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卿專欄】AI,不能說的秘密?
作者/徐淑卿看到六月底公布的《文策院2025年第一季臺灣出版市場動態》,中文電子書目比上一季增加1219種。出版量排名前十的出版社,有些應是來自對岸簡中轉繁體出版,但不管來自哪裡,都讓人不免好奇:這裡有多少書是AI生成的?我想像一種出版旅程。若有人在亞馬遜的自助出版(KDP)上架以AI生成的英文書籍,作者可能假借真實人物或虛構,再以AI翻譯成幾種語言,製作成電子書、有聲書,上架到不同語種的大型圖書銷售平台。這應該輕而易舉。當然,在台灣出中文電子書,毋須繞道亞馬遜,我只是以此假設AI生成書籍來源包含但不限本地製造。尤其若有英文版,有基本訊息的作者資料,有譯者,看起來就像正規的翻譯書了。這種作法可以為出版品的可信度「加值」。假若AI生成書籍確實充斥銷售通路,但這是台灣目前需要在意的問題嗎?不論電子書或有聲書,現在台灣大平台上都有看似出自AI的出版品,但銷售未必佳。既然賣得不好,就讓它們放著墊底,充實書量,又有什麼關係?但是,既然AI生成的出版品已經出現在銷售通路,這就是遲早必須面對的問題。有些國家今年已經開始進行規範,像是中國。現在網路稍作搜尋,就可見教人如何用AI製作電子書的影片。根據《商業內幕》報導,今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一家公司展開調查。這家公司教客戶如何用AI生成書籍和電子書,在2022年賺了5千萬美元。被調查的原因是,他們對亞馬遜氾濫大量AI生成書籍推波助瀾,而且顧客投訴,這2千美元的課程,若退訂,難以取得退款。這麼多人趨之若鶩,意味這不是無利可圖,即使銷售不佳,但它以低成本大量生產,一旦上架,就可能被不知情的讀者購買,從而獲得收入。正因為讀者可能購買,就產生許多問題。一,讀者可能從書中獲得錯誤訊息;二,當讀者發現內容有問題時,受騙的感覺使他們對平台與其他出版品失去信任;三,AI大量生成的書籍與人類的創作,價值可以等同嗎?如果沒有清楚標示,價值就會被混淆。最後,AI生成的書籍更容易造假與侵權。最為人所知且影響深遠的例子就是,美國出版評論家JaneFriedman在2023年8月發表的文章〈IWouldRatherSeeMyBooksGetPiratedThanThis(Or:WhyGoodreadsandAmazonAreBecomingDumpsterFires)〉。有人使用她的名字用AI生成「垃圾書」在亞馬遜出售。這些書名包括:《從零開始打造吸引人的電子書、建立作者平台,並實現利潤最大化》、《如何快速撰寫與出版電子書並賺錢》等。JaneFriedman憤怒的是,這些人利用讀者對她的信任,誤導他們以為這是她的著作,但一旦讀者買了讀了這些書,「卻可能永遠失去對真正作者的信任」。荒謬的是,要把這些假書從作者資訊中刪除或下架,必須由作者申請,但是誰會有空花這麼多時間監控以你為名的假書上架?JaneFriedman說,當她在推特說這件事時,有位作家跟她說,過去一週,她就申報了29本不實書籍。JaneFriedman的文章促成一些改變。當年9月,亞馬遜發布新規定,區分AI生成與用AI輔助書籍,若是用AI生成必須告知,但這訊息僅供後台管理,讀者閱覽的前台是看不到的。亞馬遜的態度說明電商平台的被動。有更多內容上架是首要之務,至於是否有責任或必要性,將AI生成的出版品予以標識,讓讀者作為購買判準,則是另一件事。平台態度如此,但改變仍在發生。美國作家協會於2023年10月宣布將進行「HumanAuthored」方案,這是一個表明「非AI創作」的作者身份認證系統,可以讓讀者有所識別。2025年美國作家協會開始實施這個方案,並提供官方標誌,證明作者的身份是人類,而不是AI。作家協會執行長MaryRasenberger說,這項認證不是拒絕人工智慧技術,而是幫助讀者信任人類作者的情感和原創性。即使使用人工智慧的拼寫檢查或研究工具,但確保創造本質來自人類智力也很重要。今年1月韓國文體部發布2025年工作計畫,表示將對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和普及預作準備。今年上半年將修訂《版權法》和頒布《宣傳權法》。首先是推動《版權法》的修訂,包括披露用於人工智慧學習的資料列表的要求。今年3月中國發布《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9月起實施。該辦法提出AI生成合成內容,包含文字、圖片、音訊、視頻、虛擬場景等,必須標識,且從生成階段到平台發布均涵蓋在內。這些行動與其說是抗拒AI,反而是更清楚認知,未來AI會更大量出現在人們的工作中,因此訂立標識辦法是當務之急。這既可以減少濫竽充數,讓人類的創意和AI生成的產品有所區別。而且,若以AI生成來造假,更應該有法律規範。尤其最近在美國幾個判例裡,允許一些科技巨頭可以不經擁有版權的作者同意,抓取他們的作品來訓練大型語言模型系統。因為法官認為,如此產生的結果,不是重複或抄襲,而是新事物的變革。但結果是否如此無害,還需觀察後效。尤其不難想像,未來如果有人使用AI生成內容,卻與某些作家作品高度相似,依然會產生法律問題。AI不僅改變出版生態,而且也在根本上改變寫作的價值。在巴德學院英文系任教的作家徐華,最近在《紐約客》發表文章〈WhatHappensAfterA.I.DestroysCollegeWriting?〉,他提到學生大量使用AI如ChatGPT之後,在大學教授寫作的意義和教育的評量標準都在改變。他說:「教育,特別是在人文領域,建立在一種信念之上:除了學生可能記住的實用知識外,某個課堂上隨口提及的深奧想法,也許會在他們心中扎根,並在多年後開花結果。人工智慧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感覺自己像個專家,但真正讓我們成為人類的是,冒險、懷疑與失敗。我經常告訴學生,這可能是你們人生中最後一次,有人必須閱讀你們寫的東西。所以就不如老實告訴我,你們真正的想法。」我們之所以珍視創作,正是因為它無比艱難,猶如穿鑿洞穴,費時良久才能有一絲創見。而且寫作的過程本身就是作家思考的過程,而這麼珍貴的內在旅程,不但在AI的生成中被省略,而且在銷售通路上一視同仁,毫不甄別。倒不是認為人類的創作必屬佳作,也不是否定AI對人類工作的幫助。AI的確是很好的研究工具,現在新聞寫作應用AI技術獲獎的作品也很多。但是,就像過去人們買書,除了書的主題,也會按照對出版社、作者的了解,來判斷是否值得購買,這本身有其「品牌」信任度。因此是否是AI生成的書籍,也應該有清楚透明的標誌,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現在,有越來越多國家正視這個問題,台灣的作法又是什麼?尤其,當今年9月中國施行人工智慧內容必須標識時,直接將中國AI生成書籍,拿到台灣上架的出版品,尤其是有聲書,會保留還是設法免除標識呢?當AI使用越來越普及,區別並標明「人類創作」或「AI生成合成」,更屬必要。(圖/顏一立)
+ More
《無線人生》小說、漫畫・限時特價88折!
鏡文學官網線上看,限時特價88折!只到6/30單本原價:$266,優惠價:$234⭐儲值鏡文學銀幣購書,再抽果陀劇場《我在詐騙公司上班》音樂劇門票衝動傻憨男大生X冷靜精明帥警佐淡淡的BL情愫,與深刻的親情和友情重新詮釋「紅線」定義,結合輕奇幻與輕推理元素作者Beck|感動好評原著小說漫畫家南綠|細膩詮釋漫畫版⭐購書線上看:點選下方「繼續閱讀」➡︎「整本購買」
+ More
2022 Readmoo讀墨年度百大暢銷榜 鏡文學多部作品同登榜單
Readmoo讀墨電子書公布2022年度百大暢銷榜,鏡文學多部作品登上榜單!其中唐福睿《八尺門的辯護人》、陳思宏《樓上的好人》、吳曉樂《致命登入》更登上暢銷總榜。鏡文學今年上榜作品以文學小說類為主,題材多為討論社會議題,體現在疫情跌宕的這一年,讀者閱讀偏好關注社會發聲。其中唐福睿的法庭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一舉奪下總榜暢銷第24名,及文學小說榜第7名,寫實呈現少數族群、移工在法律制度中的掙扎與社會處境,有如一面照向社會偏遠角落的鏡子,照映出階級下的人性實相。陳思宏《樓上的好人》也登上總榜第49名及文學小說榜第17名,作品以女性視角詮釋從島嶼到歐陸的不羈冒險,逼視自身的傷痕與心結。吳曉樂則以《致命登入》排進總榜第84名及文學小說榜第29名,是擅長深入社會議題的吳曉樂再一次嘗試,以線上遊戲世界,呈現年輕男女在虛擬與真實的人際關係之間,危險的摸索與冒險。其他文學小說榜上榜作品包含,陳思宏寫實神作《鬼地方》第62名;陳雪懸疑犯罪小說《你不能再死一次》第72名;四絃講述親子議題作品《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排名第83。另外李桐豪的歷史紀實作品《紅房子》也登上社會科學榜的第21名。不只小說類表現亮眼,謝東霖超人氣漫畫《神明便利商店1》,更直接拿下生活風格類暢銷第2名;裴偉的食譜書《裴社長廚房手記》則在生活風格榜排名第59名。榜單購書優惠,1/16前,任選3本78折:https://reurl.cc/QW5Ea92022Readmoo讀墨年度百大暢銷榜鏡文學作品完整榜單【總榜】TOP24八尺門的辯護人TOP49樓上的好人TOP84致命登入【文學小說】TOP7八尺門的辯護人TOP17樓上的好人TOP29致命登入TOP62鬼地方TPP72你不能再死一次TOP83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社會科學】TOP21紅房子【生活風格】TOP2神明便利商店1TOP59裴社長廚房手記
+ More
《裴社長廚房手記2》電子書同步預購中!博客來8/7-8/21獨家首賣特價88折
《裴社長廚房手記2:那些水手的浪遊時光、動搖國本的報導幕後,以及超美味料理的人情故事》裴偉著8/7開始預購,8/17正式上市!電子書同步預購中!博客來獨家首賣➔➔https://bit.ly/3oTE2AE8/7-8/21特價88折(定價62折)「裴偉把回憶這種注定會越來越虛的東西,綁殖在紮實的稻粱魚肉之中,只要有人做了這道魚,吃了那碗麵,這些回憶就會像被某人想起的星星一樣,在夜色中再閃一下。」——蔡康永這是餐桌上的台灣大事記!裴社長的水手經歷讓他名符其實「吃遍四方」媒體生涯更讓他學會從「吃什麼」、「怎麼吃」來看一個人的心性本書是資深媒體人的舌尖傳記:包含跑船時期嚐過的各國特色料理、與政商高層人士吃到、學到的獨家菜色。裴社長更親自從《壹週刊》的成立說起,闡述「國安密帳」、「海外洗錢案」、「林益世案」、「石木欽案」等台灣重大新聞事件的報導始末。並延續《裴社長廚房手記》中最受歡迎的名廚和私人記憶系列,收錄頤宮、明福台菜、圓山大飯店等餐廳的名菜,以及打滷麵、炸醬麵、栗子燒雞、絞肉茄子與苦瓜鑲肉等家常料理的裴家專屬做法。裴社長再次說菜,用美食分享跑船的異國經歷,及揭露近年台灣社會大新聞、重要人物的採訪內幕,當然,同樣一步步教你完美複製每一道料理。《裴社長廚房手記2》預購中,8/17正式上市【裴社長「一筆鶴」獨家親簽特別版】博客來|https://bit.ly/3d1ecrS限量贈送「Flambo耐熱尼龍義大利麵杓」或「饗宴芥末胡椒鹽」(隨機出貨)【一般版】誠品|https://bit.ly/3ORFWMM金石堂|https://bit.ly/3bo0PkZMomo|https://bit.ly/3Sh86Un【電子書、有聲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預購(8/7-8/21):https://bit.ly/3oTE2AE博客來有聲書:https://bit.ly/3vxK8ue鏡好聽有聲書:https://bit.ly/3cNCHsg
+ More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