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4/1 - 4/7
人氣作品,不看嗎?●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4/1-4/7♕TOP1《新世界倒數第一部:女王蜂與掠顱者》TOP2《殺手的戀愛相談》TOP3《宛如處女》TOP4《若神允諾》TOP5《下巴之森》
+ More
【公告】鏡好聽學院活動延期公告
鏡好聽學院報名已於本週一(4/6)截止,非常感謝大家踴躍地報名。在清明連假前後,政府單位提醒社交安全距離、並建議若有到訪11個國家級警報風景區之民眾自主管理14天。鏡好聽學院為減少感染風險,除報名照原訂4/6截止外,所有相關作業流程都將延後於兩週後進行。1.面試部分:改於4月20日(一)以Email聯繫第二階段面試(無入選者恕不另行通知)。4月27日(一),以Email寄發錄取通知,此時才算真正取得培訓資格。2.開課部分:改於2020年5月6日開課,每週一、三、五下午上課,每次2小時,課程總時數20小時。本次培訓活動辦法若有未盡事宜,鏡好聽有權隨時修正,並公佈於報名網頁,不個別通知。本培訓活動相關規範之最終解釋權歸鏡好聽所有。若有不便敬請見諒!鏡好聽敬上🚩鏡好聽官網: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鏡好聽IG:http://bit.ly/2RGcRd2🚩鏡好聽客服信箱: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 More
勝利者一無所獲——林慶祥談新小說《焰口》
林慶祥的《刑警教父》是鏡文學第一部售出影視版權的作品。買方原子映像拍過《血觀音》,當時監製在臉書上看到《刑警教父》專訪,連夜上鏡文學平台把小說讀完,還表示過去一直想拍真實的台灣警察與黑道故事,編劇卻總是寫不出來。看似走運,其實在此之前林慶祥懷抱文學夢投稿卻處處碰壁,本來想自己花二十萬印書分送親友,了卻此生夢想,怎知一出書就售出影視版權,激勵他立刻著手寫下一本《焰口》。《刑警教父》裡,林慶祥用記者之筆寫活了江湖中人捉對廝殺,殺到見骨,身不由己,《焰口》則病理切片式的帶讀者重歷八九零年代台灣——噴發的年代,金錢,權力,欲望,像油井的火,燃起黑色的煙。焰口林慶祥著出版日期:2020/3/27採訪時正逢疫情,沿街冷清,與《焰口》寫的井噴年代大相徑庭。《焰口》描述台中刑警隊組長孫啟賢搭上道上角頭李金生,本該如貓捉老鼠的警察與黑道變成患難兄弟,兩人聯手竟也步步高升。然而隨李金生當選議員,微妙的制衡關係失衡,這時是老鼠反咬,還是做貓的恢復本色之時?側記燃燒的年代《焰口》寫警察與黑道作伙,是當時台灣獨有的現象,也側寫了那個時代。林慶祥經歷過那個年代,不過已是「北風北」要結束時。「台灣八九零年是華人世界第一次經歷繁榮,像集體吸了興奮劑。很多人都懷念那時候,卻忘了那不是常態,而是台灣經歷那麼多年壓抑——無論政治還是社會經濟——才有的一次性爆發。」書名《焰口》用佛經裡餓鬼貪心不足,入口終成火團,因此永無飽足的典故,指的便是那個年代,「嘴巴燒起來也要吃,整個八九零年像大型祭典,餓鬼出籠,人人是餓鬼,也是祭品。」問題是,你是吃的一方,還是被吃的?那也是浮沉的年代,有人往上爬就有人跌下,更多的是不滿足的人,錢財來了又去。林慶祥形容,「真的是興奮劑,因為來得快去得也快。」那時他剛當記者跑警察線,常常聽老警察帶怨嘆又緬懷的口吻說:「啊,你是沒遇到,當時我們一個月賺多少錢,那時候哪有在靠薪水過日子的,喝一攤就花去半個月薪水。」「當時我們攏嘛先衝再說,搜索票?哈哈!我抽屜十幾張,全部檢察官蓋好印章,隨時可以填上日期。」那是警察跟黑道比黑,也是黑道漂白,黑金政治竄起之時。林慶祥說,現在台灣政治很多病徵都可在那時找到源頭。一談到警察,林慶祥便有很多小故事,比如有一次記者室打掃,原是警察辦公室的記者室天花板掉出一包毒品,「你以為是誰的?當然是警察的。但藏來不是自己用,是拿來當誘餌,給那些毒蟲線民,讓他們出賣別人。警察要養毒蟲,死薪水哪夠?只好搜查毒品時暗藏幾包。」或是當年南下支援的維安特警不大會執法,常常任務結束後讓老巡佐帶著跑去酒店尋歡,喝一喝一把MP5衝鋒槍掉下來,旁人也只淡定的說:「大欸,東西掉了。」在酒店馬桶撿到槍,也時有所聞。這些事聽來荒唐,林慶祥則不斷提醒,「要回到那個年代看。」就像小說主角孫啟賢,「你說他是壞警察嗎?不是,他就是那個時候警察的樣子,只是比較敢。現在的好警察,放到那年代也是那樣。」若說《刑警教父》告訴我們沒有非黑即白,《焰口》則道破背後原因,「誰不想當好人,都是被逼到了才當禽獸。」於是我們看著孫啟賢一步步走入灰色地帶,林慶祥說,「不是他想要,而是拒絕不了。」▲繼《刑警教父》後,林慶祥《焰口》再度以警察為主角,問他還會繼續寫警察嗎?林慶祥說寫到第三本就差不多了,「警察很多值得寫,但不值得寫一輩子。」(圖/鏡文學)寫人物避免影射小說主角孫啟賢有個設定——警大四十五期畢業。林慶祥說他有去查當年台中警界沒有四十五期畢業的刑事組長。現今警政署署長陳家欽跟新北市長侯友宜都是四十五期畢業的,是怕有人對號入座嗎?林慶祥說,也不是,只怕小說變成現實的改寫,藝術剪裁不好。但是否也暗示前面所說的,「好警察」在那個年代就是那樣子?至於李金生,林慶祥說這人物融合很多由黑漂白的政治人物,又不像鄭太吉、粘仲仁這些人,「我不想影射人,就要想出他的特色——奸詐,而且容易得意忘形。」於是我們看到李金生成為議員,幫國民黨在市議會「打天下」,有權有錢,最後還是落馬被整肅。然而李金生的下場,不是正義使然,「我沒想要告訴讀者什麼是正義。」林慶祥說。《焰口》如果讀來令人喪氣,一方面或因如此,另一方面也因為它暗示在那個時代,我們都只能成為灰色的人。小說後半,貓捉老鼠遊戲即將結束,回首兄弟情誼,敢衝敢拚的警察與八面玲瓏的角頭,也有相對無言的時刻。林慶祥說,海明威有本小說叫《勝利者一無所獲》,《焰口》就是如此,「好像做了很多選擇,但其實都不是自己的選擇。」相較於《刑警教父》是林慶祥把十多年記者經歷發為小說,反映跑警察線所見所聞,《焰口》則是想像加工居多。林慶祥說很多內容都是約老警察好友,喝幾杯問到的,「寫《刑警教父》沒有大綱,且戰且走,所以寫得很痛苦,寫《焰口》之前便有前半大綱,腦中構思的會比在寫的多一兩步。」與警察相混多年,林慶祥看起來海派,隨便一掐就是有頭有尾的地方警察故事。其實他大學就得過文學獎,退伍後在《台灣日報》當記者十多年,一度轉任高雄新聞局機要秘書,2011年才回歸媒體圈,幾經輾轉,後到鏡週刊社會組擔任資深記者。既有文學夢,又是現役記者,怎樣邊跑新聞邊寫作?林慶祥說他以十天為單位,每十天寫五千字,就這樣花了一年寫了二十萬字。「現在有即時新聞,還要弄影音,工作量越來越大,找時間寫東西很難。」不過也是有從酒店回來,突然文思泉湧時,「酒沒喝幾口,小說倒是想到很多,」林慶祥曾從兩點寫到早上七點,寫了五千多字。在新聞看似貶值的今天,問他寫小說還是寫報導有成就感?林慶祥沒有猶豫太久說,「兩個都有,前提是那個報導是你想做的。」只是寫報導要動起來追,還可能跟丟或沒下文,不像小說,想寫的永遠在腦中。▲採訪前,林慶祥說,「有點不大習慣,以前都躲在攝影師後面,自己是採訪者。」我好奇他認識警察這麼深,還愛看警匪片嗎?他神色一亮道,「愛看啊!」儘管很多都拍得不到位。他自己最推荐鄭文堂的《眼淚》跟《菜鳥》,直說是他看過描寫最深刻的台灣警察電影。(圖/鏡文學)經整肅才能清明從《刑警教父》到《焰口》,黑白兩道一樣黑,不過林慶祥卻在序中引用2017年台灣民意基金會「台灣人對政府官員的感覺」全國民調,其中對警察好感度高達百分之七十四,是所有政府官員裡好感最高的。林慶祥說道理很簡單,因為只有警界經過一次次清洗淘汰。1996年台北警界爆發「周人蔘案」,眾多高階警官被辦;此前台中發生同樣是電玩弊案的第四第五分局案,八十多名員警遭起訴;2001年高雄「儂儂案」多達三十四名警察、官員涉包庇色情遭起訴判刑;2010年翁奇楠命案暴露台中警紀問題。此外,刑事訴訟法修改,改為「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警察得出庭作證,也讓警察辦法手法「不得不」清明。因此,林慶祥說,「當檢察官、法官與調查局被整理一輪,這國家才能真正行政中立。」至於什麼時候才能發生?「再政黨輪替兩次,互相清洗之後。因為很多我們看到的政治進步其實來自權力的恐怖平衡。」一如《焰口》揭示的,正義並不存在,它只是需求。如何達到?各憑本事。跑警察線那麼多年,是不是改變了他對正義的想法?「我看見底層結構的因素,很多時候人不是壞,是窮。」這結構不只是犯罪人口,也包括警察。我想起著名警察小說家麥伊・荷瓦兒、培爾・法勒寫的《大笑的警察》稱「警察是一種必要之惡。」小說透過一位清白的警察說道:「每個人,就連職業犯罪都知道,他們可能突然陷入只有警方能幫上忙的情況之中。當夜賊半夜醒來,聽見地下室有怪聲音的時候,他該怎麼辦?當然是打電話叫警察,但只有這種情況不出現,大部分人在警方干擾他們的生活、讓他們不安的時候,都會有恐懼或輕蔑的反應。」當他的同仁說:「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必要之惡,那不就完了?」清白的警察回道:「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一種自相矛盾的事實。做警察的人需要頂尖的智慧和出眾的心理、生理及道德品質;然而實際上,這個職業完全無法吸引擁有以上條件的人。」所以許多時候警察不是染黑,只是回到了他最初的樣子,是怎樣條件的人。林慶祥說,「好警察只是心有忌憚。」寫在1968年的《大笑的警察》於是有了來自林慶祥的呵呵笑聲回音。《焰口》寫一個島嶼的年代,餓的祭典,飽嘗了一切的食傷。輸家一無所有,贏的人卻一無所獲。
+ More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3/25 - 3/31
人氣作品,不看嗎?●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3/25-3/31♕TOP1《新世界倒數第一部:女王蜂與掠顱者》TOP2《鍾馗再世元神歸位》TOP3《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TOP4《宛如處女》TOP5《白光咖啡館》
+ More
【公告】鏡文學聲明
對於近日駱以軍著作《明朝》與劉芷妤著作〈火車做夢〉(收錄於逗點出版《女神自助餐》一書)之紛擾,鏡文學特此聲明:1.駱以軍與劉芷妤同為鏡文學作者,亦是優秀創作者,事件發生以來雙方都抱持善意,望此事得到完滿結果。惟本公司處理時花了較多時間,造成資訊落差,使駱以軍誤發臉書聲明,引發後續紛擾。逗點出版社、劉芷妤,乃至駱以軍因此承受各式揣測與妄議。未能第一時間周全此事,鏡文學有責任向逗點出版社、劉芷妤、駱以軍表達歉意。2.鏡文學成立以來一向支持有志創作之人,也願意在創作者經歷人生高低起伏,乃至失誤之時陪伴左右。因為我們知道文學不易,創作者更多時候面對的是困境與自我質疑。然作為作品孵育者,我們須做的不止是陪伴。經過此事,日後鏡文學會善盡提醒之責,以免類似情事再次發生。3.文學不易,很多時候我們又用文學處理靠近的艱難,試圖用文學靠近彼此──儘管前方黑暗。但瑪格麗特‧愛特伍告訴我們:「或許,寫作與黑暗有關,與進入黑暗的欲望或衝動有關。如果夠幸運的話,作家能夠照亮黑暗,並把黑暗中的某一樣東西帶回到亮處。」誠然,投身寫作需要極大勇氣,而你我站在亮處,等待作者投身黑暗,屏氣找出他或她所想帶給我們的,需要耐心更需靜氣。事件以來,各方關心所在多有,然最好的關注是翻開她寫的書,看看她為我們帶來的什麼,從黑暗裡,從那趟火車之夢中。
+ More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果子離評《焰口》
《焰口》是林慶祥繼《刑警教父》之後,推出的第二部警察小說。「焰口」是書名,也是小說旨義所在。小說一開頭,便引述佛經典故,帶出「焰口」兩個字。焰口是什麼?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難尊者,在林中修習禪定時,見到觀音大士化現的面然鬼王。面然,即面燃,又稱為焰口。他的面容枯槁,容貌醜陋,頭髮散亂,腹大如山,喉細如針,臉上噴火。阿難驚駭莫名,問餓鬼面然為什麼變成這樣,面然告訴阿難,因為生前慳吝、貪心,於是死了以後墮入餓鬼道。《焰口》林慶祥著出版日期:2020/3/27面然始終處於飢餓狀態,因為喉管細小,無法進食,因此長年受餓,餓火中燒,烈焰從口而出,非常痛苦。阿難從面然口中知道,三天以後他壽命終了,也會墮入餓鬼道。阿難害怕不已,跑到佛前請示解決的方法。佛陀於是指導阿難《焰口經》和施食方法,讓一食變成種種甘露飲食。後來,很多佛家法會結束前會有放焰口(瑜伽施食)的儀式,使餓鬼得以超度。由此可知,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餓鬼。所有的鬼,就數餓鬼最可憐,什麼東西都吃不到。為什麼會有這麼可怕的報應?一個是吝,一個是貪。貪與吝,一體兩面,《焰口》講的便是貪的故事。小說以警察、黑道與黑金體制中的政治人物為主線,講述他們合縱連橫,有時勾結合作,有時勾心鬥角,皆為財色名利的貪念而起。本來,這個社會應該是道賊不兩立,黑白不相交,但事實卻非如此單純。黑不是絕對的黑,白不是絕對的白,往往處於灰色地帶,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套一句歌手蕭煌奇創作的歌詞,正是:「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警匪黑白兩道之間,並非如外界想像的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認識、不對話。有時業務需要,必須和黑道來往,必須掌握黑道組織,瞭解黑幫生態,建立情報系統,以便辦案時借助他們的消息管道。如果把警察與黑道聯絡來往視為惡,那麼也是必要之惡。每當重大槍擊案發生時,警方輒請黑幫提供情報,或請他們幫忙抓人。很快地黑道便交槍、交人。槍是凶槍,人,通常只是人頭,儘管如此,表面上警察有了業績,風風光光。與黑道混熟了,與特種行業接觸多了,身在大染缸,意志稍有不堅,貪念一起,便把持不住,亂了分際,淪為不肖警察,利用職權吃香喝辣,要錢有錢,要色有色。水幫魚,魚幫水。警察與特種行業形成共生關係。酒店、色情業、賭場、地下錢莊等業者,或行賄,或煽惑高階警官投資,或給刑警方便,插乾股、以優厚利潤加股、提供情色,業者獲得保護傘。從小,「官兵捉強盜」跟「老鷹捉小雞」一樣,五個字在我們心裡留下深深印象,成長後卻不時從新聞報導聽說一些負面新聞,例如警察吃裡扒外捲入不法案件,讓人痛心疾首。有時則令人大惑不解,例如這樣的社會新聞:地方角頭在黑道經營的場所遭歹徒開槍身亡,現場有數名警官,不但未官兵捉強盜,且未在第一時間報案,反而閃離現場。外界不禁質疑,這些警官與黑道間的關係。後來才知道,關係可深了,彼此勾勾搭搭,剪不斷,理還亂。也有很多報導,讓我們覺得這個世界不如想像的純情。例如黑金政治。這四個字漸漸成為政治新聞的常見字詞,以及選舉期間批判性的用語。現在我們知道了,黑道要生存要壯大,最根本的辦法,莫過於寄生上流,透過漂白,扭轉壞形象,奪取更多利益。黑白兩道不可說的祕密,比《無間道》和北野武《極惡非道》等電影劇情更加錯綜複雜,看得大家如霧裡看花,看不懂裡頭的鋩鋩角角。究竟怎麼運作,心態如何,林慶祥《刑警教父》開了大門,《焰口》則已登堂入室,寫人民保姆經不起魔鬼試煉,歷經一番撩撥,陷落不可自拔的前因後果。不只警察、黑道,也揭開政治黑幕。新聞沒講的,電影演不深入的,政論文章分析不夠立體的,林慶祥用小說體裁細說分明。小說以警察、黑道同流合汙/合作的發展為主線,而黑道透過選舉漂白,更是台灣政治生態的一頁。林慶祥虛構的李金生議員,便與真實的鄭太吉,成為台灣黑金政治的代表人物。小說有一段描述李金生的領悟:某人當上了省議員後,結交兄弟,插手黑道的生意。李金生看了眼紅,感嘆:「國民黨提名了不少黑道兄弟,有些趴數比我低,例如,屏東的鄭太吉,當選議員之前,經濟狀況、兵力,還比咱卡差,但他一當選議員,什麼黑道生意攏欲插手,過高屏溪全部賭場攏要給他保護費……」有為者亦若是,李金生有樣學樣,也選上市議員。之前他只是個單純的黑道,只撈點偏門生意,毒品、殺人放火的事不敢碰,但當了民意代表漂白之後,在議會呼風喚雨,驅使警察如牛馬僕役,搞賭場、介入砂石買賣,搶標河川疏浚工程,無所顧忌。小說借由李金生之口,道出台灣政治界不能說的祕密。聽聽這些言論:.警察跟黑道是一體兩面,警校教的那一套是騙囝仔的,我們也是在幫警察維持地下秩序,連情報局都要找兄弟去美國「鋤奸」(按:江南命案)。.一晚上流動的賭資,沒有一億也有七、八千萬,去那邊賭的人,前任縣長、議長、國策顧問,加上每天在那邊混的省議員,都可以開黨團會議了。所有的強詞奪理,都透露一些早已運作如常的黑金內幕與政商潛規則。林慶祥勾勒出一個時代的縮影,那是股市大好、台灣錢淹腳目、黑金體制成形、政治示威遊行前仆後繼的年代,也是如其筆下所說:「那是個群魔亂舞的年代,集繁華與罪惡、慾望與希望、墮落與敗德於一個黑洞似的深淵,急速流轉的漩渦裡,每個人都身不由己。」林慶祥的小說,就好在寫出「身不由己」這四個字。本文作者果子離作家,以寫稿為生的閱讀者,著有《孤讀的島嶼》、《散步在傳奇裡》等書。
+ More
隱藏的歷史、冤曲的台灣、黑暗的政治——序李旺台《蕉王吳振瑞》
吳振瑞是我熟悉的人物。從高雄旗山出生,在屏東的小學、初中,到高雄的高中,一九六○年代正是我懂事之時。高屏地區的香蕉出口日本,蕉農的經濟傳奇被傳頌,香蕉大王吳振瑞更是傳奇中的傳奇。越戰在遠方,只一些美國軍人來台度假,在高雄港區街頭的酒吧街—七賢三路,異國的放蕩況味或說美國情調,襯托在鹽埕埔的大溝頂、賊仔市,形成某種舶來意味。高中生的我們看《文星》雜誌,但彭明敏和兩位台大學生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事件,並不那麼被一般人關切。戰後台灣,像是從二二八事件的夢魘走過來,在美援、經濟成長的社會情境,走向另一個時代。香蕉經濟在高屏除了致富的農村傳奇,也引發一些紙醉金迷的鄉野景況,像是鄉土小說的情節—而吳振瑞無疑是焦點中的焦點。《蕉王吳振瑞》李旺台著出版日期:2020/3/27流亡來台的國民黨中國蔣氏政權,拜韓戰之賜,已在冷戰時期鞏固了統治權力,更在越戰的共同防禦條約連帶中,形成反共體制,確保了政權的穩定。五○年代的白色恐怖,似已在穩定的政權裡暫時停住。但蔣氏體制的蔣介石、宋美齡、蔣經國,形成三角構造,後蔣介石的權力角力在宋美齡、蔣經國之間拉扯,或明或暗的鬥爭從來不斷。一九六四年的彭明敏事件壓制了,以開放特許權籠絡台灣新興資本家,形成附庸財團,成為蔣氏政權的新統治手段。香蕉出口日本的暢旺形勢是台灣農業經濟的某種榮景,但背後的政治學錯綜複雜。吳振瑞以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主導出口日本,既是台灣與日本的國際貿易,也在地方的政治權力、更在中央政治權力的體系,捲入政治經濟學的糾葛。吳振瑞的蕉王傳奇、金碗事件,本質上就是蔣氏政權、宋美齡與蔣經國權力鬥爭現象引發的效應。吳振瑞的故事,突顯二二八事件、五○年代白色恐怖之後,蔣氏政權黨國體制的內部權力鬥爭。這樣的鬥爭,阻礙了台灣香蕉出口日本的經濟榮景,蕉農受損自不待言。在香蕉產業一直無法再現奇蹟的現在,回顧已消失的時代傳奇,吳振瑞故事的歷史書寫在經過半世紀之後,出現在一些書冊。小說的歷史書寫比一般歷史書寫,更引人興味。歷史小說將歷史虛構化,以小說的形式,更具大眾文化條件。歷史被失憶化的台灣,認同的形成必須經由記憶的恢復。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的台灣歷史小說獎興辦,具有這樣的旨意。李旺台以《播磨丸》這本終戰時台灣人日本兵從中國返台的故事,在首獎從缺時,與另一人作品,同獲佳作。《蕉王吳振瑞》也是李旺台在歷史小說獎、首獎出缺的佳作,在決選會議獲得許多佳評。李旺台是我同世代,一樣成長於高屏,並是我短暫新聞記者工作的同僚。他有在地閱歷,熟悉吳振瑞,他也在一九六○年代,親身體會香蕉出口的蕉王傳奇。新聞工作的歷練,蘊藏在腦海、交織著經濟與政治、穿插蔣氏黨國體制權力鬥爭的台灣人悲情歷史,在他的作家之路、以歷史小說呈現,有其特具的條件。歷史小說既有歷史、也有小說,新聞之眼和文學之心必須兼備。李旺台透過吳振瑞的人生經歷和香蕉出口貿易,以及蔣氏政權統治台灣政治控制、權力鬥爭,彰顯活生生的台灣人被殖民的戰後史。李旺台說他以自傳體寫成這本小說。他的孩童時代正是家中種植香蕉,父親也是吳振瑞以理事主席領導青果合作社時,社裡的代表,經歷香蕉而改善經濟的記憶,讓這本小說的作者性帶有特殊的感情。以一九七三年,在台北成立屏東同鄉會的一幕,揭開吳振瑞經歷牢獄之災的世態炎涼、穿插檯面地方人士的形色,小說的裝置以日本時代、島嶼的痛、中國國民黨時代,以他記者身分與同鄉旅行團在日本東京陋巷見到吳振瑞之面的引子,再回敘自己成長時期所見、所思,具有台灣人水牛精神的吳振瑞行止,意氣風發的時代、落難經驗、流亡遁世形影,交織蔣氏政權權力鬥爭禍及台灣精英的戰後台灣政治、經濟、文化的社會群像。戰前被日本殖民,戰後國民黨中國殖民,特殊歷史構造下台灣人的歷史隱含各種故事,正是台灣歷史小說源源不絕的傷痕之土。台灣人的歷史意識,或要因此而覺醒、而深化。從《播磨丸》而《蕉王吳振瑞》,李旺台的歷史小說家之路,逐漸印拓出形跡。本文作者李敏勇台灣屏東人,1947年在高雄縣出生,成長於高屏,大學時代修習歷史,短期居住台中,現為台北市民。以文學為志業的人生歷程,反映在主編《笠》詩刊、擔任「台灣文藝」社長及投身社會運動與公共事務,曾為「鄭南榕基金會」、「台灣和平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並在許多報紙、雜誌專欄從事文化與社會評論。出版過《雲的語言》、《暗房》、《鎮魂歌》、《野生思考》、《戒嚴風景》、《傾斜的島》、《心的奏鳴曲》、《青春的腐蝕畫》、《自白書》、《一個人孤獨行走》、《美麗島詩歌》等。除了詩創作外,也出版詩解說、研究,譯讀當代世界詩,並著有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和社會評論集等九十餘冊。曾獲得巫永福評論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文學獎。2007七年(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 More
【鏡好聽學院】培訓計畫大揭露
一分鐘讓你了解鏡好聽學院的課程內容!📙📙📙課程內容:1.發音健檢|幫助學員檢視發音,並進行改善。2.肢體如何幫助說話|透過肢體放鬆,讓錄音更順利。3.聲音表演3W|提昇學員的聲音演繹能力。4.變聲小撇步|讓學員輕鬆切換不同角色。5.實際錄製|進棚錄製自己的聲音作品。講師陣容:盧怡君老師●Siri第一代發聲人,有「嬉力姐」之稱。●配音資歷25年,包含廣告、有聲書及教材錄製等。●為華視、中廣、POPRadio聲音表情老師。袁光麟老師●五座金鐘獎得主5座金鐘獎得主,多次擔任金鐘獎評審與頒獎人。●幕後配音及聲音導演資歷近40年。●現為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兼任副教授。吳維緯老師●劇場編導、舞監、演員。●曾任北藝大、交大、中央等大學戲劇講師,●現為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兼任助理教授、藝起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都幫大家筆記好了,我們一起來報名!✍️報名這裡去:https://forms.gle/gXR3qvtDrqw4FqDL9🚩報名官網: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366🚩鏡好聽官網: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鏡好聽IG:http://bit.ly/2RGcRd2🚩鏡好聽客服信箱: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 More
【鏡文學出版】蕉王吳振瑞
《蕉王吳振瑞》李旺台著出版日期:2020/3/27榮獲2018年第四屆台灣歷史小說獎那幾年,錢是香蕉的形狀染滿樹汁的襯衫是好額人的衣裝那是他締造的黃金時代,也是黃金囚禁了他的時代——各界推薦詩人李敏勇專序推薦屏東縣縣長潘孟安國立屏東大學中文系教授余昭玟前衛出版社主編鄭清鴻推薦台灣首位農村之神以水牛的堅毅打造盛世的傳奇故事日治時期,高雄中學畢業的吳振瑞原是可以保送到台北讀大學的優等生,卻因父親「作詩不如作田」「家用長子」兩句話而留在家鄉務農。隨後,在父親的介紹下,吳振瑞進入了「香蕉試驗所」,學習關於香蕉的種種知識。戰後,他以香蕉試驗所的經歷成為青果合作社的監事、隨後當選理事。幾年間為蕉農爭取產銷出口的「五五制」,更讓台灣香蕉以超過八成的市占率獨霸日本,在那個年代,香蕉與相關產業都富了起來。水牛般的堅持性格讓他帶領南台灣農村起飛,卻也將他帶進了監牢。當政壇流傳著「皇后」和「太子」兩派內鬥的耳語時,吳振瑞以自身專業不斷拒絕李國鼎欲促成的律頓公司合作案,意外成為政治風暴下的犧牲品。媒體不斷抹黑,把曾經的「蕉王」打成自我圖利的「蕉蟲」,更遭大規模搜索、羅織罪名入獄。「報紙寫的要倒反過來看」,農民都是這樣講「剝蕉案」的——吳振瑞出獄返鄉那天,地方鄉親蜂擁迎接,仍然將他當作恩人看待。然而,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台蕉和水牛的光輝歲月已然流逝,當吳振瑞牽著「馬沙」在田裡緬懷式的「做行」時,耕耘機也已開進了這個時代。作者簡介李旺台資深媒體人,作家,一九七○、八○、九○「政論雜誌」風行的那個年代,是南台灣最活躍的一枝筆。近年勤於創作長篇小說,已發表《獨角人王國》(二○一五年,春暉出版)、《播磨丸》(二○一六年,圓神出版)、《馬賽這一家》(二○一八年,鏡文學連載)。曾獲第六屆懷恩文學獎、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第四屆台灣歷史小說獎、二○一七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獎入圍。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2Jkuw4Z誠品https://bit.ly/3abLfmN金石堂https://bit.ly/2QDchM1讀冊https://bit.ly/2WDlXtE
+ More
【鏡文學出版】焰口
焰口林慶祥著出版日期:2020/3/27因利結義的警官與角頭,究竟是盟友還是敵人?一旦跨越了黑白的界線,是否就再沒有回頭路?【資深社會線記者獨家觀察寫成,正港台味警察小說新章再開!前作《刑警教父》由金馬獎獲獎團隊傾力籌製影視化!】當警察黑道共生成為同路人,才發現善惡正邪原是一體兩面……八○年代解嚴之際,人心浮動,那是群魔亂舞的時代,集繁華與罪惡、慾望與希望於黑洞似的深淵,眾人身不由己,如餓鬼「焰口」不知饜足,備受諸苦。警官孫啟賢是「好人中的壞人」,貪財好色,卻仍掙扎著堅守底線;角頭李金生是「壞人中的好人」,非毫無情義,但利益至上。這對野心勃勃的拜把兄弟,既互相利用、又勾心鬥角,黑白合流一起經營賭場,夥同殺人、掩蓋跡證,又趁人人瘋股票之際,攀附上黨國富二代,並大膽開展砂石事業。爾後,李金生透過參選民代「漂白」,當上市議員,叱吒風雲;孫啟賢看似隨之雞犬升天,兩人互動卻開始出現齟齬……作者簡介林慶祥一九六九年出生於宜蘭,中興大學歷史系畢業。服兵役時曾獲陸軍文藝金獅獎第三名、國軍文藝金像獎小說組佳作、大學時代獲得中興大學「中興湖文學獎」新詩組佳作。《台灣日報》警政線十年經驗,轉任環保局長機要秘書,二○一一年回歸媒體圈,進入《壹週刊》社會組四年,再度轉換跑道桃捷經理。幾度來回,最後到《鏡週刊》社會組擔任中部特派員,算是「歸隊」。一生隨波逐流,長達十五年與警察朝夕相處,以記者之眼,寫出台灣第一部正港警察小說《刑警教父》,並由金馬獎獲獎製作團隊改編影視化。★鏡好聽Podcast節目|記者今天不寫稿★林慶祥〈社會記者喬社會事警察黑道都是同路人〉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191217pod500書名題字簡介陳世憲意象書法家,現職「在人文創有限公司」負責人。【題字概念】黑色代表黑道,紅色則是警察跟黑道的慾望,臽的第一筆如火焰噴出,意味著個性衝動,兩色一起寫,表示雙方如影隨形的糾葛。整體看起來黯黑,因兩人始終身處在頹墮之中。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33Eu0b3誠品https://bit.ly/2wl087G金石堂https://bit.ly/3aczPil讀冊https://bit.ly/2WBvkde★鏡好聽Podcast節目|記者今天不寫稿★林慶祥〈社會記者喬社會事警察黑道都是同路人〉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191217pod500
+ More
175106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