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我要儲值
我要收費
登入/註冊
我要儲值
全部作品
最新消息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首頁
標籤
標籤
# 科技
# 架空
# 愛情
# 穿越
# 奇幻
# 科幻
# 懸疑推理
# 犯罪
# 魔法
# 靈異
# #冒險
# 穿越時空
# 烏托邦
# 爽文
# 復仇
# 魔幻寫實
# 近未來
# 台灣
# 賽博龐克
# 邪教
# 都會
# 喪屍
# 權力鬥爭
# 克蘇魯
# 友誼
# 克蘇魯風格
# 疫情
# 殺人犯
# 泰國
# 死刑
共
12
部作品
0
0
殺人前的23分鐘(上)
殺人犯的殺意是情有可原?還是不可饒恕?
2025-07-04 13:23:35 更新
在每一場殺人案發生前23分鐘抵達凶手大腦每個殺人犯,都有一念之差繁城,一座現代化城市。在這裡有著能讀取思想的烏托邦科技「華」,它能在殺人案發生前的23分鐘,派遣「思想工程師」進入殺人犯的腦袋進行思想改造,或讓他自殘、或讓他走向警局自首、或深入他的兒時記憶,尋找塑造其扭曲性格的童年片段,加以治療。儼然是一個沒有殺人犯的國度。羅栩生無疑是繁城的英雄,作為首席思想工程師,曾無數次進入人犯的大腦,修改記憶、化解殺機,他深深相信「每個殺人犯,都會有一個理由」。只是他卻無力挽回一場酒駕意外奪去自己獨生女的事實,更因為「華」這項科技的存在,無法親自復仇、手刃肇事者。被改造的記憶,被封印的殺意,使得羅栩生放逐自我,成為行屍走肉。五年後,一場擄人墜樓事件讓激進的權力高層,趁機推行新法案,欲藉由科技先行凍結可能人犯的記憶與思考。與此同時,一名身手不凡、年僅十五歲的「八號」少女工程師在一場搶劫事件中救下羅栩生,並希望羅栩生能面對自我、回歸思想工程師的行列,阻止新法案的通過。然而少女的真正身份撲朔迷離,另一起預估有34人死亡的大屠殺又即將發生……羅栩生的信念能否在23分鐘內,貫徹如昔?【本書特色】★宛若《全面啟動》的分秒必爭,我們與惡/善的距離只剩下23分鐘?★來自廢死與死刑之間的永恆詰問,殺人犯的殺意是情有可原?還是不可饒恕?★輕小說作家穹魚充滿善意的沉重之作,打造「只剩老死世界」的科幻烏托邦?【作者介紹】穹魚以文字為磚,蓋起天馬行空的堡壘。社工系畢,喜讀心理學、犯罪學等書籍,對人性觀察精準。作品具有強烈的畫面感,讓閱讀者獲得看電影般身歷其境的享受。曾以「八爪魚」為筆名,著有小說:《邀請妳參加我的每一場葬禮》(鏡文學出版)、《五百夢書鄉》、《靈魂禁區》、《超感應拍檔》、《史上最G8除靈師》、《超能劇組,Action!》等。Facebook粉絲專頁|穹魚-八爪魚的奇幻大海鏡文學作家特寫專訪|www.mirrorfiction.com/news/182【內文試閱】人,在什麼時候會想殺人?或者更進一步提問:人,在什麼時候會去殺人?究竟殺人,是源自於情緒失控後的衝動,還是突破道德後的宣洩,又或者是放棄絕思考後的本能行為?總會有個理由。每個殺人犯,都有一個理由。只要消除這個理由,就能阻止殺人案發生。§八坪大的公寓宿舍內,小衛靜靜坐在書桌前。桌上的便當盒已空,每一粒米飯都吃得乾乾淨淨,連醬汁都舔光。書包中的參考書遲遲沒有取出──看看時間,這是一件很反常的事。小衛很會讀書,就學時成績非常優異,雖然去年歷經重考,但其實重考前的成績已經非常高,足以錄取大多數明星大學,只不過他有更遠大的目標──非得是繁城第一大學,這個全國首屈一指的最高學府不可。為此,他搬來這座生活消費高出老家不少的城市,一待就是一年。這一年間,他日以繼夜地複習,幾乎每天熬夜,絲毫沒有娛樂時間,他所看的書、複習的講義、寫下的筆記,可能是有些高中全班一學年加起仍無法企及的海量。而這位資優生寫下的筆記,一向是有口皆碑,很多學弟、學妹在大學聯考前,都願意花錢購買這位學長的筆記複印。「作筆記的意義,是挑出重點,然後分類、整理。」小衛曾如此跟女友說。懂得劃重點,是木訥的他最大的優點,也因此,他幾乎對人生所有事情都有做筆記。來到繁城的一年間,小衛的書櫃中多了好幾本筆記:每間吃過的餐廳餐點價位、CP值、一年來的漲幅,以及各種優惠時段;一年間所有預定上映的電影,導演是誰、編劇是誰、放映片長等等;所有能攀登的山區,危險程度、海拔高度、行走距離、開放時間等等。但最特別的,還是那本極度祕密、只藏在心中的筆記本。§白色的列車往前行駛。車程不長也不短,但羅栩生沒有花時間看錶,也沒有去看門口上的站點提示,只因這輛列車,通往的不是現實世界中任何一個車站。他是個約莫四十歲的男人,長得還算俊朗,可是卻有些不修邊幅。一頭亂髮、滿臉鬍渣,身上的西裝多處起了毛邊也不在意,內裡的白襯衫隨意拉出,就是不肯好好紮進去。他張了張嘴,似乎想打個呵欠,但隨即想到什麼,嘲弄看著玻璃倒影中的自己。──在這裡,手錶沒有作用,呵欠這種身體反射動作也很虛偽,還是免了吧。列車停下,車門打開。深夜,場景是一棟公寓的天臺,遠處的天空,還傳來若有若無的轟隆聲,那是烏托邦科技正在建造城市的聲響。羅栩生走下列車時,屋頂上已經站著一個同樣穿著西裝的年輕男子。「我是你這次的搭檔,工程師編號,初一。」男子淡淡說道,伸出手:「首席,請多指教。」這名字極為特殊,聽起來就像代號。「……結果他們派你來呀。」羅栩生隨意一揮手,算是婉拒對方的社交行為,也沒打算過問對方的怪名稱:「然後別叫我首席,我擔當不起。」這兩人站在一起,雖然都是穿著西裝,但氣質便差了許多。叫初一的男人名字雖怪,人卻極為俊美,年紀約莫三十,五官端正,星目劍眉,秀氣的容貌卻不失英挺,深邃的黑色瞳孔閃動精明的光芒。這樣的人若走在紅毯上,極可能被誤認成明星。「倒數二十三分鐘開始。」羅栩生看了看手錶,沿著逃生口往下走去。「準確地說,還有二十四分鐘又二十五秒。」初一回答道:「二十三分鐘只是平均值,這一次完形犯與『華』的相容性較高,這也製造出更多的緩衝時間。」他的聲音極有磁性,可惜缺了抑揚頓挫,讓人覺得有點淡漠。「……多了兩分鐘嗎?」羅栩生忽略對方前段贅述,「預判情況如何?」「受害人數五人。」「……」羅栩生眉頭微微一皺。五人?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發生這麼多人死亡的殺人案了。同時,他們也一路向下來到了目的地。公寓四樓。整個區域都被封鎖線纏繞住,但是沒有任何員警與路人。而且奇特的是,這些封鎖線並非常見的黃色,而是截然不同的藍色。「嗯。」羅栩生止住腳步。|慘。這是他看到現場後,心中第一個冒出念頭。視線所及之處,盡是鮮紅,濃稠的鮮血在走廊流淌,不少甚至濺上牆壁,再順著樓梯往下滴落。而這些榨出紅色的原主人,共有五個。其中一個被害者,是個滿臉驚恐、背靠著牆壁的中年人,只見他摀著脖子,似乎還想說什麼;那些噴上牆壁的鮮血,大多是他貢獻的。「頸部致命傷,至少超過十刀……這簡直是剁爛了。」羅栩生暗道。另外兩個被害者一男一女,就位在不遠處的房間,女的倒在開啟的門口,男的則死在房內,裡頭一樣一片泥濘的腥紅。「女的是聽到門口的騷動,開門想看情況,然後被砍傷……兩刀。」羅栩生慢慢思索:「男方驚恐往房內鑽去,可能是想跳窗逃命……結果背部中刀。」接下來的被害者不在四樓,殺人犯殺完四樓的三名被害者後,開始往下走去,二樓樓梯處,倒著一個年輕人,死得一臉訝異。「正面兩刀,不算是致命傷,死於大量失血。」羅栩生道。他與初一都來到一樓。本來位於四樓的藍色封鎖線,有靈性般跟著往下移動,環繞整個庭院,在這裡,兩名思想工程師看見了最後一名被害者,以及凶手。第五名被害者是一名老先生,只見他張著嘴、人往後栽進花圃裡,嘴巴被砍得糜爛,血肉橫飛,雖然已經難以辨識,但仍能勉強看出是個超過八十歲的老人。「這種針對部位的破壞……」羅栩生唔了一聲轉頭,看著不遠處的凶手。出乎預料的年輕,可能不超過二十歲。「是洩恨,還是仇殺?」羅栩生思忖,也立刻修正判斷。這年輕人用的不是刀,是斧,一把還涎著血的登山斧。只見凶手靜靜坐在庭院長椅上,渾身上下都是血,頭髮被血水黏成一束束也不在意,只是慢慢眨著雙眼,呼吸已經恢復平靜。他對於出現在庭院的兩人完全沒有反應,而羅栩生和初一也不在意對方才剛剛殺掉五人,神色自若地靠近。凶手當然沒有反應,畢竟藍色封鎖線內的一切都尚未發生。黃色封鎖線,代表已經發生的命案。藍色封鎖線,代表即將發生的命案。也因此,羅栩生的腳就算踩在尚未乾涸的血上,也沒有留下任何腳印。因為他們並不屬於這個世界。他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阻止這個即將變成現實的世界。「您是否知道,您剛剛所做的推斷,我都能藉著記憶工程挖掘出來。」初一終於開口,雖然聽不出語氣,但語意帶有明顯的詢問。這是初一不解的部分,他們並不是警察,來到命案現場該做的,並不是採集證據這類「事後補救」的措施。思想工程師從來不關心殺人犯如何殺人,這些人用什麼手法、選擇什麼凶器、挑什麼時間、行凶過程的內容、甚至有沒有證據等等,通通不是他們在意的範疇。他們只在意殺人犯「為什麼殺人」。「老毛病了。」羅栩生模稜兩可的回答。初一看向凶手,接下來是重頭戲了。「這一次的行動由我負責主控,請批准。」初一向羅栩生進行確認。「動手吧,你有二十分鐘,不行的話我會補救。」羅栩生點點頭。「報告首席,我失敗的機率非常小。」「別叫我首席。」「是。」語罷,初一看向凶手。同時,也是此一即將發生的殺人案主角,完形犯──小衛。「請還原現場。」初一開口。他的這一聲命令就有如變魔術一般,讓現場開始倒帶:鮮血被吸回傷口,裂開的肌肉重新收束,小衛的斧頭開始滑稽的「修補」起被害者的血肉……短短幾秒,剛剛他做過的所有事情,通通被倒帶回最原本的樣子。「……」羅栩生哼了一聲,小衛行凶的過程果然如他的判斷一樣。起始位置在宿舍內,先是殺了來敲門的中年男子;三隔間以外情侶檔中的女方聞聲開門想看外頭發生什麼事,被小衛砍殺;裡頭的男子驚駭之餘忘記自己身處四樓,逃跑中被亂斧砍中背後;然後小衛離開四樓走廊,沿著樓梯往下時遇到了另一名同年的年輕人,又是幾斧下去;最後來到庭院,劈爛了那個拄著拐杖的老人嘴巴。「──手段非常凶殘,過程絲毫沒有猶豫。」羅栩生心裡暗嘆。他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但這種心狠手辣的行凶方式仍算鮮見。「同樣是思想工程師,讓我見識一下你的能耐吧。」羅栩生看著初一。知曉殺人犯的行凶過程,在普通命案中已經足以破案,但對思想工程師來說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之後的步驟。「請給我小衛這一週以內,記憶裡有互動的所有片段。」初一開口。一瞬間,小小的庭院,突然就站滿了人:男、女、老、少都有,有看起來像補習班講師的,有看起來像是早餐店阿姨的,有看起來像是清潔工的,也有些看起來像是擦肩而過的路人。至少五十人,他們像是木頭人一樣的肅立在庭院。這些全部都是小衛記憶中,這一週內與他有所互動、他也記得的人們。「我判斷,讓此完形犯動手殺人的,必然是強烈至極的情緒──這種會引發情緒的來源,我習慣稱為之壓力點。而只有記憶點鮮明的互動,才可能造成壓力點。」初一解釋:「我推估,讓完形犯一口氣殺死數人的理由,絕對不是由單一對象的互動引發,而是不斷堆疊後引爆的結果。」「有可能。」羅栩生。觀察小衛「事後」的失落模樣,那是徹底釋放情緒後的虛脫感。比起自暴自棄,更多的是坦然。只有長期承受壓力,卻從不向他人釋放情緒的人,才會有這種模樣。「所以,我想從這五十人中找到理由。」初一環顧著這五十人。他舉起雙手,輕輕一揮。隨著他的動作,這五十人同時有了動作與語言的能力。有如重播一樣,他們開始進行著這一週以來,所有與小衛發生過的互動──或者是能讓小衛有記憶點的行為:早餐店阿姨遞過早餐,搭公車時後方國中生不耐煩地催促,便利商店內大聲喧嘩的顧客大叔們。初一的眼神飛快掃動,將所有的互動收納眼底,這些片段,不見得是與小衛互動後的產物,有時只是單純的記憶。「會記住,就代表其中有能讓他記住的原因,有很多時候,人們下意識多看一眼的對象,其中的意涵也代表他們的人格。」初一眼神越掃越快,竟像是真的能夠同時接收五十人超過千筆互動資料。除此之外,觀察這五十人的穿著、外貌、談吐、氣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這個尚未實現的世界中,這些「記憶人物」所呈現的樣貌,可能不是那些人物在現實中的真實樣貌,而是殺人犯潛意識中記住的模樣。就像有些人總會下意識的多看某些人幾眼,然後心裡冒出一些無關緊要的想法。只要思想工程師能夠捕捉到這些想法,就能更理解殺人犯的心態。初一手指越劃越快,五十人的嘴巴張張合合,有些人早早就播放完畢,有些人卻還在繼續動作。「……」初一並沒有皺眉,甚至也沒有顯現焦躁,但瞳孔卻漸漸收縮。剩下十三分鐘,時間已經沒有那麼充裕。羅栩生倒是先一步抓到初一的想法。「你認為這起案件,是隨機殺人案?」隨機殺人案,泛指沒有特定下手目標,與被害人無冤無仇,卻隨機在街道或公共場所挑選對象下手的殺人犯。動手的理由可能很多,但往往與被害者沒有直觀的連結,這也容易造成認定上的困難,因為隨機殺人犯的動機,通常是常人無法同理的理由。例如,想求死卻不敢自殺。例如,想被社會大眾注目。例如,想報復社會。「難道,不是嗎?」初一手指停在半空,五十人像是被按了暫停鍵,全數定格。有沒有針對性,有沒有選擇性,目標是否挑選過──很多時候,這代表截然不同的兩種心境。如果是普通的殺人案,思想工程師往往只要找出殺人犯與被害者間的關聯,也許是化解心結,也許是淡化他們衝突,便可以抹消殺人案發生的可能性。如果是隨機殺人案,那思想工程師便得深入了解殺人犯的心態與價值觀。初一的做法比較全面,直接調出一週內所有讓他「有壓力」的記憶段落,來全面透徹殺人犯的人格。「我本來一開始也以為這是一起隨機殺人案。」羅栩生緩緩說道。不只是初一在觀察,他剛剛也不斷思考著,然後他有了一個答案──先不管小衛是臨時起意還是蓄謀許久,這一次的殺人案並不是隨機殺人。「如果是隨機殺人,為什麼這個殺人犯在殺掉來敲門的第一名中年男子後,跑去刺殺隔三間房間外的情侶檔,而不是殺掉隔壁更近、更早走出來探看情況的大學生?」羅栩生說著,手指朝其中一個記憶人物一勾。那人自動走出,是住在小衛隔壁的一個男性,二十四歲,臉色蠟黃,看起來是個吃泡麵度日、天天熬夜打電動的學生。這瘦削的大學生看起來沒有多大的力氣,相較於那一對有在健身的情侶檔,怎麼看都是比較好動手的目標。而且剛剛記憶中的互動,這名大學生跟小衛間並沒有太多互動,不構成放他一馬的理由。「扣除掉這名大學生,在中年人被砍殺同時,走廊上還有三名目擊者。」羅栩生緩緩說道:「但剛剛的倒帶裡他們都沒有成形,僅是模糊的人影。」在這個世界沒有辦法成形的原因很簡單──小衛並沒有記住他們。也就是說,打從一開始,小衛的注意力就一直都鎖定三隔間外的情侶檔。所以他一開殺戒後,便直直朝那間房間走去,完全沒用對其他目擊者動手的念頭。恐怕就算這對情侶檔沒主動探出門,他也會敲門進去開殺吧?初一睜大眼睛。「意思是,這次的案件並不是隨機殺人,而是有目標性的殺人?」
鏡文學
科幻科技
# 烏托邦
# 科幻
# 科技
# 殺人犯
# 死刑與廢死
# 廢死
鏡文學
0
0
瞬間正義
2025-06-20 16:26:10 更新
神一般的預防犯罪系統降臨!警察用槍時機都將交由AI決定,扣下扳機,擊發的是實現正義的子彈?還是建構理想世界的野心?▍故事簡介在不遠的未來,為了解決警察用槍意外頻傳、誤傷無辜民眾的問題,並提升辦案能力,透過人工智慧Finocchio與員警連結,能分析出員警最佳用槍時機的「瞬間正義」系統應運而生!薛博澤正是首批祕密參與「瞬間正義」計畫的員警之一,一樁超商搶案中,「系統」讓他射殺了一名現行犯。案發後媒體爆出該名少年身分敏感,輿論一面倒譴責警方執法過當,逼得警政署不得不將計畫公諸於世。記者會上,科偵中心派出AI的發明者蕭苡麟博士出面說明系統機制:於警察大腦植入晶片、配槍加裝生物鎖,執勤時,人工智慧Finocchio即能透過員警們的感官蒐集外界資訊,警員之間還能相互「共感」,進而決定扣下扳機的唯一瞬間。貫徹正義的那一天眼看就要到來,卻接連傳出民眾遭警方誤擊……隨後,這些發生誤擊的同仁竟一一「被自殺」,參與計畫的成員人人自危,而關鍵很可能在一位德高望重的警界前輩身上。薛博澤和蕭苡麟該如何挺過風波,並釐清這重重疑雲?【本書特色】★三大報文學獎得主游善鈞科幻推理新作★繪師-主悅-FierceGhost.Y操刀封面繪製★當科技代替人類制裁罪惡,是否真能伸張眾人心中的正義?【作者介紹】游善鈞曾獲優良電影劇本獎、拍台北劇本獎、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周夢蝶詩獎等獎項,作品並曾入選文化部改編劇本書推薦、臺灣文學館文學好書推廣專案。已出版有:長篇小說《完美人類》、《骨肉》、《隨機魔》、《虛假滿月》、《神的載體》。短篇推理小說集《大吾小佳事件簿:送葬的影子》。詩集《水裡的靈魂就要出來》。臉書粉絲團:友善君的推理上鋪【推薦序】▍盛讚推薦小說家月亮熊小說家伊格言推理小說作家林斯諺鸚鵡螺文化總編輯陳宗琛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蔡閒者台大心理系副教授,《大腦簡史》作者謝伯讓香港小說家譚劍科幻,我們有台裔的姜峯楠,現在又出現了游善鈞。──陳宗琛/鸚鵡螺文化總編輯台灣議題豐盈且兼具娛樂性的法政科幻傑作。──蔡閒者/台灣科幻學會理事長【內文試閱】第一章上帝之手直直到後來,薛博澤都還在想:如果當初沒有參與那項計畫──接受那個實驗的話,一切會不會有所改變?※刑事警察局,二樓會議室。三人並列而坐的長桌前,舞台底下,數十雙虎豹般的眼睛直直盯視著自己;更遠處是雙手持握俗稱「大砲」的專業照相機狙擊手般對準自己的記者群;至於最後頭壓陣的,則是各家電視台的立式攝影機──黑得發亮的攝影機從外圍一座接著一座串聯起來,怕漏掉一尾魚似的將萬頭攢動的人潮牢牢實實給圈堵住。此情此景讓人不由得聯想到烽火台。這麼一想像,彷彿能聞到煙硝味,氛圍頓時顯得益發肅殺。原本如坐針氈的薛博澤更坐不住了,穿著全套藏青色正裝的他渾身僵硬,不自覺聳起肩膀稍稍挪動一下身子──然而,眼下他哪裡都去不了。刑事局局長和公關室主任一左一右分坐兩側把他夾在中間。「欸〜〜他長得還挺好看的耶!」擠在人群裡踮起腳尖伸長脖子往前張望的,是一名看上去年約二十四、五歲的年輕女子。綁著短馬尾、一身大學生打扮的女子名叫趙舒茜,是SING視界電視台週五晚間十點鐘當紅節目《現世異苑》的執行企劃。「有點像工藤阿須加。」站在趙舒茜身邊的熟女嘟囔了一句,她戴著一副神祕感多過於知性美的黑色粗框眼鏡。她是鍾曉熙,《現世異苑》的製作人。「現世異苑」這節目名字就是她取的──老實說算不上百分之百的原創,命名概念脫胎於南朝劉敬叔所撰寫的《異苑》一書。這是一本年代久遠、體裁主題類似《搜神記》與《神異經》等作的志怪小說集,蒐羅了各種奇聞神怪之事,以當中一則為例:古語有之曰,古者有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絳,故俗呼「美人虹」。郭云:虹為雩,俗呼為美人。大概的意思是有對夫妻餓死後化成了青色的虹霓。在電視台內部節目前期的籌辦會議上有人對這名字提出異議,認為過於冷僻,不像競爭對手們什麼《新聞麻辣燙》或者雙關「走心」的《走新聞》之類較為直觀親民的名稱。不過想當然耳,向來強勢的鍾曉熙堅持自己的看法:「你們誰製作過平均收視率破四、網路平台瀏覽次數超過一億次的節目?」此外,她沒在同事面前說出口──怕眾人私底下嘲笑自己過於天真爛漫的是:自己希望在同性質的口水爛仗裡嘗試改變一點點什麼。當然,最為關鍵的一點或許還是:鍾曉熙是那種即使要敗也要敗在自己手上的人。「蛤?工藤……阿須加?誰啊?」趙舒茜歪著脖子問道。「《海月姬》、《孤高的手術刀》跟《房仲女王》、還在《偽裝夫婦》裡和澤村一樹配一對、跟木村拓哉在《教場》中演對手戲……總之就是一個日本男演員。最近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嘖、你們現在的年輕人真的都不看日劇了啊。」鍾曉熙低低啐一聲,撇嘴說著摘下眼鏡做了個眼球運動。趙舒茜倒也膽大,沒大沒小地用手肘往鍾曉熙輕推一下,身子左右扭動,邊笑邊放聲說道:「厚呦〜〜曉熙姊,什麼日劇……很多人根本連戲都不看了啦──人家現在流行的都嘛是什麼YouTuber、網紅之類的直播主!就算要追劇也都快轉一點二五還是一點五,我還聽過有人用兩倍速在看的哩!」趙舒茜愈說愈起勁,大概是高亢音調和談話內容的緣故,引來周遭記者側目──瞳孔微微放大認出兩人的他們,眼神似乎是在說:這兩個傢伙怎麼會出現在這裡?無怪乎那些記者露出如此鄙夷的神情──儘管《現世異苑》是SING視界電視台近年來的招牌節目,去年甚至被提名金鐘獎,不過說穿了,其實就是無所不包、從內子宮聊到外太空的大雜燴談話性節目。舉凡娛樂八卦、社會時事、3C遊戲、養生健身、藥物美食……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沒辦法聊。坦白說,這類節目每家電視台都在做,只要臉皮夠厚,成本往往能夠壓得極低──從網路上隨時可以抄來一大堆資料,講過的話題也可以一講再講,反正這世上總有人需要打發時間。更重要的,連基本的「格」都不存在以後,還可以大剌剌置入各類商品行銷,搞到最後跟購物頻道沒兩樣。至於《現世異苑》得以從爛泥堆中脫穎而出的真正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製作人鍾曉熙,她除了能以新觀點切入別人談論過的舊主題外,還能掌握市場上的流行與風向,用鍾曉熙本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了解現在這個moment觀眾到底關心什麼。至於第二點優勢──依然是製作人鍾曉熙。從大學一年級寒假的電視台短期打工開始,到現在,在這個圈子苦熬二十多年,經歷各種領域的打磨,綜藝節目、晚間新聞、戲劇製作、真人實境秀……她培養出了相當可觀的人脈。因此,針對不同類型的議題,鍾曉熙都有門路請來重量級的嘉賓。所謂的重量級,指的不一定是研究者,更多時候,是在網路上擁有話語權──也就是現今所謂「聲量」的自媒體。而向來擅於結交朋友打好關係的她,往往能夠藉由新認識的嘉賓再認識更多不同行業的人物。這麼一來,她的人際網絡便能以等比級數的規模不斷擴展,猶如日以繼夜勤奮吐絲的蜘蛛將網愈織愈廣。一張結構精巧的巨大蛛網,對鍾曉熙來說,或許就和一幅絕美的畫作沒兩樣。在媒體嗅覺這樣敏銳的鍾曉熙面前擺弄什麼YouTuber和網紅──資歷尚淺的趙舒茜顯然搞不清楚自己跟著的女人究竟有多麼厲害。不過也不能全怪她,因為多數時候,鍾曉熙喜歡把自己裝得什麼都不知道。崇尚「無知之知」的蘇格拉底曾經說過: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這句話是鍾曉熙放在心底不跟任何人分享的圭臬。由於交際手腕高明,《現世異苑》可以說壟斷了所有深夜談話性節目的資源。樹大招風,難怪被某些記者視為「帶有新聞色彩的娛樂節目」──背地裡的說法則是:不正經的垃圾節目。批評者之中,僅有少數人仍懷著當代罕見的記者風骨,絕大部分,只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魯蛇心態。然而,仔細觀察,鍾曉熙之所以成功,並不單單靠著柔軟身段和攀親帶故──譬如今天的記者會。她和趙舒茜並不是因為太晚抵達記者會現場才會沒有座位,鍾曉熙是故意選擇站在最後頭的。如此一來,她可以全方位掌握整個會場的情況。有時,必須站得夠遠、保持足夠客觀的距離,才能察覺某人和某人之間幽微的關聯。而當中的關聯,往往可以牽扯出賣點。當然並不是每次都能奏效……可是,這一點,媒體就和警察一樣,即使明知道不一定會獲得成果,面對每一條或真或假的消息還是得付出同等的心力確認、追查、挖掘──得到獨家和偵破案件的快感肯定極其類似。鍾曉熙是這樣深信的。「欸、曉熙姊……那個人、是不是我們剛剛在外頭看到的啊?」雖然年紀輕,又看起來總漫不經心的,對於人事物的直覺卻相當敏銳。這是鍾曉熙把她帶在身邊的原因之一。順著趙舒茜的目光,鍾曉熙側了側臉看過去。她的視線停在一名男子身上。男子身穿黑色襯衫,鈕釦扣到喉結處第一顆,給人一種嚴謹、不苟言笑的肅穆感覺。年紀並不好猜,乍看以為四十出頭,那雙眼睛卻意外年輕,炯炯有神像兩顆沾了透亮甜漿的黑糖珍珠。「的確是。」鍾曉熙咕噥道。應該介於三十八到四十二之間吧。猜別人的年齡是她的職業病。一個人在人生中累積的時間就是所有判斷的基礎。「原來是同行啊。」趙舒茜煞有介事頻頻點頭,接著事後諸葛忙不迭說道:「果然,一看那張臉就知道是跑社會線的。」那張臉……跑社會新聞的臉……是怎樣的一張臉呢?除了那對發光的眼睛,其餘部位看不出一絲情緒──簡直像是戴著一張人皮面具。和處理二手資料隔著一層保護膜的自己不同,每天站在第一線面對各種陰謀犯罪和人倫慘劇的他們,善惡是非搖擺了,道德界線模糊了……為了鞏固普世的道德觀、維持人格的完整性,情感是不是必須變得愈來愈薄?是不是必須把各種感官往內收斂再收斂?最終,就成為趙舒茜口中的,那張臉。遙遙凝望著那張臉,鍾曉熙的思緒掉入稍早的畫面──由於記者會時間訂在下午三點,中午和廠商應酬的鍾曉熙決定直接從餐廳過去,於是和從電視台出發的趙舒茜約在刑事局大樓旁的連鎖咖啡店碰頭。餐會結束得早,鍾曉熙還沒兩點半就到了約定的地點。她熟門熟路點了一杯冰美式,順手將發票和零錢投入為孩童募捐的公益捐款箱。天花板挑高的寬敞室內還剩下不少個座位,但她用手肘推開厚重玻璃門來到外側木造簷廊。和大多數女人一樣,鍾曉熙不喜歡曬陽光,不過她很喜歡看著陽光照射在其它地方的樣子。那種間接的溫暖好像可以讓自己從身體深處分泌出什麼奇妙的激素。她翹起腳悠然躺入椅背,感受藤編的柔韌觸感一點一點從背部擴散開來。忙完這陣子以後,去東南亞的某個海島國家度個假吧──她如此心想。就在這時,她突然豎起耳朵。她聽見若有似無的聲響──砰、砰、砰、砰。雖然細微──砰、砰、砰、砰。但自己確實聽到了。挺直背脊的鍾曉熙下意識將塑膠杯擱上桌面,攀掛在杯壁上頭的水珠受到震動接連成串落下,像在透明的天空劃出一道道雨絲。是什麼聲音?鍾曉熙手臂搭上椅背左顧右盼。砰、砰、砰、砰──在四周交談聲和城市喧鬧中,鍾曉熙只被那節奏穩定的聲響吸引。到底是從哪裡傳來的?她在心中追問著。終於,她找到了答案。就在噴水池的另一邊,有一整排用來舉辦國內外各項展覽的大型建築物,從外觀看上去和倉庫沒兩樣,是近幾年流行的極簡工業風。建築物側面,和大塊草坪之間夾出的陰影中,佇立著一道身形頎長的輪廓。冷不防,有一樣東西從那道身影拋出,接著,砰,一聲,又回彈地面迅速反彈到身影裡頭──與其說彈回,倒更像是被吸進去似的。那傢伙在做什麼?被挑起好奇心,鍾曉熙站起身來從人來人往的石板路穿行而過,朝噴水池的方向直直走去。身後傳來水花濺灑的清涼聲音,她愈來愈接近那道身影。不再只是輪廓,對方的模樣逐漸被勾勒出來。是名瘦削的男子,下顎到脖頸一帶的線條非常銳利。即使籠罩在建築物鋪展出的陰影底下,皮膚仍然白皙到近乎蒼白沒有血色。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穿著──黑色上衣黑色西裝褲黑色皮鞋,一身黑的男子彷彿輕輕一個彈跳就會化成烏鴉飛往天空一樣。對,那種體格──不是單薄,而是猶如鳥隼般的精悍。砰、砰、砰、砰──男子反覆對著牆壁扔擲的,是一顆球。一開始,鍾曉熙以為對方扔的是網球,當初為了和丈夫的客戶打雙打上過幾堂課──先是察覺到聲響聽起來較為硬實,反彈的幅度也稍微低一些,最後是顏色,才恍然明白過來男子對著牆扔擲的原來是棒球。沒有精確測量,但鍾曉熙就是覺得男子扔出的棒球,總是準確擊中牆壁上的同一個點。難不成他想把牆壁敲出個洞來?鍾曉熙胡思亂想著。是在等家人嗎?想和孩子一起玩傳接球?鍾曉熙繼續漫無邊際想像著。不對──她很快否定自己。看起來不像是有孩子的人。而且,不只是孩子,或許連家庭也沒有。不得不承認,想像別人的故事時,鍾曉熙經常往悲觀的方向前進。「觀眾只會被戲劇性的人事物吸引──而所謂的戲劇性,其實就是悲劇性。」這是初入行時的製作人前輩告訴她的箴言。簡單來說,人性就是「見不得別人好」。「曉熙姊、曉熙姊!」趙舒茜踩著鞋跟極高的高跟鞋快步走近,同時揮動胳膊嚷嚷著。高中時代參加田徑校隊的趙舒茜從短裙裙襬露出一雙膠原蛋白飽滿欲滴的長腿,加上旺盛新陳代謝所帶來的面部肌膚Q彈緊緻、腰臀脂肪燃燒快速──這種種都讓鍾曉熙意識到雖然兩人同為女性,卻像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物。鍾曉熙收了一下下巴作為含蓄的點頭。「曉熙姊好早到喔!曉熙姊妳在看什麼──」趙舒茜立刻發覺鍾曉熙的注意力已經從自己身上移開。她目光緊跟著追過去。「是曉熙姊認識的人?要過去打聲招呼嗎?」說著,她已經從包包裡掏出名片夾。「不認識。」鍾曉熙立刻答道。聞言,趙舒茜隨即將準備好的名片推回小巧的金屬匣子。「這樣喔。那我們要不要先過去占位子?」「不用這麼著急,五十分再過去就可以。」鍾曉熙看了一下手錶,還有五分鐘,收回視線時不自覺又往牆邊瞄過去。男子不見了。幾秒鐘前還站在那裡對著牆壁投球的男子,一閃神,就不見了。要不是有趙舒茜作證,鍾曉熙恐怕會以為自己是大白天見了鬼。「難不成……真的飛走了?」帶著無來由的調侃意味,鍾曉熙細聲嘀咕著。「什麼飛走了?」趙舒茜彎下身子湊近鍾曉熙的臉想聽清楚她說的話。「沒什麼、時間差不多,我們慢慢走過去吧。」鍾曉熙轉身邁開腳步,踏上石板路的鞋跟聲格外清脆。趙舒茜連忙尾隨,很快便將落後的半步距離追趕上。她調整了一下眼看就要從肩膀滑落的包包,從鼻子噴出笑聲說道:「我認真覺得,像這種啊、舉辦在下午讓人昏昏欲睡的記者會,根本是故意的嘛!」鍾曉熙聽得出來她的弦外之音。實際上,自己心中也是這麼想的:故意選這種時間,簡直就像是在避風頭。吱──突如其來的高頻刺耳雜音強行阻斷鍾曉熙的思緒,一把將她從稍早的回憶裡拽回來──她望向舞台。原來是有人抓起了麥克風。尖銳岔音過後,偌大會場陷入決然的寂靜。有那麼一剎那,面對著人群的薛博澤甚至懷疑是自己耳聾了。眼前有一屋子的記者,怎麼可能那麼安靜呢?薛博澤在內心發出疑問。「那麼,我們的說明記者會,現在正式開始──」負責主持記者會的女警于晴華尾音尚未徹底收束,只見瞬間閃光四起。伴隨喀嚓喀嚓此起彼落的俐落聲響,一眨一眨的鋒芒出乎意料刺眼。剛剛以為自己聾了,這會兒,又以為瞎了。就在薛博澤繃緊下顎反射性別開臉試圖閃避那些光亮時,餘光裡,瞥見一名同仁匆匆小跑步過來,將另一支麥克風遞向坐在自己左手邊的刑事局局長。不曉得是不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總是一臉緊張兮兮的局長看起來像極了兩丸眼睛向外凸出的燈籠魚。滋滋、滋滋──麥克風發出細微雜音。上帝之手。沒有任何預兆,這個詞宛如意外造訪的客人叩叩登門,突如其來竄進薛博澤的腦海之中──HandofGod。這是所有足球迷一定都知道的專有名詞,指的是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在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二日世界盃足球賽與英格蘭的半準決賽對戰裡,用手將球攻入球門的那顆歷史性進球。這位當紅球星彼時的說法是:AlittlewiththeheadofMaradonaandalittlewiththehandofGod。最普遍的翻譯為:上帝的手,馬拉度納的頭。緊接著,不知怎地,他又悠悠想起高中歷史課,草綠色窗簾、不斷旋轉的風扇、永遠留有灰白色指紋的玻璃窗……教到歐洲近代史的時候,站在黑板前留著一頭中分髮型的老師提到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亞當.斯密影響深遠的經典著作《國富論》一書裡頭,提到了一隻「看不見的手」(invisiblehand),之後被學者用來詮釋自由價格機制(freepricesystem):市場運作在冥冥之中猶如受到神的指引一般,因此,也有人稱之為「看不見的神之手」(invisiblehandofGod)。從前。現在。薛博澤漫無邊際想著……那麼,如今、這個當下,是不是也有一隻無形的手從眾人舉目所不能及的制高點操弄著這一切?喀擦喀擦喀擦喀擦喀擦喀擦喀擦喀擦喀擦喀擦。大家還在拍,拚了命地拍。薛博澤感覺自己的腦袋像是被那一道道迸射而出的光刃捅成蜂窩,嗡嗡嗡嗡嗡嗡──被攪亂的思緒讓頭殼劇烈疼痛起來。不過,奇怪的是,在這樣混亂的心境下,記憶居然反而變得無比清晰。關於那起案件──事發之初到此時此刻的現在,薛博澤才真真正正準備面對。對……舉辦這場記者會的原因、自己必須坐在這裡成為眾矢之的的原因,都得從前天晚上那起案件開始說起。
鏡文學
科幻科技
# 科幻
# 犯罪
# 科技
# 瞬間正義
# 預防犯罪
鏡文學
1
2
探索
最新消息
作者一覽
關於
關於我們
公司簡介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幫助
常見問題
合作洽詢
聯絡我們
追蹤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