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系列活动/打开台湾——走入文学中的风景「探寻基隆八尺门:渔港与族群的爱恨血泪依存」

走读系列活动/打开台湾——走入文学中的风景「探寻基隆八尺门:渔港与族群的爱恨血泪依存」

看完热播的《八尺门的辩护人》影集还意犹未尽吗?来场深度体验一日游,跟剧踩点八尺门的场景吧!还会带你到宝哥、莉娜约会的日料餐厅用餐喔~镜文学x基隆观光巴士打造专属游程,带你探访「八尺门辩护人」的故事场景,走访基隆原民聚落;并邀请导演唐福睿到场,亲身分享幕后秘辛。行程原价1600元,镜文学争取到10个免费名额带大家深度走读!只要有购买《八尺门的辩护人》小说,就有机会参加行程!快闪出团,报名要快!手刀填写报名窗体>>> https://forms.gle/tNFrZdRy4skDR4Le6✅活动时间:2023/8/22(二)09:00 – 15:30✅集合时间:2023/8/22(二)09:00✅集合地点:基隆火车站旅服中心✅限定名额:10名(如报名人数超过名额限定将以抽签方式决定)✅行程价格:1600元→免费✅保证金:新台币500元(活动结束后全额退还)(详细行程见文末表格)🔴报名前请详阅注意事项:1. 报名活动需收取新台币500元保证金,于当日活动结束后退还现金全额,并签收领据。2. 报名表填写日期自2023/8/15-2023/8/16 中午12:00,请收到回复通知信后,于2023/8/17 下午15:00前完成保证金汇款,超过2023/8/17当日银行作业时间汇款者,即报名失败,已汇入金额将全额退回。3. 此活动因搭配《八尺门的辩护人》小说,需于报名时上传《八尺门的辩护人》(一般版、影视书衣版)纸本书、电子书照片,或购买证明(订单、明细),方可参加。4. 如因个人因素,2023/8/20(日)23:59前,私讯镜文学粉专取消报名者,可全额退还保证金。因含餐点、车资等费用,逾时取消则不退。5. 商品不包含:个人消费及自费游程、个人加购保险等。6. 若预定出发日因人数不足无法出团、或是因自然、疫情、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而无法出发者,旅客得保留选择其他梯次出发、或是选择全额退费。7. 请旅客自行前往集合点出发,解散亦依据游程规划地点解散,本游程不负担出发前及解散后之保险及安排。8. 以上若有疑问欢迎私讯镜文学粉专,或寄信至客服信箱 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报名办法:1. 即日起至8/16(三)中午12:00 前填写窗体报名:https://forms.gle/tNFrZdRy4skDR4Le62. 收到通知信后,于8/17(四)15:00前,依照信件提供之账户汇款新台币500元保证金(活动结束后全额退还),并回复该通知信,回传汇款账号末5码或汇款单,以便查询报名情况,完成后即报名成功!3. 8/18(五)发送「报到通知信」,请留意报到时间与集合地点,团队行动切勿迟到、脱队。

+ More
从小说到影视的奇幻旅程 《八尺门的辩护人》导演唐福睿谈创作心路

从小说到影视的奇幻旅程 《八尺门的辩护人》导演唐福睿谈创作心路

《八尺门的辩护人》原著作者兼导演唐福睿今(3)日出席台北国际书展讲座,以“从小说到影视:八尺门的辩护人之奇幻旅程”为题,和读者分享创作历程,文化部长史哲、文化部人文出版司长陈莹芳、立法委员苏巧慧等人均到场支持聆听。《八尺门的辩护人》从移工遭受不平等待遇的故事出发,延伸出族群、语言、权力斗争的争议,对此唐福睿表示,在经过多年的法律和族裔演变推进,现今少数族群处境是否有改变,是他想借由故事让大众深入探讨的议题。唐福睿分享,《八尺门的辩护人》是以1986年发生的“汤英伸案”为原型改编,原住民汤英伸因受到不平等待遇而杀害雇主一家三口,最终被判死刑。律师出身的唐福睿收集《人间杂志》的深度报导,取材阮义忠的《八尺门摄影集》,将自身法律经验揉合其中,故事虽描述移工遭遇,结果却和“汤英伸案”相同。“40年过去了,这样的情况是否改变 ?”唐福睿表示,时代的推进造就法规和族群往来变迁,现今我们面对这些弱势者处境的态度是否改变,是他想问读者和自己的问题,期待能透过作品带来一些思考。谈到创作过程,唐福睿表示,一开始《八尺门的辩护人》就是以剧本形式创作,参加第二届镜文学百万影视小说大奖才改写成小说,从写作到拍摄成影集,整个过程都战战兢兢,因题材关系到族裔、政治正确、法律和歧视问题,深怕一点片面的个人理解就造成偏见,把故事原先想传达理念破坏。“法律也是一种语言,如果我现在背诵法条,虽然是中文,一般人也不一定听得懂,但它却是保障你我权益的重要条件。”唐福睿说,他始终认为“语言”等同于权力,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语言,皆代表不同含意,《八尺门的辩护人》描绘被判刑的移工语言不通,又身处异乡文化,要为自己辩护是难上加难,因此影集拍摄时秉持“写实”原则,将语言、宗教文化、族群样貌尽可能忠实呈现,完整表述故事脉络,才能有机会引起观众和读者省思。唐福睿在讲座中分享多张《八尺门的辩护人》未曝光剧照,一场穆斯林祷告的戏让他印象深刻,剧组首次完整参与穆斯林祷告仪式,他透过监看萤幕都能感受到疗愈力量而深受感动,相信同样的剧情能量也能传达给观众。唐福睿说,《八尺门的辩护人》的诞生宛如一段奇幻旅程,先以第二届镜文学百万影视小说大奖百万首奖之姿出版,而后接连获得台湾文学金典奖、金鼎奖文学图书奖、书展大奖小说奖首奖,且成功影视化,皆是珍贵的肯定。唐福睿曾是执业律师,后来远赴美国加州艺术学院主修电影导演,开始投入影视创作,并以电影《童话.世界》获得“拍台北”银剧本奖。2019年以《八尺门的辩护人》获得镜文学百万影视小说大奖首奖,故事描述一名阿美族公设辩护人,替遭判死刑的印尼籍渔工辩护,牵扯废死议题、政商勾结、权力斗争和种族歧视等议题,发展出错综复杂的法庭故事。影集由唐福睿本人担任编剧、导演,预计在今年6月上映。

+ More
镜文学、中华电信联合出品《八尺门的辩护人》挺进新加坡 “金钟影帝”李铭顺率北影“非常新人”雷嘉汭现身

镜文学、中华电信联合出品《八尺门的辩护人》挺进新加坡 “金钟影帝”李铭顺率北影“非常新人”雷嘉汭现身

金钟影帝李铭顺携手北影非常新人雷嘉汭赴新加坡宣传2023话题台剧《八尺门的辩护人》荣获今年第57届金钟影帝的李铭顺,获奖后首度公开出席2022年亚洲电视论坛及内容交易市场展 (ATF) 台湾内容发布会,携手北影非常新人雷嘉汭共同现身新加坡,与监制董成瑜、新锐导演唐福睿宣传全新律政影集《八尺门的辩护人》。镜文学与台湾电信龙头中华电信为该影集的主要出品方,中华电信MOD及Hami Video首播,上架日期以及其他播出平台将陆续公布。剧中李铭顺饰演公设辩护律师佟宝驹、雷嘉汭饰演印籍看护Leena,因缘际会下佟宝驹找上Leena替杀害台籍船长的印尼籍渔工辩护,更意外发展出复杂的情感纠葛。雷嘉汭现场加码爆料:“剧里面宝哥有点喜欢Leena,会私下约出去,还想送礼物,但Leena只把他当大叔。”这对因探案而产生革命情感的正义CP会如何发展?两人同喊:“看播出就知道了!”▲金钟影帝李铭顺携手北影非常新人雷嘉汭,赴新加坡宣传2023话题台剧《八尺门的辩护人》。(图/镜文学)李铭顺挑战诠释油条正义感大叔与雷嘉汭饰演印籍帮佣擦出感情火花剧中李铭顺与雷嘉汭和饰演替代役男的初孟轩,携手替杀害台籍船长的印尼籍渔工辩护,衍生出隐晦纠葛的感情线。李铭顺现场分享:“Leena是我邻居的看护,被我发现她会东爪哇方言,就被我找来当翻译了。” 雷嘉汭则表示:“在戏中Leena都叫佟宝驹宝哥。一开始他对我有点轻浮,后来又解救了我,找我帮忙翻译,我们才开始有联系。”李铭顺一旁笑道:“我的角色就是轻浮、油条又有正义感的大叔。”提到稍早雷嘉汭的爆料,李铭顺赶紧澄清:“我也不是喜欢她啦,就是可能有一点小暧昧。而且想送的礼物一直送不出去,因为她心里比较喜欢初孟轩,在剧中,宝驹和Leena应该说是,有共同的革命情感又有点暧昧。”雷嘉汭在剧中对外说李铭顺是她男友的爸爸,让李铭顺大为不满,自称明明也可以说是她男朋友,这种“格差恋”正流行好吗?至于这段三角关系最终会如何走下去,三人到底是父女、父子或是单纯的队友情谊?两人笑说:“我们来海外连线问问初孟轩。”如此保密到家,令人又更期待角色之间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李铭顺挑战诠释油条正义感大叔,与雷嘉汭饰演印籍帮佣擦出感情火花。(图/镜文学)镜文学与中华电信联手出击《八尺门的辩护人》2023年强势播出导演唐福睿则表示:“这个故事在探讨一个年轻渔工为什么会变成冷酷的杀人犯?在法庭上遇到各种不公平及偏见会有多无助?主角佟宝驹的设定也十分有趣,他试图掩盖自己原住民的出身,同时身为公设辩护人不得不面对身份矛盾的冲突,而这样的冲突最终也让他与部落和解。为了不让这个故事变得太沉重,我在里面加入了喜剧、推理和法律悬疑等元素。”在活动现场,监制董成瑜宣布与台湾电信龙头中华电信携手为主要出品方,最强台湾影剧IP库与台湾电信业最强影视娱乐平台结合,将在中华电信MOD及Hami Video首播,上架日期以及其他播出平台将陆续公布。和发国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润泰兴股份有限公司、香港电视娱乐有限公司、台北真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贝壳放大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天使放大股份有限公司亦为联合出品方。《八尺门的辩护人》原著小说获得镜文学百万影视小说首奖、金鼎奖、金典奖、读墨电子书平台读者票选第一名等多项大奖,影集亦获得文化部110年度电视节目制作2000万元补助文化策进院(文策院)“内容开发专案计画”剧本开发支持,目前剪接后制中,预计于2023年第二季播出。▲《八尺门的辩护人》剧中李铭顺饰演公设律师与印籍帮佣雷嘉汭携手替杀害台籍船长的印尼籍渔工辩护,衍生出隐晦纠葛的感情线。(图/镜文学)《八尺门的辩护人》最新版前导海报曝光“这场审判,他们不顾一切”《八尺门的辩护人》今同步公开最新版前导海报中,一桩外籍渔工凶杀案意外牵扯出环环相扣的社会议题与人性纠葛。在象征公平正义的法槌之下,交织著相互牵制的手,仿佛谁都无法与这场审判脱离关系。面对人权、利益、情感的各种纠葛,究竟谁才是正义的一方?抑或是人人皆有罪?▲《八尺门的辩护人》今同步公开最新版前导海报中,一桩外籍渔工凶杀案意外牵扯出环环相扣的社会议题与人性纠葛。(图/镜文学)

+ More
Readmoo读墨 2022上半年度畅销榜!镜文学交出好成绩

Readmoo读墨 2022上半年度畅销榜!镜文学交出好成绩

镜文学好作品交出好成绩!✍️Readmoo读墨 2022上半年度畅销榜,镜文学出版的多本小说上榜啦 🎉📖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即日起至8/31前,任选3本78折 📖👇\买起来/\买起来/\买起来/👇陈思宏《楼上的好人》:https://reurl.cc/2ZdR6m吴晓乐《致命登入》:https://reurl.cc/9GKm68唐福睿《八尺门的辩护人》:https://reurl.cc/9GKmDX四弦《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https://reurl.cc/A7NVxd陈思宏《鬼地方》:https://reurl.cc/M0lprm裴伟《裴社长厨房手记》:https://reurl.cc/q5l7yR【完整榜单这边请:https://reurl.cc/1Z5NWD】

+ More
原民台全新知识型节目“读力创作”讨论书籍––《八尺门的辩护人》

原民台全新知识型节目“读力创作”讨论书籍––《八尺门的辩护人》

原民台全新知识型节目“读力创作” 本集(4/11)讨论书籍:第二届镜文学百万影视小说大奖首奖作品––《八尺门的辩护人》节目特别邀请小说作者/同名戏剧导演唐福睿、镜文学总经理/同名戏剧监制董成瑜,与观众一同分享从文学创作到影视改编的精采过程。喜欢《八尺门的辩护人》的读者记得准时收看👇👇主持人:朱国珍讨论书籍:八尺门的辩护人(作者_唐福睿)原民台TITV首播:4/11(一)21:00原民台TITV脸书粉丝团同步直播原民台TITV+ YT频道上线:4/11(一)22:00------“枪响前,他必须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镜文学百万影视小说大奖”百万首奖作品★ 执业律师执笔,照映出阶级下的人性实相★ 影视化确定,同名影集荣获文化部电视节目制作补助📖唐福睿《八尺门的辩护人》购书📖博客来:https://bit.ly/3rpIKZl诚品:https://bit.ly/31aEWR3金石堂:https://bit.ly/3xJLPEU读册:https://bit.ly/3o4u0wYmomo:https://bit.ly/3rlZEbereadmoo: https://bit.ly/3DxqOhS

+ More
一著漂亮的险棋──卧斧评《八尺门的辩护人》

一著漂亮的险棋──卧斧评《八尺门的辩护人》

倘若有个出现“谋杀”情节的故事,“谁做的”、“怎么做的”常会是故事里的主要谜团,尤其是传统推理故事,解开这两个谜团就可以满足阅听者,结束故事。这两者会成为主要谜团的原因,在于谋杀事件发生的当下,很可能只有凶手与被害者在场,事发之后凶手不坦承、被害者无法言语,它们就会成为侦破案件的关键。现实当中的谋杀大抵也是如此,只是或许不像虚构故事那么复杂──特别是“怎么做的”这部分,极少牵涉到精巧华丽的机关或天衣无缝的计划。但是现实当中解开谜团并不会结束故事,还得进入司法程序,而刑罚裁量其实是更复杂的环节──除了确认凶手是谁、如何犯案,还得探询犯案意图、案发经过等等,才能进行裁罚,凶手与被害者的关系、社经阶级,甚至是社会观感与政治氛围,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审判,更别提有时进入庭审程序之前,凶手身分根本还没完全确认。由此看来,《八尺门的辩护人》走了一著险棋。《八尺门的辩护人》唐福睿 著出版日期:2021/12/10故事描述父亲曾因杀人入狱的原住民公设辩护人佟宝驹,在预备转职到薪资条件更优渥的律师事务所前夕,因故参与一桩移工杀害船长全家的灭门血案;佟宝驹原本并未太过投入、打算应付了事,却在热心于废死议题的替代役男连晋平从旁推动,以及获得来台帮佣的印尼女孩Leena协助下,开始发现案情似乎并不单纯。假若将《八尺门的辩护人》视为推理小说,读者的确可以从情节里头获得推理乐趣──搜集线索、拼凑证据,逐步重建案发现场;书中法庭攻防的桥段描写详细、手法巧妙,在国内的作品相当少见,作者唐福睿的律师实务经验想来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不过,唐福睿并未将焦点完全放在营造推理趣味上头。事件发生与当事人的个人本质有关,也与当事人之间的情感或金钱之类连结有关;放大点儿看,当事人的状况会与成长经历、生活样态、家庭环境、社经位阶等等有关,而这些东西又与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经济局势、政治意识,甚至国际关系有关。大多数的故事情节都依附著角色前进,随著情节开展,阅听者会逐渐明白上述种种如何与角色的个人特质结合,并且在角色决定如何面对事件时产生催化或吓阻作用;也就是说,虽然情节依附著角色前进,但阅听者或多或少可以从角色的遭遇里明了故事当中包括时代与社会等等情况,倘若创作者处理得当,那么阅听者就能获知更全面的社会样貌。《八尺门的辩护人》中角色分属不同族群与社经背景:佟宝驹是一心想脱离传统聚落与阶级的原住民,连晋平是来自法学世家、也准备从事法律工作的司法新鲜人,Leena是受过高等教育但来台从事劳务工作的弱势移工;遇害的船长一家是与佟宝驹相同聚落的原住民,受雇于渔业公司,渔业公司的势力除了掌控原住民船员及教育程度更差的移民渔工之外,也借由政治献金等等管道与政府产生关联。而政府单位就是国内的权力机构,与司法系统直接相关,加上选举考量及舆情风向,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左右审判过程。是故,《八尺门的辩护人》主轴虽是以移工为凶嫌的灭门血案,但唐福睿描写的不只是对一桩案件抽丝剥茧的调程经过,而是整个社会的概略全貌──因为如此社会结构产生的种种利害关系及族群之间的相互倾压,才会酿成这样的一桩案件;读者应当注意的,也就不只是“谁做的”、“怎么做的”而已,还有从角色一层层向外扩延的牵扯,甚至是来自不同国家或过往历史的远因。罪案常是时代与社会现象的缩影。罪行本身(例如杀人)并没有因为时空不同而产生本质上的变化,但“怎么做的”会与时代有关(例如得要到发明火枪之后才能用枪杀人),而“为什么做”就更可能扣接时代与社会,反应出那个时空的特色。什么样的时空背景才会有什么样的罪案,而生活在那个时空背景当中的所有人,面对罪案时的态度或许都不该只有“把真凶找出来”这么简单;光是这么做,远远不足以“伸张正义”。因为那个时空背景催生了罪案,所以罪案其实与所有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有关联;思索罪案反应的各个层面,忖度不同的改善方式,厘清种种相关资讯,或者,至少不要成为将事件朝错误方向推挤的舆论之一──假若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制度更完善、更能维护正义的社会,这些才是面对罪案时该有的态度。这是《八尺门的辩护人》值得一读的原因。读者将在小说结尾得知真相,但也会因此对书中角色的应对手段是否合宜产生疑惑──这是好故事具备的特质之一,不是提出答案,而是透过故事呈现创作者观察到的问题,提供阅听者思考的方向。以《八尺门的辩护人》而言,还有另一层更值得读者思考的意义──因为这个故事的背景,就发生在现在的台湾。保持了阅读的趣味,描绘出社会样态并刺激思索──《八尺门的辩护人》是著险棋,但唐福睿这招漂亮。

+ More
职人的手路,时代的回应——李志德评《八尺门的辩护人》

职人的手路,时代的回应——李志德评《八尺门的辩护人》

“对律师来说,真相是未经修饰的事实。......对从事创作的作家来说,事实是素材,不是控制他怎么做的工头,而只是他的工具。他的任务就是让这些素材奏出乐声。”英国作家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以国际政治和间谍行动为题材创作小说,他走遍世界,访问无数政要、官员、平民。在他的自传《此生如鸽》的序言里,这位有著宗师地位的小说家这样辨证“事实素材”和它奏出的“乐声” ----也就是虚构故事之间的关系。勒卡雷为小说创作所做的准备,现在称作“田(野)调(查)”,和记者的“采访”可以看作同义词。一般人的印象里,“采访”是一个作者,带著笔记本、录音笔事前影印的大叠资料,约定一位专家或者一个团队,边翻资料边问问题。有时,创作者也请求进到受访者工作、生活的处所,短辄几小时、一两天,长辄一星期、一个月或更久,希望笔下角色从行动到心思的最细微之处,不只要“像”受访者,更要发展出新的“人格”,因应小说家笔下为他们张罗的各种挑战。但如果把这个关系反过来呢?原本应该是受访者的专家,拿起了小说家的笔,摸索起文学作品的格律,会是什么样子呢?唐福睿的作品《八尺门的辩护人》展现的就是这种可能性。《八尺门的辩护人》唐福睿 著出版日期:2021/12/10一、从法律跨界文学《八尺门的辩护人》,单看书名就能知道是一部和法律、法庭相关的作品。主线故事是一位远洋渔船的外籍渔工“阿布”,被控因故杀死了船长一家人。由于阿布请不起律师,因此公设辩护人佟宝驹就担起了为他辩护的责任,法庭内外的攻防从此开始。作者唐福睿出身法律科班,学士、硕士,还有五年执业律师经历。他一开始就以主角佟宝驹和父亲的一场扶养官司,展现了对法庭活动和法律流程的精准把握。这段法庭活动篇幅极短,更非关主线故事,但唐福睿以简单几笔就成功让读者看到法庭的日常,并不都那么正经八百,更多的恐怕是这样的口水多过法律的吵吵嚷嚷,只有懂得个中三味的人,才能展现这种真实的拉杂感。描写了一次小开庭,作者接著就铺开了一个大法庭:《八尺门的辩护人》整个故事跟著“阿布”的审判程序铺开:在准备庭上:公设辩护人佟宝驹,出其不意地挑战通译的利益回避问题。正式开庭时:佟宝驹以“心神丧失”为依据,要求停止审判,重做精神鉴定,这是出于他的助手,替代役男连晋平的建议。交互诘问时:检方一位重要证人“败中求胜”,不仅闪过佟宝驹的质疑,甚至让他陷入困境。再之后,是寻找重要证人、言词辩论、判决......一次审判,基本上就是一场解谜。唐福睿以个人的专业背景,精准地在法庭的不同阶段里,揭示、展现不同的线索。读者代入法官的视角,按著精确的司法程序,成为真正的解谜人和判决者。这是《八尺门的辩护人》最精采可观的部分。甚而可以形容唐福睿用他的小说启动了一个另类的“法律白话文”运动。二、一念平民,一念菁英故事的主角佟宝驹出身八尺门,这是故事设定的主场景。这座位于基隆的渔港,曾经是台湾最重要的远洋渔业基地之一,早年一大批原住民为谋生来到此地工作、聚居。但佟宝驹不同于族人,他抓住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藉著原住民身份得到联考加分,先进入法律系,再考上公设辩护人,晋身白领。佟宝驹成功“晋身上流”,产生了新的张力:“原住民 vs.汉人菁英”。后者的代表是刚受完律师训,服役之后就要以“世袭”姿态进入法律界的连晋平。连晋平在佟宝驹的单位服替代役,因缘际会地成为“阿布”辩护团队的一员。唐福睿笔下写佟、连这一对搭档的互动,精微细致的程度,是他身为“法律人”对读者的另一次威力展示。法庭是人组成的,法院是法庭的集合,因此,在其间的人,固然可以笼统地全称为“法律人”,但作者籍著佟、连两人的你来我往提醒读者,纵使都在法院的屋檐之下,不同人的追求依然千差万别。连晋平初出茅庐,一心为阿布争取平等待遇,这个想望相对单纯。但佟宝驹是一个久待法院,已经决定退休,而且已经有了好出处的老油条。他一开始的表现,是让自己安于成为“体制”的一部分 ——反正案情很单纯,审讯很费时,阿布最终是死是活,都可以和他无关。而抱著这样心态开始这场官司的佟宝驹,竟然在准备庭上神来一笔地看穿了通译可能的偏颇,走出了实践正义的第一步,也让连晋平为之改观。为什么佟宝驹要这样做?唐福睿没有给出简洁的答案。相反地,整本书的大半篇幅都在描写佟宝驹自己与自己的拉扯。一方是自己原本设定的轨道:“混”过本案、申请退休,开始新的律师生涯。更不要说被害人还是自己的童年友伴,族人间的人情,有实实在在的压力。一方的拉力很明显,另一方的拉力却很隐讳。事实上,佟宝驹一开始做出“努力追求正义”的姿态,有一部分动机也是利益,他要为自己未来加入律师事务所创造话题,打开知名度。佟宝驹有时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在阿布的辩护官司里有“追求正义”的成分。他嘲笑连晋平不断想著如何在精神鉴定领域里为阿布找生路,但却在法庭上出人意表地循著连晋平的思路,声请为阿布重做精神鉴定。佟宝驹没有说出来,但事实上在他心里的某处,可能比连晋平更在乎阿布。何以故?因为阿布的处境,是他父亲、族人的映射。在眼看著父亲面对汉人老板如此卑下顺从时,佟宝驹终于识穿“自己对卑微有多痛恨”。是追求正义的法律菁英,还是官僚机构的里的碌碌平民,几番来回摆荡,都在佟宝驹的一念之间。三、下了霹雳手段,仍是菩萨心肠吗?说“废除死刑”是《八尺门的辩护人》这部作品的“终极关怀”应该不为过。唐福睿在故事里把废死的企图心,毫不隐藏地寄付给了法务部长陈青雪。唐福睿从描写陈青雪家中的一幅观音像开始,展开了 —-- 我相信是更多是作者自己对死刑的哲学观。死刑应不应废?在观音像前,读者一开始以为陈青雪是那种每当枪决死囚时,就会在佛像座前点上一盏明灯的法务部长。但陈青雪并不是。她有佛教信仰,但废死并不为实践佛经字面上的教义,对陈青雪而言,为宗教而废死太虚伪;死刑应废,而是它本就应废,“她支持废死的理由极其纯粹:人命高过一切。”第一次读《八尺门的辩护人》的读者,在阐述陈青雪对死刑理念的这两、三页,很可能要放慢速度,来回两、三次,才能明白陈青雪的人设和理念。但所有攻关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因为从这里开始,废死的种种议论就时而伴随,时而交𬙊著法庭审理的故事线,佟宝驹时而嘲弄连晋平,时而和陈青雪争辩,作者更把这些争辩拉回到陈青雪和佟宝驹学生时代,因为“我国应该废除死刑”永远是个学生辩论赛场上的经典题目。除了争辩,在故事里“死刑与废死”也是催动各方人马的动机:政治人物要处死阿布向人民交待;连晋平和佟宝驹,则要在法庭的框架下,用尽一切方法 ----从要求重做精神鉴定,到寻找关键证人,证明本案仍有疑点 —— 保住阿布不被处死。但陈青雪不一样,尽管同样废死,但她站在一个冷眼旁观的位置上,尽管仍然盘算著废死,但她的目标不是挽回阿布,而是扭转整个制度。唐福睿在最后,抛出了全书最重要的一个道理难题:善念,能不能以恶行来成就?这是个千古难题,但却不适合在这里说下去,说开来,因为一旦在书评里剧透,就像把凶手名字写在推理小说的封面上一样,都是会遭读者憎恨的恶行。四、阶级,始终都在佟宝驹是《八尺门的辩护人》中最丰富、精采,而又完全能够展现唐福睿的企图心的主角。在他身上汇聚和拉扯的,一是历史,二是族群,三是人性。佟宝驹有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他的父亲佟守中曾经因为待遇和权利遭到剥夺、侵害,愤而持刀杀害汉人船东。虽然被害者没死,但却让佟宝驹从小就在一块深重的阴影下长大。难堪的,与其说是身为杀人犯之子,恐怕更多是这一句悲鸣:“难道我们不是人吗?”佟守中的故事,不难让有点年纪的人想起,它应和著1986年的“汤英伸事件”。一位来自阿里山的原住民,也是位师专学生,经职业介绍所引介,到了一家洗衣店打工。在欠下介绍费、身分证被扣和超时工作的交相压迫下,他在酒后杀死了洗衣店老板一家三口,面临死刑。当时担任天主教花莲教区主教单国玺,偕同一群教授和艺文工作者,发出了“枪下留人”的呼声。早年台湾报导文学的重要阵地《人间》杂志在1986年7月深度追踪报导了这起案件。在卷首的“编辑室报告”里写道:“寻找一个社会案件的内在线索和人文根源......是什么社会的、文化的、教育的、个人的背景下,误导了、刺激了、迸发了这样的钜痛沉哀呢?”汤英伸案,恐怕是台湾开始讨论一名“重刑罪犯”形成背后的因子,包括出身族群、成长环境、家庭社经地位,以及,更重要的:表面看似“公平”的体制,对每一个人而言是不是带来了真平等。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到今天社会上仍在谈论。不过终究有了些变化。原本有机会向上流动的师专生汤英伸,掉进了求职陷阱,和雇主一家人同时走向噩运。相反地,佟宝驹和他的一小部分族人得到了上升机会。只不过社会阶级仍在,下层的工作仍然需要劳动力,这时像水一样适时流进来的,是更弱势的,连印尼官话都不会说的印尼人。时代,也就从1980年代推进到了今时今日。唐福睿没有让他的作品耽溺在历史情结里,他让故事发生在聘雇了外籍渔工的远洋渔船上,远洋渔业正面临著国际严格的检视,一位随船的观察员甚至不明不白死在作业的途中。海上犯罪频仍,但通译短缺造成审判品质低劣......在成书出版的2021年,这些都近在咫尺的新闻。唐福睿把这些元素有机地编织起来,写成了一部回应时代的作品,沈郁如鼓声,一如勒卡雷的形容。

+ More
失语的人,问起公理与正义的问题──专访唐福睿《八尺门的辩护人》

失语的人,问起公理与正义的问题──专访唐福睿《八尺门的辩护人》

《八尺门的辩护人》是第二届镜文学百万影视小说首奖作品,讲述来自三个族群的三位陌生人,同为一个不能发声的异乡客死刑犯请命,直球对决废死议题;获评审一致同意给予首奖,且得奖后已开启影视化。作者唐福睿法律系毕业,曾任律师五年,转换跑道来创作顺风顺水,因为他从律师训练悟出创作之道,同时抱持「要写,就要写最争议题材」的决心。他表示这部作品写来就是要拍的,先是剧本概念才写成小说。创作欲望强烈,是当过律师对法律失望,发现正义只能在文字中实现吗?他的答案很直观,影像文本就是要接手现实难以处理的议题。当人们看不见或不愿看见,那就拍给他们看。社会有其形状,层层迭迭的网,筛掉某些想往上爬的人,同时有人自大小不一的孔洞间坠落——坠到最底粉碎时,人们一边收拾自己,才一边发现原来这就是社会具体的样子。名为安全的网,却总是有缺口的结构。唐福睿曾是结构里的人。法律系毕业的他,曾任律师五年,之后考上公费留学,赴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读电影导演硕士学位。回台后,他拍了第一部长片《童话世界》(2022年上映),之后交出小说《最刑岛》(后改名《八尺门的辩护人》),获第二届镜文学百万影视小说首奖,并将亲自改编影集。《八尺门的辩护人》唐福睿 着出版日期:2021/12/10从律师转创作,唐福睿不讳言过程很顺利,「一方面我从小就有创作梦,学生时代会拿V8拍东西,一方面是因为有法律训练。律师训练其实有助创作,写诉状陈述事实很重要,必须在矛盾的信息中尽力找出合理的说词,然后将它写得很真实很具说服力,再来是帮助我找资料与整理。」「写剧本甚至小说,都需要有条理,大众化的故事尤其需要条理。」唐福睿点出一般人对创作抱持天马行空的迷思。从披着律师袍的人到持摄影机的人——还当了几回拿笔的人,出入法律建构的的世界,唐福睿看见了结构,并且要其他人一起看见。唐福睿谈创作的动力,「就是看见了有趣的事,心想啊居然是这样,不能只有我知道。」把不被看见的,拍给你看。看见了什么?当过律师,却总是在文字里挑战法律,是因为走过一遭才发现正义只能在虚构中实现吗?唐福睿「哇」了一声说:「你这个问题很好。」以虎口托着下巴沉思了一会,接着说:「理想跟现实当然有落差,但我不是钻牛角尖的人,所以不会绝望。」尽管如此,从《童话世界》到《八尺门的辩护人》,唐福睿持续塑造被现实绝杀又奋力一搏的律师主角。他曾在《童话世界》获「拍台北银剧本奖」的感言提到,「如果真实发生的事件都无法改变这个社会,那么电影就该从那边接手。」照见现实不见之处如何接手?唐福睿说:「要写,就要写最争议的。」首先是《童话世界》。电影剧本于2018年完成,聚焦补习班师生恋,探讨法律体系中残存的父权,「最初我想写一个跟权势性侵议题有关的作品,于是开始胡思乱想,想说那就来写『法律三部曲』。接着,我想到死刑。」「死刑存废是法律系都碰到的议题,而且社会歧见很大。」于是我们迎来《八尺门的辩护人》——至今最直球对决死刑的本土创作,质问且撼动每一派人马对死刑的立场。小说讲述基隆八尺门部落出身的阿美族律师佟宝驹,以公设辩护人身分为一起移工杀人案辩护——印度尼西亚渔工Abdul-Adl于八尺门持刀杀害前船长一家三口,包括一名幼儿。不幸的巧合是,被害者正是佟宝驹的族人。背负乡亲的愤怒与新闻炒作,佟宝驹一度想放弃,接连遇到即将当法官的替代役男连晋平与印度尼西亚看护Leena;前者助攻,帮佟宝驹找出法律死角,后者担任被告的印度尼西亚方言通译。一个奇妙的组合于焉诞生:年过五十的原住民公设辩护人与法官世家出身的替代役青年,加上笃信伊斯兰,试图从信仰中找寻自我的印度尼西亚少女。三个陌生人,三个族群,为一个不能发声的异乡人请命。▲唐福睿(左二)带领《八尺门的辩护人》剧组读本。小说得奖后旋即启动影视化改编,评审一致认同小说完成度高,角色有挑战性,议题具急迫性,更是台湾少见的法庭类型。(图/镜文学)挣扎且迷人的角色这组合看来突兀,却有不得不的使命。唐福睿说自己创作最先想到角色,「让角色在故事中对照,既冲突又相互成长。」佟宝驹跟连晋平的父执辈便是其一,前者背弃、逃离自己的出生地,才获得相对不错的社经地位,却因不认同自己的原住民身分而挣扎;后者连晋平的爸爸是法官,还有一票法官叔伯,回家就坐拥法律男孩俱乐部,并且很轻易的晋身其中。这样的阶级不对等,透过佟宝驹,便成为铿锵有力的陈词:「一个人要有多幸运,才能像诸位一样,坐在舒服的位置上,认定这世界十分温柔,而我们拥有绝对的权力,对罪犯残忍?」然而,唐福睿说:「他们很不同,却有相同要对抗的东西——父执辈加诸他们身上的。」佟宝驹面对的是父亲那边部落的不谅解,为什么要帮一个杀死自己族人的外人辩护,为什么不认同自己的出身;连晋平则要对抗「像父亲一样」的期待,要他乖乖顺着法律男孩俱乐部指引,成为一样平庸的优秀大人,「先是幻灭,而后成长。」同样来自印度尼西亚的Leena与Abdul-Adl也是一组对照,同样漂流异乡,却面临截然不同的命运。Leena或许是小说中最振奋人的角色,因为她是一个被唤醒的灵魂;从怯懦到坚毅,从对信仰动摇到藉由反省教义,获得更强大的信仰。值得注意的是,一别总是被人拯救的女性角色,小说里的Leena能够自救——不用被男人,也不用被台湾人拯救,反倒看见了佟宝驹与连晋平都未能察觉的自我优越,「我想要有一个非台湾人角色在看着台湾人,带出第三方的想法,从自我怀疑到长出自己的力量。」小说还有许多组对照,其中最终极的,或许是书里的角色与读者。面对无力申辩的罪人,你会如何选择?是转头检视法律——思考他为何这样?还是阖上书本关掉电视,让他或她的遭遇留在小说或新闻里。不过是又一个倒霉鬼,反正不是我,你告诉自己。当小说不止于虚构真是如此吗?这关乎小说的创作起源。「构想阶段我还在美国读书,有次遇到驻洛杉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的官员,他跟我提到台湾有所谓的黑户宝宝——失联移工所生子女。因为她曾处理领务,所以有这方面的经验。这些黑户宝宝总有一天会长大,也就是说会有更多不被看见的族群。」据移民署统计,截至109年6月止,有超过5万名失联移工,其中生理女性有3万多人。若其中三分之一女性怀孕,就有将近1万名黑户宝宝诞生。最近,失联移工议题也因疫苗政策浮上台面。唐福睿表示,写《八尺门的辩护人》时想到以前家里的外籍看护,「我自认不是一个冷漠的人,回想起来却完全不认识她。我们同在一个空间那么久,却完全不了解彼此。这让我想,这会不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果是,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便是《八尺门的辩护人》的终极叩问:一个无法帮自己辩护的人,一再落进台湾法律的未尽之处,除了被这个有缺漏的司法系统判死刑,还能如何?其中的讽刺是,那个不曾接住他的网,最终却不放过他。「最可怕的是,小说里的案例真的有可能发生。」唐福睿说。不谙台湾法律系统与语言的移工,如果有犯罪嫌疑,将没有资源也缺乏为自己发声的能力,而这关系到台湾司法有所缺漏的通译制度。细心的读者,很快就会发觉《八尺门的辩护人》的案例并不新鲜,其实有所本——1986年的汤英伸案。邹族少年汤英伸被诱骗到台北工作,遭雇主扣留身分证,还被迫超时工作,酒后与雇主起冲突,杀死其一家三口,最终被判死刑。这是唐福睿有意为之。他也让小说提到本案与汤英伸案的相似,「三十多年,什么都改变了,也什么都没变。那种对于杀戮的执着,依旧炙热而浓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重述一遍汤英伸的故事?答案便是唐福睿说的「这一切真的有可能发生。」小说之外,历史也可能重演,打脸我们自诩的文明。因此,《八尺门的辩护人》看似讲了一个戏剧化的故事,其实是台湾社会残酷的回音。▲唐福睿说自己没有想当大律师,所以对法律没有太多失望,然而他笔下的律师主角仍燃烧理想,奋力一搏。他曾用「不施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形容角色,我觉得也是他个人的投射。(图/镜文学)不要只想说服读者我好奇,写死刑,唐福睿是否在写之前就有个人的价值判断?「写之前,我的立场就很清楚,反对死刑,但写完反而不那么肯定了。写小说让我可以整理想法,写完更能感受死刑的艰难。而我同时自我要求,小说不能只是在捍卫自己的想法,要有其他见解,不要让读者觉得就是在看一部说服他的教科书。」「我不想指责,而是让各种声音出现。」唐福睿说。或因如此,《八尺门的辩护人》里有一位坚定反对死刑的法务部长陈青雪,堪称全书最复杂最迷人的角色。然而她不乡愿也不滥情,只有她明白台湾该如何面对死刑的艰难。小说最后,她维护了自己相信的价值,并且成为小说最大爆点。谈到陈青雪,唐福睿说,「念法律的大多反对死刑,我想要找出其中的共通点,于是放在陈青雪身上。反对死刑,当然是理想化的东西,而法律是社会进步的下一个阶段,引导我们走向更好的世界,直到所有人都可以被保护。只是这个过程,要如何运作?」「不施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啊。」唐福睿如此形容这角色。最后我问唐福睿,希望读者看完这个故事,更相信法律还是更勇于质疑?「我希望能让大家轻轻晃动脑袋里的想法,哪怕只是心底有个很微弱的声音说『或许我可以重新思考这件事。』这样就够了。」「现实中法律永远有盲点,但人们努力让它接近完美,是那个让它接近完美的冲动,让我想探究死刑。」唐福睿捡起网破掉的地方,悉心修补,以文字接回现实。以免有人再次掉落,问起公理与正义的问题。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