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谍报小说《叛国者》问世 ——“少康专案”史实改编!演绎1949年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情报战-鏡文學

镜文学记事

两岸谍报小说《叛国者》问世 ——“少康专案”史实改编!演绎1949年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情报战
文|  2023-05-25


曾任端传媒总编辑的李志德,2020年入职镜文学,经过两年半的田调及写作,即将在5月26日出版谍报小说《叛国者》。这是李志德第一本长篇小说,他透过大量的调查采访,搜集两岸情报战的第一手资料,加上生动的情节及人物的撰写。镜文学相信,《叛国者》堪称1949年以来两岸经历冷战热战之后,台湾最被期待的一部谍报小说。


《叛国者》一书所改写的“少康专案”,发生于九〇年代李登辉执政时期的第三次台海危机。当时,台湾情报局策反因六四事件对国家灰心的中国解放军少将刘连昆成我方间谍,最终行动失败,刘连昆遭处决。


而《叛国者》出版的此时,仿佛时空轮回,正是第四次的台海危机,且中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版《反间谍法》。在台湾,“保密防谍”的口号也随著中共升高台海情势重新响起。也正好就在这时,遭到中国秘密拘捕的台湾八旗文化总编辑富察被一部分人士指控为“间谍”。被问到这个问题,李志德认为,间谍是种罪名,“要指控,首先你要有证据。不然就是抹黑造谣。”


李志德说,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台湾社会虽然时时处在严酷的国安危机里,但对于“识读间谍”这个议题,往往囫囵吞枣,任人胡乱带风向而不自知。他希望从包括《叛国者》在内更多的间谍故事,能让台湾人更认识国际政治环境里这个“必要的阴暗面”。




《叛国者》

李志德 著

出版日期:2023/5/26



改编自“少康专案”,九〇年代台湾打入中共的最高层级内线间谍

国防部军事情报局1991、92年在解放军高层建立内线情报员,全案代号“少康”,前后有两位情报员:总后勤部大校邵正宗和少将刘连昆,代号分别为“少康一号”和“少康二号”。“少康二号”刘连昆尤其重要,他从1992年一直为台湾工作到1999年。其间经历1995、96年台海飞弹危机。刘连昆提供的情报,让台湾(及美国、日本)提早掌握中国发动演习的意图,对于阻止战争爆发,维持台湾海峡和平有著非常重要的贡献。


“少康二号”在1999年遭中共破获,刘连昆、邵正宗被处死。刘连昆为何被破获,军情圈一直有不同说法。但最流行的说法是李登辉在1996年总统选举宣传场上,宣称解放军发射的飞弹是“空包弹”,泄露了刘连昆交付台湾的机密,让对岸反情报部门觉察有内间,最后查到了刘连昆。李志德说,李登辉的“空包弹”这种说法,几乎成了“少康专案”失败的历史定论。但就情报专业来看,这样的论断很不周全。李志德透露在写作过程里访谈了多位情报局的退休情报官,虽然他们都不曾直接接触少康专案,大部分对李登辉也难以认同,但不只一位退休军官认为,实务上要发掘、逮捕一个敌方的内线谍员,不可能因为一句话、一条线索就能成功。


 但对李志德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谍报的公开资料有限,因此他只能重拾记者本能,透过大量调查采访,秘辛和情节,构成了这部小说。至于真实事件,为什么不是以报导文学呈现,而是用长篇小说处理?


李志德表示:“这是认知作战。当时定义这个事件的人,有‘他’的政治目的,有‘他’的历史诠释,如果所有人的认知,就停留在‘他’要的那个阶层上,这对台湾的历史是很大的伤害。但你再怎么采访,都是片面之词堆叠起来,不等于真相,也穿不过新闻写作的墙;反而透过文学的手法,我们可以还原出人类情感里共同认可的、暂且叫做真相的东西。”同时也增加读者对情报员这个行业的认识,进一步对阴暗权力的运作有所认识。



情报员,他是一名爱国者,历史上他却是一名“叛国者”

“我用一个故事告诉你,一个间谍案的侦破,其实有好多好多的证据。”李志德除了重新提供“少康专案”和两岸情报战的观看面向,他也书写了情报员的为难。


李志德认为,间谍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志向、好恶,对自己人生各有不同的期待。他强调,在写作时,他尽力让《叛国者》里没有一个“刻板的‘坏人’”,角色间互相碰撞时而造成悲剧,但每个人都是依照自己的意志来追求生命的成就。希望读者能看出这一层滋味,这不仅是为了让小说好看,更是因为人的生命,本就是如此。


李志德在小说中设计了两位“不合时宜”的人物,他们抱著民主自由新中国的大梦,但在对岸那样一个历史上少有的专制与封闭的体制下,这样的期待,却突兀得“不合时宜”,而这其中的为难,也决定了两位人物在故事中的命运。“每个时代、每个体制里都有‘不合时宜’的人物存在;在台湾,不合时宜就不合时宜,但在中国,不合时宜,就只能去死。”透过一个间谍案的侦破,立体化了两岸之间的差异。



父亲是情报局解码员,他也解父亲这个密码

《叛国者》一书,同时对情报员工作情节的描写也相当细腻。说话像密码的李志德,事实上便是情报局的解码员之子,父亲的工作如果用影视的比喻,就像是电影《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中,班奈狄克.康柏拜区(Benedict Cumberbatch)饰演的艾伦.图灵,而父亲解码,他也解父亲这个密码。


父亲向来不谈工作,李志德就从生活推理。记忆中,下班的父亲常带一个装有饼干、锅巴或冰棒等零食的黄色牛皮纸袋回来,纸袋上,写了几个代码般的大写英文字母,父亲把零食拿出来,会再把纸袋撕碎,一下、二下、三下……父亲撕著撕著,撕成了难以辨识的碎片,才丢进垃圾桶,李志德发现,那是某种专业训练。


后来电脑崛起,人脑解码就此化为古老的手艺,出于个人兴趣的李志德,也拿过几本讲密码原理的旧书去问父亲,但父亲的第一反应是:“你问这个干什么?”对父亲来说,那是一门机密的学问,是个不能对外人讲的世界,因为父亲退休前,一直是完全封闭的状态。


面对父亲神秘的职业,难道从小写到作文题目〈我的父亲〉时,都是虚构写作?“对,就写他是个公务员或军人,写到那些形象里去就是了。”李志德回答。


《叛国者》一书,于5月26日正式上市,7月1日下午二点在“左转有书”书店举办新书分享会,由作者李志德与作家朱宥勋进行对谈。


《叛国者》作者简介

李志德


1969年生的天蝎座。

二十馀年的记者生涯。

情报工作人员的后代。

主要兴趣集中在台湾政治、军事、两岸关系、中国和香港。

待过《联合报》、《苹果日报》、自由亚洲电台、公视新闻部,并曾任《端传媒》总编、《镜周刊》文化组副总编辑。曾出版《无岸的旅途:陷在时代困局中的两岸报导》、《海风泱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