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信风暴》乔王的美食啟蒙地图

《十信风暴》乔王的美食啟蒙地图

一碗小羊肉(已歇业)翁文维道﹕「就在北新路口那儿,有个三家村小店,叫什么一碗小羊肉。之前我吃过,有点名堂,味道不坏。今天难得,这儿又清静,咱们吃点热羊肉汤,顺便喝点小酒。」北宜路展抱山庄中,调查局长翁文维与主秘为避耳目,在此密商调查十信案蔡家背后官商勾结名单内幕。▲一碗小羊肉(图/镜文学)隆记上海菜馆(已歇业)这馆子,置身窄巷,那巷子既短且狭,往外头走个几十步,就是中山堂前广场。江浙两省国代,多到此吃点家乡菜。中山堂是国民大会开会所在地,周遭多有各省餐馆。央行金检处处长程光蘅在此宴请外勤同仁,餐后出发十信金检突击行动。山西餐厅(现为北平上园楼)「中山堂斜对面,就是山西餐厅,以猫耳朵、刀削面、紫铜火锅闻名,北方几省国代,常去那儿聚餐。」原老板为阎锡山家厨,1994年原址改建歇业后,老师傅们合资于林森南路以「北平上园楼」重开,但仍保留「山西餐厅」作为招牌。▲山西餐厅,现为北平上园楼。(图/镜文学)彭园湘菜馆「彭长贵那厨艺手段,可高明了。没几年,就把央行员工餐厅弄得风生水起。后来,他经营央行员工餐厅,攒了老本,就去外头开这彭园餐厅了。」以左宗棠鸡、富贵双方等菜扬名国际,彭长贵更每年至七海官邸掌办结婚纪念日家宴,《十信风暴》中,央行同仁念念不忘其主持央行餐厅时的名气。东一排骨财政部秘书室梁专员:「我刚才听说,总务司向东一排骨订了四十个便当,鸡腿、排骨各半。」位于邻近各机关的延平南路,店面装潢为又像西餐厅、又像舞厅的华丽风格,许多政商名流曾是座上宾,也常是公务机构、公司行号的会议餐盒首选。▲东一排骨。(图/镜文学)京兆尹餐厅(已歇业)「长久以来,台北颇多北平馆,所卖不外是猪牛肉馅饼、大葱饺子、炸酱面、火锅涮羊肉之类食物。这京兆尹不一样,还真有不少甜咸点心、面食,称得上是独一份,外头还真是找不到。」小方与在国泰信托工作的同学黄斯达在此聚餐,黄斯达一吐国信伪造文书,而财政部为维持金融稳定不作为内幕。世华银行顶楼招待所「这天晚上,早就约了饭局,在馆前路世华银行总行顶楼招待所,请的是立法院中央政策会梁肃戎、赵自齐等几位委员。」许多银行设有招待所,因不受餐饮法规限制,又有隐密性,方便政府官员与企业要角应酬宴客、密商协调。陆润康在此一吐十信案苦水,后接到行政院秘书长劝退电话。金峰鲁肉饭「南门市场隔壁,另有一大楼,该大楼一楼那儿,有家台湾味小吃店,名为『金峰鲁肉饭』,生意颇好,众记者就去那儿吃午饭。」金峰鲁肉饭可能是国外观光客最熟悉的台湾卤肉饭,几十年来总是大排长龙。小方与众记者在财政部采访空档,一同在此打牙祭。▲金峰鲁肉饭。(图/镜文学)

+ More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6——数千存款户一生积蓄血本无归?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6——数千存款户一生积蓄血本无归?

关于十信案,坊间一直有个说法:「本案影响投资人信心,造成银行严重挤兑,数千存款户毕生积蓄血本无归!」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一直以来,「保障存款户权益」是政府至高无上的标竿。比方说,一家上市银行出了事,政府不会保障购买这家银行股票的投资人,但绝对会动用国库资金,百分之百保障这家银行所有存款户权益。事实上,十信之所以会闹出大乱子,就是因为政府要保障十信存款户,不让存户有一毛钱损失。所以,当时合作金库才动用三十亿元,如肉包子打狗一般,被蔡辰洲耍弄。整个十信案,受害的,是贪图高利息,把钱借给国泰塑料集团那批债权人,他们才是血本无归。至于十信存款户,一毛钱都没少。▲蔡辰男。(图/镜周刊资料画面)维基百科上写到「十信案的爆发严重伤害台湾投资人的信心,台北十信各分社都受到严重的挤兑,数千存款户一生的积蓄血本无归。十信案受害者达十万人以上」并非事实。十信案受害人,其实是国泰塑料集团债权人、以及国泰塑料集团员工人头,加起来约几千人,而非逾十万人。 十信、国信双风暴,案情千头万绪,之后的发展千奇百怪。比方说,国信老板蔡辰男,比起他弟弟蔡辰洲,就幸运许多。当时他被银行团逼着凑钱还债,本来山穷水尽,眼看着就榨不出油水了,正巧,碰到台湾经济起飞,股票、土地价格暴涨,因而,他全身而退,虽然剥了皮,但还留得大量土地,后来才东山再起。三十几年前,人治重于法治,当局关了弟弟蔡辰洲,却刻意把他放在外面,逼他筹钱还债,倘若他筹不出钱,一定是关进牢去。如果他关进去,那么,国泰信托集团几十名干部,恐怕也都难免牢狱之灾。事实上,蔡辰男国信窟窿不比蔡辰洲十信小,但弟弟蔡辰洲却关进牢去,还送了性命,而哥哥蔡辰男现在却还在台北,开着「海峡会」餐厅。▲海峡会餐厅。(图/镜周刊资料画面)

+ More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5——党国大老气急败坏,脑溢血身亡!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5——党国大老气急败坏,脑溢血身亡!

民国七十四年元月五日,央行金检处从隆记菜饭出发,突袭检查十信,揭开十信风暴序幕。▲已歇业的隆记小馆曾是许多政商名人的聚会场所。(图/资料画面)交通银行是国营银行,常务董事由政府派任,以现役财经金大员为主力,间而亦有退休要人掺杂其间。无论党务或行政系统,特大号耆老、耄耋,年事高,血气衰,早该回归林下,悠然安享余年。然而,此辈大人先生们,一来毕生公务倥偬,在权柄机器里进进出出,一旦退休,没法子适应诸事皆空生涯,人虽退而心不休。  时任交通银行当常务董事余井塘,对于当时十信案与其牵连的国信案动用其他银行相救颇有微词,他认为交通银行,是专业银行,本身有很多该做的事情,都还没做好,怎么会动用庞大资金,去接管蔡辰男国泰信托烂摊子?▲前交银常董余井塘。(图/中央社记者沈鑫南摄)在一次常董会议上, 余井塘义正词严,语惊四座,痛骂一通,骂完,虎着脸,环视与会诸现役财经金大员。其实,余对十信、国信案情并不了解,只是每天看电视新闻,有了片面印象,觉得拿政府钱去救十信、国信,压根是肉包子打狗,注定赔本。在场诸交银常董,心知肚明,晓得真相,但辈分低、年纪小,谁也不够格出头劝解。只有交通银行总经理贾新葆答道﹕「我们这也是奉上级指示办理,并非交银自行决定,也非交银主动拨发资金。」余井塘听了,火气更旺,猛然挺起上身,右手抓着椅旁拐杖,砰然上下敲击地板,边敲边喊道﹕「你们就会拿上级搪塞。我倒要问问你,你说,是哪个上级,要你们这样胡搅瞎搞?」「要我们交通银行,去接蔡辰男国信烂摊子,未来接管国信损失,要超过一百亿元。你们听听,一百亿元哪!一百亿元可以做多少事?可以起造多少建设?可以造福多少老百姓?」余井塘骂完,上身颓然靠回椅背,两手扶着把手,吭嗤吭嗤,不断大喘气。喘到后来,脑袋一歪,整个身体斜斜瘫在椅子上,昏迷过去。众人见情况不对,赶紧喊人,打一一九,叫救护车。七手八脚,把余井塘送进忠孝东路中心诊所,拿仪器扫描脑部,扫出来一看,整个脑部五分之四出血。拖了五天,拖到四月二日清晨五点三十分,余井塘与世长辞。党营报纸中央日报,刊出这样标题﹕党国大老余井塘被十信、国信案活活气死。(部分内容整理摘录自《十信风暴》)▲交通银行原址,现已改为兆丰衡阳大楼。(图/资料画面)

+ More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4——十三帮兄弟呼风唤雨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4——十三帮兄弟呼风唤雨

十信之所以能五鬼搬运,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蔡辰洲政商关系良好,当时为了让事情进展顺利,民国七十二年年底的立委选举,包括蔡辰洲在内,国民党在台北市提名七位候选人,七人全部当选,当时号称「Seven Up」。蔡辰洲更在不过一年时间,在立法院成了气候,拉帮结派,弄出了一个十三兄弟帮的联谊会组织。其实十三兄弟不只十三人,被点名称为「十三兄弟帮」者,起码有十五、十六人。成员包括刘松藩、王金平、洪玉钦、谢生富、李宗正、李友吉、林联辉、蔡胜邦、吴梓及萧瑞征等。▲前立法院长刘松藩、副院长王金平出席立法、行政部门协调会报(图/中央社记者郭日晓摄)当年,蔡辰洲当了立委,意气风发,很快在身边聚集了这帮同侪。蔡辰洲是十信理事主席,十信就是金山银山,无论多少钞票,直接伸手往里头搬就是。故而,蔡辰洲就成了这帮人背后金主,但若论辈分,他毕竟浅短,因而,这联谊会会长,得另外找人,于是,就由刘松藩领衔,当了会长。刘是增额立委,进立法院十三年,与资深、增额立委交情深,人面熟,深谙立法院生态。王金平,算是十三兄弟帮公关部长,在蔡辰洲当立委前,王金平就与蔡家兄弟关系密迩,多年来,他在立法院,替国泰集团经营各种关系。蔡家兄弟在来来饭店宴请立委,应该请几批?哪些立委该放在同一批请?都由王金平居间协调,此人俨然就是国泰集团派在立法院的公共关系室主任。王金平与十信,与蔡辰洲,其实关系简单,瓜葛不算深。他与蔡辰男,却是关系密切。蔡辰洲作风张扬毛躁,十信臭名在外,但若论窟窿之大,真正烂到家的,却是蔡辰男手底下的国泰信托。几年来,王金平自蔡辰男所经营国泰信托,贷得巨额款项,此事,外头早有风声。他与蔡辰男关系,正好应了一句俚俗︰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两人,利害与共,互利共生。十三兄弟帮成军一年来,连手打过两仗,先是左右银行法修法方向,继而硬是挡掉行政院报上来备查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规则。这两大法案,攸关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营运,恰好与蔡家兄弟手底下台北十信、国泰信托密切相关。这两大战役一打,十三兄弟帮扬名立万,在政坛打出字号。这帮立委全都受过蔡家兄弟照顾,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因而,同枝连气,休戚与共,利害相关。这帮人晓得蔡辰洲掏空十信,晓得蔡辰洲多金善舞,靠的就是搬运十信资金,但委实想象不到,窟窿竟然有五十亿之大。溯本归源,这蔡辰洲,其实最早是靠国泰塑料起家,入主十信,是后来的事。他苦心经营国泰塑料,倘若本本分分,专营本业,也不至于出大问题。无奈,蔡辰洲身在企业家族,眼见其他本省籍大家族,像是辜家、吴家、王家都是家大业大,企业成群,心里自然油然而生「有为者亦若是,大丈夫当如此也」想法。企业一旦汇集成团,就成了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枯俱枯。民国六十年代,两波国际能源危机来袭,台湾企业风雨飘摇,蔡辰洲名下那十几家企业,全都陷入苦战,需有庞大挹注,才能苦撑待变。于是,十信就成了聚宝盆,蔡辰洲大搞五鬼搬运,输血一般,将十信资金源源不绝,输往国泰塑料集团十余家企业。至于五鬼搬运手段,虽是五花八门,但百变不离其宗,都是靠国塑集团员工当人头,向十信贷款。大量国塑员工,加入十信为人头会员,然后,申请社员贷款。某些贷款,压根没有抵押品。另一些贷款,虽有抵押,抵押品却是国塑集团股票,或者不值钱土地。款子由人头贷出去,归蔡辰洲运用,每月仅缴交利息,而拖延还本。贷款资金进入蔡辰洲囊中,主要用以挹注国塑集团所需,剩余则由蔡辰洲挥霍花用。(部分内容整理摘录自《十信风暴》)

+ More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3——究竟是谁打了这一通关键电话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3——究竟是谁打了这一通关键电话

十信案爆发,金融司长的戴立宁扮演其中关键角色之一,当时,十信纷扰越烧越旺,中央下令十信得勒令停业,并由合库全面接手,才能止住乱局。中央银行总裁张继正向行政院长俞国华报告了十信现况。张继正陈述了从二月初以来,财政部对十信所作处置。二月二日,十信蔡辰洲向合作金库申请融资,额度十亿元。二月四日,合库向财政部报备核准,将十亿资金,融通与十信。讵料,二月五日,十信蔡辰洲又来要钱,一开口,还是十亿。为此,财政部长陆润康特别指示金融司长戴立宁,带着金融司地方金融科科长张庆堂,到合作金库去,与台北市财政局长林振国、合作金库总经理陈晓鳌开会,订下三原则︰一、十信不得承作新放款。二、合库对其融资,只限于弥补票差。三、若发现十信留用融通资金,即予停止融资。这三项原则,等于筑起一道堤防,阻挡蔡辰洲恶性挪用合库资金。▲财政部次长戴立宁立院备询。(图/中央社记者张良一摄)到了二月六日,十信明显不符合财政部前一天会议所订三原则,但合库还是同意蔡辰洲所请,继续融资十亿元给蔡辰洲。合库总经理陈晓鳌说,五号白天,订了那三原则,所以,六日上午,蔡辰洲请合库拨款,合库拒拨。可是,到了六日下午,他接到财政部金融司长戴立宁电话,说是取消五日决议,不必考虑三原则,于是,合库在六日下午,就拨款十亿元给十信,但戴立宁表示,他绝对没有打这通电话。戴立宁和陈晓鳌两人都没留下证据,很难断定谁说的才是真话。合库第二次融通十亿元给十信,主要原因,是蔡辰洲一再告急,说是十信库存现金短缺,如合库不融通,十信难以支付提领,将爆发挤兑。为安定金融秩序,稳住局面,避免爆发金融危机,所以,合库才第二度融通十亿给十信。当时,合库上下有一种说法:倘若戴立宁没打那通电话,合库继续放款给十信,事后财政部必然会严惩。可是,事后财政部并没有责备十信,也没有大惊小怪。然而,依照戴立宁的说法,先前各部会的会议纪录,财政部授权合库,由合库转发给财政局、十信、以及合库其他下属单位。如果说,戴立宁打过那电话,口头指示合库,取消前一天会议所达成限制放款决议,那么,合库接到戴的电话指示之后,必须向财政局、十信、合库下属单位,追回会议纪录。如果追不回来,最起码,要口头转告这些受文单位,前一天会议纪录不算数,放款不受限制。可是,监察院调查整件事情,台北市财政局、十信、合库下属单位,却从来没提过,合库总行下令追回限制放款会议纪录。为什么不向这些受文单位,追回那份会议纪录?或者口头通知废除会议纪录?因为,有可能根本就没有这通关键电话。?那么,究竟是谁打了这通电话,抑或根本没有人打电话授意合库继续放款,至今仍无明确答案,可以确认的是,陆润康当财政部长任内,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内,就让十信掏走三十亿资金。(部分内容整理摘录自《十信风暴》)▲合作金库大楼(图/镜文学)

+ More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2——神秘的来来饭店十七楼俱乐部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2——神秘的来来饭店十七楼俱乐部

十信案爆发前,蔡辰洲常在他哥哥蔡辰男经营的来来饭店(现为台北喜来登饭店)十七楼俱乐部,与蔡辰男一起宴请党政军大员。能进入来来饭店俱乐部的人非富即贵,即使再有钱也不见得买得到贵宾卡。来来属于国泰集团蔡家产业,当时由蔡辰男主事。蔡老板眼光独到,精于古董字画,艺术风味夹杂钞票气息,既抬文艺书卷身价,又增孔方资财之利。来来饭店,物如其主,就是艺术风味夹杂钞票气息典范,价格贵,等级高,能进来来饭店,就是身分象征。然而,同样是来来饭店,里头不同楼层,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概括言之,一楼大厅自助餐,那只能算是入门场面,让人开开洋荤,长长眼界。真正贵中之贵,真正高人一等之地,则是十七楼俱乐部。这俱乐部,等闲之人,不得入内,算是来来饭店内一块租界,只有钞票够多,头衔够高,来头够大之辈,才有资格问津。十七楼俱乐部,起码门槛为三十万元。缴纳三十万元入会费,可获得会员卡一张。凭这卡,可入俱乐部,但也就是张入门卡而已。进了俱乐部,种种消费,都要另外付费。 实力派生意阔佬,无不以来来饭店十七楼会员卡为荣,如有这会员卡傍身,走路都能生风,身价自然不同。然而,就算进了十七楼俱乐部,还另有门槛。在十七楼俱乐部,贵宾卡,也就是基本消费而已。在会员卡之上,还有贵宾卡。会员卡,看钱说话,只要钞票够,三十万砸过去,会员卡飞过来。而贵宾卡,则是看人说话,光有钱没用,还得看身分,看地位,看头衔。概括而言,蔡辰男、蔡辰洲两兄弟,将这十七楼俱乐部,视为结交党政军权贵销金窝,只要身价够,不必开口,不费分文,来来饭店十七楼俱乐部贵宾卡,就从天而降,免费赠送。官场上大人先生们,生性各有不同,有些人,像是行政院长俞国华,蔡家兄弟也曾送过来来贵宾卡,但俞国华洁身自好,从来不曾来过。但更多党政军大员,却敌不过内心那股“大丈夫当如此也,有为者亦若是”驱动之力,成了蔡家兄弟囊中之物,时不时就进来来饭店十七楼这销金窟,安营扎寨,宴饮享乐。(部分内容整理摘录自《十信风暴》)图说:来来饭店 (现为台北喜来登饭店)

+ More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1——台湾史上第一起金融掏空案

【关于十信案你应该知道的六件事】part 1——台湾史上第一起金融掏空案

「没有江南案,就不会有十信案!」五鬼搬运,掏空十信,牵涉金额逾百亿。1985年春,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发生挤兑风潮,台湾金融史上称之为「十信事件」。事件爆发后,举国震动,社会不安。全案内情复杂,牵连极广,牵涉金额逾百亿。《十信风暴》 王骏 着出版日期:2020/7/3江南案后,党政高层如火炉般烧着,此时有十信员工寄发检举信予总统府、行政院,检举信内容详实,指控十信各分社库存现金不足,每次合作金库金融检查,十信事前都预获通报,连夜搬钱,补足亏空。蒋经国得到消息,决定查办。当时财政部长陆润康与金融司长戴立宁商议,决定绕过合作金库,改请中央银行金融业务检查处出手。商量妥当后,陆润康指示戴立宁亲自办稿,拟出机密公文,交予中央银行,协调央行金检处,在星期六上午,十信开门营业前,派员同时突袭检查十信七家分社,以收措手不及之效。然而,十信老板蔡辰洲本事奇大无比,居然在突袭检查前,就得悉情报。蔡辰洲动员十三兄弟帮立委,外带若干终身职资深立委,赶赴时任央行副总裁的钱纯住宅,要求暂停大规模检查。钱纯严峻拒绝蔡辰洲所求,言明央行已经答复财政部,同意行动。尽管突袭金检事前走漏风声,但因同时检查七家分社,十信已无力搬钱补救。就此,十信风暴揭开序幕。购书连结:博客来|https://bit.ly/3fNU74b诚品| https://bit.ly/2Z1VMMO金石堂|https://bit.ly/37Reqv3读册|https://bit.ly/2YXT9f3

+ More
《十信风暴》新书发表会——牵连150亿最大弊案!见证烧向政经社会的金融大火

《十信风暴》新书发表会——牵连150亿最大弊案!见证烧向政经社会的金融大火

1985年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因违法超贷,引起挤兑风暴,不仅重挫台湾政治、财经,更造成社会不安、举国动荡,「十信案」主事者蔡辰洲与财政官员的攻防,几近动摇国本、并影响日后政局改革,堪称台湾历史上风暴最烈的金融弊案。当年参与十信、国信两案的资深新闻工作者、「镜文学」作家王骏,执笔《十信风暴》,以纪实小说形式呈现当年弊案之下的暗潮汹涌,揭密此案不为人知个中内幕及采访历程。作品在「镜文学」官网连载时就广受好评,日前已出版为实体书,并于今(18日)举行新书发表会,邀请财信传媒集团董事长谢金河对谈。《十信风暴》王骏 着出版日期:2020/7/3「撰写这部小说使用大量数据,尤其书中人物绝大多数以真名登场,因而所写内容必须有所本,有根据、有证据。」王骏表示,「十信案」爆发时他正任职于《工商时报》,几乎从弊案开端到结束都参与报导,撰写《十信风暴》前,他搜集了大量资料,一类是自己早年收藏,第二类则是去图书馆搜罗所获。此外,王骏也完善保存当年跑「十信案」的访谈资料,包含俞国华谈十信始末、陆润康谈十信始末及日后遭遇等等,拥有了此案的第一手文件。十信案真是蒋经国为转移江南案才引爆?解严前政府权力只手遮天,不到40岁的蔡辰洲却能板荡台湾政局?对于弊案种种疑点,回首35年前的事件,王骏在《十信风暴》中点出许多台面上没说的秘辛,包含当时轻易放行官员,连带对涉案商场大号人物也没追究。知名作家管仁健也指出,当时外有江南案触怒美国政府,内有十信案引发金融风暴,两案都涉及情治系统各拥心目中蒋经国死后的接班人,因而也成为加速解严的最后两根稻草,王骏则透过强健笔触,解开谜团重重的十信案,揭发其中内情。▲王骏《十信风暴》新书发表会。(图/镜文学)而「十信案」对于当下台湾政治环境有何意义,谢金河表示,十信是台湾经济与政治发展中,非常重要起承转合的点,当时经济面临巨大伤害,台湾股市跌到636点,经济前景岌岌可危,很多人积极办理移民,十信的挤兑风暴带给台湾很大的信心危机;没想到大危机也是大转机,不到5年内,台股竟靠着游资推升房市与股市。前司法院长赖英照则说,这30年间台湾的金融版图发生本质的变化,过去公营银行掌控金融业的局面已经完全翻转,有别当初公营接管模式,现今金融体系正派经营相对重要。弊案带来的影响皆于《十信风暴》中完整呈现,该作已于7月3日出版上市。 【7/18 新书发表记者会现场补充】行政院前院长陈冲提到,对于「十信案」自己也有一段渊源,未在书中被提起,他表示,十信出事时,他任职于农民银行企划部副理,当时合库得知要概括承受时非常不愿意,农银董事长便找他商量是否要接管十信,他便提出两项理由说服政府:第一能安定金融秩序,同时将十信尾大不掉的事情解决,第二希望能把都市的钱带到乡村去,可惜最终并未说服成功,未能拿下接管事项。这次王骏将「十信案」以小说形式记录下来,勾起当年不少回忆。主持人陈凤馨则说,自己也曾动念写「十信案」,却因怕无人在意而迟迟未动笔,好奇王骏为何想将「十信案」写成书。王骏回答,去年3月就受邀出书,过程搜集许多数据,怕使用真名不妥,还拿书请教法律前辈,整本着作内容、对白皆属实,采用当年报导内容还原真相。对此陈凤馨称赞,王骏的笔法摆脱调查报导的乏味,又将事件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实在精彩!▲左起主持人陈凤馨、作者王骏、财信传媒集团董事长谢金河。(图/镜文学)「王骏写了《十信风暴》,勾起我许多往事。」谢金河则说,当时刚在《财讯》任职时,就十分关注十信的营运状况,发现蔡辰洲不断用高利贷借钱,便写了第一篇报导在《财讯》出刊,不料11月才见报,12月十信就爆发挤兑潮,十信风暴就此展开。当年,《财讯》需要大量十信相关报导,找了许多外稿记者,第一好手就是王骏。回想当年报导弊案时,挖掘内幕的功力相对重要,王骏分享,当时除了翻垃圾桶、收集高官开完会的便条纸,用铅笔画出字迹拓印,还曾假冒赋税署员工,打给工业局索取公文,再伪装成财政部工友取得后刊登。此外,王骏对于事件过程的记忆力也异于常人,他在书中提到,当时立法院前院长王金平还是立委,却卷入金权纠葛,王骏便在现场直接背出当年《联合报》在1985年8月22日刊登此事,及完整标题「王金平欠国信10亿,从未付息,手续费未入账,恐有流入私人口袋之嫌」,证实所写之事皆有所本。对此陈凤馨说,王骏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当下发生的新闻、过去的关联性他都好奇,再藉由访谈把故事人物的背景串联起来,记下来后撰写成册,就是王骏写作的功力。对于书中没提到的内幕,陈凤馨好奇问,当时调查局是否有监听财经部的电话,引爆导火线的那通电话,为何成为悬案?王骏则说,财政部前次长戴立宁曾亲口说过,若他打了电话就是违反限制秘密原则,十信内一定有公文指示,但是没有;所以在书中描述此段时正反并陈,「至于有没有,我心里有答案,但不能讲。」▲《十信风暴》作者王骏。(图/镜文学)至于「十信案」关键人物蔡辰洲,陈凤馨认为,「十信案」发生在台湾经济低谷的时刻,之后台湾经济转为蓬勃,若蔡辰洲撑过弊案,是否就有机会翻身?对此谢金河回答,在那个年代,政商都有一定的困境,蔡辰州败在动用太多政商人事,包含萧政之、立委十三兄弟等,「若他政商分际能分清楚,没有选上立委动用政治人事,不会有这么惨的晚年。」另外,为何蒋政府对十信和国泰信托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是否有书中未提到的内情?王骏表示,会严办十信却轻放国泰,为的是「让局面不要太动荡」,其中牵扯到结党营私问题,有政治因素和无政治因素的差别,「若办了十信又国泰,场面会一发不可收拾。」▲王骏《十信风暴》新书发表会。(图/镜文学)最后王骏分享,希望《十信风暴》能带领读者了解台湾曾经历过这个大时代,「只要大家看完觉得很好看,我就满足了!」陈凤馨也说,对于不知道「十信案」的读者,可能就当作故事的方式看完,但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我们,十信案扮演着重要的意义,包含现今《银行法》的规范细节,例如股东持股的限制、银行放款的限制,「永远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危机」,若没有「十信案」,金融法规可能无法修改的这么完整。谢金河则说,王骏写的《十信风暴》记录了那30年台湾经济的起承转合,把一个大时代用精彩的故事呈现,造成台湾政经社会如此翻腾的「十信案」,用王骏的笔记录下来,或许看完《十信风暴》,就能知道台湾经济下一步该怎么走。

+ More
这是我们一起见证的大时代——谢金河评《十信风暴》

这是我们一起见证的大时代——谢金河评《十信风暴》

一九八○年代是我们一生中最丰富的年代,对于一个从校园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世界巨变,也是机会最多的年代;我在一九八四年到《财讯》杂志社上班,也目击了人生最刺激,也是最具变化的年代。一九八四年,我到《财讯》上班,一面在政大东亚研究所上课。我从政大企管系毕业,没有报考政大企研所,却考入了政大东亚所,当年只有一个冲动,是为了追逐邓小平在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的「中国梦」,我预知从文革解放出来的中国必有一场巨大变化。《十信风暴》王骏 着出版日期:2020/7/3那个时候,我骑着摩托车到政大国关中心上课,每天去图书馆阅读《文汇报》、《大公报》,甚至是《人民日报》,也看了很多被禁的杂志,而且,也借出了马列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简体字版禁书,拿出来到外头影印。我没有出国念书,却埋首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思索着中国的出路。在八○年代,我心中有一个意识,相信中国经济的大浪一定会起来。另一边,我目睹台湾社会的巨大变化,八○年代的精彩是台湾走过一段「台湾钱淹脚目」的时代。我在一九八四年到《财讯》上班,一九八五年日本与美国签了《广场协议》,这个协议一签,日圆开始步上漫长升值之路。我一直都记得,在《财讯》上班的那一天,日圆兑美元是二六三.五比一,从这一刻开始,日圆一直不断的升值,到了一九八九年日本发生泡沫经济,日圆已升至七九.七五兑一美元。在这个日圆升值的年代,新台币也出现了精彩绝伦的巨大变化。当时的中央银行总裁俞国华让台币每天升一分,在八○年代初期,新台币兑美元从四○.六兑一美元,到了九○年新台币居然升到二五.五六兑一美元。在这个台币「一天升一分」的升值轨道下,游资涌入了台湾,于是台湾钱从淹膝盖、淹肚脐、淹鼻孔,等钱淹到了鼻孔,台湾经济也走完最美好的主升段。台商出走,台湾进入蛰伏的三十年,留在台湾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的巨浪。八○年代的前期还是蒋经国在执政,台湾爆发了美丽岛事件后,一连串的要求政治民主化的开放浪潮一直没有停止过,台湾也在开放党禁、报禁中被巨浪推着走向民主化的道路。而在这个社会、政治、经济巨变的重要一刻,台湾爆发了十信风暴,这是国泰蔡家金融版图掀起的巨浪,《财讯》也因为十信的深入报导,从此奠定了在媒体业的地位,也是我跟王骏一起见证大时代的最重要交集。一九八四年底,《财讯》有一篇十分重要的文章,我记得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蔡辰洲何去何从?国泰塑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篇文章分析了蔡辰洲的政商关系,也从国泰塑料高负债,蔡辰洲从市场上借高利应急,预料国泰蔡家很可能出大事。这篇文章在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底出刊,没想到在一九八五年农历过年前夕,我记得是二月七日,十信出现挤兑风暴,这场金融大火烧向国泰信托、国泰人寿,那时候的财金经大档头是俞国华,在蒋经国充分操权下,俞国华从央行总裁到行政院长,央行由张继正接棒,财长从徐立德,到陆润康,再加上当时央行副总裁钱纯,财政部次长何显重,这些财经官员都成了《财讯》杂志报导最热门的人物。那个时候王骏在工商时报采访财政部新闻,李孟洲跑央行,一起跑财政部的还有中国时报的俞允之、新生报的吴克刚、中央日报的陈正毅,还有联合报的林雨鑫,我们经常相约一起喝咖啡,一起跑十信的机关,这是我们一起见证的大时代。十信风暴挤兑掀起台湾政经大锅盖,蔡辰洲那时是商业团体立委,他组成了十三兄弟帮,纵横政坛,在立法院形成一股很大的政治势力,连政战系统的萧政之、王升都卷入其中,逼得蒋经国下令调查。在十信风暴的吹袭下,台湾经济面临巨大伤害,那一年台湾的股市跌到六三六点,台湾的经济前景看起来岌岌可危,很多人积极办理移民,觉得台湾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十信的挤兑风暴带给台湾很大的信心危机。没想到大危机也是大转机,谁也没想到一九八五年台股跌到六三六点,不到五年内,台股居然靠着游资推升房市与股市。我记得在一九八五年底的《财讯》社论上,邱永汉先生信心十足地告诉大家「股市与房市,无论景气好坏,将不断的涨升!」我看到这个标题,内心觉得十分不可思议,那个时候台湾社会人心惶惶,大家对前途看法都很悲观,股市、房市怎么可能不论景气好坏继续涨升?那个时候,我还是初出茅庐的实习生,却这么见识了一个大时代,大水淹台湾,也让台湾创造出一个充满巨大活力的蓬勃大时代。不过水涨,也会有水退的时候,到了一九八九年中国大陆发生六四天安门事件,这时台湾股市已涨到万点,正朝着一二六八二迈进,此时经济发展基期很高的台湾,开始有人把目光转向结束文革,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奠下良好基础的中国大陆,这是台湾过去三十年的巨大变化。十信是台湾经济与政治发展中,非常重要起承转合的点,那个时候,我们都是还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王骏笔锋锐利灵活,他每天驻守在财政部,永远都有第一手的新闻,那个时候的《财讯》也很抢手,很多官员座车后都放着一本《财讯》,从这当中,大家也可以感受到当时《财讯》的威力。这次王骏,又把那个时代他亲眼目睹的十信写成了小说,《财讯》与我也都入镜了,让我们一起重回一九八五年的热闹时代,大家捧着王骏的巨著,一起忆当年,这是很棒的享受。感谢王骏带给我们满满的回忆,大家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俞国华、徐立德、陆润康、何显重、张继正、钱纯,还有蔡辰洲、蔡辰男等国泰蔡家成员在风暴巨浪中的神灵活现,这是我们一起见证的大时代。

+ More
【下篇】王骏谈《十信风暴》── 动摇国本背后,是强人的最后一击

【下篇】王骏谈《十信风暴》── 动摇国本背后,是强人的最后一击

续【上篇】: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416小说中几次出现晚年的蒋经国,写到他总有些令人不寒而栗,像武林绝学高手,不轻易出招,然出招必见血。不同于我们现在熟悉的「小蒋勤政爱民」,小说里的蒋经国形象──多听少说,城府极深──是您观察所得吗? 答:当年跑新闻时,许多财经官员私下闲聊时,都会讲述自己与蒋经国互动细节。有些大员,层级比较高,能与蒋经国单独谈话;有些中级主管,则是随着长官,向蒋经国简报业务,听取蒋经国指示。无论高阶或中阶,这些政府官员,对蒋经国都有详细描述。此外,蒋经国去世后,若干士林官邸侍从人员、文臣武将,在各自回忆录中,都会描述蒋经国。我曾给俞国华写回忆录,他长期跟在两位蒋总统身边办事,前后超过半世纪,他曾对我讲过极多两蒋事迹。这本书里,对于蒋经国描写,主要就是根据俞国华所言。《十信风暴》王骏 着出版日期:2020/7/3小说有段调查局局长与主秘闲聊,认为「没有江南案,就不会有十信案。」且,十信案究责只追商不追官,牵连官员也多轻轻放下,甚且日后高升。十信案真是蒋经国为转移江南案之注意力吗?答:当时,整个台湾社会普遍相信这种说法,然而,谁也没有明确证据。譬如,当年行政院公布十信案行政责任调查报告之后,财政部金融司司长戴立宁受处分之余,就曾忿忿不平,对我明确表示,政府挑起十信案,就是为了移转媒体注意力,减轻江南案压力。当时,我在报社工作,许多记者同仁,也都这样说。这种说法当时普遍存在,许多人都持这种看法。然而,到底是否真是如此?其实并无信而可征证据。顶多只能说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臆测」。只因当年普遍存有这种臆测,因而,我也把这种说法,放进这部小说里。至于十信案只追商,不追官,牵连官员也轻轻放下,并且日后高升,这与当时政治环境、后来台湾经济发展这两个因素有关。先说政治因素,当时,蒋经国为糖尿病所苦,病情渐入膏肓,寿命只剩下两年半左右,生命火焰慢慢熄灭,已经没有血气与精力,去承受政局震荡。蒋经国年富力强时,曾有好几桩大案,或间接或直接与他有关系。譬如省主席吴国桢流亡美国、中央银行总裁徐柏园被整下台、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长王正谊入狱。但十信案爆发时,蒋经国已体弱气衰,没力气再掀大案。因而,后来案情就没有往上发展。这里面,不单单是轻放行政官员,连带对涉案商场大号人物,也没追究。譬如,十信、国信同时出事,十信自老板蔡辰洲以下,包括十信、国泰塑料、国泰塑料关系企业,大量主管都被起诉,几十人收押,关进牢去。而国泰信托,却是清风明月,水波不兴,老板蔡辰男没吃官司,整个国泰信托、二十几家国泰信托关系企业,也没有员工吃官司。以现在眼光、标准来看,当年蒋经国政府处理十信、国信弊案,确实颇为宽容,可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再说台湾经济发展因素,十信案爆发后那大半年,真有世界末日之感,全案牵涉太多弊端,例如到底哪些党政军大员,私下把巨额资金,存入蔡辰洲国泰塑料公司账户,领取年利率二四%高额利息?蔡辰洲所掏弄那三十亿元资金,后来到底流向何方? 所以这些问题,在当时看来,都是天大事情,都须查得水落石出。然而,所有这些天大事情,后来全都不了了之。因为合作金库以「概括承受」方式,吃下十信之后,台湾撑过了第二次能源危机冲击,经济复苏,股票与房地产火箭一般,往上冲锋。如此,十信冒贷案那些低价抵押品,价值不断往上窜。还有,合作金库合并吞下十信,光是十信17家分社,以及总社,房地产增值就极为可观。如此一来,合库等于吃了大补丸,不但填补了之前亏损,甚至更多出获利。此外,十信案之后没多久,顶多两年时间,政府修法,废除空头支票刑责,如此一来,许多十信案受刑人都立刻释放出狱。贷款人头问题,后来报纸与杂志都未进一步报导,究竟后续情况如何,也查不到数据,似乎不了了之。十信事件爆发那一阵子,这些人头贷款户,四处陈情,到处抗议。后来,就未曾再出现陈情、抗议事件,显然,这问题也和平解决。▲1985年,蔡辰洲被控违反票据法,于台北地方法院开庭。(图/镜周刊数据画面)您选择以俞国华为主要视角,除了曾采访过他外,还有其他原因吗?您在小说里形容:「只有俞国华一个人,进了门里,与强人家人共处一户。」据您所知,俞国华对此有何描述? 答:《十信风暴》第一章关于七海官邸布置、陈设,以及蒋经国一言一行,都是俞国华亲口所言。俞国华父亲,与老蒋总统少年订交,追随老蒋总统,一起到广东,担任县长,后来殉职。因而,老蒋总统刻意培植老友后人,在俞国华幼年时期,老蒋总统就费心思,培植俞国华就学。俞国华这人,操守很好,胆子很小,做事忠心耿耿,没有丝毫野心。太多太多例证显示,蒋氏父子两代,对俞国华完全放心。俞国华去世至今20年,我时时想念着这人。我在《十信风暴》当中,对这人颇为着墨。我规画中的第三部小说,将对俞国华有更多描述。▲十信案时的王金平与刘松藩,两人都是蔡辰洲结交的立院「十三兄弟」派系成员。小说对此多有着墨。(图/镜周刊资料画面)里头立法院十三兄弟,您写王金平最多。当时您就近观察,就可见他未来必成气候,任立院龙头多年吗? 答:十信与国信爆发事件时,报纸、杂志上常出现王金平名字,显示他与蔡家兄弟,关系颇近。当时报纸与杂志,只要注销王金平金平新闻,都不是什么好事。比方说,这部小说里,有一段内容,说是《联合报》修理王金平,大标题为「王金平欠国信十亿,从未付利息」、小标题为「手续费未入账,恐有流入私人口袋之嫌」,就是真有其事,《联合报》真有这样标题与新闻。那时候,我对立法院了解不多,无法预见王金平后来发展。我只能说,我这部小说里,涉及王金平部分(以及指名道姓,涉及其他人部分),全部都有报纸与杂志书面证据。追述十信案,您觉得对当下台湾政治环境有何意义?我们可从十信案看见哪些政府或金融弊端的变与不变?答:十分巧合,关于这个问题,前司法院长赖英照在本书序言当中,就有精确答案。赖前院长在台湾法学界地位崇隆,我有幸请赖前院长替我写序。在赖前院长序言最后,他回顾过去,展望将来,针对35年前十信风暴,从法律观点,总结出两点结论︰第一,1991年政府开放商业银行大量设立之后,这三十年间,台湾的金融版图发生本质的变化。过去公营银行掌控金融业的局面已经完全翻转。当年民营银行出问题,由公营银行接管的模式,不再可用。如果大型金控不幸发生挤兑,公营银行固然无能为力,「金融重建基金」的财源也远远不足。届时政府面对的窘境,恐更甚于十信风暴,主事者必须未雨绸缪。第二,要金控不出问题,政府的监理当然重要,但业者坚持正派经营的自觉,毋宁更为关键。银行搞垮了,社会固然付出重大代价,但相关业者也难得善终。十信殷鉴未远,值得深思。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