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特寫】凡人終有一死,何不好好「處理」死亡? 張國立談《乩童警探:死亡的深度》-鏡文學

作家特寫

【作家特寫】凡人終有一死,何不好好「處理」死亡? 張國立談《乩童警探:死亡的深度》
文|翟翱 2019-07-08



前言:

張國立的「乩童警探三部曲」在最終部《死亡的深度》畫下句點。從第一部《偏心的死刑犯》到第二部《雙重謀殺》乃至《死亡的深度》,張國立不止寫謀殺的巧藝,也寫「存在」這回事——活著的的意義如何在死亡刑案中折射出深淺不一的光暈,或是,不盡的黑暗。


「乩童警探三部曲」也拓展成台灣少見扎實的警察程序小說,除了落拓的前乩童警察羅蟄,還有古怪兼具專業的法醫老丙,哲人般的副局長齊富,跋扈飛揚的警界之花飛鳥,歷經滄桑與家變的督察石天華。他們各司其職,也各有其意志。


張國立一再強調,「偵探小說最後還是得回到偵探本身,他如何面對自己。」於是我們看到落拓警探前乩童羅蟄在三部曲最終從完成自我到「完成他人」。張國立也說自己是「希臘悲劇的信徒」,「人在世間,很多時候不操之在己。」看似悲觀,張國立卻自認是百分之百的樂觀者。如果一切都是命定,包括死亡這回事,那就更努力的快活。


因此,三部曲之初寫羅蟄的黑暗之心,最後一部《死亡的深度》則像張國立自身對死亡的叩問。《死亡的深度》以女警血濺淡水馬偕銅像,屍體卻不知所終開頭,開始追索一長串的死者——他們各無交集,屍體旁卻放有一枚平安符。


循著偵案腳步,最終凶手這個對推理小說而言最重要的角色卻消解了——不是指小說裡沒有凶手,追尋凶手的過程不精采絕倫,而是當「執行死亡」這件事有了更深的向度,凶手與受害者便不再是一體兩面。


對此,張國立說,「我們常常談未來,但未來對我而言,就只有死亡。死亡讓很多價值發生衝突。」所以死到臨頭,張國立身為小說家探討其深度;身為百分之百的樂觀者,張國立把它寫成了賜福。





《乩童警探:死亡的深度》







張國立自承是「希臘悲劇的信奉者」,但他並不悲觀。新作《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藉偵探小說形式,推演人倫的邊界,復仇與救贖的灰色地帶,十足沉重的題材,他卻寫得很過癮,談到後續系列作,一開口就是全新的點子,以及更奇詭的死亡。

 

死亡並不可怕,因為死亡帶來新生,讓生者不得不理出線索,解決謎團,也是自我挖掘的過程。這是張國立口中,推理小說教我們的事。


 

有一萬步強迫症的小說家

 

溽暑中,我跟編輯在走到採訪地點途中遇見張國立。他一身潔白襯衫配運動鞋,看起來神清氣爽,一點也沒有這時節在這盆地該有的狼狽。坐定後,我們從寫作習癖聊到運動習慣,他說他有「一萬步強迫症」,每天要逼自己用手機計步功能走一萬步,否則不安心;如果回家只有九千多步,會用手搖。除此之外,還有固定的三十個伏地挺身跟啞鈴訓練。

 

牡羊座的他坦承自己個性很急,以前有個壞習慣是同時寫三本小說,常常還在寫這一本,就開始構思下一本,結果便是正在寫的「寫到一半就不想看它了」。上個月開始,他覺得這樣太累,總有一天會搞壞身體,所以規定自己「一次只寫一本」。興致一來,還會寫到忘記時間,是菸癮逼得他停下來。




▲作家羅青為張國立小說畫的插畫。張國立大學時曾是羅青的學生。 羅青對他說,寫小說不要窩在家裡寫,要去西門町寫。於是張國立在真善美戲院前坐一個下午,看來往的路人,猜想他們的人生。

「很多人問我為何不戒菸,我說沒辦法。寫完一本小說會整個人騰空,心裡跟腦袋有一個大東西不見。爽,這爽不是一般可形容,需要大量抽菸,聽音樂,無止盡的放鬆。我跟醫師這樣說,醫師皺眉說:『你只是不想戒菸吧。』」 


他開玩笑說因為音樂要放很大聲,所以前後住過「三坑」——安坑、深坑、福德坑。他也曾在內湖定居,後來因為人變多就搬走了。如今住三芝,六十四歲的他想騎腳踏車從三芝往返台北,因為老婆阻止,遲遲未成。不過,他給自己的六十五歲生日禮物是到西班牙走朝聖之旅,足足走二十天。「老婆還在努力阻止我。」張國立說。


好的作家得具備什麼條件,不好說,但氣長的作家大抵都有自持規律的生活,就像村上春樹慢跑,張國立與他的一萬步強迫症。能從八零年代寫到現在,張國立對成為怎樣的小說家有自己的看法,「作家有兩種,第一種像沙林傑,第二種像勞倫斯・卜洛克。卜洛克從廉價黑色小說雜誌起家寫到變大師,很愛寫卻出名很晚。我一直在想:自己想做一個二十歲就出名,只寫過一本代表作的作家,還是一輩子在寫的人?也有人跟我說:『國立老師你不應該寫這種小說。』難道我該寫《戰爭與和平》嗎?我想沙林傑也面臨一樣的問題。」

戲劇讓他了解真實可以亂七八糟

不該寫哪種小說?張國立沒有解釋。他大學開始寫作,寫過歷史、推理,以及極度內省的存在主義小說,諷喻時事的新聞小說。當兵兩年染上戲劇狂熱,從希臘悲劇讀到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寫劇本投稿到姚一葦主編的《現代文學》。退伍後,他寫了三個月的小說,登在《中外文學》,其中有一篇叫作〈最後的戰役〉,受到學院很認真的評論,這讓張國立「覺得自己可以繼續寫」。


「寫劇本,讓我了解寫作不只是跟自己說話,也要跟別人說話。只是跟別人說話之前,你必須跟自己對話。我讀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受用很大,他強調出戲的作用,要讀者對故事保持警覺。我們的教育一直教導我們真實,沒有學過幻想如何可能。戲劇讓我學到,可以跑到真實之外,真實可以亂七八糟。」


除了戲劇,記者生涯也影響張國立的小說家之路。「以前在報社,我都是最後一個走的,其實是在寫小說。我是坐不住的人,因為寫稿才坐得住辦公室。」張國立在《中華日報》跑體育線,報導運動會要趕六點的電報發稿,等於在運動場上就得寫稿,練就了隨處可寫的本事。


《中華日報》因為是國民黨底下的報紙,規模不大,也不大管誰在看,採訪任由張國立寫;他就近觀察人情世故,把一則則體育報導變成精鍊的人物速寫,比如古金水,「大家都知道他很厲害,十項全能,但他有個毛病,就是容易因為壓力大、緊張,十項裡常有一項零分,因為太緊張犯規。一個運動員在他最拿手的項目零分,這中間有多少掙扎!」


 

▲張國立當記者時採訪軍事新聞,在德州沃斯堡與 F-16合照。



運動場上,使命與心的極限,成為張國立為人物立傳的絕佳素材,幫助他塑造角色更得神采。「當時有位田徑好手,一百公尺能跑十秒四,卻在左營訓練中心莫名得罪上層被趕出來。全國比賽時,他不能晉級也來參加,又跑出十秒四的成績。我說你來參賽不是白忙一場嗎?他說他要證明對方想殺雞儆猴,卻殺到了猴。」

 

除了運動選手,張國立也曾採訪許多作家,其中七等生最令他印象深刻。「當時我開車到苗栗找他,在一條鄉間新鋪的柏油路上,兩旁是雨後嫩綠色的稻田,只見七等生站在那,瘦瘦的,留著長髮。我停好車,七等生端出為我準備的公賣局葡萄酒。我當時覺得匪夷所思。採訪中,我進入了七等生的世界,那時候他寫〈我愛黑眼珠〉,受到很多非議。我邊採訪邊和他討論道德,我才知道那就是七等生的思想。」

 

有趣的是,儘管張國立得過皇冠大眾小說獎,卻認為自己「不夠大眾」。「我的偶像是海明威,受他影響最多的是小說對白。所以我寫小說有個問題,會讓讀者卡住。為何?我相信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小說不需要把冰山寫出來。」大平先生(平鑫濤)曾委婉勸他,不那麼海明威的話,可以更受歡迎,然而他依然寫自己的。

 

或許,對張國立而言,這些走過一遭便足矣。就像他前陣子考上旅遊領隊證照,帶了一次團就厭倦,他說自己不想管人,也不想被管。乘興而來,興盡而返,就好。「不過現在我會試著多寫一點冰山。」張國立說。


 

▲張國立熱愛旅遊,出過多本遊記,也考過旅遊領隊證照。不過他只帶過一次團,因為不想管人。

 

如果死亡不是終點怎麼辦?
 

張國立推崇推理小說,推理小說可容納各種故事,讀者也容易進去,「這樣比較容易讓作者發大財,作者發大財,影視就跟著好,讀者也跟著好。」所以他之後想寫俠義小說融合推理,回到宋朝讓包公用科學辦案。

 

除此之外,讀者也可在推理小說中看見最極端的人性。「例如憤怒要如何發洩?我們可以去看李・查德的小說;也有探討正義邊界的推理小說,像《失控的陪審團》。推理小說也很接近生活,例如卜洛克的偵探馬修・史卡德每天都在戒酒、晃蕩,叨叨絮絮自己的人生觀。」人生又何嘗不是追尋抵達之謎的推理小說?「亞里斯多德講悲劇原理,說作者要不停的埋藏,埋藏的懸疑又一定要得到解決,這不就是推理嗎?」

 

《偏心的死刑犯》也來自懸念,一開始張國立只是好奇:執行死刑,人沒死怎麼辦?小說以殺人凶手朱俊仁被槍決,有乩童體質的警察羅蟄卻沒看到他的靈魂,才驚覺「死刑犯沒死」開頭。尋著未竟的死亡,讀者將與羅蟄一層層揭開命案背後的真相。只是真相不能撫慰人心,過程中,偵探與案件關係人還得面對過往的吞噬。

   

▲張國立的書架與單車。他每天都要運動,騎單車會故意騎上坡,好讓自己「多動一點」。

 

羅蟄顯然不是很酷的偵探,不能坐在安樂椅上推敲案情,或靠出神入化的演繹法找出凶手。他畏縮,一度不敢面對自己的過往——十七歲之前在家鄉台南當乩童,卻意外毀了弟弟的人生。

 

我好奇在講求科學證據的推理小說中,安排一個有神力的主角,會不會破格?張國立給了我一個「反過來」的答案:羅蟄不是借助神明的力量,而是努力讓自己不受制於神明,「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偵探沒那麼厲害。羅蟄的過往人生都是神明決定的,直到十七歲弟弟出事。之後他一直在逃,遇到這個案件,才被迫面對自己。」

 

如果可以,不能一直逃嗎?張國立說,「我們常常忘記過去,丟掉很多可貴的東西,但今天何以至此,其實是因為過去。郭台銘的廣告說他『抱著台灣的未來』,那都是騙人的,只有重視過去,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身為希臘悲劇的信徒,張國立認為兩千多年前的敘事已告訴我們:所有人都和過去有關,就像伊迪帕斯王娶了自己的母親,正式迎接自己的宿命。「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所以最好的推理小說是追查與己無關的案子,最終卻回到個人,面對本心。偵探如果不解決自己的問題,就無法破案。」

 

那麼我眼前這位寫偵探故事的偵探,需不需要回到自己身上,照見人生的未解之謎?

 


▲身為小說家,要當沙林傑還是卜洛克?張國立選擇後者。他相信推理小說的力量,因為人生就是在不斷被埋藏的過程尋找線索——解答人生何以至此,悲劇為何發生。

「年紀越長,我發現自己越像我媽,她以前有的身體症狀,都在我身上浮現。你說,我們是不是活在希臘悲劇的陰影之下?如果你不接受,就會一直活在懊惱中。」

 

聽起來,張國立悲觀得很。他說三島由紀夫曾說人最好在三十九歲前自殺,因為人不會再成長了。顯然張國立沒有遵從三島由紀夫,至今仍與他的一萬步強迫症度日。

 

「你出生就知道會死,那活著幹嘛?」張國立說。採訪完,張國立拿出手機,說他今天還沒到達一萬步,要用走的回去。

 

張國立作品

殺手與太大隻的槍
殺手與太大隻的槍 張國立

他算過,第一槍非得打中強哥身體,補第二槍掛點他,另三顆用來保命。他沒有再開槍練習的本錢。 其間他當然想過是不是該找么哥換把輕點、順手的槍?不行,對付強哥,沒有MK三十一,擺不出架勢。 手臂比當初增大兩公分,胸肌突出,怎麼看都有館長的潛力,可是他依然沒有培根、牛排,老婆甚至以奶粉取代鮮奶,一天只有一枚雞蛋。殺手喘氣坐在門口的階梯,小巷子內進出的盡是老鄰居,以前他們看不起殺手,如今彷彿聽聞他是帕契諾的人、持五點二四公斤重型手槍的殺手,經過家門都離得遠遠,沒人敢多看他一眼。

繼續閱讀
搶神大作戰
搶神大作戰 張國立

一尊遭竊的神像,一樁假拆遷真挖寶的邪惡計畫,一場緊張刺激的潛山夜遁,在終點等候所有人的,是陰謀背後的真相,以及塵封了四百年的驚人祕密!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幫人要的不是廟,是靈,三貂角和我們家族的靈。」廟祝何日生對兒子何堃說。   炎熱的夏日午後,媽祖廟裡那尊被香火薰得黑亮的神像失竊了。   何堃原本想盡盡孝心,回故鄉三貂角幫忙父親整修祖傳四百年的媽祖廟,沒幾個禮拜就覺得無聊透頂、閒到發慌時,遇上這樁摸不著頭緒的竊案。   在此同時,欲拆廟蓋遊樂園的建設公司老董偕同法術高強的茅山道士前來「交關」,說好聽是切磋交流,恫嚇意味不言而喻。眼見建商近日內便會採取強硬行動,父親拿出家傳的筊杯要何堃回台北搬救兵,路上若遇到難以決定之事,可擲筊請示媽祖婆。   何堃遵照父親叮囑,誠心祝禱請媽祖婆指示接下來的行動,因而結識了性格急躁的傲嬌女大生李炎炎,以及像個行動維基百科的知識控高中生蔡永華。三人於平溪線的菁桐車站相遇後,隨即狂風大作昏天暗地,儼然進入另一個世界,眼前搖著台車準備帶他們踏上這段奇想旅程的,竟是兩隻頭戴大盤帽、嘴賤叨念不止的赤腹松鼠……   另一方面,廟祝何日生積極備戰,找來堂兄弟阿狗、貓鼠與鬼尾龍三人,想盡辦法抵擋建設公司與茅山道士的進擊,並懷疑這批人的行動與黃金傳說及家族的祕密有關。可是,相隔十七代、四百年後的今天,何家子孫早已無人明白家族發展的來龍去脈,難道解開這連串謎團的線索就在神像上?又,何堃的瘋狂冒險之旅有可能幫得上忙嗎?   一趟充滿傳奇與幻想的未知旅程,   搶神奪金之謎居然早在四百年前已然種下……

繼續閱讀
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
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 張國立

【購書連結】: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讀冊  momo購物網【電子書購買連結】:博客來  金石堂  讀冊  Readmoo  Bookwalker  Hami書城【鏡好聽有聲書購買連結】:https://www.mirrorvoice.com.tw/audiobooks/115★ 張國立全新三部曲犯罪小說★ 乩童X警察,帶有冷硬派色彩、又有著台灣本土風味的主角★ 一樁命案帶出家庭、官場政治與情感的精采糾葛,究竟誰是誰的救贖?《乩童警探》愛與救贖的第一彈:豪宅祖孫三人同時暴斃,報警的孫女恨透了這個家 死刑犯卻因心臟偏移逃過一死。這是巧合還是冤情?家庭變故讓羅蟄從神壇走向警壇,家族命案竟又帶他回到宮廟?真凶,難道只有天知道? 那時大家都說他離開了神明,只有他知道:是神明不要他了。十七歲那年,他幾乎每天擲出兩個笑筊,直到下定決心去台北念書,神明給了答案:聖筊。離家多年的羅蟄,唯一的心願卻是將弟弟帶回家如今回到壇前,他得先面對自己,才能面對這樁懸案……林家滅門案的凶手朱俊仁,因罪大惡極判處死刑。儘管朱俊仁矢口否認殺人,他還是在檢察官、法醫、看守所所長的共同見證下執刑完畢,由法務部長於深夜記者會宣布死亡。參與見證的刑警羅蟄(小蟲)卻覺得氣氛不對,他衝進行刑現場查看,果然朱俊仁因為器官轉位,心臟不在左邊並未死亡。回到案發當下,富商林添財、其父、其子同時在豪宅中死亡,除了所屬生化科技公司的工程師朱俊仁外,最有可能的嫌疑犯就是有不在場證明的美豔妻子林吳瓊芬、拖油瓶女兒林家珍和印傭莉塔,四人皆有動機,卻苦無證據。在朱俊仁未死的情況下,法務部該如何因應?這案件是否有其他隱情未明?曾被溫府千歲收為義子的羅蟄,又如何演出一場「上天審案」大戲呢?

繼續閱讀
乩童警探:雙重謀殺
乩童警探:雙重謀殺 張國立

【書籍資訊頁】:乩童警探:雙重謀殺【購書連結】: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讀冊  Momo【電子書購買連結】:readmoo   Hami  台灣漫讀   博客來   讀冊《乩童警探》恨與認同的第二彈:第一具屍體,五十三歲,Uber司機,被人從背後捅了一刀,當場死在平溪山中,沒留下凶器。 第二具屍體,二十四歲,北科大碩士生,一刀從前胸刺入,陳屍該校活動中心地下室男廁所,凶器留在胸口,上頭驗出第一具屍體的指紋。究竟是死人復活或還魂抓交替? 身分毫無關聯的死者陸續出現,同型同款的凶器都留著上一位死者的指紋,不論是前所未見的犯案手法,或規律地越來越短的再犯時間,彷彿都嘲笑著警方的辦案無力。網路上戲稱「活死人連續殺人命案」的專案小組正式成立,警官羅蟄十七歲前是乩童,又曾從靈魂推斷出死刑犯執刑失敗,因此受徵召至專案小組報到,在此卻遇上處處與他作對搶辦案的女警官「飛鳥」。同時,離家多年重逢的弟弟雖安分地成為一家小吃店的廚師,還是頑固地不肯回家。羅蟄要如何化解家庭與工作的種種問題,又如何在專案小組偵破這難解的連續命案? 兄弟恩怨仍在糾纏,又遇上後輩爭功吃醋 心結人劫,通靈也難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