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我要儲值
我要收費
登入/註冊
我要儲值
全部作品
最新消息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首頁
最新消息
作家特寫
鏡文學記事
活動訊息
主題企劃
鏡文學出版
專業讀者
網站公告
版權銷售成果
請選擇分類
作家特寫
鏡文學記事
活動訊息
主題企劃
鏡文學出版
專業讀者
網站公告
版權銷售成果
想成為一個新的人,於是先成了獵物——專訪吳曉樂《致命登入》
聽吳曉樂說話,讓我想起運動球員在抽球,速度加力量,一球必殺電掣般。她說自己最討厭理所當然這四個字,所以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開始,她就努力用小說跟社會商榷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散文集《你的孩子》給親子教養議題一記殺球,嚇壞望子成龍的爸媽;長篇小說《上流兒童》瞄準階級,是晉身上流的諷刺劇也是道德劇;到了第二本長篇《我們沒有祕密》,吳曉樂更是頻頻走位,捕捉性侵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面貌,以及難以言傳、說出來過於毀滅的情感欲望。不漏接一顆球,以及人物一絲絲的心理變化,哪怕再幽微再刁鑽,她都有能力命中。《致命登入》吳曉樂著出版日期:2021/12/31《致命登入》是吳曉樂第三本長篇小說。她說這本是與距離自己最近,調動她最多生命經驗的一本,「裡頭有很多部分是從我身上切出去的」;也是她放鬆來寫,寫最快樂的一本,「這本小說是我獻給網路遊戲的情書。」「但這樣說好像有點噁。」吳曉樂隨即補上這句。躺平再努力起身的主角《致命登入》寫內卷躺平的主角陳信瀚沈迷網路遊戲「世界樹」,爸媽鎮日為此擔心,害怕兒子成為媒體報導、主流社會眼中的「御宅族」、「繭居族」。通過「世界樹」,陳信瀚結識女孩夕梨,又因為夕梨,陳信瀚起身面對這個他早已厭棄的世界。原來陳信瀚二十歲那年出了場車禍,自此獲得超能力,能看見人之將死,身上有黑霧纏繞。夕梨身邊,也有黑霧。隨著陳信瀚追索夕梨的下落,發現背後有個先勾引後要脅女性的組織,以當下的話語來說,就是大型PUA(pickupartist,是1970年代在美國出現的男性搭訕女性教學。最初是為了「幫助」社交技巧較差的男性接近女性,之後演變為利用心理學技巧,包括虛假人設、孤立目標、情緒勒索、貶低對方、情感虐待等勾搭、引誘女性,以發生性關係)集團,只是更恐怖更血腥。不善言語足不出戶的宅男,面對擅長用語言羅織陷阱的玩家,怎麼看都會輸。在此,吳曉樂設計了一個旋轉門——網路遊戲「世界樹」——動搖既有關係。人們以為自己只是登入遊戲,卻不知道也是向陌生人打開自己,而且在匿名與虛擬的保護色中,人們更坦露無遺,更容易受傷。陳信瀚登入遊戲,打開自己;想躺平的年輕人,最後卻在現實中站了起來,「這不是一個要解謎的小說,而是主角的英雄之旅,只是有點爛,但我很喜歡陳信瀚拯救人的方式,很拙,搖搖晃晃的,還是走出了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走得很遜也沒關係,這是吳曉樂寫這本小說想分享給大家的。因為自絕於社會的主角原型其實來自她身邊友人。「他以前都很成功,考上很好的國立大學,但社會好像就因此不允許他失敗。我們社會有個線性的想像,人到了幾歲就該怎樣,不隨著線性前進的人,就好像卡住了。問題是當事人知道自己『暫時卡住了』,而且旁人對他的認知一定沒比他自己多,可是他沒有能力去講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這時其他人的守望,很容易變成功利性的刺探與對異己的畏懼,吳曉樂說。就像陳信瀚的父母整天懷疑兒子會變成罪犯。吳曉樂的結論是,「人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結蛹羽化,不要去打擾正在結蛹的人。」三十歲之後跟寫作和解這樣溫柔的提點,也源於吳曉樂反過來想自己的人生。「我很多朋友工作到想自殺卻不敢辭職,彷彿辭職是對自己努力的否認。這讓我想到,原來我早就做過這種看起來好像在否認自己努力的決定。」吳曉樂指的是幾年前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她放棄考國考,自此走上一個旁人眼裡有點顛簸的道路,包括寫作。「寫前面幾本時我還不確定要不要創作,我是一個比較飄撇的人,常常覺得什麼都很好玩,很難對某個東西專情。寫第二三四本時,都在很痛苦的階段,我一直想證明自己是一個職業寫作者,告訴自己出手都要有八十分才及格,所以寫的時候很焦慮。反而是31、32歲後,我開始認真去想成為一個寫作者,便放鬆了下來。寫《致命登入》,就是跟自己說『OK啊,已經做了這麼多次,你可以的。』」覺得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寫作者,為何反而可以放鬆?「到了30歲,我發現很多朋友都羨慕我,但我很納悶,因為我工作很不穩定,也沒年終。他們告訴我,我所有的工作成果都可以留下來,而且上面會寫我的名字,這是我從沒想過的看待寫作的角度。」「以前我只覺得寫作是需索無度的朋友,我得付出很多才能換取它的陪伴。當其他人焦慮自己拚死拚活可以留下什麼,我才發現寫作一直陪著我,忽然間就覺得很幸福。」吳曉樂談寫作,像是在談論一段曾經緊張兮兮的關係。而現在,她開始享受了。正因為這樣,《致命登入》成為你最樂觀的一本小說嗎?我問吳曉樂。「是,寫上一本《我們沒有祕密》,會覺得快樂是比較膚淺的感情,現在覺得快樂或許膚淺,至少可以讓人活下去。另一方面,這本小說每個東西都是我衷心想講的。最核心的是而且我希望大家做到的是,人一定要原諒自己,就算現在很想死;親友們或許看不起你,但他們更不想看到你的屍體。」「賴活比好死好太多了。」總是試著得分的吳曉樂似乎有了小小的休息片刻。▲正在玩《血源詛咒》的吳曉樂。吳曉樂稱自己很多對世界的理解都是透過網路遊戲來的,所以《致命登入》寫盡了網路跟現實如何雙向滲透,彼此影響,「是一本獻給網路遊戲的情書。」《致命登入》出現許多遊戲關卡,也都是吳曉樂憑藉過去玩《仙境傳說》跟閱讀尼爾蓋曼《北歐眾神》來的靈感。吳曉樂說,設想遊戲跟寫小說帶給她同樣創造的樂趣。(圖/吳曉樂提供)誰讓女性容易成為獵物在網路時代都要進入元宇宙的現在,為何回頭寫網路遊戲?吳曉樂說她熱愛玩遊戲,「我家有四個PS4把手,每次朋友來都會問我是不是我男友的。我很討厭有人開玩笑說『PS5到了,還好我老婆認不出來,說那是數據機。』我只想說,那些人好落伍,拜託,我甚至會加價,只為了早點買到最新的PS!」《致命登入》裡,內縮的主角通過遊戲連結世界,而這個虛擬的連結改變了他與別人的現實。吳曉樂說,「我真的相信打電動的小孩不會變壞,因為這就是一項技藝,是中性的,端看人們怎麼操作它。我想的是,我們在匿名性很高的領域可以達到很親密狀態嗎?如果達到了,會變得怎樣?」吳曉樂的思考是,網路世界不是缺乏現實的領域,相反的,它緊緊與現實連結。如同小說裡寫的,「我們只是還沒有找到夠好的形容詞,描述這個存在已久的世界。」人們在網路遊戲創建新的角色,投射出成為一個新的人的期待,而這個期待會使人成為獵物——通過強大的訴說欲望形塑新的自己。然而正在傾聽你的人也有欲望,那就是捕獲你。所謂的PUA。吳曉樂認為,社會讓女性更容易被PUA。「因為女生從小到大常常被告知自己低人一等,例如長輩會跟女生說不會做家事以後怎麼嫁得出去。」她自身的經驗是,「我以前會在臉書寫自己的憂鬱,現在不會做這件事了,因為總會有人敲我,跟我說他們很看好我,但我哪裡做得不好可以更好——他們通常有老婆,我也有男朋友。如果我當時是在找愛的話,可能就會讓自己落入危險。」吳曉樂說,《致命登入》摸到這個容易讓女性遭受PUA結構的邊了,但意識到結構之後呢?「我們不該先要求女生,而是該要求社會。我很討厭以愛為名的罵,或帶羞辱的教養。這脈絡放在男女關係上,就是PUA的情人。社會談教養都是動機決定一切,只要動機是善良的,不管當事人多痛苦,都可以被原諒,而當事人還得去諒解對他PUA的人。我想要商榷這件事。」那是當PUA者擺出自己的脆弱面。「他們講出自己的痛苦,只會讓受害者更痛苦,因為受害者無法單純、好好的受害,還得體諒他們。伴隨的道歉,也是有目的的,往往是為了縮小傷害範圍的道歉。」「為什麼好好道歉這麼難?」吳曉樂丟出一個沒有回應的球。寫《致命登入》的過程中與完成後,發生好幾件與小說相應的社會事件,從台灣疫情期間暴增的網路交友詐騙,到小玉Deepfake案與立委家暴案,以及各領域層出不窮的PUA受害故事,「這讓我開始思考身為寫作者,我能做的是什麼?作家得做到哪個地步?一個作家跟文壇的距離該保持到怎樣?而這些跟我個人的身分有衝突嗎?」為何有衝突?「女性的書寫常常被認為是不重要的,而女性的書寫身分總是很輕易就被剝奪,就像立委被家暴,大家只會記得她是被打的立委,不會記得她提過什麼法案。」「如果我倡議過多,會不會被定義成一個愛惹麻煩的女性,而不是一個愛惹麻煩的作家。」儘管前面說《致命登入》是她放鬆寫的作品,然而吳曉樂仍像比分落後的選手,拚命瞄準回擊。是因為對手太無形又太具體,且總是遙遙領先嗎?或許,書寫本身就是抵抗,她在不知不覺中保持了戰鬥姿態。
+ More
吳曉樂
翟翱
作家特寫
致命登入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2/29 - 1/4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最親密的宿敵》TOP2《除念師阿平第五部》TOP3《獻給殺人魔的居家清潔指南》TOP4《致命登入》TOP5《義無反顧愛你,如愛我自己》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最親密的宿敵
你「登入」的,不僅是遊戲,也代指著你的人生——天地無限評《致命登入》
這是吳曉樂繼《上流兒童》、《我們沒有秘密》後的第三本長篇小說。她的作品除了常獲得影視圈的青睞外,也總能引起現象級的關注。而我則獨鐘她的精鍊文筆,能夠把扭曲糾結的情感,描繪得如此立體懾人、細膩又一針見血。口語化的對白,不需要文謅謅的意境堆砌,背後更隱含著巨大爆發力。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是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書裡與影集中都出現的那句台詞「是我拜託妳把我生下來的嗎?」,瞬間引爆了所有角色情緒,也在讀者心中造成了空腔效應。《致命登入》吳曉樂出版日期:2021/12/31衝突又吸睛的背景設定有別於前作的社會寫實調性,《致命登入》的初始設定多了些奇幻懸疑成分:因為一場車禍意外,讓主角陳信瀚能看見「將死之人」身上飄散的黑氣。只不過擁有超能力,沒能讓他成為飛天遁地的救世主,反倒因為承受不了無法拯救他人的心理壓力,寧可成為鎮日躲在房間裡的啃老族。而登入《世界樹》這款線上角色扮演遊戲,成了他打發漫漫長夜的唯一消遣。雖是逃避現實的選擇,但卻也是他與現實的連結窗口。某日,心儀已久的女戰友「夕梨」,向他表示自己即將退出這款線上遊戲,並再三央求能與他見上一面。雖然陳信瀚早想與夕梨進一步發展,但對自己外表極度缺乏自信的他,由於先前已盜用好友何青彥的照片當遊戲頭像,為了不讓第一次約會「見光死」,因此只好央請何青彥代為出席,自己則偷偷從旁看著。見面當天,夕梨如他想像地甜美可人,但令他震驚無比的是,她的身上竟飄散著不祥的黑氣,那正預示著她的死期將至……儘管夕梨發現了陳信瀚的欺瞞,從此對他不理不睬,但為了拯救遊戲裡的女神,他決定鼓起勇氣重返現實世界,面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嘗試任何能夠解救夕梨的方法!超能力?救人或是自救?本書拋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反英雄」設定,尤其是對超能力的反思。現今影視圈裡,身具異能的漫威英雄們吸引了眾多粉絲,各種先進科技、魔法、武術等令觀眾目眩神迷。而被賦予了超能力,也往往帶有接受天命的意味在裡頭,正如影迷們朗朗上口的那句「能力愈強、責任愈大」,因為有了能與強大敵人周旋的本錢,所以才能肩負守護世人、拯救世界的重責大任。但退一步想,如果這種超能力不是受人歡迎的,甚至會為日常生活帶來困擾,那天選之人又該如何自處呢?雖然陳信瀚意外獲得了預見他人死期將至的超能力,但他卻無法得知對方會於何時何地、為何而死,本身也沒有任何酷炫戰技或行頭,能拯救他人於水火之中。終究,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人步入死局,自己卻無能為力。在吳曉樂的筆下,這個看似頗為雞肋的超能力用途,並不是為了打造一個超級英雄而存在的。即使到了故事後期,陳信瀚意外地結識另一位超能力者,但兩人的能力在書中都僅起到了輔助性的功用,並非是解決危機的尚方寶劍。《致命登入》沒有採取媚俗的英雄旅程敘事手法。超能力的存在,是為了在背後推上一把,讓一位失去自信心的平凡人,能夠重返社會、解開謎團,拯救心愛的女孩。而這一段旅程的終點,則是靠自己的覺醒,來修復支離破碎的內心,以獲得自我救贖。以人際關係為核心的後座力雖然《致命登入》加入了別開生面的人設與謎團,但喜愛「吳式經典風格」的讀者們完全無須擔心,這樣的安排並非要走硬派刑偵路線,超能力也只是蛋糕上的奶油,目的是為了埋下一根懸念的鉤子與一氣呵成的節奏,好讓人翻開第一頁後,非得追看至最後一字方能罷休。而橫亙全書的最終大魔頭,依然是那座以親密人際關係所構成的危險迷宮。圍繞在陳信瀚周邊的角色,無論遠近親疏,每個人的心中都深藏著不可告人的祕秘密。當然,隨著情節推進與抽絲剝繭,愈親密的人所帶來的衝擊,也就愈讓人震撼不已。由於主題是築基在「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因此書中也牽涉了廣泛的社會議題。如主角從資優生淪為啃老族而萌生的自殺念頭、啃老族帶給親朋好友的社會壓力;又如線上遊戲世界彷如另一個現實社會,是早已存在的一種「元宇宙」型態;父母之間的感情破裂,對於心智未成熟的孩子影響之鉅;而令人驚悸不安的韓國N號房事件,一直在深層的網路下蠢蠢欲動。當然,「滿滿的後座力」也是吳曉樂的作品中,最不可或缺的特色。在《致命登入》裡,讀者們能品嚐到比長島冰茶更凜烈的後勁,掩書之後依然低迴再三。書中所涉及的議題相當豐富,但都深刻而不流於說教,總會有幾項引發讀者們生命經歷中的共鳴,沈重得需要時間來好好靜思排遣。至少每個人都得面臨終極的靈魂拷問:其實你「登入」的,不僅是遊戲,也代指著你的人生。但如果其他人的「初始點數」樣樣都比你高,那麼付出再多的努力,又有什麼意義呢?走入「紙上電影院」雖然現代人的視聽娛樂趨於多元化,比起多才多藝的智慧型手機,單一文字的閱讀體驗,很難獲得消費者青睞,所以每年總能在網路上看到「如何提升閱讀風氣」這類焦慮文章。難道大家已無法接受長篇累贖的文字形式了呢?不過有意思的是,在前陣子的王力宏與李靚蕾離婚事件中,網友們對於雙方來來往往、總在凌晨時分更新,且動輒四五千字以上的文章仍追讀得津津有味。看來大部分的人依然保有閱讀長文的耐性,重點在於內容是否感興趣罷了。對於久未接觸小說的朋友來說,如果想重拾靜心閱讀的樂趣,或是想重溫睡前故事的美好,那麼可以試著從《致命登入》來入門。這部作品兼具了純文學的文以載道與主題深度、大眾文學的流暢易讀與高娛樂性,可以讓人欲罷不能地閱讀至最後一頁,並帶來充實的滿足感。以我的《致命登入》閱讀體驗來看,與其說是看完一本小說,不如說是欣賞一部懸疑寫實的電影,會來得更為貼切些。近年由於賣書不易,許多大眾小說作家在創作時會以「IP改編」為目標,盡可能達到「高概念性」、「角色立體」與「劇情緊湊」的基本要求。《致命登入》在這方面都做得盡善盡美,因此能夠打造出「紙上電影院」的效果。比如讀者們在各大網路書店的試讀版本裡,約莫是原書的前十五頁篇幅,就會看見個性鮮明的主角,無力面對從資優生淪落至啃老族的沮喪,決定自殺一了百了,但在關鍵時刻卻因陌生人一席話而打消念頭,決定繼續苟活。而他這一舉動所帶給家裡的壓力、身邊唯一好友的支持,以及線上遊戲所帶來的致命吸引力,都在這短短的篇幅中呈現得淋漓盡致。看看如此出色的說故事能力,又怎麼讓人拒絕「登入」這般美妙的閱讀體驗呢?本文作者天地無限知名台灣推理小說家,曾獲多項全國性文學大獎與電視節目劇本獎,現任鏡文學簽約作家及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監事。著有《滯留結界的無辜者》、《第四名被害者》(Netflix影集《誰是被害者》原著)、《懸案追追追》、《達達戰爭》、《辦公室瘋雲》等作品。
+ More
吳曉樂
天地無限
專業讀者
書評
致命登入
職人的手路,時代的回應——李志德評《八尺門的辯護人》
「對律師來說,真相是未經修飾的事實。......對從事創作的作家來說,事實是素材,不是控制他怎麼做的工頭,而只是他的工具。他的任務就是讓這些素材奏出樂聲。」英國作家約翰·勒卡雷(JohnleCarré)以國際政治和間諜行動為題材創作小說,他走遍世界,訪問無數政要、官員、平民。在他的自傳《此生如鴿》的序言裡,這位有著宗師地位的小說家這樣辨證「事實素材」和它奏出的「樂聲」----也就是虛構故事之間的關係。勒卡雷為小說創作所做的準備,現在稱作「田(野)調(查)」,和記者的「採訪」可以看作同義詞。一般人的印象裡,「採訪」是一個作者,帶著筆記本、錄音筆事前影印的大疊資料,約定一位專家或者一個團隊,邊翻資料邊問問題。有時,創作者也請求進到受訪者工作、生活的處所,短輒幾小時、一兩天,長輒一星期、一個月或更久,希望筆下角色從行動到心思的最細微之處,不只要「像」受訪者,更要發展出新的「人格」,因應小說家筆下為他們張羅的各種挑戰。但如果把這個關係反過來呢?原本應該是受訪者的專家,拿起了小說家的筆,摸索起文學作品的格律,會是什麼樣子呢?唐福睿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展現的就是這種可能性。《八尺門的辯護人》唐福睿著出版日期:2021/12/10一、從法律跨界文學《八尺門的辯護人》,單看書名就能知道是一部和法律、法庭相關的作品。主線故事是一位遠洋漁船的外籍漁工「阿布」,被控因故殺死了船長一家人。由於阿布請不起律師,因此公設辯護人佟寶駒就擔起了為他辯護的責任,法庭內外的攻防從此開始。作者唐福睿出身法律科班,學士、碩士,還有五年執業律師經歷。他一開始就以主角佟寶駒和父親的一場扶養官司,展現了對法庭活動和法律流程的精準把握。這段法庭活動篇幅極短,更非關主線故事,但唐福睿以簡單幾筆就成功讓讀者看到法庭的日常,並不都那麼正經八百,更多的恐怕是這樣的口水多過法律的吵吵嚷嚷,只有懂得箇中三味的人,才能展現這種真實的拉雜感。描寫了一次小開庭,作者接著就鋪開了一個大法庭:《八尺門的辯護人》整個故事跟著「阿布」的審判程序鋪開:在準備庭上:公設辯護人佟寶駒,出其不意地挑戰通譯的利益迴避問題。正式開庭時:佟寶駒以「心神喪失」為依據,要求停止審判,重做精神鑒定,這是出於他的助手,替代役男連晉平的建議。交互詰問時:檢方一位重要證人「敗中求勝」,不僅閃過佟寶駒的質疑,甚至讓他陷入困境。再之後,是尋找重要證人、言詞辯論、判決......一次審判,基本上就是一場解謎。唐福睿以個人的專業背景,精準地在法庭的不同階段裡,揭示、展現不同的線索。讀者代入法官的視角,按著精確的司法程序,成為真正的解謎人和判決者。這是《八尺門的辯護人》最精采可觀的部分。甚而可以形容唐福睿用他的小說啟動了一個另類的「法律白話文」運動。二、一念平民,一念菁英故事的主角佟寶駒出身八尺門,這是故事設定的主場景。這座位於基隆的漁港,曾經是台灣最重要的遠洋漁業基地之一,早年一大批原住民為謀生來到此地工作、聚居。但佟寶駒不同於族人,他抓住了向上流動的機會,藉著原住民身份得到聯考加分,先進入法律系,再考上公設辯護人,晉身白領。佟寶駒成功「晉身上流」,產生了新的張力:「原住民vs.漢人菁英」。後者的代表是剛受完律師訓,服役之後就要以「世襲」姿態進入法律界的連晉平。連晉平在佟寶駒的單位服替代役,因緣際會地成為「阿布」辯護團隊的一員。唐福睿筆下寫佟、連這一對搭檔的互動,精微細緻的程度,是他身為「法律人」對讀者的另一次威力展示。法庭是人組成的,法院是法庭的集合,因此,在其間的人,固然可以籠統地全稱為「法律人」,但作者籍著佟、連兩人的你來我往提醒讀者,縱使都在法院的屋簷之下,不同人的追求依然千差萬別。連晉平初出茅廬,一心為阿布爭取平等待遇,這個想望相對單純。但佟寶駒是一個久待法院,已經決定退休,而且已經有了好出處的老油條。他一開始的表現,是讓自己安於成為「體制」的一部分——反正案情很單純,審訊很費時,阿布最終是死是活,都可以和他無關。而抱著這樣心態開始這場官司的佟寶駒,竟然在準備庭上神來一筆地看穿了通譯可能的偏頗,走出了實踐正義的第一步,也讓連晉平為之改觀。為什麼佟寶駒要這樣做?唐福睿沒有給出簡潔的答案。相反地,整本書的大半篇幅都在描寫佟寶駒自己與自己的拉扯。一方是自己原本設定的軌道:「混」過本案、申請退休,開始新的律師生涯。更不要說被害人還是自己的童年友伴,族人間的人情,有實實在在的壓力。一方的拉力很明顯,另一方的拉力卻很隱諱。事實上,佟寶駒一開始做出「努力追求正義」的姿態,有一部分動機也是利益,他要為自己未來加入律師事務所創造話題,打開知名度。佟寶駒有時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在阿布的辯護官司裡有「追求正義」的成分。他嘲笑連晉平不斷想著如何在精神鑑定領域裡為阿布找生路,但卻在法庭上出人意表地循著連晉平的思路,聲請為阿布重做精神鑑定。佟寶駒沒有說出來,但事實上在他心裡的某處,可能比連晉平更在乎阿布。何以故?因為阿布的處境,是他父親、族人的映射。在眼看著父親面對漢人老闆如此卑下順從時,佟寶駒終於識穿「自己對卑微有多痛恨」。是追求正義的法律菁英,還是官僚機構的裡的碌碌平民,幾番來回擺蕩,都在佟寶駒的一念之間。三、下了霹靂手段,仍是菩薩心腸嗎?說「廢除死刑」是《八尺門的辯護人》這部作品的「終極關懷」應該不為過。唐福睿在故事裡把廢死的企圖心,毫不隱藏地寄付給了法務部長陳青雪。唐福睿從描寫陳青雪家中的一幅觀音像開始,展開了—--我相信是更多是作者自己對死刑的哲學觀。死刑應不應廢?在觀音像前,讀者一開始以為陳青雪是那種每當槍決死囚時,就會在佛像座前點上一盞明燈的法務部長。但陳青雪並不是。她有佛教信仰,但廢死並不為實踐佛經字面上的教義,對陳青雪而言,為宗教而廢死太虛偽;死刑應廢,而是它本就應廢,「她支持廢死的理由極其純粹:人命高過一切。」第一次讀《八尺門的辯護人》的讀者,在闡述陳青雪對死刑理念的這兩、三頁,很可能要放慢速度,來回兩、三次,才能明白陳青雪的人設和理念。但所有攻關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因為從這裡開始,廢死的種種議論就時而伴隨,時而交纆著法庭審理的故事線,佟寶駒時而嘲弄連晉平,時而和陳青雪爭辯,作者更把這些爭辯拉回到陳青雪和佟寶駒學生時代,因為「我國應該廢除死刑」永遠是個學生辯論賽場上的經典題目。除了爭辯,在故事裡「死刑與廢死」也是催動各方人馬的動機:政治人物要處死阿布向人民交待;連晉平和佟寶駒,則要在法庭的框架下,用盡一切方法----從要求重做精神鑑定,到尋找關鍵證人,證明本案仍有疑點——保住阿布不被處死。但陳青雪不一樣,儘管同樣廢死,但她站在一個冷眼旁觀的位置上,儘管仍然盤算著廢死,但她的目標不是挽回阿布,而是扭轉整個制度。唐福睿在最後,拋出了全書最重要的一個道理難題:善念,能不能以惡行來成就?這是個千古難題,但卻不適合在這裡說下去,說開來,因為一旦在書評裡劇透,就像把凶手名字寫在推理小說的封面上一樣,都是會遭讀者憎恨的惡行。四、階級,始終都在佟寶駒是《八尺門的辯護人》中最豐富、精采,而又完全能夠展現唐福睿的企圖心的主角。在他身上匯聚和拉扯的,一是歷史,二是族群,三是人性。佟寶駒有一段與眾不同的經歷:他的父親佟守中曾經因為待遇和權利遭到剝奪、侵害,憤而持刀殺害漢人船東。雖然被害者沒死,但卻讓佟寶駒從小就在一塊深重的陰影下長大。難堪的,與其說是身為殺人犯之子,恐怕更多是這一句悲鳴:「難道我們不是人嗎?」佟守中的故事,不難讓有點年紀的人想起,它應和著1986年的「湯英伸事件」。一位來自阿里山的原住民,也是位師專學生,經職業介紹所引介,到了一家洗衣店打工。在欠下介紹費、身分證被扣和超時工作的交相壓迫下,他在酒後殺死了洗衣店老闆一家三口,面臨死刑。當時擔任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單國璽,偕同一群教授和藝文工作者,發出了「槍下留人」的呼聲。早年台灣報導文學的重要陣地《人間》雜誌在1986年7月深度追蹤報導了這起案件。在卷首的「編輯室報告」裡寫道:「尋找一個社會案件的內在線索和人文根源......是什麼社會的、文化的、教育的、個人的背景下,誤導了、刺激了、迸發了這樣的鉅痛沉哀呢?」湯英伸案,恐怕是台灣開始討論一名「重刑罪犯」形成背後的因子,包括出身族群、成長環境、家庭社經地位,以及,更重要的:表面看似「公平」的體制,對每一個人而言是不是帶來了真平等。這樣的問題,事實上到今天社會上仍在談論。不過終究有了些變化。原本有機會向上流動的師專生湯英伸,掉進了求職陷阱,和雇主一家人同時走向噩運。相反地,佟寶駒和他的一小部分族人得到了上升機會。只不過社會階級仍在,下層的工作仍然需要勞動力,這時像水一樣適時流進來的,是更弱勢的,連印尼官話都不會說的印尼人。時代,也就從1980年代推進到了今時今日。唐福睿沒有讓他的作品耽溺在歷史情結裡,他讓故事發生在聘雇了外籍漁工的遠洋漁船上,遠洋漁業正面臨著國際嚴格的檢視,一位隨船的觀察員甚至不明不白死在作業的途中。海上犯罪頻仍,但通譯短缺造成審判品質低劣......在成書出版的2021年,這些都近在咫尺的新聞。唐福睿把這些元素有機地編織起來,寫成了一部回應時代的作品,沈鬱如鼓聲,一如勒卡雷的形容。
+ More
專業讀者
書評
唐福睿
八尺門的辯護人
李志德
【鏡文學出版】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
《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巫玠竺著出版日期:2021/12/31★輕科幻外衣下,以女性議題影射現實社會的殘酷★囊括各文學獎的醫師小說家首部長篇小說★插畫家貞尼鹹粥絕美封面+全彩拉頁少女系反烏托邦小說當海平面上升生存的唯一路徑是垂直的島嶼不斷被海水淹沒她們只能攀爬並把人踩下作家吳曉樂作家蔣亞妮作家追奇全方位藝人夏宇童導演王威翔導演連奕琦少女心推薦海水淹上來了,也淹沒了她們的夢想生存是牢籠,但牢籠外除了海,還有什麼?在海平面大幅上升的年代,群島國度的地圖上有四種顏色。黑色是已淹沒的島嶼。綠色、黃色和紅色,則代表著各地區未來消失的危險性。群島國度的國民,相對應也被分成三種:健康手環的顏色,決定了他們能在哪區生活,夠不夠格待在安全高地。氣候難民江鯉庭和林鳶,在蕉洱島淹沒後,重新被分配至綠區,進入培育菁英的學校:垂直農場附屬學校求學。在這裡,學業、外貌、家世、友誼都是籌碼;為了保有一席安全的居所,單純的校園同時也是殘酷的生存戰場。江鯉庭一直以為獲得了綠區的居住資格,她就能擺脫過去,自由地生活。但當她們加入了「女神的幫派」——嚴格來說,是成為「女神的跟班」——後,不得不加入了少女間爾虞我詐的遊戲。而「女神」金幼鸞與「女王」馬可薇二人,更是這人際風暴的核心……在少女的世界裡,友誼是一種武器──建立和破壞,都可以用來攻擊兩個少女成為「我們」,能直率付出,並感受到對方的愛。三位少女等於二加一,沒人想當那個一。四個少女像蟒蛇孵了一窩蛋:無人知道心懷鬼胎的小蛇們,何時會破殼而出——作者簡介巫玠竺現職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2014年獲得金車奇幻小說獎首獎,也曾獲新北市文學獎、磺溪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等。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reurl.cc/rQdYj1誠品:https://reurl.cc/8W49Zd金石堂:https://reurl.cc/8W4rAbMOMO:https://reurl.cc/QjnaAo灰熊iRead:https://www.iread.com.tw/READMOO:http://moo.im/a/dqvEQWKOBO:https://pse.is/3znzkz
+ More
科幻
少女
垂直農場
社會
全球暖化
海平面上升
氣候難民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2/22 - 12/28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只有布偶知道》TOP2《寄生夢魘》TOP3《不過一點野蠻》TOP4《致命登入》TOP5《靴印鬼巷》
+ More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2/15 - 12/21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洛城愛情物語ModernLoveinL.A.》TOP2《衰老公寓》TOP3《房門內的陌生人》TOP4《診間眾生》TOP5《報告小姐,我們迷路了》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洛城愛情物語
【鏡文學出版】致命登入
致命登入吳曉樂出版日期:2021/12/31──登入遊戲是他逃避信號的生存方式,卻是她落入殺機的陷阱──人身上若纏繞著黑霧,他知道那是生命即將到盡頭的信號。而這次死亡的黑霧卻纏繞在線上遊戲裡所心儀的女孩……陳信瀚在二十歲出了一場車禍,從此他就看得見代表死亡的「信號」,而這個「信號」也曾纏繞著他的前主管:在她身亡的前幾個小時,陳信翰目睹了她身上如蛇般的黑霧。他從此害怕出門,藉著線上遊戲逃避日常,並在遊戲中喜歡上了女孩夕梨。某日,夕梨再三央求見面,表示將退出遊戲;陳信瀚竟看見黑霧從夕梨身上竄出;她搭上列車遠去,陳信瀚只能回到線上遊戲,試圖攔截她與疑似男朋友身分的人接觸,因為那可能就是讓夕梨身陷危險的原因。陳信瀚想起了自己曾意外進入前主管的黑霧中,看見了兇手。但他卻失去拯救她的機會,陳信瀚決定這次不再失去夕梨──究竟是誰讓夕梨身陷危險?陳信瀚決定接近夕梨身上的黑霧,想看清楚兇手的臉孔……曾經他為了拯救自己而進入遊戲,這次為了拯救女孩,他決定踏出虛擬的世界……—重磅推薦—宋尚緯作家李律作家(《顯示更多》作者)施文彬社團法人臺灣電競協會理事長/音樂唱作人梁世佑U-ACG創辦人崑崙殺人系小說家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作者簡介吳曉樂居於台中。喜歡鸚鵡。著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為同名電視劇)、《上流兒童》(已售影視版權)、《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我們沒有祕密》。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3e33tKJ誠品https://bit.ly/3p607gpmomohttps://bit.ly/3ITbL6d金石堂https://reurl.cc/Mb7xj3
+ More
【鏡文學出版】鵺行怪物(電子書)
《鵺行怪物》散狐著出版日:2022/12/15★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決審作品,飛躍水泥叢林裡的都市傳說!★上古生物襲來?《山海經》裡的怪物如何成為現代城市裡的連環殺手?築屏市出現了怪物,一個個被害者陳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沒有監視畫面,也沒有指紋、毛髮、凶器……除了幾枚巨大的白色羽毛外。有人說,這是凶手刻意留下的訊息,也有人說,這是某種源於《山海經》的古老生物「鵺」所為……為了案件的追蹤報導,少根筋的論壇記者李真尋,找上我行我素、不務正業的刑警林書宇,她以公開林書宇私下的小說家身分作為要脅,要求他一同探尋連續殺人案的關聯。正當準備展開調查之時,李真尋的法官父親和築屏市市長竟接二連三遇害身亡,整個築屏市深陷了凶殺案的恐懼之中。遲遲無法破案的情況下,警方直接宣布宵禁,媒體輿論卻開始穿鑿附會,認為犯下這些凶殺案的並非人類,而是一種《山海經》裡專殺作惡之人的怪物──「鵺」。覺得另有隱情的兩人,歸納出受害者的連結皆直指某社會爭議案件,他們試圖尋線找出可能的犯案凶手,卻意外在查訪過程中,撞見了「鵺」的「狩獵」現場……──誰是善人?誰是惡人?在「鵺」幕揭開之前,誰也說不準。──事實的真偽,是透過視點的多寡來決定的,這就是這個世界運作的方式。作者簡介散狐雖然名字意象是一隻散步的狐狸,但本人堅持讀作散人的散,而非散步的散。曾獲2018華文大賞幻想組首獎,出版《她與他與祂的召靈大逃殺》、《符與青狐》系列等作。常態性徘徊於趕稿地獄深處,最喜歡的名言是「我才沒有富奸,只是還在尋找靈感而已」,因為始終追不上截稿進度,目前線上連載已經停更長達一年。只要被說點好話就會超級開心,是枚異常好搞定的作者,所以請不吝誇獎(拜託啦),以上。購書連結Hami:https://reurl.cc/350zMRReadmoo:http://moo.im/a/5mnxHL台灣漫讀:https://reurl.cc/bnLvNd博客來:https://reurl.cc/35GZKl讀冊:https://reurl.cc/82KkDd
+ More
推理
懸疑
刑警
怪物
都市傳說
連續殺人
犯罪心理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2/08 - 12/14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最後的魔術家族》TOP2《我絕對不要照鬼說的去做》TOP3《報告小姐,我們迷路了》TOP4《室友‧前男友》TOP5《我們不能是朋友》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最後的魔術家族
1
…
51
…
109
探索
最新消息
作者一覽
關於
關於我們
公司簡介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幫助
常見問題
合作洽詢
聯絡我們
追蹤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