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文學出版】誰怕誰(電子書)
《誰怕誰》謝東霖著出版日期:2022/9/6*臉書人氣漫畫家謝東霖驚悚新作*兼具恐怖與黑色幽默的靈異漫畫人的恐懼,就是鬼的糧食要把被吸收的精氣搶回來,就要讓鬼乖乖升天!周知鳴從小因為陰陽眼體質而不堪其擾,只有在電影之中才能找到平靜。當他籌備初出茅廬的電影處女作時,女主角卻突然靈魂離體,成為生靈。為了完成電影,周知鳴成立驅鬼事務所,和安妤的靈魂搭檔處理靈異事件並打探消息,以找出那有著異色瞳孔,害安妤無法回到軀體的鬼。當人被鬼嚇到時會逸散精氣,越來越虛弱;鬼則在吸收精氣後更加強大,更能繼續停留人世間……要把被吸收的精氣搶回來,只有一個辦法:嚇死那鬼,讓吸收的精氣回到主人身上。鬼魂的行蹤飄忽不定,為了出奇制勝,必須縝密調查每個鬼生前的資訊,以抓住祂們的弱點,在最緊要的時候給予致命一擊。身為導演,周知鳴的獨門嚇鬼招數竟然是——戲劇原理?!在人鬼之間善與惡、真實與謊言的諜對諜之中,「異色瞳孔的鬼」的線索漸漸明朗,但是,他在生前與死後,似乎都不是好惹的角色……誰怕誰?誰嚇誰?人與鬼之間的劇本殺就此開始!作者簡介謝東霖漫畫家,廣告文案出身,曾出版過多本小說、漫畫,作品於LINEWEBTOON、鏡文學簽約連載。出版漫畫《殺手的戀愛相談》、《我在詐騙公司上班》、《入伍吧!魔法少女》,後兩者雙雙入選2020法國安古蘭漫畫節臺灣館推薦選書。除漫畫創作外,也受LINEWEBTOON與臺灣漫畫基地等單位邀請,進行編劇教學。購書連結Hami:Readmoo:台灣漫讀:https://www.bookwalker.com.tw/product/146714博客來:KOBO:讀冊:
+ More
【裴社長餐桌上的大事記】栗子玉米海底椰雞湯——馬英九特別費、三中案:從港式煲湯探見表裡清濁
馬英九任台北市長時期,《壹週刊》人物組副總編輯董成瑜邀到專訪,回公司後,我問她採訪情況,董成瑜說:「他很努力營造形象,但從採訪中我看不到他的能力,你下標題,請不要從能力方面著眼。」那一次訪談,我下的標題是「一塵不染」。後來,馬英九的仕途直上青雲,清廉形象居高不墮,但接連涉及的特別費案與三中交易案,讓我省思當初的一塵不染標題,難道成了反諷?董成瑜告訴我,她在採訪中間,突然覺得會議桌在搖晃,以為是地震但又不像,於是往桌下快速一瞄,原來是馬英九忘情地在抖腳。這和桌面上白裡透紅、俊秀體面的形象反差太大。不過,她當時覺得太low而沒有寫進訪問裡。週刊出版後,我收到馬英九的親筆信函,厚厚的五張稿紙,字體娟秀乾淨,希望更正專訪中有關他是職業學生的指陳。馬英九是否為職業學生,外界論述頗多,對於他的來函,我沒有理會。二○○六年是台灣新聞史上驚天動地的一年,除了陳水扁總統的國務機要費案遭偵辦起訴,當時政壇最紅火的台北市長馬英九,也被檢舉涉嫌特別費弊案,每個月三十四萬元的特別費,一半有單據、一半則直接匯入薪水帳戶,其中包括使用特別費核銷領養流浪犬「馬小九」的治療費用,台灣高檢署查黑中心在起訴阿扁的國務機要費後,接著偵辦馬英九的特別費案。當時馬英九被藍營視為二○○八年可以奪回執政權最重要的政治明星,所以查黑中心偵辦此案動見觀瞻,偵查過程消息封鎖得密不透風,外界輿論普遍相信馬英九的大水庫理論,認為如此清廉形象的馬英九不會貪汙。我召開編採會議討論此案,主跑司法路線的記者吳明儀在會中表示,他得知查黑中心傳喚了一名關鍵學者作證,該名學者曾撰文評論過特別費,依他的見解,特別費非首長薪資實質補貼,需要因公支出,何況監察院和財政部都有相關解釋糾正文,所以馬英九如果把特別費直接轉薪資帳戶就構成貪汙。吳明儀判斷查黑中心對於事實調查已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強化法律見解及論述,案子要結案了。吳明儀循這個方向繼續挖掘查證,認為查黑中心檢察官心證已成,馬英九會被起訴。由於消息太過震撼,我在出刊之前,做了很少做的事。我把吳明儀找來確認,問他消息來源,他說出三個字。我認為可信,決定當期做封面故事。二○○七年二月七日,《壹週刊》二九八期就以「檢方心證已成馬英九貪汙將起訴」為標題的封面出刊。當天一大早,查黑中心剛好最後一次傳喚馬英九到庭陳述意見,馬英九的律師宋耀明看到週刊報導很驚訝地打給我。宋耀明說:「我剛出完庭,就看到你們的報導說馬英九會被起訴。是真的嗎?」我不方便回應他。過了六天,二月十三日,查黑中心發布重大新聞,以貪汙罪名起訴馬英九,當天馬英九召開記者會,除了表達辭去國民黨主席外,還宣布參選總統。他以很沉痛口吻表示:「我的清白受到質疑,我一生廉潔居然被起訴,對英九來說,這比失去我的生命更痛苦。」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法院接受了大水庫理論,認為特別費原屬薪資實質補貼,他的祕書余文被判刑,馬英九無罪,他也在二○○八年當選總統。馬英九選總統的政見之一是處理國民黨黨產,所以選舉前,加速處理國民黨旗下中廣、中影及中視的「三中」資產。二○○六年民進黨游錫堃即向高檢署告發馬英九三中資產不當交易,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查黑中心分案偵辦,後來特偵組成立,在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分案接辦,迄二○一四年七月三十一日偵查終結,以未發現有涉嫌犯罪的具體事項簽結。馬英九所涉的三中案能從二○一四年已簽結的案子重見天日,與《鏡週刊》持續追查有很大關係。二○一六年十月五日《鏡週刊》創刊。二○一七年中,當外界還沒關注到三中案時,《鏡週刊》總編輯廖志成接獲投訴資料,有證據直指馬英九涉及三中案。廖志成記得他去拿資料時,被要求手機要放在房間外面,才能入內談話。廖志成一離開,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主跑檢調的記者林俊宏,當時林俊宏正在騎U-BIKE,廖志成掛上電話也騎著U-BIKE去找林俊宏,把資料交給他。接著副總編輯吳明儀也接到三中案的爆料,內容也是馬英九涉案資料,林俊宏於是展開調查。《鏡週刊》從二○一七年七月十九日獨家直擊台北地檢署搜索前立委蔡正元住家開始,前後以超過十篇紙本故事,一步步揭開馬英九所涉三中弊案內幕。在檢方搜索蔡正元住家前夕,週刊攝影記者已早一步在蔡正元住家前守候,並拍下北檢偵防車進入蔡家的獨家畫面。之後檢方聲押蔡正元成功,成為三中案重啟調查重大轉折,檢方從蔡正元供述中,得知前中投總經理汪海清確有保命光碟存在,後來在汪海清家中及中投辦公室搜出上百片錄音光碟。林俊宏隨後取得汪海清錄到與馬英九三段開會錄音內容,其中一段在台北市長辦公室的談話內容,馬英九明白地說:「中視這個交易讓他(余建新)得到適當的一個利潤?」還說:「回饋啦,鑑於各種複雜狀況,可以合理接受的。」因為馬的一句話,中投便讓利回饋給中時余建新四.八億元。北檢最後也因為查扣到這批光碟,還原了三中案交易真相,依背信罪起訴馬英九。《鏡週刊》在二○一八年七月十一日以「馬英九涉重罪大起訴」為題的封面故事,完整報導馬英九在三中案被起訴的證據及罪名。馬英九二○一八年出書,在《八年執政回憶錄》第一章就指控《鏡週刊》報導「馬英九涉七年以上重罪」、「馬指示回饋余建新關鍵錄音檔曝光馬恐難逃牢獄之災」等報導,是疑似違反偵查不公開的「權威管道」,不斷放話給媒體。第一章開頁第一段的文字更說,看完內容,一向好脾氣的馬英九,難得「動怒了」,說出:「實在太過分了!」的字句。馬英九三中案重啟調查被起訴,一審獲判無罪。但《鏡週刊》仍持續追蹤後續發展,二○二二年六月一日取得一份北檢偵訊筆錄,內容直指特偵組早在二○一一年就知道有錄音光碟存在,卻視而不見,從未搜索查扣,而二○一四年七月三十一日簽結全案的檢察總長顏大和是由馬英九任內所任命。目前三中案進入高院審理,結果如何自有司法論斷,我不能評論。只能看著當年下的「一塵不染」標題,而自我省思。我想到馬英九執政後期,有一次在總統府宴請黎智英老闆和壹傳媒主管,馬英九找來極品軒老闆外燴,菜是好的,上得快、吃得快。離開時,黎智英跟我說:「馬英九找我吃飯,從頭到尾都他一個人講話,沒停過。他找我來吃飯幹什麼?」我回黎老闆的話:「這就是馬英九啊。」芒種已過,盛夏中雖然看不到秋天的影子,但要做潤肺的準備。冰箱裡有一袋海底椰,用來煲湯吧。馬英九香港出生,今天來做香港的煲湯,海底椰素以清熱潤肺著名,喝了皮膚會白裡透紅。我這道雞湯,除了紅蘿蔔外,海底椰是白色的,栗子、芡實、南北杏是白色的,連玉米我也挑白色品種,清清白白地下鍋。栗子、芡實、南北杏及蜜棗這個組合,我又加上土耳其無花果,皆為了增進潤肺功能,另外,有現成的新鮮白木耳,我也加上去,增添滑潤口感。您可能覺得要煲湯加那麼多東西,分量的拿捏有點繁瑣,其實一點也不麻煩。台灣的傳統市場真的很懂菜又有人情味,我打電話給南門市場南北貨的雜貨店,一提用一隻全雞燉海底椰,老闆自動幫我配好栗子、南北杏、芡實和蜜棗的分量,屆時清洗一下,與雞肉同燉就好。只有栗子比較麻煩,要先泡一個小時溫水,發起來後,剝掉嵌在縫中的皮,否則會有苦澀味。雞肉汆燙後,注入清水,加上滾刀塊的紅蘿蔔、切段的玉米、剝花的白木耳,再把處理好的栗子、芡實、南北杏及蜜棗、無花果乾加入。水滾撈浮油浮渣,轉中小火蓋鍋燉二個半小時,即成香港煲湯的代表性湯品:栗子玉米海底椰雞湯。不同於其他的煲湯,這個雞肉是可以吃的,我還特別加了兩隻土雞腿同燉,真是愛吃肉啊。若找得到海底椰,您可試試看,清甜潤肺,成品賣相十分俊秀。我一心用白色食物,看看湯品能否清白如水?不過,燉了二個半小時後,湯有點濁。備料小土雞1隻土雞腿2隻海底椰1包栗子適量南北杏適量芡實適量蜜棗4粒土耳其無花果乾2粒白木耳適量玉米2支紅蘿蔔3支步驟一、栗子泡水1小時,去除外皮及嵌陷凹縫的皮。二、砂鍋注入清水,雞肉汆燙後放入。再放入海底椰、栗子、芡實、南北杏及蜜棗、無花果乾。大火,水滾撈去浮油浮渣。三、紅蘿蔔滾刀塊、玉米切段、白木耳剝花。放入鍋中,轉中小火,蓋鍋。四、2小時半後,開鍋蓋,試味,可加鹽(很多人是不加鹽的,我也沒有加鹽),嚐到您滿意的味道,起鍋,盛碗。📖《裴社長廚房手記2》購書連結📖博客來(一般版):https://reurl.cc/RXXZg6誠品:https://bit.ly/3ORFWMM金石堂:https://bit.ly/3bo0PkZMomo:https://bit.ly/3Sh86Un【電子書、有聲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預購(8/7-8/21):https://bit.ly/3oTE2AE博客來有聲書:https://bit.ly/3vxK8ue鏡好聽有聲書:https://bit.ly/3cNCHsg
+ More
【鏡文學出版】神明便利商店
《神明便利商店》謝東霖著出版日期:2022/9/6*臉書人氣漫畫家謝東霖結合宗教與庶民日常的台味新作*特別收錄番外:眾神明的休假日*首刷隨書附贈:幸福美滿虎爺香火袋+護佑加持平安符(平安符共8款,隨機出貨)吾乃媽祖娘娘嫡傳弟子:神元君!歡迎光臨!來杯熱符水嗎?掃描QRCODE加入會員可以累積功德點數喔!見習神明的人間修行物語在服務業掛帥的時代,神明也要以客為尊!?媽祖娘娘的嫡傳弟子神元君在位列仙班之前,必須先學會如何服務眾生。他依指示在凡間開了一間便利商店,必須累積十萬信眾才能達成目標,這世界首家的「神明便利商店」除了在人間鬧出不少笑話,也成為神明們的交際茶水間。在歡樂的忙碌日常中,除了各界神祇時不時現身鬥法搞CP,神元君的裏人格更不時出來搗亂。他是否能順利達成十萬訂閱(youtuber嗎?)目標,回天庭開基創業呢?作者簡介謝東霖漫畫家,廣告文案出身,曾出版過多本小說、漫畫,作品於LINEWEBTOON、鏡文學簽約連載。出版漫畫《殺手的戀愛相談》、《我在詐騙公司上班》、《入伍吧!魔法少女》,後兩者雙雙入選2020法國安古蘭漫畫節臺灣館推薦選書。除漫畫創作外,也受LINEWEBTOON與臺灣漫畫基地等單位邀請,進行編劇教學。購書資訊#神元君封面紙本書➡博客來79折:https://reurl.cc/GX1nrW➡金石堂:79折,https://reurl.cc/7pdl85➡MOMO:79折,https://reurl.cc/zND7ge➡誠品:79折,https://reurl.cc/D3l8nQ#電子書➡博客來:https://reurl.cc/oQYE4Q➡讀墨:http://moo.im/a/3vyJKS➡Bookwalker:https://reurl.cc/AO36bp➡KOBO:https://tinyurl.com/28jk7p9f➡HAMI:https://reurl.cc/O4mKeR
+ More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8/ 24 - 8/30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神明便利商店》TOP2《默默》TOP3《我租的套房鬧鬼》TOP4《人拓》TOP5《致命登入》
+ More
【裴社長餐桌上的大事記】清蒸石鯛魚——林益世案:「一刀斃命」才能蒸得完熟
二○一二年夏天,一位民意代表向《壹週刊》廖志成副總編輯透露,有地緣關係的煤渣大亨陳啟祥向他爆料,說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貪汙收賄又不辦事。廖志成聽了一段錄音,驚覺事件大條,要民意代表直接找《壹週刊》主跑立法院的資深記者蔡慧貞。蔡慧貞約陳啟祥在立法院見面,陳啟祥進立法院還用假名登記。兩人後來多次在添財日本料理及欣葉台菜細談,陳啟祥有嚴重痛風仍喝海尼根啤酒,他是典型的地方業者,喜歡花錢解決問題,要不是林益世斷其生路,他是不會找上媒體的。蔡慧貞採訪完向主管謝忠良提案,謝忠良興奮地告訴我:「又有大新聞了。標榜清廉的馬英九愛將、政院高官林益世貪汙。」二○一二年的夏天不平靜,雖然壹傳媒中的《壹週刊》和《蘋果日報》大賺錢,黎智英的壹電視上百億元巨額虧損,使他對台灣媒體經營萌生退意。自二○一二年四月起,便不斷有傳言黎老闆要賣掉壹傳媒,甚至五億美金的價格都傳出來。當然香港管理高層都否認,但我是社長,明顯感受到管理層的氣氛不對,也對現狀有些無力感。因此,林益世的新聞,對我而言有如強心針。我對謝忠良說:「《壹週刊》也許明天就被賣掉,但今天我們還是要出驚天動地的大新聞。」我們其實有掌握林益世與陳啟祥的關鍵錄音,但我和謝忠良討論後,決定先將錄音帶送專家鑑定,當期只披露林益世貪瀆的重點新聞,俟鑑定結果再完整刊登。也因此,出刊前,蔡慧貞問當事人林益世問題,林益世完全沒有想過他可能會被陳啟祥錄音,不以為意地輕率回答:「沒收錢。」他甚至對陳啟祥是否曾來陳情,也說沒辦法想那麼周全,但否認曾收過六千三百萬元。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出刊的台灣《壹週刊》第五七九期,以「前年收賄六千三百萬今索八千三百萬廠商控政院祕書長林益世貪瀆」為題,重磅刊出封面故事。報導林益世遭人檢舉於立法委員任內,以協助中鋼下游協力廠商「地勇選礦公司」續約為由,於二○一○年在鳳山家中收取一百九十三萬美鈔現金(約合新台幣六千三百萬元)的不當利益。林擔任行政院祕書長後,又趁合約即將到期之時機,再度企圖強索新台幣八千三百萬元。《壹週刊》更直指馬英九總統標榜清廉執政,成立廉政署整飭吏治,如今卻爆發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索賄疑雲,逼得廠商提出檢舉,成為馬政府高官涉貪瀆疑案的第一人,形象徹底毀壞。出刊後,《壹週刊》遭到鋪天蓋地的攻擊。因為林益世當時是位高權重的行政院祕書長,而《壹週刊》要戳破馬政府清廉假象必須拿出十足證據。林益世本人出刊當天上午十一時便氣沖沖先在行政院召開記者會,他慷慨激昂否認收賄,還稱:「印象中曾與陳啟祥見過一面,只是單純選民服務,《壹週刊》報導完全不是事實。」中午時分,我接到電話,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問我報導相關內容是否屬實?江宜樺是我建中同屆同學,我告訴他:「本刊報導,皆有所本。」江宜樺可能因此認為《壹週刊》握有關鍵資料,當天下午,馬英九原本力挺林益世的態度轉趨保留。但行政院長陳冲卻未掌握狀況,仍表態力挺,說林祕書長不可能收賄。我的了解是,馬英九經人提醒《壹週刊》內容全是林益世口吻,曾與在美國的金溥聰商議後,深夜找來陳冲,要求陳冲第二天開記者會,說明將林益世停職查辦。未料陳冲第二天先找林,並相信他的說辭,後來只要求林益世自行對外說清楚,也因此讓行政院替林益世背書。外界壓力如八方風雨湧向《壹週刊》,林益世六月二十八日晚間,再次在行政院召開記者會,澄清他絕對沒有收賄,也沒索賄不成施壓。記者會後他在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辦公室主任兼律師賴素如陪同下,到士林地檢署按鈴控告《壹週刊》誹謗。二十九日晚間,林益世甚至CallIn《2100全民開講》為自己辯護,他信誓旦旦表示,如果有索賄的錄音帶,歡迎立刻交給檢調,讓他「一刀斃命」。這時候,我接到黎智英的電話,他關心林益世的新聞,問我這新聞有沒有把握。我告訴他有錄音帶,他才放心。黎智英鮮少關切新聞,會打這通電話,我相信是馬政府的壓力已到了他那邊。媒體素來不興訟,但對於林益世的大動作,我決定告林益世誣告予以反制。六月二十九日特偵組展開行動,《壹週刊》林益世新聞鬧得沸沸揚揚,陳啟祥一直神隱在台北WHotel,此時被特偵組拘提到案。特偵組向他要原始對話錄音,陳啟祥聲稱全交給《壹週刊》了。記者蔡慧貞怕特偵組來找她,覺得麻煩,決定去新竹泡湯,此時戰役才要開始。六月三十日偵訊後,陳啟祥才提供林益世三大罪證:包括他和林益世的原始對話錄音檔、林益世主動打給他的通聯紀錄,及他提領美金行賄的水單原始單據。直到此時,台灣媒體才毫不猶豫地全面跟進《壹週刊》新聞。我們聽說替陳啟祥拷貝錄音檔的人士有備份,可能提供給趙天麟立委開記者會,其他媒體也都在追錄音檔,我和總編輯邱銘輝討論後,當下決定五八○期《壹週刊》提前出刊。我們照例請來聲紋辨識專家,確認錄音檔沒有變造後,謝忠良立刻聯絡蔡慧貞直接在新竹發錄音逐字稿,並動員台北同事幫忙整理。為了逼真還原,我要求連林益世家的狗吠聲都要入稿。七月一日星期日截稿,七月二日週一出刊。《壹週刊》封面故事標題是「林益世貪汙重罪難逃66分鐘關鍵錄音全文曝光」。這便是林益世要的「一刀斃命」證據。同樣是七月一日,特偵組兵分九路搜索林益世住處、辦公室。七月二日清晨四時三十分,特偵組以林益世涉嫌違背職務收賄等重罪,有滅證串供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獲准。七月二日上午馬英九總統出面道歉,十一點三十分陳冲也率領江宜樺等人召開記者會,陳冲對於林益世一案表達痛心與遺憾。馬英九政府形象及聲勢的急轉直下,我覺得林益世貪汙案是重要轉捩點。這兩期的《壹週刊》寫下歷史。林益世貪汙的內容細節,可找當時內容翻看,我就不再贅述。但林益世在錄音中展現的官威,在此略舉幾例:「行政院只有二粒印仔(印章),行政院長一粒,跟我一粒印。」、「國庫印仔是我蓋的。」、「台糖董事長你說要用誰當總仔(總經理),我若不爽,公文你送來我又退回去,你一輩子也當不到,那就是一個職權問題。」、「你看行政院那麼大間,其實只有三個人在上班而已耶,院長、副院長還有我三個而已。」這些敗壞官箴的對話,現在看來仍怵目驚心。林益世案纏訟多年,有多案分頭進行。唯一確定的部分是財產來源不明罪,二○一八年八月二十二日,遭最高法院判二年定讞,已服刑完畢,假釋出獄。其他收賄部分,一審、二審、三審判刑,有重有輕,外界各有議論。二○二一年六月九日,高院更一審判處四年十個月,褫奪公權五年,林益世仍不服上訴。而《壹週刊》反控林益世誣告,林益世也被判刑五個月。且不論林益世貪汙案司法最後如何定讞,我自己經歷了這個新聞刊登過程,從這個案件看到媒體的價值和力量。為了這篇文章,和謝忠良確認某些細節,他抱怨,自從我寫李登輝國安祕帳、陳水扁洗錢案後,大家都請他吃關東煮和蛋包飯,這次寫林益世,可不可以吃高級一點的料理?那就石鯛魚好了。石鯛魚是高級魚,又是水中惡霸。再硬的珊瑚礁石也可以被石鯛魚咬穿,很適合用來搭配貪汙案的文章。今天就做清蒸石鯛魚。海產界的明星石鯛魚,平常釣上來的數量有限,多提供給大餐廳。疫情期間許多餐廳生意不如往昔,石鯛才有可能流入尋常百姓家。接到南門市場盧記老闆的電話,說他有石鯛,要不要用來清蒸?石鯛魚之所以好吃,因為它是以海膽為食。石鯛嘴尖銳如鸚鵡的喙,是海膽的剋星,所以牠的肉質鮮美甘甜,又不容易大量網撈,多靠漁釣,而釣友要釣石鯛,也是以海膽為餌。曾經聽釣友形容,石鯛上鉤,它的拉扯力量強勁,每釣一尾,都要耗盡全力,成就感很高。春夏之交是石鯛大出的時節,價格不便宜,一斤要一千二百元,平常買的多是一斤半。今天的這尾為了拍照、為了突顯肥壯惡霸姿態,不惜成本,用特大的五斤——平常在家吃當然太奢侈了,但如果要宴客,這是上選。石鯛魚既是貴客,蒸烹的方法,我請教賣魚的盧記老闆。聽起來方法和我以前港式蒸魚大致相同。不過盧老闆強調,石鯛的油脂夠,蒸牠之前,不需要拍粉抹油,直接蒸就好了。蒸魚的醬油,他推薦日式淡醬油,比較不膩。我收到石鯛魚,發現兩邊背鰭處劃了一刀,而不是平常在腹側的斜切,問盧老闆,他說石鯛的背肉特別厚,不劃一刀,這邊不容易熟。劃了,蒸出來這邊肉開花也好看。我小心把肉身擦乾,肚子內部抹上鹽,兩側薄撒鹽,把橢圓形的盤子上排兩道有高度的蔥薑絲,然後把石鯛平鋪其上。這個部分是我以前向香港師傅學的,他說蒸魚要營造出蒸氣在魚上下流動的空間。這兩道蔥薑絲柵,讓熱氣可穿過魚的下方,魚才能在短時間熟透,又可避免魚皮沾黏在盤底,非常好用。大鍋大火煮水,上放蒸盤,水滾,將魚放在蒸盤上,蓋上鍋蓋,計時十八分鐘,其間絕對不要掀蓋。這等待的時間,您可以切香菜、蔥花,另用一小鍋燒熱橄欖油。十八分鐘一到,打開鍋蓋,用筷子戳一下,輕鬆插入,將盤子取出,略為傾斜倒出盤中的蒸汁,淋上日式醬油,注意,直接用冷醬油淋上,醬油無需熱過。然後將香菜蔥花鋪在魚身上,淋上另一鍋已熱燙的油,吱一聲,蔥花、香菜被熗香,立即上桌,這就是今天的清蒸石鯛魚。剛蒸熱的魚,淋上冷醬油,利用溫差,魚肉會立即吸收醬汁,很快入味,這應該是師傅用冷醬油的原因。另有一派,是將盤中的蒸汁倒入另一鍋,和醬油混合燒熱再淋上去,我沒有做過,但一併在此提供。不過,今天用冷醬油再淋熱油的做法十分成功。家人都說好吃,平常不吃魚的大兒子也吃光他的分量,小兒子更是完全清盤。如果買不到石鯛魚,可用同樣的蒸魚手法對大部分的魚,應該都好吃。我一面吃石鯛魚,一面省思。做媒體出大新聞,一定要小心求證,完備證據。而做出一條爆炸性大新聞,第一時間,並非如你幻想的外界一片叫好,反而你要面對質疑謾罵及冷漠,尤其是排山倒海的外界壓力,和林益世這樣敢在行政院開記者會運用權勢壓你的人。這時候你要想想,處理新聞就像蒸石鯛魚,要在適當的地方劃下一刀,才能斃命——不,才能蒸得完熟。備料石鯛魚1尾(我用的這尾約5斤重)蔥段適量蔥花適量薑絲適量香菜適量日本蒸魚淡醬油適量步驟一、把石鯛魚擦乾,肚子內部抹上鹽,兩側薄撒鹽,把橢圓形的盤子上排兩道有高度的蔥薑絲,然後把石鯛平鋪其上。二、大鍋大火煮水,上放蒸盤,水滾,將魚放在蒸盤上,蓋上鍋蓋,計時18分鐘,其間絕對不要掀蓋。三、香菜切末、蔥切花,另用一小鍋燒熱橄欖油。18分鐘一到,打開鍋蓋,用筷子戳一下,輕鬆插入,即可將盤子取出。四、略微傾斜倒出盤中的蒸汁,淋上日式醬油,注意,直接用冷醬油淋上,醬油無需熱過。五、將香菜、蔥花鋪在魚身上,淋上另一鍋已熱燙的油,吱一聲,蔥花、香菜被熗香,立即上桌。📖《裴社長廚房手記2》購書連結📖博客來(一般版):https://reurl.cc/RXXZg6誠品:https://bit.ly/3ORFWMM金石堂:https://bit.ly/3bo0PkZMomo:https://bit.ly/3Sh86Un【電子書、有聲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預購(8/7-8/21):https://bit.ly/3oTE2AE博客來有聲書:https://bit.ly/3vxK8ue鏡好聽有聲書:https://bit.ly/3cNCHsg
+ More
「史上最年輕吳濁流文學獎首獎得主——林秀赫作品,〈深度安靜〉、〈五福女孩〉一次二部同時電影化!」
假設我們借用林秀赫《深度安靜》短篇小說集中,篇章是星球的天文概念,去觀測林秀赫身上座落的獎,見到的會是長長的銀河。吳濁流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全球華文星雲獎長篇歷史小說、台北文學獎、台灣詩學研究獎、全國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西子灣文學獎,中篇小說〈老人革命〉改編之電影劇本,得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創意獎、MPA亞太合作特別獎、坎城新影人基金大獎,短篇小說〈冰箱〉改編之電影短片,又入金馬電影學院作品。觀測那些個引力各異的獎,可以很快地發現到一件事:在林秀赫的宇宙之中,運行軌跡可以從歷史到科幻,從文學到影像,此回二部同時電影化的〈深度安靜〉和〈五福女孩〉,則彷彿太空攝影下的寫實天體,如此接近,那般乾淨。《深度安靜》短篇小說集裡,代表冥王星的家庭特寫〈深度安靜〉,描述一名妻子逝世的男子,和妻子那沉默的父親,在一個喪妻、一個喪女的屋子裡活著之細節,死了之幽微,失去中間的那個人,我們是家人,或只是外人?此作獲林榮三文學獎小說三獎、金馬創投會議「台北文創劇作獎」、電影長片輔導金補助,電影主創由金馬獎最佳短片獎得主沈可尚導演、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得主瞿友寧監製,近日行進至演員選角和劇本修改的階段,未來著重在男主角追查各式線索,試圖找到妻子死亡的真相。「這故事必須為了世上許多正在墜落,仍艱難地想要維持平衡感的人而拍。」——電影《深度安靜》主創同出自《深度安靜》一書,代表天王星的地景小說〈五福女孩〉,說的是位五福路長大的女孩,「五福,出自《尚書》,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好德,五曰善終。」什麼意思呢?答不出來的女孩,閉上了眼睛,告訴駕駛座上的丈夫,五福路的這裡是招牌、這裡是路口、這裡是小販,而丈夫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妻子閉上眼、伸出手,摸的又是誰呢?此作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高雄拍」影像創作獎助計畫,電影短片由金穗獎學生組最佳劇情片得主丁冠濠導演,明年於高雄電影節首映。「小佟彷彿可以看到五福路的一切,以及超時空般地,看到了那個男孩。」——電影短片《五福女孩》主創在韋伯太空望遠鏡反射回木星的反氣旋風暴之時,林秀赫宇宙的星〈深度安靜〉、〈五福女孩〉運動至軌道,鏡文學另有長篇小說《嬰兒整形》,短篇小說〈他們都去過羅斯威爾〉、〈MonkeyMia〉、〈不可思議的左手〉、〈冰箱〉。
+ More
【裴社長餐桌上的大事記】蛋包飯——阿扁的海外弊案:不切開蛋包,豈能見炒飯顏色?
前總統陳水扁在第一任總統期間,非常喜歡親近媒體,他定期與媒體總編輯下鄉,我當時是《壹週刊》總編輯,也是阿扁邀請的對象。有一次在屏東某漁業養殖所,阿扁特別請我和他一起吃早餐,同桌的官員只有總統府祕書長邱義仁。阿扁聊著聊著忽然說:「我應該不會成為你的封面,邱義仁比較有條件吧。」我聞言認真回答:「緋聞機會可能不大,但若是弊案,隨時可以成為封面人物。」話說完沒有幾年,阿扁因為國務機要費成為《壹週刊》封面人物,更因為洗錢案,做了《壹週刊》連續二十期封面,史無前例。我之前在臉書上寫李登輝國安密帳始末,前總統陳水扁留言:「我事先不知道,知道後是把將近四十億元的國安密帳全部繳庫。」在《壹週刊》報導國安密帳後,阿扁總統確實將國安密帳繳交國庫,但國家仍有祕密外交需要進行,所以總統府另編國務機要費,這是國務機要費的濫觴。二○○六年六月二十二日,阿扁爆出國務機要費涉不法疑雲,由高檢署查黑中心負責調查。二○○六年八月十二日,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倒扁政治運動,九月九日百萬紅衫軍聚集凱達格蘭大道,要求阿扁下台。我為什麼詳述這段歷史?因為紅衫軍行動太震撼,阿扁的親人有點擔心,所以移動了資金,被艾格蒙盯上,所以衍生了後來的海外洗錢事件。這也成了《壹週刊》二○○八年的代表作。記得二○○七年的秋天,我和謝忠良在開封街添財日本料理吃飯。那時候新聞全繞著阿扁家族的國務機要費,謝忠良悄悄地告訴我他收到訊息,想要開始查阿扁收受獻金洗錢的事,目前訊息很微弱,要花點時間查清楚。記得那天我們特別吃了添財的蛋包飯。謝忠良的母親以前經營錢莊,生意做得很大,無暇顧及小孩子的三餐,所以拿錢給紅玉小館包餐。謝忠良高中每天下課就到小館子,一碟煎魚、一盤青菜、一個蛋包飯,數年如一日。每次我們到添財,謝忠良總會請大師傅做一份蛋包飯,他青春記憶中的蛋包飯。飯是炒過番茄醬,紅通通的炒飯。三顆蛋加鮮奶油入鍋炒到極嫩,放在炒飯上用刀劃開,讓蛋包覆在飯上,這就是謝忠良念念不忘的蛋包飯。大廚做出來後,我們一人一半分而食之。我本來想多問他母親的事,謝忠良把話題轉到阿扁身上,我們都知道,環繞阿扁的國務機要費及洗錢案的暴雨將至。二○○八年八月初《壹週刊》專案組的一次編採會議,那時候謝忠良是專案組顧問,現在《鏡週刊》的總編輯廖志成時任專案組副總編輯。會議中現任《鏡週刊》執行副總、時任專案組主任吳明儀提及特偵組有立案查阿扁洗錢,最近可能要收網。會後資深記者林益民告訴吳明儀,他和調查局的線民之前有聊到:「艾格蒙聯盟通報進來,阿扁透過黃睿靚海外洗錢,事涉三千萬美金。」吳明儀覺得訊息值得鞏固,要林益民回去再查,林益民一去接觸消息來源,調查官完全嚇到,連忙聲稱沒有此事,之前是胡說八道。原來,查案公文上到調查局長葉盛茂就完全卡住,調查官眼見長官吃案,只好否認。不過吳明儀認為有黃睿靚的名字,有艾格蒙,有金額,這訊息應該是真的,所以他自己私下詢問法務部和特偵組,特偵組之前不知,一聽大驚,雷霆萬鈞壓向調查局查證,調查局擋不住特偵組,只好將公文和盤托出。吳明儀幾經查證,發現黃睿靚的名字是全案關鍵,原來阿扁海外洗錢,用的是媳婦黃睿靚的帳戶。原本水波不興,但阿扁國務機要費案件後被艾格蒙聯盟列為示警的提示名單。紅衫軍倒扁之役後,可能有嚇到阿扁的家人,所以黃睿靚將自己帳戶的一千萬美元移到陳致中帳戶,這次轉匯讓瑞士銀行向艾格蒙示警,艾格蒙也因此兩次向台灣提出通報。八月十一日封面會議,謝忠良和廖志成的專案組提出洗錢的這個大題目,不過,吳明儀和林益民掌握的匯款金額是三千萬美元,所以十二日截稿前,《壹週刊》的封面故事是「利用黃睿靚洗錢爆扁密匯十億出境」,不過謝忠良臨印刷前說,他看到公文,上面記載的是一千萬美元,所以最後我緊急更動封面標題,改成「密匯三億出境」,但內文已到印刷廠,更動不及,除引言外,有些內文仍是寫十億元。事後我們了解,黃睿靚的帳戶實際金額是二千萬美元,之前有戶頭匯出匯入一千萬美元,被調查局記為二千萬美元,加上洪秀柱取得公文的一千萬美元,所以記成三千萬美元,實際是二千萬美元才對,也就是後來大家說的「海角七億」。在出刊前的這一年,我曾多次詢問謝忠良洗錢案進度,他說阿扁有洗錢的問題,但圍繞著阿扁查,始終沒有證據,查不到人名也查不到金額,一直有這個題目卻沒有進度,只好一直祕密養著題目。吳明儀說:「要不是黃睿靚動支帳戶的錢,讓名字和金額浮現,這個事情恐怕也沒有辦法曝光。」出刊前一天,當然要問阿扁本人。李登輝國安密帳時,阿扁是問他的祕書廖志成如何聯絡我。而此時,廖志成已在《壹週刊》上班,總統的回應就由他負責。廖志成親訪陳水扁總統卸任辦公室主任林德訓,林問了陳水扁回應《壹週刊》:「透過黃睿靚及其家人將巨額金錢匯往國外涉嫌洗錢一事,陳水扁嚴正表示,完全子虛烏有。」還揚言若出刊要告《壹週刊》。二○○八年八月十三日,《壹週刊》以封面故事刊載陳水扁藉由媳婦黃睿靚將巨款匯到美國,掀開阿扁海外洗錢黑幕。隨著《壹週刊》十三日出刊,情勢急轉直下,十四日下午陳水扁召開記者會,說:「我做了法律上不允許做的事。」八月十五日陳水扁以書面聲明表示自即日起與妻子吳淑珍主動退出民進黨。八月十六日,特偵組搜索陳水扁住所及辦公室,檢方當天就將陳水扁、吳淑珍、陳致中、黃睿靚等列為被告,阿扁海外洗錢風暴展開。九月二日,前調查局長葉盛茂坦承,當年的一月二十九日他接獲艾格蒙聯盟通報,黃睿靚在瑞士日內瓦美林銀行開立帳戶,涉嫌洗錢等情資。他也承認把情資的原文及附件面交陳水扁。葉盛茂同時也承認二○○六年底獲悉吳淑珍在海外開設信託帳戶情資,他也在週三總統府國安會報向陳水扁報告。所以,葉盛茂不但嚴重洩密,還卡住此案的調查進度。這也使得調查局日後被調整定位,從總統的情報系統回歸到法務部下設調查局的體制。從《壹週刊》三七七期開始,《壹週刊》連續做了二十期阿扁和家人涉案的封面。我們除了檢視弊案外,也延伸到阿扁家人遭遇的困境,比如阿扁孫子在學校遭受霸凌或是吳淑珍病情報導,幾乎是一期兩篇,《壹週刊》同仁火力全開。現在想起來,那真是週刊紙本的黃金歲月。時序來到二○一一年,《壹週刊》創刊十年,要採訪十年中對台灣影響最大的人,已在獄中的陳水扁當然是名單上的首選。當時《壹週刊》人物組副總編輯董成瑜(現為鏡文學總經理)提出專訪需求,台北監獄不同意她的「專訪」請求,但受刑人有投稿的權利。於是乎我們把題綱給了阿扁,阿扁把回答「投稿」給《壹週刊》,這樣就完成了問答形式的訪問。有一天董成瑜拿著阿扁的「投稿」進我辦公室說:「阿扁想在《壹週刊》開專欄。」我一看,這封二○一一年五月十日的回信中,最後一段寫著:「我可以不可以在貴刊開闢一個小小專欄?謝謝!」我立刻和老闆黎智英聯絡,他滿口答應。董成瑜就趁此機會入獄探視陳水扁,談開專欄的條件及不能談論他的司法案件等限制。董成瑜事後告訴我,短短兩三分鐘隔著厚玻璃的見面,阿扁很高興《壹週刊》邀請他寫專欄。專欄推出後很受到外界關注,有一個月因為卡到假日,稿費沒有準時入帳,吳淑珍還對外說:「沒收到《壹週刊》稿費,我現在靠稿費收入生活。」引發立委邱毅質疑《壹週刊》付給陳水扁超高稿費⋯⋯其實,《壹週刊》一向給專欄作家公允的稿費,我不能說稿費實際金額,只能說阿扁的稿酬是《壹週刊》兩頁專欄中一般的稿費,絕對不會是最高的。寫了幾個月後,阿扁以身體因素主動停了專欄,阿扁和《壹週刊》的關係也就告一段落。阿扁家人涉貪,《壹週刊》那一年總共做了三十三個封面,但跳開這些新聞,回到阿扁本人,又彷彿回到多年前屏東的那頓早餐。阿扁平易近人到不像總統,所有幕僚的安排,他從不質疑,該下車拜拜就拜拜,該挖土種樹就種樹。他沒有架子,幕僚做錯事,他也不罵人。所有行程阿扁只要求兩件事,他和大家要坐一樣的椅子,吃一樣的食物,不要特別。這和我以前跑線,看到李登輝總統出訪時尊榮的安排很不一樣。這樣近身對阿扁的觀察,再看到後來接連爆發的機要費弊案、洗錢弊案,讓我有些茫然。可能就像這一盤蛋包飯吧,不切開亮黃色的蛋包,怎知裡面是紅色的酸甜飯呢?前幾天《上報》總編輯謝忠良請我去添財吃飯,講到阿扁,我們談起身陷國務機要費洗錢風暴時的阿扁、病痛出獄沉潛的阿扁以及現在開廣播節目的阿扁。說著說著我們又點了蛋包飯。結果,這次的蛋包飯不是日本厚蛋的做法,而是薄薄的台式蛋皮包飯。老闆解釋說,以前的做法太rich,現在年輕人比較喜歡蛋皮薄一點。也好,味道是一樣的,黃澄澄的蛋皮上抹上兩道可果美番茄醬,甜滋滋也帶點酸味,紅通通的炒飯有洋蔥、有肉絲,我們三口兩口就吃完了一盤。謝忠良說:「點一盤關東煮再加一份蛋包飯就飽了,請你客,這最划算。」這次就做這道蛋包飯,日式和台式兩個版本。熱鍋入油,先放入洋蔥末拌炒至淡金黃色,甜味出來就好,不用炒太久。接著加入豬肉絲續炒至熟,再放入三碗白米飯拌炒到粒粒泛著油光,加一小匙鹽,然後放入三湯匙的可果美番茄醬,持續拌炒至米粒紅通通溢出酸甜香氣,起鍋。將炒飯分放到兩個盤中,各自塑成橢圓形。用三顆常溫蛋加入鮮奶油及胡椒鹽打成蛋汁,另備平底鍋,熱鍋入油,徐徐放入蛋汁,用筷子輕輕攪拌,見半熟,用鍋鏟將蛋揭掀至鍋邊成橢圓形,此時蛋微顫極嫩,小心用鍋鏟將蛋放在炒飯上,用刀在蛋皮上劃開,金黃色嫩蛋完美包覆在紅色炒飯上,是為日式蛋包飯。另準備二顆蛋,加胡椒鹽打成蛋汁,鋪在熱平底鍋上煎成圓形嫩蛋皮,用鍋鏟小心揭起,包覆在炒飯上,將下緣內收成完美橢圓形,蛋皮上擠兩道可果美番茄醬裝飾,台式蛋包飯完成。吃著蛋包飯,看到電視螢幕上不斷重複播放阿扁的記者會。原來二○二二年四月,法院要重啟國務機要費審判,所以阿扁總統少見地開了國際記者會,聲嘶力竭地捍衛名譽。他向媒體表示「因公支出大於因公收入,沒有不法所得」,公布二十一項餽贈支出細項。陳水扁說:「這個案子充滿爭議性,這是鐵的事實。」阿扁力陳:「攤在陽光底下的國務機要費案就是長這樣子。」但陽光沒照到的「海角七億」洗錢案呢?阿扁隻字未提。備料常溫蛋5顆鮮奶油半盒白米飯3碗洋蔥半顆(切末)豬肉絲1碗可果美番茄醬適量胡椒鹽適量步驟一、熱鍋入油,先放入洋蔥末拌炒至淡金黃色,甜味出來就好,不用炒太久。二、豬肉絲拌入胡椒鹽、拌入1湯匙的油(下鍋才會炒鬆不沾黏),入鍋炒至肉白,再放入3碗白米飯拌炒到粒粒泛著油光。三、加1小匙鹽,然後放入3湯匙的可果美番茄醬,持續拌炒至米粒紅通通溢出酸甜香氣。四、起鍋。將炒飯分放到2個盤中,各自塑成橢圓形。五、用3顆常溫蛋加入半盒鮮奶油及胡椒鹽打成蛋汁,另備平底鍋,熱鍋入油,徐徐放入蛋汁,用筷子輕輕攪拌,見半熟,用鍋鏟將蛋揭掀至鍋邊成橢圓形,此時蛋微顫極嫩,小心用鍋鏟將蛋放在炒飯上,用刀在蛋皮上劃開,金黃色嫩蛋完美包覆在紅色炒飯上,用可果美番茄在蛋上畫一條紅線,是為日式蛋包飯。六、另準備2顆蛋,加胡椒鹽打成蛋汁,鋪在熱平底鍋上煎成圓形嫩蛋皮,用鍋鏟小心揭起,包覆在炒飯上,將下緣內收成漂亮的橢圓形,蛋皮上再擠2道可果美番茄醬裝飾,台式蛋包飯完成。📖《裴社長廚房手記2》購書連結📖博客來(一般版):https://reurl.cc/RXXZg6誠品:https://bit.ly/3ORFWMM金石堂:https://bit.ly/3bo0PkZMomo:https://bit.ly/3Sh86Un【電子書、有聲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預購(8/7-8/21):https://bit.ly/3oTE2AE博客來有聲書:https://bit.ly/3vxK8ue鏡好聽有聲書:https://bit.ly/3cNCHsg
+ More
週刊社長的特有種食譜 食譜,散文,回憶錄?或以上皆是——洪愛珠評《裴社長廚房手記2》
《裴社長廚房手記2》是《鏡週刊》裴偉社長的第二本食譜。作為忠實讀者,從專欄到成書一路讀來,深感這本廚房手記,是食譜中的「特有種」。這麼說吧,作者身為新聞週刊的資深社長,首本著作非是回憶錄,而是食譜,且連出兩冊。身分與內容皆特殊,是歷來食譜書生態裡的「特有種」。此前,週刊社長出書寫食事的,有黎智英的《肥佬黎食遍天下》,亦是見多識廣,不過文章內容是單純的食記,不若《裴社長廚房手記》,是寫菜兼寫回憶錄,偶爾還寫進了新聞內幕。《裴社長廚房手記2:那些水手的浪遊時光、動搖國本的報導幕後,以及超美味料理的人情故事》裴偉著8/17正式上市這即是另一種「特有種」。數篇文章緊扣時事、弊案與政商要人。事件本身辛辣非常,社長寫來倒舉重若輕。讀者隨情節跌宕,有時呼吸一緊,感到作者下筆「特別有種」的驚心動魄。最鮮明一篇,是以「關東煮」寫李前總統的國安密帳案。從記者啟動調查,到與國安局交涉,後來週刊辦公室遭到搜索,緊急在印刷前調虎離山,終於順利出刊,售三十二萬冊,創下《壹週刊》有史以來最高銷量。整起事件,壓縮成四千餘字文章,精彩極了,分明是影視改編的絕佳材料,卻是國家級的真人實事。事後,三天三夜未眠的資深記者謝忠良和裴社長,到開封街上的添財日本料理,吃關東煮喝點小酒,謝忠良說:「只有動搖國本的新聞才是好新聞。」世人讀週刊,當作八卦讀本的不少,時常忽略其正經新聞亦做得深刻入裡。這本食譜於是透露一點故事,與從業人員的內面角度,使讀者一窺堂奧。不過,食譜中「動搖國本」的僅是部分內容。裴社長經歷特殊,年輕時在糖漿船上擔任實習水手,陸上歲月,全在媒體業。先任記者,後擔任台灣《壹週刊》社長,在傳統紙媒衰退階段,再創《鏡週刊》。日常生活中,社長種花、養鳥、篆刻、寫詩、聽戲。是古典音樂發燒友,此外,還是家庭男人,親自陪太太裁布做衣服,為小孩溫習功課。一個人活成尋常人幾輩子的分量,文章也寫進這些,成為饒富情趣的看點。《裴社長廚房手記2》書分五輯,從「水手時光」開章,再及「記者生涯」,延續上一冊的「名菜重現」,一路講到「日常食事」與「記憶滋味」。我愛讀裴社長寫普通人物,寫家人,更勝達官顯要。除去週刊社長身分,裴社長私下那份對親友的長情,過得有滋有味的日子,都好看。他寫水手小裴階段,在船上遇到的香港廚師老葉、資深船員阿寶,神情姿態活靈活現。最動人的,則是寫父親的炸醬麵、栗子燒雞,或老同學林智一的龍蝦三明治。裴社長的經歷,是社會裡的極少數。如此人物,一般有他的玄虛,然而見社長文字,平易直率,好些故事,乃至於糗事,私下聽社長談笑間提及,後來成了文章,細節也歷歷寫下。比如寫英國的一篇:社長回台後,到統一西服店做西裝,師傅量身後在筆記上註記「奶胸大腹平屁股」幾個字。聞話當下我撐大了眼,忍俊不禁,覺得社長真沒包袱,寫成文章,就更是了。前文幾乎全在說故事好看,不過,本書終究是本食譜,食事才是要緊事。我是第一冊廚房手記的忠實讀者,按書中提點,做出了美味極了的台塑牛小排,將家庭版本的菜脯蛋精進成餐館水平,因此對裴社長做菜的功底信心充分。社長雖自謙不是美食家,只是愛吃、愛做菜的人,不過票友厲害起來,有時候較專業工作者更無拘束,靈活慧心。《裴社長廚房手記2》的菜色,較第一冊疆域更廣,風格更多元。比如隨著水手階段停泊各大港口,增添不少異國菜色,因此收錄了墨西哥的「巧克力辣醬雞」,巴黎盧昂的「奶油扇貝海鮮鍋」等菜,看上去皆很涎人。除了餐館飯店的大菜,本冊廚房手記,還增添不少家庭小食,如「打滷麵」、「蛋包飯」、「蒜泥鮮蚵」等。其中,拿最簡單的一道菜「白玉涼筍」來說,與上一冊的菜脯蛋有異曲同工之妙,其中都包含社長和高手問來的一點訣,若依法炮製,風味硬是提升一個階段,大家不妨隨書一試。並祝福各位,快樂飲食之餘,和我一樣享受這麼一本遊歷大千,不易歸類的食譜、好看散文,與華麗的回憶錄。購書連結博客來(一般版):https://reurl.cc/RXXZg6誠品:https://bit.ly/3ORFWMM金石堂:https://bit.ly/3bo0PkZMomo:https://bit.ly/3Sh86Un【電子書、有聲書】博客來:https://reurl.cc/O4jbXyReadmoo:http://moo.im/a/8htQSThami:https://reurl.cc/m30doM讀冊:https://reurl.cc/xQ6DQ4台灣漫讀:https://reurl.cc/yM6yM8博客來有聲書:https://bit.ly/3vxK8ue鏡好聽有聲書:https://bit.ly/3cNCHsg
+ More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8/ 17 - 8/23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神明便利商店》TOP2《獻給殺人魔的居家清潔指南》TOP3《薪水小偷》TOP4《鍾馗再世-群魔亂舞》TOP5《怪物之城》
+ More
【裴社長餐桌上的大事記】關東煮——李登輝國安密帳:動搖國本的新聞才是好新聞
二○○二年三月,我時任《壹週刊》總編輯,收到一份記憶卡。放進電腦一看,是國安局的極祕檔案,我把資料印出來,交給主跑國家安全情治系統的資深記者謝忠良,他開始不眠不休地採訪調查。這就是「李登輝國安祕帳」這篇動搖國本雜誌封面故事的源起。細數這份資料,包括明德專案、當陽專案、奉天專案、維新專案、鞏案、八一六專案、兩國論專案等,涉及台、美、日情治外交的諸多檯面下運作。要解讀的內容太多,謝忠良單線作業,整個雜誌社也只有我和他知道此事。他把資料帶回去先爬梳出新聞疑點,再找長時間建立的採訪對象查證解讀。謝忠良說:「每做一條新聞便少一個朋友。這次解讀國安祕帳,動用了許多老關係,對這些查詢的朋友,我離開時都跟他們說,這輩子不再見面。」、「因為絕對機密的洩密罪,動輒死刑、無期徒刑,我要替他們著想。」謝忠良長年採訪國安單位,深知國家機器的運作模式。所以這段期間我買了許多簡易手機及易付卡給他,每聯絡一人,電話用過即丟。他與採訪對象見面,若在大樓只走樓梯不坐電梯,怕事後追查影像溯源。由於後來得知記憶卡是劉冠軍寄來的,他在國安局的會計部門擔任收發,因此這份記憶卡資料只有專案細目及金額,用途及內容付之闕如,謝忠良需要把每一筆費用查出使用目的,因為這才是新聞報導的重點。為了查明祕帳用途,謝忠良進行綿密的調查採訪。有一次為了解讀祕帳內容聯絡關鍵人士訪問,謝忠良將車先開到圓山飯店後山停車,再徒步到前廳叫車,坐上計程車前往採訪的路上,他將聯絡手機丟出車外,讓後面疾行的車流輾碎手機。之所以必須那麼謹慎,是因為我們要對抗的是整個國家機器,而在那個年代,媒體沒有犯錯的空間。俟整個金流脈絡爬梳清楚後,謝忠良開始接觸國安局當事人,第一個碰的是國安局會計長。果真,一接觸查證,謝忠良就接到國安局首席副局長黃磊的電話約他見面,謝忠良要求國安局長親自出面。那天下午,天母的一間咖啡店被國安局包了下來,謝忠良一進門就發現局長臨時退縮未露面。現場有四人,包括黃磊及會計長。黃磊開門見山,表示國安單位願意付錢把這報導買下來。認為此事涉及國家重大機密,《壹週刊》只要寫,國家一定告。眼看場面僵持,謝忠良把資料放在桌上,起身去洗手間,他認定國安局看著資料在桌上也不敢偷。回到座位,謝忠良認為他們也不會說明什麼事了,就伸出手和黃磊握手說:「法院見。」意思就是告訴他,我們一定會寫,然後迅速離開現場。回到公司,謝忠良告訴我:「此案不能拖,我會消失幾天寫稿,事不宜遲,下週就要出刊。」我開始進行出刊籌備及版面規劃,謝忠良則躲到宜蘭同學家寫稿。離開宜蘭前,他拷貝了一份稿件留在同學處,並交代若他有不測,同學要將稿件寄到《壹週刊》。謝忠良從宜蘭回來,請同事朱明到家裡協助整理稿件。我星期一決定版面配置,星期二、星期三拿到稿件打稿下標做版,外界壓力開始湧入。落版前問總統府回應,此時壓力達到最高峰。事隔多年,我也不想一一說明哪些高官和我聯絡施壓,甚至威脅關掉雜誌企圖阻止出刊。星期三傍晚六、七時,我們內線得知,高檢署明天會搜索《壹週刊》。當晚十二點左右我在公司做版截稿,接到謝忠良電話,他說回到桃園龜山,有一部紅車停在路旁觀察動靜,確定他已回家,住家大樓一樓警衛亭亦有不明人士進駐。他提醒我國家機器來硬的,我們要頂住。那個時候,截稿做版往往要到清晨,我在截稿當天都在辦公室裹睡袋打地鋪休息。《壹週刊》的合作印刷廠是秋雨印刷公司,《壹週刊》一次出刊發行兩本,那時B本娛樂本已送秋雨開始印製,A本時事本的最後三台大樣(白樣),也就是李登輝總統國安祕帳的十六頁正文,我簽名後的大樣,本來也已經在送往秋雨的途中。幾經考慮後,我打電話給印務部湯煜峰經理,要他將A本最後三台轉到科樂印刷廠印製,同時也將原在秋雨的A本封面及其他台數,全部移至科樂印刷。我認為,為了要阻斷出刊,高檢署會來《壹週刊》搜索查封,一定也會去印刷廠查封,但他們只知秋雨不知科樂。我同時要求美術總監吳勝偉先拷貝一份完整資料帶走,並印出一份大樣交給我,然後清空公司所有電腦裡這篇稿件的資料。之後,我在辦公室睡著了。清晨手機響起,主跑司法路線的記者吳明儀告訴我檢察官們出發了。我第一時間打電話到香港給當時的台灣《壹週刊》社長周安橋,告訴他《壹週刊》將被搜索,但我一定會讓本期雜誌上市。那時《壹週刊》在敦化南路和基隆路交口的三三三號大樓十二樓,半小時後,高檢署檢察官柯晴男敲門,我打開大門讓他們一行人進來搜索,他到謝忠良座位搜索資料,但實在沒有什麼東西,便說要帶走電腦。我在旁邊忍不住說:「檢察官要帶回電腦沒問題,但其實裡面沒有資料及稿件。因為謝忠良不會用電腦打字,他是手寫稿由編輯幫忙打字完稿。他的電腦主要是用來收朱明傳給他的色情圖片,這真的是他電腦的主要功用。」我是說實話,沒有詆毀謝忠良的意思,不過,檢察官相信我,放過了電腦沒封查。直到現在謝忠良仍抱怨我把這件事說給李惠仁導演聽,結果《蘋果的滋味》紀錄片播出後,他成了色情狂卻百口莫辯。當然,我也安排了攝影記者全程錄影,之後在增訂版中刊登「壹週刊被打壓實錄」。同一時間,陳文禮檢察官按了謝忠良家的門鈴。謝忠良有裸身睡覺的習慣,他那天也就赤身裸體地應門,看到警察、憲兵、調查局幹員及檢察官這大陣仗,謝忠良頓時對自己身體沒什麼自信地說:「我去穿件衣服。」調查員不准,陳文禮說:「還是穿件衣服吧。」事隔多年,我仍會消遣他:「檢察官看了你裸體一定受到驚嚇。」當然,謝忠良住處也不會有什麼資料,倒是陳文禮在查看文件時,看到謝忠良的《壹週刊》合約,還唸唸有詞地說:「你是大牌記者喔,竟然簽約金就好幾百萬。」搜索人員走後,謝忠良立刻著衣去林口秋雨印刷廠。他混在圍觀的群眾中,還問左右怎麼回事?民眾回說:「《壹週刊》出事了,連印刷廠都被查封。」那天是高檢署檢察官施良波帶隊搜索秋雨,他的成果也最為豐碩,總計查封帶走秋雨已印好未裝釘成冊的十六萬份《壹週刊》,不過,是娛樂那一本。地點回到《壹週刊》辦公室。我在檢察官離開後,立刻聯絡媒體,召開記者會。我拿出事先印好的封面及十六頁內容,秀給電視台攝影機看,然後說:「《壹週刊》本期封面是『國安局絕密文件曝光李登輝非法挪用三十五億』,但這個內容你們可能看不到,因為國家機器搜索《壹週刊》、查封印刷廠,不讓真相被人民看到。」、「李登輝利用國安局的三十五億祕帳,成立『奉天』、『當陽』專案,其下設置『七○一』、『三三一』兩筆基金,暗中支持明德小組,買通美日進行情治外交作業,聘請卡西迪遊說,甚至李登輝出訪康乃爾、九十六年兩國論的研究也是利用這筆錢。」我說:「李登輝表面支持國安局法制化,實際上卻把國安局當提款機,把專案經費當私房錢,交給親信進行祕密工作,甚至酬庸自己人。陳水扁明知其為非法,仍繼續沿用。」、「這些祕密活動雖然對台灣國家安全發揮決定性影響,但動用密帳基金違法在先。」我高調召開記者會,就是要把事情鬧大,才能保護《壹週刊》。記者會後,我立即驅車前往秋雨。秋雨印刷廠在之前印刷的內容被查封後,不願再印《壹週刊》,我到林口和秋雨談判,我說:「秋雨印《壹週刊》,印多少被查封多少,我都不會要秋雨賠償。但是,《壹週刊》和秋雨有商業合約,如果秋雨怕被沒收而不印,秋雨就違約,《壹週刊》將要求賠償。」、「事實上,秋雨拒絕印刷違反合約。」當時的秋雨總經理是林耕漢(現改名為林耕然),處長是姚福,他們被我說服,重新印刷娛樂本內容。接著,我聯絡上連城裝訂廠,他們業已收到科樂的時事本內容,接到我電話後連城拉下鐵門,開始將十六萬冊四十三期《壹週刊》裝訂成冊上市。接下來是通路問題,統一超商忌憚高檢署搜索一事,不願意上架這一期《壹週刊》。我不為難他們,但請發行和勤力書報社拿著整落《壹週刊》在統一超商門口賣雜誌。因為新聞鬧開了,各通路大賣,飛碟電台《飛碟晚餐》主持人趙少康在當天節目談四十三期《壹週刊》封面故事,還說:「裴偉看起來老老實實笨笨的,沒想到把政府耍得團團轉。」我當然沒有自作聰明想耍政府,只是努力讓新聞報導被看見,讓真相被彰顯。這樣還不夠穩妥,還要在國際發聲。謝忠良前一天即聯絡CPJ(保護記者協會),說明可能會發生的事,CPJ建議謝忠良到AIT尋求政治庇護。謝忠良認為不需要,但希望他們關注此事發展。第二天搜索行動展開後,謝忠良從秋雨印刷廠驅車離開,開車駛向台北。為了怕被跟蹤,謝忠良上交流道五十公尺,將車停在路肩,俟一些車流穿過後才正常行駛至圓山交流道下,回頭開到孔雀洋行,向現已過世的曾彥霖老闆借電話。這通國際電話,謝忠良請CPJ向美國國務院說明台灣《壹週刊》發生的事。國務院很快向台灣政府關切媒體被搜索查封一事,並揚言要列入人權報告。當天下午,阿扁總統就發表談話表示:「寧可沒有政府,也不能沒有媒體。」當天晚上,我們回到辦公室,先再版加印六萬冊,再把政府搜索《壹週刊》一事做成新聞加入內容,重編「增訂版」,加印十萬冊。四十三期《壹週刊》共印製三十二萬冊,全部完售,創《壹週刊》有史以來最高銷量。誰說嚴肅的調查採訪不賣座?我和謝忠良已經三天三夜未眠,又累又餓。我們兩個很喜歡開封街上的添財日本料理,事件告一段落,我們就去添財吃熱呼呼的關東煮。關東煮是添財的起家料理,老闆林志宏(我們都叫他Hero)的父親六十年前在重慶南路擺攤,賣的就是關東煮。因此,你走進添財,在木檯深處永遠有個冒熱煙的攤鋪,淡褐色的滷水中整齊地放著高麗菜捲、菜頭、海帶、竹輪、黑輪、洋蔥天婦羅,這是添財的靈魂所在,有一位資深歐巴桑一直看著爐火。那天,我和謝忠良叫了一大份關東煮,喝著清酒,吃著天婦羅,聊著這幾天經歷的事。我們知道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謝忠良喝醉了很喜歡抱我,他抱著我口齒不清地說:「只有動搖國本的新聞才是好新聞。」一個星期後,這個新聞封面故事已成為標竿,《壹週刊》的聲勢漲到高峰,黎智英和周安橋從香港回來台北慶功。黎智英請我和謝忠良到陽明山家中喝八二年瑪歌紅酒,場面十分歡樂,大家都很放鬆,完全不像一兩個禮拜前,我和謝忠良繃緊的神經。那時我除了要思考如何做好這則新聞,還要不斷思考如何對抗國家機器,如何讓雜誌挺過八方風雨。歡宴結束後,我和謝忠良坐車下山,謝忠良說他光喝酒沒吃飽,我說:「去添財吧。」趕在打烊前,我們到添財吃了熱熱的關東煮,煮透的菜頭,沾上甜辣的味噌醬汁,真是人間美味,心想還是這個實在!就來做關東煮吧!為了複製這道美食,我和謝忠良又約去添財吃料理。其實我和謝忠良三不五時就相約去添財,只不過這一次我一到添財就開宗明義說:「老闆,你今天要教我做關東煮。」Hero老闆笑笑地說:「那有什麼問題?老客人了。」他說:「添財的關東煮有魚漿的天婦羅部分,是長期向大橋建成魚丸老店訂購(聯絡方式見附錄),其他的福袋、高麗菜捲、菜頭則是自己做。」他詳細地告訴我,高麗菜要整顆入水煮軟,再泡到冷水中一葉一葉剝下來,削掉葉脈突起部分。豬絞肉拌入荸薺碎粒增加口感,調味後,取三片高麗菜葉堆疊,放入絞肉,上端先折進,再由側邊捲起到最後,另一端的菜葉是用塞進肉捲的方式固定。做好一個個高麗菜捲後,上蒸籠蒸熟備用。至於菜頭,挑好白蘿蔔,切大段入滾水殺去臭青味,再入熱水煮透,撈起浸冷水。老滷水的基調是日式昆布柴魚汁,但因添財長年浸泡各式天婦羅及高麗菜捲菜頭海帶,形成獨特的複雜香甜味,這是其他關東煮無法企及的部分,我當然也無法複製。Hero老闆說添財的關東煮就靠這鍋老滷,所以,添財吃關東煮是不讓客人喝湯的。無論如何,我依添財的方法複製。先煮好昆布柴魚高湯,再將從大橋建成魚丸店葉老闆處買來的洋蔥圓餅天婦羅、黑輪、荸薺天婦羅放入高湯內。將蒸熟的高麗菜捲、熟透的菜頭放入燉煮。看到菜頭浸出淡金褐色,顯示已入味。至於高麗菜捲則有人喜軟爛、有人喜有咬勁,而有不同的自老滷中取出的時間。各食材取出後切塊裝盤,附上一盤特製沾醬即可上桌。至於沾醬,我也要到配方:台灣精研味噌加日本清酒、糖、水及辣椒粉燉煮至合適的口味及濃稠度即成。當然,用料比例可能要自己抓出,一回生二回熟。這就是添財的關東煮,無比踏實的美味。是我和謝忠良在李登輝國安祕帳事件告一段落,我們吃得熱呼呼的療癒料理。直到現在,我去添財吃黑鮪魚、吃握壽司、無論吃什麼季節料理,一定先叫一盤關東煮。我吃著煮透的菜頭,沾上甜辣的味噌醬汁,總還是會回味起那些為了挖掘真相而擔心憂慮的日子,關東煮真是動搖國本的味道啊。備料高湯:北海道昆布適量柴魚片1包高麗菜捲:高麗菜1顆豬絞肉1斤荸薺半斤胡椒鹽適量其他食材:白蘿蔔1顆海帶卷(依個人喜好)日本竹輪(南門市場盧記)福袋(南門市場盧記)洋蔥圓餅天婦羅(大橋建成魚丸店)黑輪(大橋建成魚丸店)荸薺天婦羅(大橋建成魚丸店)沾醬(比例請自行拿捏試味):台灣精研味噌日本清酒糖水辣椒粉步驟一、北海道昆布浸泡在清水內過夜泡軟後,不要取出,直接煮滾昆布水,10分鐘後將昆布取出。將一包柴魚片投入高湯中,湯滾,沸騰3分鐘後,將柴魚片濾過,即得滷水高湯。二、高麗菜整顆入水煮軟,再泡到冷水中一葉一葉剝下來,削掉葉脈突起部分。豬絞肉拌入荸薺碎粒,加胡椒鹽調味後,取3片高麗菜葉堆疊,我實際包捲,發現2片即可,3片有點厚,您可以視包的狀況決定。放入絞肉,上端先折進,再由側邊捲起到最後,另一端的菜葉是用塞進肉捲的方式固定。做好一個個高麗菜捲後,上蒸籠蒸熟備用。三、挑好白蘿蔔,切大段入滾水殺去臭青味,再放入另一鍋熱水煮透,撈起浸冷水。四、特製沾醬用台灣精研味噌加日本清酒、糖、水及辣椒粉燉煮至合適的口味及濃稠度即成。五、將昆布柴魚高湯,放入洋蔥圓餅天婦羅、黑輪、荸薺天婦羅,蒸熟的高麗菜捲、熟透的菜頭以及海帶捲。六、以小火微沸的方式浸煮,看到菜頭浸出淡金褐色,顯示已入味。再視高麗菜捲及天婦羅的熟度分別取出。七、將食材取出切塊豐盛地裝入盤中,另盛一碟沾醬,熱騰騰上桌,這就是最實在的平民美食:關東煮。📖《裴社長廚房手記2》購書連結📖博客來(一般版):https://reurl.cc/RXXZg6誠品:https://bit.ly/3ORFWMM金石堂:https://bit.ly/3bo0PkZMomo:https://bit.ly/3Sh86Un【電子書、有聲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預購(8/7-8/21):https://bit.ly/3oTE2AE博客來有聲書:https://bit.ly/3vxK8ue鏡好聽有聲書:https://bit.ly/3cNCHsg
+ More
136106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