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信風暴》喬王的美食啟蒙地圖

《十信風暴》喬王的美食啟蒙地圖

一碗小羊肉(已歇業)翁文維道﹕「就在北新路口那兒,有個三家村小店,叫什麼一碗小羊肉。之前我吃過,有點名堂,味道不壞。今天難得,這兒又清靜,咱們吃點熱羊肉湯,順便喝點小酒。」北宜路展抱山莊中,調查局長翁文維與主秘為避耳目,在此密商調查十信案蔡家背後官商勾結名單內幕。▲一碗小羊肉(圖/鏡文學)隆記上海菜館(已歇業)這館子,置身窄巷,那巷子既短且狹,往外頭走個幾十步,就是中山堂前廣場。江浙兩省國代,多到此吃點家鄉菜。中山堂是國民大會開會所在地,周遭多有各省餐館。央行金檢處處長程光蘅在此宴請外勤同仁,餐後出發十信金檢突擊行動。山西餐廳(現為北平上園樓)「中山堂斜對面,就是山西餐廳,以貓耳朵、刀削麵、紫銅火鍋聞名,北方幾省國代,常去那兒聚餐。」原老闆為閻錫山家廚,1994年原址改建歇業後,老師傅們合資於林森南路以「北平上園樓」重開,但仍保留「山西餐廳」作為招牌。▲山西餐廳,現為北平上園樓。(圖/鏡文學)彭園湘菜館「彭長貴那廚藝手段,可高明了。沒幾年,就把央行員工餐廳弄得風生水起。後來,他經營央行員工餐廳,攢了老本,就去外頭開這彭園餐廳了。」以左宗棠雞、富貴雙方等菜揚名國際,彭長貴更每年至七海官邸掌辦結婚紀念日家宴,《十信風暴》中,央行同仁念念不忘其主持央行餐廳時的名氣。東一排骨財政部秘書室梁專員:「我剛才聽說,總務司向東一排骨訂了四十個便當,雞腿、排骨各半。」位於鄰近各機關的延平南路,店面裝潢為又像西餐廳、又像舞廳的華麗風格,許多政商名流曾是座上賓,也常是公務機構、公司行號的會議餐盒首選。▲東一排骨。(圖/鏡文學)京兆尹餐廳(已歇業)「長久以來,台北頗多北平館,所賣不外是豬牛肉餡餅、大蔥餃子、炸醬麵、火鍋涮羊肉之類食物。這京兆尹不一樣,還真有不少甜鹹點心、麵食,稱得上是獨一份,外頭還真是找不到。」小方與在國泰信託工作的同學黃斯達在此聚餐,黃斯達一吐國信偽造文書,而財政部為維持金融穩定不作為內幕。世華銀行頂樓招待所「這天晚上,早就約了飯局,在館前路世華銀行總行頂樓招待所,請的是立法院中央政策會梁肅戎、趙自齊等幾位委員。」許多銀行設有招待所,因不受餐飲法規限制,又有隱密性,方便政府官員與企業要角應酬宴客、密商協調。陸潤康在此一吐十信案苦水,後接到行政院秘書長勸退電話。金峰魯肉飯「南門市場隔壁,另有一大樓,該大樓一樓那兒,有家台灣味小吃店,名為『金峰魯肉飯』,生意頗好,眾記者就去那兒吃午飯。」金峰魯肉飯可能是國外觀光客最熟悉的台灣滷肉飯,幾十年來總是大排長龍。小方與眾記者在財政部採訪空檔,一同在此打牙祭。▲金峰魯肉飯。(圖/鏡文學)

+ More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6——數千存款戶一生積蓄血本無歸?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6——數千存款戶一生積蓄血本無歸?

關於十信案,坊間一直有個說法:「本案影響投資人信心,造成銀行嚴重擠兌,數千存款戶畢生積蓄血本無歸!」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一直以來,「保障存款戶權益」是政府至高無上的標竿。比方說,一家上市銀行出了事,政府不會保障購買這家銀行股票的投資人,但絕對會動用國庫資金,百分之百保障這家銀行所有存款戶權益。事實上,十信之所以會鬧出大亂子,就是因為政府要保障十信存款戶,不讓存戶有一毛錢損失。所以,當時合作金庫才動用三十億元,如肉包子打狗一般,被蔡辰洲耍弄。整個十信案,受害的,是貪圖高利息,把錢借給國泰塑膠集團那批債權人,他們才是血本無歸。至於十信存款戶,一毛錢都沒少。▲蔡辰男。(圖/鏡週刊資料畫面)維基百科上寫到「十信案的爆發嚴重傷害臺灣投資人的信心,臺北十信各分社都受到嚴重的擠兌,數千存款戶一生的積蓄血本無歸。十信案受害者達十萬人以上」並非事實。十信案受害人,其實是國泰塑膠集團債權人、以及國泰塑膠集團員工人頭,加起來約幾千人,而非逾十萬人。 十信、國信雙風暴,案情千頭萬緒,之後的發展千奇百怪。比方說,國信老闆蔡辰男,比起他弟弟蔡辰洲,就幸運許多。當時他被銀行團逼著湊錢還債,本來山窮水盡,眼看著就榨不出油水了,正巧,碰到台灣經濟起飛,股票、土地價格暴漲,因而,他全身而退,雖然剝了皮,但還留得大量土地,後來才東山再起。三十幾年前,人治重於法治,當局關了弟弟蔡辰洲,卻刻意把他放在外面,逼他籌錢還債,倘若他籌不出錢,一定是關進牢去。如果他關進去,那麼,國泰信託集團幾十名幹部,恐怕也都難免牢獄之災。事實上,蔡辰男國信窟窿不比蔡辰洲十信小,但弟弟蔡辰洲卻關進牢去,還送了性命,而哥哥蔡辰男現在卻還在台北,開著「海峽會」餐廳。▲海峽會餐廳。(圖/鏡週刊資料畫面)

+ More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5——黨國大老氣急敗壞,腦溢血身亡!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5——黨國大老氣急敗壞,腦溢血身亡!

民國七十四年元月五日,央行金檢處從隆記菜飯出發,突襲檢查十信,揭開十信風暴序幕。▲已歇業的隆記小館曾是許多政商名人的聚會場所。(圖/資料畫面)交通銀行是國營銀行,常務董事由政府派任,以現役財經金大員為主力,間而亦有退休要人摻雜其間。無論黨務或行政系統,特大號耆老、耄耋,年事高,血氣衰,早該回歸林下,悠然安享餘年。然而,此輩大人先生們,一來畢生公務倥傯,在權柄機器裡進進出出,一旦退休,沒法子適應諸事皆空生涯,人雖退而心不休。  時任交通銀行當常務董事余井塘,對於當時十信案與其牽連的國信案動用其他銀行相救頗有微詞,他認為交通銀行,是專業銀行,本身有很多該做的事情,都還沒做好,怎麼會動用龐大資金,去接管蔡辰男國泰信託爛攤子?▲前交銀常董余井塘。(圖/中央社記者沈鑫南攝)在一次常董會議上, 余井塘義正詞嚴,語驚四座,痛罵一通,罵完,虎著臉,環視與會諸現役財經金大員。其實,余對十信、國信案情並不了解,只是每天看電視新聞,有了片面印象,覺得拿政府錢去救十信、國信,壓根是肉包子打狗,注定賠本。在場諸交銀常董,心知肚明,曉得真相,但輩分低、年紀小,誰也不夠格出頭勸解。只有交通銀行總經理賈新葆答道﹕「我們這也是奉上級指示辦理,並非交銀自行決定,也非交銀主動撥發資金。」余井塘聽了,火氣更旺,猛然挺起上身,右手抓著椅旁拐杖,砰然上下敲擊地板,邊敲邊喊道﹕「你們就會拿上級搪塞。我倒要問問你,你說,是哪個上級,要你們這樣胡攪瞎搞?」「要我們交通銀行,去接蔡辰男國信爛攤子,未來接管國信損失,要超過一百億元。你們聽聽,一百億元哪!一百億元可以做多少事?可以起造多少建設?可以造福多少老百姓?」余井塘罵完,上身頹然靠回椅背,兩手扶著把手,吭嗤吭嗤,不斷大喘氣。喘到後來,腦袋一歪,整個身體斜斜癱在椅子上,昏迷過去。眾人見情況不對,趕緊喊人,打一一九,叫救護車。七手八腳,把余井塘送進忠孝東路中心診所,拿儀器掃描腦部,掃出來一看,整個腦部五分之四出血。拖了五天,拖到四月二日清晨五點三十分,余井塘與世長辭。黨營報紙中央日報,刊出這樣標題:黨國大老余井塘被十信、國信案活活氣死。(部分內容整理摘錄自《十信風暴》)▲交通銀行原址,現已改為兆豐衡陽大樓。(圖/資料畫面)

+ More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4——十三幫兄弟呼風喚雨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4——十三幫兄弟呼風喚雨

十信之所以能五鬼搬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蔡辰洲政商關係良好,當時為了讓事情進展順利,民國七十二年年底的立委選舉,包括蔡辰洲在內,國民黨在台北市提名七位候選人,七人全部當選,當時號稱「Seven Up」。蔡辰洲更在不過一年時間,在立法院成了氣候,拉幫結派,弄出了一個十三兄弟幫的聯誼會組織。其實十三兄弟不只十三人,被點名稱為「十三兄弟幫」者,起碼有十五、十六人。成員包括劉松藩、王金平、洪玉欽、謝生富、李宗正、李友吉、林聯輝、蔡勝邦、吳梓及蕭瑞徵等。▲前立法院長劉松藩、副院長王金平出席立法、行政部門協調會報(圖/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當年,蔡辰洲當了立委,意氣風發,很快在身邊聚集了這幫同儕。蔡辰洲是十信理事主席,十信就是金山銀山,無論多少鈔票,直接伸手往裡頭搬就是。故而,蔡辰洲就成了這幫人背後金主,但若論輩分,他畢竟淺短,因而,這聯誼會會長,得另外找人,於是,就由劉松藩領銜,當了會長。劉是增額立委,進立法院十三年,與資深、增額立委交情深,人面熟,深諳立法院生態。王金平,算是十三兄弟幫公關部長,在蔡辰洲當立委前,王金平就與蔡家兄弟關係密邇,多年來,他在立法院,替國泰集團經營各種關係。蔡家兄弟在來來飯店宴請立委,應該請幾批?哪些立委該放在同一批請?都由王金平居間協調,此人儼然就是國泰集團派在立法院的公共關係室主任。王金平與十信,與蔡辰洲,其實關係簡單,瓜葛不算深。他與蔡辰男,卻是關係密切。蔡辰洲作風張揚毛躁,十信臭名在外,但若論窟窿之大,真正爛到家的,卻是蔡辰男手底下的國泰信託。幾年來,王金平自蔡辰男所經營國泰信託,貸得鉅額款項,此事,外頭早有風聲。他與蔡辰男關係,正好應了一句俚俗︰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兩人,利害與共,互利共生。十三兄弟幫成軍一年來,聯手打過兩仗,先是左右銀行法修法方向,繼而硬是擋掉行政院報上來備查的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規則。這兩大法案,攸關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營運,恰好與蔡家兄弟手底下台北十信、國泰信託密切相關。這兩大戰役一打,十三兄弟幫揚名立萬,在政壇打出字號。這幫立委全都受過蔡家兄弟照顧,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因而,同枝連氣,休戚與共,利害相關。這幫人曉得蔡辰洲掏空十信,曉得蔡辰洲多金善舞,靠的就是搬運十信資金,但委實想像不到,窟窿竟然有五十億之大。溯本歸源,這蔡辰洲,其實最早是靠國泰塑膠起家,入主十信,是後來的事。他苦心經營國泰塑膠,倘若本本分分,專營本業,也不至於出大問題。無奈,蔡辰洲身在企業家族,眼見其他本省籍大家族,像是辜家、吳家、王家都是家大業大,企業成群,心裡自然油然而生「有為者亦若是,大丈夫當如此也」想法。企業一旦匯集成團,就成了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枯俱枯。民國六十年代,兩波國際能源危機來襲,台灣企業風雨飄搖,蔡辰洲名下那十幾家企業,全都陷入苦戰,需有龐大挹注,才能苦撐待變。於是,十信就成了聚寶盆,蔡辰洲大搞五鬼搬運,輸血一般,將十信資金源源不絕,輸往國泰塑膠集團十餘家企業。至於五鬼搬運手段,雖是五花八門,但百變不離其宗,都是靠國塑集團員工當人頭,向十信貸款。大量國塑員工,加入十信為人頭會員,然後,申請社員貸款。某些貸款,壓根沒有抵押品。另一些貸款,雖有抵押,抵押品卻是國塑集團股票,或者不值錢土地。款子由人頭貸出去,歸蔡辰洲運用,每月僅繳交利息,而拖延還本。貸款資金進入蔡辰洲囊中,主要用以挹注國塑集團所需,剩餘則由蔡辰洲揮霍花用。(部分內容整理摘錄自《十信風暴》)

+ More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3——究竟是誰打了這一通關鍵電話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3——究竟是誰打了這一通關鍵電話

十信案爆發,金融司長的戴立寧扮演其中關鍵角色之一,當時,十信紛擾越燒越旺,中央下令十信得勒令停業,並由合庫全面接手,才能止住亂局。中央銀行總裁張繼正向行政院長俞國華報告了十信現況。張繼正陳述了從二月初以來,財政部對十信所作處置。二月二日,十信蔡辰洲向合作金庫申請融資,額度十億元。二月四日,合庫向財政部報備核准,將十億資金,融通與十信。詎料,二月五日,十信蔡辰洲又來要錢,一開口,還是十億。為此,財政部長陸潤康特別指示金融司長戴立寧,帶著金融司地方金融科科長張慶堂,到合作金庫去,與台北市財政局長林振國、合作金庫總經理陳曉鰲開會,訂下三原則︰一、十信不得承作新放款。二、合庫對其融資,只限於彌補票差。三、若發現十信留用融通資金,即予停止融資。這三項原則,等於築起一道堤防,阻擋蔡辰洲惡性挪用合庫資金。▲財政部次長戴立寧立院備詢。(圖/中央社記者張良一攝)到了二月六日,十信明顯不符合財政部前一天會議所訂三原則,但合庫還是同意蔡辰洲所請,繼續融資十億元給蔡辰洲。合庫總經理陳曉鰲說,五號白天,訂了那三原則,所以,六日上午,蔡辰洲請合庫撥款,合庫拒撥。可是,到了六日下午,他接到財政部金融司長戴立寧電話,說是取消五日決議,不必考慮三原則,於是,合庫在六日下午,就撥款十億元給十信,但戴立寧表示,他絕對沒有打這通電話。戴立寧和陳曉鰲兩人都沒留下證據,很難斷定誰說的才是真話。合庫第二次融通十億元給十信,主要原因,是蔡辰洲一再告急,說是十信庫存現金短缺,如合庫不融通,十信難以支付提領,將爆發擠兌。為安定金融秩序,穩住局面,避免爆發金融危機,所以,合庫才第二度融通十億給十信。當時,合庫上下有一種說法:倘若戴立寧沒打那通電話,合庫繼續放款給十信,事後財政部必然會嚴懲。可是,事後財政部並沒有責備十信,也沒有大驚小怪。然而,依照戴立寧的說法,先前各部會的會議紀錄,財政部授權合庫,由合庫轉發給財政局、十信、以及合庫其他下屬單位。如果說,戴立寧打過那電話,口頭指示合庫,取消前一天會議所達成限制放款決議,那麼,合庫接到戴的電話指示之後,必須向財政局、十信、合庫下屬單位,追回會議紀錄。如果追不回來,最起碼,要口頭轉告這些受文單位,前一天會議紀錄不算數,放款不受限制。可是,監察院調查整件事情,台北市財政局、十信、合庫下屬單位,卻從來沒提過,合庫總行下令追回限制放款會議紀錄。為什麼不向這些受文單位,追回那份會議紀錄?或者口頭通知廢除會議紀錄?因為,有可能根本就沒有這通關鍵電話。?那麼,究竟是誰打了這通電話,抑或根本沒有人打電話授意合庫繼續放款,至今仍無明確答案,可以確認的是,陸潤康當財政部長任內,竟然在一個星期之內,就讓十信掏走三十億資金。(部分內容整理摘錄自《十信風暴》)▲合作金庫大樓(圖/鏡文學)

+ More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2——神秘的來來飯店十七樓俱樂部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2——神秘的來來飯店十七樓俱樂部

十信案爆發前,蔡辰洲常在他哥哥蔡辰男經營的來來飯店(現為台北喜來登飯店)十七樓俱樂部,與蔡辰男一起宴請黨政軍大員。能進入來來飯店俱樂部的人非富即貴,即使再有錢也不見得買得到貴賓卡。來來屬於國泰集團蔡家產業,當時由蔡辰男主事。蔡老闆眼光獨到,精於古董字畫,藝術風味夾雜鈔票氣息,既抬文藝書卷身價,又增孔方資財之利。來來飯店,物如其主,就是藝術風味夾雜鈔票氣息典範,價格貴,等級高,能進來來飯店,就是身分象徵。▲來來飯店 (現為台北喜來登飯店)。圖/鏡文學然而,同樣是來來飯店,裡頭不同樓層,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概括言之,一樓大廳自助餐,那只能算是入門場面,讓人開開洋葷,長長眼界。真正貴中之貴,真正高人一等之地,則是十七樓俱樂部。這俱樂部,等閒之人,不得入內,算是來來飯店內一塊租界,只有鈔票夠多,頭銜夠高,來頭夠大之輩,才有資格問津。十七樓俱樂部,起碼門檻為三十萬元。繳納三十萬元入會費,可獲得會員卡一張。憑這卡,可入俱樂部,但也就是張入門卡而已。進了俱樂部,種種消費,都要另外付費。 實力派生意闊佬,無不以來來飯店十七樓會員卡為榮,如有這會員卡傍身,走路都能生風,身價自然不同。然而,就算進了十七樓俱樂部,還另有門檻。在十七樓俱樂部,貴賓卡,也就是基本消費而已。在會員卡之上,還有貴賓卡。會員卡,看錢說話,只要鈔票夠,三十萬砸過去,會員卡飛過來。而貴賓卡,則是看人說話,光有錢沒用,還得看身分,看地位,看頭銜。概括而言,蔡辰男、蔡辰洲兩兄弟,將這十七樓俱樂部,視為結交黨政軍權貴銷金窩,只要身價夠,不必開口,不費分文,來來飯店十七樓俱樂部貴賓卡,就從天而降,免費贈送。官場上大人先生們,生性各有不同,有些人,像是行政院長俞國華,蔡家兄弟也曾送過來來貴賓卡,但俞國華潔身自好,從來不曾來過。但更多黨政軍大員,卻敵不過內心那股「大丈夫當如此也,有為者亦若是」驅動之力,成了蔡家兄弟囊中之物,時不時就進來來飯店十七樓這銷金窟,安營紮寨,宴飲享樂。(部分內容整理摘錄自《十信風暴》)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3fNU74b誠品|https://bit.ly/2Z1VMMO金石堂|https://bit.ly/37Reqv3讀冊|https://bit.ly/2YXT9f3

+ More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1——台灣史上第一起金融掏空案

【關於十信案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part 1——台灣史上第一起金融掏空案

「沒有江南案,就不會有十信案!」五鬼搬運,掏空十信,牽涉金額逾百億。1985年春,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發生擠兌風潮,台灣金融史上稱之為「十信事件」。事件爆發後,舉國震動,社會不安。全案內情複雜,牽連極廣,牽涉金額逾百億。《十信風暴》 王駿 著出版日期:2020/7/3江南案後,黨政高層如火爐般燒著,此時有十信員工寄發檢舉信予總統府、行政院,檢舉信內容詳實,指控十信各分社庫存現金不足,每次合作金庫金融檢查,十信事前都預獲通報,連夜搬錢,補足虧空。蔣經國得到消息,決定查辦。當時財政部長陸潤康與金融司長戴立寧商議,決定繞過合作金庫,改請中央銀行金融業務檢查處出手。商量妥當後,陸潤康指示戴立寧親自辦稿,擬出機密公文,交予中央銀行,協調央行金檢處,在星期六上午,十信開門營業前,派員同時突襲檢查十信七家分社,以收措手不及之效。然而,十信老闆蔡辰洲本事奇大無比,居然在突襲檢查前,就得悉情報。蔡辰洲動員十三兄弟幫立委,外帶若干終身職資深立委,趕赴時任央行副總裁的錢純住宅,要求暫停大規模檢查。錢純嚴峻拒絕蔡辰洲所求,言明央行已經答覆財政部,同意行動。儘管突襲金檢事前走漏風聲,但因同時檢查七家分社,十信已無力搬錢補救。就此,十信風暴揭開序幕。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3fNU74b誠品| https://bit.ly/2Z1VMMO金石堂|https://bit.ly/37Reqv3讀冊|https://bit.ly/2YXT9f3

+ More
《十信風暴》新書發表會——牽連150億最大弊案!見證燒向政經社會的金融大火

《十信風暴》新書發表會——牽連150億最大弊案!見證燒向政經社會的金融大火

1985年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因違法超貸,引起擠兌風暴,不僅重挫台灣政治、財經,更造成社會不安、舉國動盪,「十信案」主事者蔡辰洲與財政官員的攻防,幾近動搖國本、並影響日後政局改革,堪稱台灣歷史上風暴最烈的金融弊案。當年參與十信、國信兩案的資深新聞工作者、「鏡文學」作家王駿,執筆《十信風暴》,以紀實小說形式呈現當年弊案之下的暗潮洶湧,揭密此案不為人知箇中內幕及採訪歷程。作品在「鏡文學」官網連載時就廣受好評,日前已出版為實體書,並於今(18日)舉行新書發表會,邀請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對談。《十信風暴》王駿 著出版日期:2020/7/3「撰寫這部小說使用大量資料,尤其書中人物絕大多數以真名登場,因而所寫內容必須有所本,有根據、有證據。」王駿表示,「十信案」爆發時他正任職於《工商時報》,幾乎從弊案開端到結束都參與報導,撰寫《十信風暴》前,他蒐集了大量資料,一類是自己早年收藏,第二類則是去圖書館蒐羅所獲。此外,王駿也完善保存當年跑「十信案」的訪談資料,包含俞國華談十信始末、陸潤康談十信始末及日後遭遇等等,擁有了此案的第一手文件。十信案真是蔣經國為轉移江南案才引爆?解嚴前政府權力隻手遮天,不到40歲的蔡辰洲卻能板蕩台灣政局?對於弊案種種疑點,回首35年前的事件,王駿在《十信風暴》中點出許多檯面上沒說的秘辛,包含當時輕易放行官員,連帶對涉案商場大號人物也沒追究。知名作家管仁健也指出,當時外有江南案觸怒美國政府,內有十信案引發金融風暴,兩案都涉及情治系統各擁心目中蔣經國死後的接班人,因而也成為加速解嚴的最後兩根稻草,王駿則透過強健筆觸,解開謎團重重的十信案,揭發其中內情。▲王駿《十信風暴》新書發表會。(圖/鏡文學)而「十信案」對於當下台灣政治環境有何意義,謝金河表示,十信是台灣經濟與政治發展中,非常重要起承轉合的點,當時經濟面臨巨大傷害,台灣股市跌到636點,經濟前景岌岌可危,很多人積極辦理移民,十信的擠兌風暴帶給台灣很大的信心危機;沒想到大危機也是大轉機,不到5年內,台股竟靠著熱錢推升房市與股市。前司法院長賴英照則說,這30年間台灣的金融版圖發生本質的變化,過去公營銀行掌控金融業的局面已經完全翻轉,有別當初公營接管模式,現今金融體系正派經營相對重要。弊案帶來的影響皆於《十信風暴》中完整呈現,該作已於7月3日出版上市。 【7/18 新書發表記者會現場補充】行政院前院長陳冲提到,對於「十信案」自己也有一段淵源,未在書中被提起,他表示,十信出事時,他任職於農民銀行企劃部副理,當時合庫得知要概括承受時非常不願意,農銀董事長便找他商量是否要接管十信,他便提出兩項理由說服政府:第一能安定金融秩序,同時將十信尾大不掉的事情解決,第二希望能把都市的錢帶到鄉村去,可惜最終並未說服成功,未能拿下接管事項。這次王駿將「十信案」以小說形式記錄下來,勾起當年不少回憶。主持人陳鳳馨則說,自己也曾動念寫「十信案」,卻因怕無人在意而遲遲未動筆,好奇王駿為何想將「十信案」寫成書。王駿回答,去年3月就受邀出書,過程蒐集許多資料,怕使用真名不妥,還拿書請教法律前輩,整本著作內容、對白皆屬實,採用當年報導內容還原真相。對此陳鳳馨稱讚,王駿的筆法擺脫調查報導的乏味,又將事件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實在精彩!▲左起主持人陳鳳馨、作者王駿、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圖/鏡文學)「王駿寫了《十信風暴》,勾起我許多往事。」謝金河則說,當時剛在《財訊》任職時,就十分關注十信的營運狀況,發現蔡辰洲不斷用高利貸借錢,便寫了第一篇報導在《財訊》出刊,不料11月才見報,12月十信就爆發擠兌潮,十信風暴就此展開。當年,《財訊》需要大量十信相關報導,找了許多外稿記者,第一好手就是王駿。回想當年報導弊案時,挖掘內幕的功力相對重要,王駿分享,當時除了翻垃圾桶、收集高官開完會的便條紙,用鉛筆畫出字跡拓印,還曾假冒賦稅署員工,打給工業局索取公文,再偽裝成財政部工友取得後刊登。此外,王駿對於事件過程的記憶力也異於常人,他在書中提到,當時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還是立委,卻捲入金權糾葛,王駿便在現場直接背出當年《聯合報》在1985年8月22日刊登此事,及完整標題「王金平欠國信10億,從未付息,手續費未入帳,恐有流入私人口袋之嫌」,證實所寫之事皆有所本。對此陳鳳馨說,王駿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當下發生的新聞、過去的關聯性他都好奇,再藉由訪談把故事人物的背景串聯起來,記下來後撰寫成冊,就是王駿寫作的功力。對於書中沒提到的內幕,陳鳳馨好奇問,當時調查局是否有監聽財經部的電話,引爆導火線的那通電話,為何成為懸案?王駿則說,財政部前次長戴立寧曾親口說過,若他打了電話就是違反限制秘密原則,十信內一定有公文指示,但是沒有;所以在書中描述此段時正反並陳,「至於有沒有,我心裡有答案,但不能講。」▲《十信風暴》作者王駿。(圖/鏡文學)至於「十信案」關鍵人物蔡辰洲,陳鳳馨認為,「十信案」發生在台灣經濟低谷的時刻,之後台灣經濟轉為蓬勃,若蔡辰洲撐過弊案,是否就有機會翻身?對此謝金河回答,在那個年代,政商都有一定的困境,蔡辰州敗在動用太多政商人事,包含蕭政之、立委十三兄弟等,「若他政商分際能分清楚,沒有選上立委動用政治人事,不會有這麼慘的晚年。」另外,為何蔣政府對十信和國泰信託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是否有書中未提到的內情?王駿表示,會嚴辦十信卻輕放國泰,為的是「讓局面不要太動盪」,其中牽扯到結黨營私問題,有政治因素和無政治因素的差別,「若辦了十信又國泰,場面會一發不可收拾。」▲王駿《十信風暴》新書發表會。(圖/鏡文學)最後王駿分享,希望《十信風暴》能帶領讀者了解台灣曾經歷過這個大時代,「只要大家看完覺得很好看,我就滿足了!」陳鳳馨也說,對於不知道「十信案」的讀者,可能就當作故事的方式看完,但對於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我們,十信案扮演著重要的意義,包含現今《銀行法》的規範細節,例如股東持股的限制、銀行放款的限制,「永遠不要放棄任何一次危機」,若沒有「十信案」,金融法規可能無法修改的這麼完整。謝金河則說,王駿寫的《十信風暴》記錄了那30年台灣經濟的起承轉合,把一個大時代用精彩的故事呈現,造成台灣政經社會如此翻騰的「十信案」,用王駿的筆記錄下來,或許看完《十信風暴》,就能知道台灣經濟下一步該怎麼走。

+ More
這是我們一起見證的大時代——謝金河評《十信風暴》

這是我們一起見證的大時代——謝金河評《十信風暴》

一九八○年代是我們一生中最豐富的年代,對於一個從校園走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世界巨變,也是機會最多的年代;我在一九八四年到《財訊》雜誌社上班,也目擊了人生最刺激,也是最具變化的年代。一九八四年,我到《財訊》上班,一面在政大東亞研究所上課。我從政大企管系畢業,沒有報考政大企研所,卻考入了政大東亞所,當年只有一個衝動,是為了追逐鄧小平在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的「中國夢」,我預知從文革解放出來的中國必有一場巨大變化。《十信風暴》王駿 著出版日期:2020/7/3那個時候,我騎著摩托車到政大國關中心上課,每天去圖書館閱讀《文匯報》、《大公報》,甚至是《人民日報》,也看了很多被禁的雜誌,而且,也借出了馬列思想、毛澤東思想的簡體字版禁書,拿出來到外頭影印。我沒有出國唸書,卻埋首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浪潮,思索著中國的出路。在八○年代,我心中有一個意識,相信中國經濟的大浪一定會起來。另一邊,我目睹台灣社會的巨大變化,八○年代的精彩是台灣走過一段「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我在一九八四年到《財訊》上班,一九八五年日本與美國簽了《廣場協議》,這個協議一簽,日圓開始步上漫長升值之路。我一直都記得,在《財訊》上班的那一天,日圓兌美元是二六三.五比一,從這一刻開始,日圓一直不斷的升值,到了一九八九年日本發生泡沫經濟,日圓已升至七九.七五兌一美元。在這個日圓升值的年代,新台幣也出現了精彩絕倫的巨大變化。當時的中央銀行總裁俞國華讓台幣每天升一分,在八○年代初期,新台幣兌美元從四○.六兌一美元,到了九○年新台幣居然升到二五.五六兌一美元。在這個台幣「一天升一分」的升值軌道下,熱錢湧入了台灣,於是台灣錢從淹膝蓋、淹肚臍、淹鼻孔,等錢淹到了鼻孔,台灣經濟也走完最美好的主升段。台商出走,台灣進入蟄伏的三十年,留在台灣的人只能眼睜睜看著中國的巨浪。八○年代的前期還是蔣經國在執政,台灣爆發了美麗島事件後,一連串的要求政治民主化的開放浪潮一直沒有停止過,台灣也在開放黨禁、報禁中被巨浪推著走向民主化的道路。而在這個社會、政治、經濟巨變的重要一刻,台灣爆發了十信風暴,這是國泰蔡家金融版圖掀起的巨浪,《財訊》也因為十信的深入報導,從此奠定了在媒體業的地位,也是我跟王駿一起見證大時代的最重要交集。一九八四年底,《財訊》有一篇十分重要的文章,我記得這篇文章的標題是〈蔡辰洲何去何從?國泰塑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篇文章分析了蔡辰洲的政商關係,也從國泰塑膠高負債,蔡辰洲從市場上借高利應急,預料國泰蔡家很可能出大事。這篇文章在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底出刊,沒想到在一九八五年農曆過年前夕,我記得是二月七日,十信出現擠兌風暴,這場金融大火燒向國泰信託、國泰人壽,那時候的財金經大檔頭是俞國華,在蔣經國充分操權下,俞國華從央行總裁到行政院長,央行由張繼正接棒,財長從徐立德,到陸潤康,再加上當時央行副總裁錢純,財政部次長何顯重,這些財經官員都成了《財訊》雜誌報導最熱門的人物。那個時候王駿在工商時報採訪財政部新聞,李孟洲跑央行,一起跑財政部的還有中國時報的俞允之、新生報的吳克剛、中央日報的陳正毅,還有聯合報的林雨鑫,我們經常相約一起喝咖啡,一起跑十信的機關,這是我們一起見證的大時代。十信風暴擠兌掀起台灣政經大鍋蓋,蔡辰洲那時是商業團體立委,他組成了十三兄弟幫,縱橫政壇,在立法院形成一股很大的政治勢力,連政戰系統的蕭政之、王昇都捲入其中,逼得蔣經國下令調查。在十信風暴的吹襲下,台灣經濟面臨巨大傷害,那一年台灣的股市跌到六三六點,台灣的經濟前景看起來岌岌可危,很多人積極辦理移民,覺得台灣看不到明天的太陽,十信的擠兌風暴帶給台灣很大的信心危機。沒想到大危機也是大轉機,誰也沒想到一九八五年台股跌到六三六點,不到五年內,台股居然靠著熱錢推升房市與股市。我記得在一九八五年底的《財訊》社論上,邱永漢先生信心十足地告訴大家「股市與房市,無論景氣好壞,將不斷的漲升!」我看到這個標題,內心覺得十分不可思議,那個時候台灣社會人心惶惶,大家對前途看法都很悲觀,股市、房市怎麼可能不論景氣好壞繼續漲升?那個時候,我還是初出茅廬的實習生,卻這麼見識了一個大時代,大水淹台灣,也讓台灣創造出一個充滿巨大活力的蓬勃大時代。不過水漲,也會有水退的時候,到了一九八九年中國大陸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這時台灣股市已漲到萬點,正朝著一二六八二邁進,此時經濟發展基期很高的台灣,開始有人把目光轉向結束文革,經過十幾年改革開放奠下良好基礎的中國大陸,這是台灣過去三十年的巨大變化。十信是台灣經濟與政治發展中,非常重要起承轉合的點,那個時候,我們都是還不到三十歲的小夥子。王駿筆鋒銳利靈活,他每天駐守在財政部,永遠都有第一手的新聞,那個時候的《財訊》也很搶手,很多官員座車後都放著一本《財訊》,從這當中,大家也可以感受到當時《財訊》的威力。這次王駿,又把那個時代他親眼目睹的十信寫成了小說,《財訊》與我也都入鏡了,讓我們一起重回一九八五年的熱鬧時代,大家捧著王駿的巨著,一起憶當年,這是很棒的享受。感謝王駿帶給我們滿滿的回憶,大家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的俞國華、徐立德、陸潤康、何顯重、張繼正、錢純,還有蔡辰洲、蔡辰男等國泰蔡家成員在風暴巨浪中的神靈活現,這是我們一起見證的大時代。

+ More
【下篇】王駿談《十信風暴》── 動搖國本背後,是強人的最後一擊

【下篇】王駿談《十信風暴》── 動搖國本背後,是強人的最後一擊

續【上篇】: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416小說中幾次出現晚年的蔣經國,寫到他總有些令人不寒而慄,像武林絕學高手,不輕易出招,然出招必見血。不同於我們現在熟悉的「小蔣勤政愛民」,小說裡的蔣經國形象──多聽少說,城府極深──是您觀察所得嗎? 答:當年跑新聞時,許多財經官員私下閒聊時,都會講述自己與蔣經國互動細節。有些大員,層級比較高,能與蔣經國單獨談話;有些中級主管,則是隨著長官,向蔣經國簡報業務,聽取蔣經國指示。無論高階或中階,這些政府官員,對蔣經國都有詳細描述。此外,蔣經國去世後,若干士林官邸侍從人員、文臣武將,在各自回憶錄中,都會描述蔣經國。我曾給俞國華寫回憶錄,他長期跟在兩位蔣總統身邊辦事,前後超過半世紀,他曾對我講過極多兩蔣事蹟。這本書裡,對於蔣經國描寫,主要就是根據俞國華所言。《十信風暴》王駿 著出版日期:2020/7/3小說有段調查局局長與主秘閒聊,認為「沒有江南案,就不會有十信案。」且,十信案究責只追商不追官,牽連官員也多輕輕放下,甚且日後高升。十信案真是蔣經國為轉移江南案之注意力嗎?答:當時,整個台灣社會普遍相信這種說法,然而,誰也沒有明確證據。譬如,當年行政院公佈十信案行政責任調查報告之後,財政部金融司司長戴立寧受處分之餘,就曾忿忿不平,對我明確表示,政府挑起十信案,就是為了移轉媒體注意力,減輕江南案壓力。當時,我在報社工作,許多記者同仁,也都這樣說。這種說法當時普遍存在,許多人都持這種看法。然而,到底是否真是如此?其實並無信而可徵證據。頂多只能說這是一種「合乎邏輯的臆測」。只因當年普遍存有這種臆測,因而,我也把這種說法,放進這部小說裡。至於十信案只追商,不追官,牽連官員也輕輕放下,並且日後高升,這與當時政治環境、後來台灣經濟發展這兩個因素有關。先說政治因素,當時,蔣經國為糖尿病所苦,病情漸入膏肓,壽命只剩下兩年半左右,生命火焰慢慢熄滅,已經沒有血氣與精力,去承受政局震盪。蔣經國年富力強時,曾有好幾樁大案,或間接或直接與他有關係。譬如省主席吳國楨流亡美國、中央銀行總裁徐柏園被整下台、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長王正誼入獄。但十信案爆發時,蔣經國已體弱氣衰,沒力氣再掀大案。因而,後來案情就沒有往上發展。這裡面,不單單是輕放行政官員,連帶對涉案商場大號人物,也沒追究。譬如,十信、國信同時出事,十信自老闆蔡辰洲以下,包括十信、國泰塑膠、國泰塑膠關係企業,大量主管都被起訴,幾十人收押,關進牢去。而國泰信託,卻是清風明月,水波不興,老闆蔡辰男沒吃官司,整個國泰信託、二十幾家國泰信託關係企業,也沒有員工吃官司。以現在眼光、標準來看,當年蔣經國政府處理十信、國信弊案,確實頗為寬容,可說是雷聲大,雨點小。再說臺灣經濟發展因素,十信案爆發後那大半年,真有世界末日之感,全案牽涉太多弊端,例如到底哪些黨政軍大員,私下把鉅額資金,存入蔡辰洲國泰塑膠公司帳戶,領取年利率二四%高額利息?蔡辰洲所掏弄那三十億元資金,後來到底流向何方? 所以這些問題,在當時看來,都是天大事情,都須查得水落石出。然而,所有這些天大事情,後來全都不了了之。因為合作金庫以「概括承受」方式,吃下十信之後,台灣撐過了第二次能源危機衝擊,經濟復甦,股票與房地產火箭一般,往上衝鋒。如此,十信冒貸案那些低價抵押品,價值不斷往上竄。還有,合作金庫合併吞下十信,光是十信17家分社,以及總社,房地產增值就極為可觀。如此一來,合庫等於吃了大補丸,不但填補了之前虧損,甚至更多出獲利。此外,十信案之後沒多久,頂多兩年時間,政府修法,廢除空頭支票刑責,如此一來,許多十信案受刑人都立刻釋放出獄。貸款人頭問題,後來報紙與雜誌都未進一步報導,究竟後續情況如何,也查不到資料,似乎不了了之。十信事件爆發那一陣子,這些人頭貸款戶,四處陳情,到處抗議。後來,就未曾再出現陳情、抗議事件,顯然,這問題也和平解決。▲1985年,蔡辰洲被控違反票據法,於台北地方法院開庭。(圖/鏡週刊資料畫面)您選擇以俞國華為主要視角,除了曾採訪過他外,還有其他原因嗎?您在小說裡形容:「只有俞國華一個人,進了門裡,與強人家人共處一戶。」據您所知,俞國華對此有何描述? 答:《十信風暴》第一章關於七海官邸佈置、陳設,以及蔣經國一言一行,都是俞國華親口所言。俞國華父親,與老蔣總統少年訂交,追隨老蔣總統,一起到廣東,擔任縣長,後來殉職。因而,老蔣總統刻意培植老友後人,在俞國華幼年時期,老蔣總統就費心思,培植俞國華就學。俞國華這人,操守很好,膽子很小,做事忠心耿耿,沒有絲毫野心。太多太多例證顯示,蔣氏父子兩代,對俞國華完全放心。俞國華去世至今20年,我時時想念著這人。我在《十信風暴》當中,對這人頗為著墨。我規畫中的第三部小說,將對俞國華有更多描述。▲十信案時的王金平與劉松藩,兩人都是蔡辰洲結交的立院「十三兄弟」派系成員。小說對此多有著墨。(圖/鏡週刊資料畫面)裡頭立法院十三兄弟,您寫王金平最多。當時您就近觀察,就可見他未來必成氣候,任立院龍頭多年嗎? 答:十信與國信爆發事件時,報紙、雜誌上常出現王金平名字,顯示他與蔡家兄弟,關係頗近。當時報紙與雜誌,只要登出王金平新聞,都不是什麼好事。比方說,這部小說裡,有一段內容,說是《聯合報》修理王金平,大標題為「王金平欠國信十億,從未付利息」、小標題為「手續費未入帳,恐有流入私人口袋之嫌」,就是真有其事,《聯合報》真有這樣標題與新聞。那時候,我對立法院了解不多,無法預見王金平後來發展。我只能說,我這部小說裡,涉及王金平部分(以及指名道姓,涉及其他人部分),全部都有報紙與雜誌書面證據。追述十信案,您覺得對當下台灣政治環境有何意義?我們可從十信案看見哪些政府或金融弊端的變與不變?答:十分巧合,關於這個問題,前司法院長賴英照在本書序言當中,就有精確答案。賴前院長在台灣法學界地位崇隆,我有幸請賴前院長替我寫序。在賴前院長序言最後,他回顧過去,展望將來,針對35年前十信風暴,從法律觀點,總結出兩點結論︰第一,1991年政府開放商業銀行大量設立之後,這三十年間,台灣的金融版圖發生本質的變化。過去公營銀行掌控金融業的局面已經完全翻轉。當年民營銀行出問題,由公營銀行接管的模式,不再可用。如果大型金控不幸發生擠兌,公營銀行固然無能為力,「金融重建基金」的財源也遠遠不足。屆時政府面對的窘境,恐更甚於十信風暴,主事者必須未雨綢繆。第二,要金控不出問題,政府的監理當然重要,但業者堅持正派經營的自覺,毋寧更為關鍵。銀行搞垮了,社會固然付出重大代價,但相關業者也難得善終。十信殷鑑未遠,值得深思。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