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特写】在上流丛林里,特权让小孩变成了大野狼——吴晓乐谈《上流儿童》

【作家特写】在上流丛林里,特权让小孩变成了大野狼——吴晓乐谈《上流儿童》

立刻阅读:《上流儿童》今年夏天,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公共电视正式播映,吴晓乐亦推出第二本作品《上流儿童》──依然聚焦家长,不过,是有钱的那一群。小说以一般中产女性为视角,如陷入丛林的白兔,渐次带领读者窥看上流社会的面貌。 《上流儿童》为镜文学的委托创作,原初设定为资产阶级教养小孩的方式,以及该阶层女性的斗争。德国社会学者汉斯.尤根.克莱曼斯基(Hans Jürgen Krysmanski)曾指出,在社会学中,研究观察的视角通常是中间阶层望向底层,谁能真正底观察上层阶级?如何靠近?用什么方法?同此,吴晓乐接受委托后,碰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她如何描写上流社会? 透过田野采访「靠近」上层阶级 首先,镜文学为吴晓乐安排了几位田野对象,采访收获却有限,「他们其实不会讲太多细节,通常浅浅带过。」说明来意后,除了小心应对,她更得学习如何正确理解受访者所说的话,并在短时间内记下她们提供的资料。 此外,吴晓乐透过田野对象协助,参加了一个有「门槛」的豪门聚会,「然后,我就看到那个世界了。」活动进行了四个多小时,她一边行礼如仪,一边张大眼睛「观察」,「我拼命看大家在干么,怎么走路,怎么穿衣服,提什么包包,怎么跟彼此打招呼,说了什么话。」她将这四小时的所见所得巧妙放进小说的第一个场景,女主角第一次踏入上流阶层的聚会,吃食穿著,言语机锋,无一放过。 花了两个多月取材,除了田野资料,吴晓乐也阅读相关题材的作品,例如《豪门保母日记》与《上流法则》。同时,她亦参考台湾社会学者的研究成果,如台大教授蓝佩嘉的论文〈做父母、做阶级:亲职叙事、教养实作与阶级不平等〉。质化研究有助吴晓乐从较开阔的眼界理解阶级与教养间的连带关系;量化资料则助于她建立角色背景,例如:男女主角的年薪在台北能过什么样的生活,教育预算通常是多少,如何取得理想的学籍…… 不批判笔下人物,而是展现其生活之道 《豪门保母日记》讲述社会菜鸟误入贵妇人家,成为其小孩保母,却发现豪门深似海,自己难以全身而退的故事,是吴晓乐写《上流儿童》的取材对象之一。取材之后,吴晓乐再将各类资讯转化为小说中的血肉,「我得找到描绘上层阶级的基本关键,例如特权。」为了举例,吴晓乐转述了她在那场内部活动中所听到的对话,谈话来自一群小女孩,女孩A先问众人是否知道自己身上的小礼服怎么来的,再脱口说出,那个谁谁谁没有礼服,妈妈就拜托设计师顺便借她一件。「小女生就是在炫耀,她从小就知道那是她的特权、她的人生。」吴晓乐意识到有钱的人便拥有特权,他们才是真正「有选择」的人。 「我在写的过程中,体会到很多前辈提过的,不要恨自己的角色,恨的话是写不出来的,要去感受他们在想什么,甚至成为他们。」她在小说中不做批判,更不展现好恶,仅是创造合理的故事,让角色在其中各自展现生存之道。「我后来比较理解了他们的想法,但当我内心有不同意见时就放在角色里。」她将听来、看见的人物与事件打散重整,每位受访者皆不是角色的原型。 除了描写豪门生活,《上流儿童》延续前作,仍处理了教养议题。吴晓乐解释:「这个阶级的生活与斗争其实没什么好看的,不如去看八卦小报,所以还是要回归到大家比较有共鸣的部分。」她发现,身为一个妈妈,除非成为孙芸芸,否则承受的压力根本是差不多的。「女人再怎么有权,孩子的表现仍是她在家族里的筹码,如果这个筹码『长得不好』,她的压力就会很大。」 吴晓乐下了一个犀利的注解,「其实在整个金字塔顶端,女人还是在比较下层的地方。」如此亦解释了,小说为何虽以家长为主角,却定名为「上流儿童」。「这也是一个反讽,我们整天在谈教育,但没有人去问教育的主体(孩子)的意见」。 网路上随处可见名为母职的牢笼 脸书上众多「靠北XX」专页是吴晓乐领受婚姻风暴的来源。 对于教育现场的观察来自家教和在补习班授课的经验,而夫妻间对教养问题的争执龃龉则取材自ptt婚姻板、BabyMother板,或是脸书上的「靠北XX」等社群论坛。「毕竟我没有小孩,无法准确判断争执的原因是否合理,也得拿捏争执的份量。」 不过,她还是在小说中透漏了些许立场,直白道出女性在母职牢笼里的难堪。在小说末尾,一场男女主角的争执中,她让女主角脱口而出:「有一件事,你不觉得很诡异吗?大家都会说,照顾小孩是夫妻共同的责任,但一讨论到怎么照顾小孩,还是只会去问妈妈。结婚后,你有被问过怎么安排小孩子的就学吗?没有吧,即使有,你也可以回答:噢,我不知道,都我太太在规划。那我可以跟你一样,这样子回答吗?」 十万字的小说,除却前置准备,吴晓乐花了三个月一口气完成初稿。为了吸引一般读者的目光,小说以略带悬疑的笔调与节奏铺展,走至结尾,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却引人惆怅。吴晓乐原先预设了两个版本的结局,与编辑讨论后,比较幸福美满的那一个被舍弃了。她让小说里的主角们受了一点惊吓,但日常生活仍继续向前。 「如果写了更可怕的结局,更大的事件,我觉得读者是不会反省的。」她反覆斟酌,希望让读者看到最后一刻仍与主角同步,「但如果用太大的事件把故事炸掉,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希望让读者淡淡的揪心,没有太大的恨,只是感到绝望。」毕竟,阶层分野仍然限制了人与人间的真心交流,白兔终究逃出丛林,没有不舍,也没有回望。PTT婚姻板有无数婆媳妯娌教养夫妻疑难杂症沉疴宿疾,也是她很常取材观摩的对象。 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到《上流儿童》,吴晓乐再次凭藉敏锐的观察力,走入上流田野,写出失败上流的故事,为读者揭开亲职、教养与阶级的疮疤。如果感到疼痛,便是愈合的过程,所以请忍耐看下去。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