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裴社长记忆中的滋味:炸酱面——与父亲相处的最后时光-鏡文學

【父亲节】裴社长记忆中的滋味:炸酱面——与父亲相处的最后时光
文|裴伟 2022-08-08


金门服役期间,我常从金中师的小径村送公文到金防部。我喜欢沿著太湖旁行走,初夏季节,一路走一路摘桑椹吃。这些桑树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种植,长长一排,青白红紫果实全在一树。平日战备紧张操练繁忙,很少人注意到桑椹满树。我路过随意摘食,挑紫红色的才吃,有的甘美,有的平淡无味,有的尽管看起来紫到发黑,吃来也是酸涩难咽。桑椹有的烂熟在树梢,有的跌落地面,似一滩滩干涸的鲜血。


彼时我在金门当兵已经稳定下来,白日去据点绘制火网编成图,得空便去成功村吃“小豆豆汤圆”,或驱车到金城贡糖和三姊妹聊天;晚饭后去小径出电影操,然后回军事图书馆完成图样,战地的日子平淡有味。回忆对我来说是这样,往往甜美的部分烙印于心,辛苦则很快淡忘。想到金门,我不会记得操练流汗疲于应付的时刻,只会记住操练后跑去成功吃汤圆,大家挤著和貌美的老板娘小豆豆攀谈的猪哥辉煌事迹。


在金门桑椹结实的季节,我收到来自台湾的父亲病危通知。我坐上机龄恐怕上百年的老母鸡飞回台北,回家见到母亲后直奔淡水马偕医院。爸爸是肝癌末期,时日不多,我看到面色蜡黄透青的父亲,一时之间语塞。和哥哥交班,我留在医院照顾。肝癌是痛苦的,止痛针与止痛针之间,爸爸很少说话,半夜有段时间清醒,我握住他的手,印象中强而有力的手竟如此羸弱。爸爸说:“伟伟,你哥哥心比较野,想外面事业的事多一些,妈妈要你照顾了。”


爸爸说起往事:“我和你妈妈以前住同一条巷子,同是山东来的,家里有人介绍认识,我进了你大姨家,一眼看到这瓜子脸小姑娘,像小女孩不讲话,光是一面听我说话,一面腼腆地笑。我想就是她了。”爸爸说:“我和你妈妈后来单独见了几次面,觉得她气味沉静,会是好太太,没多久就提亲了。”接著爸爸有点恍惚,只是不断重复:“她是个小姑娘。”、“你要好好照顾她。”


第二天我回基隆暖暖的家,妈妈说:“我做了炸酱面,饿不饿,要不要吃一点?”妈妈做了很多,嘱我带去医院:“你爸爸爱吃,不知道他吃不吃得下东西,你带一些试试。”我一面吃,一面想爸爸说的话。不好问以前恋爱的事,就问:“爸爸说哥哥野,要我照顾你。”妈妈听了脸色也未变:“你哥的个性像大舅,你像小舅。小时候,大舅出去野一天不见人影,回家就被你外公揍。你小舅也在外面玩,不过他不时回家晃一下,其实也是野在外面,但家人常常看到他,所以从未被揍。”


妈妈又叮咛:“你哥哥忙著准备丧事,你就多陪爸爸吧。”


回到医院,爸爸努力想吃炸酱面,但可能已失去味觉,抱怨味道太淡就不再动筷子。


我陪伴父亲,发现最后人想谈起的,都是细琐往事。爸爸谈到他小时候替大姑裴溥言抓蚱蜢、扯她辫子,替二姑裴淑言在汩罗江绷画布写生,我祖父裴曾绪如何在花园曲径建小屋藏小老婆。如何被托付带我叔叔裴源、三姑润言及四姑深言来台,以致于回不去山东,连向我祖母告别都没办法。我出生时原本要取名“裴伦”,后来发现和阿根廷总统翻译同音才改为“裴伟”⋯⋯这些絮絮叨叨的小事,仿佛回到童年,爸爸在小房子,与我一起光著膀子贴在地砖上乘凉忆往。对于我的考试失败、我的未来,父亲只字未提。


父亲没有活过那年的端午节。端午节后,金门太湖的桑椹已落尽。么五么师移防台湾双连坡,我绘制完金门火网编成图交稿后,下半年都在忙二个演习的兵棋推演,其中“辽河二号演习”就是么五么师的移防演习,我在战地金门一年的生涯结束。回到台湾休假返家,妈妈迎接我的仍是一碗炸酱面。这炸酱面有点咸,但它是很确定的裴家滋味。


今天就来做这从小吃到大的炸酱面。我常常做一大锅炸酱放在冰箱,晚上嘴馋往往挖两瓢炸酱直接吃。虽然很咸,但这是家的味道,是和过去的人产生温暖连系的味道。如此,咸是可以接受的。


最近也频频被抱怨做的菜太复杂麻烦,很难跟进。今天做炸酱,就够家常吧。尤其妈妈喜吃炸酱面,一个礼拜总要吃个两次,这种味道只能自己动手。我家的菜,大菜是爸爸上场,家常料理则是妈妈,所以,炸酱面是妈妈的味道,正宗山东家乡菜。


您可能从小到大吃过无数炸酱面,却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叫炸酱?注音二声“炸”。美食专家说,炸酱做完后,上面浮了一层油,仿佛酱料食材沉在油里像炸一般,所以称炸酱。我不知道这个典故正不正确?对我家来说,“炸”酱,就是制作炸酱的必要过程,一点都不用解释。炸酱用的酱是甜面酱和豆瓣酱,锅子入油,第一步骤就是在油中放入甜面酱豆瓣酱“炸”一下。什么都不加,先“炸”酱。妈妈说:“这是让沉睡的酱香在炸的过程被唤醒。所以重要,所以叫炸酱。如果忽略这步骤,做出来的炸酱不够香。”


炸酱的酱是甜面酱和豆瓣酱,比例为甜二豆一。另一项主要食材是猪肉末,其馀的食材就依家庭口味自行添加。我妈妈爱吃四季豆,所以她做的炸酱必加四季豆,我爸爸爱虾米的咸香,我则喜食香菇和竹笋,所以四季豆、香菇、竹笋丁就成为必要食材,许多朋友喜加豆干丁,我觉得它太抢味,所以舍去。做法十分简单,最重要就是油炸酱料这一步,之后入虾米末拌炒。山东人喜欢干虾米香味,什么菜都要加一点,炸酱面也不例外,再来是放入猪肉末炒拌,再加上竹笋丁、香菇丁、四季豆丁,香菇泡水汁,滚后,转小火慢炖。竹笋四季豆都会出水,可千万不要加太多水。大约一个半小时,转大火收汁,完成炸酱。


接下来做炸酱面。下好面直接拌入炸酱就是一碗炸酱面,但总会有些配料。我家的炸酱面配料有四:蛋皮丝、小黄瓜丝、红萝卜丝和豆芽。这些配料排在面上,再在上面放上炸酱,家常饮食也富丽堂皇起来。我当年从金门回来吃到的那碗炸酱面就是这个配方。尽管当时父亲卧病,母亲为我准备炸酱面,仍是沉静不慌乱,酱料如常肉香四溢,配料的蛋皮丝、小黄瓜丝、红萝卜丝和豆芽也一样未少。所以,我家的炸酱面多年以来,样式从来不变,而且我会让炸酱咸一点。人家问我,我会说:“拌了面就刚好到味。”但心中真正的原因,我没说。


▲裴家的滋味,炸酱面。(图/镜文学)


【食谱】

炸酱

〔备料〕

    (甜面酱与豆瓣酱比例为甜面酱2豆瓣酱1)

    甜面酱2罐

    豆瓣酱1罐

    猪绞肉4斤

    四季豆3包

    竹笋2支

    香菇20朵

    虾米1/3斤

    橄榄油适量

    黑胡椒粉适量


〔步骤〕

一、竹笋切丁、香菇切丁、四季豆去头去尾剥去两边丝后切丁、虾米泡软后取出切丁。

二、用大铜锅。热锅入油,油热后,徐徐放入甜面酱炸,一匙一匙放,免得油喷出来。用铲子拌炒甜面酱至香。再加入豆瓣酱拌炒至两酱合为一体,酱香四溢。

三、将虾米末及猪绞肉放入,与酱香炒在一起,以煸炒方式,让肉末充分接触锅底,全部炒过后,才放蔬菜丁。

四、将竹笋丁放入拌炒。放入香菇丁拌炒。放入四季豆丁。

五、将泡香菇的水加入,酱料罐加水涮涮后倒入锅中。香菇水、3罐酱料水加入即已足够,不用再加水。加上黑胡椒粉,食材滚,盖锅转小火。

六、一个半小时,掀锅盖,发现已熟,汤汁也近收干,但不要太干。关火,完成炸酱。


炸酱面

〔备料〕

    小黄瓜2支

    红萝卜1支

    绿豆芽依个人喜好

    蛋4颗

    拉面3包

    炸酱


〔步骤〕

一、热大平底锅,薄油。将蛋汁铺上,翻面,起锅。在砧板上切成蛋皮丝。

二、煮水、汆烫已去头去尾的绿豆芽。绿豆芽去头去尾后,名字高级了一点,叫银芽。

三、小黄瓜切丝、红萝卜刨丝。

四、热水煮面,熟,放入碗盘内。

五、将蛋丝、小黄瓜丝、红萝卜丝、银芽排在面上。中间淋上炸酱。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