙作單本特價$202起
鏡文學官網儲值銀幣線上看「NakaoEkiPacidal的異國與回望」單本$202起,限時特價88折→只到7/10✧《蕉葉與樹的約定》原價:$329,優惠價:88折,$289✧《她的右腦與粉紅色的大象》原價:$230,優惠價:88折,$202⭐購書線上看:點選下方「繼續閱讀」➡︎「整本購買」
+ More
【徐淑卿專欄】《蕉葉與樹的約定》小說家Nakao Eki Pacidal的回家練習
作者/徐淑卿在馬太鞍和太巴塱這一帶的阿美族部落,送別亡者有兩個習俗。一是,如果一位男性去世,在下一次祭典時,與他同一年齡階層的同儕會從祭場一路歌舞到他家中,懷念亡者也慰問家屬。還有一個非強制性的習俗。一個人過世了,在他喪禮過後,走一遍故人曾經去過的重要的地方,以示送別。走的人可能是家屬或是年齡階層或是朋友,只要心裡想要送別這個人,他就會去。2021年NakaoEkiPacidal的父親去世,當時她在荷蘭感染新冠肺炎,上不了飛機。她的姑姑在喪禮過後,去走他父親生前工作過的地方,幾乎走遍全台,每到一個地方,就拍照片給她。Nakao說,這是為人子女都會想做的事,但是她當時沒辦法。隔著視訊螢幕說起這件事,Nakao仍語帶哽咽。這個遺憾,卻在她最新一本小說《蕉葉與樹的約定》中,成為貫穿故事的核心。《蕉葉與樹的約定》是以台灣第一個棒球隊「能高團」為背景的小說。大約十年前,講述嘉農棒球隊的電影《KANO》上映時,Nakao在花蓮太巴塱拍紀錄片的弟弟就說,KANO不是台灣第一個有本島人的棒球隊,「能高團」才是,而且全部球員都是花蓮的阿美族人。Nakao想,既然嘉農棒球隊有人拍成電影,會不會也有人想寫能高團呢?雖然她是太巴塱人,但是很多親戚都是馬太鞍人,現在她的家也在馬太鞍,所以相較於非原住民,也許這故事由她處理比較好。只是這個題目不容易碰觸,所以一放多年,兩年前才開始著手。能高團的由來是,1921年花蓮港廳廳長江口良三郎與被視為東台灣地下總督的朝日組經理梅野清太,想要組成棒球隊,來為花蓮築港宣傳。他們請在賀田組(後改名朝日組)工作的林桂興在海灘苦力中尋找適合人選,成立高砂棒球隊,並安排這批原住民選手到花蓮農業補習學校就讀,1923年高砂棒球隊改名為「能高團」。1924年能高團到台灣西部舉行比賽,1925年遠征日本。後來有幾位球員,在西本願寺住持的安排下,留在日本平安中學繼續打球唸書,還有幾位到法政大學深造,其中一位紀薩(西村嘉造)在1928年因為急病在日本去世。《蕉葉與樹的約定》以這段歷史為背景。小說一開始是現代時空,一位名叫「其朗」的從花蓮到日本打棒球的選手,有一天在京都西本願寺看到一顆石頭,上面以阿美語刻著一行字「樹,平安回家吧。」因而召喚出1928年在日本去世的「樹」的鬼魂。阿美族語「其朗(Kilang)」,就是「樹」的意思。既然召喚了樹的鬼魂,同名的其朗便同意鬼魂請求,帶著祂棲息在石頭上的靈魂回花蓮。按照阿美族的習俗,走一遍亡者生前走過的路,讓他的心可以回家。刻意採用同樣的名字,是因為Nakao相信名字如同咒語,會呈現一個人的特質。就像她的名字也是二十歲時被阿公改過的,因為阿公覺得現在的名字更適合她。在這部小說裡,同名的兩人都是來自阿美族的棒球選手,雖然乍看個性不完全一樣,但是因為年齡差距的緣故。這個鬼魂剛被喚醒時,幾乎什麼都不記得了。我們在閱讀這部小說時,也跟幾乎什麼都不記得的「樹」一樣。當「其朗」帶著他走一遍回家之路時,我們也跟著走一遍歷史之路。一百年前的東台灣、梅野清太、能高團,以及當時阿美族人的生活,也躍然紙上。這是一部虛構的小說,但作者Nakao以她生為阿美族人的了解與專業的史學訓練,建構了一個非常扎實的歷史圖景。Nakao的父親是阿美族人,母親是「外省人」,她與父母一樣都是台大法律系畢業。在工作幾年之後,她有種被掏空的感覺,因為中學時喜歡數學物理,但自認不是學得很好,所以在聯考壓力下,沒有選擇自然組,這時她決定到哈佛讀科學史,也算是回歸興趣。拿到碩士後,到荷蘭萊頓大學讀歷史博士學位,自此長居荷蘭。除了寫小說外,她也從事翻譯,翻譯了羅伯特.麥克法倫的《故道》、《野性之境》、《大地之下》等書。Nakao與鏡文學簽約,在鏡文學網站已經發表十多部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不拘一格。雖然她是原住民,也從事國際原住民運動,但她的寫作題材不限於此,而是一如她廣泛的興趣那樣,非常多元。包括結合歷史與科幻的《巡台御史六十七與來自遠方的科學家》,結合歷史與音樂的《韋瓦第的密信》,也寫過與相聲為背景的小說《一個沒聽說過的燕雲舊夢》,甚至到西安拜師學相聲。同時她也出入純文學與大眾文學之間,不以純文學為依歸。在訪談過程中最讓我驚訝的是,她紙上造景的技藝。她寫故事發生在京都與東京的《蕉葉與樹的約定》,但是她從未去過日本;寫以納蘭性德為模型的《天為誰春》也沒去過北京。但是如果你熟悉京都,在看《蕉葉與樹的約定》時,你甚至都可以感受鴨川的寒風刺痛你皮膚的感覺。Nakao說,她題材廣泛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她興趣與涉獵都算廣,不論她寫什麼都需要做功課,就像做研究一樣。其次,有些原住民作家,專注寫原住民題材,可能是因為生活環境或者是性格,或者是志趣,有一種責任感,覺得這是應該要做的事。但是她對很多事物都感興趣,如果要她一直寫同樣的東西,她會受不了,必須換題材,才能喘口氣。既然寫作是她最喜歡的工作,她就希望能做得愉快,才會長久。況且,Nakao說:「如果一直寫原住民相關題材,別人可能說,原住民只能寫原住民;如果你不寫原住民題材,可能又被認為不關心不認同原住民。與其夾在中間,不如寫自己想寫的東西。」Nakao認為,小說沒有純文學或大眾文學的區別,只有好和不好。也有朋友問她,那好跟不好由誰定義?她認為這是由「時間」決定。「如果抽離當下時空,還是有讀者覺得好看,這就是好小說,所以我們有生之年不必去擔心這件事,只要全力以赴把小說就好寫好。」說來有趣,一開始在鏡文學發表作品時,她揣摩鏡文學可能需要通俗一點的「輕小說」,雖然這不是她最喜歡的風格,但也不排斥,認為這就是一種寫作技能的鍛鍊。嘗試兩部作品後,編輯跟她說,其實她可以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後來她寫了《巡台御史六十七與來自遠方的科學家》,她喜歡把不同元素放在一起,這部小說就有原住民有滿洲官員還有科幻。有人曾問Nakao對什麼東西感興趣?她說,不如問她對什麼東西不感興趣。她對知識類的東西都很感興趣,在小說的題材上也儘可能去嘗試,目前她還沒有寫過的是推理小說,她認為推理設計很困難,但希望有一天可以挑戰,因為專業的寫作者,應該要有這個技能。既然題材多元,小說的場景又分散在不同時空,她要如何解決寫作上的困難?Nakao說,她花了很多時間查資料,現代的科技如google街景,給了她很大的幫助。有些人寫小說,注重人物刻畫,但她認為背景也同等重要。有具體的場景,人物做什麼也比較逼真。所以她寫小說時,就像編劇一樣,必須在腦海中有具體形象讓她看見,才能寫出來。如果只憑人物,而不需要描述旁邊的東西,她會覺得少了點血肉。有了場景之後,她會想像人物站在那裡,他們的性格是怎麼在講話。所以也會發生她原先設想的大綱是這樣,但後來發現這幾個角色不可能那樣而做修改的事。寫《蕉葉與樹的約定》時,花蓮港和馬太鞍她當然很熟,但是對於日治時代與日本,她主要靠搜集資料和科技。還有一種沈浸法,她在寫這本小說時,每天都在聽昭和歌謠,在臉書分享日本版畫,寫到日本戰敗時就聽天皇玉音放送,設法活在那個氛圍裡。還有一點是,家庭的影響。她的阿公在日本時代擔任警察,一直到九十歲都是穿西裝打領帶,典型日本人的樣子。她們家庭也比較像是日式家庭,她父親的母語是日語,阿美語說得沒有日語好,所以設想那樣的時代對她並不困難。但也因為她的家族在日本時代境遇較好,反而讓她日後有種反省:不能因此忽略其他原住民所受到的殘暴對待,必須在兩者間取得平衡。甚至她還產生對族群界線的自我要求,也就是既然是阿美族人,就不應該去談論泛泰雅(指賽德克族,泰雅爾族,太魯閣族都屬於泰雅族之意)的事。直到《賽德克.巴萊》電影上映時,她才在《臺大文史哲學報》發表論文,這是她心態的轉變,沈默沒有道德上的意義,因此她在學術上敢去談了。五年前Nakao接受鏡文學編輯翟翱訪談時曾說,因為原住民加分的問題,她直到取得哈佛碩士學位時,才相信自己沒有比同學差。這次受訪,她又再度提起這件事。她說,幾乎她所認識的加分的原住民朋友,都曾經有自我懷疑的問題,這真是無謂的內耗。原住民的身份始終如影隨形,不論她定居在哪裡,因為這是政治身份不是文化身份。Nakao從大學畢業就從事原住民運動,直到今天都沒有改變,因為這是自己的責任。但是慢慢她開始理解,不一定要站在街頭,她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寫作。用講故事來實踐他們口述的傳統。當初她在哈佛唸完科學史碩士學位時,她想,到底要繼續唸科學史,還是為了原住民去做早期台灣史的理論研究?最後是責任感打敗興趣。她說,現在回頭看,這是愚蠢的選擇。因為你應該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然後在那個領域裡找到你可以為原住民貢獻的地方,而不是倒過來。她的博士論文寫完初稿,同一時間也寫了小說《絕島之咒》。指導教授不會看中文,聽她大概講述內容後,教授說,這個小說就是你博士論文的非學術版,你要不要考慮去寫小說?她掙扎了一段時間,然後決定:「好,我就去寫小說。」但是當她想要以文字來實現口述傳統時,遇到一個理論問題。那就是,什麼東西都可以寫嗎?比方說祖源傳說,可以拿來寫小說嗎?有些民族有他們的禁忌。像太巴塱的祖源傳說,有很清晰的故事線,老人怎麼告訴你,你就怎麼教給下一代,你不可以改編,不可以去操作它的意義。她們的祖源歌,大概幾分鐘可以唱完,若要寫成小說一定要加油添醋,這樣做可以嗎?有些東西是禁忌,禁忌不是不能打破,但是打破你要付出代價。太巴塱的祖先是姐弟亂倫才產生的,所以打破禁忌對她來說,就好像是你能不能亂倫?這就是一個很困難的情境。也許外人寫沒有關係,禁忌詛咒不及於外人,但是族人不一樣。《蕉葉與樹的約定》也牽涉到實際存在的人,他們的家族後代還在那裡。所以Nakao不去碰觸真實的事情,至少清楚擺明就是虛構,否則她覺得自己沒辦法回馬太鞍。因為那是別人家的事,她沒有資格寫。Nakao說:「我不在乎其他人怎麼看,但是我不希望在部落裡讓別人不舒服。我很努力去避免這一點,對我來說過這一關才是真的過關。」Nakao對文字非常講究,希望「講究」最後能臻於「自然」。雖然,自然反而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她相信這是一個最高標準。如果平順自然,卻能夠打動人,才是最上乘的。也因為中文是圖像式的文字,所以她寫作的時候會去注意字放在一起的視覺效果,如果兩個字的外形在視覺上看起來不搭,她就會更換。更不用說文字內在的音律和節奏,她寫作時會唸出來,終極目標是讀起來非常順暢。如果讀者感覺到字斟句酌,那就是堆砌,最好是讀者感覺不到,這也是她花最大力氣的地方。在〈後記〉中,Nakao寫道,說一個回家的故事就等於回家。《蕉葉與樹的約定》原書名是《平安回家吧》,對居住海外的Nakao來說,「平安回家吧」,是不是也有特別的意義?「回家」對她這一輩甚至上一輩的原住民,都是辛苦的課題。因為求學和工作,不管你在哪裡,你都不是在家裡。年輕一輩可能在都市出生成長,部落經驗很少,回家更是困難。Nakao說:「這個時候,你就覺得從台北到花蓮的路,不是用長度來計算,是用時間來計算。因為你在外面的時間,心裡已經有那麼多不同的東西了。」2008年,她拿到《人籟論辯月刊》資助,讓她回家做田調拍紀錄片。她記得回去的頭三、四個月,每天晚上熄燈後,她就在蚊帳裡偷偷的哭,因為茫然。明明是熟悉的地方,可是為什麼這麼陌生?別人說什麼做什麼,該怎麼反應好像都不對。幾個月過後,她慢慢能夠重新對焦了。她算是適應得還不錯。有些人的部落經驗更少,回家的過程更辛苦,甚至有些人回去後就跑了,永遠回不來的人其實很多。部落裡很多經驗不是來自父母,而是來自祖父母。所以阿公過世時,她有一種時代終結的感覺,阿公對她來說就是日本時代一直延續到現在,他過世了,她感到衝擊與茫然。前幾年她父親也過世了,當長輩都過世了,會覺得部落變得不一樣。而且自己也開始被別人當成「長輩」,有年輕的原住民來訪問她,談怎麼做研究或者做田調。確實回家的議題和年輕的時候不一樣。Nakao說,也許有一天她會像父親一樣落葉歸根吧,他是六十歲的時候回到部落的。也許她這段時間寫的關於家的歷程,其實就等於在為自己回家做準備,心理上的準備。或許回家就像等待一樣,也是時間的藝術。我問Nakao,為什麼安排樹回到京都西本願寺,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尋找蕉葉?她說,這樣就不是等待了。這樣的結局,相互承諾彼此一起回家,是她一開始就決定的。也許就像樹再度離家,等待與蕉葉一起回家,Nakao也在小說中,預習著回家之路,然後等待那一天。《蕉葉與樹的約定》以台灣人第一個棒球隊「能高團」為背景,描繪信守百年的一起平安回家的心願與約定。圖/顏一立
+ More
【讀者必看】本週人氣選書 6/26-7/2
鏡文學本週人氣選書♕TOP1《萬道仙途》TOP2《銀河爭霸錄》TOP3《降神》TOP4《操縱我心》TOP5《見鬼的法醫事件簿》
+ More
【徵文活動】鏡來寫耽美/百合:BL/GL 短篇創作活動正式開跑!
耽美/百合創作者集結📣不管你是正在連載的老手,還是躍躍欲試的新星這裡都是你的舞台——📄不限新作/舊作更新,只要寫一章(至少3000字)就能參加💰參加本次活動即可獲得30閱讀銀幣🏆人氣前三強銀幣加碼,再送書商百元禮券🗓活動期間:2025/07/01-07/31現在就一起鏡來寫耽美/百合讓大家讀你的文,嗑你的CP😋活動規則於活動期間7/1-7/31,新創作或更新既有耽美BL或百合GL作品一章節(至少3000字)即可參加本次創作活動欲參加本次活動的作品,需自行於作品名稱前加上活動標題【鏡來寫耽美/百合】(範例:若作品原標題為「初戀萬歲」,欲參加本次活動請將標題改為「【鏡來寫耽美/百合】初戀萬歲」),此標題需保留至8/4人氣作品公佈參加本次活動的創作者皆可獲得30銀幣獎勵,此外鏡文學將統計活動期間(7/1-7/31)作品章節更新後累積之收藏數(收藏數請見下方截圖標示),增加最多之前三名作品頒發人氣獎:(1)第一名:誠品100元實體禮券+150銀幣(2)第二名:誠品100元實體禮券+100銀幣(3)第三名:誠品100元實體禮券+50銀幣(圖:收藏數/收藏按鈕位置說明)注意事項銀幣獎勵將以Email寄送兌換序號,參加者需至「我的檔案」填寫並驗證個人資料中的「聯絡Email」,未填寫聯絡Email或填寫錯誤者,視同放棄領獎資格。活動期間(7/1-7/31)皆以台灣時間為準。活動標題【鏡來寫耽美/百合】需保留於作品標題至8/4人氣作品公佈,若於該時間前移除活動標題,視同放棄參賽資格。人氣作品得獎者收到獲獎通知信後,請於信內指定日期內回覆獎品贈送相關資料,以利進行贈獎作業。若逾期回覆或資料有誤導致無法聯繫,將視同放棄參加資格,且獎項不再遞補。請勿抄襲、搬運他人作品,若發現有抄襲、搬運行為,一經查證屬實,將取消參加資格。如有違反著作權之法律責任則須自行負責,與主辦單位無關。凡於活動期間(7/1-7/31)符合參加資格者,推定同意受本「注意事項」之規範,若參加者不同意接受本活動注意事項之規範,請主動來信向主辦單位反映,主辦單位將依參加者之要求取消參加者參與本活動之紀錄及獲獎資格。若違反本注意事項中任一條文者,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獲獎資格。主辦單位保留本活動最終解釋權。如因不可抗力因素無法進行時,主辦單位保留隨時修正、暫停或終止本活動之權利,如有未盡事宜,參加者同意主辦單位保留各項活動辦法修改之權利。
+ More
【徐淑卿專欄】酷兒為誰而鳴
作者/徐淑卿1992年韓國延世大學教授馬光洙,因為所寫的小說《快樂莎拉》,被視為「淫穢作品」,在授課過程中被逮捕。《快樂莎拉》描寫大學女生莎拉追求性快樂,並以此挑戰社會規範,宣示女性身體主權,與教授及多位情人發生各種性關係。因此也有人將此書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相提並論。馬光洙當時遭到拘留並被判刑,後來獲得緩刑,但仍被延世大學解聘。直到1998年,馬光洙獲得韓國政府赦免並復職,但《快樂莎拉》至今仍是禁書。2017年,這位研究韓國詩人尹東柱與象徵詩學的學者,在住所自殺身亡。根據韓國東亞日報的報導,馬光洙生前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他只是因為想像了沒有發生的事件,就受到懲罰。」在去世前一年,他因為「文字恐懼症」而無法閱讀文章,最後只能依靠童話書。在日前閉幕的首爾國際書展攤位中,聽到出版邱妙津《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韓文版的動詞出版總編輯魯柔多(YudaRoh)說起馬光洙事件,我突然感受到台灣作為這次首爾國際書展主題國,在性別政治上,有特別的意義。陳思宏在書展期間說過好幾次:「韓國有奧斯卡獎,有諾貝爾文學獎,但是我們有同婚。」這看似玩笑,卻表達了台灣值得驕傲的價值。不僅是在創作上台灣有出色的酷兒書寫,同時也有生命的解封與自由,這或許可以給身處在對性別議題相對保守的韓國社會的讀者,帶來希望和支持。這樣的價值,也是這次台灣主題國所想要強調的。除了策劃台灣館的許多講座與活動外,在大會舞台最大的一場對談,是由動詞出版總編輯魯柔多主持,陳思宏與陳雪對談的「逃家到返家:臺灣的酷兒文學」。毫不意外,這場對談所有座位爆滿,場外還有許多人站著聽講。或許可以說,這場座談出席的台灣作家有三位,除了陳思宏和陳雪,還有不在現場卻始終都在的邱妙津。這次臺灣文學館也帶來邱妙津的「生活週記」和「求職履歷表」等文物的數位輸出,與對談主題互為呼應。邱妙津去世是1995年,幾個月後陳雪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惡女書》。因為邱妙津自殺的刺激,當時陳雪就公開出櫃了。她說,聽到她去世時,我有一個心願,希望透過我們的努力,讓台灣成為不會再有同志自殺的地方。「這麼多年來,我開心的時候就會想到她。像是同婚通過的時候,或者是像今天這個場合,希望她可以活到現在。」陳思宏說,《鬼地方》寫的是自己的家鄉永靖,他前陣子才得知,邱妙津也來自永靖。但在她的作品中看不到永靖,而是台北和巴黎,形同在文字中把家鄉給殺了。如果她可以活到現在,也許她現在也會在台上,和大家討論她的家鄉。就在這個場合,陳思宏公開出櫃。他說,其實看他的小說,看他的穿著就可以知道他是同志,但他還是要在這裡說:「我是Gay。」現場聽到這句話,有點意外,因為這似乎是不說自明的事。後來詢問陳思宏,他說,在書展大出櫃,雖然很多餘,誰不知道呢?但因為在首爾,很多性少數都很辛苦,我這個外國作家就來喊聲一下。韓國類型小說作家,也是劉芷妤《女神自助餐》、楊双子《臺灣漫遊錄》譯者金依莎說,同志文學在幾年前就已經是韓國文學的主流之一,但出櫃的同志作家非常少,尤其在演講、媒體訪談等公開場合,主動揭露自己同志身份的作家幾乎沒有。這在保守的韓國社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來自台灣的作家,尤其《鬼地方》在韓國大受歡迎,就產生了一種「緩衝效應」,讓他的聲音能更廣泛傳播開來。去年陳思宏到首爾舉辦記者會時,也正好由她擔任翻譯,後來她查閱相關報導,發現就連一些保守的媒體也如實刊登陳思宏表明自己是同志作家那段話。如果是韓國作家的話,恐怕早就引來恐同勢力的大量惡評,而感受到生存的威脅。金依莎說,台灣公開出櫃的作家所發表的言論,對許多讀者,特別是同志讀者來說,是很大的支持力量。同志文學不一定只能由同志作家來書寫,但公開出櫃的同志作家所創作的同志文學,確實有獨特的影響力。尤其,台灣雖然是外國,但從歷史層面看,台韓有許多相似之處,西方的故事讓人覺得遙遠,但台灣卻不一樣。台灣能夠實現同性婚姻合法,也讓人相信韓國有可能做到。《惡女書》1995年出版,距離馬光洙1992年出版《快樂莎拉》只有三年時間。台灣當年出版《惡女書》時,也必須上膠膜,限制十八歲以下不能購買。現在韓國可以出版這本書,陳雪覺得挺意外的。三十年前的台灣,這本書甚至成了某種通關密語。有些人在還沒有出櫃時,若遇到喜歡的同性,就送這本書,隱微表明自己是同志。動詞在2019年出版邱妙津《鱷魚手記》時,正好是台灣同婚通過的時候,所以這本書在沒有怎麼宣傳的情況下,在韓國引起很多迴響,銷售了五千本,許多人開始以「鱷魚族」自稱。動詞出版更像是以出版從事「運動」,推動同婚的合法化。在《做書的人》這本書中,魯柔多有一段話:「同婚合法牽涉到的不僅是婚禮,更是葬禮。彼此相愛的關係裡,能哀悼是非常重要的。對於這件事可能無法達成的恐懼,我們是用大量工作來克服的——持續出版好作品,持續活動。」但是,酷兒書寫不僅對同志具有意義,作品中孤獨、邊緣、被歧視的處境,即使並非同志也有很多共鳴。在韓國社會中,年輕女性讀者更是同志作家的重要盟友。2021年首爾大學白鍾倫(暫譯)與延世大學的任東賢(暫譯)在《女性文學研究》共同發表一篇文章〈誰是酷兒文學/批評的讀者?〉,對朴相映《大都市的愛情法》(台灣版書名為《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的12位讀者進行深度訪談。有一位男同志說:「我以前從沒在韓國文學裡看過一個像我這樣愛得狼狽又小心的同性戀角色。那種一邊自嘲、一邊想要愛人但又怕被拒絕的情境,我讀的時候一直掉眼淚。」不論在越南、韓國或台灣,都有讀者跟陳思宏說:「幸好讀了你的小說,我才沒有自殺。」這已經不僅是在小說中對他者的同理或身在其中的共鳴,而是真的在文學中獲得活下去的力量。這就像通過同婚的台灣對韓國讀者所表達的,誰也不能保證,通過同婚就意味傷痕會消失,但至少說明,幸福是有可能的,你並不孤單。韓國社會對性別議題仍然相當保守。同志作家不敢在公開場合承認身份,就連馬光洙的《快樂莎拉》至今仍是禁書。(繪圖∕顏一立)
+ More
第一屆鏡文學漫畫大獎徵件公告
鏡文學致力於開發原創故事IP,並盡力拓展故事的可能性,將好故事推向國際。過去至今,透過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已經挖掘許多作者,包含將他們作品改編為成功的影視作品,及譯介到國際。除了小說,鏡文學也著眼於圖像敘事的潛力,希望支持、培育優秀漫畫家與漫畫作品,以鏡文學經營內容IP的經驗,為漫畫家、漫畫作品創造更多發展的可能,因此舉辦鏡文學漫畫大獎。■投稿規範:【原創漫畫獎】著重說故事能力及故事的完整性,開放徵求不限風格、不限類型的好故事。一、頁漫頁漫一回,頁數16-32頁以內,需為中長篇企劃之其中一回劇情中長篇漫畫企劃,字數不限,惟需以單行本至少(含)2本篇幅進行規劃,企劃中需含故事logline、故事大綱、分回規劃、分回大綱、主要角色設定或角色圖封面用彩圖,寬595pxx高842px作品規格:148mm×210mm,JPG/解析度300dpi以上作品不限黑白稿或彩色稿,封面限繳交全彩不限左翻或右翻不得使用AI繪圖二、條漫直條式漫畫兩回,每回格數50格以上,需為中長篇企劃之兩回劇情中長篇漫畫企劃,字數不限,惟需以至少(含)30回篇幅進行規劃,企劃中需含故事logline、故事大綱、分回規劃、分回大綱、主要角色設定或角色圖刊頭用彩圖,寬595pxx高842px作品規格:寬度固定800px,長度範圍不限,JPG/解析度300dpi以上作品不限黑白稿或彩色稿,封面限繳交全彩純對話、無圖像的格子不計入格數不得使用AI繪圖【改編漫畫獎】著重文本改編與漫畫編劇能力。請依主辦單位提供之文本指定改編段落,擇一改編成漫畫作品進行參賽;並參考該文本全文,撰寫分回大綱。文本如下:奇幻愛情|夢若妍《浸夢門》:全文、指定改編段落青春校園|Ami亞海《這不是火箭科學,是青春啊》:全文、指定改編段落民俗玄幻|吳威邑《最後的魔術家族》:全文、指定改編段落※以上文本全文及指定改編段落,僅供「第一届鏡文學漫畫大獎」改編漫畫獎參賽使用,不得有本屆活動以外之其他利用。一、頁漫頁漫至少(含)一回,頁數不限,請依指定改編段落進行作畫,亦可自行裁剪劇情分回大綱,字數不限。請參考文本全文進行規劃,需含分回規劃、主要角色設定或角色圖封面用彩圖,寬595pxx高842px作品規格:148mm×210mm,JPG/解析度300dpi以上作品不限黑白稿或彩色稿,封面限繳交全彩不限左翻或右翻不得使用AI繪圖二、條漫直條式漫畫至少(含)兩回,格數不限,請依指定改編段落進行作畫,亦可自行裁剪劇情分回大綱,字數不限。請參考文本全文進行規劃,需含分回規劃、主要角色設定或角色圖刊頭用彩圖,寬595pxx高842px作品規格:寬度固定800px,長度範圍不限,JPG/解析度300dpi以上作品不限黑白稿或彩色稿,封面限繳交全彩不得使用AI繪圖■獎項:【原創漫畫獎】首獎一名:獎金30萬、獎座一座、優先簽約資格評審獎一名:獎金20萬、獎座一座、優先簽約資格人氣獎一名:獎金1萬【改編漫畫獎】首獎一名:獎金25萬、獎座一座、優先簽約資格評審獎一名:獎金15萬、獎座一座、優先簽約資格人氣獎一名:獎金1萬【最佳畫技獎】(不分組)一名,獎金3萬一、得獎者可獲得鏡文學簽約作品資格與獎金,若得獎者放棄簽約作品資格,即視同放棄獎金。二、參賽作品如未達水準,得獎名單可從缺;評審團有權視實際投稿狀況,調整獎項數目與獎金分配。三、獎金提撥時間:完成作品簽約後之90天內支付。主辦單位將依中華民國政府相關法令及規定辦理稅金代扣,海外得獎者亦同。得獎者需於獎項揭曉後10個工作天內繳納個人與匯款帳戶資料。■報名系統開放時間:2025/7/1~2025/9/30,23:59台北標準時間(GMT+8)■報名辦法:一、請至「第一屆鏡文學漫畫大獎」線上報名系統(https://comic-award.mirrorfiction.com/)完整填寫個人資料和作品資料,並上傳完整作品檔案(須以鏡文學會員登入)。二、上傳報名作品時,請依據報名系統填寫完整訊息,包含作品名稱、作品封面彩圖或刊頭彩圖、預計回數、故事logline、故事大綱、分回大綱、主要角色設定等。文字檔需以PDF上傳,漫畫作品檔案需以ZIP格式上傳至報名系統。三、通過資格審及初審作品將自動納入人氣獎投票競賽,並於投票平台上露出作品名稱、封面、故事logline、故事大綱及參賽作品試閲,故作品中如有性、暴力、殘忍內容,請作者自行於故事大綱欄位中註明為「限制級作品」,以便主辦方在人氣獎投票平台上標註。四、完成報名後,參賽者可於報名期間登入報名系統確認報名狀況:顯示待審核者代表已完成報名作品上傳,請等待主辦單位審核。顯示審核通過者代表已成功完成報名,但若在通過審核後重新上傳作品,則須等待主辦單位再次審核。顯示審核未通過者,請見報名系統內未通過審核原因說明,或至報名聯絡信箱查看未通過審核原因。五、如遇無法上傳作品檔案之情形,請洽詢E-mail: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六、報名系統將於2025/10/100:00關閉報名功能,屆時將無法針對報名作品進行任何修改。請儘早完成作品報名審核流程,避免無法於報名功能關閉前無法完成報名作品修正或補件,影響自身參賽權益。七、本活動一律以報名系統最終上傳作品版本為準,請勿寄送紙本作品。■參賽資格:一、所有華文創作者(不限地區、不限國籍,惟需註冊為鏡文學平台會員)。二、故事類型不拘,惟【原創漫畫獎】著重中長篇漫畫企劃之故事敘事完整性、【改編漫畫獎】著重文本改編與漫畫編劇能力,作為評分的重要依據。三、本漫畫獎可為個人獨立創作,亦可接受二人或以上團體創作。惟須以一人為代表參賽,共同創作者間應自行協議其代表權,就共同創作者間之法律爭議,應自行解決,概與鏡文學無涉。四、參賽作品須為從未發表的全新作品,不得曾在網路平台(網站、部落格、BBS)或平面媒體發表。所有參賽者需擁有參賽作品完整著作權及其他形式之相關著作、衍生著作、系列作之完整著作權,不得侵害他人相關權益。五、參賽者須保證參賽作品自報名成功後至最終得獎名單公布前,不得參加任何形式(包含但不限於世界各地機關團體、公益或非公益性質、有償或無償等)之補助、獎勵或競賽。亦不得以任何其他形式進行參賽作品之衍生利用。六、參賽作品經初審通過後,即自動納入「人氣獎」票選活動候選名單,並揭露作品名稱、作品書封、作品大綱、部分作品內容,和參賽者的鏡文學會員暱稱、簡介等鏡文學作者頁資訊。七、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全體員工不得報名本屆活動。■參賽報名即視為同意下列事項:一、【原創漫畫獎】投稿作品的著作權歸投稿者所有,鏡文學依本屆活動條款,與得獎人簽約取得該「簽約」作品的全版權(包含但不限於重製、改作、公開傳輸、編輯、出版、公開展示、公開上映、公開播送、數位化或其他商業用途等目的利用)十年專屬授權,前述所產生之衍生著作報酬、書籍出版版稅等,得另行協議,並依簽約內容約定拆分。未得獎作品則不受此限。參賽者知悉並同意,因本屆活動之徵稿篇幅,得獎者於簽約後,尚須配合完成足以出版之篇幅。【改編漫畫獎】「投稿」作品的著作權歸本屆活動投稿者所有,惟,因「投稿」作品係基於鏡文學提供之文本改作而成,投稿者不得有參與本屆活動以外之其他利用。鏡文學依本屆活動條款,與得獎人簽約取得該「簽約」作品的全版權(包含但不限於重製、改作、公開傳輸、編輯、出版、公開展示、公開上映、公開播送、數位化或其他商業用途等目的利用)十年專屬授權,前述所產生之衍生著作報酬、書籍出版版稅等,得另行協議,並依簽約內容約定拆分。未得獎作品則不受此限。參賽者知悉並同意,因本屆活動之徵稿篇幅,得獎者於簽約後,尚須配合完成足以出版之篇幅。二、所有上傳之參賽作品(包含文字、圖檔等)請確保著作權為參賽者所有,若有發現剽竊他人作品之爭議,主辦單位有權將參賽作品刪除。此外,若如因參賽者參賽作品侵害第三人權利或違反法令,致本公司受第三人追償或主管機關處分時,參賽者應賠償本公司所產生之一切損失及費用。三、參賽作品若違反或不符本次徵件相關規定,或於本次徵件得獎名單公佈前全文公開或出版、授權等,或曾於其他任何活動獲獎,經舉發確認有其事實,主辦單位有權立刻取消參賽資格,且若為得獎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取消獲獎資格並追回已提撥之獎金。以下作品將視為違反或不符本徵件相關規定:侵犯第三者著作權或其他權利、利益,又或者有侵犯第三者著作權或其他權利、利益的作品(包含戲仿、模仿、二創形式)之虞的作品毀謗中傷其他特定他人或作品者使用AI工具進行創作的作品違反本次徵件活動辦法的作品四、於參賽期間(自報名成功後至最終得獎名單公布前)參賽者不得將參賽作品為全文公開,且不得將參賽作品及包含「參賽資格」所述之其他形式之相關著作及衍生著作為授權、出版、銷售或其他利用等。五、鏡文學提供獎金概以得獎者提供之資料為準,若有任何之錯誤或更改致無法送達或領取,視同放棄得獎權益,並自負損失之責,與鏡文學無涉。六、參賽者於報名完成,成功、正確回覆個人資訊後,視同已了解並同意本次徵件各項辦法及同意鏡文學蒐集其個人資料。七、經報名徵件成功,即表示同意本活動辦法之所有規定。八、因本次徵件活動各項辦法所生之任何爭議,雙方同意以台灣台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並以本公司所在地之法律為準據法。■評選辦法:一、評審作業:由鏡文學團隊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組成各階段評審團,進行評選。二、主辦單位隨時保留解釋及修訂比賽規則的權利,並對比賽結果擁有最終決定權。■「人氣獎」票選辦法:一、候選作品:通過本屆初審的作品,將自動納入候選名單。二、投票期間:初審名單出爐後開放網路票選,2025年10月-11月。主辦單位有權依徵件情況調整時程。三、投票辦法:投票需為已驗證信箱之鏡文學註冊會員,登入會員方能進行投票。每位會員每日登入可獲得5張票,每個作品每日只能投一票,當日取得票數如未使用完畢即於隔日失效。在各組別獲得票數最高的作品,即為人氣獎得獎作品,可獲得獎金1萬元。為保持本活動的公正性,如有發現不當灌票之情形,經查屬實,主辦單位有權對該作品參賽資格、票數統計進行處置。嚴禁參賽者在投票期間以各種利益交換形式、圖利會員以拉抬票數,如有違反,主辦單位有權逕行取消其候選資格。人氣獎的舉辦與本大賽評選結果無關。■得獎名單揭曉與頒獎:一、得獎名單揭曉:評選結果將於2025年12月上旬在鏡文學官網公告。二、頒獎典禮:待定,主辦單位有權依徵件情況調整時程。■本次徵件活動各項辦法若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有權隨時修正,並公佈於鏡文學官方網站和鏡文學APP。活動如因故無法進行時,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或暫停活動之權利。■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洽詢E-mail: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Tel:02-6633-3529第一屆鏡文學漫畫大獎■主辦單位: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
+ More
【讀者必看】本週人氣選書 6/19-6/25
鏡文學本週人氣選書♕TOP1《見鬼的法醫事件簿》TOP2《唯一的例外|TheOnlyException》TOP3《她和她的貓之國》TOP4《神明便利商店》TOP5《總化餐桌》
+ More
【鏡文學出版】蕉葉與樹的約定
蕉葉與樹的約定Makaketonaytopaloma'NakaoEkiPacidal著*一本以「能高野球團」為靈感起點的小說*旅荷臺灣作家NakaoEkiPacidal,凝視家鄉的溫柔之作*深刻描繪殖民時代底層角色對抗命運的努力與情感糾葛*跨越百年的雙線敘事,融合自我追尋與青春成長殖民與戰火,令他們離開了家……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找到回家的路?一本以「能高野球團」為靈感起點的小說。旅荷臺灣作家NakaoEkiPacidal,凝視家鄉的溫柔之作。兩名馬太鞍青年,帶彼此回家的百年之約1920年代,來自花蓮港廳馬太鞍部落,情同兄弟的兩人,被選為「高砂棒球隊」的主力球員,獲得了前往日本的機會。2020年代,一名同樣來自馬太鞍,在京都留學的棒球員其朗,遇見了身分不明的鬼魂,答應帶他回家。但,鬼魂的家究竟在哪裡,他生前究竟是誰?.百年之前,發生了什麼?.相愛的人們,為何離散?.人能否為鬼找回生前記憶,鬼也能為人找到此後方向?從部落到花蓮,從花蓮到京都;追尋棒球與愛情,歷經溫柔與殘酷。破碎的歷史記憶、更迭的名字和語言、變化的家鄉風景,阻礙著回家的路。他們能否守住約定,帶彼此回家?「這本小說,乍看取材自能高野球團,實則並非本於文字記載、關於歷史(rekishi)的故事,而是植根於個人記憶的情感、關於曾經(inacila)的故事,是我作為太巴塱與馬太鞍的孩子,對家鄉的思索與回饋。」----NakaoEkiPacidal作者簡介:NakaoEkiPacidal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荷蘭萊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定居荷蘭,以寫作、翻譯、研究為主業,並長期參與國際原住民族運動。擅長歷史小說及原住民文學,曾獲台灣文學獎原住民短篇小說獎,於鏡文學平台已發表十餘部小說,懸疑、推理、言情等類型亦為重要元素。出版小說:《絕島之咒》、《她的右腦與粉紅色的大象》、《韋瓦第密信》翻譯著作:《地球寫了四十億年的日記》、《公司男女》、《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色爾瑪:逃離希特勒魔掌,卻成毛澤東囚徒》、《野性之境》Makaketonaytopaloma'為阿美族語,意思是:互相承諾帶彼此回家。購書連結:《蕉葉與樹的約定》■鏡文學官網∣https://www.mirrorfiction.com/book/39283■博客來∣https://bookstw.link/7sgpfk■誠品∣https://pse.is/7sgpkr■金石堂∣https://pse.is/7smfx4■讀冊∣https://pse.is/7sgr93■MOMO∣https://pse.is/7sgrd7
+ More
【徐淑卿專欄】總統也想開書店
作者/徐淑卿首爾國際書展第一天,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就到台灣館參觀。文在寅現在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平山書房」的主人。他退休後在家鄉慶尚南道梁山市平山村開了這家書店,也舉辦作家座談和推動兒童閱讀等活動,將書店定位為「將書與人連結的文化共同體」。這次首爾書展,平山書房還設立攤位參展。除了文在寅,另一為人熟知的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書店今天」。2016年得曼布克獎時,她曾說如果哪天不寫作了,就想開家小型獨立書店。後來寫作仍然持續,但她的書店也在2019年誕生。為什麼韓國有這麼多人想開書店?或說,想開家小型的獨立書店?STORAGEBOOK&FILM在首爾有兩家鄰近的店。我先到創始店,在門外就看到這次首爾國際書展台灣主題國「臺灣感性」的海報,裡面還有一個特別陳列台灣繪本作品的韓文版專櫃。對這家書店產生興趣有幾個原因:銷售很多獨立出版品;開設許多活動與課程,如教你如何「做一本自己的書」;從2014年開始舉辦串連創作者與讀者的獨立出版書展。曾看過韓國作者李成赫寫的文章〈首爾的獨立書店散步〉。他說韓國出版界有個「登壇」的制度,為了成為作家,必須投稿到報社或出版社,經過審查登上文壇,才會被正式認可為作家。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想寫自己的故事,自己出書,所以開始出現很多獨立出版品。在此情況下,販售這些獨立出版品的獨立書店也越來越多。在STORAGEBOOK&FILM,正好就看到李成赫的作品《傷了我的心》(暫譯),是由他自己出版。許多獨立書店本身就從事獨立出版,這家書店也是如此。我在創始店時,對一本小書很好奇,用翻譯軟體看了上面的手寫字,但是沒有買。到他們第二家店時,在門口看到一張小紙條,其中兩句是「如果有你喜歡的書,請以購買支持,一點點的支持會有很大的幫助。」這讓我決定,即使剛才已經買了三本書了,一定也要在這裡買一本。我請書店的人員推薦一本書。他有點為難的說,韓文的話,小說可以嗎?我說,請隨意推薦。於是他指著一套四季小說,問我最喜歡什麼季節?我說冬天。巧的是,這本冬天的小說《美麗的雪花》(暫譯),就是我在創始店好奇但沒有買的書。店員很開心的說:「我就是這本書的編輯。」這就是實體書店難以被取代的地方。永遠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不管是書,還是人的相遇。對書店主人說,這是透過書籍與策展表達自我主張的地方,對上門的顧客來說,則是在許多的未知中,回應呼喚與共鳴。這裡,有許許多多美麗的世界等待開啟。在韓國,「獨立書店」是2015年後才流行的概念。指在個人獨立經營的非連鎖「地方書店」中,受年輕世代歡迎,重視內容策展與社群經營的特色書店,常與獨立出版品掛勾。根據韓國書店資料地圖平台Bookshopmap執行長南昌祐(暫譯)2024年發表的文章,韓國獨立書店可以分成三代:第一代是從2010年初開始,以「獨立出版」為主題的書店興起。強調與鄰里共存,尊重多樣性。第二代是2015年後。媒體曝光與現年二十多歲的Z世代關注,帶動爆發性成長。面對競爭,一些書店選擇走向「專門主題經營」。通常會採取書、咖啡、設計、出版或住宿等複合式經營。如銷售手工藝品、場地出租,提供出版課程等。第三代是2020年後.讀者需求轉向「寬敞舒適,好拍照」。IG經營變得重要。開始策略化經營:提供每月配書的訂閱服務;舉行讀書會、講座、書談等活動;空間租借與會員制交流平台。在Bookshopmap數據中,362間第三代書店,有超過56.4%會定期舉辦聚會。(2025年在Bookshopmap註冊的獨立書店有962家。)韓國政府對地方書店也相當重視。在制度面上有支持書店經營的法律與政策架構。在2014、2021年《出版文化產業振興法》兩次修法,先確立「圖書定價制」,有效抑削價競爭。再新增「地區書店活化支援」條文,要求公共圖書館優先向地方書店購書。指定書店為適合微型創業業種,大型企業一年只能開一家新店,保障小型書店生存空間。有「今日書店」、「深夜書房」、「書店策展支持計畫」等關於活動、經營、策展的補助。也有「書店學校」培訓課程,「書店on」平台運營建制。(不過2024年尹錫悅政府大幅縮減文化預算,可能影響相關計畫推動。)2016年首爾市有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條例,鼓勵圖書館讓地方書店舉辦小型活動,建立「圖書館x書店x社區」的聯動。一家書店可能既是地方書店又是獨立書店又是社區書店,只是在不同脈絡使用不同稱謂。「獨立書店」凸顯不同於連鎖書店的文化多樣性;深植於地區的「地方書店」猶如小型的基地,確保文化在末梢神經依然活躍。「社區書店」則強調在地的文化連結與社群參與。按照美國社會學家RayOldenburg著名的「第三空間」理論,認為「第三空間」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場域,是人們在家與職場之外,得以交談,互動與建立歸屬的地方。社區書店正是具有這樣意義的空間。正因為地方書店的重要性。在2020年疫情初起時,荷蘭書店EnterEnter和IdeaBooks,就推出全球性的串聯活動「閱讀書籍,購買書籍,支持在地」(ReadsBooks,BuyBooks,BuyLocal)。他們指出,這是想喚起對於這些文化場域脆弱性的關注,強調「這些書店需要被看見」。在韓國,透過地方書店網絡,也發起「BuyBook,BuyLocal」活動,支持地方書店,讓這些在地文化節點不會消失。在韓國導演洪常秀2022年的作品《小說家電影》裡,一位主角開設的書店櫥窗就貼了「BuyBook,BuyLocal」的貼紙,貼紙上還有一句韓文:「書,請在附近的地方書店購買」。這勾起我對地方書店的所有情感。在沒有網路的時代,在一個台灣小鎮長大的人,地方上的書店,就是連結知識與世界的窗口。現在的地方書店,原有的意義依然存在,只是包含更多。它不僅以選書和策展和活動成為地方上的文化場域,也必須經營自己的社群,獲得在地的認同與讀者的歸屬感。而這些匯聚而成的,不僅是國民素質的涵育,也會建構一個我們更喜歡的社會,乃至提升一國的文化實力。韓國獨立書店數量持續成長。各有自我主張的選書風格,銷售許多獨立出版品,以及舉辦各種活動,維繫社群,使其具有不同於傳統大書店的經營特色。圖/顏一立
+ More
鬼地方荒謬鄉土劇大亂鬥,陳思宏彰化三部曲單本特價$234起
鏡文學官網儲值銀幣線上看「陳思宏彰化三部曲」單本$234起,限時特價88折至6/30再抽果陀劇場《我在詐騙公司上班》音樂劇門票《社頭三姊妹》原價:$315,優惠價:88折,$277《樓上的好人》原價:$294,優惠價:88折,$259《鬼地方》原價:$266,優惠價:88折,$234⭐購書線上看:點選下方「繼續閱讀」➡︎「整本購買」
+ More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