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总会过去的 ——Kristin读陈雪《你不能再死一次》

黑夜总会过去的 ——Kristin读陈雪《你不能再死一次》

“那时他们的屋子后半部每一扇窗户都可以看到桃花林,每一年春夏秋冬,她看到绿树发芽,开花,结果,然后到了落叶时节,一切变得萧瑟,有一次他们全家在窗前看落叶,父亲去清扫叶子,把树叶堆起来烧掉,她觉得悲伤,父亲却对她说,‘冬去春来,人生就是这样轮回轮换,所以遇到坏事不要紧张,春天一来就会万物复苏了。黑夜总会过去的。’”故事的第一章,犹如电影的开场,一名美丽的少女陈尸于桃花林中,白色、血迹、花瓣与与赤裸的身躯形成奇异之美,伴随著逐渐膨胀的恐惧感。作家陈雪的长篇推理新作《你不能再死一次》,透过如此流畅清晰的影像文字,为这出横跨多年的连续杀人案件揭开序幕。故事以此为核心,围绕著第一场命案的几名核心人物,抒情与叙事并重,从人性层面切入,他们伴随著各自的心魔辛苦长大,长成了孤独封闭的大人,多年后,命运将这些人带回起点,试图厘清血案背后凄美而残酷的真相,摸索属于自己的生命出口。当年的三人组丁小泉、宋东年与周佳君,一个二八年华便不幸香消玉殒,留下过于自责的初恋男友,以及众人口中“杀人犯的女儿”的挚友;十四年转瞬即逝,一切不因草草结案而落幕,宋东年选择走上警察一途,行尸走肉般埋首工作,而周佳君则彻底改头换面,变为业界知名的犯罪案件专题记者李海燕,不断从他人的悲剧中探询解答,关于悲剧,关于哀恸,关于馀生。《你不能再死一次》 陈雪 著出版日期:2022/6/10善恶的分野如此从人性面出发的推理小说,必得重新挑战观众的道德天秤,是与非、善与恶、光与影、生与死、美与丑、爱与恨,一切是对立存在的,但于《你不能再死一次》中,每个当局者皆有自己的思考模式,长期处于灰色地带,唯有跳脱世俗观点的枷锁,方能挖掘到真正的情感真相。“追悔会成为他们馀生的命题吗?一桩命案可能把一个家庭或数个家庭完全摧毁,还活下的人,都变成什么样子?”对于李海燕而言,若想厘清生命里没有解答的问题,好比被视为畏罪自杀的父亲,最可行的方式是主动接近、理解罪犯,试图从他们的角度看世界的过程。至于宋东年,侦破无数案件却始终无法揉开内心的瘀血,遍寻不著自我救赎的途径,真正吞噬他的,更像是那份难以和死亡抗衡的无力感。另一方面,相较于揪出凶手,该如何挖掘犯案动机、还原完整真相,那也是“抒情写实”的诉求,选择探就心理层面的原因与影响,企图映照社会与大环境的阴影。总说悲剧的发生,并非单一原因使然,而是一连串的不幸所导致。事实不出人人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拥有自己版本的真相,以及与世界应对的方式,陈雪透过核心角色各自的来时路,透彻梳理成长过程与外在环境对人格特质的影响,非为罪刑开脱或卸责,而是可恨之人往往有可怜之处,仿佛背对阳光,凝视著深渊,折射人性难以被定义的多样性,在揭开谜底的同时企图审视挫折根源,并凭借文学的力量寻找些许理解与同理。创伤记忆“无论对受害者或加害者而言,创伤记忆本身就是一种创伤,因为重温记忆使人痛苦,或难免让人觉得不适。承受伤害者倾向于压抑记忆,以免再度感到苦痛;伤害他人者则倾向将记忆深埋心底以求解脱,同时减轻自己的负罪感。”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普利摩李维于著作《灭顶与生还》如此谈论,单单是“记得”,就得不停与社会、亲人、自我、记忆对抗,亲眼见证创伤对人性带来深远的影响,且记忆会有意识且无意识地牵动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所以阮越清会写,所有战争都发生两次,一次在战场上,一次在记忆里,那些终其一生不停遗忘的过往。于此书中,陈雪再度透过类型小说探讨了“创伤记忆”这个庞大命题,宋东年、李海燕深受童年阴影与命案所苦,显现于后来种种沉默、封闭的性格特质中,他们单打独斗拼命遗忘,却不停被拉回过去,生命状态自十六岁起便陷入停滞,时而压抑,时而逃避。然而,较为幸运的,爱与命运让他们用不著继续承受独自一人重新开始的苦痛,李海燕凿开了宋东年的冰封许久的内心,宋东年则一再用行动证明渴望共同重建生活的决心,而治愈的契机,就始于真正感受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毕竟没有一种酒,可以让人从此醉生梦死,没有一种恐惧,可以于时间中烟消云散,一旦舍弃记忆,就会忘记自己原本的模样,时间无法冲淡过去,只能找到一种方式与其和解,与之共存。爱永远比恨更强大假使人们持续对恶避而不谈,也会忘记爱有救赎力道。《你不能再死一次》作为推理小说的名称,显示了于此出连续杀人案件中,即便犯下滔天大罪,即便留下难以抹灭的印记,爱仍是唯一的解答。因此,在分隔这么多年,李海燕与宋东年依然扮演著彼此的解铃人;自幼缺乏关爱的高岸,毕生受一厢情愿的情感所趋动、所左右,但偏偏多数时候,真正的爱不是做了什么,而是选择不做什么。“他说是为了爱,或许是吧,他毕竟也付出了代价,用错误的方式去爱人。”故事的末端,教人想起滨口龙介的《在车上》,最后于《凡尼亚舅舅》的舞台上,允儿流露坚定神情比划著:我们要继续活下去,我们一起走过漫漫长日,穿越幽幽的夜晚吧!咬牙承受著命运的考验,无止尽地生活下去,在回望自己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泪的最后一刻,将得以带著微笑,平静休息。在得到与得不到之间,可窥见爱有摧毁的力量,同时有弥补的力量,这也是陈雪反复透过小说琢磨的复杂性。海燕感受到的爱与苦难亦是如此,难以名状,无从厘清,有时相伴同行,已经一起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他们未来即使有更多的漫漫长日、幽幽夜晚,亦不足为惧,曾经世界一片漆黑,当出现一道光线划破黑夜,即使微弱,即使稍纵即逝,光明仍战胜了黑暗,他们也将重获新生,见证著悲伤的美丽与意义。本文作者Kristin东吴中文毕业,英国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国际行销硕士,以推坑无数的书评和影评见长。经营粉丝专页“一页华尔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取名自电影“爱在三部曲”中第二部《爱在日落巴黎时》的音乐曲目。透过轻轻触摸却相当深刻的口吻,投射自身人生经验,解读潜藏于影像、文字和现实世界底下那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在探索人类情感的旅途中,以真挚且独特的体悟、感知和目光解读眼底那片文学与电影的星空,并给予读者无比温暖的答案,让人们在负伤之际能片刻喘息,让人们在愉悦之时能闲适自得。选择钟爱的文字作为媒介,温柔感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细腻品尝虚实交错的真实生命经验。FB:一页华尔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IG:kristinswaltz相关著作:《光影华尔滋(独家限量作者亲签版):每部电影,都是一支拥抱内心的回旋舞》

+ More
死亡的理由:陈雪小说创作的新本体——陈国伟评《你不能再死一次》

死亡的理由:陈雪小说创作的新本体——陈国伟评《你不能再死一次》

    陈雪一路从1990年代走来,以酷儿小说家出道,开启了性别书写的新局。接著在21世纪之交,她展现出乡土的书写手艺,重述了自己的起源故事;后来她成了同婚的先驱,也跨足爱情散文的书写,展现出多元的创作能力。然后时间前进到2015年,她在“当代小说家”这个具有典范象征的书系,交出了让读者与评论家既惊艳但又略带困惑的《摩天大楼》,自此进入了她全新阶段的死亡书写。    在她过去的创作中,当然不是没有涉及死亡,但后续一连串《无父之城》、《亲爱的共犯》到最新作《你不能再死一次》,死亡被置放在故事的核心,成为运转小说世界的主要驱动力,甚至在形式上向推理犯罪类型靠拢。这么剧烈的蜕变,不禁让人思考起,在进入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陈雪书写死亡的全新尝试,对于台湾的小说创作,将会带来什么意义。《你不能再死一次》 陈雪 著出版日期:2022/6/10    一旦谈到小说与死亡,我们总不免想到推理犯罪类型,也总是会联想到那些经典的名字,《谋杀与创造之时》、《谋杀巧艺》、〈血字的研究〉……死亡是一门学问,但当它被想像成专属于一个类型,并追求一种美学的雕铸、技艺式的锤炼时,其过程与原因往往被谜面化为折曲的探问,仿佛必须远离死亡才能再回返其自身。而书写这一切的人,也被想像为擘画犯罪的艺术家,死亡被暂时搁置哲学式的终极意义探问,而被安放于一个叙事秩序之中,故事最终必得解开死亡的理由,仿佛那便是死者以及环绕在其身边人物的唯一意义。然而,这不仅是对小说与死亡之伦理性的苍白想像,也是对极尽死亡奥义的推理犯罪类型之偏狭认知。因为,正如班雅明在〈说故事的人〉中指出的:“小说人物的‘生命意义’只有在死亡的一瞬才显露。但一部小说的读者确实是在寻找他能从中获得生命意义的同类,因此,无论如何他必须事先得知他会分享这些人物的死亡经验,若有必要的话他们象征性的死亡——小说的结局。但更佳的是他们真实的死亡。人物怎么才能使一位读者明白死亡在等待他们,一个确切的死亡,在一个确定的地点?这是个永保读者对小说事件浓烈兴趣的疑问。”可以说,死亡其实正是小说这个文类的本体,死亡既是小说的第一义,也是其最终意义。    所以,叙事与书写,作为死亡逃逸策略的隐喻,如《一千零一夜》那样,仿佛只要故事的歧径花园足够复杂,便能幻化为一个又一个的迷宫,抵御死亡的到来,将其困住拖延,让读者能够期待小说人物的生命旅程抵达到最后。而犯罪推理小说与非类型的差异其实仅在于,一般小说往往将死亡悬置于最后,但推理犯罪类型从一开始就直面了死亡。    也因此,无论是对于故事象征性的死亡(小说的结局),抑或是小说人物真实的死亡(一个或复数以上的死者),在推理犯罪小说中,为何必须要死?如何会死?就成了叙事的主要关怀。小说人物的生命意义不仅只在死亡的瞬间显露,而是在整部故事的过程中展演,在“预知死亡纪事”启动了情节的齿轮后,如何在死亡预演的阴影中,探照出角色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透过关系人的陈述,还是侦探或解谜者的侦察与探勘,小说的叙述过程其实是人物生命卷轴缓缓展阅的历程,而且不仅限于死去的人物,也含括了所有在故事中的角色。所以,推理犯罪小说的聚光灯不是只在侦探、犯罪者跟死者身上,而是如同镜宫一样,让所有角色彼此对映的重层镜象。    而这,正好是陈雪这一系列死亡书写中的核心。综观台湾纯文学与大众文学领域,要论描写人物,特别是透过内在的生命与创伤经验,立体化人物的形象,陈雪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而人物,不仅是故事的灵魂,更是推理犯罪故事中,在那复杂的人际网络间,牵动所有角色行动与情节推演,甚至是决定整个小说世界跃昇或沉沦的关键。从《摩天大楼》到《亲爱的共犯》,陈雪往往透过结构上角色的自我现声,架起人性无法匿藏的镜宫,透过角色之间的相互映照,透亮所有人物生命与性格的暗影与罗网,最终推演出她意图辩证的罪与罚。然而到了《你不能再死一次》,身为说故事者,陈雪的技艺更为纯熟,她以故事整体的经纬,将角色的内在声音与事件的外在陈述巧妙地镶嵌,让复线交织的情节精准地推移,因而无论在小说的内外层叙事,或是人物内面的复杂性上,都创造出更多的意外性与惊喜。    不仅如此,死亡其实是有时间性的。推理犯罪类型中的死者,无论是侦探的再三探问,或是关系人的往复回忆,在那些叙述与对话中,逝者都会重复地再死一次。而即便是生者,也如雷蒙‧钱德勒在《漫长的告别》里的那番抒情的宣言:“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死亡的时间性在每个角色的任一行动与决定中,其实早已反复地启动著。也因此陈雪这次不只描写一次性的死亡,而是连续的凶案,透过调度生与死的复数时间景观,让小说中生者与复数死者相互渐层与浸染的真实生命图景,以及人性善恶维度的复杂性,随著连续叠合共构的时间景观,彼此共振。    然而更重要的是,死亡不必然是最大的伤痛与真正的惩罚,陈雪在这系列的书写中一直希望传达的,便是这种在世存有的煎熬与自我试炼,无论是生者或死者,无论是犯罪者还是找寻真相的人,在这个死亡罗网中,那些深埋在生命纹理的欲望涌动、遗憾、后悔、罪愆与惩罚的创伤凿痕,会随著时间永远无限地延滞,不断地复返降临。因为许多伤痛、欲望与恶意是沿著血缘而来,因此那些痛楚随著呼吸反复震荡,是既想摆脱但又沉溺其中的原初驱动,遗弃╱遗忘与欲求╱欲望实是镜象与孪生的一体两面。  陈雪也许没有言明,但这一切在小说中其实已经呼之欲出的,是人的怪物性,或者说,恶魔性。    承载死亡的叙事总是能够透过美学的追寻召唤出人的怪物性,因为杀戮,因为憎恨。但透过“连续死”与“勉强活”的小说人物对位,陈雪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怪物不只是犯罪者,而是因死亡的理由而催生出的所有存在,那些被爱与恨的纠葛掩映的影子,就是怪物的栖身之所。人与非人不是一线之隔,而是互为主体,随时转化。只要点燃爱与恨的动能,就能驱动人流变为怪物,甚至成为恶魔。陈雪希望提醒我们,正如她一直以来的关怀与观察,家庭其实是怪物与恶魔最原初的产地,那些创伤与牺牲者,总是在以爱为名的恶意中被喂养成怪物,甚至只要你忠实于自己的欲望与伤痛,就可能随时在镜象中,看到自己那张恶魔的脸。    最终,唯有面对这一切,救赎与理解才可能到来。当你╱你阅读到《你不能再死一次》的最后两个章节,方能懂得陈雪的苦心孤诣。而这,是她书写死亡真正的理由,也是她对小说本体的新一阶段思考,更是她小说创作生涯,让人期待不已的新境地。本文作者陈国伟国立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优聘副教授暨所长

+ More
神话与还原1951那段辛酸往事——于北辰评《1951全面追缉》

神话与还原1951那段辛酸往事——于北辰评《1951全面追缉》

自从个人于民国七十二年踏进军校的那一刻起,我的人生与观念就产生了莫大的改变,在思想统一的训练环境下,几乎是没有个人的想法,只存有“忠党爱国”的情怀,在那个党国一体的时代,对国家忠诚是核心价值,所有先期的学长都是我们效仿的精神标竿,没有怀疑!只有服从!但是当民主意识逐渐深植民心,我们也从当年封闭的神话中觉醒,我读完王骏先生所著的《1951全面追缉》,深入浅出的小说叙述模式,使极为生硬的昔日高层官员争权夺利的一面,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小说情节中,打从“蒋家天下陈家党,到宋家姊妹孔家财”,清晰阐述在抗日胜利后军民的兵疲马累感受,高官们不重视国家意识,只求得论功派职谋得一己的升官或是发财,轻者形成强人政治对家族政治的矛盾,重者造成国际间对国民党政府贪污成性的高度不信任,终至让国家形象严重受损,但是政府对内仍然大肆表扬官员的清廉与爱民,在多年之后将历历往事解密,内心著实深感伤痛。《1951全面追缉:军购.密帐.叛逃者》王骏 著出版日期:2022/4/15早期在官校大门两侧标示著两句精神标语,“贪生怕死莫入斯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目的就是要藉以勉励从军的青年,爱国家才是从军真正的价值,若要赚大钱、享清福,千万不要报考军校,看到这两句标语学生们无不肃然起敬,缅怀革命前辈的牺牲奉献精神,激发出热血沸腾的爱国热诚,我们从仔细未思考过,前期学长们当真是秉持这般无私无我的情操,国民政府怎会被共军打退至台湾来?当年我们没有多想,其实也不敢多想。书中提及1950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中华民国空军驻美办事处,任职超过九年的空军中将副司令兼办事处主任毛邦初,突然到处投诉参谋总长兼空军总司令周至柔用钱为私、拉帮结派,远在台北的蒋介石刚刚复行视事,对毛邦初在美的放话,造成政府形象的败坏已大为不满,却顾念毛邦初是元配毛氏福梅的亲戚,在家族的亲情考量下,初期并未对毛下重手,希望他好自为之自行卸下职务返回台北,但是毛邦初在华府担任空军采购要职多年,早已成为美国军火商人眼中的“财神爷”,在有钱能使洋人尊敬的前提下,不但掌握了大笔空军采购的不明款项,甚至建立了私下的帐本,国家的税收与民间的爱国捐款,除了购买一些台面上的飞机与零件外,不少金额都饱入了高官的私囊,有了钱就要争权,为了争取空军总司令的大位,居然在美国大肆宣扬国民政府的贪污与无能,引发在美的喧然大波,大幅影响空军的进步与建军。再论起当时的陆、海、空各军种之间,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而小动作不断,光是为了松山南机场的高尔夫球场归属问题,都能闹得风风雨雨,殊不知晓当年大陆江山就是在此利益争夺下失去的,到了台湾这最后的土地,仍然在争取一己的私利,甚么“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都当成训练新进军人的精神口号,每逢开训时喊得震天响,实际上却不是这么一回事,每个人在官场一套说法,私下又是另一套说法。书中最经典的一幕我认为是总统府秘书长王世杰,衔总统之命去游说参谋总长周至柔,因气愤总统的不信任而怒辞总长,秘书长运用婉转的作为,使周至柔收回辞呈的曲折经过,其中充分显现官场文化的刚柔并进之术,因为一个文官要去说服手握国家最高的兵权的军事将领,在那个军权掌握一切的时代,哪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秘书长王世杰当下使出一个“委屈诉苦”的绝招,在周至柔还没抱怨之前,先将自己的一肚子苦水全然道出,让周至柔颇有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感受,在两人惺惺相惜的氛围下,顺势收回了辞呈,随即一并配合中央整肃挟洋自重的毛邦初。根据顾维钧先生的回忆录,更清楚的还原当年在美国的精采翻桌戏码,“毛皮大战”这场没人知道的舌战,先是由衔总统命令前往整合接替驻美三军采购业务的皮宗敢,皮是总统的侍从武官,当然是最内层的心腹,一开始便提出让毛邦初自动放弃在美一切权力的指示,岂料毛邦初非但不从,反而有备而来地当场拿出揭发总长周至柔上将贪赃枉法与政府腐败不堪的指证,周至柔与皮宗敢将军在军中都是有很有名望的将领,实在无法想像在那个刚刚失去大陆领土的时刻,这些掌握军权的高级将领,争斗居然如此的令人惊讶。当年军中甚至分为黄埔与留洋两个山头,一个身受总统全般信任,另一个则是拉拢夫人宋美龄的洋人帮办,这也让当年的政府、军队并不如我们所认知的“亲爱精诚”,反而高阶将领间,时常打著反共的口号互扣“红帽子”,霎时之间检举函满天飞,二二八事件的台湾行政长官陈仪,也在当时被汤恩伯大义灭亲,检举在浙江投共的事实,在大陆江河变色之际,压送台湾随即枪决,此事颇有断尾求生稳定台湾民心之意涵。毛邦初到底是叛徒?还是卷款潜逃?或是对人事布局不满而怀恨报复?这个答案早已随当事人一一作古而无从考究了,在现今的军事采购体制下,贪污拿取回扣的机会应该不多,但是1951年发生的毛案实在应该引以为戒,国家利益永远高过个人利益,外派美国的军事采购人员,至今仍有为军种或是个人利益互杠的现象,在两岸日趋险峻的情势下,还有甚么事情放不下、看不开的?国内目前为了乌俄战争爱国心突然倍增,对于是否延长义务役兵役的服役时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当过兵的长辈们纷纷建议恢复一年甚至更长的役期,正值入伍前夕的男丁则不平地说捍卫国家与兵役役期长短有何关系,只要具备一颗热爱国家,愿意于战时投入捍卫国家的决心才是关键,无论正反两方的说法出发点都是“爱国家”,最后政府如何决定其实都很难获得绝对的支持,这就是民主国家的特点,我们从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走到今天,超过七十个年头的冲击,无论是美苏冷战时期的姑息主义,或是中共大肆打著改革开放口号的怀柔政策,或是中国摆脱贫穷走向兴盛大国之下的战狼外交,期间中华民国立足在台湾这个最终的领土,面对美、中角力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军、民都不能重蹈过去的遗憾,上一代的长辈们失去了大陆还有台湾可以退,而我们这群在台湾生长的人,对1949年以前的锦绣江山是陌生的,更没有还我河山的宏图大愿,因为海峡对岸的那个中国,与我生我长的台湾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走出台湾到世界各地旅游或是出差,心中惦记的是“台湾”,因为我的家人在这里,我的幸福在这里,我的责任也在这里!毫无疑问我是道地的台湾人。虽然我大半辈子都是职业军人,受的是传统的大中国教育,年轻时长官们无时无刻的灌输我们,一定要反攻大陆解救大陆苦难同胞,这是国军的使命,但是随著时局的改变,昔日长官退伍后进入中国“交流”,改口要我们以和为贵,切莫激怒大国或是成为美国的马前卒,这让我等后辈曾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军人,感到十分不明白!我们爱国的热诚没有一刻改变过,真正的和平也从未降临过,希望读者们借由本书还原当年毛邦初叛逃的始末,更能警惕位居高职者,戒贪念、去私心,因为台湾是我们的最后家园。本文作者于北辰中华民国陆军少将退役,曾任国民党桃园市党部副主委、国民党黄复兴党部黄国园支党部主委、黄国园志工关怀会长、陆军官校正59期同学会长、陆军司令部委员、陆军装甲542旅长、陆军官校学指部指挥官、国防部战规司参谋、陆军官校正59期实习旅长等职,现职为政治评论员、网路名人、Youtuber。

+ More
一睹风雨飘摇年代的台美原貌——张国城评《1951全面追缉》

一睹风雨飘摇年代的台美原貌——张国城评《1951全面追缉》

这本著作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王骏先生能够用丰富的新闻记者经验,运用轻松的笔法贯串史实,让读者理解这段国府一向讳谈的史实。作者不仅旁征博引,同时逻辑一贯,让读者能够体会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的台湾原貌,笔者有幸能先行拜读初稿,的确如作者所说的,“……读之既能消遣解闷,寻奇赏乐,亦能向学求知,吸纳台湾重要史料。”《1951全面追缉:军购.密帐.叛逃者》王骏 著出版日期:2022/4/15以笔者对中华民国现代史的粗浅研究,加以主持几项科技部专题研究计画的经验,发现台湾的一般朋友对中华民国来台以后的历史,有相当程度的误解;这当然是在于过去的历史教育,新闻舆论,对这段历史避重就轻、讳莫如深,抑或有张冠李戴的情况。譬如:首先,“两蒋时代是清廉的年代”,事实上,毛邦初案的金额对当时国家财政的影响,对外形象的冲击,要比拉法叶案严重的多。但知道毛案的人却远少于后者。当然毛能如此上下其手,源于当时的法制远不如今天完备,能够办理对美军购的人员也不像今天这么多,但如此的贪污仍然是非常可怕的;展读这段历史,可以让读者了解到中华民国政府之所以败给中国共产党,失去整个中国大陆退守台湾,实在是其来有自,不能全然归咎于马歇尔的调停。众多的贪腐和无效率,“四大家族”的恶劣形象是美国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和支援的主要因素。书中用大量篇幅记述蒋中正后来依法办事,派人到美国以司法方式追诉毛邦初,不管最后能讨回多少,总之是一种励精图治、追补前过的作为,对重建国府的形象和美国支持中华民国的意愿,无疑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这一段史事对中华民国的重大意义。蒋中正总统本身生活简朴,但他本身能力的限制让国府的“人治”到了一个足以动摇国本的程度—这一体制居然可以让单独个人身兼会计和出纳,将数千万美元当作私人金钱般地运用,又没有可靠的审计制度,因此造成了中华民国相当的损失。这一段相当不堪的历史,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重现于世,让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这段史事的本末,也可一睹当时国府在美国的外交风貌。其次,台湾社会当然都知道美国外交、军事和经济援助在1950年代对中华民国的重要性,但对于中华民国当时对美国的态度,其实所知有限。中华民国政府虽接受美援,其实对美国从未推心置腹真诚认同;从书中主要人物的态度,虽然作者以文学写作的笔法渲染了众多当事人的牢骚(事实上未必全然如此犬儒),但是就台湾人的一般感受和经历,对这种“不甘心合作又无决心自立”的态度,应该不陌生。这些都是我们在饱览作者笔下的历史风华之馀,或许可以反思今日台湾是否仍然如此?笔者认为,这才是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当然,本书也有一些与现实差距之处;例如第二回叙述“蒋中正从士林官邸搭车上班之际,途中,在中山北路上,瞥见有个士兵衣著不整,踽踽独行,他要随车侍卫龙头,以“拐拐”无线电,转告后头随侍车警卫,拦下士兵,问明单位番号…”,在中国国民党党史会编纂的《蒋中正先生来台后军事言论集》(三巨册,超过1000页),之中,确有不少这类的记述,出现在蒋对内部高级将领的讲话中;但事实上所谓的“拐拐”(AN/PRC-77无线电)在1968年才服役,(当时1950年)是没有的。第四回“…强人长子,出任‘国防部政治部主任’﹔继而,创立国军官兵“手牒制度”,杜绝吃空缺歪风。”“军队手牒”是旧日本军队的遗风,是士官兵入伍之后一人一本的手册,不只是军人身分证,也包含服役经历和相关须知;蒋自己在日留学时,下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炮兵联队实习时就有,应不须蒋经国教他;第五回(1951年3月)提到周至柔在南机场(现在台北市青年公园)打高尔夫“…空军却出了花样,说是来台美军众多,都没个休闲娱乐地方,有必要盖个高尔夫球场。就这样,反过头来,要陆军总部下令,派陆军工兵担纲,构工苦干,又出人力,又耗机具,推平农地,拆除建物,营造出这座美仑美奂高尔夫球场,全长五千馀码,共九个洞。”但是该球场是在1953年10月16日兴工,1954年8月完工,1951年周至柔应该还无法在该地打球。第十二回提到毛邦初面见李宗仁,“…空军副总司令、兼空军驻美办事处主任、空军中将毛邦初,向李总统报到。报告总统,属下失职,属下来晚了。”以当时的习惯,毛邦初是不可能在李宗仁前面加上姓,口称“李总统”的;最后一回“一九六四年八月十五日…新闻又播放美国国防部长麦纳玛拉谈话,说已下令第七舰队航空母舰战斗群,驶往越南外海,外加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泰国乌打抛空军基地、台湾清泉岗空军基地,美国海、空军各式攻击机、轰炸机,将对北越展开“滚雷行动”(Operation Rolling Thunder),遍炸北越战略要地。”历史上,滚雷行动是1965年3月2日才开始,执行该行动的美国海空军和陆战队飞机也没有从菲律宾和台湾出动。笔者长年以来一直以为,领导人的功罪,除了个人私德以外,能不能知人善任,扶保善类殄除败类是更加重大的责任。但是传统中国史家一直到今日台湾社会,在考察、评判领导人时,还不甚习惯有这样的观念。另外,对领导人常常有过高的宽容和过苛的批评。前者当然源于意识形态和传统“忠君爱国”思想,无足深责。后者除了意识形态之外,经常也是忽略任何人无论地位再高,都是受自身识见、所获资讯、能动用的资源和所属组织特性所局限的;笔者窃以为臧否任何领导人,都应该从这方面去探讨,才是具有建设性,避免过度被意识形态所影响,且能作为后代参考的有意义途径。本此,这本著作是一本优秀的奠基于史实的虚构小说;笔者除了对作者深表敬佩以外,对台湾读者来说,更是值得一读的一本好书。本文作者张国城现为台北医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擅长国际关系理论、东亚区域政治、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两岸关系与中国研究。著有《国家的决断》、《两岸关系概论》、《东亚海权论》、《台湾健检书》等书。负责主持的科技部经典译注计画包含当代国际关系学泰斗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的经典《决策的本质:解释古巴飞弹危机》(Essence of Decision),以及哈佛大学约瑟夫.奈伊的《了解国际冲突:一项对历史和理论的介绍》(Understanding Glob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 More
监视.麻将.那个女人,存在与不存在的缝隙间──冬阳评《私人间谍》

监视.麻将.那个女人,存在与不存在的缝隙间──冬阳评《私人间谍》

没经历过的事件,或许会视其为不可思议、光怪陆离;曾经历过的时代,可能需要翻箱倒柜那称作记忆的仓房,时而点头认同时而歪头思索──张国立新作《私人间谍》考验著中年以上读者亲炙的回忆,对照著年轻读者自书册获悉以为的历史。“记忆”是状态的描述,不论做动词或名词用,强调的是当下的情境,宛如快门喀嚓留存的纪录;“回忆”则是在时间之河逆流回溯,需先找到那个明确的锚点,让现在的自己重新感受、理解那已然残缺的印象;“历史”则是他者个人或集体的陈述,存在明确的意识形态以及论述脉络。小说家不是历史学者,写出来的作品也不是个人回忆录,而是在时空中流动跳跃、建立人物与事件,展现独有的叙事主题。《私人间谍》张国立 著出版日期:2022/3/16《私人间谍》一书设立了四个时间点:民国六十到六十一年,六十四到六十五年,七十二年,九十七年。六十四到六十五年的叙事是最清晰多彩的,高中毕业先当完兵、退伍后经历联考洗礼、进入天主教大学就读日文系的石曦明,以第一人称视角陈述由一场场麻将赛堆砌而成的大四生活。绝伦超人的记忆力有助于在一百四十四张牌搭建起的战场厮杀存活(即便运气左右了七成胜败),能考上分发到这个校系也是这项能力使然(还真有人把整本英文字典背起来),但每个人缴交五百元报名费、不清楚背后支持者是谁以及冠军奖金多寡的博弈赛事,反而是印象最深、目标最明确、占据核心的记忆。人脑的资讯存取不是3C产品的精准读写,会排他、不成比例的放大、产生看似莫名实有逻辑的串接──泛起涟漪的投石原点是麻将大赛,而且是绰号“蚂蚁”的石曦明参与其中的麻将大赛。这个穷出名堂的家伙在不同的宿舍间流转,放牧人生般逐床位而居,若不是他人缘好、牌桌上的德性气势信念足以服人,否则党员身分早为他贴上职业学生标签。执著赛事到学业荒废、感情难以为继,不是因为赌鬼性情作祟、穷鬼力求翻身,更早之前暴力父亲施加的种种养成他的反叛束缚、他的渴望独立,深烙在他的脑子并且塑造出他的性格。记忆是很啰唆纠缠的,不是不去想就不记得、不肯定就不存在,没法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石曦明在十八九岁当兵的时候就遭遇到了。民国六十到六十一年,联考失利的他先入伍,身家调查一看不得了,父亲那说不上彪炳的军中经历让他辗转进了宪指部调查组,多了个照料他的警总保安处副处长,免去寒冬中军服内衬塞两天份报纸站冻得像冰棒的卫哨,只需手持Nikon F相机监视对窗的归国学人在家动静,基本上就是数馒头过日子眼巴巴地等退伍。代号拐两的石曦明称不上尽忠职守,该做的事情还是不能少,尤其当那漂亮的女人出现在公寓窗台前抽烟时,相机快门顺势按下,工作日志老实写下。可是就这么怪,女人的漂亮是让人回想不起来的漂亮,几次拍照又都拍不出清晰的人影,副处长紧迫盯人地问到他怀疑眼睛怀疑人生。更麻烦的是,在那个时代,你的记忆不是你的记忆,是上级的、是党国的、是机密存档的、是事涉国家安全个人忠诚的,是会让一个归国学人因此身陷丑闻而得远走他乡的。问题是,他对那个女人的记忆没法说头昏了记错了,只是欠一张决定性的照片,欠缺一个可以顺藤摸瓜查出姓甚名谁、得以写进报告结案归档的句点。于是这个记忆就赖著不走了,几个人也就黏住他的人生不放了,石曦明成了用化名签单据拿国家钱、为一个需要自己眼线人马的家伙当起他的私人间谍。记忆是会被质疑、扭曲的,可以先射箭再画靶般修改创造,而且在不自觉中进行。民国七十二年,去美国念西洋比较文学的石曦明接受国内大学的短期约聘回台了,而且还租下当年监控的归国学人生活的屋宅住了进去。十多年前的那场监视行动还没结束,记忆仿佛是个只有石曦明看得见的幽魂,他想细细寻觅,想确认那个女人是不是真的存在。然而对副处长而言,监视行动则是重新开启,虽然住客同样是吸了洋墨水、思想极可能出了偏差的归国学人,但社会的气氛变了、工作任务也不一样了,只是他万不同意(也无法理解)自己布的键、自己的细胞、自己的间谍不受控,不容许世界以他不同意的方式运作。副处长化身为侦探,毫不低调地找来石曦明的友人、家人逐一盘问,关于石曦明的一切似乎因此慢慢澄澈清明起来──对读者来说是如此,但侦探反而益发焦虑不安。他想要寻求他应该完整掌握的答案,想要追捕且教训这个本为他用、不该脱离控制的间谍,甚至想彻查那个到底存不存在的女人……记忆是会被再诠释的,透过回顾爬梳找到不同的解读方式,也找到新的对应姿态。记忆是会拿来比对的,个人与群体相比、现在与过去相比,主观远强过客观。记忆不见得是往昔刻下的痕迹而已,也许换了人物、变了时空,再现时让人有种既视感Déjà vu。记忆也会透过小说家穿梭在真实的人生经历(自身或他者的交错混合)与虚构的文字书写,镶嵌在存在与不存在的缝隙间放射耀眼的光芒。《私人间谍》有受限于记忆的戒慎、也有跳脱出记忆的豁达,在监视行动、麻将大赛、那个女人之间附身呢喃,乍看仿佛记录下一段时代剪影,也像极了一场除魅之旅。本文作者冬阳社团法人台湾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央广《名侦探科普男》、复兴电台《故事与它们的产地》节目主持人。长期撰写推理小说导读、解说、评论与推荐。编辑工作资历17年,曾任城邦出版集团马可孛罗文化副总编辑。欢迎搜寻脸书关注“冬阳一直推”。

+ More
被遗忘的空军元老,重返毛邦初的时代——许剑虹评《1951全面追缉》

被遗忘的空军元老,重返毛邦初的时代——许剑虹评《1951全面追缉》

有幸接受《镜文学》的邀请,为这本《1951全面追缉》撰写书评。笔者长期研究陈纳德(Claire L. Chennault)将军的历史,获得邀请撰写本文之际正在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翻阅陈纳德、艾利森(Ernest M. Allison)、魏德迈(Albert C. Wedemeyer)与包瑞德(David D. Barrett)等二战美军涉华人物的相关文件,灵感于是油然而生。毛邦初是什么人?今天台湾读者若非对大陆时期的中华民国空军有些许了解的话,恐怕还真不太知道毛邦初到底是哪一号人物。事实上他大有来头,与蒋家也颇有渊源,因为毛邦初正是蒋中正总统第一任妻子毛福梅的侄子,虽然不曾与毛福梅相见,却与蒋经国总统有著比宋美龄还要更为直接的渊源。不过关于毛邦初这号人物,笔者最早却还是在陈纳德的回忆录中读到。《1951全面追缉:军购.密帐.叛逃者》王骏 著出版日期:2022/4/15在美国军方里备受打压,以陆军飞行上尉军阶提前退役的陈纳德,正是受到了毛邦初的提拔才有机会得到宋美龄聘雇。陈纳德感谢毛邦初的知遇之恩,却仍在回忆录中对毛邦初有不少批判。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是抗战之初他与毛邦初一起被叫到庐山,报告中华民国空军的备战情况。蒋中正从陈纳德口中了解到中华民国空军只有91架飞机可以作战,曾气愤到威胁枪毙毛邦初。其次则是中央航空学校创建之初,许多来自达官贵人家庭的飞行学员遭到作风严谨的美国顾问淘汰,最后中华民国空军在这些大人物的抗议之下,不得不聘请松散的义大利顾问团来华建立另外一套训练制度。由义大利顾问主导的中央航空学校洛阳分校的毕业率高达100%,却导致中华民国空军的质量大幅降低,看在陈纳德眼中是导致空军在抗战初期失败的关键原因。从更深层的派系斗争角度来看,引进义大利顾问团的目的毫无疑问是孔祥熙为了对抗蒋夫人的政治手段,以防止以蒋夫人为代表的亲美派势力坐大。早年被派往苏联与义大利受训的毛邦初,则被视为“亲苏派”的代表性人物,自然看在陈纳德眼中对于引进义大利顾问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后来也因为这个原因,毛邦初与史达林(Joseph Stalin)派来中国的苏联志愿队关系密切。至于《1951全面追缉》中提到的周至柔,与毛邦初的恩怨更是早在对日抗战初期就已经种下。周至柔出身保定军校第8期步兵科,本身与飞行称得上是毫无渊源,只因为他是陈诚“土木系”的手下爱将,又能够在宋美龄与毛邦初之间扮演权力平衡者的角色,被蒋中正任命为航空委员会主任兼空军前敌总指挥的职务。反观较早投入飞行的毛邦初,却只能当到副主任与副总指挥,自然让他难掩对周至柔的不满。换言之《1951全面追缉》的故事,其实早在1934年就已经埋下伏笔,就算没有政府在1949年的迁台也是迟早要爆发的。当然也因为毛邦初的卷款潜逃,中华民国空军的发展全面由周至柔所掌握,但是毛邦初的影响力也还是因为留学苏联的王叔铭后来继任空军总司令而在台湾留下了一点火种。一般认为,周至柔之所以能为蒋中正所重视,在于他与宋美龄和美国人相处较为融洽。不过关于这点,其实即便是陈纳德对毛邦初的评价都相当正面,指出毛邦初虽然与苏联人相处融洽,却也绝对不会排斥美国人。2003年6月,人在美国参加飞虎队年会的笔者,有幸见到击落12又1/4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希尔(David L. Hill)准将。希尔准将本身是中华民国的支持者,对中华民国的支持强烈到每次来到台湾都要到慈湖向蒋委员长致意。不过即便是这么一位自由中国的友人,都为毛邦初的卷款潜逃案叫屈,认为他受到了不白之冤。所以历史的真相,很多时候还真的不是只有一个,实非我们这些局外人所能轻易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王骏先生这本《1951全面追缉》读起来如此引人入胜。时至今日,67年已经过去了,毛邦初的名字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大陆都已经为人所遗忘,但是关于军售的丑闻仍不断传出,比如涉及法国拉法叶舰采购的尹清枫案,直到21世纪的今天都还没有破获。自飞虎队成立80年来,美国依旧是中华民国唯一的安全合作伙伴,也是台湾稳定取得先进武器的唯一来源,相关的丑闻更是时常传出,成为政治人物与支持者们相互抹黑的重要议题。关于美国向台湾出售“破铜烂铁”,或者所谓美国卖给台湾的F-16V战斗机比卖给其他友邦F-35A战斗机昂贵的消息更是时有所闻。虽然毛邦初的名字已经为人们所遗忘,但朝野党派的政治人物与支持者却是天天拿著放大镜,寻找21世纪的毛邦初。各种消息真真假假,影响著国人的判断力,或许这是为什么《1951全面追缉》这本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原因。有幸的是,在这本《1951全面追缉》中,我们得知毛邦初最终于1958年与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达成和解。虽然直到1985年去世以前,毛邦初从来没有再踏上台湾一步,但是他的弟弟毛瀛初在台湾还是发展顺遂,最终当上民航局长。毛邦初的儿子毛昭宙与毛昭寰,还以纪念爷爷毛家来的名义,在国立台湾大学设置“毛氏后人奖学金”,延续著毛家与台湾这块土地的连结。感谢作者王骏先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让我将自己过去研究陈纳德将军与飞虎队历史时,一些曾经读到过但是却没有机会和读者们一起分享的历史秘辛在此发表。阅读历史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我们总能够从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中找到未来的启发。笔者相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1951全面追缉》的内容证明了这一点。本文作者许剑虹1984年出生于德州达拉斯,自幼在台湾长大。初中后返回美国接受中学到大学的教育,并取得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的历史系学位。回台湾后,进入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攻读硕士。 曾经担任《兵器战术图解》、《英文旺报》以及《中时电子报》的文字编辑,目前兼任《航空最前线》与《世界民航杂志》的采访编辑。多年来研究军事历史,已经出版两本个人著作,分别为《飞行佣兵:中华民国空军第1美籍志愿大队战斗史》与《那段英烈的日子:中日战争勇士馀生录》。

+ More
执简驭繁,宛如置身现场——刘维开评《1951全面追缉》

执简驭繁,宛如置身现场——刘维开评《1951全面追缉》

镜文学来信告诉该社将要出版王骏先生的新作《1951全面追缉》,作者以小说形式,叙述一九五○年代毛邦初事件始末。因为我在多年前发表过关于毛邦初事件的论文,想请我写一篇推荐序。我在研究毛邦初事件的过程中,最感到困难的,就是虽然这是一个因为人事纠葛引起的事件,但是由于蒋中正(台北方面)与毛邦初双方对于问题认知的差异,其中又夹杂许多其他问题,使整个事件弄得相当复杂,难以有系统的理解。我知道作者王骏先生是前行政院长俞国华先生口述历史《财经巨擘—俞国华的行脚生涯》的执笔者,而俞先生当年曾经参与毛邦初事件的处理,因此很有兴趣接受这项工作。我利用年假,把本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非常佩服作者能依时序从不同的地点切入,以二十多章的篇幅,执简驭繁,将事件来龙去脉梳理得十分清楚。作者虽然以小说笔法书写,若干情节,宛如置身现场,同时为加强可读性,增添一些当时代发生的事件,但是全书内容遵循史实,依据事件发展叙述,特别是最后几章关于毛邦初到墨西哥之后,以及由墨西哥再回到美国的过程,是之前对于事件相关讨论中鲜少触及的问题,也使得这本书不仅是小说也是历史,可以视为毛邦初事件的全记录。《1951全面追缉:军购.密帐.叛逃者》王骏 著出版日期:2022/4/15王骏先生在整理俞国华先生口述时,对于毛邦初事件,立了一节“追查毛邦初贪渎案”,如同本书内容,文中大量参考时任驻美大使顾维钧的回忆录,藉以补充俞氏因年代久远而淡忘的回忆。在该节最后,王骏先生以“关于毛邦初案,俞国华在四十多年以后回忆表示……。”列了俞国华对这件事的几点看法。俞先生的看法似乎轻描淡写,其实可以显示他作为事件处理当事人之一,对于事件后来的发展多少有些无奈,对毛邦初个人也有一些同情的理解。不过王骏先生进行采访时,不知道俞先生是否记得他保留了参与事件处理过程中的文件。俞国华先生在二○○○年十月过世后,部份遗留文件在家属同意下,移送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现名“党史馆”)典藏。我当时在该会服务,负责接收并整理这批文件。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资料夹,是俞先生保存的毛邦初事件相关文件,包括台北方面与他的往来函电,以及美国法院判决书的中文译本,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毛邦初事件的相关资料。之后,因为参与一九五○年之后《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的编辑工作,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阅国史馆庋藏的《蒋中正总统文物》(简称“蒋档”),再度接触毛邦初事件相关资料,也开始对事件进行研究。在《蒋档》中有一个案名为〈毛邦初案卷〉的专档,包括蒋氏手令、毛邦初事件处理过程中相关单位与人士往来电文,及《毛案要件》十三卷,内容十分完整,前述俞国华与台北方面的往来函电均收录其中,这是理解政府如何处理毛邦初事件的核心资料。除《蒋档》外,外交部和国防部所有的毛邦初事件相关案卷,数量亦相当可观,但是其中部份与《蒋档》多有重叠。外交部和国防部的相关档案后来移转到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简称“档管局”),但是现在在该局《国家档案资讯网》,以“毛邦初”为关键词搜寻,所能查到一千四百笔档案中,却是以财政部国库署所移转“毛邦初侵占公款处理案”档案数量最多,有八百多笔,占总数六成以上,为该署历年办理毛邦初事件后续处理的档案。一千四百笔档案产生的时间,从一九五○年到一九六七年,其中百分之九十集中在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八年,总数达一千二百五十件;一九五八年之后,主要是财政部国库署持续办理的档案。毛邦初事件是中央政府迁台初期喧腾一时的大事,由毛邦初与周至柔的相互指控,转变为毛个人的失职抗命,成为所谓“毛邦初失职抗命案”,事件的发生与后续发展,除了空军内部人事纠葛外,还有因为国共战争衍生的诸多问题在内。关于这些问题,作者王骏先生在书中有著详实的说明与分析;辅仁大学历史学系林桶法教授对于迁台初期空军内部的人事纠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冯琳副研究员对于毛邦初事件中的美国因素等,亦有专文分析,可以参阅。但是使政府在应对这个事件上深感棘手的主要原因,是蒋中正对事件的认知;以及事件本质上为军方事务,在没有蒋氏指示的情形下,行政系统很难介入。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就是传闻毛邦初为蒋中正元配毛福梅之亲戚,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馆代办的蓝钦(Karl L. Rankin)曾就此事向外交部长叶公超求证是否属实,叶回复毛邦初“仅系与毛夫人同宗,并无亲属关系”,这也代表官方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根据奉化当地文史资料,毛邦初与毛福梅同族,属族侄孙辈,并没有直接的亲属关系。毛邦初在空军中的发展,与他是国民政府组建中央空军时,少数航空科班出身同时是黄埔毕业有关。毛为黄埔军校三期步兵科毕业,之后改习航空,进入广东军事飞机学校第二期,再赴俄国留学,返国后,投入中央空军建军工作,由航空班教官、飞行组组长、航空侦察队队长,一路晋升,曾任中央航空学校副校长、航空委员会副主任、空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等职,在空军内部形成一股力量,亦有称其为“公认的空军精神领袖”。而周至柔为陆军出身,之后转至空军服务,抗战期间出任航空委员会主任,成为毛的主管,但两人观念不合,逐渐出现磨擦。抗战胜利后,军事组织调整,成立空军总司令部,周为总司令,毛为副总司令;一九五○年三月,蒋中正在台复行视事,周至柔出任参谋总长,仍兼空军总司令,引起毛的不满。加上空军总部几项军事采购越过毛氏直接处理等问题,于是毛氏在美国对周至柔及相关经办人员提出指控;周氏对于毛的指控亦展开反击,双方争执,日益激烈。事情初发生时,蒋中正认为这是毛、周两人的人事纠纷,调查之后,判断周在金钱处理上确有疏失,但是并非毛所指称贪污不法;毛则认为蒋听信周一面之词,且以为台北方面将在美军事采购统一的举措,具有针对性,于是在美国采取诉诸媒体等行动,使事情越演越烈,引起蒋氏极度不满,认为毛“挟洋自重”,决定对其停职查办,指示成立跨部会的“协助处理毛邦初失职抗命案临时小组”,协助行政部门处理,进而在美国提起诉讼,采取法律途径,方才使此事逐渐平息。蒋中正对毛邦初最初采取的“停职查办”,尚为毛留有馀地,但是毛邦初为了反击,找了李宗仁出面,使事情失去转圜的空间。蒋氏得知毛之行动后,自记:“毛邦初投靠李宗仁,以期侵吞公款,逃避罪犯,可知人心之恶劣,无所不至,若非激发廉耻教育,何以复国救民耶。”决定不再宽容,对毛的处置由“停职查办”改为“撤职查办”,于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七日发布撤职令,明令撤去毛邦初本兼各职。当然此举亦有利于政府在美国的诉讼,蒋氏在当年总反省录中记道:“李宗仁勾结毛邦初,在美诋毁政府贪污,美国朝野皆信以为真。余乃决心向美法院对毛之吞没公款案起诉,公开以后,真相大白。而十年以来,美国对我政府贪污腐化之观感,乃为之澄清矣。”本文作者刘维开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历任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政大人文中心主任、政大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总干事、党史馆副主任等职。著有《蒋中正的一九四九─从下野到复行视事》、《蒋介石与国共和战:1945-1949》(与蒋永敬合著)、《中国国民党职名录(1894—1994)》、《国难期间应变图存问题之研究-从九一八到七七》、《编遣会议的实施与影响》等专书,主编与发表之学术专论及相关文章超过百篇。

+ More
投资该是看本益比、获利还是财报?最难看出来的是“企业诚信”—— 徐嵚煌评《权力制造》

投资该是看本益比、获利还是财报?最难看出来的是“企业诚信”—— 徐嵚煌评《权力制造》

台股连续数年创新高,民众在股海浮沉的时候,看本益比、看获利、看财报,是股民投身股海的必经之路,然而财报上真正最难看出来的叫做“企业诚信”,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今天发布“家族治理对家族企业传承影响”调查报告,安永指出,台湾1740家上市柜公司有54%为家族企业,对一般投资人来说,仅凭著财报跟技术分析,就要抓到家族企业因为各式各样的问题所造成的投资地雷,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举例来说,某公司曾因家族权力纠纷而引发市场哗然、股价大跌,这对任何信任该公司的投资人而言,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刀子,又快又急又锐利,而且没有资料可以参考,只能事后从媒体报导的只字片语,去拼凑出公司可能的权力斗争原貌,但对受伤的投资人来说,这场家族权力风暴,并不在买进股票时的判断来源中。所以,对于台湾有过半上市柜企业属于家族企业的状况来看,投资公司的风险之一,就是经营者的诚信、或是企业诚信,但要看出企业诚信,又无法仅从财报来了解,因此对于台湾上市柜家族企业的经营与权力状况的了解,只能依靠新闻记者长期追踪与访谈建档的功力。特别要注意的是,台湾许多上市柜企业是传承数十年以上的老牌企业,从创业者的初代、到二代、甚至三代四代的也比比皆是,这些家族企业的权力结构若不稳定,有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互拼的,也有大房二房两房厮杀的,连超级媳妇参与经营权之战的也不少家,要了解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更不是一篇、两篇、三篇新闻,就能够了解投资的机会与风险。此外,家族企业并非都是负面的投资标的,相反的,台湾也有许多持股规划稳健的家族,公司获利稳定、配息稳定,经营稳健,了解之后反而成为更适当的投资标的。所以,要在台湾的股海拼搏,对家族企业的了解,是无法回避的投资功课。这本书《权力制造》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书籍。家族企业经历了风光岁月,也经历了竞争者辈出的衰退,再跨出企业赚型、切入新产品,再到行销转骨重新脱胎换骨,这几行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背后都是老板跟老员工、少主与老臣、老老板与继承者们家族内部三方面的角力与调整,怵目惊心的调整过后,才换来老树新生的家族企业,这每一段经营改变、获利成长、社会新闻事件的背后,都是一篇又一篇家族内部权斗的故事,造就这间公司一路走到今天。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家族的故事,除了当作投资上的参考之外,这些台湾的企业家族,除了台塑王家、长荣张家、永丰何家、万海陈家、统一台南帮一类的老家族外,观众所知其实有限,台湾企业家族的发展故事,其实也连结著台湾的现况与未来,所以这些企业家族的故事,站在补强台湾商业、商战历史的角度上,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需要被满足,这本“权力制造”已经几乎把书中的生技家族,或实或虚的把这十年来关于这个家族的故事,也回答了许多新闻事件的问号,作者把它写成了一本可以拿来拍成戏剧的作品,相信这对我们要了解台湾的企业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也期待,未来作者能写出更多家族企业的故事,让大家对于家族企业的企业诚信,有更深刻的认识。

+ More
好人下楼来——萧熠评《楼上的好人》

好人下楼来——萧熠评《楼上的好人》

陈思宏的《楼上的好人》是夏日三部曲的最终部。之前在书腰上看到自己名字,某某下楼推荐,觉得很高兴,看完全书后才知道楼上的好人名字由来。原来,有意思。写陈思宏使我十分紧张,一来写最终部应该就要去读第一部第二部,我于是去读,但依然对于写,没啥用处。原因就像看著彼此相似的三姐弟,知道姐姐高一点,弟弟白一点,看到彼此的相似处相异处,对了解这个最小的弟弟,帮助有限。二来是,陈思宏的小说非常的,恐怖。我指的是浓烈的情绪,自卑与自傲,突如其来的死亡过去的悲剧鬼魅。读来非常之吓人。然而读陈思宏就像吃一餐不忌荤腥,色彩浓烈,大火爆炒的菜。在《楼上的好人》中,浓郁排比的短句更是倾囊而出。写母亲洗头:“……母亲双手有灵有神有鬼,十指颀长,皮肤多汁丰润,指甲光泽闪烁,掌纹沟渠细致,身在人间不知天上云朵触感……”写白发男人被洗头:“……没有人,从来没有人这样抚摸他的头颅,细致隽永,仿佛知晓他脑内忧愁,身体里许多死结松绑……”。文字美极让我想起饱含雾气的河岸。楼上的好人陈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2/3/4然而读楼上对我来说确实两岸。一岸是聪明俊美的小弟,一岸是愚鲁的大姊。中间白雾蒹葭,叫喊无用,有个笨人,在水一方。这位大姊已经不是普通女性,而是设定为彻底鲁蛇。乡土,愚笨,自卑,对学生残忍,对母亲怀恨,对自己与过去轻贱,对同性恋大喊变态。我跟著她飘著羽毛的背影(书中有解),从员林到柏林,从柏林又到员林,陈思宏有自己的剪辑法。叙事在大姊小弟,过去现在,柏林员林,以及母亲的一系列好人中跳转。短短的断句中镜头一下这里一下那里。我们感受到的是断裂。和大姊身体里的许多硬块,也就是她对世界的从不停止的恨意,然而楼上的好人里融解未完成的女性,不光是大姊,还有母亲。母亲名叫美丽,美丽的脸,灵巧的手指具有强大疗愈力,骂起女儿像喷撒玻璃碎屑。丑,没有人要,没有人爱。丑在美丽的秩序中这是罪无可赦的,而性的次数在一个年龄后奇怪反转,界定了女性的地位,零次是没地位的老处女,而如母亲那样以性为业,生意兴隆,反而获得一种不被承认的尊敬。大姊不像母亲,大姊也不像小弟。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灰扑扑的女性(偏偏是女性)来到了柏林,从一开始就用极强烈的色彩去披挂。龙虾的红,海马的蓝,世界二元,美与丑,男与女,同性异性,愚笨与聪明,楼上楼下,柏林员林。阅读陈思宏使我想起白先勇,剧场感,浓烈颜色。大姊的近乎天真的目光,来到小弟家,如同初到尹雪艳家,上下打量,“小弟的床真的好舒服”。母亲晚年,全身病然而那张美丽的脸依然光华夺目。“铁支路边的总也不老”。和那种古典的悲伤。天生的从身世带来的,原罪一样的悲伤。不同的是那种耻感,臭味一样散不去的耻辱。逃到世界尽头都躲不掉的耻辱。随著故事推进,大姊卷入了数次游行,与小弟的过去怀想,甚至是一次情欲的解放。到故事的最后,虽然仍不见她放开她的头脑(梅艳芳语)。我们逐渐了解大姊与小弟,美丽与所有好人是共生共犯的结构。一个事件像链子那样连结了两岸。一家人的记忆地图于是成形,藉著大弟这座虚设的桥梁,大姊奔向小弟,映著远方的是美丽的影子。柏林员林,因而位移。书中我很喜欢的极静默的一段是大姊与查票员的无字沟通。双方语言不通,于是互传表情符号。笑脸,鱼。钓鱼照片。湖泊。无声胜有声。像新天堂乐园溪流一样的漫流,音乐扩散。小小的姐弟相伴在戏院看著电影,用音乐掩盖那耻辱,用柏林掩盖员林。然而本书全旨似乎是别装了,别演了,越装越露馅。就像大姐的破洞羽绒服,毛越飞越多。母亲的楼上好人们,弟弟的楼下情人,以至于最后所有的过往一并揭开。大姊的笨是掩盖,就像极为聪明,或是极其美丽一样。一揭而穿的时候便知道了,那种难堪。到了最末我们也发现了大姊的小秘密,然而与如此厚重的过往相比,这些小奸小恶包括我们读者,不忍去苛责。“听好了,罗伯特,去另外一个国家根本没差别。我都试过了。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你无法自我解脱,这毫无用处。”这是陈思宏在书首引用的话。这像是冷静而自持的小弟会说的话,另一句我们很熟悉的话是,逃跑虽然可耻但是有用。感觉上大姊会回敬这句话。然而谁跑了谁留下,究竟有没有用,要等看完才会知道。本文作者萧熠台北出生。曾于美国,香港求学居住。建筑所毕。曾任职建筑事务所,电视企划。入选九歌小说选,九歌散文选,林荣三散文奖。著有短篇小说集“名为世界的地方”(2020),长篇小说“四游记”(2021)。喜欢骑车闲晃和栗子。

+ More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匪谍—— 江昺仑评张国立《私人间谍》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匪谍—— 江昺仑评张国立《私人间谍》

起先看到书名《私人间谍》,还以为是一本本格派的悬疑谍报小说,或者是个冷硬侦探大显身手的故事。没想到开卷之后,才知道是以戒严时期情报机构为背景,带著悬疑及推理的兴味,并佐以校园青春爱情记事综合起来的时代大戏。整本书读起来酣畅淋漓,我自第一页读起后,便难以释卷;不过阅读过程中虽乐趣横生,却又无端感到悲喜交杂。那样无法名状的纠结是,一个如此苍白的时代,在父权、军队与国旗等符码中折腾喧闹不休,历史却自我嘲讽,终于虚无与荒诞。像是当代的黑色喜剧一样,使人笑中带泪。其实,所谓白色恐怖,不仅只是这本小说的背景设定、也不是复古情怀,而是一整个世代的苍茫、抑郁与伤口。私人间谍张国立 著出版日期:2022/3/16人们在和解之前,还需要更多理解。时代并未走远,威权幽灵尚在徘徊,台湾社会都还如同主角石曦明后半生一般,在徬徨中踽踽而行,本书是我们集体的悼亡——青春、自由,以及那些被湮没的真实生命。如何理解伤痕?阅读各种不同角色的人生,听说他者故事,也许是一条集体疗伤的路。本书主角石曦明,父亲是一名来自四川,曾经获得荣誉勋章的退役军人,但酒后异常凶暴,动辄殴打妻子及小孩。石曦明的妈妈因而在他们幼年时逃家,石曦明因而留下阴影,长大后也不愿再见父亲,希望未来可以带著妹妹一起离开。石曦明中学毕业后入伍,进了宪兵队,后又被分到警总保安处,进行一项特别任务——监控一名代号为“水手”的留美学者。如同电影情节,石曦明以及同袍窝在水手家中对面的公寓,日夜监控他的一举一动,例如水手阅读怎样书,喝怎样的咖啡和酒,与怎样的对象来往,石曦明及同袍们都一五一十地都写成报告,希望能找到任何“思想”。石曦明在监控当中,被水手高雅而西式的生活所影响,开始阅读水手书房里的《老人与海》、也开始模仿啜饮苦涩的咖啡,后来更因此燃起考大学的斗志,历经一番苦读,在退伍之后考上辅大日文。但军中的长官许雅文,十分欣赏石曦明的才干,于是吸收他,要他继续担任警总的线民,监控学校里的师生。在台湾文学当中,关于白色恐怖受难者的作品不少,但鲜少有以党国特务的角度出发,书写“执法者”的心境。陈映真的〈夜雾〉是一名篇,近年来则有黄崇凯以监控聂华苓的特务心境,写成的〈三辈子〉。但作者描绘石曦明的心路历程,更较前作入木三分,可以看得石曦明虽然在党国教育长大,但水手开启了他心内自由的窗,加上小时候在及暴力威权下成长,更造成他日后精神上的折磨与断裂,上演一出“家变”的荒谬剧(《家变》为王文兴小说,书中的微小隐喻)。石曦明靠著过人的记忆力读书考试,游刃有馀,但这样的超能力,却也是被父亲毒打出来的伤疤——象征由党国抚育长大的长子,却矛盾地想要争取自由,摆脱党国。小说第二部分,风格一跳,转向青春旺盛的校园喜剧。说到石曦明考入大学后,与父亲断绝往来,所以只能靠自己半工半读,以及部分来自“国家”的津贴过活。但石曦明的大学生活并不主流正向,除了打工,还忙著到处游牧、寄居他人宿舍,剩馀时间都在打篮球及玩麻将,以及参加国民党的校园社团活动。大四的时候,石曦明为了赚取到美国留学的高额奖金,参加了校园里的秘密麻将大赛,他为了高额奖金,没日没夜投入赛局,几乎没有去上课,女友还离他而去。最后,石曦明面容日渐枯槁,人生猥琐难堪,甚至差一点倒毙在总冠军战当中,终于赢得了比赛。大学生活的放荡不羁,还有拼死拼活,或许是石曦明长期以来,一直想摆脱父亲及许雅文控制的方式,表面上看起来荒唐可笑,事实上却是别无选择的哀伤。第三部分是石曦明大学毕业之后的故事,由于涉及本书最精彩的悬疑部分,在此请读者自行阅读体验。本书后段萦绕在某种悬疑惊异的氛围当中,不过实际上诡异的并非超自然的部分,而是清晰可视的两个幽灵徘徊上空:一个是党国,如同石曦明父亲石重生,亦如同警总长官许雅文。他们都是父权象征,都自认有权、也有责掌控石曦明的人生。不过小说中可能暗示,原本党国符号应是雄伟光明的,实际上却委靡不振,石重生在妻子逃家、长子背离后,过著行尸走肉般的馀生(“重生”之名或也是种讽刺);而许雅文则沦陷在另一种自囚情境当中,如同珍视魔戒却反被困住的哈比人咕噜;甚或辅大校园里,四处探听抓匪谍的宇教官,在剧情中更像是一名路过瞎忙的甘草人物,十足讽刺。另一面我们看到的另一个幽灵是柔和且阴性的,象征理想与自由。小说中带来救赎、精神跃升的总是女性——除了第一部分在水手家中出现的神秘白衣女子,还有石曦明相依为命的妹妹、石曦明最困顿时给予情感抚慰的阿玲,乃至最细微的,许雅文晚年时照顾他的孙女,都是与党国威权互为参照,自由的喻依。而连同小说中缠绕著的抽象国度:当时台湾人心目中的“美国”,似乎是包裹一切希望的精神彼岸,包含水手家中的咖啡、唱片、海明威、石曦明嚼烂的字典、如醉如狂的麻将大赛(赴美门票),在在都是同捆理想与自由的譬喻。虽然作者细腻地重现了1970年代的布幕舞台,如同《天桥上的魔术师》里有许多细节值得人们探究回味,但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布幕后面,无法直接嗅闻出来,却更令人窒息的社会氛围。书中白色恐怖的情节虽然可能为作者虚构,但一查档案,和现实却有许多吻合的情节——1971年即有“成大共产党案”,蔡俊军与吴荣元等多名成大学生因向往共产主义,在校园里面成立共产党,后遭警总逮捕,蔡吴两人一度被判处死刑,后改判无期徒刑;而威权伸手进校园的案件不仅于此,1975年的台大哲学系事件,是国民党清理殷海光等人自由主义思想的最后手段;而1977年的“台湾人民解放阵线”一案更与小说情节有巧合之处,当事人之一是自美返台的戴华光(戴的父亲是上校,也真的在商船上实习过),与向往社会主义、不满时政的赖明烈(文化建筑助教)与刘国基(辅大法文所)等人接触,共同贩卖左翼书籍与组织社团。不久之后,戴华光与赖明烈在罗斯福路的租屋处被警总逮捕,后来戴、赖、刘三人以“二条一”(《惩治叛乱条例》最重的刑责)被起诉,戴华光最终被判无期徒刑。考据诸多历史档案,情节历历在目,政治受难者普遍都有著十足的理想,向往更崇高的平等或自由世界。但可惜的是,本书对于这样的著墨不多,书中唯一被当成“匪谍”逮捕,那一位疑似半夜升五星旗的商院同学,思想面容却也模糊不清,难以辨识。或许作者想要反映当时一般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无法拥有思想,只能躲藏在庸碌的现实当中。那些装疯卖傻、酒色财气,或许才是戒严统治底下的生存之道。或者也可以这么说,麻将大赛虽然看似荒诞,却为学生们反抗的微弱手段,或者精神逃亡的洞口。小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再现,或许比真实还更贴近真实,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大时代的悲喜交欢,特别是仍未散去的各种幽灵。本文作者江昺仑台中人,政大台湾文学所毕业,台大台文所博士班肄。曾任职溪州乡公所、台湾文学馆。曾参与合著《史明口述史》、《终战那一天》等书。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