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文學走讀系列活動/打開臺灣——走入文學中的風景「從柏林到永靖:踏進陳思宏的魔幻鬼地方」

鏡文學走讀系列活動/打開臺灣——走入文學中的風景「從柏林到永靖:踏進陳思宏的魔幻鬼地方」

【從柏林到永靖:踏進陳思宏的魔幻鬼地方】《鬼地方》永靖走讀分享會│鏡文學 X 旅庫彰化百萬金獎作家陳思宏從柏林回到永靖,帶領著讀者,走入「鬼地方」的故事地景,透過導覽老師的文史背景補充加上書中的故事以及作者的生活記憶,行走與閱讀,成為了一個文化活動。【由此報名:《鬼地方》永靖走讀活動報名】(圖片來源:旅庫文彰化)《鬼地方》永靖走讀活動介紹2019年出版的《鬼地方》榮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文化部金鼎獎文學圖書獎、英譯本在美國出版上市後,隨即獲得《紐約時報》重磅書評盛讚本部小說是「在文學層面上滿到要溢出來的行李箱」,小說中人鬼多聲道眾聲喧嘩,刻劃永靖鄉為主角,反映自二十世紀下半葉起,永靖即受到全球化與資本衝擊。作為受到資本衝擊的鄉村原型,也跨越了地理差異與各國文化藩籬,受到歐美外語出版界與外國讀者欣賞讚譽。本次「從柏林到永靖:踏進陳思宏的魔幻鬼地方。《鬼地方》永靖走讀分享會」,由鏡文學與彰化在地文史導覽與行程規劃的「旅庫。彰化」共同策劃執行。根據作家陳思宏以彰化鄉鎮為原型創作的重要著作《鬼地方》為本,及作者陳思宏親身分享,讓國內外愛好陳思宏與臺灣文化的參與讀者群眾,走訪認識作家的原鄉永靖。由陳思宏陪同帶路,藉由走訪文學地景,在具有標誌 童年象徵意義的永興游泳池成為廢墟,帶有宗教意涵、殺生祭祀兼具凝聚社區營造與在地文史意義的城腳媽廟埕依然屹立後,了解彰化在地歷經全球化浪潮的產業結構變遷。搭配走訪當地的文史古蹟,透過小說中的地景與現實相互映照,提高國內外參與群眾對臺灣本土鄉鎮的土地與在地文化認同,同時提高文學小說與讀者之間連結,鼓勵讀者群眾閱讀多元優質的臺灣文學作品。結束上午的走讀後,將在作者陳思宏的母校「永靖國中」進行創作分享會,與讀者近距離接觸,分享寫作的背景與生命的歷程。導讀與分享會作者陳思宏1976年生,彰化永靖鄉八德巷人,農家第九個孩子。輔大英文系、台大戲劇所畢業,曾獲林榮三短篇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小說《鬼地方》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金鼎獎,現已售出英、法、日、韓、泰等12國版權。現職小說家、演員、譯者,現居柏林。文本《鬼地方》、《樓上的好人》、《佛羅里達變形記》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主要文本《鬼地方》屬於《夏日壞掉三部曲》首部曲,陳思宏接續發表《佛羅里達變形記》、《樓上的好人》兩部作品,三部作品分別由三組靈魂受損的故事主人翁,帶領讀者出入彰化永靖、波羅的海、彰化、佛羅里達、員林、柏林,故事奇幻荒謬,人物有鬼有人,而且不時圍繞著「家」這個人人共感的命題,因此特邀請作家現身與參與者分享從靈感來源的母題「家」轉化為創作的歷程。《第六十七隻穿山甲》為陳思宏《夏日壞掉三部曲》後的新系列首部曲。鑽入深秋,陳思宏超越自我,挑戰小說技藝/記憶,任文字在眼裡造風雨。故事描述當年曾是一對金童玉女般的童星,一起拍了床墊廣告。他們大紅,還拍了電影。但是漸漸長大進入的世界,並不是一個美夢。一開始他們互相依偎,走著走著,走到失散,在各自的生活裡,變成滄桑、破碎、孤單,不好睡的大人。陳思宏以此作致敬所有的女孩和LGBTQIA+,獻給父權社會下,那些本該值得自由生長,卻遍體鱗傷的,他與她。【由此報名:《鬼地方》永靖走讀活動報名】活動時間✅日期:2023/12/24(日)✅文學走讀:9:30-12:00✅與陳思宏共享午餐:12:00-13:30✅作家分享時間:13:30-15:30※提供午餐與下午茶,與一本陳思宏的作品集合時間(2地點任選,請於報名時選擇)彰化高鐵站(3號出口):09:30永靖火車站(月台):10:00費用單人價:1499元(新台幣)※收費舉例:1位大人+1位6歲(含)以上小孩+1位6歲以下的小小朋友=收費報名為2人6歲(含)以上皆為收費參與者,為維護體驗品質以及維護所有參與者權益,不接受「未繳費跟隨一起走」,所有符合收費之參與者皆需付費。**6歲以下則為免費(活動當天須出示健保卡或其他具有生日與姓名之證明),但不提供導覽機、活動體驗材料等,但需一位大人付費參與並專職照顧(大人需收取費用),避免造成他人體驗品質受到影響與安全考量**本活動為全程步行活動,請斟酌個人或孩童體力,如有特殊需求,可自行攜帶兒童推車或個人行動輔助參與活動走讀路徑由陳思宏帶路,帶你重回「鬼地方」彰化高鐵站→永靖火車站→永興泳池→永靖國小→永安宮→城腳媽→獸魂碑→永靖故事牆→永靖忠實第→永靖國中(圖片來源:旅庫文彰化)地方特色午餐與下午茶(每人一份)與作者一起品嘗來自兒時的食物記憶午餐:油蔥粿+肉羹,肉圓下午茶:煎包+芋餅+古早味紅茶【由此報名:《鬼地方》永靖走讀活動報名】每人一副無線導覽器材,不論大人小孩皆可專心聽講每人一副無線導覽耳機,讓你在過程中可以自由欣賞,並可以同步聽到講師的講解,不會有小蜜蜂的距離問題。 人數20人以內是我們認為最舒適的人群狀態,讓每一場小旅行都能夠有幾乎完美的體驗過程。(無線導覽耳機為3.5mm,我們提供耳掛單耳耳機,也可自行攜帶自己慣用之耳機使用。)體驗費用包含✅導覽解說解師費✅隨團助手工作費✅無線導覽器材費✅當地特色午餐+下午茶✅巴士交通接駁(彰化高鐵、永靖火車站)✅陳思宏書本作品✅公共責任意外險集合地點【集合地點1】彰化高鐵站(3號出口)09:30【集合地點2】永靖火車站(月台)10:00現場我們將會準備旅庫彰化活動LOGO旗子,就是我們的集合地點。其他注意事項1.集合時間為導覽時間提前10分鐘 2.集體導覽活動請勿遲到,影響自己與其他同團朋友的權益 3.請穿著輕便合適行走的鞋子,並準備飲水、防曬或雨具 4.雨天並不影響導覽活動,但請自備雨具 5.可自備自用耳機(如沒有個人耳機,我們也將提供公用耳機),方便使用無線導覽機。 6.導覽時可能會走在馬路上,請隨時注意個人安全。 7.路邊停車經常性拖吊,請一定要將車子停放在停車場。 8.本活動為步行+巴士活動,請斟酌個人或孩童體力,如有特殊需求,可自行攜帶兒童推車或個人行動輔助參與活動。繳費及退費事項請見報名頁面【由此報名:《鬼地方》永靖走讀活動報名】

+ More
師姊帶逛鬼樂園──馬翊航讀陳思宏《佛羅里達變形記》

師姊帶逛鬼樂園──馬翊航讀陳思宏《佛羅里達變形記》

我之前說了,我怎麼和夏琳道別、鑽進爸媽的車裡,已經沒有印象。因為這也無所謂了。那個年齡,事情總會結束。你本來也知道事情會結束。——艾莉絲.孟若〈童戲〉1閱讀完《佛羅里達變形記》之後,我出於壓驚、好奇與求知慾,在Google鍵入「佛羅里達」,第十項出現了「網搜『佛羅里達男子』成新迷因」。我繼續搜尋佛羅里達男子,佛羅里達男子試圖以鱷魚在超商交換啤酒。佛羅里達男子殺掉好友後問Siri如何藏屍。佛羅里達男子看見弟弟與表妹在他最喜歡的七龍珠毯子上做愛,憤而將弟弟的雞雞咬掉——看起來也是《佛羅里達變形記》的變形,人體在這些不用分清真假的故事裡牽絲勾纏,湯湯水水。《佛羅里達變形記》 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0/12/29斜斜勒痕陳思宏的《佛羅里達變形記》是屬於夏天的故事:六個來自富裕家庭、龍年誕生的少男少女,來到佛羅里達參加尊榮嚴選的夏令營。他們從家庭暫時釋放,又從夏令營逃亡。異地的熱度催熟身體,埋在個人體內的慾望種卵從果皮爆開,直到招來一場意外事件。三十年後他們因為另一場死亡而重聚,故事揭開他們仍是龍卵前的秘密。此地與異地、親密與疏離、誕生與殺生、壓抑與噴發、逃離與幽閉、塑形與變形⋯⋯這些概念來往串接《佛羅里達變形記》,也可以向上連結陳思宏「夏日三部曲」的《鬼地方》。在油脂飽滿、風像鐵鎚的熱帶遠方,夏天不是時間,夏天是一種感官。當地球是斜的,記憶會是直的嗎?《佛羅里達變形記》的章節輪替於1991年與2020年,以前以後折疊起來,相互印染。刻意製造短而細碎的句子,踏出槍聲、煙火聲、腳步聲,產生鱗片、皮屑、落髮、藥丸、子彈、蟲卵的質地。陳思宏扭轉流淌的文字觸感,在《鬼地方》裡為鬼魂創造通道,到了《佛羅里達變形記》則靠近用藥體驗。但他不為歌頌迷幻與出神,而是重複曝光失序背後的秩序。夏日是夏令營,營隊是輔導、訓練、集中、成長,看似游離出島,實則仍在家父長手中。箝制、牽制、規訓的故事發生在所有角色身上:醫學院、鋼琴、基金會⋯⋯不洗澡叛逆嗎?說謊叛逆嗎?不告離營叛逆嗎?用藥叛逆嗎?殺人叛逆嗎?自殺叛逆嗎?夏令營跟喪禮是小說內最重要的兩個場景,讓攜帶秘密的少年、成年後攜帶更多秘密的他們集合,但小說中的「集會」不止這些:機艙、泳池、餐桌、演出、社團、佛堂、性愛⋯⋯不只角色在變形,「規矩」也在變形,變得更龐大,更密合。一如當少年們初見「毫無勒痕」的一片沙灘,浪潮下則必然是「充滿勒痕」的來處。島嶼優生/劣生學或許模擬一個句子:「我知道你們在1991年夏天做了什麼。」如果是《驚聲尖叫》,這些角色會在多年重聚後,一個個被復仇,慘死。《佛羅里達變形記》不為指出單一受害者的痛楚與反撲。少年不是元兇,當年密室內的造龍/人計畫,優化血緣與淨化/同化人性的始作俑者才是元兇——不,始作俑者也不是元兇。為什麼是「龍年」?小說提及島嶼曾真實存在的龍年嬰兒潮,乃知外圍是更龐大的(犯罪)集團。我們不妨回想臺灣文學中最出名的「龍子」:白先勇《孽子》中的王夔龍。他屬龍,因為同性戀身份成為將軍父親王尚德的孽子,直至父親逝世仍無法返家奔喪。《孽子》中傅老爺子的葬禮,成為兒子(們)的擬尋父/返家之旅。葬禮讓人聚集,也讓人目擊被排擠至葬禮之外的事物。《孽子》也是一齣臺北的感官變形記:肥腫月亮、逃家少年、流汁烤鴨、被買賣或出賣的慾望。《孽子》也是攸關造人與殺人,與島嶼優生/劣生學的故事。巧合的是,《孽子》故事背景運作的70年代,恰巧包裹了《佛羅里達變形記》中龍子龍女誕生的1976年。(1976年,蔣友柏、陳幸妤、一青窈、徐熙媛、范瑋琪、許慧欣、張泰山、陳思宏出生了,如果他們有一個夏令營⋯⋯)1991年,發生了什麼?宛如接力賽,我們的身體裡,被儲蓄了什麼?我們不過是時代的受精卵嗎?《佛羅里達變形記》也是小史(們)的尋父記,父親的變形記:父親藏在永難抵達的Key West,地理與象徵意義的天涯海角。父親藏在三棟豪華的別墅裡。父親藏在複數的名字裡。父親藏在母親裡。(小說中甚至還有一頭名為Telemachus,典出《奧德賽》的貓。)尋父也是製造父親,但不只是(寫作上的)想像與創造,而是在時間/年代的提示下,這個島嶼從前是「認誰作父」?是龍的傳人,是蘋果的滋味?《佛羅里達變形記》中有「優生」這門二十世紀的有效生意,但有更多因為「誕生」與「棄生」而起的波浪。生與死相接,小說對人物的緊隨與揭穿,像是一種監看:那些不請自來的殘酷,還需要什麼樣的餘震與贖還?我特別喜歡他對「蓮觀基金會」的設定,淨化與組織看似有效,但依賴「檯面」的事物,總是不堪一擊的。無需任何影射與入座,也一樣產生既視感。鬼也是活人變成的,《佛羅里達變形記》人人有面孔,也是有鬼的地方。但陳思宏從來不是抓鬼道長。教團吸收信徒,土地吸收太多熱能,陰魂不散的東西多不勝數。他固然以小說虛造樂園與地獄,但更像引產與接生:歷史產道滑出來的少年們多麽美型,也是異形。瘋狂的分泌物津津有味,得讓倫理與歷史的臉孔,流下頑劣恍惚的喙瀾 (tshuì-nuā) 。註1艾利絲.孟若的〈童戲〉,也是一個與夏令營、少女、意外相關的故事。但為了保留《佛羅里達變形記》的閱讀趣味,暫時先不展開兩部作品之間的連結,但非常推薦感興趣的讀者對讀。本文作者馬翊航臺東卑南族人,1982年生。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著有個人詩集《細軟》、散文集《山地話/珊蒂化》,合著有《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台灣文學故事》。

+ More
極樂世界的覆滅──連明偉評陳思宏長篇小說《佛羅里達變形記》

極樂世界的覆滅──連明偉評陳思宏長篇小說《佛羅里達變形記》

當破土迎接第一縷陽光時,它整個形態毫無藝術性可言 植物之子,也如人類之子一樣幼苗越長越高,把各個器官組合成整體再反復、再創造可能發育成無窮盡的不同形態。你看:彷彿每片葉都被精心雕琢――鋸齒狀葉緣,波形缺刻,針狀葉片在葉柄支撐下,與整棵植株交織為整體命中注定!歌德《植物變形記》 《佛羅里達變形記》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0/12/29從《鬼地方》徙至《佛羅里達變形記》,「夏日三部曲」第二部妖異直襲,不容喘息。作家再次憑藉招魂本事,探索人之渴求、懺悔與變異。鬼魅隨行,附身不再單純指涉肉身,深入記憶,使活人變成死鬼,使死人變成活魂,魂兮歸來哀江南,南方不可以止些。「小史」作為長篇小說開篇切入視角,為人名,為古代職掌記譜禮儀職官稱謂,為諸家野史,亦指涉文明別傳。一心離世者向友人遞送邀約,遺書號令,聚攏四散敗兵,命運歧路,離散分軌,螞蟻運屍途徑再次浮現,準備重回西方極樂世界,共同拼湊歷史面貌。若言,《鬼》書是以逃至未來的異境「他」者,歸返原鄉,審視「他/他們」之生命故事;《佛》書,則以「他/他們」,重新從原鄉抵達異境,還原過去,聚焦另一無所不在的「他」者。兩書橫跨巨幅時間,然而,最終抵達的地理、精神與意涵,卻有所背離;亦即,兩本小說內在意義之起始,互為陳述,同時互為抗衡。六位龍子龍女考完聯考,參與「蓮觀基金會」舉辦的「佛羅里達暑期少年英語遊學團」。領隊蛋頭帶領,地域越界,擴增內在空間探向自我,一一凝視各自家庭境況。小說主要調動兩個時間與兩個地理位置。時間切片,是1991年的越界之行與2020年的瘟疫之年;地理切片,是佛羅里達與臺灣。時空廣袤,相互牽引,從中演繹人心諸多變化。龍子龍女各有境遇,因個性、潛能與家庭而走向不同方位,然而探討不僅於此,私我演變除了情感需求,除了個人意志,隱然透露條條路徑抉擇,早有歷史幽靈惘惘糾纏。表面,近三十年轉變,揭櫫肉體解放、感情衝動與思想桎梏,深入其中,則得研析整體脈絡對人的影響。故事除了聚焦青少啟蒙,肉體花草,精神蛻變,更是指向蒙蔽未知如遭操控的背景。位置從亞熱帶臺灣前進熱帶佛羅里達,再抵至西方樂園避難碉堡,居此,文明洋蔥剝落,解除限制,泯滅界線,紫夜、百香果、短吻鱷、火山蟻丘、犀牛、壁虎、綠鬣蜥、貓、紅鶴、螃蟹、貓、紅樹林、蟒蛇等隨侍在旁,蓮座化為紅樹林,龍子龍女化為蜥蜴,並非異化為另一個我,而是在另一種文明可能性中重新雕塑,乃至發現原初自我。感官掌控,聲色犬馬肆意解放,展現獸性通感,深刻喚醒五感。視覺:凱文之精準素描。嗅覺:克莉絲丁之敏銳嗅聞。味覺:安妮之食蟻欲望。聽覺:阿曼達之琴奏,萊恩對音樂專輯之迷戀。觸覺:萊恩、克莉絲丁遭遇的肉體傷害,角色展開的情慾探索。飲酒,嗑藥,著迷新穎食膳,性向曖昧游移,肉體解放跨至精神,乃至最後,無意間喚醒噬人之欲。罪惡迷人,同時迷惑於人。跨入現代文明,人的原初之欲畢竟有其底線,一旦跨越必定深刻烙印,無可復返。經由他者喚醒記憶,原罪胎記,將一輩子囚困探索者。有心無心,均為罪過。樂園揭曉,並非溫馴可親的動物園,而是深藏危機的熱帶獸園。以愉悅為出發的狩獵,淪為相對意義的野蠻,除非繼續留存地下碉堡,展開另一文明向度。龍子龍女偶然造成「黃禍」(Yellow Peril),逃離樂園,返回東方,受限早已建構之道德方寸,終生愧疚。遺留者或自盡,或精神崩潰,西方文明亦無法容許此種流於衝動未被認可的殺戮。樂園沾血,自此衰落,地下碉堡正式敲釘封棺。西方避難樂園並非單獨存在,緊密呼應東方「蓮社/垂蓮小佛堂」。亞裔意象錯綜貫穿小說,並與西方符碼有效抗衡,Yellow、龍的傳人、蓮花、香港餐廳、指月割耳的傳說等。細探機構成立緣由,早已背離佛教教義,自成體系,獨立運作。從黨國體制的地下組織避難所,轉化為優生學、分級人類、高等低等之「塑人」機制,再轉型為慈善助人基金會,龍子龍女在此架構誕生,即使亟欲遠離,卻難逃掌控。西方避難碉堡的樂園建造者為孤狼傑克,東方躲避黨政的地下組織創辦人為雙性人,東西極樂世界的領導者,均是各個文明制度摧殘下的「畸形者」。由於受創,必得活在自主運作的場域,唯有堅壁清野,才得以生存。肉體之自慰,精神之自衛,憑藉不受認同的畸形,勃生另一文明向度,寬容鰥寡孤獨,接納老弱傷殘,瓦解單一文明故事法則。只是,空間護衛,未能演化另一規模的章程、訓誡與道德,緊接勢必步入衰敗。角色的肉體探索、情感牴牾與精神轉變,在畸形文明的互惠之下,萌發規範之外的火種。所謂「變形」,非指終點,而是探向本我之歷程,一路巾幗羅襦,搽脂抹粉,天女散花,狂飆文字聲色感官,展演行為浮光浪蕊,虛構中隱匿虛構,直至所有秘密一一接露,最終,得以知曉,作為「人」,其實無法避免殘暴――於是縱情,於是性慾,於是亂倫。人之原始特徵被激發,噴勃飛濺,一方面破除禁錮,另一方面探索文明框架,乃至人在社會系統底下的失誤、亂碼與突破意志。預設的教化模組之中,原始的欲望、人的養成與道德的培養,均成為詛咒。進而,探向內在意義,無意有意的殺戮,不再只是罪過,不再只是一輩子的懺悔,不再只是某種必須隱蔽的邪惡,巧妙轉化,成為無法承擔的抗辯,認清自我,藉此正式背離東方西方極樂世界。墮入畸形的歷程,同時揭露,遠離畸形的路徑,東西文明野蠻高貴在此正式崩解。作家的野心不可小覷。結合公路浪遊、青春啟蒙、性別認同、感官探索、懺悔告白、造人工程等主題,演繹出文化衝突、人類意志乃至文明起源雛型等。然而,或可斟酌,異境對語言造成的切割、鎔鑄與背離;同時,當故事不斷解構本為虛構之體的小說,任何摧毀,無限翻轉,易將輕易喪失意義厚度。茲因種種明顯特徵,彷彿刻意背離寫實小說,通向寓言,指涉神話,展開更為交錯、虛實與龐雜之象徵辨證。烏托邦,無何有鄉,意欲建立必得先行摧毀,誠心祭獻人命;然而,獻上人命,並不保證樂園必定到來,先行抵達的總是幽靈。鬼之言,佛之語,蓮花瓣瓣垂憐,命運終將揭露我們本無墮落傾向之原初。本文作者連明偉一九八三年生,暨南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英所畢業。曾任職菲律賓尚愛中學華文教師,加拿大班夫費爾蒙特城堡飯店員工,聖露西亞青年體育部桌球教練。現為北藝大講師。著有《番茄街游擊戰》、《青蚨子》、《藍莓夜的告白》等。

+ More
地獄變的盛夏——作家林俊頴評《佛羅里達變形記》

地獄變的盛夏——作家林俊頴評《佛羅里達變形記》

一開始展讀《佛羅里達變形記》,容易輕率地將之標籤為廿一世紀、台灣版的《蒼蠅王》。然而,並不很久以前流行過的一句廣告語,「幻滅是成長的開始」,今日依然成立。跨入成長的通過儀式,必要的惡之華,一如蜷川實花鏡頭裡的世界,總讓人錯覺是鮮血潑灑。這儀式是否又必然等同於啟蒙,心靈之眼被打開了,從此再也不一樣了,再也回不去童蒙的單純天真?《佛羅里達變形記》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0/12/29顯然,陳思宏不滿足重彈這樣的老調,他的企圖與野心如同一條極大的拋物線,把讀者的視野推到北美洲最南端的佛羅里達;打著暑期少年英語遊學團的豪奢名義,六位一九七六龍年出生、十六歲的三男孩三女孩集體離台赴美,一個癲狂、暴亂又各自內心寂寞欲死的熱帶暑假,在此核爆,其毀滅威力的半徑籠罩他們此後一生,即使各自逃竄到天涯海角也不能洗脫。將近三十年後,他們鬼打牆地回到巨創的原點,那浩瀚大海、萬里藍天,果真成了那最古老的「情天恨海」。所謂核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恕不能在此洩露。但是,這一群美麗少年是一九七六龍年生的,當然並非偶然,此中有作者深埋的用意與心機,「龍的傳人」還記得嗎?不正是當下許多人唯恐不能徹底殲滅而後快的黨國餘孽?每一個有著不同的精神殘疾、或帶著不可告人的罪衍的龍子龍女,追溯其罪孽根源,不正是他們的父母?而這夥該死的父母們,禍端之首,好一個黃俊雄布袋戲中的「藏鏡人+女暴君」的綜合體,深層布局終而創立一個祕教……有定見的讀者,或要討厭這樣的對號入座,但我必須指明,黨國餘孽的正宗本尊是龍子龍女的父母們—以世俗標準而論,大都屬於人生勝利組—因此,歷史背景必得再往前推一步。我存有《當代雜誌》第二期,專輯標題:「革命的/理想的/激情的/反叛的六○年代」;冒著簡化的危險,我要引用其中張北海文章〈搖滾與革命〉列出的關鍵字,「婦女解放、大麻、嬉皮、花的兒女、搖滾、禪、人民公社、性解放」。我的意思是,這本小說一再重點提示的一九七六龍年生,可不是希區考克電影的「麥高芬」(MacGuffin),而是草蛇灰線地提供了時代脈絡與解謎的鑰匙,從六○到七○年代,出身權貴的父母,在彼時去了美國,在一波波時代的驚濤駭浪打滾過,回到冷戰尖銳的台灣,他/她帶回了什麼香花毒草,企圖移植在這海島?明乎此,我們便可洞悉小說家者言,盛夏的火氣裡,其中滿溢的諷刺與怒氣。然則,這諷刺與怒氣、更是小說中的那一群崩壞之人的鬱怒的標槍,投擲的目標是誰?但,若是這標槍已經找不到投擲的對象,是否回頭反噬他們自己?書名《佛羅里達變形記》,既然活用了古老的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我不禁要問,變形了什麼?成長有必然的幻滅,正確的說,是生滅流轉,這是生命的常與變。上天有好生之德,看似酸腐的老話,但生物繁衍,一代人老死,一代人接續,永不匱乏的是新生的眼睛,每一世代各有其哀樂與困境,然而世代之間,是遺產或負債,是罪惡轉移或典型確立,該不該清算鬥爭,要不要轉型正義,絕對是複雜而痛苦的思想與行動。此中沒有捷徑與便宜行事,否則就是開了通往地獄的道路。從十六歲到重回佛羅里達相聚的四十四歲,他們確實為自己構築了沒有出路的「地獄變」。回到小說、文字共和國,公領域,作者以其作品供讀者回味並檢驗。老實說,文學與通俗、類型讀物的對立,是相當令人疲乏的老問題。眼前實況是,網路大神的力量摧枯拉朽,貶值舊世界舊東西,尤其影音串流開啟的水壩閘門,是巨量的消費供給,也是攝製的巨量需求。文字小說這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能否是影像產業的智庫,保有尊嚴與主體性?還是侍奉它?為其先導、臨摹的前置作業?此時此地,尚難定論;恐怕永遠不會有定論。在這本小說,故事的強烈戲劇化,敘述的意識流,像是正午海面上的強光跳躍,海面下魚族隨潮流疾游,必須坦承,我卻惘然感受影像的陰影咻咻地席卷而來。《佛羅里達變形記》,我認為最有意義的變是在作者。陳思宏豐富的旅遊行跡,是否涓滴挹注、轉益其小說寫作,有待作者本人自剖。據說,今年正是《孽子》四十週年,張愛玲一百歲,不免令人想到白先勇筆下那倉皇無依的青春鳥之一,小玉,耿耿一念飛往日本尋父的傳奇;而移民美國四十年的張愛玲,遼闊的新大陸於她不過是芥子之宅,太陽下毫無新鮮事。繼《鬼地方》的波羅的海,陳思宏將小說場域拉到佛羅里達,刻意求工經營一場青春的獻祭,鬼祟其後定居他們的心眼。在海島台灣的讀者,隔著淼淼太平洋讀之思之,四面海洋環繞著我們,「浪打空城寂寞回」,世界那麼大又那麼小,自己的罪孽自己救,自己的鬼祟自己除,我想到了莎士比亞《暴風雨》的詩行,楊牧的翻譯:「整整五噚下令尊那裡躺著,他的骨骼是珊瑚架子了;那些珍珠本是他的眼睛來的,他身上所有會消滅的都遭遇了一次海之變,已經轉為豐美,奇麗。水妖們按時為他敲喪鐘,叮咚!聽啊!我聽到了—叮咚的鐘。」本文作者林俊頴一九六○年生,彰化人。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紐約市立大學Queens College大眾傳播碩士。曾任職報社、電視台、廣告公司。著有小說《我不可告人的鄉愁》、《鏡花園》、《善女人》、《玫瑰阿修羅》、《大暑》、《是誰在唱歌》、《焚燒創世紀》、《夏夜微笑》、《某某人的夢》、《猛暑》等,散文集《日出在遠方》、《盛夏的事》。《我不可告人的鄉愁》獲2012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與金鼎獎;《某某人的夢》獲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與金鼎獎。2012年獲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IWP)

+ More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2/23 - 12/29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2/23 - 12/29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 《佛羅里達變形記》TOP2《除念師阿平第三部》TOP3《流燈》TOP4《志願者》TOP5《秀白》

+ More
純真可以如此凶猛的幻滅——陳思宏談新作《佛羅里達變形記》

純真可以如此凶猛的幻滅——陳思宏談新作《佛羅里達變形記》

陳思宏像催化劑。觸發一切,卻不會消耗自身能量。在安靜空間裡,他是最具活力的拔尖。訪問前,他說回台行程多,先應了一場VR電影試映。別人看VR有各種論述,他則好奇:「看到哭怎麼辦?戴上VR眼鏡,眼淚要流到哪?」他在威尼斯影展看完一系列VR電影這樣問設計眼鏡的工程師,對方語塞。 陳思宏也是不甘低迷的詠嘆調。無論寫景還是寫人,他的文字都像有節奏的歌唱與花式抒情。「我這個人就是不懂得節制。」陳思宏自承。所以,絲毫的情感或觸動都能被他放到最大,本來默默無名的故鄉永靖成為人何寥落鬼何多的《鬼地方》。新作《佛羅里達變形記》則將場景搬到美國,將七名男孩女孩的成長痛寫成了絢爛明豔又驚駭懾人的夏日煙火。《佛羅里達變形記》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0/12/29美國與青春的夢醒時分《佛羅里達變形記》敘述同是龍年出生的十六歲三男三女參加宗教團體舉辦的美國遊學團,來到燠熱生猛的佛羅里達。其中五人來自上流社會,含金湯匙出生,也帶原生家庭的不幸。其中一名男孩想找住在海明威故居所在「基韋斯特」小鎮的父親,計畫逃亡。於是,男孩拉著其他男孩女孩,逃離遊學團也逃離家庭自太平洋另一邊延伸而來的陰影。他們以為來到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最終卻遭受青春最無情的曝曬,各自變形,不成人形。因此,美國之於主角,不是電影裡的都會風情或好萊塢印象,而是一場永無止盡的莽林大暑。為何寫美國?陳思宏說,一方面這其實來自他真實經驗,「1991年,我十六歲真的參加了一場美國遊學團到佛羅里達。我們宿舍前有棵大樹,上面有條大蟒蛇,我的美國同學看牠像看天上的雲,完全不驚訝。」另一方面,則是他對美國——「一個能在大賣場同時買到槍枝跟肉的國家。」——的好奇使然。佛州的美國經驗帶給陳思宏觀看美國非常不同的切入點,三十年後寫這段美國經驗,他為此又到了佛州兩次,再次感受那裡的風土。回到定居的柏林後,因為疫情封城,陳思宏關在家寫小說,《佛羅里達變形記》於是成為他最痛苦的寫作過程,因為「寫小說時我需要聽見看見人們的聲音跟顏色。」上一本《鬼地方》是陳思宏在異鄉柏林寫故鄉永靖,這次《佛羅里達變形記》則是在異鄉寫異鄉。比起《鬼地方》不畏懼於翻開家族內裡,《佛羅里達變形記》是陳思宏一次更翻天覆地的坦露,那劇烈來自他對1991年美國經驗的遲來回應與想像——如催化劑的他遇見一個瘋狂的國度。「美國的一切都很大,天大地大,連人都很巨大。我們來自小島小國,對美國一直以來都有憧憬跟幻想。」然而,陳思宏在巨大的美國夢中看見了孤絕,「在美國開車的風景就是麥當勞、漢堡王、麥當勞,再漢堡王、麥當勞、漢堡王,不然就是無境的黃沙紅土。」就連草莽與熱鬧並存的佛州,在陳思宏看來都是「憂鬱的熱帶」,「不那麼完美,也不那麼剔透。」「人在美國變得很渺小,彷彿會被吃掉。」陳思宏說。《佛羅里達變形記》寫的便是天真爛漫男孩女孩被吃掉再被吐出來的過程。天真在大暑中蒸發,並且幻滅。▲《佛羅里達變形記》是陳思宏《鬼地方》後的「夏日三部曲」之二。愛穿南國花襯衫,陳思宏卻討厭夏天,「因為很討厭夏天,所以要用三本小說去講夏天的壞話。」(圖/鏡文學)逆反繼承美國純真傳統美國令陳思宏神往,「我一直在想『美國』是什麼?為何能在強大的資本主義邏輯運作下蘊藏更強大的野蠻?同時,美國人又懷有他們獨有的『美國純真』。」何謂美國純真?陳思宏解釋,美國人對家國有至高的信仰,認為是上帝天命賦予他們的,所以會說「天佑美國」;看待世界,也總以美國為中心。然而這樣的「純真」到了相對世故複雜的歐洲大陸常會發生不少碰撞,陳思宏說包括亨利詹姆斯與伍迪艾倫的「歐洲三部曲」都描述過美國純真在歐洲的促狹與窘迫。在《佛羅里達變形記》裡,陳思宏則將美國純真與島國少年的青春嫁接在一塊,一同璀璨,也一同幻滅。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與接合劑的,是小說裡不斷提及的海明威,「我一直對海明威很著迷,他非常美國,如此陽剛,又曾打過戰,並且總是槍不離身,最後甚至用槍自殺。你看海明威的臉,就是最立體的美國純真。」《佛羅里達變形記》的少年們開車到海明威的故居,便是公路電影結構的幻滅之路。從佛州到海明威,陳思宏說他對美國南方文學情有獨鍾。「人在燥熱中會有變形的感覺,身體變得黏膩,氣味變得明顯,你會因此一直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以及身體的存在,同時為此焦慮。」陳思宏舉的例子是田納西威廉斯,「他的《慾望街車》跟《玻璃動物園》可以在我腦海中不斷上演,看一萬遍也不會膩!」因此,慾望不但是潮溼的,更是汗淋淋的,關乎濕度也關乎氣味。身體總能最誠實的訴說我們的慾望。《佛羅里達變形記》裡,陳思宏之所以不厭其煩的描述少年們的身體到了美國大陸後的變化正在此。試看下列文字將身體寫成地景,又將地景寫得活色生香:「熱帶是五花肉,油脂飽滿,撞上這些清瘦的青少年身體,留下飽滿的油膩汗水。油汗潤浸衣褲,乾燥的腋下原本是寒帶荒原,走一小段路,就變成灌木叢生的沼澤地。月亮肥滿,撒下豐盈光束,在校園鋪上柔軟的銀白稠緞。微風坐在鞦韆上盪啊盪,柔軟的海潮聲是棉花棒,伸入耳朵裡繞一繞,搔一搔,挖出新鮮的耳垢。耳垢是沃土,冒著蒸騰熱氣,埋一顆種子,可培育粗壯闊葉樹木。」▲陳思宏說我們每天都在變形。因應地域改變生活習慣是變形,換一次衣服髮型也是變形。享受變形嗎?陳思宏答,「是啊。我十八歲從彰化到台北讀書,一個鄉巴佬就經歷一次巨大的變形。我享受生命編年史的每一次變形,也希望每次寫作都能如此。」(圖/鏡文學)聖潔與否身體清楚知道早在2018年的散文集《第九個身體》陳思宏就宣示了「身體的主體性」。藉由文字,他敞開身體,「一步一步,奪回身體的自主權。」到了《佛羅里達變形記》,陳思宏把青少年身體的原始跟成人世界的虛偽對比,小說裡出資讓少年們遊學的宗教團體「蓮觀基金會」崇拜從不露臉的聖人,要少年們穿著印著一朵蓮花的白淨T恤;看似光明,卻行不能見人的勾當。對此,陳思宏說,「沒有人是純潔的,那些宣稱自己純潔的往往最骯髒。」他在小說裡不斷寫「屁」,「一切聖潔都是假的,只有屁是真的。因為人只有在放屁的時候是最誠實的。在那一刻,我們也因為對彼此最誠實而產生連結。」陳思宏告訴我們,聖人的光輝其實是網美燈,迷人氣息來自香氛蠟燭。《佛羅里達變形記》寫盡了青春幻滅的姿態,童叟無欺,揭露一切。一個來自台灣的小說家在一塊大陸上寫另一塊大陸,陳思宏說,「很多歐洲作家或知識分子到了美國,都會把在那的衝擊寫成小說,《佛羅里達變形記》就是我一本亂七八糟的美國小說。」何謂「亂七八糟」?因為青春與幻滅並行,生機與死亡同在,聖潔與汙穢對比,美國與台灣也被陳思宏折疊了起來。此時,我耳邊響起唐麥克林的〈American Pie〉,以陳思宏的獨有詠嘆調,既歡樂又似悲鳴,那樣的豐饒又貧瘠。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