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碎性別刻板陰霾,重新定義賢妻良母—周芷萱評《賢妻良母失敗記》-鏡文學

敲碎性別刻板陰霾,重新定義賢妻良母—周芷萱評《賢妻良母失敗記》
文|周芷萱 2020-02-25

聽聞本書即將出版之後就一直相當期待,收到書暫放在客廳桌上,家人隨手拿來翻閱,結果就被搶去讀了,欸欸我的書啊!!故事寫得太好看,論誰都一拿起來就捨不得放下。等終於輪到我開始讀的時候,也是一口氣就手不釋卷地讀完了。


剛開始讀的時候覺得心裡好沉,故事裡小人物的悲傷太沉重、太躍然紙上,濃烈的悲傷襲來,但緊接著小人物的生命活力又敲碎了那層陰霾,隨著每個故事的主角人生的改變和醒覺,讀者的心也跟著漸漸釋放。



《賢妻良母失敗記》

陳玉梅 著

出版日期:2020/2/7


人的價值觀從不獨立於這世上

七個「不賢妻良母」的「失敗」女人故事,每一則都是一齣生命的舞台劇,充滿喜悲起落。乍看這些故事或許有些獵奇,家暴、外遇、反對同婚的女同志,但其實,一如作者所說,他們就是我們。


故事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台灣社會中生長,就算身上背著不同的年紀、生活地點、身分的標籤,但每個個案都反映了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價值觀不會超然獨立於這個世界上,而是由個人家庭、社會教育和人生經驗的累積,形塑一個人的內在價值觀與世界觀。好幾位故事的主角都曾提到面臨痛苦的處境時,內心不只是充滿痛苦,更想著他人會如何看待一個離婚的女人和他的孩子,或是不願意讓老家的父母因自己離婚而感到丟臉。既然人的價值觀是由社會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人又是群居具有社會性的生物,人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很難拒絕旁人的眼光和想法。


離婚故事中最常存在的兩個阻礙因素,一是社會眼光,二是經濟問題。


縱使台灣社會的離婚率連年攀升已來到世界第四,在某些人眼裡,離婚仍然是種失敗,離婚的女人要再婚較難,男人卻相對容易。儘管一段婚姻的「失敗」需要兩個人,但從故事裡這些女人的身上可以看到,關於離婚,男女雙方會遭遇的處境有根本上的不同。許多人的前夫都再婚生子或是開啟新關係,而這些離婚女人卻始終獨自操心著孩子與父親的關係,就算開始新的戀情,也不太願意再次進入婚姻。


我們也看到,曾經身處社會眼光的漩渦中的他們,之所以可以走出既有處境,往往是獲得了其他的支持團體,宗教、朋友、甚至是新的情人。或是透過社區大學和學校有了新的生活圈,接觸新的知識和人群。他們的所謂「脫離社會眼光」、「女性覺醒」,依然是奠基於新的團體和價值觀之上。只是這一次,他們開始傾聽自己的喜好,開始為自己做決定,而不是將就和順從他人。


常常在進行社會批判的時候,會有人說「不要管他人眼光就好了,沒有那麼嚴重吧」,好像所謂的社會壓力,以個人的一己之力就可以自行克服,但人從來都無法超然獨立於世上,而是由許多社會交織成的網組成。這些女人的改變,可以看成從一個社會群體走向另一個,並非全然架空地跳出社會關係的漩渦。這些故事細膩刻畫了支持團體對人的重要性,人性的複雜與糾結在本書中活靈活現,改變的過程刻畫至深,不是突然被雷打到似的跳脫,是一步一步的積累在一瞬間累積成了改變。


離婚的阻礙因素之二,經濟問題,則是女性主義的老話題了。


因為經濟不獨立而難以離開不合適的親密關係的女人所在多有,而這些女人之所以經濟難以獨立,一方面是他們在婚姻關係中的實際貢獻重要性常常不被看見,另一方面也是在傳統的社會刻板印象中,女人被期待要依靠男人。這些女人被這樣教育長大,身邊的人不重視他的貢獻,到最後,可能連他們自己都覺得自己的貢獻並不重要。


傳統社會的性別分工由女性擔任輔佐、持家的工作,但相較於男性在外工作有實際的經濟報酬,女性為家務付出的勞動長期不受到重視、不被當成需要支付薪水或是給予回饋的工作。不只是家務勞動,婚後倘若夫妻一起工作,女性配偶對於丈夫事業的幫助也常不被看見,更甚者,稱之為「既然錢是男人辛苦賺的,外遇很合理」。導致處在傳統分工下的這些女性一旦離婚,很難主張自己的權利和對家庭經濟上的貢獻。再加上已婚女性因為婚育離開職場的比例高、職涯中斷復工不易,女性長期處於經濟弱勢位置,讓他們的選擇嚴重受限,經濟問題成為離婚路途上的最大絆腳石。


無論是社會眼光還是經濟問題,到頭來問題的根本是性別刻板印象:男人該是什麼樣子,女人又該是什麼樣,男女依照在社會中的角色各安其職,這些性別刻板印象束縛了每個人。不只是依循這個期待走的女性碰到貢獻不被肯定、失去自我的困境,書中也提到酒店經理對台灣男人的觀察。陽剛特質對男性而言也是一種束縛,酒店裡的男人們充滿了展演出來的陽剛紙老虎和各種男子氣概的偽裝,被經理們一眼看穿。


不過,這樣看穿男人洞察陽剛氣概問題的女同志,卻難以看穿自己,依然相信異性戀結婚生子才是正道。刻板印象不只對異性戀男女都是一種束縛,對所有人都是。


失敗不見得是失敗

根據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的研究,台灣學生在全世界中是最害怕失敗的一群,其中又以女生比男生更害怕失敗。研究也指出,害怕失敗背後其實是害怕旁人的目光。我們太害怕失敗,但其實成為和其他人不一樣的人,走出自己的快樂,不見得是失敗。


倘若細思,賢妻良母的定義是什麼呢,也許跳脫傳統定義之後就不見得是失敗了,離婚但取得兒女理解、擁有自己人生的阿惠是失敗嗎?離婚後重新學習獨立、開創第二人生的雲秀是失敗嗎?所謂的賢和良,是不是可以不再以他人的定義為中心,而是追求自我成就呢?本書除了給我們機會重新思考失敗和賢妻良母的定義之外,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也包括引起的共鳴。每個讀者一定在身邊都可以找到幾個和故事裡的小人物相仿的人,也許是自己的母親、也許是自己、也許是姑姑或阿姨,看似悲傷的故事,可以有不同的結局。


若要指出本書的缺點,大概就是作者過度強調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縱使人的價值觀絕對一定程度受到家庭和環境的影響,也如前文所述的是來自許多社會因素的交織,但本書七個故事中,每一個故事幾乎都明擺著寫出了一個甚至多個原生家庭帶來的傷或是啟示,彷彿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今天的自己,只有家庭因素一個可能。事實上,依照每個人的家庭關係不同,受到的影響程度也可能有不同,過度強調家庭因素可能會製造新的刻板印象,再次複製「單親家庭的小孩容易學壞」這類的偏見。


原生家庭的過度歸因並不妨礙這本書做為一種集體療癒和跳脫現況的示範故事集,儘管每個人的選項不同、改變的可能也不同,但我們依然都有選擇,都有可能透過自我覺醒而成為浴火鳳凰,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不再為性別所束縛。


本文作者

周芷萱 

女性主義者、專欄作家。積極倡議性別平權。

好書讀起來  

賢妻良母失敗記
賢妻良母失敗記 陳玉梅

【購書連結】:博客來  金石堂  誠品  讀冊  momo購物網【電子書購買連結】:博客來  Readmoo  金石堂  Bookwalker  Hami書城  讀冊🎧鏡好聽連結:作家怎麼了EP14一本描繪台灣女人關於婚姻、家庭、人生以及自我的覺醒之書。「女人提供男人情緒支持,但是不認識自己;她幫助男人完成他的事業跟夢想,卻忘了自己的成長跟目標。」 她們被期待是賢妻良母,為什麼在婚姻路上失敗?相夫教子才是女人的唯一正途嗎?她們自己的未來呢?等孩子大了、先生不需要她了,這些早被掏空的女人怎麼繼續人生?當女人努力踏出舒適圈,生命豁然開朗──七位女人從婚姻出逃的失敗故事,也是七則女性自我覺醒的成長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