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Beck評Ami亞海《拼裝家庭》
你們要在相處中保留空間,讓天堂的風在你們之間飛舞。彼此相愛,但不要被愛束縛,讓愛如海洋般奔流在你們靈魂的兩岸。──紀伯倫《拼裝家庭》最戲劇性的一刻,我認為在開篇就揭露了:甫失婚的男子何篤行抱著襁褓中的女兒繆繆回到前妻故居,懷著一股物傷其類的心情,叫住了前妻的前夫,幾乎是語無倫次地問他:「你是怎麼一個人養孩子的?」莫名其妙被這個看起來很沒用的男人同病相憐,前前夫裴承飛白眼以對,沒給他半點好臉色。接著,天上響了一記悶雷,大雨傾盆而下。非典型家庭的日常因為衝動也因為巧合,被同一個女人拋棄的兩個單親爸爸,就這樣帶著一對同母異父的小姊妹,組成了四口之家。故事再展開時,已經是數年後的日常。經過多年磨合,兩個男人為了養育女兒而組成的互助團體如今運作順利,爸爸們的時間和資源精準分配,家庭生活就像玩傳接球遊戲一樣默契十足。裴承飛外放剛強,何篤行優柔寡斷;裴沛淇沉穩內斂,何芸繆嬌縱熱情。兩對父女的個性南轅北轍,隨意挑出兩個人來都能成為強烈的對照組,這一家人卻也因此像拼圖般彼此互補,每個人都在這個家裡扮演著他人無法取代的重要位置。一個屋簷下的日子和樂又融洽,就算有衝突和磨擦,從大到小對內對外,四個成員都知道「這就是我們的家」。唯一難以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與其說是外界的目光,不如說是深藏的心魔──即使「家」已經形成了,但各人心中卻還是懷抱著對「家」的想像,擔心自己現在這個家,並不符合家的標準。但又是誰規定一個家該是什麼樣子呢?台灣近幾年反覆在多元成家和同性婚姻議題上有抗爭和辯論,法律走得比較快,人情跟上的速度仍是稍慢。關於這一點,天生無法選擇家人的孩子們,反而遠比大人還要知道得更多。面對同學質疑自己家裡有兩個爸爸很奇怪,繆繆頭一回,腳一跺,一句「就算我有十個爸爸也不關你的事」就直接嗆爆對方,也痛快嗆爆了現今社會上某些人「家庭只能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僵固想像。既然是一個家,無論稱呼是爸爸還是叔叔,那就是疼愛著自己的家人。繆繆知道裴承飛和爸爸一樣疼她,淇淇也只會對體貼細心的何篤行撒嬌。反而是大人們花上了許多時間和精神,鬧過一次又一次彆扭,才能擺脫對單親二字的自責和自卑。唉,沒辦法,因為是大人嘛。愛的界線與越界兩個爸爸一開始連朋友都稱不上,頂多是利益互惠的合作伙伴,在同居前也約法三章,對財務和教養都劃好了明確界線,明智地在相處中保留空間,藉此避開一般家庭會有的衝突。作者用了有縫隙的拼圖和不同顏色材質的拼布來形容他們這個家庭,也藉由兩段破裂的婚姻和雙方與原生家庭長輩的相處,來強調保留空間並非疏離,對彼此的尊重才是一段關係能夠長久而無怨的關鍵。但情感是無法像責任和財產那樣分割的,遇到關心則亂的事情,又怎能當成切蛋糕一樣,這塊是你的女兒,那塊是我的女兒?故事走到後半,兩個爸爸的教養分歧浮上檯面,他們還因此大吵一架。懷著對「女兒」一視同仁的關心,總是習於包容退讓的何篤行終究還是跨越界線──因為都很重要,所以無法選擇。我讀到這段總是動容,而這份無血緣的親情也成為淇淇的支柱,讓她下定決心,勇敢為自己任性。我非常喜歡這樣的轉折,乍看像是作者在自我反駁前面的鋪陳,但一切走到這裡卻又都是對的,沒有矛盾。拼圖的縫隙能讓明亮的光線透進來,拼布的縫線讓它有彈性好接住落下時的某個人;相處中應當保留空間,但那空間是為了讓天堂的風吹拂,為了讓溫暖的海洋流動,為了注視彼此,而不是轉身背對。從此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拼裝家庭》長了很多觸手,圍繞著這個非典型家庭,觸碰到很多其他的問題。單親家庭的性別典範難題、從婚姻中逃離的妻子、無法產生母愛的母親、青春期教養問題、童年陰影、長女情結……明明是兩個爸爸帶小孩的故事,卻處處充滿女人的聲音、女人的指紋。家庭為了孩子而拼裝起來,故事也因為孩子而轉動。原就擅長描寫人物對話的Ami亞海寫起小孩來簡直像是被附身一般,敏感體貼的淇淇鑽牛角尖鑽得令人心疼,任性的繆繆遇到剋星阿嬤時的自白又可愛得讓人失笑,白目的小男生其實很勇敢又負責任,背叛好友的女孩內心其實不斷掙扎和逃避……Ami亞海溫柔的筆尖不放過理解每一顆心靈的可能,企圖和何篤行利益結合的於美君反能說破他的心思,有偏見的樓下阿姨也不是什麼壞人,即使是兩度逃離母職的母親,作者也不允許她留在過去的錯誤中,給了她告解的機會和未來的藍圖。童話式的結局往往是這樣的:從此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拼裝家庭》有個如童話般的開頭,而其中點滴卻是發生在你我周遭的日常,故事走到卷末,結局又比童話更加美好。家庭能給予的最完美的愛,其實是為了分離。愛在相處間一點一滴累積,讓孩子有勇氣迎接成長的痛楚,有勇氣走出家庭的保護,有勇氣接受全新的挑戰,有勇氣面對將來可能的孤獨。不管走得再遠都有底氣,也不必回頭確認,因為家已經在那裡,而且一直在那裡。本文作者Beck一九七九年生,AB型水瓶座。政大廣電系畢業後不務正業地當了十幾年基層編輯,學到許多如修理馬桶水箱等額外技能。興趣是漫畫、電玩、小說、同人誌,還有古今中外各種類型的大小八卦。喜歡描寫日常情景和對話,覺得世上所有最美好的和最邪惡的東西都藏在日常之中。業餘小說作家,編劇菜鳥,希望將來能成為「現在開始永不嫌遲」的勵志故事範本。
+ More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0/28 - 11/3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發條之森》TOP2《公司冗員清除驚喜包》TOP3《妖怪法則》TOP4《拼裝家庭》TOP5《禿鷹》
+ More
狂賀!陳思宏《鬼地方》奪2020台灣文學金典獎百萬年度大獎
2020台灣文學獎金典獎14日舉行贈獎典禮,年度大獎由鏡文學作家陳思宏《鬼地方》奪得,獲獎座及獎金新台幣100萬元。陳思宏獲獎無數,曾獲得九歌年度小說獎,並三度榮獲「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今年陳思宏以《鬼地方》勇奪第44屆金鼎獎後,再獲台灣文學獎金典獎百萬年度大獎!金典獎評審團表示,今年獲獎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在於創作者不僅誠實面對自己的生命與生活,還連結了社會脈動,與歷史、文化產生對話,而《鬼地方》以鮮活的語言、複雜的時空書寫能力獲得評審青睞,拿下年度大獎。《鬼地方》陳思宏著評審鍾文音認為,陳思宏說自己的出生地是「鬼地方」,表面蔑視,暗底卻是珍視。小說語言活靈活現,卻又溢滿一種對往昔消逝的哀傷,讀來讓人懸念不已,一直想追看下去。評審張國立則指出,《鬼地方》一書從波羅的海的謀殺案,一路回到彰化永靖老家,將整個家族的悲歡離合與主角坎坷的成長歷程牢牢扣在一起,透過家鄉那小小江湖,一窺飄浮於歷史塵埃間的廟堂。充分展現寫作自由,打破敘事觀點的束縛。《鬼地方》是陳思宏睽違12年創作的長篇小說,以回歸故鄉「永靖」為題,刻劃時代對小人物的輾壓,一探眾人心中的廢墟,以自身童年做主軸,藉由陳家不同成員的視角切換,與生動的小鎮風景,寫出家族中的相愛相殺,層層窺見家族成員的傷痕與醜陋、小鎮的祕密、時代的恐怖與無情,以及這個小鎮如何崩塌成主角口中的「鬼地方」。陳思宏今年底也將於鏡文學出版最新作品,是繼《鬼地方》之後「夏日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曲,描寫一群台灣青少年去美國佛羅里達參加夏令營所經歷的崩壞旅程。《鬼地方》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2Ea9wv6金石堂:https://bit.ly/2rmEOvs誠品:https://bit.ly/2QNO6LR
+ More
愛的烏托邦消亡史——梁淑淇談《無差別愛人》
梁淑淇的文學起源既喧囂又孤獨。她由母親獨自撫養帶大,暑假常到母親工作的紡織工廠幫忙,一邊剪去襪子多餘的線頭,一邊聽收音機廣播劇。廣播劇用聲音召喚她進入想像的世界。身處漫天飛舞的布料纖維,她心卻在故事,跌宕曲折的情節,周旋糾葛的人物,以及超脫現實的樂趣。後來得知那些劇多改編自小說,回家發現母親有很多藏書,開始主動進入另一個世界。現在,她創造。《無差別愛人》梁淑淇著寫作療癒受傷的心18歲時,梁淑淇以小說〈等〉獲第一屆澳門文學獎小說組冠軍,之後陸續出版《雙十年華》、《小心愛》、《我和我的……》、《陽光最是明媚》、《愛你愛我》等。也許,寫作與孤獨有關,梁淑淇坦言自己極為內向,「我害怕面對陌生人,也不習慣跟不熟的人交談,說不出口,只好寫下來,即使寫下來也不好意思直接寫出感受,所以透過小說隱身其中,不讓別人發現我。」也許,寫作與想被看見有關。從青春少女寫到現在,寫作有帶來自信嗎?還是讓她更習慣內向?她答,還是害怕跟陌生人相處,「對我來說,寫作是療癒受傷的心,堆在心底太滿的時候,寫出來才能抒發。」「以前我媽就說我都把情感藏在心裡,所以總是不明白我在想什麼,我完全不會跟她說任何心事。有時即使面對丈夫,有些心事我也無法當面跟他說。說不出口我們就互傳短訊,透過文字交流,我比較自在。」因此,儘管梁淑淇的書名都帶有愛或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卻也多所質疑。她曾在其他採訪中提及,小時候母親藏書多是亦舒、瓊瑤等人的愛情小說。在愛情小說中長大,她卻懷疑愛的存在。也許,寫作也與欠缺有關,新作《無差別愛人》看似建構了一個愛的科幻世界,實則演繹了愛的消亡史。▲梁淑淇與母親合照。梁淑淇來自單親家庭,母親的藏書是她小時候的文學啟蒙。(圖/梁淑淇提供)科幻包裝社會寫實《無差別愛人》可套以前幾年流行的反烏托邦作品外殼,骨子裡卻是《火線交錯》、《衝擊效應》等,藉由多線敘述帶出眾生相——或者說,「不幸的總和」的寫實之作。小說設想不遠的未來人類經歷毀滅性人禍與災難,量子電腦成為「智能總理」統御世界;人類由人造子宮大規模培育,誰的精子與誰的卵子結合,由智能總理計算分配。繁衍不再是愛的結合,純粹是電腦運算的結果,親子關係因此消失。家庭功能則以「無差別愛人」制度取代——智能總理根據資料計算,為人分配家庭。血緣帶來的親疏遠近不再,人與人之間的愛一旦相等,即是天下兼愛。梁淑淇以此為背景,鋪展「無差別愛人」制度誕生的原因:求子多年未果,終於懷孕的妻子,卻陷入產後憂鬱,最終在恍惚間導致滿載學生的公車墮橋;為暴力籠罩的家庭,父親長期家暴母親,兒子默默目睹,長大後在電梯間揮刀殺人;男子衝進幼稚園亂砍,殺死兩名幼童。這三起無差別殺人事件何以促成無差別愛人社會降臨,梁淑淇在小說間展現高超的調度能力。她的文字超連結,讓兩個看似迥異的文本世界(反烏托邦與社會寫實),與三組小說人馬相互糾纏,成為這部奇異又複雜的小說。梁淑淇說她最喜歡的小說家是伊坂幸太郎,當年讀他的《LushLife》大為驚豔,後來每本都找來看,「他的小說像鬥智遊戲,每次我都在想他的下一步會怎麼走,又總是想不到。」伊坂幸太郎的《魔王》與《摩登時代》同樣藉科幻小說側寫人的渺小與偉大,《無差別愛人》若是,但多了幾分苦楚。寫《無差別愛人》是為了回應現實裡的無差別殺人,梁淑淇說靈感來自2016年的「小燈泡事件」。「事件發生時,我們全家三人在台灣旅遊,正在計程車上。我女兒跟小燈泡同年,我不斷想為何會發生這種事。如果有愛,是不是就能避免慘劇,如果有人在某一刻關心別人,會不會改變一切?」▲2009年梁淑淇於澳門路環。在澳門長大的她,18歲就獲當地文學獎。她坦言澳門很小,寫作圈子也小,閱讀人口少,出書沒聽到太多回饋,常常不知道讀者在哪,「有點寂寞,不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內向,總是躲在自己天地寫寫寫。」(圖/梁淑淇提供)沒有愛了也沒關係小說裡不幸的家庭關係成為更巨大的不幸,吞滅其他無關之人。「家庭慘劇往往是因為被關係綁死,覺得自己沒出路。小孩無法選擇父母,如果可以的話,會不會減少一些悲慘的故事?如果可以分開,人們會不會更珍惜一段關係?很多人以為自己非愛一個人不可,得不到便想同歸於盡,所以我在小說裡丟出的是:如果人們可以從愛中解放,這個世界會如何?」無差別愛人,讓世界的愛等量,其實是消弭了愛,「或許因為我在單親家庭長大,所以我從不覺得一段關係必須綁得死死的,相愛的話繼續走在一起,不愛就乾脆分手,瀟瀟灑灑,記住有過的愛,好來好去,至於令人不快的事記著也無益。」梁淑淇透露,母親在她小學時另組家庭,後來她跟外公外婆生活。我故意問她,會覺得被拋下嗎?「一點也不會,我很開心母親找到幸福。」愛是如何消亡的?梁淑淇用其中一條主線鋪展給我們看——「潘紀凝」被「有小孩才算圓滿家庭」的執念所縛;有了小孩後,她卻產後憂鬱,不止是不快樂的媽媽,更是萬念俱灰之人。梁淑淇透露,自己也一直渴求擁有自己的孩子。「我跟潘紀凝一樣,很想要有小孩,覺得這樣才算一家團聚,並曾為此陷入極大的憂鬱,對生活完全失去熱情,彷彿再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帶給我情感的衝擊。當時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走出幽暗,有天我做了一個夢,類似小說中『TheOne』那一節的夢,醒來後豁然開朗,想通了沒有什麼需要強求,於是再也不執著。我常常覺得是那個夢拯救了我,有時當人困在情緒中走不出來,可能就等著某一個開關,那個開關可以是一個人,一首歌或一個夢。只要打開了那個開關,一切將有所不同。」▲梁淑淇於自家書房。她的正職是公務員,做了十多年,現在多在晚上寫作。因為要陪女兒讀書,所以通常是九點先生哄女兒睡覺後,才有時間寫作。談到女兒,梁淑淇語言中有喜有悲。(圖/梁淑淇提供)潘紀凝與她老公本是恩愛的夫妻,卻從對愛的期待到無愛的地獄。梁淑淇說,她想讓文字長出加害者的生命史,與愛的消亡過程,「人的行為再怎樣極端,必定是什麼東西被觸發了,如果我們找到那個關鍵點,或許就能幫助他們。」如同梁淑淇前面提到的開關。悲哀的是,現實中關鍵往往是由錯失鑄成的。《無差別愛人》另一條主線是兒子成為無差別殺人者的母親「常蕙言」。梁淑淇的女兒八歲,談到女兒,她說為人父母痛苦在於「我們未必能夠理解他們,只能努力陪伴。至於他們會不會愛我們,我們只能等待。」在梁淑淇口中,小孩愛父母不是必然的——正如她所謂「不覺得一段關係必須綁得死死的。」女兒比較愛跟爸爸在一塊,「不過最近女兒願意讓我陪她睡前聊天,她跟我說她的見聞和心情,也會問許多關於我小時候的事。我喜歡這樣的親子時光,讓我們更了解對方。」「我女兒是一個很開朗的人,跟我完全不一樣。」怎麼說?「我是一個很悲觀的人,許多事情先往消極想,即使收到好消息,也怕功虧一簣。可能因為我個性悲觀,認為現實大部分事情不受掌控,所以寫小說儘可能有正面結局。這是我身為作者的特權。」也許,寫作真的與欠缺有關。梁淑淇說,她喜歡寫多線敘述,因為「我們總以為自己是故事中的主角,其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使我們無法得知他人的存在,仍如月亮牽動地球影響彼此。」總以為你唱罷我方登場,其實生命一如小說,是壯美的混合合唱。
+ More
【鏡文學出版】拼裝家庭
拼裝家庭Ami亞海著出版日期:2020/10/30★對共居、教養有更多想像,勇敢迎來各種幸福的契機,觸碰現代家庭組合的多元可能。★人氣插畫家藍聖傑BLUE親自操刀書封繪製★未出版即售出改編影視版權─推薦─劉育豪/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蔡淇華/作家,臺中市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全世界都以為我們在一起,其實並沒有──先後與同一個女子結婚又離婚的兩個男人,各自帶著與前妻生下的女兒一起生活;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他們,到底是不是一家人?何篤行離婚了。妻子留下還在襁褓中的女兒繆繆,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婚姻。這是妻子的第二段婚姻,第一段婚姻也留下一個女兒淇淇,以及第一任丈夫裴承飛。他抱著不滿週歲的女兒,冒著大雨來找裴承飛:一個人要怎麼撫養小孩?一個嶄新的家庭組合就此展開:何篤行個性溫懦,女兒繆繆任性機靈;裴承飛率性乾脆,女兒淇淇聰明穩重。同住一個屋簷下,成了四口之家。平凡日子卻插曲不斷:同樣離婚帶著孩子的女同事對何篤行示好、前妻的臉書出現浪漫燭光晚餐的照片、前妻即將再婚……事件一樁樁默默埋下未爆彈,姊妹情深的淇淇與繆繆也因此被捲入未曾料及的漩渦中……家人是用相處的日常、吵架、和好、關懷,像拼布一樣把性別、年齡不同,甚至膚色、人種也不同的個體接合,每一小塊布都有縫線,都得付出,最終它形成溫柔的布匹,在你需要的時候永遠接住你。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才可以一路走來成了一家人。作者簡介Ami亞海彰化員林人,現居新北,喜歡鋼筆與企鵝。2010年起白天寫程式,晚上爬格子,個人出版及商業出版皆有。早年以BL作品為主,近年開始觸及其他類別。試圖在邏輯與歇斯底里的世界裡見縫插針,寫出像隔壁鄰居家發生的故事。FB/ami亞海41%海風的甜度。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35ahTE3金石堂https://bit.ly/31khXjv誠品https://bit.ly/3dBYcsmmomohttps://bit.ly/3o31MR3讀冊https://bit.ly/2T2K95Q
+ More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0/21 - 10/27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公司冗員清除驚喜包》TOP2《命轉乾坤》TOP3《淨土》TOP4《喪屍王-屍變圍殺夜》TOP5《誰怕誰》
+ More
林新惠《瑕疵人型》奪金典獎!短篇小說《虛掩》再獲金馬電影學院入選肯定
2020臺灣文學獎21日公布金典獎、蓓蕾獎得主,鏡文學作家林新惠以短篇小說集《瑕疵人型》同時獲得金典獎與蓓蕾獎兩項殊榮!不僅在文壇上得到肯定,《瑕疵人型》中的短篇小說《虛掩》也入選2020金馬電影學院成果作品改編藍本,成品將在11月18日於金馬影展放映,影視改編潛力同樣獲得青睞!▲林新惠所著短篇小說《虛掩》入選金馬電影學院改編藍本。(攝影/陳怡絜,提供/OKAPI閱讀生活誌)臺灣文學獎評審團表示,林新惠《瑕疵人型》在虛實交錯間,企圖透過書寫處理社會、人生與國族等問題,尋找救贖,同時展現飽滿的創作實力,因而獲得金典獎與專屬新人的蓓蕾獎兩大獎項的榮耀。其中短篇小說《虛掩》,以寫實手法描繪人死後生者的生活困境,包括繁複又融合現代及傳統的喪禮文化,以及家人間因死亡而不得不面對的情感隔閡。此外,《虛掩》也被2020金馬電影學院選中作為學員作品的改編藍本,完成的短片將在金馬影展大銀幕免費放映,由甫以《消失的情人節》入圍金馬影后的李霈瑜(大霈)擔綱主演。大霈得知成為指定演員時,驚喜地說:「我被金馬電影學院指定?確定不用試鏡嗎?」笑稱自己剛接觸戲劇演出時,雖然超想成為演員卻不見得能被選上,她非常期待這次跟學員們一起合作激盪出新的火花。▲2020金馬電影學院開學。(圖/金馬執委會提供)▲演員李霈瑜(大霈)。(圖/金馬執委會提供)這次是鏡文學第三度與金馬電影學院合作推薦提供小說,並以《虛掩》獲得導師指定文本;結業作品訂於11月18日在台北信義威秀影城放映,屆時將免費開放入場。
+ More
【2020金馬影展 X鏡文學】必看推薦 不可錯過的電影盛會
在充滿變動與挑戰的2020年,金馬影展仍舊持續奔騰、活力無窮。請和我們一起見證電影的魅力,在前往明天的路上,相互激勵。【2020台北金馬影展活動資訊】■影展時間:11月5日至11月22日■放映戲院:MUVIECINEMAS、台北信義威秀影城、台北新光影城、信義劇場LegacyMax■票價資訊:全票260元,學生票220元,日場票180元■預售優惠:預售票190元,日場預售票150元、敬老愛心票130元■售票日期:10月24日(六)13:00起,開放官網線上購票。更多詳情請上金馬影展官方網站www.goldenhorse.org.tw,或電洽(02)2370-0456。《腿》ALeg愛情,只缺臨門一腿愛是天殘腳。鄭子漢在腿部截肢手術後宣告不治,在世時他們夫妻感情老欠臨門一腿,丈夫離世後太太錢鈺盈要為真愛補一腳,畫愛添足,追趕跑跳,活人追死腿,誓把腿找回來,雖然大體難全,但愛要周全。誰知行路難,找腿更難,瘋狂故事走向難測,抓狂笑點步步進逼,醫院到黑道,各路人馬都來湊一腳,一臉冷漠最幽默,乍看無事超有事。對白來往有機鋒,情節設計超白爛,涉足人心貪嗔癡恨幽微處,感情從來都是兩人三腳,為你前後,被你左右。《陽光普照》編劇張耀升掌導演鏡,瘋狂情節成癲狂亂步,亂無章法,其實很有步法,精妙推演讓角色人生行差踏錯,卻能在情感裡順理成章。步步驚心,時不驚笑。冷調色彩,黑色幽默,桂綸鎂為楊祐寧踏破鐵鞋成鐵腿,打落腳骨顛倒愛。●預告連結:https://youtu.be/udCBtjFqmLQ(圖/金馬影展提供)《失妻記事》Chronology「事情有一體兩面,愛情也不能只看表面。」求子未果,讓一對人人稱羨的夫妻,從煎熬到沮喪,終至身心俱疲。某日,丈夫在街頭瞥見妻子跟隨一名中年男子進入一棟建築後,便行蹤成謎。焦急的他,既擔心妻子生死未卜,又忍不住懷疑是否另有隱情?曾以《我心崩塌的角落》榮獲威尼斯影展未來之獅獎的土耳其導演阿里艾丁,蟄伏七年再出發,取材真實事件,但改以懸疑手法呈現,卻又不願急就章,先以沉緩的步調,慢慢洞悉角色靈魂,接著再加速加溫,讓主觀與全知交互辯證,愈靠近真相,詭異幻象就愈層出不窮。觀眾一面調整認同與懷疑的座標,也察覺導演背後強烈的批判意圖。事情有一體兩面,愛情也不能只看表面。●預告連結:https://youtu.be/sjdYmczmIEY(圖/金馬影展提供)《茱蒂與潘趣》Judy&Punch「反轉傳統,女人不做男人的傀儡。」中世紀的歐洲邊陲小鎮,村民白天以獵巫為樂,晚上則愛看木偶戲。操偶的夫妻檔潘趣和茱蒂有著超高人氣,大家都把潘趣當大師,誰知道沒有茱蒂他根本不行。目中無人又嗜酒如命,潘趣連自己的兒子都照顧不好,還想隻手遮天推卸責任,甚至連老婆也不放過。少了茱蒂,戲裡戲外都二缺一,潘趣的鬧劇該怎麼繼續演下去?「潘趣木偶戲」(Punch&Judy)在歐洲擁有數百年的歷史,內容不外乎夫妻插科打諢,一言不合便拳打腳踢,挨棍的自然是老婆,配角也都難逃暴力。導演蜜拉福爾克斯反轉傳統,呼應全球接連燃起的女權烽火,不做男人的傀儡,邀請曾在《魔境夢遊》飾演愛麗絲的蜜雅娃絲柯思卡,以異色蛻變之姿,踩下殘酷的血腳印。●預告連結:https://youtu.be/a6KrqmfgujY《倒數第N次分手》TheIncredibleShrinkingWKND「時間所剩不多,該怎麼追回男友?」作為一個三十而「不」立的靠爸族,艾芭早已習慣得過且過,反正太陽明早依舊爬上來,世界照樣運轉。原本只是與好友歡度個小週末,卻慘遭男友分手;以為這樣已經夠衰了,但突如其來的一股神祕力量,迫使她無限循環地重複過著這個地獄週末。直到她意識到循環的同時也在倒數計時,時間卻已所剩不多了⋯⋯。概念更勝比爾莫瑞主演的《今天暫時停止》,卻不只是修正錯誤這麼簡單,導演跳脫窠臼將「時間循環」玩出新花樣,看似重複但日子卻愈過愈短,以老梗變出了新把戲。自然的攝影風格透過巧妙的剪接,組合成新穎有趣的結構,不斷地跳針重複,讓人真實感受到時間繼續流逝,而電影本身也進入了倒數計時,成功地將時間視覺化,動人、甜美而不落俗套。●預告連結:https://youtu.be/Zg79bQ6O_uM(圖/金馬影展提供)《陪傷心人聽情歌》MusicforBleedingHearts「不論是直是彎,愛戀就要再度展開。」里卡多在公司是個公開的男同志,有著穩定交往的男友,卻還是流連於一段段短暫激情,試圖尋找觸動心靈的另一半;他的閨密伊莎貝拉因為交了男友而逐漸疏遠,卻還是不敵遠距戀愛而痛苦分手,失落回頭寄情於舞蹈。當辦公室來了天菜實習生、舞蹈教室出現鮮肉舞伴,三顆年輕的心互相碰撞,三段破碎的情感,不論是直是彎,愛戀就要再度展開。三人行能否不傷心?巴西同志電影《愛情的模樣》監製再度碰觸愛情難題,毫不避諱地呈現一群渴望愛與被愛的年輕靈魂日常。橫跨不同性向、族群的愛恨交織,本片透過一首首動人的流行歌曲,為戀情中的理性與感性畫龍點睛。看似簡單的音樂愛情故事卻繚繞不絕,片中的每一道提問,都是失戀者心上的那把刀。●預告連結:https://youtu.be/9lt2u9kALSM(圖/金馬影展提供)
+ More
賀!鏡好聽《鏡相人間》入選第 19 屆卓越新聞獎
第十九屆卓越新聞獎於十月二十一日(三)公布入選作品名單,由鏡好聽與鏡週刊共同製作播出的《鏡相人間》入選今年首設的「Podcast新聞節目獎」,將與法律白話文運動、關鍵評論網、鬼島之音、聯合線上鳴人堂共同角逐這第一年納入參賽的項目!鏡好聽是鏡文學旗下的聲音內容平台,以優質內容為主體,聲音為媒介,創新媒體科技為手段,不但與資深記者和優秀採訪寫作人合作,帶領閱聽眾認識媒體的運作與改變,透過聲音重新「閱讀報導」,一同了解新聞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面貌,也分享各類新聞的產製過程與採訪幕後,以及深度報導寫作的心法,陸續推出《鏡相人間》、《血是怎麼冷卻的》、《賢妻良母失敗記》以及與事實查核中心合作的《事實查核大揭密》等節目,透過這些資深記者的深入報導,帶領觀眾深入社會現場,近距離了解這些存在於社會黑暗角落的故事,累積市場關注能量,希望能比照美國《SerialKiller》的模式,開展多元的IP內容轉譯行動。《鏡相人間》是鏡好聽與鏡週刊的資深人物記者合作,聊聊他們所採訪的人物故事,包含菲律賓移工德希莉之死、小燈泡媽媽、新冠肺炎高峰期間的武漢台人、權宜船漁工死亡事件等,一樣米養百樣人,這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不同的生命故事,或許可以把他人的故事當成我們自己的鏡子,看清楚我們本來的面目。除了與鏡週刊合作推出節目,鏡好聽還計畫於2021年1月上線全新改版的聲音內容網站和App,利用聲音媒介與創新媒體科技,集結文學創作、新聞幕後、科普知識、生活文化、專欄評析等原創節目內容,也擴大有聲書版圖,與多家出版社合作推出優質有聲書,企圖在尚年輕的聲音內容藍海中,開發更多可能,透過聲音重新定義閱讀,創造聆聽新體驗。▲第19屆卓越新聞獎Podcast新聞節目獎入選名單(來源:卓越新聞獎官方網站)關於卓越新聞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2002年元月正式立案,成立宗旨在透過頒發年度新聞獎,為新聞倫理及新聞專業建立標竿。第十九屆卓越新聞獎共有十六個專業獎項,今年首設的「Podcast新聞節目獎」有五件作品入選,其中鏡文學旗下的聲音內容平台-鏡好聽所製作播出的《鏡相人間》榮幸入選。完整卓越新聞獎入選名單:https://www.feja.org.tw/55167---|收聽更多《鏡好聽》獨家內容: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免費下載《鏡好聽》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訂閱ApplePodcast收聽:https://mirrorvoice.pse.is/t4544|訂閱Spotify收聽:https://mirrorvoice.pse.is/uyxdu|訂閱GooglePodcast收聽:https://mirrorvoice.pse.is/vmlrr|訂閱KKBOX收聽:https://mirrorvoice.pse.is/w9eg8---|追蹤《鏡好聽》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追蹤《鏡好聽》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 More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0/14 - 10/20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公司冗員清除驚喜包》TOP2《誰怕誰》TOP3《重生點》TOP4《君晴橘子》TOP5《被世界遺忘的你》
+ More
164106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