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碎性别刻板阴霾,重新定义贤妻良母—周芷萱评《贤妻良母失败记》-鏡文學

敲碎性别刻板阴霾,重新定义贤妻良母—周芷萱评《贤妻良母失败记》
文|周芷萱 2020-02-25

听闻本书即将出版之后就一直相当期待,收到书暂放在客厅桌上,家人随手拿来翻阅,结果就被抢去读了,欸欸我的书啊!!故事写得太好看,论谁都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等终于轮到我开始读的时候,也是一口气就手不释卷地读完了。


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心里好沉,故事里小人物的悲伤太沉重、太跃然纸上,浓烈的悲伤袭来,但紧接着小人物的生命活力又敲碎了那层阴霾,随着每个故事的主角人生的改变和醒觉,读者的心也跟着渐渐释放。



《贤妻良母失败记》

陈玉梅 着

出版日期:2020/2/7


人的价值观从不独立于这世上

七个「不贤妻良母」的「失败」女人故事,每一则都是一出生命的舞台剧,充满喜悲起落。乍看这些故事或许有些猎奇,家暴、外遇、反对同婚的女同志,但其实,一如作者所说,他们就是我们。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台湾社会中生长,就算身上背着不同的年纪、生活地点、身分的标签,但每个个案都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价值观不会超然独立于这个世界上,而是由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和人生经验的累积,形塑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观与世界观。好几位故事的主角都曾提到面临痛苦的处境时,内心不只是充满痛苦,更想着他人会如何看待一个离婚的女人和他的孩子,或是不愿意让老家的父母因自己离婚而感到丢脸。既然人的价值观是由社会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人又是群居具有社会性的生物,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很难拒绝旁人的眼光和想法。


离婚故事中最常存在的两个阻碍因素,一是社会眼光,二是经济问题。


纵使台湾社会的离婚率连年攀升已来到世界第四,在某些人眼里,离婚仍然是种失败,离婚的女人要再婚较难,男人却相对容易。尽管一段婚姻的「失败」需要两个人,但从故事里这些女人的身上可以看到,关于离婚,男女双方会遭遇的处境有根本上的不同。许多人的前夫都再婚生子或是开启新关系,而这些离婚女人却始终独自操心着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就算开始新的恋情,也不太愿意再次进入婚姻。


我们也看到,曾经身处社会眼光的漩涡中的他们,之所以可以走出既有处境,往往是获得了其他的支持团体,宗教、朋友、甚至是新的情人。或是透过小区大学和学校有了新的生活圈,接触新的知识和人群。他们的所谓「脱离社会眼光」、「女性觉醒」,依然是奠基于新的团体和价值观之上。只是这一次,他们开始倾听自己的喜好,开始为自己做决定,而不是将就和顺从他人。


常常在进行社会批判的时候,会有人说「不要管他人眼光就好了,没有那么严重吧」,好像所谓的社会压力,以个人的一己之力就可以自行克服,但人从来都无法超然独立于世上,而是由许多社会交织成的网组成。这些女人的改变,可以看成从一个社会群体走向另一个,并非全然架空地跳出社会关系的漩涡。这些故事细腻刻画了支持团体对人的重要性,人性的复杂与纠结在本书中活灵活现,改变的过程刻画至深,不是突然被雷打到似的跳脱,是一步一步的积累在一瞬间累积成了改变。


离婚的阻碍因素之二,经济问题,则是女性主义的老话题了。


因为经济不独立而难以离开不合适的亲密关系的女人所在多有,而这些女人之所以经济难以独立,一方面是他们在婚姻关系中的实际贡献重要性常常不被看见,另一方面也是在传统的社会刻板印象中,女人被期待要依靠男人。这些女人被这样教育长大,身边的人不重视他的贡献,到最后,可能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贡献并不重要。


传统社会的性别分工由女性担任辅佐、持家的工作,但相较于男性在外工作有实际的经济报酬,女性为家务付出的劳动长期不受到重视、不被当成需要支付薪水或是给予回馈的工作。不只是家务劳动,婚后倘若夫妻一起工作,女性配偶对于丈夫事业的帮助也常不被看见,更甚者,称之为「既然钱是男人辛苦赚的,外遇很合理」。导致处在传统分工下的这些女性一旦离婚,很难主张自己的权利和对家庭经济上的贡献。再加上已婚女性因为婚育离开职场的比例高、职涯中断复工不易,女性长期处于经济弱势位置,让他们的选择严重受限,经济问题成为离婚路途上的最大绊脚石。


无论是社会眼光还是经济问题,到头来问题的根本是性别刻板印象:男人该是什么样子,女人又该是什么样,男女依照在社会中的角色各安其职,这些性别刻板印象束缚了每个人。不只是依循这个期待走的女性碰到贡献不被肯定、失去自我的困境,书中也提到酒店经理对台湾男人的观察。阳刚特质对男性而言也是一种束缚,酒店里的男人们充满了展演出来的阳刚纸老虎和各种男子气概的伪装,被经理们一眼看穿。


不过,这样看穿男人洞察阳刚气概问题的女同志,却难以看穿自己,依然相信异性恋结婚生子才是正道。刻板印象不只对异性恋男女都是一种束缚,对所有人都是。


失败不见得是失败

根据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的研究,台湾学生在全世界中是最害怕失败的一群,其中又以女生比男生更害怕失败。研究也指出,害怕失败背后其实是害怕旁人的目光。我们太害怕失败,但其实成为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人,走出自己的快乐,不见得是失败。


倘若细思,贤妻良母的定义是什么呢,也许跳脱传统定义之后就不见得是失败了,离婚但取得儿女理解、拥有自己人生的阿惠是失败吗?离婚后重新学习独立、开创第二人生的云秀是失败吗?所谓的贤和良,是不是可以不再以他人的定义为中心,而是追求自我成就呢?本书除了给我们机会重新思考失败和贤妻良母的定义之外,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也包括引起的共鸣。每个读者一定在身边都可以找到几个和故事里的小人物相仿的人,也许是自己的母亲、也许是自己、也许是姑姑或阿姨,看似悲伤的故事,可以有不同的结局。


若要指出本书的缺点,大概就是作者过度强调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纵使人的价值观绝对一定程度受到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也如前文所述的是来自许多社会因素的交织,但本书七个故事中,每一个故事几乎都明摆着写出了一个甚至多个原生家庭带来的伤或是启示,彷佛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自己,只有家庭因素一个可能。事实上,依照每个人的家庭关系不同,受到的影响程度也可能有不同,过度强调家庭因素可能会制造新的刻板印象,再次复制「单亲家庭的小孩容易学坏」这类的偏见。


原生家庭的过度归因并不妨碍这本书做为一种集体疗愈和跳脱现况的示范故事集,尽管每个人的选项不同、改变的可能也不同,但我们依然都有选择,都有可能透过自我觉醒而成为浴火凤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不再为性别所束缚。


本文作者

周芷萱 

女性主义者、专栏作家。积极倡议性别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