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我要儲值
我要收費
登入/註冊
我要儲值
全部作品
最新消息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首頁
標籤
標籤
# 蕉王吳振瑞
# 歷史
# 台灣歷史
# 美國Foreword雜誌獨立出版獎
# Foreword
共
1
部作品
0
0
蕉王吳振瑞
60年代剝蕉案、金碗金盤案真事改編
2025-06-19 17:37:53 更新
榮獲2018年第四屆台灣歷史小說獎那幾年,錢是香蕉的形狀染滿樹汁的襯衫是好額人的衣裝那是他締造的黃金時代,也是黃金囚禁了他的時代——台灣首位農村之神以水牛的堅毅打造盛世的傳奇故事日治時期,高雄中學畢業的吳振瑞原是可以保送到台北讀大學的優等生,卻因父親「作詩不如作田」「家用長子」兩句話而留在家鄉務農。隨後,在父親的介紹下,吳振瑞進入了「香蕉試驗所」,學習關於香蕉的種種知識。戰後,他以香蕉試驗所的經歷成為青果合作社的監事、隨後當選理事。幾年間為蕉農爭取產銷出口的「五五制」,更讓台灣香蕉以超過八成的市占率獨霸日本,在那個年代,蕉農與相關產業都富了起來。水牛般的堅持性格讓他帶領南台灣農村起飛,卻也將他帶進了監牢。當政壇流傳著「皇后」和「太子」兩派內鬥的耳語時,吳振瑞以自身專業不斷拒絕李國鼎欲促成的律頓公司合作案,意外成為政治風暴下的犧牲品。媒體不斷抹黑,把曾經的「蕉王」打成自我圖利的「蕉蟲」,更遭大規模搜索、羅織罪名入獄。「報紙寫的要倒反過來看」,農民都是這樣講「剝蕉案」的——吳振瑞出獄返鄉那天,地方鄉親蜂擁迎接,仍然將他當作恩人看待。然而,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台蕉和水牛的光輝歲月已然流逝,當吳振瑞牽著「馬沙」在田裡緬懷式的「做行」時,耕耘機也已開進了這個時代。【本書特色】★榮獲二○一八年第四屆台灣歷史小說獎★從日治時代到中國國民黨時代,台灣農村從發展、富庶到沒落的縮影★六○年代「剝蕉案」、「金碗金盤案」主角真人田調、真事改編,詳細記載戰後企業家面臨政權交替的辛酸與勤奮史【作者介紹】李旺台資深媒體人,作家,一九七○、八○、九○「政論雜誌」風行的那個年代,是南台灣最活躍的一枝筆。近年勤於創作長篇小說,已發表《獨角人王國》(二○一五年,春暉出版)、《播磨丸》(二○一六年,圓神出版)、《高賽這一家》(二○一八年,鏡文學連載)。曾獲第六屆懷恩文學獎、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第四屆台灣歷史小說獎、二○一七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獎入圍。【推薦序】詩人李敏勇專序推薦屏東縣縣長潘孟安國立屏東大學中文系教授余昭玟前衛出版社主編鄭清鴻推薦【內文試閱】一九七三年八月底,颱風剛剛來過,風尾還在輕輕搖擺的上午,一名年輕記者步入台北火車站前的王凱大飯店,逕上三樓。大廳裏的活動已經開始,最重要的來賓台北市長張豐緒正在講話,一會兒低頭讀稿,一會兒抬頭看看台下賓客。他的國語不標準,也不流利,那記者已經習慣他的演說風格。幸好他很快結束致詞,坐回台上右側貴賓席,一朵胸花在他西裝右上方無風自動。那記者站在舞台左前側,招待人員請他入座,他微笑站著不動,認真凝望台上台下賓客的眾生相。這是台北市屏東同鄉會的成立大會。籌備小組成員之一的蔡秀雄是那位記者的好友,上前寒喧:「嘿!阿誠仔,你今仔日慢來哦!」「歹勢!歹勢!不過,大會剛剛開始,張市長的致詞稿,我已經有啦。」兩人只聊了兩句,台上司儀開始介紹創會發起人。「第一位,宋丙堂先生,是日本早稻田大學高材生,現在華江女中任教。」「其次,徐傍興博士,我們屏東的外科名醫,徐外科醫院院長。」(註一)「戴炎輝先生,我們屏東的才子,現任司法院副院長。」「劉兼善先生,省府委員、考試院顧問。」「吳文華先生,從竹田來的實業家,萬家香醬園的董事長。」司儀每介紹一人,被介紹者即起立,或點個頭或鞠躬,接受會眾的鼓掌。唱名繼續。接著介紹「林菊瑛女士,中興大學副教授」「林成子先生,實踐家專教授」,接下來,當司儀喊完「蔡西坤先生,我們屏東來的大律師」時,阿誠記者瞄見蔡秀雄與舞台邊一名男子對看一眼,輕輕點個頭,之後,唱名的麥克風突然沒有聲音,只有站在舞台旁邊和坐在第一排的人才聽得見,阿誠記者隱約聽到的介紹詞是:「吳振瑞先生,屏東頭前溪人,前高雄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因為幾乎全場沒聽到司儀的聲音,阿誠記者沒有看到一個名叫吳振瑞的人起立致意,全場也沒響起掌聲。唱完吳振瑞的名字,麥克風像人深呼吸後閉氣幾秒鐘又吐氣說話,全場清楚地聽到:「鍾德鈞先生,高等法院庭長」「蔡潔生先生,樂馬大飯店董事長」。(註二)現在,阿誠記者沒在意下一位唱誰的名,吳振瑞這個名字以及不小心被他撞見的這一幕,使他想起以前在家時,父親經常從抽屜拿出一疊剪報,裏頭都是當年「蕉蟲金碗案」的新聞,父親經常邊看邊罵,說報紙「胡亂寫」,人家吳振瑞是真正為蕉農打拚的大功臣,這案件是天大的寃枉。「伊是咱兜的恩人」父親說過非常多遍,還說:「恁兄弟姊妹會凍去台北讀大學,好加在有種香蕉。」麥克風宏亮地響著,籌備小組召集人伍錦霖正在做籌備工作報告,阿誠記者向身旁的蔡秀雄發牢騒:「恁何必按呢做,人吳振瑞關嘛關過啦,案件嘛完全結了啦,人是真正一位『香蕉大王』,何必如此對待伊!」「這段你袂使寫哦!寫出來我就該死嘍。」「我不寫,只是看不過去。」「這是有關單位的意思,大家從屏東起來台北打拚,好不容易事業有成,萬一介紹吳振瑞的時陣,全場咻咻叫,打噗仔打袂停,歡聲雷動,該如何是好?當局一定袂歡喜。」阿誠記者輕聲罵:「有關單位是啥物小,幹!」「幹醮卡細聲咧。」「我問你,是恁自己揣摩有關單位的意思,還是怹真正有來交代?」(註三)「是我自己猜想當局的意思的啦。」「哼!無須要,無須要按呢自我驚駭。」「阿誠,香蕉大王今仔日有來,咱恬恬啊歡喜就好,莫惹代誌,蛤!」(註四)麥克風宏亮地響著,沒再突然消音,伍錦霖已報告完畢,好像要選理監事了。阿誠記者張大眼睛一排一排尋找,在第五排中間發現一位身材高高,臉孔削瘦的男士,應該就是在父親剪報簿裏看過的吳振瑞沒錯。他不斷跟鄰座一位微胖的紳士模樣的人交談,談得很來勁,似乎碰到了多年老友。那神情,顯得有點落寞,偶爾噴出一臉的憤慨,偶爾又苦笑一下。阿誠記者想到一個問題:「恁既然對吳振瑞如此忌諱,用心良苦給伊消音,當初莫邀請伊參加發起人就好囉?」「是徐傍興院長邀請伊,幫伊簽名,又閣替伊繳……。」「哦!我想起來了,適才有介紹,就是坐在吳振瑞身軀邊那個人,兩人一直在講話。」「無錯。怹兩人,聽講是日本時代高雄中學的同學。」「哦!原來如此。」阿誠記者盯著吳振瑞看,看他的一舉手一投足,觀察他跟別人互動的神情。「今天居然被我碰到,父親掛在嘴邊稱讚了千百次的人。」阿誠瞄一眼記者席上那些同業,又想:「現場大概沒有記者知道,一代蕉王今天來了這裏,哈!」麥克風宏亮地響著,台上正在宣布首屆理監事的名單,應該是內定的吧?阿誠仔細聽著,沒聽到吳振瑞入選。散會後,吳振瑞一人離去。站在路口等待綠燈,颱風過後,風吹來有點涼意。紅燈變綠燈,一群人匆匆過馬路,他在人群中個子最高,那走路的姿勢明顯有了老態。二幾年後政府開放出國觀光,適逢阿誠記者有長假,帶父親參加一個旅遊團,家鄉幾位長輩聞訊也報名同行,報的是日本團。遊覽車上大多是阿公阿嬤。導遊是一位久居日本的台灣人。阿誠記者坐在父親身旁,一路陪伴並照料。那天,行程包括明治神宮外苑、銀座、新宿。傍晚前往餐廳用飯時,導遊先生告訴大家:「等一下,咱會經過一條巷仔,巷仔內住著一位台灣的大人物。」導遊以為旅客中會有人眼睛一亮,迫不及待追問:「是誰?是哪一個大人物?」但沒有,許多老人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只好沒趣地草草自言自語:「有一個卡早的香蕉大王吳振瑞住在這條巷仔內。」遊覽車內還是沒有聲響,但後排有兩個人極輕微「哦」了一聲,同時,阿誠記者的父親輕拍一下兒子的大腿,父子互望一眼;前排一位老歐吉桑回過頭,跟阿誠的父親交換個眼神,順便揚一揚下巴,導遊先生察覺不到這些細微的騷動。晚餐即將結束時,五名旅客跟導遊私下商量,請求帶他們去那條巷子探望吳振瑞。「恁跟吳振瑞敢有相識?」導遊問。「無熟識。阮來去怹兜,站在窗外探望一個就好。」阿誠的父親回答。「那間不是一般住家,是一間『脚騷間仔』。」(註五)「脚騷間仔?吳主席住在內底?」「無錯。一堆台灣來的『賺食查某』嘛住在內面。」「遮奇怪!」「哪有可能!」晚餐後自由活動,導遊先生領著他們出門。他熟門熟路,很快到達。是一間尋常的兩層樓日式木屋,有招牌,寫著「三洋賓閣」四個漢字。大夥輕手輕脚,分站室外兩扇窗戶。屋裏是榻榻米通舖,舖的左右兩邊各堆疊一排儲物櫃。一個高瘦的老人在玄關旁的瓦斯爐邊忙著,仔細瞧,那人正在煮麵,用的是特大的鍋子,手持一雙粗筷子有點吃力的在攪拌。是煮給一個大家族吃的嗎?現在已經晚上九點多,才正要開始做吃食,而屋內無人,是煮給誰吃的呢?正當大夥看得糊里糊塗的時候,有四個人從樓上提著行李下來,看起來是兩對夫婦,來日本玩的普通旅客。只見那高瘦老人轉過身子,跟那些客人打招呼,啊!是吳振瑞,沒錯!是吳主席。上身只穿一件普通的汗衫,下身的褲子是睡褲,舊舊,皺皺。導遊在旁低聲催促:「在日本,咱按呢給人偷看,是非常失禮,足無禮貌。看到了就好了,緊離開,緊來走。」導遊那句「足無禮貌」一出,阿誠突見父親退後一步,對著窗戶,朝裏頭深深一鞠躬,那種九十度的日式鞠躬。父親這麼一做,其他四位老人也跟著鞠躬。在暈黃的街燈下,那些鞠躬的身影,有點像家鄉被颱風吹倒腰折的香蕉樹筒。導遊先生已經不耐,先行一步向巷口邁步,幾個老人跟隨在後,急吁吁發問:「你講是『脚騷間仔』,哪裏有賺食查某在內面?」「我來過幾次,確實有三、五個小姐住在裡面。這個時陣應該攏出去做生理嘍,十二點或者翻點才會陸陸續續轉來睏。」「所以不是『脚騷間仔』,是一間普通的旅社。」「對,無錯。講『脚騷間仔』是我黑白清彩講講咧啦。」「所以,吳振瑞是為那些小姐在煮宵夜?」「可能是。嘛有其他跑單幫的人客要吃。」導遊停了停又補充:「我聽人講吳振瑞在這間小旅館只是一個經理,頭家是伊自己的姪子。」「唉!好好一個理事主席,香蕉大王,今嘛變做按呢。」「唉!看得我心內真艱苦。」接下去,他們拉車去遊瀨戶內海,兩夜三天才回東京,準備次日搭機回台灣。最後一晚,又是自由活動。阿誠的父親等五人再次央請導遊帶他們去探望吳振瑞,導遊不肯,父親這樣遊說:「這擺,阮莫在外面偷看。阮欲進去向伊當面表達尊敬跟感謝之意。」另一位老阿公說:「阮攏是受吳主席庇蔭的蕉農,就是當年有賺到錢,今嘛才有錢出國遊覽。」「好啦!帶阮來去啦!」「好啦!拜託啦!」導遊拗不過他們的拜託,只好再一次帶大家去。三洋賓閣的電燈比上次好像更亮,尚未靠近就從窗影判斷屋內有好幾個人,眾人因而不敢冒然上門,還是先站在窗外一瞧究竟。吳振瑞還是一襲台式汗衫睡褲,坐在榻榻米上。另有一男二女坐在他面前,男的西裝畢挺,女的洋裝合宜,都是瘦瘦的身材,難道是他的家人?再靠近一聽,果然是:「阿爸,莫按呢固執啦!你在這過的是啥物款生活嘛!我看得想欲號號出來。」女性的聲音。「來去我美國的厝住有啥物嘸好?阿爸,你嘛呼我有機會照顧你。」另一位女性的聲音。「我還可以照顧自己。我在這照顧那些台灣來的查某人,感覺自己還有價值。」吳振瑞開口,蒼老的聲音。「怹無需要你一個老大人照顧……。」「有兩個小姐昨日去呼警察抓抓去,加在有我去幫怹保保出來。」一個哭泣的抖音出來:「阿爸,你在這,呼阮做子兒的感覺真見笑。阮不是無能力……。」「有啥物好見笑,哼!」「阿爸!」「好了啦,恁免閣講,阿爸就是欲住在這,無啥物艱苦,我袂搬去你兜住。」「阿爸,你真正是世界固執呢!」導遊發覺這樣一群人站在別人窗邊偷窺、偷聽,已經引起路人側目,強拉眾人離開。到了巷子口,阿誠瞥見父親眼眶濕濕,正不知該說什麼才好,却聽到父親這樣感嘆:「這趟來日本𨑨迌,真有價值。」註一:徐傍興也曾擔任台中中山醫專校長,後來回鄉興學,是美和中學、美和護專創辦者,美和棒球隊的催生者,也是高雄醫學院的共同創辦人。註二:蔡潔生,蔡英文總統的父親。註三:福佬台語,「恁」是「你們」的意思,「怹」則是「他們」。註四:「恬恬」,台灣口語,福佬、客家同音,意思是「安靜」。註五:「脚騷間仔」,台語,妓女戶、私娼寮等風月場所的俗稱。
鏡文學
歷史
# 歷史
# 台灣歷史
# 美國Foreword雜誌獨立出版獎
# 蕉王吳振瑞
# Foreword
鏡文學
1
探索
最新消息
作者一覽
關於
關於我們
公司簡介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幫助
常見問題
合作洽詢
聯絡我們
追蹤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