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特寫】生命是一場悲劇,但我們可以被悲劇治療 ——穹魚談新作《邀請妳參加我的每一場葬禮》

【作家特寫】生命是一場悲劇,但我們可以被悲劇治療 ——穹魚談新作《邀請妳參加我的每一場葬禮》

立即閱讀:《邀請妳參加我的每一場葬禮》  死亡不祥,是意義的終結,然而穹魚偏偏「邀請妳參加我的每一場葬禮」──因為在他筆下,那不是愛情的盡頭,而是重新出發的起點。陽壽未盡的男子在茫茫人海裡遇見真愛,可他七日就得再附身一次別人,真愛看他像茫茫人海。穹魚透過奇幻設定探問愛情的模樣,「小說真的能安慰人嗎?」他問道。是書將於3月6日出版,邀請讀者參加這場愛無所亡的葬禮。   轉換類型如翻越山頭 穹魚大學三年級開始創作,已出版九部輕小說作品,《葬禮》是第十部,也是第一本類型小說。小說講述男子意外死亡,命不該絕的他獲死神垂憐,得以附身臨死之人再活七天,七天後便是該人死期。在這過程中,他遇上所愛,努力再活一次。 2010年,穹魚的第一本輕小說得到鮮網百萬小說大獎,從此踏上專職作家的旅途。他說等到回過神來的時候,自己已經做不了作家以外的事情了。八年出版十部作品,還有許多是長篇連載,創作量與速度絕對是作家中的多產型,如何擁有這般高產的創作品質,又如何調配寫作心情? 「狀況好的時候一天寫一萬字都沒問題,但是不好的時候一週寫五千字都筋疲力竭。很多人會問我是不是差在靈感,其實常常是大綱已完成,我也知道故事要怎麼發展,但就是沒有『感情』去把它鍵入電腦。我覺得對接下來要打的段落有沒有感情,才是最大的差別。」原來就著電腦輸入文字,也是把自己的情感分一點出來。 寫作是獨立事業,只有自己能為自己升遷加薪,設下目標翻越山頭。在輕小裡穹魚早已悠遊自在,然而今年他與鏡文學簽約──按照他的話是:「從此將大腦賣給他們。」改以影視化為創作目標,踏入不熟悉的類型寫作。 穹魚說起話來語速很快,丟出一個問題,他能馬上給你答案。他自認創作是在對世界提問,例如「小說真的能安慰人嗎?」便是他寫小說時常常思考,也想透過創作實踐的疑問。  問到類型小說與輕小說有何異同?仍是跨界新手的穹魚為我解釋:「以哆啦A夢為例,如果沒有拉開口袋,取出一個個神奇道具,故事就無法繼續;整個故事都是為了這個角色而展開,可說是『角色先決』。輕小說正偏向以角色為主。」反之,傾向以故事為主體,將任意門等道具拿掉,整個故事依然完整,就比較像類型小說。穹魚的說法簡單易懂,問他這是從何而來的譬喻。穹魚看了看旁邊的編輯,原來是他的編輯在他轉換跑道時給的提點。 從輕小說轉到類型小說有沒有遭遇什麼困難?穹魚說寫輕小說很少「卡住」,因為能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來推進劇情;如果A寫法膩了,就變成B寫法;如果C套路製造不出高潮,就試試看神轉折的D結局。但寫類型不是這樣,需要更細膩的事物。 「寫輕小說的時候,我不需要去思考這個角色他早餐吃什麼、會不會想上廁所。當我寫類型小說的時候,則必須要讓角色更真實,得讓喜歡的角色做出一些我不喜歡的事情。」他問我:「你能想像蝙蝠俠拉肚子嗎?」 開始類型小說寫作,穹魚筆下的這些角色便需要能吃能喝,能愛能恨,有時還得不符合讀者期待,「有這種讓讀者投票會希望被修改的段落,小說才讓讀者記住。」正因如此,《葬禮》原定八萬字兩個月寫完,但穹魚寫了八個月共十七萬字,刪刪寫寫,就為了讓筆下的角色活起來。 寫作要有感情才能下筆 穹魚說有感情才寫得出來,那麼「有感情」是怎樣的呢?「我創作的時候是很瘋狂的,會亂叫會狂笑,甚至跳起來。寫《葬禮》時,寫到結局我就自己哭了起來。」寫作之於他像電影在腦中播放,情緒會跟著腦中畫面起伏,「如果自己都哭不了,要怎麼讓讀者哭?」 正因為以真心交換文字,他常收到許多暖心或痛心的讀者回饋,「之前曾接到想輕生的高國中生說看了我的作品後決定繼續活下去,這讓我發現自己的文字是有影響力的,更明白作家不是一個自己寫出來開心就好的職業。」 《葬禮》男主角黃皓修因救人而死,死神決定給他補償。因此,黃皓修當過億萬富翁、黑道老大、金髮美女等。可是轉了一圈後,他終究得面對自己死亡的真相——殺他的人壽終正寢,自己卻英年早逝。 「因為死亡是公平的不公平。」穹魚說。就像新聞裡孝順女大生每天打三份工卻被酒駕撞死,撞人的富二代出獄後仍有賓利寶馬,「這種不公平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所以我想在我能做的地方──寫作──扭轉這個情況。」於是《葬禮》中死神現身給男女主角做選擇──再活一次相遇的機會。 死亡是不公平的公平 談到死亡與公平,穹魚的面容收斂,語調低了起來,「我經歷過許多不公平的事,也親眼見過一些不公平的死亡,所以有體悟──會去計較公不公平的,永遠只有活人,死人是不會做任何事的。」訪問最後,穹魚突然丟出一句:「你會不會覺得我很反社會?」原來是他在新作《殺人前的23分鐘》越過了死亡,開始思考死亡背後的意義,與人類社會既矛盾又依存的關係。對穹魚來說,死亡不是終點,活著的人將繼續追逐問題的終點。 穹魚十九歲那年,一位重要之人突然因病過世,「她倒下來到離開只有短短兩個禮拜。上一次見到她,她還是一個好好的人,再看到她,已像是不同人。那時年紀輕,我不知道怎麼去消化這件事。在那之後也沒去看她,連喪禮都沒去。這不光是逃避,我內心也想:『她的家屬應該不歡迎我吧?連最後一面都沒來看,憑什麼去喪禮呢?』」 穹魚看待死亡,少了激情,而是克制,「死亡就是生命按下了靜音,一旦按下就什麼都沒有了。」就像他在對方生病那兩個禮拜一直祈禱,可是什麼都沒有發生,只有默然,萬物消音。 現實如此,小說則未必。 「我常在想小說有安慰效果嗎?我寫悲劇是希望讓有傷口的人來看,看了以後他們就會發現裡面還是藏有陽光與希望。」穹魚說,這就像年幼的蝙蝠俠父母過世,高登局長在他身上披上一件外套。雖然不過是一層薄薄的外衣,難以抵擋更多的惡意,但這一點溫暖便能讓人相信或者願意相信「天堂存在於人與人善意的互動」。 「我相信善意是會循環的。」穹魚說。   新作探問:當死亡不再是句號 《葬禮》完成後,穹魚開始新小說《殺人前的23分鐘》。故事發生在一個不會有凶殺案、疾病及意外死亡的城市,人類只剩下自然老死。支撐這城市運作的的AI系統「華」能讀取人們思想,並判斷是否有犯罪意圖,再進行「思想工程」改造。 「我試著丟出一個想法──如果善事可以傳遞,透過改造思想讓人成為好人,那是不是所有人變成好人,世界就越來越好了呢?」為了讓世界「臻於至善」,發明系統的博士侵入人腦。這樣以善為出發點的邪惡,究竟是惡行還是善舉?「不殺人」看似解決問題,然而,世上有各式各樣的人,他們背負不同的故事,造就了不同的自由意志與社會位置,當彼此的自由意志相互重疊該怎麼辦?因此,殺與不殺只是這個問題的終端,而非起點,「套一句故事中角色的台詞,每個殺人犯其實都有一個理由。找到那個理由,就可以讓殺人犯消失。」 訪問最後,穹魚突然問我:「你會不會覺得我很反社會?」為什麼一個想藉由小說予人溫暖的作家會覺得自己反社會?這或許更耐人尋味。是死亡曾經太過逼近,還是作家本質上就是想測量這個社會的所有樣貌?穹魚認為,創作是在對世界提問,而活著的人必須不懈的提出問題。 然而,我沒問出口的是:「他有沒有想像過那場沒去成的喪禮?」我想,透過小說處理生者與死者的種種可能,這便是在一個不斷逝去的世界,我們所能懷抱的最大善意了。 

+ More
【作家特寫】書寫,是在暗夜中尋找出路   吳威邑:人生就是不斷被調包的過程

【作家特寫】書寫,是在暗夜中尋找出路 吳威邑:人生就是不斷被調包的過程

立即閱讀:《魔王》 如果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形容對吳威邑的第一印象,應該會是「適合穿白T的大男孩」。然而,反差極大的是,從驚悚小說《一生懸命》、《棲鳥》一路到搓合歷史與魔幻的《艾黛爾戴斯》,他筆下的主角卻一個個捲入詭譎的黑幕之中。 與之搏鬥的,是主角抵抗命運的意志,以及至善的光明面。 故事最後,是光明戰勝黑暗,還是隨之殞落?吳威邑將他對人性的好奇,投注在小說中那黑到化不開的暗夜與迷巷。 混雜各種類型的老靈魂 訪問一開始,我故意問他是幾年次的。因為他文筆洗練,作品結構龐雜,描寫老成,行文間還有近乎自語的呢喃;像是倒了孟婆湯的老靈魂化為說書人,寫小說細訴嘈嘈切切的前生往事。如果不是主角時而耍耍年輕人的幽默,我實在無法想像作者不過是1990年生的大男孩。 「應該是腦袋被調包了。」採訪前,我對年輕的吳威邑下了這個很不科學的結論。然而,吳威邑告訴我:「人生本來就是不斷被調包的過程。」 調包的過程,得從創作起源講起。吳威邑的寫作起步相當早,高二開始便提筆寫作,且一寫就是長篇,揉雜歷史、魔幻、驚悚、愛情與近代武俠等,交出難以分類的小說風格。 「當時我是住宿生,晚自習時常常偷看小說。記得那夜窗外下著雨,我在看西班牙作家魯依斯.薩豐的《風之影》。也不知是外面的風吹進來,還是被手上的書給震撼了,看著看著,我突然全身起雞皮疙瘩。從那之後,就開始寫了。」寫作念頭就這樣有如神諭般降臨。 吳威邑書櫃裡有各種類型小說,一如其創作,混雜不同類型。 吳威邑自言「爽寫了一兩年」,接著上大學。雖然念的是土木,吳威邑卻在此遇到創作路上第一位恩人──同校的中文系教授。每當他寫完一本小說,送上初稿,就能獲得教授寫滿整頁紅色眉批的回饋。 值得一提的,還有他當初以《艾黛爾戴斯》參加小說獎,除了被評審鄭秉泓列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第二年鄭秉泓還特定將他與當屆首獎並陳,專文推薦。 鄭秉泓形容《艾黛爾戴斯》營造的畫面具備30年代好萊塢黑色電影元素,劇情結合奇幻色彩與台灣歷史,是最值得影像化的一部作品,「這個以戰後台中為背景的故事,很難用三言兩語將情節交代清楚,但有別於過度耽溺某種『自己』的作品,它讓我看見了在其他台灣電影中前所未見的世界觀──與現實若即若離,充滿無比想像。」 也有評審形容吳威邑小說的「時代感很古怪」,其實,這正是他小說特色的一體兩面。只要你耐心讀下去,就會被字裡行間強烈的電影感吸引。《艾黛爾戴斯》便是一部難以分類的作品。 故事發生在民國49年,台灣還在戒嚴,肅殺之氣仍盤據這座夾縫在冷戰體制下的小島。主人翁桂子虎是家境富裕的名作家,在某次宵禁夜晚外出,竟意外尋訪地下舞廳「白玫瑰」。在此,他相遇神祕女子露露,之後又獲得一把據說可找到日軍遺留寶藏的鑰匙。在執政當局追殺與死神「艾黛爾」的環繞下,桂子虎一步步找出寶藏所在,同時梳理他牽連中日台敏感關係的身世之謎。 《艾黛爾戴斯》故事層層推演,將戒嚴之島描寫得有如虛幻的巨大迷宮,讀者可能看至全書三分之一處,都在疑惑「艾黛爾」是人還是鬼?或如《一生懸命》,也會讓讀者懷疑是在看恐怖小說還是純愛故事?混雜的類型血脈,正是吳威邑的獨特之處。人生是不斷被調包的過程,書寫亦若是。 寫不可說的歷史讓人們重疊在一塊 吳威邑的小說還有個特色,再怎麼微不足道的配角仍有鮮明的人設譬喻,例如《棲鳥》裡的「祝融」像嗜血的禿鷹;掌權一時的馮玉河則是裹著糖衣的蟾蜍──看上去很美,吞下肚要人命;至於《艾黛爾戴斯》裡的死神更是讓人直覺聯想彼岸花曼珠沙華,綻放危崖,勾人心魄。 「小說會帶著讀者走,如果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有片刻的感同身受,最後說出『好看』兩個字,我就很開心了。」 儘管吳威邑的小說千回百轉,有無盡的黑暗,他仍希望讀者按圖索驥,跟著主角找尋出路。 接著,我們談到作品影視化。當讀者受劇中人吸引,腦中就會浮現「最適演員」的影像,我問:「所以《棲鳥》裡的『教父』,在你腦海中是劉德華的形象嗎?」此時吳威邑僅露出不置可否的笑容,卻讓我不禁想起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惡鬼出巡般的殺戮,以及主角低迴壓抑的感情。 凡此種種,到底是怎麼從他年輕的腦袋冒出的?由是,我們談到小說的歷史背景。 「我會以戒嚴時期為背景,正因那是『不可說』的歷史,有太多傷痛、太多隱瞞,可是人人手裡卻都握有它的蛛絲馬跡。然而,就連我爺爺都對它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隱晦的歷史成為吳威邑搭建魔幻故事的舞台。但台上故事結束,看戲的觀眾除了娛樂,又從中獲得了什麼? 「當作品完成,與作品最親近的就是被小說鏡射的讀者。其實抽掉國族與政治,看到的也就是人性面與社會的不公不義。那種時間的距離感與世代差異,反而會因『抽離』而與我們重疊,讓我們去看見:原來人性或者說歷史就是不斷的重蹈覆轍。」 寫小說是為了不無聊 被問到為何會想創作?吳威邑的回答十分耐人尋味。他說:「你必須想一件值得做一輩子的事,這樣才不會無聊。」語氣如浮雲,說的卻是重重的一輩子。  關於創作,吳威邑說:「你必須想一件值得做一輩子的事,這樣才不會無聊。」畫畫,也是他不無聊的方式。 當寫作變成一輩子的事,自然也沒有什麼時間點可以停下來。重點是前進。 大學畢業後,服完兵役前,已有現成工作等著吳威邑。然而,他一看到電影小說獎開徵,就二話不說辭去工作,決定用最後一個月薪水生活,專心寫作。 如同《艾黛爾戴斯》裡的桂子虎,有自己人生的輕重緩急,吳威邑每天吃千篇一律的白吐司加自製馬鈴薯沙拉,也絲毫不動搖對寫作的追求。他不諱言,寫《艾黛爾戴斯》是他的作者生命與作品最緊緊相繫的時期,而這件事發生在他人生至今最困頓之時。 「什麼都不在乎,又什麼都在乎」或許可當作吳威邑與他筆下人物最相近的特質。為了寫出他口中所稱「文字創作,是作者意念純度最高的作品」,吳威邑常常寫到「腦殼發燙、背脊發涼」。這可不是心理形容,而是真切的用肉身碰撞文字。「因為我都躺著寫東西,而且會寫到腦袋燒到一定程度才停下來,還因花太多時間維持姿勢,脖子與背脊血液循環不好,下場就是僵硬痠痛。」 即使同學笑他賣出一本書,也只買得起一杯豆漿,吳威邑說:「複雜的劇情留在作品裡就好,人生簡單比較好,像我躲在作品後面,也是安安穩穩的。」 正因如此,他不會鎖定讀者來創作,而是轉換每一滴生命力來完成作品,「讀小說不像聽一首歌,可以依照悲傷或快樂來挑選歌曲。小說會帶著讀者走,如果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有片刻的感同身受,最後說出『好看』兩個字,我就很開心了。」 儘管他的故事千回百轉,小說世界有無盡的黑暗,吳威邑仍希望讀者按圖索驥,跟著主角找尋出路。讀完一本小說,誠然不能解救人生,至少能幫助我們回望自己所在島嶼的來時路,那層層疊疊反反覆覆暗藏吃人歷史的曲折迷巷。 

+ More
【作家特寫】在現實的廢墟中製造天堂 議題派小說家甘弟

【作家特寫】在現實的廢墟中製造天堂 議題派小說家甘弟

立即閱讀:《千紙鶴:秘密》 甘弟本名邱宗翰,寫有《百工之人》、《千紙鶴》等社會議題強烈的長篇小說。身為小說家,他積極介入現實,用文字直逼各種議題,包括核安、廢死、長照等。然而,如此入世的寫作姿態,其實來自他出世般的苦行生活。 過分認真的甘弟,使他的寫作與生活都成了修行。 他曾閉關四年,斷絕與外界所有聯繫,每天只寫小說,用腦過度,患上頭痛毛病;他奉行永續和諧理念,吃全素,還有全套環保器具,環保吸管、環保筷,以及三組環保袋交替使用。待人接物他也一貫決絕。朋友酒駕,他送對方一組佛教樂器——磬,希望友人振聾發聵。豈料對方再犯,他便與之決裂。 甘弟在補習班教國文,他說自己是「說書人冒充國文老師」,透過講述一個個故事讓學生對知識與世界充滿好奇。 對此,甘弟只說:「我寧願孤獨也不能違背自己的理念。」結果是他的朋友少到結婚時只發了四張男方親友喜帖。孤獨的時候,他用寫作頂住大而殘破的世界。其實,他身殉文學的態度,從筆名就看得出來。 小說是自我追尋之路 訪問一開始,我便好奇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筆名從何而來。聊著聊著,我們岔題了,甘弟復主動提起這個問題。他說來源有三,首先是他的精神導師──甘地。他用這個名字寫作,希望每次見報都像在宣揚甘地的精神。此外,「甘」也來自《阿甘正傳》男主角──阿甘母親要阿甘遇到問題時就往前跑,他便跑了一生的長度,「很多人覺得阿甘很笨,但我覺得這是堅持,不是笨。」就連筆名也是他自我砥礪的工具。至於最後的弟字,則是因為他是家裡的老么。 甘弟現於台中教補習班。之所以選擇補教業,也是因著寫作,「這是花最少時間可以獲得最多金錢來支持我寫作的行業。」甘弟總是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說書人冒充國文老師」。然而,說書人想說的是自己的故事,「在課堂上我說故事,但不是我想說的故事。既然我教書已為了迎合市場,寫作時我只想寫自己想寫的。」 正因如此,甘弟筆下的故事儘管千迴百轉,仍往往是自我追尋與辯證的過程。長篇《百工之人》講童年悲慘的撿骨師意外尋得生父遺骨,既尋回自己的前半生,也為作惡多端的父親贖罪;《千紙鶴》藉一樁老人院命案帶出母女和解的故事。命案不是重點,案件周圍的情理才是小說家著力之處;愛與孤寂與失落,放在罪與罰的天秤上,該如何衡量?《千紙鶴》裡看似難解的習題,卻成為甘弟目前最滿意的作品。此外,還有短篇〈地下的教堂〉、〈凱達格蘭的獨舞〉、〈有福〉等,分別聚焦勞工、蘭嶼核廢料、核安議題。 寫出蒙塵角落的故事 甘弟的小說總可見若干社會議題,他說自己最崇拜托爾斯泰,寫作是「用文學記錄社會運動,把很嚴肅的議題說得很精采。」他住在圖書館附近,不是在埋頭寫作,就是在圖書館翻文獻找資料,或在前往圖書館的路上。 我提到他的若干小說讓我想起黃春明,同樣聚焦底層,也往往讓他筆下的小人物在黑暗中一步步通向有光的所在,「上層的成功故事天天都在流傳,底層發生什麼事卻沒人看見。如果我不去寫,可能就沒有人在乎了。我甚至想寫動物的故事,為動保說話。」 「我寧願孤獨也不能違背自己的理念。」甘弟把自己的生活與寫作都變成了修行。 是否透過小說向讀者灌輸自己的價值觀?甘弟說,「我想呈現真相,寫完後我自己會有答案,至於讀者,就讓他們自己領會。在我的小說裡,沒有主要的聲音,每個角色都有發言權。」好比《千紙鶴》裡的法庭攻防涉及死刑議題,甘弟承認自己支持廢死,「我不怕讓人看見自己的觀點。做一個負責任的作家,必須有勇氣提出你認為對的答案。」 於是,我們談到文學如何與現實重疊,小說太貼近現實,是否便成新聞照抄,以及小說會不會與非虛構文學沒有了區別?「當現實與戲劇性衝突時,我會選擇後者。對我來說,報章雜誌仍有破口,得透過小說去探索。」我想起佛斯特在《小說面面觀》裡申明的:「小說比歷史更真實,因為它超越了可見的事實。」相較於真實,甘弟同樣追求說故事的力量,「故事只要存在,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讀,藉此回到那個時空。」甘弟說,他的小說與非虛構文學分進合擊。 甘弟用小說發聲,但小說的力量在當代恐怕已式微。我們聊到台灣近期以文學改變社會的例子,兩人腦中頓時一片空白。不過,甘弟舉了一個反例。幾年前加拉巴哥象龜亞種之一,平塔島象龜僅存的「孤獨喬治」死亡,該物種遂宣告滅絕。許多人以此為創作主題,看起來是悼念一個物種的消亡,然而更多是因為「孤獨喬治」帶來的孤寂感太過強烈,讓人浮想聯翩。甘弟說,文學處理議題不免走向抒情,最後往往也只能抒情式結束,他自己則儘量避免讓小說流於濫情的同情。 或因如此,寫作路上的甘弟是孤寂的,他說自己寫小說沒有市場考量,冷門也沒關係,「我是我自己最忠實的讀者,因為我寫的都是我自己想知道的事。」  創作是歡愉也是贖罪 甘弟的創作之路有自我質疑,也有至高無上的成就感。他說寫小說可以給他極大的快樂,「我只是在抄腦中跑出的文字,彷彿我身在其中,聽到小說人物的對話。寫作讓我上癮,非常痛快。」他形容寫小說寫入神是「上帝親吻的時刻。」他的小說癮頭多重呢?甘弟當兵時在野地出任務,因為想寫小說,跑到連長的指揮所,戴著鋼盔,用NOKIA手機3310當光線就開始寫,同袍看到還嚇了一跳。 甘弟關注時事,除了寫作,也上街頭;對他而言,兩者有同樣振聾發聵的效果。 不過,創作不是全然幸福的一件事。甘弟把生活過得像是修行,寫作對他而言,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寫作對我是贖罪,既然苟延無恥的活著,就要靠寫作救贖。」 創作之於他的矛盾,或許從他筆下的女性可窺見一二,「我小說中的母親常常是妓女或癱瘓者,因為我的家庭非常複雜,我媽在酒店上班,我爸是警察,我有兩個姊姊,一個同母異父,一個同父異母,後來才發現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我媽還有很多『叔叔』,我爸也有很多『阿姨』。我媽上班時間很晚,小時候看到她,她幾乎都在床上睡覺。」母親對甘弟來說,是難解的存在。他說母親有躁鬱症,全家不知該如何面對,便逐漸瓦解;獻給媽媽的小說寫完,想給她看,「但想起她帶來的痛苦,我猶豫了。」 小說家瑞蒙卡佛談人生,說:「對大多數人而言,人生不是什麼冒險,而是一股莫之能禦的洪流。」甘弟投身洪流,透過書寫,讓自己也變成洪流的一部分。談及他計畫中的大長篇小說《人造天堂》,是以巡禮各國各地的方式檢視人類的存在,也是他永續、和諧理念的延伸。 「我們製造了一個廢墟,要怎樣讓它變天堂?」這是小說家甘弟的天問了。 

+ More
【作家特寫】劈出眾宇宙 小說家明善的腦洞大開之路

【作家特寫】劈出眾宇宙 小說家明善的腦洞大開之路

立即閱讀:《迷霧森林》 本職是科技業主管的明善,說起話來有條不紊,彷彿在腦中沙盤推演許久。說話,不過是他讀取思緒的過程。寫作亦如是。半路出家寫小說不過兩年的他,已完成五部長篇若干短篇,以及正在連載的《穿越異世界不是你想像中這麼簡單好嗎》。追索他的創作之路,我們可以看到一位主知且多變的小說家正慢慢浮現。 複系統的人生與寫作初見明善前閱讀一大落資料,心底湧起滿腹疑問。到底要怎麼同時一手寫一大套武俠,一手寫輕小說?本業是矽谷在台科技業的主管的他,又是如何走上寫作的「不歸路」? 翻讀稿件時,我以為他會是很跳的不世之人,不然怎會將「氣三部曲」從武俠寫到了科幻;看到他身為科技主管的資歷,腦中又浮現正經八百的西裝大叔模樣。直到明善真的走到眼前,腦子裡假想過的畫面統統被他一手揮掉。 和諧的衝突,是我能想到的最好解釋。 明善的第一印象予人老成之感,很難想像他嗜讀輕小說,愛聽日本動畫主題曲,甚至用手機「打出」一部長篇小說。 看似矛盾對立又自然並存的現象,便是明善最特殊的地方。他雖然號稱「生性不安分」,卻也每天起床上班前會在書桌規律寫字,一天就能產出數千甚至數萬字。更「科技」一點的形容,或許是「複系統」。他有兩台筆電,一台用來工作,另一台用來寫作。一如他同時創造龐大的武俠世界與腦洞大開的輕小說。世界彷彿被明善切得很乾淨。 或許「半路出家」亦是這麼回事。從建築系跳到資訊業,最後兩腳跨向從小熱愛的寫作;跨域從未止息,你無法確定他下個方向會往哪走去。明善的寫作肇因,源自2016年始感受到科技開發的刺激感衰退,「那時我在捷運文湖線上,開始用手機寫起第一部當代武俠長篇小說」,那便是《氣》的誕生──用一只手機敲出一部長篇,聽來像修行像折磨,明善卻甘之如飴。 如何在庸碌生活中找到一個縫隙跳進去,並且在其中優游享受,明善是箇中好手。時時刻刻鍛鍊底氣的跨域者踏回寫作之路,像不知不覺中修煉出數十年內功的習武之人,一出手便震天價響。 「懂得氣的人,時時刻刻都在下意識運氣。」這句他在《氣》裡的宣言,大抵也是自況。 武俠啟蒙自被禁的金庸 談起武俠淵源,要從初二在租書店借來的沒有封面的武俠小說講起。要到很後來,明善才知道自己看的是金庸的《倚天屠龍記》──因為那時金庸在臺灣被禁,只能暗度陳倉。 然而,隨著戒嚴落幕,明善認為武俠似乎也逐漸沒落,「那時候什麼都不能寫,武俠算是那時候的桃花源或烏托邦。」解嚴後眾聲喧嘩,武俠不再是人們面對世界唯一的想像突破口。 因著特殊年代的滋養,中國古典的山水園林成了明善最初的寫作素材,「我高二開始練習寫武俠,設計故事場景,誤打誤撞才發現一件事:原來我看得懂空間平面圖!」他笑著說,或許如此才闖入了建築系。 隨時代變遷,武俠精神也得重新演繹。這也造就「氣三部曲」的不同面向:從《氣》對善惡的討論,到《死亡境界》藉死後去處探討人與靈的存在,最後再透過《人後》追問出空間與次元的意義。武俠在明善筆下有了歧異,跟以往正氣凜然的江湖豪傑截然不同,更多是現代時而中二還動不動吐槽的平凡人,他們觸及的世界卻因此更為寬廣,甚至可以直達生死宇宙。 明善心中的「武」與「俠」為何?他非得先繞好幾個圈子才告訴我答案;那顯然是抗拒「便宜行事」的態度,非要細細推敲才落筆。就像明善告訴我,在他眼底,「武」只是手段,「俠」也只做自己覺得「正確的事」──儘管那不一定走在正道上,甚或與常人的認知有衝突,卻是他們衡量世界的尺度。 或許明善也是這樣,他走在別人也走的路,可是卻非得岔出去,非得不斷嘗試。在寫作路上,明善願意繞更長的路,把自己的道理說給更多人聽,儘管所謂的道理可能是腦洞大開來的。他在紛擾的世界裡扮演自己的武俠。  不走正道的創作路 那麼,明善繞過什麼路? 他說喜歡挑戰沒試過的東西,「因為我就是不務正業啊!」話說如此,明善的表情可是超級淡定,「寫作對我而言才剛開始,我不會寫一樣的東西,直到我抓到自己的路。」這樣的宣示揭曉他風格多樣的原因,我腦中浮現他對樁練拳的身影,像葉問,逐漸打出自己的那一套詠春。 「我總是看著我腦中的『電影』寫東西。」明善這樣描述他的寫作過程。 比如輕小說他也嘗試過,洋洋灑灑寫下十三萬字的《穿越異世界這種中二情節不是真的好嗎》。然而他坦承:「只有標題是輕小說,內容並不輕,無論是故事劇情或情感深度,都讓人很難輕鬆起來。」從內觀式、探討天人之際的武俠到取名就很中二的輕小說,看似很跳,對他而言卻是尋常轉換。他說他上班無聊,下班回家就看二次元動漫,輕小說也抓來啃,例如《魔女的槍尖》是他最近讀過最好的輕小說。 另一套武俠他也走過。短篇集《宋筵傳》是明善「側描武俠」的方式,「這個寫作有沒有辦法達成目標,我還不知道。」他透過描繪市井小民,把武林縮為一個又一個小人物的生活,逐步勾勒所謂的武俠是怎麼呈現的。他在《宋筵傳》這樣描述小人物在俠義世界裡生存的方式:「錢小六看著滿地屍首,血漫遍野,蹲在廚下不敢動彈。心中猶豫著該去取金私藏呢,還是留金作為贓證,趕緊奔至縣衙首告才是。想了半晌,才待站起,兩腳痠麻,又朝著金錠跪了下去。」 明善很清楚這些路沒有白走,因為試過了才知道極限在哪,可以決定是否要繼續下去,或者轉彎或者迴返。「我總是看著我腦中的『電影』寫東西。」明善把五官裡的空間與視覺開到最強,不斷用文字進行輸入與輸出,這就是他的文本世界,也是他的寫作足跡。寫著寫著,也就成了一條路。 寫作展現腦內小宇宙 雖然號稱「生性不安分」,但他每天起床上班前會在書桌規律寫字,一天就能產出數千甚至數萬字。寫作之於他,是修練,也是具象化腦內的小宇宙。訪問過程中,他看起來總沉著冷靜。我坐在明善對面,聽他說起他的創作論,總想著他在這些對話過程中又思考了什麼。明善說,舉凡新聞報導或日常對話,都是他運用的寫作素材。一個龐雜的、奇想的說故事的人就這樣跳了出來。 例如他寫《迷霧森林》運用科技業背景,具象化「金鑰加密技術」,打造如《全面啟動》層層關卡的小說世界──一個封閉又滿布謎團的度假村;異色之作《慾望拼圖》用不同的人物視角拚湊慾望的凹凸有致,寫超乎常理的悖德家庭,丈夫覬覦妻子的前夫,妻子垂涎來家作客的女子,女子又愛上妻子的現任丈夫,他們正值青春期的兒子也來參一腳…… 腦內如斯運作的明善每天早上坐在書桌前敲打文字,一年就產出數十萬字。從事這麼文靜的活,明善卻一邊聽激昂、節奏很快的日本動漫歌。書寫,在他實踐之下,是把生活活成了一場場無聲的戰鬥。這是明善一個人打造的眾武林;男子運氣,大手一劈,闢開無數時空,朝未來筆直走去。 

+ More
【作家特寫】驗算愛的千萬種可能——ami亞海《拼裝家庭》

【作家特寫】驗算愛的千萬種可能——ami亞海《拼裝家庭》

立即閱讀:《拼裝家庭》 2018年,ami亞海在溫州街的咖啡館接受我們訪問。正職為程式設計師,擅長debug的她,在小說世界裡用「腐」修補現實或不堪或撕裂。「也許是因為我對我的角色很有愛吧。」她道。於今,她自18年開始寫的非BL之作《拼裝家庭》完工,並已售出影視版權。同樣是男男組合,這次她選擇用更細膩的方式補完裂痕——兩個男人各自帶著女兒,四人共處一個屋簷下。這樣能稱之為家嗎?非關愛,又或許有關。《拼裝家庭》像一則驗算,計算愛的千萬種可能。漫天昏暗中,ami亞海點起一盞燈,掛在本是破碎的家門口。  擅長「腐化」台灣風景尋常男子 江湖傳言,腐女、腐男都擁有一雙「邪王腐眼」,所見之處,無處不腐。翻開ami亞海作品集,就是最好的證明。  ▲腐女「被萌到」的症狀,套句術語就是所謂「心中開滿了小花」。但ami亞海內心卻更像是「四處放滿了炸藥,不小心看到什麼,就會轟!」(圖/鏡文學)早期《365行》短篇系列,她以職場為切點,寫下各行各業的隱形「基情」,從記者/攝影師、電信客服/奧客,到靈骨塔業者/大體化妝師;長篇《我只在乎你》則從一場地方選戰出發,寫的是出身政治世家的立委參選人,與腹黑律師兼幕僚,如何在政壇之路上激起愛戀。 比起BL小說封面常見的花美男,ami亞海更多描寫台灣人日常可及的故事。從把手機塞在安全帽與耳朵間的台客,到颱風天跑新聞而被「夭壽甜」水果招牌K中的電視台記者,都被寫進她的超現實世界。 「寫出來的就像鄰居家發生的事。」這是許多讀者給她的評價。  被電梯先生萌到的寫作開始 難道沒有什麼是腐的絕緣體嗎?ami亞海搖頭,而且不止人類能腐——她指著頭頂上的天花板,以及腳下踩的地板……世上真沒有一件她腐不起來的事物。 ami亞海的腐女之路是這樣煉成的:起初是愛看漫畫、言情小說的少女,後來在搜尋動漫資訊時,不小心讀到網友寫的同人文、二創作品,而且還不小心剛好是BL,然後就——「什麼!這樣也可以!而且,好好看哦……」從此腐性大開,一發不可收拾。 腐女「被萌到」的症狀,套句術語就是所謂「心中開滿了小花」。但ami亞海內心卻更像是「四處放滿了炸藥,不小心看到什麼,就會轟!」徹頭徹尾是個重症患者。 ▲她最近看的書、靈感來源,以及閱讀筆記。創作時一定要喝紅茶,是她的寫作習癖。(圖/ami亞海提供) 當按鈕被啟動後,「腐的底線就會一直後退,或是……變得很彎曲。」ami亞海說,在國高中時期,「腐領土」僅限於動漫角色;但大學某次到了台中中友百貨,一位電梯先生,把她的妄想力從2D空間拓展到現實世界。當電梯先生開口,「電梯上樓,您好,歡迎光臨本百貨公司,請問您要到幾樓呢?」,便瞬間萌到了她。 ami亞海說,當時百貨業興起雇用男性從業員的風氣,畢竟消費者也多是女性,腐女當然也在TA之列。當年的電梯先生面貌已然模糊,但當初引爆她內心火藥的萌系嗓音,至今仍言猶在耳。 這位沒名字的「電梯先生」,後來化身她的《365行》系列開篇之首。故事裡,他與一位有幽閉恐懼症的百貨經理,在一次事故裡受困電梯,卻因危機而萌生愛意。 這系列後續還出現另一對,是一樓的香水櫃哥,與一位因嗅覺過於靈敏、必須戴上口罩才能冷靜約會的西裝櫃哥…… 再唐突的故事也要有說服力 ami亞海筆下多的是偏執狂、有怪癖的怪咖角色,但在她的創作世界裡,人物往往能找到天造地設的另一半。只是一本BL小說的構成,不是單靠腐女的巨型腦洞來腦補。 「好的故事不能沒有說服力,不論它是不是BL。」ami亞海說,寫作書總是建議寫作者利用搭車時機留意周遭乘客,替他們寫故事,並記下特殊細節。比如說,當一個人拖著很多行李:為什麼?他從哪裡來?又會往哪去?反覆的觀察、思考、再追問,是少不了的寫作歷程。 「只是剛好,我的創作是從萌點出發而已。」ami亞海說,BL小說的軸心即為兩個男人的羅曼史。故事情節看似浮誇,若添上深思熟慮的細節、富有血肉的人物背景與對白,豪洨也能變萌點。 工作之餘,寫作也是責任所在 不過,ami亞海不是專職作家。起初是興趣使然,讀研究所時,她的正職是寫論文,晚上熬夜寫2、3千字的BL是抒發;現在,她是程式設計師,下班後,設蕃茄鐘固定2、3小時的寫作,是習慣也是責任。 ▲ami亞海這些年來的作品,包括商業出版與個人出版。(圖/ami亞海提供)ami亞海的自述寫著:「試圖在邏輯與歇斯底里的世界裡見縫插針。」她解釋,這個世界像程式碼,看似有嚴謹規則來運行,但到處會出現偏離邏輯的「小bug」,如禁忌的BL之戀,她就在此「見縫插針」。 白天,ami亞海的工作是將程式碼裡的error挑出來debug;到了晚上,現實世界裡容不下、不存在的戀情,她在虛構創作裡,以腐女的邏輯與妄想來圓滿。 「這一切,都是出於對角色的愛吧。」ami亞海說。 新作寫不一樣又怎樣的家庭 從2003年起,ami亞海在PTT「BB-Love」開始BL創作,今年她推出首部「非BL」長篇小說:《拼裝家庭》。 但雖然標榜「非BL」,ami亞海說,創作緣起其實也出自一篇微博上的腐文——兩個男人,被同一個前妻拋棄、離婚,只因生下的孩子是女生;結果這兩人帶著各自的女兒,住到同一個屋簷下,彼此照應,還一起參加前妻第三任丈夫的婚禮…… 「第一次看,覺得這好萌,但後來越想越不對勁……這怎麼可能嘛!」ami亞海說,同病相憐可以理解,但就因為被同一個太太拋棄,所以就住在一起、撫養小孩,「其中必有蹊蹺。」 「故事就這樣來了,但我發現自己更想講的,是關於一個家庭組成,不只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愛。」這也呼應了ami亞海此刻的人生階段:「30幾、也結婚了,很多對愛情、婚姻的疑問,關於兩個人走在一起之後的未來?我在人生中遇到的問題,我在寫作中也不能迴避了。」 這樣算是轉型?ami亞海說,新的實驗是嘗試突破,也是離開舒適圈。現在的她只希望,讀者別預設腐文、肉文的出現,以免期待落空——腐女也是會換胃口的。這次動筆,她要回應腐女魂之外,生命中的其他面向。

+ More
【作家特寫】都會愛情教主「水瓶鯨魚」:把城市寫得實了,愛情,也就不那麼虛了

【作家特寫】都會愛情教主「水瓶鯨魚」:把城市寫得實了,愛情,也就不那麼虛了

立即閱讀:《好想結個婚》 水瓶鯨魚於九○年代出道,她筆下懺情式的都會戀愛物語讓一代人心動也心碎。去年,她出版《我在這裡想你──高雄愛情故事》,同時將《我愛你》、《好想結個婚》等舊作授權鏡文學刊載。回望這位失戀系愛情教主在不同時空下的文字,我們將再次領會虛幻愛情裡的真義。 水瓶鯨魚說話的時候,神韻與語氣總是帶有一絲少女感,常常說著說著,自己就先笑了起來。 因為自己是水瓶座,因為喜歡鯨魚,就這麼兩個理由,讓本名張秀貞的她,當年組出這樣一個筆名出道。「很多人以為我是網路作家,但我一開始發表作品是在報紙上;」她笑著點出一個時代的轉變點:「我出道的時候網路根本還不普遍啊。」 編《失戀雜誌》搖身愛情教主 1992年,水瓶鯨魚出了文字作品《性愛履歷表》、《露骨》;其後數年,她在報紙上連載漫畫《好想結個婚》,也陸續發表短篇小說。1998年,她一股作氣將前幾年累積的作品一次推出:《好想結個婚》、《你愛我嗎》、《失戀雜誌》。就是這本《失戀雜誌》,讓出版社順著當時鵲起的網路風潮,為她在網站上開了個作家專屬的討論區,讓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水瓶鯨魚人氣大爆。單是她的討論區,每天就有將近一萬人次的瀏覽量,半年後更超過了兩萬人次──但那個時候,水瓶鯨魚本人還不會上網。 「因為那時我用的電腦沒辦法上網啊!」她大笑,那還是撥接上網的年代。可能要現今四十歲以上的人,才記得那個撥號時的嘟嘟沙沙聲。連水瓶鯨魚自己都想不起來她當時用的電腦是什麼型號。「是我朋友李性蓁(已故作家,筆名藍絲絨)先跑進去討論區,一直告訴我裡面有多好玩,叫我趕快上去。我就一直拖。到最後終於上去,才發現裡面真的好多人,而且大家已經熟成一團,變成一個小世界了。」 因《失戀雜誌》而來的讀者們,順著網路匯聚,在上頭分享、訴說自己過往的戀情。愛情永遠是最能快速凝聚共感的議題,在每一個或許寂寞的夜裡,或某些特別需要撫慰的孤單時刻,在這個熱絡的討論區裡,任何人都能找到與自己契合的他人故事,因而獲得虛擬的相濡以沫。 以城市的細節乘載愛情的重量,水瓶鯨魚「談情說畫」,奏出跨越時代的都會戀曲。 彷彿一場晚宴,她是那個姍姍來遲的主人,雙手托腮、滿懷興味的倚在樓梯扶手上,俯瞰著大廳裡賓客們的酒酣耳熱,彷彿事不關己。「好奇妙。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那麼多人。」 於是她就這樣莫名被推入「網路作家」之列。出版社相準了她引動的熱潮,央她主持「失戀雜誌」網站,並彙編同名季刊。網站一做就是九年,季刊出了十六本,每一本都由她掛名,且親自繪製封面,結果給人她多產,而且產的都是《失戀雜誌》的印象。「哪個總編輯的名字會一直出現在刊物封面上啊。」她懶懶的生了一句抗議,但也就這樣一句而已 踏足不同城市感受其中戀愛氛圍 然不可否認的,從九○年代到千禧年間,水瓶鯨魚儼然成了都會男女的愛情教主。一手畫漫畫,一手寫小說的她,始終以一頭直長髮示人;其清秀又混雜了俐落與疏離感的外貌,與她筆下的女主角有幾分相像,也讓人難以判斷她實際的年齡。 2009年,在朋友邀約之下,水瓶鯨魚離開住了二十多年的台北,前往中國,先後在上海和北京居住,及至2013年決定搬回臺灣,回到故鄉高雄。2017年她出版《我在這裡想你》,這是她第一本明確掛出城市所在的作品,裡頭的十一篇小說與五篇漫畫,以她一貫的口吻,訴說都會中的情感故事,有些落寞惆悵,也有些錯過的遺憾;每個故事與高雄結合得甚是緊密,勾勒出這座工業取向的南方大城的愛情樣貌。 台北、北京、上海、高雄,各個城市發生的愛情,會有什麼不一樣嗎?「其實無論在什麼年齡、什麼城市,講起愛情都差不多。」然而,城市的細節會自然滲進愛情的毛細孔裡,吞吐出不同的氣氛。「例如台北很潮溼,尤其冬天常常下雨,東西動不動就發霉,出門都要帶傘。」傘和雨,遂成了水瓶鯨魚描繪台北時最常出現的意象。「上海夏熱冬冷,但跟台北感覺比較接近;在北京很難談戀愛,而且北京太大了,明明住在同一個城市卻見不到面,更令人生氣。」 高雄呢?「高雄很長,大眾運輸分北高雄和南高雄,也不像台北那麼密集。如果自己跟喜歡的人剛好一南一北,想見個面也是很奔波。」她笑說。 水瓶鯨魚的創作經常出現三種元素:「菸、酒、床戲。」;此外,她曾主持的「失戀雜誌」,為其代表作之一。 「人永遠都在渴望戀愛,也永遠都在談戀愛。每個人都是,我也是。只是年齡不同,看的也跟著不一樣。」還是輕熟女的時代,聚焦的是比較單純的愛或不愛,進一步談結婚與不結婚,人生則出現各種分歧。「隨著年紀愈來愈大,狀態可能不同。我還是單身,我的讀者很多都已經結婚生小孩,甚至離婚了,我的心情和他們就不一樣。」 水瓶鯨魚似乎就停留在某個分岔點上,在是否讓愛情轉入家庭之間──其實兩端各有其茫然與煩惱。「在我的狀態裡,單身、沒有上班、有一點經濟能力,開始面對一些例如買車買房等現實困難,在情感上,過了適婚年齡,但還是渴望戀愛……這一塊是我目前比較能捉摸的。」 談戀愛工具改變 愛情故事譜出新意 「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只能打傳統電話,連B.B.CALL都沒有。」回想她的第一部漫畫,盡是相約碰面、打電話、發傳真、答錄機留言等場景,然後步入網路時代,再到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不過十多年,過往談戀愛的方式卻彷彿鑽木取火了。 「愛情都差不多,但談戀愛的工具不一樣了。」以前約會,如果對方一直沒來,自己只能等在原地胡思亂想;現在有手機有網路,還可以看打卡去查人到底在哪,「已讀不回是怎樣?沒有網路?怎麼可能──之類種種都會產生不一樣的幽微情緒,有一些關鍵就會發生在這些小細節裡。」不只談戀愛要與時俱進,寫戀愛更是。 自漫畫《我愛你》一炮而紅,水瓶鯨魚細膩獨特的繪畫風格、撫慰寂寞的散文故事、辛辣銳利的小說對白,累積許多經典代表作,透徹道出都會男女戀愛核心。 「我比較在意我為什麼要寫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有些我的感受,有些我的表達,有些我想講的事。至於這些事適合發生在哪裡,就發生在哪裡。」幾句簡單的寫作原則,帶出她對「真實」的要求。「一定要有一些因素是真的啊,例如環境,這樣才會讓事情合理的發生。」彷彿把城市寫得實了,愛情,也就不那麼虛了。 但無論如何,在意的都還是人的心境,與人的情緒,而那會與環境相關。「所以都得住上一段時間了,認識一些人了,和這個城市發生一些連結了,屬於這個地方的故事才會出來。」城市的外貌在變,核心不變;「愛情也是,談的方式或許因時代而不同,但本質永遠一樣──只是想要有個人陪。」正因為洞悉了這一點,無論身在何處,水瓶鯨魚筆下的愛情,總能如此「貼地」,輕輕一點,就刺入你我的心。 看更多:水瓶鯨魚|作家專頁【寂寞的一百種深情】

+ More
【作家特寫】專訪《羊來了》作者黃願:凝視深淵,也要避免讓自己變成深淵

【作家特寫】專訪《羊來了》作者黃願:凝視深淵,也要避免讓自己變成深淵

立即閱讀:《羊來了》四十四歲的黃願,人生可以用許多事件劃分,例如遇上皇冠創辦人平鑫濤先 生,患眼疾,以及轉換小說路線寫出《羊來了》等「之前與之後」。採訪開始前,黃願嗅到了店員端來的咖啡,便分析起風味。原來他的人生有另一個咖啡版本的「之前與之後」。 眼疾確診後,他自我放逐到非洲,不經意喝到當地咖啡——磨完直接煮,甚至還有咖啡渣,但那原始的苦澀滋味使他日後喝咖啡都索然無味。他笑說這樣也好,反正目前接零工維生,借住朋友家,也喝不起咖啡了。看似豁達,其實是行過暗黑之心才有的轉變。 患罕見眼疾 自我放逐到非洲  2011年,黃願罹患遺傳性疾病「福斯氏角膜內皮失養症」。他仍清楚記得那天一覺醒來雙眼都是分泌物,以為自己得了怪病。從診所轉診大醫院,醫師鐵口直斷,要他不抱幻想與希望,就是排隊等換眼角膜,還給了他大限:十年。十年後,他將陷入黑暗。 「醫師說我眼睛裡一格格的細胞壁在慢慢消亡,直到儀器判讀不出為止。」確診至今過了七年,黃願的左眼已判讀不到細胞壁,「現在我寫半小時到一小時就受不了,角膜裡像有東西在滾動,在摩擦。醫師吩咐我不要再用電腦,每次寫東西都是在耗損眼睛。」彷彿以物易物,鍵下一個字,眼睛裡的細胞壁就會消失一個。黃願接受生病,但還在抵抗不能寫作這件事。 在皇冠連續出了幾本書,黃願走上平先生給的愛情小說之道,而後反叛他,寫探討校園霸凌的《羊來了》轉型。談起平先生,黃願彷彿變回了小孩,「我想證明平先生沒有看走眼,我是能寫的。」回憶當初,他知道自己得病後非常抗拒,還想會有奇蹟發生,「那時躺在床上餓到受不了才起來,要等身體的痛苦大於心理,才能忘記自己會失明,但吃飽了,又開始想自己會瞎掉。」 「後來我意識到我最黃金的歲月會在失明與等待眼角膜之間度過,就更加逃避;友人越是寬容我,我越是想逃,便決定逃到某個國家,就這樣帶著比背包客還少的行李跑到非洲。」非洲之旅,是自我放逐,也是自棄,「內心其實想的是不回來,甚至回不來都好,所以我跑到中非內戰國家,想說一發子彈過來,我幫某個人擋下,就這樣救人一命順便掛掉也不錯。」 為什麼是非洲?其實還有一個夢幻的原因:想看張國榮演的《金枝玉葉》裡提到的非洲大草原。「我很幸運,第一次去就看到三色連天,一邊是雷雨,一邊是晴天,還有夕陽。同時看到世界有三種景象,內心覺得哇,從此不一樣了。」 遇文學貴人 開啟專職寫作  非洲之旅前,罹患眼疾前,黃願曾有段快意人生,「我做過藝術行銷,待過政治人物基金會,以前碰的是酒色財氣,可以說非常世俗,離所謂的文學很遠。」說起來他之所以寫作,也與生病有關。 「以前年少得志,有貴人幫忙,覺得自己可以做出一番事業,有一天得急性肺炎,醫師跟我說:『你才幾歲,不要這樣過日子。』我開始想:我真的要這樣的人生嗎?那時候無聊開始看網路小說,我還記得是王蘭芬的《寂寞殺死一頭恐龍》,還到台大椰林追連載。發現原來小說想寫就可以寫,便開始寫了。當時最多迴響的是在武陵高中的BBS,高中生無聊就幫我推,漸漸有人知道我。後來到第一家出版社紅色,再到皇冠,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平先生。」 隨後,黃願在皇冠連續出版《幸福來了》、《關於我們》、《剪刀石頭布》、《九局下,追愛開始》等,《剪刀石頭布》更在2006年改編成偶像劇。談到平先生,他的語調急切了起來,「當時平先生建議我寫愛情小說,甚至幫我規畫,給我概念跟章法,讓我去寫。後來我寫愛情小說寫膩了,有一天把連載完的《羊來了》交給平先生。他看過後,很客氣的跟我說是他以前耽誤了我,這才是我真正該寫的。」 平先生之於黃願,是文學貴人也帶有某種「影響的焦慮」;他走上平先生給的愛情小說之道,而後反叛他,寫探討校園霸凌的《羊來了》轉型。黃願既承接也超克平先生給予的,包括平先生對這本書的祝福,二話不說就決定出版。因此,談起平先生,黃願彷彿變回了小孩,「我想證明平先生沒有看走眼,我是能寫的。」 出身底層 見證霸凌背後的故事  從早年的都會愛情故事到血性十足、異常黑暗的《羊來了》,很難讓人想像是同一個作者。這樣的改變,與其說是刻意轉換路線,不如說是回歸。黃願是宜蘭人,生長於霸凌議題還未浮上檯面的時代:關於校園霸凌,他國中時「該旁觀的都旁觀過了,該欺負的都欺負過了,該欺負回來的也欺負回來了,大概看得差不多了。」很多前輩說《羊來了》太暴力太黑暗,要黃願不要寫這種東西。甚至有編輯開玩笑說要幫黃願背黑鍋,要是真出事了,就推說是編輯寫的。黃願也坦承,其實小說有真實學校名,不過爭議太大就拿掉了,「但是你看那些名校不是天天有學生上社會新聞嗎?」黃願給了句回馬槍。 「美劇常說:『Suck it up.』我就是活在這樣的環境,霸凌對我們而言就是乖乖吞下去或反擊。我發現那些校園惡霸其實家裡不是幫派,也沒特別高大,只是他們下課後就去撞球間、遊樂場,跟混混打交道,喊幾聲大哥就能狐假虎威。後來我也照做,做得比那些人更好。過了幾個星期,換我推那些惡霸的頭。」 服膺食物鏈的運作,成為比野獸還野獸的怪物,難道真是解決之道?在《羊來了》裡,溫馴的被害者起身反抗,最終沾滿血腥;凝視深淵,直到自己也成了深淵。對此,黃願其實也思考過,「當我成功擺脫困境,再看別人被欺負,就覺得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只要進入那個環境,變成那樣的人,就能夠反擊。但我沒想過有些人是『不願』成為那樣的人。」 《羊來了》裡的角色,不論是受害者或加害者,無一善終。我問有必要安排得這麼絕嗎?黃願說,這是投身深淵的代價。當你選擇成為野獸,血性便烙印在你的身上。此時,正義與復仇已難分難捨。 寫出旁觀之惡 正視霸凌幽微處 《羊來了》還有一個寫作契機:2010年桃園八德國中爆發嚴重霸凌事件。八德國中事件是台灣校園霸凌處理的分水嶺,更演變成政治危機——時任教育部長吳清基說霸凌是「小事」,點燃群眾怒火。 黃願當時看到吳清基的「小事說」,很生氣,心想:「喔,是小事?那我就寫給你看。」正因如此,《羊來了》充滿不得志大人與無人在意的小孩的聲音與憤怒,「就算寫出來是狗吠火車,我也要吠一下。」 2012年小說出版後,很多文壇前輩跟黃願說這本書太暴力太黑暗,要他不要寫這種東西,說對名聲不好。甚至有出版社編輯開玩笑說要幫黃願背黑鍋,到時候真出事了,就推說是編輯寫的。黃願也坦承,其實小說有真實學校名,不過爭議太大,統統拿掉了,「但是你看那些名校不是天天有學生上社會新聞嗎?」黃願給了句回馬槍。 除了霸凌加害者與受害者,《羊來了》還處理了看似隱身、無關的旁觀者。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研究所統計,有高達七成八的高中生曾旁觀霸凌。旁觀他人之痛苦,有沒有責任?黃願說,霸凌發生時旁人往往認為「只要別人被霸凌,自己就沒事了,就像羔羊被獻祭。此外,旁觀者受霸凌震懾,被迫接收社會結構的黑暗面,隨之而來的罪惡感也成為日後人生的負擔。」 2012年臺北大學犯罪研究所論文《被遺忘的主角:霸凌事件的旁觀者》也指出,旁觀者與霸凌者關係佳或與受害者不佳,將使他們樂見霸凌發生。同時,旁觀人數愈多,沈默的人也愈多。歸根究底,我們可以沈默無聲,不過是因為羔羊在慘叫。 寫小說多年,黃願坦言:「我想被大家看見。」也自嘲他出道時遇到網路小說沒落;寫《羊來了》轉型,又遇到書市冰河期,「我希望我可以更好,而不是運氣不好。」黃願最後說。 《羊來了》最後,黃願設計了一個終極手段,要讓所有人意識到霸凌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希望小說出來後,讓人嚇一跳,」至於手段為何,就留待讀者自己受到驚嚇。 距離十年大限只剩下三年,黃願已習慣弱視。他在咖啡館起身上廁所,陪行友人急忙扶他,他揮了揮手,堅持自己起身,說自己「定位」一下就好。原來每到新場所,他會先觀察桌椅擺設等地形,當坐下再起身,摸一下來「定位」就能不倚靠旁人。這項定位技術還能陪他多久?沒人知道。黃願訪談間說他的人生「是黑暗物質吸收體,很難看到光明面。」至少在黑暗來臨之前,他有黑色的眼睛。

+ More
【作家特寫】林靜儀談《診間裡的女人2》──掙回自己身體的藥方

【作家特寫】林靜儀談《診間裡的女人2》──掙回自己身體的藥方

立即閱讀:《診間裡的女人2》2018年9月,林靜儀還是立委,剛跨行作家,出版了《診間裡的女人》。當時正值1124愛家公投前夕,風雨欲來,社會躁動不安。林靜儀提及「以前我說服病人,說服之後我們就能往下一個療程走,現在我要說服的遠遠不止一個人。」我問她那麼一般人該如何說服跟我們立場不同的人?林靜儀的回答是勇敢也是憨膽,說我們首先不該害怕跟自己立場不同的長輩;面對歧視或謠言,當直面對決。 採訪尾聲,林靜儀還提到她想推行《優生保健法》之人工流產手術須經配偶同意修法,改為不須經配偶同意。惟當時愛家公投已煙硝四起,她囑咐我先不要寫此事。2020年12月修法浮上檯面,林靜儀將出版《診間裡的女人2》,醫病更醫心,更多幫助女性找回身體的自主權的故事。 趁此機會,我補問林靜儀修法相關問題。她提醒我們:「目前修法方向讓女性能稍微自主一點,然而修法後就算法條沒有寫必須經配偶同意,醫師在配偶不同意或不知情的情況下,會不會不同意幫這名婦女進行人工流產?這是我們必須思考到的。」 診間之外,法律背後,我們還得面對一個與你充滿歧見的社會。《診間裡的女人2》裡,林靜儀再一次用文字向女性訴說:這是你的身體,你的人生,你的決定。 病症下的難言之隱 林靜儀轉戰政治圈之前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擔任婦產科醫師十多年。她的白袍資歷完善,專攻遺傳諮詢與青少年專科,因為看診細心,晚間門診往往到凌晨十二點。 她笑稱那個時期是在胯下生活,但身為婦科醫師要面對的不只是胯下,「婦產科除了急症外,通常不會非常困難,重點是女性面對疾病時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處理自己與社會的拉扯。」醫病,更得醫心。 「總醫師生涯快結束時,我開始看門診,有一個陰道炎的婦人求診。陰道炎是很簡單的疾病,往往是壓力大睡眠不足導致抵抗力下降。我照著教科書上的步驟,問她最近是否太累睡眠不足,結果她就哭了。她說兒子出車禍,最近徹夜難眠。」 林靜儀說,這使她震撼,眼前來求診的女性不僅是一名病人,也是一位傷心的母親,「我照著步驟診斷,她卻丟給我這麼大的她人生的挑戰。」 2018年,她將婦科經歷寫成《診間裡的女人:婦產科女醫師從身體的難題帶妳找到生命的出口》,追述學醫過往,也記錄碰過的棘手病例,像是尋求陰道整形的已婚婦女、人工受孕卻想終止妊娠的媽媽,以及非預期懷孕又拿不定主意的青少女。這些病人看似離奇,但真正離奇的是讓這個女性覺得自己有病的社會。 林靜儀說,這些診間裡的女人的故事最初是她下診後寫在臉書上的日誌。「當時我有一個病人得乳癌,她婆婆竟然叫她出家。我當天心情很差,跟同事抱怨怎麼會有這麼離譜的事。醫院工作是我全部的生活,下了班,其他女性的故事就掛在我心上。我很想記住她們的某段人生經歷。」 因此,這本書也是她醫師生涯的總檢討──裡頭許多病人都是她下診後卻放心不下的,也有案例是她多年後常常回想是否有更好的處置方式。另一方面,她希望透過這些故事讓女性明瞭身體自主。 身體自主這個概念在現今是老生常談,但林靜儀說,「許多事業學業再成功再強勢的女性,面對生育結婚就會縮回很弱的角色,不是聽爸爸媽媽的話,就是附和身邊男人。」 林靜儀舉的例子是她在診間很常見的景象:非預期懷孕的女性跟「肇事者」一起來找她,她都會問女方:「你的懷孕計畫是什麼?」更淺白的話則是:「你有打算生小孩嗎?」女方往往回頭看身後的男人,男人搖頭,女方也跟著搖頭。 書裡有另一個例子可對照──一名穆勒氏管發育異常,導致無子宮無陰道的女病人。她來看林靜儀的診,只是想確認自己「真的」沒有陰道。最後,她拒絕做人工陰道。林靜儀這樣描述那名女子的身影:「她帶著解開謎團的表情,起身跟我點了個頭,微笑了一下。」這名試著掌握自己身體的女子呼應林靜儀說的:「當女性能長出對自己的信心,很多以為的疾病也就沒那麼嚴重了。」 身為醫學系的異類 從醫病到醫心,有趣的是林靜儀當年真的想投身精神科。不過出於急性子使然,她傾向「藥要病除」,馬上就能看到治療結果的婦產科──豈知婦產科更多時候使不上力的是病患走出診間後的人生。 婦產科高壓力高風險,我好奇究竟有何迷人之處。霎時,林靜儀的臉亮起了光,整個人的語態也變成柔軟的質地,「因為都是女人,跟女人討論她們的困境或分享她們開心的事,很吸引我。再者,我真的可以治好她們。我陪伴這些女性度過生命的重要時刻,目睹她們家庭成立的過程。看著寶寶出生,爸爸在旁邊哭得亂七八糟,好可愛喔。」 不過,林靜儀不是一直順水順風,最初她得面對不信任的醫病關係。實習時,男病人往往因為她的性別質疑她。正式成為醫師後,遇到癌症這種大手術,也有人質疑:「你是女生欸,會開刀嗎?」成為主治醫師前幾年,也遇到產婦家屬婆婆媽媽看到她就說:「醫師這麼年輕喔?」林靜儀說,這話不是在稱讚她,沒說出口的是:「你可以嗎?」 ▲執刀中的林靜儀。婦產科其實是需要動刀的科別裡較少長刀(開刀時間極長的手術)的科,即使是大型的癌症根除手術,順利的話,都能在幾個小時內完成。(圖/林靜儀提供) 女醫師的挑戰遠較男醫師艱巨,因為女病人身上背負的家庭責任也落在女醫師身上。林靜儀說,許多女性不選擇辛苦的婦產科,常見的理由是覺得無法兼顧家庭。這對以女性主義者自許的林靜儀來說,顯然不是理所當然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不去問男醫師怎麼兼顧家庭呢?難道我們都預設男醫師會拋家棄子?」同理,政治圈也是如此。 性別無所不在,從醫院給新生兒的毛毯,男生慣以藍色,女生則是粉紅色,就可略窺一二。林靜儀由是談到她的女性主義之路,「我是父母雙方家族的第一個小孩,自小沒有接受太強烈的重男輕女,加上小時候長得不好看,沒有被當作洋娃娃。到了國中,我才知道其他家庭不是這樣。最讓我印象的是,我國一都是第一名,老師就跟我說:『國二有物理化學,這些科目男生比較會,國二你就會輸給男生。』這些話讓我很不舒服,也是第一次意識到別人會因為你的生理性別給你不同待遇。」 念醫學系後,林靜儀更發現自己的性別是「異類」,「老師在課堂上希望學生不要打瞌睡,就在投影片裡放女生的清涼照。男生當然都很開心,我就想:『我呢我呢?我也在教室裡欸。』抽學伴時,我們也被跳過。彷彿我們是外人,不該闖入這裡。」就是在此時,林靜儀參加左派社團,接觸女性主義。 林靜儀的外人說,讓我想起前陣子東京醫大鬧出的歧視風波──校方為排擠女性入學,長年暗地壓低女考生成績。我可以想像林靜儀看到這則新聞,面露不以為意,同時為不公正被揭發叫好的神情。 有餘裕才有選擇權 我發現林靜儀不說「未婚懷孕」,而稱「非預期懷孕」,同時她明言討厭別人說結婚生子是「修成正果」。她說,社會隱約形成的對錯是非──例如結婚生子是正道,反之,未婚生子是歧路──往往讓女性動彈不得,「這不過是人生選擇,不是選另一條路就不好。」 進入政治圈,獲得更大的權力,能否動搖這些隱而不彰,甚至不知為何存在的價值判斷?我更想問的是,林靜儀從診間走到議事殿堂,是否發現結構早已鎖死,難以鬆動? ▲診間的子宮模型,是林靜儀看診時很愛使用的道具。(圖/林靜儀提供) 林靜儀說,步入政治圈是她可以想像的人生道路。至於能否「做更多」?她在當醫師時就發現很多問題是診間外的,同時,女性面對問題的姿態更關乎她的社經地位,「從醫我發現有機會發言的往往只有一小群人,更多人連自己需要什麼都不知怎麼說。例如避孕。對一些女人來說避孕很簡單,男人不想戴套,你就把他換掉,但很多女人沒有換掉老公的能力,也就沒有發聲的權利。」 「以前我面對病人,常自問:『我給她的選擇夠不夠多?』當政治人物後,帶入這個思考,回到根本是很多女性處在相對支持少的空間,所以她們動彈不得。這不是法律明文規定就能解決的。」 林靜儀以非預期懷孕為例,指出國家對小媽媽小爸爸的政策就是給錢加輔導,但我們其實很少尊重他們作為獨立個體的意願,幫助他們做決定,「這些人往往從需要支持到缺乏支持。」 他們是國家政策無法照見的角落,因為早已被掃進社會的暗處,「如果我們認為結婚生小孩是好的,沒結婚生小孩是不好的,就永遠無法把後者當作該支持的對象。」 歸根究柢,林靜儀認為台灣社會對人生的想像太過單一,「例如催生拯救出生率,大家就是鼓勵結婚,但沒有結婚的人也會生小孩啊,就像大學女生也會懷孕。但你想想看:如果政府在大學設立托兒所,有多少人會不滿?然而,這是給女性做出不同抉擇的必要空間。」 從政後繼續走鋼索 林靜儀談女人多,聊起男性似乎都沒好話。不過,林靜儀說,女性主義也照顧男性,男性也可能是父權的受害者。她在課堂上教性別意識,問男學生:「如果你被性騷擾,你知道打給誰申訴嗎?」他們就傻了。接著,大家開始聊起曾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經驗。林靜儀說,「當男生發現自己有可能是受害者,我們就會一起努力。」 在林靜儀身上,我們可以輕易找到許多標籤,諸如進步女性、女權支持者。但林靜儀坦言,「我站在所處的位置看很多議題,也知道很多女性未必如此,她們面對這些議題時沒有信心。」 ▲採訪這天,林靜儀穿著乍看有點像白袍的上衣,而她自己的醫師服還保留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圖/鏡文學) 所以,林靜儀的故事終究不是醫者夢想診斷社會,順利摘除病灶的版本。 我想起同樣學醫的魯迅寫過篇文章〈娜拉走後怎樣〉──談易卜生《玩偶之家》女主角娜拉擺脫丈夫控制,選擇出走後的下場。魯迅的結論是:沒有經濟能力的娜拉不是墮入風塵,就是乖乖回家。女人要走出的不僅是診間,更要剪掉她身上、讓她成為傀儡玩物的線。那線往往來自最親密的人,甚至帶著期待與祝福。 訪問最後我問她想不想重披白袍?林靜儀說她一直有回醫界的想法,坦言從政的成就感不及醫師,「以前我說服病人,說服之後我們就能往下一個療程走,現在我要說服的遠遠不止一個人。」除了說服人,政治人物不免要面對攻擊,「我們習慣了接受短訊息,而非邏輯;短而錯誤的訊息容易流傳,需要脈絡的則否。」言談間顯露倦勤嗎?不如說是林靜儀一直都知道問題要夠棘手才是問題。 《診間裡的女人:婦產科女醫師從身體的難題帶妳找到生命的出口》最後一篇寫林靜儀為一位體重破百的媽媽接生,接生時更意外發現是生產過程中非常危險的肩難產。當時有朋友勸她少接這種高風險高醫療事故病人,她只說:「產科醫師,就是這種一直走鋼索的行業。」從政,或許只是換了條鋼索。 林靜儀要繼續當走鋼索的人。

+ More
【作家特寫】寫一場更真的愛戀 :少女小說家馬蘇蘇的創作之路

【作家特寫】寫一場更真的愛戀 :少女小說家馬蘇蘇的創作之路

立即閱讀:《昨夜笙歌容易散》 人們渴望浪漫愛情故事,而且與現實世界隔層毛玻璃般更好。這些故事看似模糊了真實,卻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安慰劑般的愛戀。從瓊瑤為一代人開啟的《窗外》,到總裁夫人氾濫的言情小說,愛情小說能有什麼新樣貌?少女在新世代又嚮往怎樣的粉紅泡泡? 現在大四的馬蘇蘇高中時,發表校園愛情故事《官官相惟》,正讓我們看到有別於過往愛情小說家的寫作姿態──生活沉悶的女高中生在虛幻世界裡長出綺麗幻想。 這一天採訪之前,我們便在市政府捷運站前的曲折巷弄間遇到馬蘇蘇。她穿著跑趴上課兩皆宜的休閒運動洋裝,遇到我們,立刻露出獲救的表情。原來她正愁找不到約好的咖啡館。 眼前的女孩,愛寫愛幻想,卻在升上大學後轉變文風,改寫職場愛情劇《昨夜笙歌容易散》。馬蘇蘇不像她這個年紀的女生習慣以害臊面對陌生,反而天女散花般丟出一連串東西,用中國的網路用語來說,儼然老司機了。這讓我想起她的創作,在文字中生猛無畏的幻想,且同樣生猛的決然改變路線。 喜歡做夢於是寫小說 馬蘇蘇的寫作之路起步甚早,高中時便從網路起家,寫作契機只是某天在誠品抽起一本小說。她說十六歲的她看到封面標榜「十五歲超齡美少女小說家」,一回家火速在創作平台申請專頁。就這樣,少女小說家「馬蘇蘇」這個名字悄悄誕生了。 對馬蘇蘇這樣的世代來說,寫小說不再是教室的喃喃自語或偷偷傳遞的小紙條,只是滿足一己幻想的宣洩──他們更擁抱讀者。當馬蘇蘇被同學發現在寫愛情小說,便大方接受同學的「客製化」需求,例如有人想看自己和喜歡的男明星配對成CP(Couple的縮寫,指文本裡的情侶搭檔),或要求把誰寫進去。在台灣極度高壓的升學環境裡,在小說裡毫無顧忌的夢著,甚且,成全他人的夢,顯然讓人樂在其中,也是馬蘇蘇一開始便與讀者緊密互動的契機。 雖然最為人所知的《官官相惟》是寫師生戀,但她嚴正聲明這不代表她憧憬不倫戀,更多的是「對老師的恨意值太高!」為了逃避現實,在小說裡把老師變成大帥哥;畢竟每天都要看到老師,不如把他幻想得賞心悅目。 不過,馬蘇蘇寫小說逃避現實,也難免投射自身,「我來自一個爸爸常不知所蹤,卻十足權威管教的家庭,這讓我沒辦法接受自己的小說人物過得太幸福。我筆下幾乎沒有一個家庭是圓滿的,因為我怕我寫得不像,比如我就無法想像全家出遊的感覺。」 藉由寫小說逃避現實,或許最終仍要面對千瘡百孔。 面對窠臼寫出人生的暗面 累積網路讀者後,馬蘇蘇曾和許多出版社編輯交涉。有些編輯問她為什麼不能寫像《官官相惟》那樣灑滿糖霜甜滋滋的故事?「我很誠實地跟他們說:『我寫不出來。』以前對於很多事情都只有想像,但幾年過去後,很快會發現某些看起來美的東西,都是帶刺的。灑滿糖的『校園純愛』距離我所經驗的世界太遠,連我自己都會吐槽,更別提寫出來。」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想要突破──「我想用這部作品葬送最後一個虛擬的我。」 因此,《官官相惟》就像時空膠囊,凝結馬蘇蘇高中的戀愛奇想,這也是唯有不想長大又期待未來的青澀少女才寫得出來的。套用馬蘇蘇的說法是:「那是無他相機下的青春。」現在則是該拿掉濾鏡了。 立即閱讀:《官官相惟》 她說以前十六七歲時寫愛情,最後停在兩人相愛就算完美結局,現在會想探討兩人相愛之後的故事。另一個例子是:人與人之間的暗面。 「以前我的小說常常被批評結構很爛。」馬蘇蘇自承。雖然她很常被網路流言攻擊,但她不諱言自己的缺點。也因過往小說風格甜膩,被人說沒質量沒內涵,使她意識到小說是需要「經營」的。話雖如此,她嘗試轉變小說路數後,卻受到更嚴格的審視。「越是這樣,我更要寫越現實的東西,不只是證明自己,讓他們覺得我不是永遠停滯不前,更重要的是讀者也會長大,也許她們會一個個離開我製造的夢幻泡泡,但既然我們年齡相仿,我也應該成長,寫出不一樣的故事。」這樣一來,寫作之於她,像賭氣,跟讀者賭氣,也跟自己賭氣。 怎樣是「現實的東西」?馬蘇蘇舉的例子是:對愛情的想像。她說以前十六七歲時寫愛情,最後停在兩人相愛就算完美結局,現在會想探討兩人相愛之後的故事。另一個例子是:人與人之間的暗面。入大學後,馬蘇蘇看過更多人與事,「再怎樣看似光鮮亮麗的人,也有不為人知的煩惱,所以我想寫職場、演藝圈成功人士相對黯淡的一面。」 寫舞台故事做足功課 連載中的《昨夜笙歌容易散》寫明星亮麗登台背後的悲戚人生。女主角「朱晗」為承影后之冠冕,被迫活在世人的眼光。她與「戲曲大師」傅寧安在舞台上並駕齊驅,然而壓抑的舊日情到了對戲的當口已按捺不住,戲裡戲外的界線業已模糊。 台下人生想華麗轉身,意味成功必須拋棄部分的自己。蛻變,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撕去一層皮膚,刺痛都在肉裡,就像馬蘇蘇迎向現實的寫作歷程。當她跳脫《官官相惟》的幻想愛戀,《昨夜笙歌容易散》一上線馬上就面臨讀者對戲曲專業的質疑。 為了回應質疑,馬蘇蘇做足功課。「考據是很累人的事,有時我會想為什麼要挖這個坑?整天跑去圖書館抱一整疊書,一次又一次的續借,看著文稿還會想:還有哪裡是沒寫詳細的。」但馬蘇蘇這樣安慰自己:「我念的是中文系,至少可以學以致用吧。此外,中文系給了我不一樣的眼光檢視故事。雖然文字依然偏向娛樂性,但至少,我不會畏懼別人檢討角色與背景安排,也願意改正有錯的地方。」 不過搬書翻書查資料,刪刪改改,使她的產能從每天六千字縮減到千字內。問她是寫以前的作品比較快樂,還是現在的?馬蘇蘇不猶豫的說:「當然是以前呀!」 我們從以前談及未來,講話很跳的馬蘇蘇說,周遭同學都在準備考研究所或思索進入教育界、補教業,讓她覺得自己在班上像是「黑頭粉刺」,很凸出,很顯眼。這個比喻好像有點不倫不類,是否暗指自己讓人想除之而後快?當然,我沒有追問。 回應外界用小說告別過往的自己 馬蘇蘇有她自己的戲裡戲外人生。 除了寫作,她還跨足其他表演領域,然而每每招致別人質疑,說她又想來刷存在感。她坦言《昨夜笙歌容易散》其實有她自身的投射──朱晗因職業受眾人注目,只能活在他人的眼光裡;馬蘇蘇則是一開始便與讀者緊密連結,使她無論寫什麼都像是對讀者的回應。 大學戲劇公演時,指導老師要她演一個露才揚己的年輕女作家──儼然外界對她的想像。「我一看到劇本就傻眼了,但老師說:『這不是一般人會有的經歷,所以才好看。』」她後來照劇本演出──儘管那不是她人生的劇本,至少不是她想要的。現在,馬蘇蘇的人生理想劇本說來諷刺,是跟讀者保持距離,「可是網路世界不是這樣,以前我必須很努力偽裝不在乎外界,才能好好經營現實生活,現在我明白過好自己的日子,故事才有辦法繼續下去。」 創作者如何與其所觀察到的世界互動,馬蘇蘇筆下的戀愛男女是一例。「小說人物,是我套用現實經驗套的存在,也可以說是內心的投射。」因為寫愛情,她開始回想父母之間失衡的關係,並意識到:為什麼在文本裡有這麼多霸道的男人?於是她寫非典型的男性角色,也許可愛搞笑,或者陰柔脆弱,不必然剛強。她告別家庭裡的父親形象,也告別過往愛情小說裡恣意妄為,甚至抱著女主角呼天喊地的霸道總裁。 作品是創作者對世界的回應,因此,對轉身後的馬蘇蘇來說,好的小說已不再是讓人耽溺就夠了,而是可以在當中找到自己影子,「一個好的故事能讓人透過閱讀,經歷截然不同的人生。」這也是為何她試圖讓《昨夜笙歌容易散》看起來「真一點」,讓華麗的故事也能有溫度。 讀馬蘇蘇的小說,就像從逃避現實的夢境裡,望向一片文字莽原,那些如烈日張揚或隱匿幽微的愛都鎖在小說裡,召喚一批批尋夢的人。這是少女長大的故事,也是少女從夢中醒來的故事。 

+ More
【作家特寫】在上流叢林裡,特權讓小孩變成了大野狼——吳曉樂談《上流兒童》

【作家特寫】在上流叢林裡,特權讓小孩變成了大野狼——吳曉樂談《上流兒童》

立刻閱讀:《上流兒童》今年夏天,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公共電視正式播映,吳曉樂亦推出第二本作品《上流兒童》──依然聚焦家長,不過,是有錢的那一群。小說以一般中產女性為視角,如陷入叢林的白兔,漸次帶領讀者窺看上流社會的面貌。 《上流兒童》為鏡文學的委託創作,原初設定為資產階級教養小孩的方式,以及該階層女性的鬥爭。德國社會學者漢斯.尤根.克萊曼斯基(Hans Jürgen Krysmanski)曾指出,在社會學中,研究觀察的視角通常是中間階層望向底層,誰能真正底觀察上層階級?如何靠近?用什麼方法?同此,吳曉樂接受委託後,碰到的第一個難題便是:她如何描寫上流社會? 透過田野採訪「靠近」上層階級 首先,鏡文學為吳曉樂安排了幾位田野對象,採訪收穫卻有限,「他們其實不會講太多細節,通常淺淺帶過。」說明來意後,除了小心應對,她更得學習如何正確理解受訪者所說的話,並在短時間內記下她們提供的資料。 此外,吳曉樂透過田野對象協助,參加了一個有「門檻」的豪門聚會,「然後,我就看到那個世界了。」活動進行了四個多小時,她一邊行禮如儀,一邊張大眼睛「觀察」,「我拚命看大家在幹麼,怎麼走路,怎麼穿衣服,提什麼包包,怎麼跟彼此打招呼,說了什麼話。」她將這四小時的所見所得巧妙放進小說的第一個場景,女主角第一次踏入上流階層的聚會,吃食穿著,言語機鋒,無一放過。 花了兩個多月取材,除了田野資料,吳曉樂也閱讀相關題材的作品,例如《豪門保母日記》與《上流法則》。同時,她亦參考台灣社會學者的研究成果,如台大教授藍佩嘉的論文〈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質化研究有助吳曉樂從較開闊的眼界理解階級與教養間的連帶關係;量化資料則助於她建立角色背景,例如:男女主角的年薪在台北能過什麼樣的生活,教育預算通常是多少,如何取得理想的學籍…… 不批判筆下人物,而是展現其生活之道 《豪門保母日記》講述社會菜鳥誤入貴婦人家,成為其小孩保母,卻發現豪門深似海,自己難以全身而退的故事,是吳曉樂寫《上流兒童》的取材對象之一。取材之後,吳曉樂再將各類資訊轉化為小說中的血肉,「我得找到描繪上層階級的基本關鍵,例如特權。」為了舉例,吳曉樂轉述了她在那場內部活動中所聽到的對話,談話來自一群小女孩,女孩A先問眾人是否知道自己身上的小禮服怎麼來的,再脫口說出,那個誰誰誰沒有禮服,媽媽就拜託設計師順便借她一件。「小女生就是在炫耀,她從小就知道那是她的特權、她的人生。」吳曉樂意識到有錢的人便擁有特權,他們才是真正「有選擇」的人。 「我在寫的過程中,體會到很多前輩提過的,不要恨自己的角色,恨的話是寫不出來的,要去感受他們在想什麼,甚至成為他們。」她在小說中不做批判,更不展現好惡,僅是創造合理的故事,讓角色在其中各自展現生存之道。「我後來比較理解了他們的想法,但當我內心有不同意見時就放在角色裡。」她將聽來、看見的人物與事件打散重整,每位受訪者皆不是角色的原型。 除了描寫豪門生活,《上流兒童》延續前作,仍處理了教養議題。吳曉樂解釋:「這個階級的生活與鬥爭其實沒什麼好看的,不如去看八卦小報,所以還是要回歸到大家比較有共鳴的部分。」她發現,身為一個媽媽,除非成為孫芸芸,否則承受的壓力根本是差不多的。「女人再怎麼有權,孩子的表現仍是她在家族裡的籌碼,如果這個籌碼『長得不好』,她的壓力就會很大。」 吳曉樂下了一個犀利的註解,「其實在整個金字塔頂端,女人還是在比較下層的地方。」如此亦解釋了,小說為何雖以家長為主角,卻定名為「上流兒童」。「這也是一個反諷,我們整天在談教育,但沒有人去問教育的主體(孩子)的意見」。 網路上隨處可見名為母職的牢籠 臉書上眾多「靠北XX」專頁是吳曉樂領受婚姻風暴的來源。 對於教育現場的觀察來自家教和在補習班授課的經驗,而夫妻間對教養問題的爭執齟齬則取材自ptt婚姻板、BabyMother板,或是臉書上的「靠北XX」等社群論壇。「畢竟我沒有小孩,無法準確判斷爭執的原因是否合理,也得拿捏爭執的份量。」 不過,她還是在小說中透漏了些許立場,直白道出女性在母職牢籠裡的難堪。在小說末尾,一場男女主角的爭執中,她讓女主角脫口而出:「有一件事,你不覺得很詭異嗎?大家都會說,照顧小孩是夫妻共同的責任,但一討論到怎麼照顧小孩,還是只會去問媽媽。結婚後,你有被問過怎麼安排小孩子的就學嗎?沒有吧,即使有,你也可以回答:噢,我不知道,都我太太在規劃。那我可以跟你一樣,這樣子回答嗎?」 十萬字的小說,除卻前置準備,吳曉樂花了三個月一口氣完成初稿。為了吸引一般讀者的目光,小說以略帶懸疑的筆調與節奏鋪展,走至結尾,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卻引人惆悵。吳曉樂原先預設了兩個版本的結局,與編輯討論後,比較幸福美滿的那一個被捨棄了。她讓小說裡的主角們受了一點驚嚇,但日常生活仍繼續向前。 「如果寫了更可怕的結局,更大的事件,我覺得讀者是不會反省的。」她反覆斟酌,希望讓讀者看到最後一刻仍與主角同步,「但如果用太大的事件把故事炸掉,就什麼都沒有了,我希望讓讀者淡淡的揪心,沒有太大的恨,只是感到絕望。」畢竟,階層分野仍然限制了人與人間的真心交流,白兔終究逃出叢林,沒有不捨,也沒有回望。PTT婚姻板有無數婆媳妯娌教養夫妻疑難雜症沉痾宿疾,也是她很常取材觀摩的對象。 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到《上流兒童》,吳曉樂再次憑藉敏銳的觀察力,走入上流田野,寫出失敗上流的故事,為讀者揭開親職、教養與階級的瘡疤。如果感到疼痛,便是癒合的過程,所以請忍耐看下去。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