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3——究竟是誰打了這一通關鍵電話
十信案爆發,金融司長的戴立寧扮演其中關鍵角色之一,當時,十信紛擾越燒越旺,中央下令十信得勒令停業,並由合庫全面接手,才能止住亂局。中央銀行總裁張繼正向行政院長俞國華報告了十信現況。張繼正陳述了從二月初以來,財政部對十信所作處置。二月二日,十信蔡辰洲向合作金庫申請融資,額度十億元。二月四日,合庫向財政部報備核准,將十億資金,融通與十信。詎料,二月五日,十信蔡辰洲又來要錢,一開口,還是十億。為此,財政部長陸潤康特別指示金融司長戴立寧,帶著金融司地方金融科科長張慶堂,到合作金庫去,與台北市財政局長林振國、合作金庫總經理陳曉鰲開會,訂下三原則︰一、十信不得承作新放款。二、合庫對其融資,只限於彌補票差。三、若發現十信留用融通資金,即予停止融資。這三項原則,等於築起一道堤防,阻擋蔡辰洲惡性挪用合庫資金。▲財政部次長戴立寧立院備詢。(圖/中央社記者張良一攝)到了二月六日,十信明顯不符合財政部前一天會議所訂三原則,但合庫還是同意蔡辰洲所請,繼續融資十億元給蔡辰洲。合庫總經理陳曉鰲說,五號白天,訂了那三原則,所以,六日上午,蔡辰洲請合庫撥款,合庫拒撥。可是,到了六日下午,他接到財政部金融司長戴立寧電話,說是取消五日決議,不必考慮三原則,於是,合庫在六日下午,就撥款十億元給十信,但戴立寧表示,他絕對沒有打這通電話。戴立寧和陳曉鰲兩人都沒留下證據,很難斷定誰說的才是真話。合庫第二次融通十億元給十信,主要原因,是蔡辰洲一再告急,說是十信庫存現金短缺,如合庫不融通,十信難以支付提領,將爆發擠兌。為安定金融秩序,穩住局面,避免爆發金融危機,所以,合庫才第二度融通十億給十信。當時,合庫上下有一種說法:倘若戴立寧沒打那通電話,合庫繼續放款給十信,事後財政部必然會嚴懲。可是,事後財政部並沒有責備十信,也沒有大驚小怪。然而,依照戴立寧的說法,先前各部會的會議紀錄,財政部授權合庫,由合庫轉發給財政局、十信、以及合庫其他下屬單位。如果說,戴立寧打過那電話,口頭指示合庫,取消前一天會議所達成限制放款決議,那麼,合庫接到戴的電話指示之後,必須向財政局、十信、合庫下屬單位,追回會議紀錄。如果追不回來,最起碼,要口頭轉告這些受文單位,前一天會議紀錄不算數,放款不受限制。可是,監察院調查整件事情,台北市財政局、十信、合庫下屬單位,卻從來沒提過,合庫總行下令追回限制放款會議紀錄。為什麼不向這些受文單位,追回那份會議紀錄?或者口頭通知廢除會議紀錄?因為,有可能根本就沒有這通關鍵電話。?那麼,究竟是誰打了這通電話,抑或根本沒有人打電話授意合庫繼續放款,至今仍無明確答案,可以確認的是,陸潤康當財政部長任內,竟然在一個星期之內,就讓十信掏走三十億資金。(部分內容整理摘錄自《十信風暴》)▲合作金庫大樓(圖/鏡文學)
+ More
【鏡文學出版】山神
山神海德薇著出版日期:2020/7/31臺灣首部巡山員小說,第一手田野調查寫成,親身走入山林,揭露巡山員不為人知的護國任務菜鳥巡山員報到!除了日常勤務超吃重,還有難解的愛情與親情課題連番上場……她不顧一切當上巡山員,一個人要管理五十個大安森林公園的山林面積,挑戰接二連三;即使吃盡苦頭,她卻始終想知道,那些當年父親來不及告訴她的事……大學畢業生葉綠儀放棄與醫師男友的感情,不管母親的強烈反對,正式成為林務局水里工作站的一分子。既是菜鳥又是女生,老是遭受組員的言語諷刺,她卻一心想證明自己也能成為優秀的巡山員。深山中被竊的七里香、考驗心智的深山特遣、喝下水鹿洗澡坑裡的水、埋伏抓山老鼠……,挑戰接連而來,總是組員楊向陽有力的臂膀支撐著她;一段正在萌芽的感情卻因一場大學生登山意外陷入危機,父親當年因公殉職的實情也漸漸浮現;緊接而來一場森林大火,鋪天蓋地要將她吞噬,身邊最親近的人卻在烈焰竄天中不見蹤影……在山林面前,山神沒有留時間給人們猶豫,巡山員只能勇敢踏入森林山野的深處,領會「山神」的存在與意義。作者簡介海德薇筆名取材自哈利波特的貓頭鷹Hedwig,曾榮獲時報小說賞、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和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等多項文學獎項,出版有《禁獵童話》、《我的虎爺好朋友》及《消逝月河之歌》等數本小說作品和傳記,其他短篇散見於《皇冠》與《印刻》雜誌。同時具有靈療師資格,不揮灑魔杖時則搖筆桿,最大願望是成為魔法的信使,以故事為世界帶來魔幻力量。購書連結博客來2020年林務局「木作之森」筆記本限量贈品版https://bit.ly/2ZzeexV(限量贈品版)https://bit.ly/30i4veC(一般版)誠品https://bit.ly/3jcz8ur金石堂https://bit.ly/3eFJuPY讀冊https://bit.ly/2CdqSKemomohttps://bit.ly/32qWqXB
+ More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2——神秘的來來飯店十七樓俱樂部
十信案爆發前,蔡辰洲常在他哥哥蔡辰男經營的來來飯店(現為台北喜來登飯店)十七樓俱樂部,與蔡辰男一起宴請黨政軍大員。能進入來來飯店俱樂部的人非富即貴,即使再有錢也不見得買得到貴賓卡。來來屬於國泰集團蔡家產業,當時由蔡辰男主事。蔡老闆眼光獨到,精於古董字畫,藝術風味夾雜鈔票氣息,既抬文藝書卷身價,又增孔方資財之利。來來飯店,物如其主,就是藝術風味夾雜鈔票氣息典範,價格貴,等級高,能進來來飯店,就是身分象徵。▲來來飯店(現為台北喜來登飯店)。圖/鏡文學然而,同樣是來來飯店,裡頭不同樓層,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概括言之,一樓大廳自助餐,那只能算是入門場面,讓人開開洋葷,長長眼界。真正貴中之貴,真正高人一等之地,則是十七樓俱樂部。這俱樂部,等閒之人,不得入內,算是來來飯店內一塊租界,只有鈔票夠多,頭銜夠高,來頭夠大之輩,才有資格問津。十七樓俱樂部,起碼門檻為三十萬元。繳納三十萬元入會費,可獲得會員卡一張。憑這卡,可入俱樂部,但也就是張入門卡而已。進了俱樂部,種種消費,都要另外付費。實力派生意闊佬,無不以來來飯店十七樓會員卡為榮,如有這會員卡傍身,走路都能生風,身價自然不同。然而,就算進了十七樓俱樂部,還另有門檻。在十七樓俱樂部,貴賓卡,也就是基本消費而已。在會員卡之上,還有貴賓卡。會員卡,看錢說話,只要鈔票夠,三十萬砸過去,會員卡飛過來。而貴賓卡,則是看人說話,光有錢沒用,還得看身分,看地位,看頭銜。概括而言,蔡辰男、蔡辰洲兩兄弟,將這十七樓俱樂部,視為結交黨政軍權貴銷金窩,只要身價夠,不必開口,不費分文,來來飯店十七樓俱樂部貴賓卡,就從天而降,免費贈送。官場上大人先生們,生性各有不同,有些人,像是行政院長俞國華,蔡家兄弟也曾送過來來貴賓卡,但俞國華潔身自好,從來不曾來過。但更多黨政軍大員,卻敵不過內心那股「大丈夫當如此也,有為者亦若是」驅動之力,成了蔡家兄弟囊中之物,時不時就進來來飯店十七樓這銷金窟,安營紮寨,宴飲享樂。(部分內容整理摘錄自《十信風暴》)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3fNU74b誠品|https://bit.ly/2Z1VMMO金石堂|https://bit.ly/37Reqv3讀冊|https://bit.ly/2YXT9f3
+ More
「1、2、6」也有獎,鏡文學FUN大鏡專案啟動!
文化部藝FUN券正式上路一週,「1、2、6」的朋友也別難過!鏡文學響應文化部,特別推出FUN大鏡專案,鏡文學全書系書籍買一送二,不分號碼人人有獎!不論是否使用藝FUN券,只要在7/22-9/4活動期間內,於實體書店通路購買鏡文學全書系書籍(須提供購買書籍及明細照片),並於活動貼文下方留言tag一位好友,EX:@王大名來看鏡文學小說鏡文學就送出2組Readmoo電子書城專屬兌換碼,一人消費,兩人得獎,FUN大你的藝文能量!快到實體通路購買小說,與鏡文學一起振興藝文(隨機送,送完為止)!活動期間#海德薇#張國立#BLUE藍聖傑#吳曉樂都將陸續在鏡文學推出重磅新作,更多消息請鎖定鏡文學官網及粉絲團。活動網址:https://mirrormediafb.pse.is/STPS2至於有中獎的朋友,鏡文學提醒您,藝FUN券的使用期限到今年12月31日為止,適用範圍包含「實體店家消費」如書店、唱片行、電影院等藝文場所,消費者可至APP中的「藝文店家地圖」快速查詢附近的適用店家。(圖片來源:文化部)「網路預購票券」則可於網路平台,如兩廳院售票網、電影院官網訂購藝文活動及電影票,網路書店則不在適用範圍內喔。(圖片來源:文化部)
+ More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1——台灣史上第一起金融掏空案
「沒有江南案,就不會有十信案!」五鬼搬運,掏空十信,牽涉金額逾百億。1985年春,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發生擠兌風潮,台灣金融史上稱之為「十信事件」。事件爆發後,舉國震動,社會不安。全案內情複雜,牽連極廣,牽涉金額逾百億。《十信風暴》王駿著出版日期:2020/7/3江南案後,黨政高層如火爐般燒著,此時有十信員工寄發檢舉信予總統府、行政院,檢舉信內容詳實,指控十信各分社庫存現金不足,每次合作金庫金融檢查,十信事前都預獲通報,連夜搬錢,補足虧空。蔣經國得到消息,決定查辦。當時財政部長陸潤康與金融司長戴立寧商議,決定繞過合作金庫,改請中央銀行金融業務檢查處出手。商量妥當後,陸潤康指示戴立寧親自辦稿,擬出機密公文,交予中央銀行,協調央行金檢處,在星期六上午,十信開門營業前,派員同時突襲檢查十信七家分社,以收措手不及之效。然而,十信老闆蔡辰洲本事奇大無比,居然在突襲檢查前,就得悉情報。蔡辰洲動員十三兄弟幫立委,外帶若干終身職資深立委,趕赴時任央行副總裁的錢純住宅,要求暫停大規模檢查。錢純嚴峻拒絕蔡辰洲所求,言明央行已經答覆財政部,同意行動。儘管突襲金檢事前走漏風聲,但因同時檢查七家分社,十信已無力搬錢補救。就此,十信風暴揭開序幕。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3fNU74b誠品|https://bit.ly/2Z1VMMO金石堂|https://bit.ly/37Reqv3讀冊|https://bit.ly/2YXT9f3
+ More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7/15 - 7/21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獻給殺人魔的居家清潔指南》TOP2《極簡人必備的雜物虐殺手冊》TOP3《優雅小姐的生存之道》TOP4《一合居》TOP5《不能讓老師發現的霸淩日記》
+ More
【按讚加分享抽限量耳機組】「鏡好聽學院」明星聲音主播齊現聲,粉絲應援活動大募集!
2020年春天,「鏡好聽學院」正式啟動,為聲音表達愛好者建立一個全新養成與交流的平台。首期招募總共吸引478名有志者報名,經過海選面試、超過20小時課程培訓、多方評選和錄音實戰種種嚴苛考驗,現搶先現聲15位明星聲音主播,即將在今年底推出個人有聲書演繹作品。《鏡好聽》推出「#Match我的明星聲音主播粉絲應援大募集!」活動,邀請15位聲音主播以「聲」示人,連續15天,各具魅力特色的聲音主播輪番登場,粉絲將可以透過明星聲音主播的應援影片,搶先感受不同主播們專業的聲音表演力與明星特色。鏡好聽想讓你從主播們清亮、低沈、溫柔、爽朗的聲音中,Match出最適合你的聲音!粉絲應援大募集活動也揭露了明星主播們在錄音室以外的神秘身份,他們或有專業配音背景,也有劇場演員、操偶師、金融業者、研究助理、日文翻譯、插畫家等背景各異,而唯一共同點是運用聲音來表演的熱情與夢想。即日起至8/5為止,只要在鏡好聽FB粉專按讚,「公開分享」任一篇寫有#Match我的明星聲音主播的貼文,就有機會獲得「限量耳機組」。活動詳情請見鏡好聽FB粉專www.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More
「既然青春留不住」,不如再放浪一點——蔣亞妮讀成英姝《再放浪一點》
我很害怕單一化。不管是一件事、一種稱呼、一個版塊或一類性別,比如「女性文學」、「女性作家」與「女性書寫」(替換成同志亦然),但我明白這些存在,依然有其必要性,因為世界確不存在專指男性書寫的「男性文學」,我們只能不斷催熟「其他」、壯大「之外」。《再放浪一點》成英姝著出版日期:2020/6/12成英姝的最新長篇《再放浪一點》,距前作《寂光與烈燄》整整四年,男賽車手開出記憶的荒漠,這次的小說主角是三個有欲望、有野心的女性。成英姝只使用了一個進行中的「劇本」,便將三者串連。三十多歲的女編劇高愛莫,一直期待寫出暢銷劇本,卻總是心比手高;五十多歲的過氣豔星鞏麗蓮,將最後翻紅的機會壓在請高愛莫為她打造的劇本上;最後是二十多歲的Z咖女演員林由果,為了演出機會極盡賣傻、賣瘋、賣性感,拋售羞恥。不經意處,有著張艾嘉2004年電影《20.30.40》的女性年齡思考,或許一點1994年王晶電影盛世時期《戀愛的天空》(又作《四個好色的女人》)中的自覺與譏誚,偶爾閃過2013年黃真真執導的《閨蜜》裡,少數精彩大膽的生動對白,疊影混搭。說穿了,《再放浪一點》是講女性的小說,卻不該被單一化為女性小說,這是我深以為戒的閱讀整理。1990年「布克獎」得主,英國作家A.S.拜厄特說過:「如果要做為一個好的女作家,你首先要是一個好的作家,而不是僅僅和女作家在一起,大家只討論女性的事情。」這與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說過的:「在這個世上,我首先得是一個負責任的父親,然後才是一個作家。」放在一起看,相當有趣。事情的優先順序永遠是,先是一個怎樣的人、才是一個怎樣的作家,至於性別,萬萬不需要淪落為少數族群與偏遠地區一般的加分要點。成英姝雖然在《再放浪一點》不斷拿針戳出女性的血點,像是談到年紀時,她寫四十多歲女人的屁股,會從短褲下緣垂出,但穿的卻不是熱褲;可四十多歲也不全然缺點,比如女人拉皮:「都說拉皮就要趁年輕,大概四十多歲最好,拉了能定型,還好看,老了才做,三兩下就崩壞了。」幽默的最高級是開自己玩笑,這點成英姝與她小說中的三個女人都做到了(換成男性處理就容易落得政治不正確)。如果就只停留在此,三個女人一台戲,就算再加上一個暢銷名作家梁夢汝與時尚設計師維若妮卡,五個女人大搞女性主義,唱得也還是過於單調了。還好,成英姝不需要女性加分,她在《男妲》跟《地獄門》等長篇作品裡,已經自證這點。不管是暴力、類型、情色與異色,她都玩過了,所以我們必須看進深處,穿越性別、翻玩意識。大家應該都聽聞過維吉尼亞·吳爾芙那如當代夏娃宣言般的「自己的房間」,女性(尤其寫作者)要有一個自己的房間,房間需能上鎖。不過吳爾芙的原句不只這些,而是:「女性要想寫小說或詩歌,必須有五百鎊年金和一間帶鎖的房間。」散文集《自己的房間》出版於1930年前後的英國,作個簡單計算,那時的500英鎊約等於如今的120萬至150萬新台幣(相近當時英國中產階級以上男性年收入)。吳爾芙與她「500英鎊說」也非憑空發論,剛好是她姑媽留予她的遺產年金。可惜,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民國107至108年平均年收入,當代台灣女性大約落在57萬至60萬間,小說中的三個主角大約也不會超過這個數字。當我們都少有「500英鎊」年收時,就不再寫了嗎?答案很簡單,不管你是男是女、優渥還是落魄,都得要寫。反正生活再慘,小說裡得暫時靠海苔片、泡麵、豆腐撐過生活的女編劇也寬慰自苦地說了:「幾個月接不到工作,明明過著清貧的生活,卻一點也沒瘦,又是一樁宇宙並非邏輯建構的證明。」編劇也好、作家也好、畫家編輯老師都是,拿著筆的一個都逃不了,比起性別,《再放浪一點》的主體,更靠近一群無處可歸、無路可出的現代人。這不禁讓我想到多年前成英姝在「三少四壯集」發表的短文〈我們都太在意永遠〉,她寫喜歡的作家:「托爾金的世界是一個放置在真實的凡俗的平淡無奇的世界中的箱子,兩者平行重疊,當濃霧遮蓋了視線,有時撥開那白色的簾幕,就會置身在托爾金的世界中。有一種電影情節,主角意外或者為了某種目的,來到了另一個時空,大部分的劇情,最後都讓他回到自己原本的世界。」這也是我在讀這本小說的感受,當我在小說世界、他者時空,遊歷一場後,卻發現聽到的全是我自己世界的回音與困境。比如,故事的存在可能;比如,美好的總是往日時光。雖然美國小說家勞倫斯·卜洛克聲明:「偽造正是小說的核心與靈魂。」而在一眾台灣小說家中,成英姝很高程度地展演了她虛構(Fiction)的能力,私小說的座位,即使你拿著她生平門票一幕幕尋找,最多也只能看見經過了離解、脫墨、洗滌、漂白而還魂的再生紙,前人的名字與筆跡,你找不到。她是罕有地認真說故事的人,為我們展演她精心設計的一個又一個「靈暈」(aura)。靈暈就像故事的入場卷,你得透過它才能真正進入故事氛圍。她通過小說中編劇角色的困局,狠狠敲擊了當代文學一直討論不休的:該怎麼說故事、還有沒有故事,以及有沒有人還在說故事?於是在小說故事完結前,她忽然花了許多段落定義「故事」:「故事究竟有沒有它自己?那個它自己又是什麼,在什麼時刻誕生的?人的一生說了數不清的故事,這些無窮的故事散亂,充滿矛盾、歧義,它們會被什麼指向一處,變成同一個故事嗎?⋯⋯事實上,每個故事在當下便已完成了,每一個瞬間就涵蓋了過去和未來的可能,在那個點上,它已經是完整的了,有它自己的內在邏輯。」成英姝以故事作答故事存在,故事是有可能的,小說依然在說著不同故事與包裹故事,故事裡又再藏著些許內在自我。小說隨著主線「劇本」的完成,走向結尾,最聰明者顯得蠢笨、最癡傻者卻看得最清,撕逼的人說不定相知相惜,這樣的安排在小說裡並不特別,特別之處是成英姝洞悉世情的口吻,當她寫道別人教訓愛莫的編劇態度時,說的是:「你犯的這個毛病也反映在你的創作態度裡,你鄙視陳腔濫調,你對於無論是別人或者自己曾經說過的話都認為沒有價值重複,但你以為真理有多少?」過去了,才有來處可以回頭,天真過,也才能說世故的語言。我和小說同時驚覺,現在的所有故事,都由「過往」觸發至今,就像五十多歲的昔日豔星高談自己仍有粉紅色乳頭一樣,看似放浪的全是幻夢。每一個小說的角色都困於舊日,尚未發福的身材也好、捧在手心的愛或是充滿可能的未來都結束了,於是小說為他們寫下:「以為永遠記住我們年輕時的樣子,彷彿就能回到過去,但過去就和未來一樣,從不在默默那裡等待。」說的其實是,往日時光,早已遠去。「回不去」的不只叫半生緣,方文山為南拳媽媽寫的歌裡,那年Lara也唱著:「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小說中的每個人,似乎也都無家鄉、無歸途。既然無家無鄉(也沒有吳爾芙說的百萬年金)、既然青春終究留不住(也活不成李宗盛一樣的成功大叔),成英姝告訴我們,不如再放浪一點,反正,沒有從前了。
+ More
《十信風暴》新書發表會——牽連150億最大弊案!見證燒向政經社會的金融大火
1985年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因違法超貸,引起擠兌風暴,不僅重挫台灣政治、財經,更造成社會不安、舉國動盪,「十信案」主事者蔡辰洲與財政官員的攻防,幾近動搖國本、並影響日後政局改革,堪稱台灣歷史上風暴最烈的金融弊案。當年參與十信、國信兩案的資深新聞工作者、「鏡文學」作家王駿,執筆《十信風暴》,以紀實小說形式呈現當年弊案之下的暗潮洶湧,揭密此案不為人知箇中內幕及採訪歷程。作品在「鏡文學」官網連載時就廣受好評,日前已出版為實體書,並於今(18日)舉行新書發表會,邀請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對談。《十信風暴》王駿著出版日期:2020/7/3「撰寫這部小說使用大量資料,尤其書中人物絕大多數以真名登場,因而所寫內容必須有所本,有根據、有證據。」王駿表示,「十信案」爆發時他正任職於《工商時報》,幾乎從弊案開端到結束都參與報導,撰寫《十信風暴》前,他蒐集了大量資料,一類是自己早年收藏,第二類則是去圖書館蒐羅所獲。此外,王駿也完善保存當年跑「十信案」的訪談資料,包含俞國華談十信始末、陸潤康談十信始末及日後遭遇等等,擁有了此案的第一手文件。十信案真是蔣經國為轉移江南案才引爆?解嚴前政府權力隻手遮天,不到40歲的蔡辰洲卻能板蕩台灣政局?對於弊案種種疑點,回首35年前的事件,王駿在《十信風暴》中點出許多檯面上沒說的秘辛,包含當時輕易放行官員,連帶對涉案商場大號人物也沒追究。知名作家管仁健也指出,當時外有江南案觸怒美國政府,內有十信案引發金融風暴,兩案都涉及情治系統各擁心目中蔣經國死後的接班人,因而也成為加速解嚴的最後兩根稻草,王駿則透過強健筆觸,解開謎團重重的十信案,揭發其中內情。▲王駿《十信風暴》新書發表會。(圖/鏡文學)而「十信案」對於當下台灣政治環境有何意義,謝金河表示,十信是台灣經濟與政治發展中,非常重要起承轉合的點,當時經濟面臨巨大傷害,台灣股市跌到636點,經濟前景岌岌可危,很多人積極辦理移民,十信的擠兌風暴帶給台灣很大的信心危機;沒想到大危機也是大轉機,不到5年內,台股竟靠著熱錢推升房市與股市。前司法院長賴英照則說,這30年間台灣的金融版圖發生本質的變化,過去公營銀行掌控金融業的局面已經完全翻轉,有別當初公營接管模式,現今金融體系正派經營相對重要。弊案帶來的影響皆於《十信風暴》中完整呈現,該作已於7月3日出版上市。【7/18新書發表記者會現場補充】行政院前院長陳冲提到,對於「十信案」自己也有一段淵源,未在書中被提起,他表示,十信出事時,他任職於農民銀行企劃部副理,當時合庫得知要概括承受時非常不願意,農銀董事長便找他商量是否要接管十信,他便提出兩項理由說服政府:第一能安定金融秩序,同時將十信尾大不掉的事情解決,第二希望能把都市的錢帶到鄉村去,可惜最終並未說服成功,未能拿下接管事項。這次王駿將「十信案」以小說形式記錄下來,勾起當年不少回憶。主持人陳鳳馨則說,自己也曾動念寫「十信案」,卻因怕無人在意而遲遲未動筆,好奇王駿為何想將「十信案」寫成書。王駿回答,去年3月就受邀出書,過程蒐集許多資料,怕使用真名不妥,還拿書請教法律前輩,整本著作內容、對白皆屬實,採用當年報導內容還原真相。對此陳鳳馨稱讚,王駿的筆法擺脫調查報導的乏味,又將事件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實在精彩!▲左起主持人陳鳳馨、作者王駿、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圖/鏡文學)「王駿寫了《十信風暴》,勾起我許多往事。」謝金河則說,當時剛在《財訊》任職時,就十分關注十信的營運狀況,發現蔡辰洲不斷用高利貸借錢,便寫了第一篇報導在《財訊》出刊,不料11月才見報,12月十信就爆發擠兌潮,十信風暴就此展開。當年,《財訊》需要大量十信相關報導,找了許多外稿記者,第一好手就是王駿。回想當年報導弊案時,挖掘內幕的功力相對重要,王駿分享,當時除了翻垃圾桶、收集高官開完會的便條紙,用鉛筆畫出字跡拓印,還曾假冒賦稅署員工,打給工業局索取公文,再偽裝成財政部工友取得後刊登。此外,王駿對於事件過程的記憶力也異於常人,他在書中提到,當時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還是立委,卻捲入金權糾葛,王駿便在現場直接背出當年《聯合報》在1985年8月22日刊登此事,及完整標題「王金平欠國信10億,從未付息,手續費未入帳,恐有流入私人口袋之嫌」,證實所寫之事皆有所本。對此陳鳳馨說,王駿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當下發生的新聞、過去的關聯性他都好奇,再藉由訪談把故事人物的背景串聯起來,記下來後撰寫成冊,就是王駿寫作的功力。對於書中沒提到的內幕,陳鳳馨好奇問,當時調查局是否有監聽財經部的電話,引爆導火線的那通電話,為何成為懸案?王駿則說,財政部前次長戴立寧曾親口說過,若他打了電話就是違反限制秘密原則,十信內一定有公文指示,但是沒有;所以在書中描述此段時正反並陳,「至於有沒有,我心裡有答案,但不能講。」▲《十信風暴》作者王駿。(圖/鏡文學)至於「十信案」關鍵人物蔡辰洲,陳鳳馨認為,「十信案」發生在台灣經濟低谷的時刻,之後台灣經濟轉為蓬勃,若蔡辰洲撐過弊案,是否就有機會翻身?對此謝金河回答,在那個年代,政商都有一定的困境,蔡辰州敗在動用太多政商人事,包含蕭政之、立委十三兄弟等,「若他政商分際能分清楚,沒有選上立委動用政治人事,不會有這麼慘的晚年。」另外,為何蔣政府對十信和國泰信託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是否有書中未提到的內情?王駿表示,會嚴辦十信卻輕放國泰,為的是「讓局面不要太動盪」,其中牽扯到結黨營私問題,有政治因素和無政治因素的差別,「若辦了十信又國泰,場面會一發不可收拾。」▲王駿《十信風暴》新書發表會。(圖/鏡文學)最後王駿分享,希望《十信風暴》能帶領讀者了解台灣曾經歷過這個大時代,「只要大家看完覺得很好看,我就滿足了!」陳鳳馨也說,對於不知道「十信案」的讀者,可能就當作故事的方式看完,但對於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我們,十信案扮演著重要的意義,包含現今《銀行法》的規範細節,例如股東持股的限制、銀行放款的限制,「永遠不要放棄任何一次危機」,若沒有「十信案」,金融法規可能無法修改的這麼完整。謝金河則說,王駿寫的《十信風暴》記錄了那30年台灣經濟的起承轉合,把一個大時代用精彩的故事呈現,造成台灣政經社會如此翻騰的「十信案」,用王駿的筆記錄下來,或許看完《十信風暴》,就能知道台灣經濟下一步該怎麼走。
+ More
【鏡好聽特別企劃】攝影黑手李阿明顧船的2190個日子
一天不到1000元的顧船臨時工不賣苦情拍攝漁工燦爛時光《這裡沒有神》的作者李阿明,18歲高中畢業後就上台北工作,成為一名資深攝影記者,不但晉升成了主管還買了房,以為人生穩定順遂,卻在43歲那年,為了照顧家人重返高雄生活。回到家鄉後,他斷開與台北的聯繫,一張照片也不拍,直到老母辭世、孩子長大,頓然所失的他感受到生命的空虛和沉落谷底的焦慮。後來,李阿明偶然拿起塵封的相機,帶著亂閒晃的心情,晃到了前鎮漁港邊,因緣際會開始當起遠洋漁船的顧船工,自稱職業攝影黑手,用快門拍攝漁工們的燦爛時光。現在,《鏡好聽》為這一張張真實的現場影像加入了聲音,帶你走入360度聲景的前鎮漁港,聽港邊人的故事,聽一位資深媒體人到顧船爸爸桑的心境呢喃。(點圖片看更多)漁港映像——攝影黑手李阿明顧船的2190個日子。作者李阿明親自朗讀《這裡沒有神》篇章x鏡好聽採訪朗讀篇章節錄自/攝影文集《這裡沒有神:漁工、爸爸桑和那些女人》攝影/李阿明採訪整理/許越如聲音製作/蔡恩禮想看更多李阿明的攝影作品,可以到新浜碼頭藝術空間觀展:展覽資訊|http://www.sinpink.com/exhibition_dt.php?id=177展覽名稱|沈潛暗處-看到光李阿明個展展覽日期|2020年7月18日-2020年8月9日展覽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A、B展覽室
+ More
169106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