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英姝谈新小说—因为死亡很近,所以要《再放浪一点》

成英姝谈新小说—因为死亡很近,所以要《再放浪一点》

如果写作是作者用笔努力抓住世界,生命的吉光片羽——童年尝过的玛德莲,女人在台灯下如米色蛾翅的睫毛,那场落在全都柏林与死者身上的雪。成英姝写《再放浪一点》,却开始「放掉」了。「以前写作于我是那里有好美的极光,我也想让你瞧瞧,现在我会想你没看见,关我什么事?」一身长版宽T恤,扎起黄褐色头发的成英姝说。我想写活得理直气壮的女性是退化吗?毋宁是更自在的境界。只是这自在求不得,而是哀乐中年后的自救之道。成英姝1994年出版《公主彻夜未眠》,在荒谬见人生的悲哀真章,1998年《好女孩不做》写乖顺背后的冷酷异境,2000年写推理小说《无伴奏安魂曲》却也反推理,杀戮变得虚无,寂寞才是酿罪。凡此种种与以降之作,都带有手术刀般的锐利直取。这一回她写《再放浪一点》,三个不同年纪身处娱乐圈的女性故事,有编剧、新兴演员、过气演员,都在娱乐圈外围,努力靠近核心。有人成功了,有人放手,有人死了。听起来一点都不逐梦励志,成英姝说,「为何人们都想变得越多人知道越好,觉得这就是成功?我只是想写有生命力的女人,她们活着,且活得理直气壮。」所以失败不是失败,是你活过的未境之路。好女孩不做也没关系,风风火火一回就够。这也是成英姝的人生哲学,「现在写东西我自问:『我想证明什么?』或许是写的片刻我有没有努力做到活着的感觉,角色活着我就活着。所以写小说我注重畅快感,甚至不觉得小说是虚构的。」我们习惯看到青春正盛的男女主角在三幕剧结构中受挫、成长,但《再放浪一点》反过来聚焦若有所失的中年后女性——「现在」好像没有不好,然而再往前, 会触底还是升华?人生最难,便是难在不知该向前还是原地解散。没有一番成就,没有婚姻倚靠,女性该何去何从?成英姝敏锐捕捉这些感觉人生有点不对劲的女性,浮沉在自我与外物之间的险象。▲成英姝很早便因小说《公主彻夜未眠》闻名,被冠以天才作家、黑色幽默女王等名号。写作多年,她说写小说的过程就像在小说里活一遭,上一本《寂光与烈焰》写了五年,「简直像在里面住了一辈子。」《再放浪一点》虽仅花半年写完,但背后是她近年对人生的想法转折。(图/镜文学)不证明你自己,你就不存在《再放浪一点》三位主角中,「爱莫」是编剧,创造角色;她的室友「由果」是小演员,诠释角色;爱莫的雇主——过气女明星「巩丽莲」——则希望重新获得角色。换上面具,扮演「角色」在小说里变成一种渴望,驱使她们向前。成英姝说,「如果你不证明自己的存在,你就不存在。所以我的角色都是很自我中心的人。」除了自我中心,她笔下角色也几乎是不传统的女性,公主可以彻夜未眠,女流之辈似魔术也像奇花,「有时我也觉得奇怪,为何我笔下人物都无法好好谈恋爱,结婚生子,当一个合格的妻子或母亲,总是对抗传统价值观。但我不是故意的,因为我就是没有这样的经验,也无法想象跟别人建立家庭。」成英姝善写兼具刁钻与美的女人,所以《再放浪一点》同样有不甘平淡的女性,「我没有刻意展现某种价值观,对我来说那是很自然的,因为我就是写不出别种样子。」没有别种样子,就是成英姝。她说,「作家找寻自己的语言,是为了什么?为了美学?不是,是找出你自己的角度。找出原来这就是『我』。你怎么写就是你怎么活。」采访到一半,成英姝点的拿铁来了,便说好漂亮要拍张照。于是她开始选角度,摆姿势,谈摄影。「拍东西也让我感到视角的重要,每个人看事物都是跟别人完全不同的角度。所以摄影对我来说就是展现『我怎么看』。拍食物很寻常,可是一桌的人每个人都拍得不一样。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每个时刻你用自己的视角看每个东西,串连起来,就这样过了一生。」小说写二十、三十、五十的女性,有的敢冲敢撞,有的裹足不前,还有铅华洗尽,却重新照见自我的,都是成英姝怎么活的证明,「常有人问我某角色是不是我的写照,其实整本书都是我,都是我站在她们的视角想出的,都是我的一部分。」因此,《再放浪一点》带着成英姝专属的洒脱。纵使写娱乐圈,《再放浪一点》不纸醉金迷,而是透过女性在这由男性凝视建构的场域衬托其虚伪。小说几位女主角最放飞自我的时刻,则让人想起珍・芳达演的《同妻俱乐部》,笑闹间,人生熙熙攘攘、兵马倥偬都可以是姐妹的下午茶时光。▲拿铁上桌,成英姝乔角度拍照。她兴趣广泛,从摄影到灵修甚至赛车,自言一直以来都对次文化潮流很有兴趣,「因为次文化潮流是生命力的展现,有最多最新鲜的热情。」(图/镜文学)死亡在前,你要留下什么?《再放浪一点》其中一条主线是巩丽莲请爱莫为她量身打造剧本,因为可能命不久矣。生命花火最终,谁都想再亮一回。因此,小说无可免的触碰死亡议题,但读者可能会跟着笑。现实中,成英姝接连遭遇亲友过世,一开始是养了多年的狗,隔一个月后她父亲过世,两年后她妹妹在她出国时动手术,两个星期后也走了。最近她又送走交往二十年的男友。疫情期间,时不时传来她对岸朋友突如其来失去身边亲人,「生命竟就是如此轻易无声无息灰飞烟灭。」「现在我已经做好准备随时会走。时时刻刻我都在想,人生说走就走,我留下了什么?每天都在找答案,但找不到。」死亡已被预知,成英姝说那就活在当下吧,「但我发现活在当下不是把握什么,而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这些都不想。我的过去与现在无关,而我的当下也不影响我的未来,因为我连明天有没有都不知道。」话虽如此,成英姝说死前还是有一定要做的事:删掉计算机里的草稿跟未完成作品。作品不重要了吗?成英姝说,「没了就没了吧。」好像中年以后人生就是不断的救死扶伤,直到自己成为最后一个。听起来中年后就是一路下坡,但成英姝用喜剧面向死亡,她说写《再放浪一点》写到她自己都会笑。▲她第一个刺青是十年前刺的。本来不知道刺啥,但有一天想开,就果断去刺了。会不会后悔刺青图案?成英姝说,「会啊,人生就是一定会后悔,但谁在乎呢?人生不就这样吗?想法一定会改变。人生如果没有改变,多可怕?」(图/镜文学)努力在现世与虚拟获得补偿《再放浪一点》最浪最好笑的是女人间的唇枪舌战。成英姝爱写对话,尤其是麻利的对话,「我喜欢表达人,要强调一个人的个性,最好的方式就是透过她的语言。」同时她爱讲话,小学没什么朋友,上课却总是跟坐旁边的同学发表自己的见地,「那人甚至不是我朋友,我只是想说话。」以前跟作家友人动辄在咖啡馆聊七八个小时也不会累。听起来成英姝很需要热闹,可是她又享受绝对的自由与孤独,想到再谈恋爱,心中会牵绊他人,就让她打退堂鼓,「所以一个人过活就好。」看似潇洒,连作品都不在乎,但成英姝还是有生活之必须——宝可梦。难道不写作时都在抓宝吗?成英姝说,「写作和抓宝并不冲突。事实上,游戏跟人生一样是虚拟的,虚拟的程度没有不同。」然而,成英姝其实有段时间没玩,重新迷上宝可梦是在她男友丧礼上,遇见二十多年来几乎没联络的男友姐姐。等火化时,成英姝发现他姐姐在抓宝,于是也跟着抓。对方还教她新出的团体战要怎么打。听起来像卡缪《异乡人》里的情节,只是没有人被抓去审判。女主角爱莫在里头说:「我认为戏剧的诞生,来自一种补偿作用,对现实、真实生活的补偿。」成英姝说写小说也是这样,「我觉得这是我可以一直写下去的原因。」所以现世里有很多遗恨吗?要用小说给自己一个交代。就像她手臂上的刺青,也是给自己的交代——当初是为了证明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我有你没有才刺的,「现在我发现其实我跟别人本来就不一样啊。」「不过至少死在哪里时,别人马上就知道是我的尸体。」成英姝摸着手腕上象征灵性的蛇图腾说。也似抚起发痒的伤口。《再放浪一点》新书上市博客来:https://reurl.cc/MvLbXp诚品:https://reurl.cc/ZOqrXW金石堂:https://reurl.cc/4Rv4QD读册:https://reurl.cc/NjLpqk

+ More
妈妈坏掉了,因为她不是她自己──四弦谈《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

妈妈坏掉了,因为她不是她自己──四弦谈《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

四絃從事醫療業,採訪時全程戴口罩,因為「工作感染風險高,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沒見著眼前與我對談人的臉,使我想起小說本身。小說讓我們接收作者——未曾謀面之人——的私語心事,以及不堪或光輝的種種。這趟瘟疫時期的採訪,像是誤入了某小說場景,尤其四絃談《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一本因人生在某個節點上斷裂而生的作品。 《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四絃著神格化母親其實很可怕四絃三十多歲,2012年左右開始創作,作品以BL、都會愛情為主。筆名出自〈琵琶行〉的「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當初只是為了參加徵文,隨便取的。」轉換之作《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結合犯罪與女性題材,收錄〈授乳〉、〈女孩與陰道〉、〈高塔上的公主〉三部中短篇,看似獨立又可合而觀之,共通的主題在小說前的引用的安徒生童話〈母親的故事〉便可看出端倪:所有的母親,都會用生命愛自己的孩子,不是嗎?難道不是嗎?四絃說,「你不覺得很奇怪嗎?為什麼我們總說為母則強,母親像月亮,彷彿母愛是自然而然的,卻很少談到父親。反之,大家很容易譴責母親,搬出血濃於水那一套,我覺得都是放屁。」於是,四絃在〈授乳〉寫被小孩與婆家逼瘋的女子——辛苦持家,因為只生下女兒,始終被婆婆嫌棄。這時,小嬸卻生下一名男嬰。女子開始發現她在這個家像外人,連乳水都不是自己的;「授乳」變成了「受辱」。〈女孩與陰道〉寫在班上邊緣的胖女孩偶然發現女神級同學的性事祕密,初經人事的她看見女神跟男友性交,面對性同樣不安、逼仄,竟感到一絲安慰。「同樣受難的陰道」讓女魯蛇與女神平起平坐。小說最終,女神墜地蒙塵。女神同學戀愛失敗,遇「性」不淑,還叫作「林郁涵」。我問四絃,可是有影射?她先是否認,後又說「或許是無意間寫了進來。」最末篇〈高塔上的公主〉寫病態的母女關係,有如電影《鋼琴教師》。讀到此,讀者才會發現《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其實是一個循環——不想成為母親的母親生下不被祝福的女兒,女兒重蹈母親覆轍。寫這麼悲?會不會強化了這個結構牢不可破的印象?「裡頭還是有人找到出路。」四絃說。「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也不能說是告訴,這太自以為是。我想說的是,不要神格化母親。她們是普通人,對她們抱持超乎人性的期待太變態。所以,不要用母親這角色綁架女人。」儘管如此,四絃其實沒生過小孩,也沒結過婚。媽媽是最好的觀察對象小說裡,四絃營造最恐怖的情節是女主角懷孕,因為那是不被祝福的生命,是會讓母體自我厭惡的生命。會不會想生小孩?「懷孕是身為女人非常大的自我放棄,我光想像就覺得很可怕。我身邊的女性都因小孩犧牲了人生,我常想這對一個人、一個女人的價值是什麼?每次有人用慈愛的臉孔對我說:『你不覺得生命的傳遞延續很神奇嗎?』我心底都想說我不要。我會想是我不正常嗎?其實我自己也很困惑。」一般女性會遇到父母逼婚,四絃也不例外。「我媽以前常逼我結婚生小孩,我說:『可是我不喜歡小孩。』我媽回:『生了你就會喜歡。』我就說:『不喜歡怎麼辦?又不能塞回去。』」結婚亦是,四絃母親生了四個女孩,她是最小的女兒,最後才生下她弟,「我小嬸生兒子時我媽很緊張,直到生下我弟,才覺得謝天謝地。」生男像擲筊,像拚搏,像證明自己有資格在這個家——一個與自己不同姓的家庭。「我媽是很傳統的女性。從小我就在觀察婆媳關係,看我媽跟我奶奶相處。走進家裡,就能感受兩個女人的氣勢消長。我常說你何必把自己搞得這麼辛苦,卻總是被嫌棄。我會想,她是不是被孝順制約了,無法放過自己。」四絃家食指浩繁,三個姐姐一個弟弟,我說好像《小婦人》會出現的場景,嘻笑打鬧的女孩們與換不停的衣裳。她回才不是,每天起床就要搶廁所,趕著吃早餐上學,加上老家龍潭人與人之間往來緊密,「走在路上就會遇到某個嬸婆,每個人時時刻刻都照看彼此在幹嘛,很多無聊的壓力。」「從小我就想一個人,甚至學校補課我都會很開心,大概是一種隱性的叛逆。」考五專時,四絃毫不猶豫選了台中的學校,就是想遠離人。到宿舍第一天,她看到因想家落淚的室友,心想:「你好不容易自由了,為何要哭?」▲四絃很低調,表示不想露面,又自言不大需要愛,聽起來很冷酷,可是她的小說不是談愛就是談愛的欠缺。提到過世友人,她最後說,「命運擊中你,你的人生就會歪掉了,上帝也太過分了。」同時,四絃說從事醫療業常常遇到要求過分的病患,所以「我就用小說,這個屬於我的方式嘲笑這些經歷。」《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是她對人生痛擊的一次痛擊。(圖/鏡文學)寫小說不止是登出現實寫小說質疑母愛並非先驗、與生俱來的,看似離經叛道,四絃說,「我對愛的需求很薄弱,從小覺得大人只關注其他小孩也無所謂。」寫作後,四絃也不愛與文圈朋友混,自道保持創作節奏的方式是「遠離文圈」,「大家聚在一塊都在抱怨,但我總想大不了就不要寫,為何要把自己丟入那麼大的痛苦?」我說與他人分享對世界的怨懟,其實是為了拉近距離——唯有苦痛能讓眾生平等。四絃則坦承無法與文圈好友這樣建立親密感,「苦痛都該是私密的。」對四絃來說,保持社交距離,是防疫也是建立自我心靈空間。對愛對他人無欲無求,如何寫BL這樣談情說愛的類型小說?「其實我會寫BL,是因為喜歡冷門的世界,BL是一個讓我逃離現實的地方,離現實很遠,所以沒有壓力。就像玩遊戲,遊戲很繽紛,可是是虛擬的。」「寫小說是登出真實世界,工作最好也跟寫作距離越遠越好。」所以真實的她於她的小說並不重要嗎?其實不然。《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的誕生來自她朋友的逝去。「去年我一個從小認識的女性朋友過世,她一輩子沒被母親愛過,她母親把所有愛都給她哥哥。直到她母親過世,甚至她自己過世前,她都在問:為何我媽沒有愛過我?提到母愛,她會用很悲憐跟生氣的口吻跟我說:這是因為你媽很愛你。」「然而她母親臥病時,堅持要她照顧,又對她百般刁難,兩個人相看相厭。她母親過世前跟她說,你不要怪我,以前我爸也是這樣對我。母親無法給她愛,讓她一生都在尋找代替品,所以她總是愛得很快,投入太多。之後她如願結了婚,可是老公在她過世一過月前也生病過世。我印象很深刻,當時我推著她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想去另一棟的病房看她先生最後一面,結果被她先生家人擋下,說他不想你看見他那樣。結果到死之前,她都在問我,她到底做錯了什麼?」「那一刻我彷彿失語,我無法用任何語言告訴她為何是這樣?」小說家無語的時刻,也是創造之時,「這是一個破口,讓我懷疑關於母愛,有另一個版本。」回想起友人,四絃說,「像一場無解的夢。她是那麼努力跟世界建立關係,卻那麼早走,我如此不想跟世界有瓜葛,卻還活著。為什麼?」四絃的疑問,很難有回應。我想起《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裡她說的「出路」,或許那也是另一個版本——關於不被愛還可以愛人,關於過世的友人。四絃說,小說讓她登出現實,但小說也可以是更好的現實,至少一階階步入無光的所在時,可以讓人摸黑拉起燈,說聲「嘿,所以你到這裡了。」最壞,也到這裡了。

+ More
我是我自己的科学怪人—专访《危险情节》黄唯哲

我是我自己的科学怪人—专访《危险情节》黄唯哲

关于写小说,黄唯哲有个生动又恐怖的譬喻。他说写作时就像走进黑暗的小房间,房间里有无数孔洞;他贴着孔洞,窥视小说人物的一举一动。因此,他写作需要极高的专注,容不下丝毫视觉与噪音干扰。「不过他们有时会遮住,不让我看。」可他们是谁?活着的小说人物。小说人物是活的——这便是他新作《危险情节》的出发点,源自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被创造者反扑造物者。 《危险情节》/黄唯哲着小说来自自身恐惧《危险情节》叙述过气偶像剧编剧教母写出一部有别她以往作品的犯罪小说,写着写着,现实开始跟小说同步,报纸出现小说里的命案;她收到来自笔下人物的恐吓,要她写完小说,「你得继续写,是你把我创造出来,那你就应该负责任到底,把你该放的屁给放完。」一如科学怪人对他的创造者法兰克斯坦带着恨意:何以将「我」降生于世?「我」又是如此不幸?一切悲剧的诞生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作者的创作欲,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危险情节》整个小说就是我个人的最大恐惧。」黄唯哲说。怎样的写作者会自觉「笔下人物」可能跑出来追杀他?黄唯哲1990年生,笔名有「默郎」、「不暝人」,电影系毕业,曾任剧本研究员、剧本企画,以及编剧。去年成为镜文学签约作家后,就辞掉正职,专事写作。他说辞去正职后,最大的不同是,不用管「写作以外狗屁倒灶的东西」,例如以前写剧本企画要赶政府补助案,往往要改好几版。于是他专心窥视,在名为「危险情节」的小房间里。现在他每天三餐饭后写,像吃药很规律,固定产出五百字以上。黄唯哲自承是一个想太多的人。小时候上厕所动辄半小时起跳,大人都敲门问他怎么回事,其实是在里头想东想西。现在的笔名「不暝人」就是因常常想小说内容想到睡不着而来。至于旧笔名「默郎」,则是期许自己成为一个沉默的人,「虽然表面上很安静,但内心波涛汹涌。」他说还在工作隔天要上班时,常因失眠困扰,后来想到一个心灵训练法。「你知道《七龙珠》里的精神时光屋吗?里头一天等于外界一年,我会想我进去一天,可以写一年份的小说,想着想着就能安心睡着。」所以黄唯哲对抗想太多的方法,还是靠想。因此,黄唯哲的作品,从获第五届BENQ华文电影小说首奖的《河童之肉》,到第四届入围之作《钱柏汉》,以及最新的《危险情节》都有共通的主题:幻想侵略现实,过去缠绕现在。《钱柏汉》叙述六名国中死党重聚,发现少了第七人,然而每个人都想不起来那人是谁,只隐约记得当年走了一趟故乡附近的「辣椒山」,从此众人疏离,记忆模糊。于是他们决定在二十年后重回那山,找回失落的那人。年轻气盛的哥儿们,离开又归返小镇,黑暗里模糊的恐惧,以及长大的懊悔,怎么看都像史蒂芬・金小说会有的元素。黄唯哲不讳言自己最喜欢的作家就是史蒂芬・金,「《钱柏汉》写到一半才发现很像《IT》,但都写了,只好写完。」黄唯哲也大方承认2013年写的《钱柏汉》是练习之作,「现在回头看,可取的地方大概只有叙述方式,现在跟过去不断交替。」《钱柏汉》的恐怖之处便在读者不知道里头的段落来自过去还是现在,更甚者,当过往袭来,主角退回幼小的自己。因此,恐惧也是自身,害怕自己无助。▲黄唯哲大学念的是电影,问他当初为何不念文学相关?他说:「因为写作会饿死。」当年遇到《海角七号》热潮,以为国片要起飞了,才选填电影系,怎知国片还在等待风起。转了一圈他还是回到小说路上,与镜文学签约,辞去剧本企画工作,专心写作。(图/镜文学)当现实与叙述冲突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到了《危险情节》变本加厉,小说里的「作者」跟小说外的读者纷纷陷落于虚构与现实分野消逝的流沙。黄唯哲一边为我讲述小说叙述方式,一边用手比画说,「有时叙述遮住这里,有时让这段跑出来,」彷佛他眼前有一条线,小说在上头流动。叙述方式的解放,也是他从剧本转写小说的心得,「电影是时间的艺术,是唯一把时间运用到极致的媒介,观众要从头坐到尾看完,所以它是线性的。剧本就必须有严谨的编排,像编绳子。小说则否,可以有非线性的叙事时间。这也是我的写作习惯,喜欢跳来跳去。」为什么热衷这样的叙述方式?黄唯哲说,也跟他想太多有关,跟他所谓的黑暗的小房间有关,「常常在一个孔赖着不走,明明该换到下一孔看下一个角色,」窥探的欲望与写出来的东西冲突。《危险情节》有两个「危险」的地方,首先是小说建立在不可靠叙述者之上,打破了读者跟作者之间的默契:前者的阅读仰赖后者写出可信的文字,一旦这个默契被打破,读者就会无所适从。此外,《危险情节》一再强调女主角的「性征」,无论是讨喜或不讨喜的部分。我问黄唯哲如果《危险情节》的主角不是女性,这部小说还会成立吗?他想了一下说,「可能不会,因为小说建立在女主角的心魔。」有趣的是,黄唯哲也说自己写小说是冲破一个又一个心魔,「遇到困难,才会知道不能这样写,改了写法,才有后续,然后再遇到困难。」「我常常告诉自己不能被它打败。」它又是谁?在黄唯哲口中,他的小说彷佛自有生命,会与他搏斗,抗拒被写出。我没问出口的是,会不会害怕《危险情节》倒霉的女主角跑到现实向你追索?不过黄唯哲不像笔下主角可能「弃坑不写」,写东西一定会写完,他说看着计算机里一个个未完成的文章档会抓狂。此外,他还有一个「三七十规律」,写到三万字、七万字、十万字分别会遇到坎,或者说心魔,「过了三万字,就知道这部小说可以写完。」▲「现实世界太无聊,太多可以预料的事。」所以黄唯哲喜欢写幻想支配现实的恐惧。《危险情节》像《蓝色恐惧》加《战栗游戏》,召唤创作者最深层的魔魅。(图/镜文学)创造欲望与其反扑采访时,黄唯哲不时点着手机。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手机重度成瘾,后来才知道他有记录每天活动轨迹的习惯。问答同时,他也在记录今天的活动。他还记录梦,每天起床都会把做过的梦写下。彷佛文字是他的定锚,用以区分现实与非现实。我写,故我在。关于是否破坏了与读者阅读默契,黄唯哲的回答是,「作品要怎样讲是作者的事,重要的是效果。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或者说,一百个《科学怪人》,因为按照他的说法,阅读也是创造。 「写作者是神,创造小说世界,把遇到的鸟事写出来发泄,但也有代价。」于是我一边阅读《危险情节》,一边想象黄唯哲是不是也会变成他笔下不幸的女主角。当年玛丽・雪莱出版《科学怪人》,毁誉参半,有人批评是「恐怖而恶心的胡言乱语」。或许人们只是害怕胡言乱语有了生命。

+ More
胜利者一无所获——林庆祥谈新小说《焰口》

胜利者一无所获——林庆祥谈新小说《焰口》

林慶祥的《刑警教父》是鏡文學第一部售出影視版權的作品。買方原子映像拍過《血觀音》,當時監製在臉書上看到《刑警教父》專訪,連夜上鏡文學平台 把小說讀完,還表示過去一直想拍真實的台灣警察與黑道故事,編劇卻總是寫 不出來。 看似走運,其實在此之前林慶祥懷抱文學夢投稿卻處處碰壁,本來想自己花二十萬印書分送親友,了卻此生夢想,怎知一出書就售出影視版權,激勵他立刻著手寫下一本《焰口》。 《刑警教父》裡,林慶祥用記者之筆寫活了江湖中人捉對廝殺,殺到見骨,身不由己,《焰口》則病理切片式的帶讀者重歷八九零年代台灣——噴發的年代 ,金錢,權力,欲望,像油井的火,燃起黑色的煙。 焰口  林慶祥 著 出版日期:2020/3/27採訪時正逢疫情,沿街冷清,與《焰口》寫的井噴年代大相徑庭。《焰口》描述台中刑警隊組長孫啟賢搭上道上角頭李金生,本該如貓捉老鼠的警察與黑道變成患難兄弟,兩人聯手竟也步步高升。然而隨李金生當選議員,微妙的制衡關係失衡,這時是老鼠反咬,還是做貓的恢復本色之時?側記燃燒的年代《焰口》寫警察與黑道作伙,是當時台灣獨有的現象,也側寫了那個時代。林慶祥經歷過那個年代,不過已是「北風北」要結束時。「台灣八九零年是華人世界第一次經歷繁榮,像集體吸了興奮劑。很多人都懷念那時候,卻忘了那不是常態,而是台灣經歷那麼多年壓抑——無論政治還是社會經濟——才有的一次性爆發。」書名《焰口》用佛經裡餓鬼貪心不足,入口終成火團,因此永無飽足的典故,指的便是那個年代,「嘴巴燒起來也要吃,整個八九零年像大型祭典,餓鬼出籠,人人是餓鬼,也是祭品。」問題是,你是吃的一方,還是被吃的?那也是浮沉的年代,有人往上爬就有人跌下,更多的是不滿足的人,錢財來了又去。林慶祥形容,「真的是興奮劑,因為來得快去得也快。」那時他剛當記者跑警察線,常常聽老警察帶怨嘆又緬懷的口吻說:「啊,你是沒遇到,當時我們一個月賺多少錢,那時候哪有在靠薪水過日子的,喝一攤就花去半個月薪水。」「當時我們攏嘛先衝再說,搜索票?哈哈!我抽屜十幾張,全部檢察官蓋好印章,隨時可以填上日期。」那是警察跟黑道比黑,也是黑道漂白,黑金政治竄起之時。林慶祥說,現在台灣政治很多病徵都可在那時找到源頭。一談到警察,林慶祥便有很多小故事,比如有一次記者室打掃,原是警察辦公室的記者室天花板掉出一包毒品,「你以為是誰的?當然是警察的。但藏來不是自己用,是拿來當誘餌,給那些毒蟲線民,讓他們出賣別人。警察要養毒蟲,死薪水哪夠?只好搜查毒品時暗藏幾包。」或是當年南下支援的維安特警不大會執法,常常任務結束後讓老巡佐帶著跑去酒店尋歡,喝一喝一把MP5衝鋒槍掉下來,旁人也只淡定的說:「大欸,東西掉了。」在酒店馬桶撿到槍,也時有所聞。這些事聽來荒唐,林慶祥則不斷提醒,「要回到那個年代看。」就像小說主角孫啟賢,「你說他是壞警察嗎?不是,他就是那個時候警察的樣子,只是比較敢。現在的好警察,放到那年代也是那樣。」若說《刑警教父》告訴我們沒有非黑即白,《焰口》則道破背後原因,「誰不想當好人,都是被逼到了才當禽獸。」於是我們看著孫啟賢一步步走入灰色地帶,林慶祥說,「不是他想要,而是拒絕不了。」▲繼《刑警教父》後,林慶祥《焰口》再度以警察為主角,問他還會繼續寫警察嗎?林慶祥說寫到第三本就差不多了,「警察很多值得寫,但不值得寫一輩子。」(圖/鏡文學)寫人物避免影射小說主角孫啟賢有個設定——警大四十五期畢業。林慶祥說他有去查當年台中警界沒有四十五期畢業的刑事組長。現今警政署署長陳家欽跟新北市長侯友宜都是四十五期畢業的,是怕有人對號入座嗎?林慶祥說,也不是,只怕小說變成現實的改寫,藝術剪裁不好。但是否也暗示前面所說的,「好警察」在那個年代就是那樣子?至於李金生,林慶祥說這人物融合很多由黑漂白的政治人物,又不像鄭太吉、粘仲仁這些人,「我不想影射人,就要想出他的特色——奸詐,而且容易得意忘形。」於是我們看到李金生成為議員,幫國民黨在市議會「打天下」,有權有錢,最後還是落馬被整肅。然而李金生的下場,不是正義使然,「我沒想要告訴讀者什麼是正義。」林慶祥說。《焰口》如果讀來令人喪氣,一方面或因如此,另一方面也因為它暗示在那個時代,我們都只能成為灰色的人。小說後半,貓捉老鼠遊戲即將結束,回首兄弟情誼,敢衝敢拚的警察與八面玲瓏的角頭,也有相對無言的時刻。林慶祥說,海明威有本小說叫《勝利者一無所獲》,《焰口》就是如此,「好像做了很多選擇,但其實都不是自己的選擇。」相較於《刑警教父》是林慶祥把十多年記者經歷發為小說,反映跑警察線所見所聞,《焰口》則是想像加工居多。林慶祥說很多內容都是約老警察好友,喝幾杯問到的,「寫《刑警教父》沒有大綱,且戰且走,所以寫得很痛苦,寫《焰口》 之前便有前半大綱,腦中構思的會比在寫的多一兩步。」與警察相混多年,林慶祥看起來海派,隨便一掐就是有頭有尾的地方警察故事。其實他大學就得過文學獎,退伍後在《台灣日報》當記者十多年,一度轉任高雄新聞局機要秘書,2011年才回歸媒體圈,幾經輾轉,後到鏡週刊社會組擔任資深記者。既有文學夢,又是現役記者,怎樣邊跑新聞邊寫作?林慶祥說他以十天為單位,每十天寫五千字,就這樣花了一年寫了二十萬字。「現在有即時新聞,還要弄影音,工作量越來越大,找時間寫東西很難。」不過也是有從酒店回來,突然文思泉湧時,「酒沒喝幾口,小說倒是想到很多,」林慶祥曾從兩點寫到早上七點,寫了五千多字。在新聞看似貶值的今天,問他寫小說還是寫報導有成就感?林慶祥沒有猶豫太久說,「兩個都有,前提是那個報導是你想做的。」只是寫報導要動起來追,還可能跟丟或沒下文,不像小說,想寫的永遠在腦中。▲採訪前,林慶祥說,「有點不大習慣,以前都躲在攝影師後面,自己是採訪者。」 我好奇他認識警察這麼深,還愛看警匪片嗎?他神色一亮道,「愛看啊!」儘管很多都拍得不到位。他自己最推荐鄭文堂的《眼淚》跟《菜鳥》,直說是他看過描寫最深刻的台灣警察電影。(圖/鏡文學)經整肅才能清明從《刑警教父》到《焰口》,黑白兩道一樣黑,不過林慶祥卻在序中引用2017年台灣民意基金會「台灣人對政府官員的感覺」全國民調,其中對警察好感度高達百分之七十四,是所有政府官員裡好感最高的。林慶祥說道理很簡單,因為只有警界經過一次次清洗淘汰。1996年台北警界爆發「周人蔘案」,眾多高階警官被辦;此前台中發生同樣是電玩弊案的第四第五分局案,八十多名員警遭起訴;2001年高雄「儂儂案」多達三十四名警察、官員涉包庇色情遭起訴判刑;2010年翁奇楠命案暴露台中警紀問題。此外,刑事訴訟法修改,改為「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警察得出庭作證,也讓警察辦法手法「不得不」清明。因此,林慶祥說,「當檢察官、法官與調查局被整理一輪,這國家才能真正行政中立。」至於什麼時候才能發生?「再政黨輪替兩次,互相清洗之後。因為很多我們看到的政治進步其實來自權力的恐怖平衡。」一如《焰口》揭示的,正義並不存在,它只是需求。如何達到?各憑本事。跑警察線那麼多年,是不是改變了他對正義的想法?「我看見底層結構的因素,很多時候人不是壞,是窮。」這結構不只是犯罪人口,也包括警察。我想起著名警察小說家麥伊・荷瓦兒、培爾・法勒寫的《大笑的警察》稱「警察是一種必要之惡。」小說透過一位清白的警察說道:「每個人,就連職業犯罪都知道,他們可能突然陷入只有警方能幫上忙的情況之中。當夜賊半夜醒來,聽見地下室有怪聲音的時候,他該怎麼辦?當然是打電話叫警察,但只有這種情況不出現,大部分人在警方干擾他們的生活、讓他們不安的時候,都會有恐懼或輕蔑的反應。」當他的同仁說:「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必要之惡,那不就完了?」清白的警察回道:「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一種自相矛盾的事實。做警察的人需要頂尖的智慧和出眾的心理、生理及道德品質;然而實際上,這個職業完全無法吸引擁有以上條件的人。」所以許多時候警察不是染黑,只是回到了他最初的樣子,是怎樣條件的人。林慶祥說,「好警察只是心有忌憚。」 寫在1968年的《大笑的警察》於是有了來自林慶祥的呵呵笑聲回音。《焰口》寫一個島嶼的年代,餓的祭典,飽嘗了一切的食傷。輸家一無所有,贏的人卻一無所獲。

+ More
香蕉王国亦是热带幻梦——李旺台写《蕉王吴振瑞》

香蕉王国亦是热带幻梦——李旺台写《蕉王吴振瑞》

《蕉王吴振瑞》李旺台 着 李旺台见过国王。 那是江山成空,已经老得很平凡的香蕉大王吴振瑞。吴振瑞1908年出生屏东,1993年于东京逝世。1960年代任高雄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将台湾香蕉大量外销日本,一度占日本市场百分之九十,每年赚取六千万美元外汇;开启台湾香蕉出口传奇,被称为「香蕉大王」、「蕉神」,却在1969年被指操控香蕉价格、舞弊官员,沦为蕉虫入狱。吴振瑞案牵连众多,喧腾一时,人称「剥蕉案」。蕉王陨落,当年却有许多蕉农因吴振瑞懂得跟日本人做生意,连带改善家计。本来没种香蕉的,种了一两期,也盖起砖瓦房,有钱让小孩读大学。李旺台家就是其中之一,「那个年代种香蕉很幸运,长大才知道幸运不是凭空,来自高雄青果社,来自一个很会卖香蕉的吴振瑞。」退休后写作历史小说李旺台七十多岁,当过记者、编辑,2009年退休后开始写小说。他说十六七岁时是文艺青年,常常投稿副刊,「不过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东西。」为何重拾创作?李旺台说,「不是没事做写好玩,是因为心底有文学梦。」文学梦来自他从小会编故事。以前在乡下因为有小孩在河里溺死,李旺台母亲因而严格禁止他跟兄弟去河里游泳,他母亲每天从田里回来都会检查小孩子的手臂,看有无晒痕。「可是去河边玩是我们的最大乐趣。」 因此,小孩子常常要编个理由或故事骗过大人,李旺台从那时就知道自己有个能力,兄弟里只有他编的故事有伏笔、合情合理的情节,不会穿帮,「虽然这能力不会让我考试一百分或升官发财,但我在心里一直很自豪。」退休后,写长篇小说成为发挥这本事的最好方式。因此,「碰到好题材,都会努力抓住。」怎样的题材好?李旺台的体悟颇值得参考,「不只是要写得好看,还要写来轻松愉悦。一个故事能大量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起来就会轻松愉悦;也比较能『钻进去』,钻到书中人物的灵魂里面去书写,还跟书中人物一起笑一起哭。」李旺台的小说因此不只是虚构故事,还带有活过那个时代的况味。「写小说我只一心将故事说好。写作中不时回头重读,自问:『这样写,读者会看得津津有味吗?会一路看下去吗?会被感动吗?会对我创造的人物印象深刻吗?』我没有什么主义、学说、文学流派。我相信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人品都会随他讲的故事流淌出来。」《蕉王吴振瑞》在历史迷雾与政治疑云中重现曾经叱咤的国王,获第四届台湾历史小说奖佳作。小说自日本时代写起,以二二八事件为转折点,前半部追忆吴振瑞与日本农业技术官员结下不解之缘,为日后香蕉事业立下基础。后半部眼看吴振瑞楼起楼塌,有香蕉盛世的游资,也有戒严年代的肃杀。从与日本人周旋到应付情治单位,《蕉王》补足了转型正义喊得震天价响下却少有人知的剥蕉案始末。▲2019年李旺台凭《蕉王吴振瑞》获台湾历史小说奖佳作。 图片来源/新台湾和平基金会曾在东京访问吴振瑞耳顺之年才开始写作,李旺台一出手就是大手笔。2016年出版《播磨丸》,取材自二战后从海南岛漂流回台的日本人与台湾人事迹。他们是一群想回家的人,但家已改弦易彻,哪里又是真正的家?有人在历史迷航,有人则莫名消失在历史舞台。例如吴振瑞。创作《蕉王》,台面上是从2017年末写到2019年,但李旺台说这题材在他心底酝酿了二十多年。四分之一世纪前,四十多岁的李旺台在东京窄巷间的旅馆跟吴振瑞访谈,两人断断续续聊了三天两夜。当时他在《台湾时报》当副总编辑,某天有位已是建商老板的好友跟他说:「我们当年写的吴振瑞在东京,我很想知道他的近况,你帮我跑一趟去看看他好不好?回来还可以写点东西。」那位建商老板是《联合报》退休的记者,1970年代剥蕉案发生时在采访在线,写过冤枉吴振瑞的报导和特稿。「当时工作不忙,还有人出钱,加上从小听父亲说过非常多吴振瑞的故事,就答应对方,飞到东京。」就这样,出身屏东,父亲也是蕉农,自称是当年香蕉盛世中「一个小小的参与者」的李旺台见着了他心目中的蕉王。可是蕉王垂垂老矣。「从小,大人们都说吴振瑞是大人物,我在东京初见他时却没这种感觉。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老人家嘛!一家小旅馆的经理,只把我当成普通的旅客。」李旺台回忆,后来,吴振瑞听说他是某某地方来的蕉农子弟,又隐约认识他父亲,才有兴趣坐下来跟他聊天。谈起当年的香蕉盛世,「吴振瑞言语中不见热情,没有特别激动,讲话的口气也平平静静。可能年岁大了,对当年的荣辱已经放下了,看淡了,忘了那个曾是蕉王的自已。」「交谈中,我会故意刺激他,提起当时某某报有一篇文章曾经怎样批评他,他才有激昂的反应。」此时,李旺台才能在老人的表情中捕捉当年叱咤风云的香蕉大王,听他侃侃述说一整串香蕉故事。二十多年后,李旺台将这段时移事往却仍深埋他心底的会晤发为小说,「写完像了却一桩心愿。」李旺台父亲有一本报纸剪贴簿,上头贴满吴振瑞剥蕉案的相关新闻,还会用日文写眉批。蕉王失势后,日本人因同情吴振瑞,加上商业条件「回不去」,便不再大量进口台湾香蕉。当时香蕉卖不出去,李旺台家也受波及,香蕉堆满晒谷场,最后统统煮了拿去喂猪。▲▼剥蕉案时的报导,让吴振瑞从蕉神跌落蕉虫。 图片来源/林语堂,在台湾的故事粉丝专页乡土的滋味在语言里 国王与他的子民,因为政治命运折迭在一块。谁会想到多年后在蕉王传奇里渡过童年的人,成为延续蕉王故事的小说家。然而,《蕉王》不只是吴振瑞的传奇人生,也有蕉农子弟李旺台回望那个年代的视野。《蕉王》有李旺台对当时政治的批判,最锐利的段落,令人想起1980年代拔尖的乡土小说——寓政治讽刺于插科打诨,「那双看不见的手」让纯朴民风变瘴乡恶土。例如李旺台透过典型农村甘草人物阿壮伯说道:「这是一个充满快乐的时代。世间充满了乐捐,快乐的捐献;被捐献的人更快乐,怹快乐收钱,又阁给人快乐。」指的便是当年妇联会等威权机构插手青果社,要求香蕉外销一笼就要捐一元;国民党更常以各种名目要求「自由乐捐」,从与匪斗争到兴建总统骑马铜像,不一而足。小说更虚设了似神人又癫狂的「阿焕叔公」。小镇无奇,惟阿焕叔公会相牛,能从牛中看得天机。这号人物既是指引吴振瑞前半生的角色,也是台湾乡土魔幻又在地的象征。在阿焕叔公的告别式上,吴振瑞诵念吊祭文,道出阿焕叔公面对猪来狗去的「不变」,也浓缩了台湾人百年来的命运:「世事变来变去,但是你只有活在自己的世界内底,活在牛的世界内底。清朝来统治你,你阿无去学满州话;日本人来统治你半世纪,你嘛无去学日本话;最近这几年,中华民国来统治你,你也无去学国语,你只有用父母的话过一生,嘛过得轻松自在。你在生时,四界走闯,穿着简单,吃食清彩,你并呒知影自己是那么重要的人物。」语言是《蕉王》非常重要的元素。李旺台成长在讲方言(母语)会被罚钱挂牌的时代。尽管他的母语其实是客家话,却用小说道尽了当时人物讲福佬台语的神采。努力让对话有「气口」,是因为李旺台面对许多群族的母语因国语运动消失有感。「语言消失,我很伤心;不是愤怒,是伤心。台语、客家话或华语都有其丰富的生命、特殊的文化背景,有的却因政治的压制而快要消失,这很缺德呀!」李旺台1980年代参与党外杂志,回首那个年代,「那时没什么蓝色绿色红色等政治立场,全社会都是蓝军,只有大蓝小蓝或正蓝偏蓝的差别。各路社会精英比赛谁比较乖顺,向当权者比赛拍马屁。」在此,李旺台把《蕉王》里的微言大义说分明了,「我希望透过书中吴振瑞等人的生命故事,读者能了解那个时代;了解那个时代,对了解现今台湾很重要。只是很抱歉,读到后半段时你可能会感到难过、痛心,但我相信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享受。」 蕉王失势也未曾后悔我问李旺台,当年吴振瑞是否跟他说过剥蕉案的真相,到底是谁出手「整治」他?「吴振瑞只淡然的说,很清楚,就跟唐传宗一样。」唐传宗和他父亲唐荣当年是台湾钢铁大王,然因站队陈诚,多次遭到磨难。唐传宗亦是《蕉王》书中的重要角色。小说里,李旺台透过吴振瑞之口向唐传宗说:「做关系,要捧,就是要行姓蒋的路线,『皇后』或者『太子』拢可以,只要是蒋家的就可以。」皇后是蒋宋美龄,太子便是正积极准备接班的蒋经国。李旺台回忆,他那时故意向吴振瑞说,如果你当时照「上面」的话去做,谈好条件,让蒋经国收编,不但蕉农大众依然有钱赚,你吴振瑞还可以在政坛占一席之地。李旺台说,吴振瑞一听这话,眼睛一瞪,骂了一句「马鹿野郎」,正色对他说,「少年啊,你不能这样想,那些都是不平等条约。」不愿被摸头,从蕉神到蕉虫,李旺台说吴振瑞不后悔。政治让蕉王与他的子民同起同落,文学则让他的子民赋予蕉王新生命,李旺台透露,「吴振瑞的儿子看完这本小说,说:『你好像比我更了解我爸。』」多年前,李旺台当记者时遇见小说家李乔。李乔跟他说写小说,进入自己虚构的故事时,笔下人物会牵你的手去写。「以前我笑笑没当真,现在才知道是真的。小说是你跑到人物的灵魂里,虚构出很真实的东西。」吴振瑞大起大落的故事伴随台湾香蕉外销奇迹,像真实的南国幻梦,一代人曾经活在里头。蕉风椰雨过去了,在幻梦里长大的孩子打开龙宫宝盒,说起传奇,自己也老了。

+ More
破浪而出──陈瑶华《浪花》写黄阿禄嫂传奇

破浪而出──陈瑶华《浪花》写黄阿禄嫂传奇

立刻阅读:浪花/陈瑶华着 黄阿禄嫂是谁?黄阿禄嫂本姓吴,名不详,出生于道光年间,丈夫黄阿禄死后,接管其樟脑、木材事业,不仅持盈守成,更发扬光大,成为清代台湾数一数二的企业家。当时俗谚称台湾三富「第一好张德宝;第二好黄阿禄嫂;第三好马悄哥」,只有她一女子。日人领台五年后,黄阿禄嫂过世。仿若天命,她与一个时代同进退。如今知道她的人少,我们更该问的是,为什么不知道黄阿禄嫂?为什么她的名字不见了,我们只能以其夫婿名称之?陈瑶华写《浪花》,在虚实间回溯历史长河,重现黄阿禄嫂传奇。《浪花》是女子破浪而出的故事,也是作家不甘女子淹没无名,自历史浮沈中打捞传主的小说技艺。 非典型不写女性感情陈瑶华不是典型的「女」作家。1968年出生于屏东,考上台大历史系,后降转中文系毕业,曾任编辑、讲师,专栏作家,现专职写作。每天八点送完两个小孩上学就是她的写作时间,直到中午。她三十岁才开始创作,起步算晚,不像当年同班的郝誉翔早有文名。不典型,也来自她对传统女性书写的抗拒。陈瑶华坦言不喜欢写女性对感情的挣扎,或家庭与自我的犹疑。因此,2016年她写《恶女流域》,走的既非传统贤妻良母叙事,而是《天才雷普利》式的主妇犯罪。她在简介里称小说是她的红舞鞋,很小就对说故事有兴趣,不过阅读启蒙跟其他人不大一样。「我小学四五年级看我爸的教育心理学课本和《张老师月刊》,看到很多个案生命故事,便发愿要认识世界上所有人,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透过写小说扮演别人,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写黄阿禄嫂,陈瑶华形容像被她附体,「当我设想好她的性格,她的人生就在我眼前展开,我只是跟着她走。」黄阿禄嫂是怎样走进她的生命里?「我姐去参加艋舺踏查,听说黄阿禄嫂的故事,转述给我听。当时我正在看演陕西女首富吴周氏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心想台湾居然也有类似的女子,而这样不凡的女子又处于台湾近现代化的时候,便想藉由她的视野带出那个时代。」  ▲陈瑶华写《浪花》,为的是记住那些曾经叱咤的女性。图/镜文学名不详让她浮想联翩牵引陈瑶华创作欲的,除了黄阿禄嫂的事迹,还有其历史纪录的残缺。「我碰到黄家旁支后人,他们都知道黄阿禄嫂的故事,黄阿禄嫂却没有在族谱里留名。」这无名的存在,让陈瑶华开始浮想联翩。在小说里,陈瑶华为黄阿禄嫂设想本名「吴帆」。这「帆」字便是象征她驭时代浪潮,天高浪头于她也像浪花。「小说中我帮她取了三个名字,吴帆、杏芳、黄阿禄嫂,每个都对应她身处的环境与阶段人生意义。吴帆时她在横渡黑水沟;杏芳时坠风尘不卖身;最后的『黄阿禄嫂』则是她嫁入黄家,先主内再主外。」然而,终究黄阿禄嫂被记忆的方式,仍是透过丈夫的名字。「二二八公园里有个百年古迹黄氏节孝坊,纪念同治年间的黄氏,她独自扶养小孩,个个有功名,所以被认为有贞节。」此外,牌坊采青斗石及白色花岗岩制作,象征她「清清白白」。陈瑶华举黄氏节孝坊为例,说明那个时代女人被记住的方式,唯有光耀夫家门楣。藉黄阿禄嫂重看历史用小说召唤这样的女性有何当代意义?陈瑶华说,透过黄阿禄嫂的视野看清代台湾历史,可以让我们对这块土地有更多理解。顶下郊拚,就是一例。1853年发生的顶下郊拚是艋舺著名的分类械斗,同样来自福建泉州的顶郊三邑人和下郊同安人厮杀,最终同安人败走大稻埕。「我看别人写顶下郊拚,发现都是男人的观点,就想女人去哪了?男人打杀,女人在干嘛?」小说里,男人逞凶斗狠,因为他们眼中只有地域之争,犯我者必诛之的血气,但黄阿禄嫂身为女人家,不用背负这些「男子汉包袱」,反而从艋舺械斗后一片狼籍中看得商机,靠提供原物料重建,让黄家大赚一笔,自此飞腾。除了顶下郊拚,小说还写到清法战争。当时法军封锁台湾,岛内坐困,唯黄阿禄嫂知道法国人不堪瘴气,久之必退,早先囤积货物,后果真如她所料,再次从历史巨变中抢得先机。黄阿禄嫂真的料事如神吗?「其实没有,她就是赌,也敢赌。我把台湾人当年渡黑水沟孤注一掷的赌徒性格浓缩在她身上。」尽管写得煞有其事,小说里黄阿禄嫂与史实的关系八成是虚构,因为关于她的史料真的太少。陈瑶华藉由仅存史料顺藤摸瓜写黄阿禄嫂发迹与商战,除了是发挥想象力,也是透过小说聚焦我们早已忘却的历史,「清代台湾的故事其实很多,也渗入我们的生活,却因太庞杂很难看清,需要把细部放大或聚焦才有感。」 ▲艋舺启天宫旧照。启天宫又名料馆妈祖庙,是黄阿禄嫂捐赠旧宅所建,也是如今她在当地最显著的事迹。图/艋舺启天宫官方网站传曾助刘铭传建铁路有意思的是,传言当年刘铭传建铁路的枕木是黄阿禄嫂提供的。史实载刘铭传因黄家万顺料馆提供铁路枕木有功,奏封黄阿禄官位,但对照年份,黄阿禄那时已去世多年,因此极可能真正事主是黄阿禄嫂。陈瑶华也在小说里虚构黄阿禄嫂谦不受功,要求追封先夫之事。当时地方仕绅都认为铁路会破坏风水,反对兴建,可却有黄阿禄嫂助刘铭传盖铁路的传闻,或许真实的她确实有先见之明。小说里,黄阿禄嫂不但与刘铭传有过照面,更与著名的大稻埕实业家李春生几番交手。历史中无名的女人与历史载册的男人棋逢敌手,便是陈瑶华把黄阿禄嫂跟这些所谓历史名人的男性等量齐观的笔法。「李春生是黄阿禄嫂的对照,他们都有眼光有胆识也会做生意,一个鼎鼎大名,一个却少有人知。我相信黄阿禄嫂真的会羡慕李春生可以学外语、搭渡轮,看到更多更广的世界,因为尽管她非常厉害,终究无法像他一样。」《浪花》前三分之一写黄阿禄嫂在妓院打滚,帮助好姐妹赢得寻芳客的心;倌人与客人之间的情谊真真假假,谁先动了心,今日买谁单,都得计较分明,陈瑶华写来,倒也有《海上花》的滋味。中段黄阿禄嫂随好姐妹入黄家,最后却成为黄家小妾,小说因此有了宫斗乐趣。待黄阿禄嫂摆平了其他女人,才是她与男人博弈商战之时。陈瑶华坦承写的时候刚好在看《如懿转》、《延禧攻略》等宫斗剧,「看到觉得很烦,为什么她们的手段都只有假装怀孕?」因此,写《浪花》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在既有套路中翻出新意。黄阿禄嫂也宫斗,却不俗套。 ▲李春生照。李春生是《浪花》里少数可与黄阿禄嫂匹敌者,两人几番过招,亦敌亦友。图/维基 写不愿被磨平的女人尽管陈瑶华不喜欢写女性感情,我还是要问她:《浪花》几无着墨黄阿禄嫂的感情,会不会觉得「放掉」了该写的东西?陈瑶华的回答倒也利落,「为何提到女性,就要写她们的感情?那只是她们生命中的一点。女人在世界上想要掌握的东西很多,不止是跟男人的关系。」陈瑶华的下一本小说灵感来自港星蓝洁瑛。蓝洁瑛也是有棱角的女性,却因此在演艺圈没好下场。陈瑶华着迷那些不愿被男性社会磨平反骨的女人,「即使写爱情,我想写的也是中年后不那么可口的爱情。」毕竟,她对《浪花》灵感来源《那年花开月正圆》的评价是,「我想看商战,看女主角怎样赢得人生,但剧里都在谈恋爱,好像都是靠男人才成功。」《浪花》铭记那些曾破浪而出的女性,大概也来自不甘心。不甘女人被历史淹没,不甘自己看的剧最后歪掉。陈瑶华要问,洪流退去,她们都到哪去了,她们如何被记忆?《浪花》便是她贯彻意志的示范。

+ More
双羽谈《疯狂妈咪日记》:推动摇篮的手抓狂,是因为无力感

双羽谈《疯狂妈咪日记》:推动摇篮的手抓狂,是因为无力感

正午时刻,我们是咖啡馆最早一批客人,双羽刚从医院过来,疲倦还没收拾好。她说出社会十年,每份工作都过劳,现在认命养身体,「以前常常写到天亮,现在两点就逼自己睡觉。」 她三十出头,刚经历人生的重大转折——辞去编剧正职,全然写自己的东西。或许抱持了这样的决心,谈到创作,双羽言语间有股自持。问到核心,关于创作于她的意义,答:「在小说里建立新秩序。」霎时,倦容退去,小说之神附体。▲向双羽提问,她常常先说:「这个我要先想一下。」才回我。她回答不急不徐,但都能直指核心。关于创作的核心,她也有想法:写作是建立新秩序的技艺。(图/镜文学) 为什么妈妈注定让人抓狂? 我好奇,她在看起来十足类型小说的《疯狂妈咪日记》里建立了怎样的秩序? 《疯狂妈咪日记》写女主角「嘉宁」失婚带着女儿走投无路之际,遇见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昔日同学「小鱼」妈妈「Doris」邀请她搬入豪宅同住。正当嘉宁以为自己完美寄生上流,却没意料大宅像蛛巢,她正掉入长达十多年,以爱为名的陷阱。定睛一看,陷阱里还有别的,死去的猎物。 双羽把母亲与女儿的亲情写成猎与被猎,主宰与俘虏。完美妈妈可能是疯子,但她的疯狂来自她本该是的样子。《疯狂妈咪日记》看似上演又一场「阁楼上的疯女人」叙事,然而双羽想问的是:为什么妈妈会发狂?在成为母亲之前,她们「本来是什么样子」? 「有一次我跟朋友吃饭,结了婚的朋友说建立家庭后回到原生家庭压力很大,在新家庭面对小孩老公,可以『平等的』被对待,可是回到家妈妈又把她们当小孩,批评她们衣着。但我进一步发现不管已婚未婚,婚后幸福与否,妈妈总是对女儿不满意。」这体悟也来自双羽个人,「虽然搬出家里,但我妈还是会挑我毛病。」 《纽约时报》有篇文章〈你妈注定让你抓狂〉,说人们只要回家两天,就会受不了妈妈的叨念,彷佛踏入家门即面临无法遏止的退化,退回孩童,一个你曾经拚了命想逃离的时期。心理学对此有解释,称为「家庭系统理论」:「家庭有各自的平衡,每个人在维持家庭系统完好的过程中都扮演固定角色。不管你的既定角色是什么——安抚者、小丑或脾气暴躁的人——当踏进童年时代家庭大门的一刻,你就会重回那个角色。」 你妈注定让你抓狂,像生生世世的诅咒,来自血缘,始于脐带。可是为何是妈妈,不是爸爸?「可能她们在成为母亲过程中负担过重压力,必须对儿子女儿全权负责。小孩不是社会期待的样子,妈妈就失格。」既面对婚后的亲职压力,又有原生家庭的责任,「像我妈,大家都说女儿出嫁像泼出去的水,可是家里出事或有人生病,还是会找女儿。」 建立新秩序打破勒索轮回 于是妈妈被迫完美,也被迫回到原生家庭退化成女儿。我问双羽,女人身为妈妈已经很辛苦了,还被写成疯子,会不会太惨?到头来,《疯狂妈咪日记》是否又复制了一轮女性的悲惨命运? 「小说里的新秩序不在疯狂妈妈这角色,而在女主角嘉宁——她也是母亲,她重新长出自我,打破上一代情绪勒索的循环,不再当受害者。」很多人常常一面抱怨妈妈,一面安于这个位置,双羽认为这样只是出走流沙又滑下去,「觉醒,是结束这个循环系统的关键。我一面写一面想:我妈成为我妈,她失去了什么?母亲们失去了什么?而谁该结束这个循环,答案是我自己。」 她的觉醒过程与创作息息相关。台大日文毕业后,她曾在香港工作一年,因为想创作,辞掉工作回台。之后到新北市文化局协拍中心协助剧组租借公用场地,再到云门舞集做营销。做了这么多成艺术家之美的工作,遇见形形色色创作者,她却觉得很痛苦。 「因为我想创作,每天都非常接近想做的事,可每天都不是在创作。有时看到很多还没拍出的东西,但我知道那是很好的作品,也令我痛苦,更让我想创作,又怀疑自己的能力。」看见原钻,看见原钻不被看见,都令她想到自己。 为什么不断然去写作?双羽的难题也是《疯狂妈咪日记》诞生的原因。「我从小念音乐班,爸妈希望我当音乐老师,安安稳稳过一生。可是我发现同学们每天都在练琴,假日不能出去玩,也不行参加社团。高二开始质疑难道人生就是每天练琴吗?」直到她参加大学办的夏令营,才知道外面世界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家族有人开出版社,双羽自小就读《咆哮山庄》、《简爱》、《理性与感性》,加上读音乐班,她像活在庄园与宫廷的幻梦里。投身写作,是结束幻梦,也是用另一个更大的虚构世界摆放自己。(图/双羽提供)读音乐班像误入上流社会身在音乐班也让双羽很早体会上流社会,像糖衣。「念音乐班的学生通常都比较有钱,可是我是误打误撞,考最后一名进去的。我家用的是直立式钢琴,别人家都用三角钢琴。我很多同学妈妈是全职母亲,可以花很多心思在小孩身上。同学生日她来班上发糖果,接送上下学,运动会煮整锅绿豆汤给大家喝,好像永远很忙,但看起来又光鲜亮丽。」自小感受阶级差异,会不会羡慕有钱同学?「每个家都有秘密,例如我同学爸爸外遇,她妈妈只说:『爸爸只要按时给钱就好。』这也是我之所以选择以一个外人嘉宁来看小鱼的家庭,因为这角度才能看见陶瓷般家庭的裂缝。」裂缝之下,是不为人知的疮孔。自小学音乐,爱读珍・奥斯汀、夏绿蒂・勃朗特的她告别了庄园与宫廷的幻想,填志愿选台大日文,本以为她会读师大音乐系的爸妈却不满意,妈妈甚至一个月没跟她说话。 妈妈看似想掌握一切,其实小时候双羽觉得妈妈很有才华,为她画故事书,带她看一整天的二轮电影,「我妈启发我走上现在的道路,她却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真正的才华跟爱好。我看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最让我感到难过的不是女主角,而是她梦想做老师最后却成了女工的母亲。我妈也做过女工,她让出资源供兄弟读书,我的外婆和祖母也做了同样的牺牲。这对她们那个年代的女性来说似乎是非常理所当然的。」因此,对双羽而言,实践创作之路就是努力打破这个循环,长出自己的样子。那是2018年开始创作当编剧后。「以前我有很多话想说,但我不知道要说什么。当初放弃在香港的工作,是很大的赌注。赌一把投入创作让我整个人打开了。」写完《疯狂妈咪日记》,再回头看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有何不同?「我们这一辈的爸妈人生其实都没有选择权,他们不曾被告知可追求自己,早早就以赚钱养家为目标,目标达成后就不知道要干嘛了。我们可以思考自我,做自己,其实是站在埋葬爸妈自由的坟墓上。」我们若理解此,再面对长辈的挑刺,便可用不失礼貌的微笑忍耐过去,「否则你只会觉得他们很烦。」 ▲双羽以前念音乐班,之后舍弃父母安排的音乐老师之路。会不会后悔?她说过得好像真的没有当音乐老师安逸,但很享受。(图/镜文学) 面对低潮是人生最大考验谈到新作《B612情商事务所》——设想2065年科技发展至巅峰,为预防犯罪,政府设计情绪商数侦测系统,藉此评估全民的情绪控管能力,并以该指数画分公民居住区域及职业。然而女主角刚失恋,情商考试没过关,面临人生被淘汰。故事像电影《重装任务》加《王牌冤家》,双羽想谈的其实是不管通过多少升学考试,人生总有一项测验没通过,再成功都会完蛋——如何面对低潮。话题一转,双羽说她其实刚走出长达一年的低潮。以前怎么写都不会累,现在因为长期过劳,身子坏了捱不过写作的拉枯摧朽,产量大减。小说之神总有退驾的时刻,再怎样下笔如有神的创作者终究是用肉身在混。双羽说,「社会氛围鼓励我们努力露出正常开朗的一面,但我们不能用减法处理低潮。」面对文字产出衰退,她坦然面对低潮。因为人生不是减法,是过去的自己迭加起来的。我想起写作四十年的宫本辉说过:「我所引以为豪的,是我努力在小说──这个虚构的世界里,展示了对人而言,何谓真正的幸福、持续努力的根源力量,以及超越烦恼与苦痛的心。」真正的幸福在小说里,说来有点讽刺,但人们便是因为这样才继续写的吧。双羽不懈想建立的新秩序,或许就在此。

+ More
专访解昆桦《螯角头》:“相忘江湖,是因心有所损。”

专访解昆桦《螯角头》:“相忘江湖,是因心有所损。”

《螯角头》是解昆桦第一本长篇小说。他写诗研究诗,论述等身,得过大大小小文学奖。谈到《螯角头》,解昆桦说,是以诗人身分写了一本不会得优良读物的小说。何也?《螯角头》写虚构帮派「士林组合」黑吃黑,追逐打杀了二十万字。然而在解昆桦笔下,血性只是表象,欲望来自匮乏。他用诗人之心揣想极端的寂寞——有钱有势的黑道当家可能是最不被理解的人。甲壳之下,巨螯以外,是脆弱受损的心。在清晨便利商店写作写小说对解昆桦而言也是这样,把自己藏匿起来。他在中兴大学教书,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到学校附近便利商店——一个明亮却安静的空间——写作,写到六点半回家练钢琴,帮两个小孩准备早餐,再送他们上学。日复一日,解昆桦说要努力活得每天都像重开机。凌晨四点,开放又无人的便利商店,彷佛带着写作的玄秘,解昆桦在此花了快两年写《螯角头》。连升等论文都在便利商店完成。为何是便利商店?「因为持续的孤独对写作者很重要。清晨的便利商店只有送报生与彷佛在守望的店员,但有时又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人。有店员问我是做什么的?我都回答出版业。」便利商店适合写小说,因为它十足入世却又疏离。解昆桦说,写诗是除法,需要不断淬炼,最后诞生原钻的锋芒,但小说是乘法,必须有另一个人生跟作者相乘,「像我这样的人生活很无聊,接触不同层面的人很困难,所以在便利商店看众生相。」《螯角头》里,有梦想脱离黑道,却身不由己的小喽啰「螯仔」;被士林组合老大收养,继承当家位置的原住民女子「颜希凤」;前老大之子,仿若被罢黜王子,欲重掌势力,试图致希凤于死地的「傅鑫野」:以及混迹黑道的警察「角利」。▲解昆桦说,一直重复很无聊,他从高中开始吹萨克斯风,「声音是流动的,文字也是,可以从音乐中去找。」为何钟情萨克斯风?「因为唱歌不好听,萨克斯风就像我喉咙的延伸;它是模拟人声的乐器,像我就是中音萨克斯风。吹奏时我可以回歌词的情绪诠释。透过萨克斯风,我也可以变王菲。」(图/镜文学)看见五光十色的黑暗四个人三组人马在士林争夺地盘。小说一开场,便是主角螯仔遇袭,在医院醒来。解昆桦说,这是因为小说起源于一个异想:带妈妈逃离医院。几年前他母亲生病住院,他每天从台中北上士林荣总照顾母亲。「待在医院,世界会缩得很小,窗帘一拉,更是小到让人窒息,很想逃离。」他搭捷运经过士林站,想把在士林奔逃写成小说。动念后,研究当地历史跟士林夜市,发现那是五光十色的黑暗,遂成《螯角头》。五光十色的黑暗是什么?解昆桦说,夜市参杂黑白两道,都更更是士林难解的开发问题。小说最后,很难说谁赢了谁,只见「没盖好士林艺术文创商运中心,那钢筋结构如何半空悬置,矗立于捷运旁天幕仍带着深蓝的士林市区,一如裸露骨骸的幽幽巨灵。」影射的便是迟迟未完工的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小说里这座裸露钢筋骨骸的建筑,确实像徘徊不去的幽灵,映衬每个人物再凶狠不过沧海一粟,刚强不过血肉之躯。解昆桦说,写作要找最好的能指,都市空间就是最好的文本能指,「几乎所有人都跟住有关,没有人不回家,人与建筑物的关系不只有家的温暖,也可能是反差。」所以这钢骨幽灵成为小说的诗眼,也像倒插的匕首。读太宰治的黑道二代解昆桦明明写的是帮派,却带有江湖侠情,尤其是傅鑫野,像极了哈姆雷特王子。解昆桦说,反派傅鑫野是他用力最多的角色,「反派有深度,其他人物才会跟着立体起来。要说服读者:这个大魔王值得主角去挑战。」这孤独的前王子、黑道老大,原型来自解昆桦以前遇到的学生。「他是我大学国文课的学生。平常他开奔驰上学,一个人点一份披萨吃完,可以看出他跟其他同学都不熟。有一天,他对我讲课提出不同意见,下课后我跟他聊了聊。渐渐熟了,他跟我说他祖父是做砂石业的,我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整天抱怨无聊,经常来我研究室,我便推荐他看太宰治,没想到他看得津津有味,说自己就像《人间失格》主角。结果他把我所有开的课都修完了。」「也许他在文学里找到了一样的寂寞。」解昆桦说。之所以用情写黑道反派,也跟解昆桦的当兵经验有关。2008年,他入伍当预官,本来指挥发射迫击炮,因为害怕算错角度跟路线,每天提心吊胆。有天看到心辅官在征人,便凭着研究所修过心理学顺利考取,因此在管训班看到很多不同的人,「他们都有点破损,即使可能没有自觉。」让解昆桦印象最深刻的,是来了一个十八岁新兵—─满身刺青,像恫吓敌人的花纹,但怎样都背不起来军中口令,后来才坦承自己不识字。一问之下,他还成家有小孩;家中是阵头,不想让他父亲养他的小孩,便在外面打工。然而不识字只能洗碗做外场,嫌赚得不够多,就跑去贩毒。「有天我看到他爸来看他,两个人相对无言,默默抽烟。那种静默像黑洞,把人吸进去。」写《螯角头》,这便成为小说人物在育幼院长大的设定。「对很多道上人来说,友情比亲情重要,不是因为没有亲人,而是亲人可能像陌生人,无从靠近。」▲流动,是解昆桦一再谈到的概念。他说年轻时写作像祭司,要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文字是流动的飨宴,一张桌子一台笔电就能带着写。中兴大学附近的便利商店很多,他却在固定的一家写作,「因为清晨四点多数便利商店都在清洗咖啡机,寄杯根本喝不到。」浪漫背后,也有务实的答案。(图/镜文学)写小说走进歧路花园人之间的关系怎样计算才能得到适宜的距离,然而想靠近时却又相斥。也许这就是解昆桦习惯在凌晨四点便利商店写作的原因,在其中又不在。他说他喜欢「做个假人」,「《螯角头》混杂对台北的印象跟想象。我喜欢这个虚构,让我去演别人。诗追求真实,所以对我来说写小说是享受虚构。杨牧写诗有戏剧独白体,就是戴上面具来写虚。写小说就像我扮成别人的时刻。」装作不是自己,走一遭陌生的路,活成新的样子。台北出生的解昆桦,在台中住久了,每次到台北像走在东京。小巷弯道是城市无限延伸的血脉,在里头移动,人就小到成为细胞。解昆桦说,「我常常故意迷路,因为迷路很有趣。你尝试离开不知道怎样跑来的这里,但有人在这里住了一辈子。花一点时间路过别人的一辈子,不是很值得吗?」花两年写《螯角头》,乍看好像诗人解昆桦岔了出去,非正道。但诗人也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因为歧路有花园,会看到一座意义绵延的所指,映着日常之外的幽幽风景。

+ More
在睡前玩一遍填字游戏 ——专访丁启文《有钱人不告诉你的发大财心法》

在睡前玩一遍填字游戏 ——专访丁启文《有钱人不告诉你的发大财心法》

上午的东区彷佛调低了色彩对比,缺乏饱和的街景只有黄底待租告示醒目。 丁启文穿得单薄,采访前随摄影师在一间间空店面拍照。我想象照片里他清癯的身形被背景吞没。其实不然。丁启文反应快,言语间有种片开世事的锐利,或说世界是他写好的剧本,他只是在为我解释,而我们包括摄影师都是摆设。 「我讨厌半调子,但喜欢观察半调子的人,看他们怎样自欺欺人或逃避问题。我喜欢在作品里恶作剧。」游戏自此开始,一场名为发大财的全民捉对厮杀。 丁启文就是那个喊「action」的人。▲丁启文说话像放箭,写剧本做案子亦然,讨厌拖沓浪费时间,「因为没有效率,真的就是,没有效率。」他力求完美,只因「只有自己没出错,才能骂出错的人。」(图/镜文学)不正经才是他小说的正经事丁启文现于北京读电影研究所。大学双主修哲学广电。原本读哲学,因为接触剧场,大学二年级便想说故事。毕业后,他考上研究所,给自己三年时间了解这个产业。此外,他接案写剧本。别的编剧烦恼写自己没兴趣的故事,他则是享受「写别人喜欢的东西」,「客户有需求,你用你的sense让它变完美,不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吗?」谈起创作,丁启文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先踩定发言的位置,再让故事形式起走。读者便顺着他架起的滑道(或陷阱)一头栽进去。《有钱人不告诉你的发大财心法》便是一部充满设计的作品。小说名便带有令人起疑的趣味。既已言「有钱人不告诉你」了,何来「心法」?如此,这心法是谁透露的?可不可信?类似的正言反说与自我暴露再否定,是丁启文《发大财心法》的拿手好戏。他套句小丑说的,「why so serious?」小说以主角之一「林彦名」的演讲开头,自道一介贫青如何靠东区炒房坐拥上亿。林彦名跻身上流的故事,不但坐实发财梦,也有楼起楼塌的大彻大悟。然而当其后的叙述者接续登场,我们才知道寄生上流的正确方式。《发大财心法》以伪工具书形式,透过五名「成功人士」或演说或采访或私语的叙述,幽了岛民的发财梦一默,也玩尽了言语趣味。趣味在哪?丁启文说,他喜欢「坏掉我们习惯的概念」,将一句正经格言反过来或歪着说。例如他让看起来草根憨慢的角色说出,「伊有教我一个道理,讲食果子别拜树头。果子生得好,佮树有啥底代,应该要给地落肥,佮地说多谢才对。」不拜树头,拜土地,因为土地才能拿来炒,才能让人发大财。小说众声喧哗,甚至自打嘴巴。丁启文丢出的疑问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忘记说话者所处的位置?无论是读到小说人物自报家门,或新闻政客夸夸其谈,阅听者都自然的信以为真。丁启文说,「你不觉得可疑吗?」「哲学系的训练是,怀疑每一句话,不但思考内容,还有说话者的处境是兴奋、焦虑,还是在遮掩?他对谁诉说?第一人称常常让我觉得人设很崩,因为我会想他在哪里说这些话。」落实到小说,读者要警觉林彦名冠冕堂皇的发大财心法,其实是在对台下人物演讲。演讲是表演,带有作戏成分。「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说,不可能太私我,但我在写的时候得传达人物心里。因此,林彦名一方面得取信听众,一方面遮掩不想表露的。这中间有很多可以玩或反着操作。」▲《有钱人不告诉你的发大财心法》写东区没落,我们穿梭在一间间待租店面前拍照。拍到一半,有业主跑来问我们在干嘛?一时之间,我们支吾其词──彷佛掉入小说里的讽刺桥段。毕竟,总不能说「这个人写了一本你店面租不出去的小说」吧。(图/镜文学)世界是可能写坏了的文本大选在即,打开电视机每个人都在说话。语言像衣着,表现凹凸有致,遮盖不忍卒睹;有时也像国王的新衣,人人都看透,只有说话者不知道自己赤裸游街。是以,《发大财心法》也是教人说话的工具书,只是它反着说,要读者在文字里被戏耍才上了一课。为谐拟坊间的理财与心灵成长书,丁启文重翻多年前流行,去年重出二十周年纪念版的《富爸爸,穷爸爸》。为何采工具书的形式?其实也是游戏的一部分。「我想让读者翻开书,想说在写什么鬼?」丁启文解释,这不是愚弄读者,而是让他们参与,「你发现它的结构不对劲,明明看的是小说,怎么是工具书,就会怀疑里头人物是不是在骗人。」就像丁启文重读《富爸爸》,觉得叙事重于内容,「里头甚至能还原很久之前的对话,不是很假吗?」类似的心灵鸡汤书籍,让丁启文想嘲弄一番。读这类书籍求的是福至心灵,丁启文用小说仿拟,便是把形而上的改成形而下的发大财。「这类书谈的都是不会错的通则,基本上有智力的人都可以推敲出来,可是大家还是买单。为什么?因为它会用叙述。例如吸引力法则告诉你的案例,都是一千个里头挑一个,你不会看到那失败的999个。这就是故事的说服方式,大家被说服被骗,却乐此不疲。」《发大财心法》有位集徐旭东、郭台铭、柯文哲影子于一身的大老板「徐元浩」。这么多财经政要可以变成一个角色,是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什么共性?丁启文回答不改犀利,「他们都很会,很会为个人利益打算。」关于这类人物,丁启文在小说里借林彦名的段子下了批注:「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心是面镜子,染不得一点脏污。我建议你摔碎它,用多一点角度重新审视自身,你会幸运七年的。」因为欲洁何曾洁,在丁启文看来,敢做发财梦的人都是不怕脏的。为了酷肖影射人物,丁启文认真听了一遍郭台铭与馆长爬象山的直播(并且在小说里重现)。他的小说因此非常逼近现下时空,但在这个「真实已经比小说更小说」的时刻,套句黄丽群说的:「问题不在于你写不写得过真实事件,而是世界前所未有的与你裸裎相见。」这让创作者描绘当下,想建构「如果那样,会怎样」的小说次元变得无比困难。丁启文的策略或许不是建构新的次元,而是把它端到读者眼前,让你直视。按照他的说法是,「作品如果可以拿来娱乐,也可以与当下互动,为什么不兼而有之,只甘于当数位垃圾?」于是丁启文用编剧之眼看光怪陆离的世界。「再怎样刺眼的东西都存在,身为创作者,要认知世上绝对有你不能想象的事,但你不能只觉得好不可思议,要尽力接近它,把它写出来。」▲「这么多观点互相冲突,你可以判断谁说真话吗?」丁启文说,这是给读者的挑战。除了小说,我们阅读世界这个文本当如是。(图/镜文学)沟通如此困难,说故事才有趣我们的话题来到了不同世代的政治立场。因为在很多人眼中,他人的政治立场(不一定是长辈)确实不可思议。既然前面我们谈了这么多叙述遮瑕的方式,我问他能不能用故事感化政治立场不同的人?丁启文想了想,彷佛这是值得挑战的问题。「大家都觉得跟长辈沟通很难,可正因为沟通如此困难,才让说故事变得有趣。我们必须克服一个又一个坎,每个人的克服方式都表露他的性格,他采取的解决方式显示他是怎样的人,所以有很多故事可说。」当世界变成充满设计的剧本,待人接物会不会受影响?我问他现在你对人的好奇心是出于想认识一个人,还是身为编剧的性格?丁启文坦言,自己很难区分,也很常自生活中抽离,用第三者的眼光看待自己。例如跟爸妈吵架,他会开始想原来这就是沟通遇到阻碍,下一刻便回房间打开计算机,记下讨人厌的父母原来就是这个样子。「以上是举例啦,不是真的说我父母。」霎时,世界又从剧本变回现实。时间已近下午一点,丁启文要去看他的舞台剧本彩排,之后没几天便回北京。临走时,我随口说了句,「明年一月选举好像很多在外的人懒得回来投票。」丁启文在咖啡馆楼梯上,一脚踩着上一阶,回头说,「所以那些人不会成为好的创作者。」忽的,我以为他在骂他笔下写坏了的角色。

+ More
开车的正确指南(与家的解体概要):《阳光普照》观后感

开车的正确指南(与家的解体概要):《阳光普照》观后感

钟孟宏好像很喜欢开车。 《停车》始自一辆车动弹不得,最终演变成一夜都市奇谭;《第四张画》里纳豆载着男孩浪迹天涯,大聊《逍遥骑士》,更见人所不见的台湾风景;乍看很难上路的《失魂》,却也有段主角阿川的乘车譬喻。到了《一路顺风》,顾名思义,当然是油门催到底,江湖儿女老司机。 新作《阳光普照》也有一位老司机──陈以文饰演的父亲阿文。只是这一回,是他动弹不得,当周身人事流转一轮,悲喜剧的布幕交相降下又升起,只有他还留在原地。车子于他,不像移动工具,无法带他出走,因为他是驾训班教练,日复一日,在一样的道路上操持同样的行为(教人倒车入库、路边停车、S进退、上坡起步、变换车道……),话多又驽钝的学生更是令他不耐。 《阳光普照》陈以文饰演爸爸阿文。(甲上娱乐提供)阿文令人熟悉,不是因为我们可能遇过一样讨厌的驾训班教练(考太多次,教练还会不爽),而是他代表某种穿戴着空虚威仪扮演父亲角色的「混怒长辈」。电影里,阿文的教练身分远大于父亲角色;他对长子阿豪期待过高,对二子阿和却不闻不问,对待妻子琴姐,往往讲没两句就吵架。他在家庭中的地位,来自家庭结构赋予他的红利,还有他身为驾训班教练的权威──其信条「把握时间,掌握方向」,居然是驾训班的座右铭。当它们同时被家庭成员讪笑,便是因为这个家的所有人都看透了阿文的穿戴式威仪,除了他自己。 这个充满罅隙的家庭,一开场便因为阿和犯下伤害罪进入辅育院而摇摇欲坠。如果家的裂痕来自阿文身为父亲的失败,柯淑勤饰演的母亲便是力有未逮的修补者。她一砖一瓦的重建这个家,收拾阿和(其实是阿文)的「烂摊子」,是她拥抱同样来自破碎家庭的小玉,是她最先去辅育院探望阿和,也是她牵起小玉阿姨的手,说:「那就让我们一起担心。」 无怪乎《阳光普照》最动人的场景,都来自柯淑勤的脸。第一幕是她看店面等房仲时,望着对面公园里有点怪异却自得其乐的路人,那充满理解,平静而温暖的脸;第二是电影尾声,她无声的坐在后座,望着日光与疏影,脸上尽是千言万语。 《阳光普照》陈以文与柯淑勤有许多精彩对手戏。(甲上娱乐提供)如果《阳光普照》成功形塑了我们熟悉的台湾家庭,便是因为它写好了一个坏的父亲角色,以及一个让所有人共鸣的母亲(当然,会有人议论这是否落入某种家庭想象的窠臼……)。然则,《阳光普照》的野心不仅仅于此,它除了呈现家庭困境的共相,更有颠覆既有价值(包括升学主义、活着之必要)的异音。这来自许光汉饰演的阿豪。 阿豪是整部电影的未解之谜,因为角色原型出自早逝作家袁哲生,有其剧本外的脉络。但《阳光普照》有趣的是,它让阿豪成为一个「剩下来的人」的巨大谜团,又把他括号起来,暂且不论,赋予他承先(再次暴露这个家的既有问题)启后(让其他人有和解的可能)之位置。也是透过阿豪,我们才得以明白「阳光普照」的真义──一种无所遁逃的困境。 与阿豪相对的,是他的弟弟阿和。阿和活在阿豪的阴影之下,更多时候他不存在于这个家庭(因为被父亲没有道理的放逐,以及进入辅育院)。电影中,阿和与阿豪的互动只有一场戏,然则从头到尾他们都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对峙」,弟弟羡慕哥哥,哥哥也钦羡弟弟的「暗影」──可以不用那么好,背负那么多期待;弟弟进入有形的辅育院,被国家机器管教,哥哥其实也活在院外,自我的无形的监牢,没有出狱的一天。两人的关系张力,缺少强而有力的对手戏彰显,要到电影中段,哥哥的某项作为才让他俩的对位关系浮上台面。 《阳光普照》一个家庭四个角色都搁浅在既有位置──直至最后也难说他们解脱了,因为有更大的威胁在电影没有拍出的地方──看起来很惨,我却觉得电影里可能有真正的、理解彼此的爱,那是来自看似没什么戏份铺陈的小玉与阿和。透过小玉阿姨之口,我们才知道小玉跟阿和一样,只是前者少了爸妈,后者彷若没有爸爸。他们的婚姻或许不止是一时冲动未婚怀孕,更包含同病相怜的情感,这也能解释小玉的坚决(不顾阿姨劝阻生下小孩,出走阿和家),还有她与阿和并坐,望着儿子,脸上默默淌下的泪痕,那不是欠缺,而是饱满。 《阳光普照》柯淑勤、巫建和、陈以文、许光汉。(甲上娱乐提供)或许有人会说,这足以称之为爱情吗?《阳光普照》最美的片段,如果来自阿和出院时,看到迎接他的母亲和抱着儿子的小玉,三人的无言时刻(尽管其实是四人),便足以解释一切。我想起《悲情城市》里,梁朝伟带着辛树芬与襁褓之子在月台上的画面。此刻之外的世界都在摧残他们,此刻是最初也可能是最后的相聚,但,毋需多言。 总而言之,《阳光普照》揉合钟孟宏导演手痕、黑色幽默,与偏悲情的温情戏,初让我不大适应(尽管我很喜欢辅育院结婚那场戏,尴尬又充满暗涌,插花角色Amy是MVP),却可在咀嚼后回味每个角色,这也得归功于或许是最整齐的一次台湾电影演技出笼,更不用提导演那足以魔幻台北的摄影,几幕驾训班与市街的空景都让人望之而忘却时空。 最后我要说,钟孟宏真的很会利用车。 阿文是一家之长,更是驾训班教练,电影中却完全没载过家人,反倒是琴姐开着教练车,风尘仆仆的去接出院的阿和;车子封闭的、包覆其中成员的意义,唯有在琴姐那展现。那阿文呢?他在电影最后再三嚷嚷着「我只是一个驾训班教练」,而他也确实用极讽刺的方式实践其名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阿文的呢喃,是小人物的卑微,也是他一生的成就,以及他最初却不会是最后的赎罪。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