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一個新的人,於是先成了獵物——專訪吳曉樂《致命登入》

想成為一個新的人,於是先成了獵物——專訪吳曉樂《致命登入》

聽吳曉樂說話,讓我想起運動球員在抽球,速度加力量,一球必殺電掣般。她說自己最討厭理所當然這四個字,所以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開始,她就努力用小說跟社會商榷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散文集《你的孩子》給親子教養議題一記殺球,嚇壞望子成龍的爸媽;長篇小說《上流兒童》瞄準階級,是晉身上流的諷刺劇也是道德劇;到了第二本長篇《我們沒有祕密》,吳曉樂更是頻頻走位,捕捉性侵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面貌,以及難以言傳、說出來過於毀滅的情感欲望。不漏接一顆球,以及人物一絲絲的心理變化,哪怕再幽微再刁鑽,她都有能力命中。《致命登入》吳曉樂著出版日期:2021/12/31《致命登入》是吳曉樂第三本長篇小說。她說這本是與距離自己最近,調動她最多生命經驗的一本,「裡頭有很多部分是從我身上切出去的」;也是她放鬆來寫,寫最快樂的一本,「這本小說是我獻給網路遊戲的情書。」「但這樣說好像有點噁。」吳曉樂隨即補上這句。躺平再努力起身的主角《致命登入》寫內卷躺平的主角陳信瀚沈迷網路遊戲「世界樹」,爸媽鎮日為此擔心,害怕兒子成為媒體報導、主流社會眼中的「御宅族」、「繭居族」。通過「世界樹」,陳信瀚結識女孩夕梨,又因為夕梨,陳信瀚起身面對這個他早已厭棄的世界。原來陳信瀚二十歲那年出了場車禍,自此獲得超能力,能看見人之將死,身上有黑霧纏繞。夕梨身邊,也有黑霧。隨著陳信瀚追索夕梨的下落,發現背後有個先勾引後要脅女性的組織,以當下的話語來說,就是大型PUA(pick up artist,是1970年代在美國出現的男性搭訕女性教學。最初是為了「幫助」社交技巧較差的男性接近女性,之後演變為利用心理學技巧,包括虛假人設、孤立目標、情緒勒索、貶低對方、情感虐待等勾搭、引誘女性,以發生性關係)集團,只是更恐怖更血腥。不善言語足不出戶的宅男,面對擅長用語言羅織陷阱的玩家,怎麼看都會輸。在此,吳曉樂設計了一個旋轉門——網路遊戲「世界樹」——動搖既有關係。人們以為自己只是登入遊戲,卻不知道也是向陌生人打開自己,而且在匿名與虛擬的保護色中,人們更坦露無遺,更容易受傷。陳信瀚登入遊戲,打開自己;想躺平的年輕人,最後卻在現實中站了起來,「這不是一個要解謎的小說,而是主角的英雄之旅,只是有點爛,但我很喜歡陳信瀚拯救人的方式,很拙,搖搖晃晃的,還是走出了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走得很遜也沒關係,這是吳曉樂寫這本小說想分享給大家的。因為自絕於社會的主角原型其實來自她身邊友人。「他以前都很成功,考上很好的國立大學,但社會好像就因此不允許他失敗。我們社會有個線性的想像,人到了幾歲就該怎樣,不隨著線性前進的人,就好像卡住了。問題是當事人知道自己『暫時卡住了』,而且旁人對他的認知一定沒比他自己多,可是他沒有能力去講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這時其他人的守望,很容易變成功利性的刺探與對異己的畏懼,吳曉樂說。就像陳信瀚的父母整天懷疑兒子會變成罪犯。吳曉樂的結論是,「人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結蛹羽化,不要去打擾正在結蛹的人。」三十歲之後跟寫作和解這樣溫柔的提點,也源於吳曉樂反過來想自己的人生。「我很多朋友工作到想自殺卻不敢辭職,彷彿辭職是對自己努力的否認。這讓我想到,原來我早就做過這種看起來好像在否認自己努力的決定。」吳曉樂指的是幾年前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她放棄考國考,自此走上一個旁人眼裡有點顛簸的道路,包括寫作。「寫前面幾本時我還不確定要不要創作,我是一個比較飄撇的人,常常覺得什麼都很好玩,很難對某個東西專情。寫第二三四本時,都在很痛苦的階段,我一直想證明自己是一個職業寫作者,告訴自己出手都要有八十分才及格,所以寫的時候很焦慮。反而是31、32歲後,我開始認真去想成為一個寫作者,便放鬆了下來。寫《致命登入》,就是跟自己說『OK啊,已經做了這麼多次,你可以的。』」覺得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寫作者,為何反而可以放鬆?「到了30歲,我發現很多朋友都羨慕我,但我很納悶,因為我工作很不穩定,也沒年終。他們告訴我,我所有的工作成果都可以留下來,而且上面會寫我的名字,這是我從沒想過的看待寫作的角度。」「以前我只覺得寫作是需索無度的朋友,我得付出很多才能換取它的陪伴。當其他人焦慮自己拚死拚活可以留下什麼,我才發現寫作一直陪著我,忽然間就覺得很幸福。」吳曉樂談寫作,像是在談論一段曾經緊張兮兮的關係。而現在,她開始享受了。正因為這樣,《致命登入》成為你最樂觀的一本小說嗎?我問吳曉樂。「是,寫上一本《我們沒有祕密》,會覺得快樂是比較膚淺的感情,現在覺得快樂或許膚淺,至少可以讓人活下去。另一方面,這本小說每個東西都是我衷心想講的。最核心的是而且我希望大家做到的是,人一定要原諒自己,就算現在很想死;親友們或許看不起你,但他們更不想看到你的屍體。」「賴活比好死好太多了。」總是試著得分的吳曉樂似乎有了小小的休息片刻。▲正在玩《血源詛咒》的吳曉樂。吳曉樂稱自己很多對世界的理解都是透過網路遊戲來的,所以《致命登入》寫盡了網路跟現實如何雙向滲透,彼此影響,「是一本獻給網路遊戲的情書。」《致命登入》出現許多遊戲關卡,也都是吳曉樂憑藉過去玩《仙境傳說》跟閱讀尼爾蓋曼《北歐眾神》來的靈感。吳曉樂說,設想遊戲跟寫小說帶給她同樣創造的樂趣。(圖/吳曉樂提供)誰讓女性容易成為獵物在網路時代都要進入元宇宙的現在,為何回頭寫網路遊戲?吳曉樂說她熱愛玩遊戲,「我家有四個PS4把手,每次朋友來都會問我是不是我男友的。我很討厭有人開玩笑說『PS5到了,還好我老婆認不出來,說那是數據機。』我只想說,那些人好落伍,拜託,我甚至會加價,只為了早點買到最新的PS!」《致命登入》裡,內縮的主角通過遊戲連結世界,而這個虛擬的連結改變了他與別人的現實。吳曉樂說,「我真的相信打電動的小孩不會變壞,因為這就是一項技藝,是中性的,端看人們怎麼操作它。我想的是,我們在匿名性很高的領域可以達到很親密狀態嗎?如果達到了,會變得怎樣?」吳曉樂的思考是,網路世界不是缺乏現實的領域,相反的,它緊緊與現實連結。如同小說裡寫的,「我們只是還沒有找到夠好的形容詞,描述這個存在已久的世界。」人們在網路遊戲創建新的角色,投射出成為一個新的人的期待,而這個期待會使人成為獵物——通過強大的訴說欲望形塑新的自己。然而正在傾聽你的人也有欲望,那就是捕獲你。所謂的PUA。吳曉樂認為,社會讓女性更容易被PUA。「因為女生從小到大常常被告知自己低人一等,例如長輩會跟女生說不會做家事以後怎麼嫁得出去。」她自身的經驗是,「我以前會在臉書寫自己的憂鬱,現在不會做這件事了,因為總會有人敲我,跟我說他們很看好我,但我哪裡做得不好可以更好——他們通常有老婆,我也有男朋友。如果我當時是在找愛的話,可能就會讓自己落入危險。」吳曉樂說,《致命登入》摸到這個容易讓女性遭受PUA結構的邊了,但意識到結構之後呢?「我們不該先要求女生,而是該要求社會。我很討厭以愛為名的罵,或帶羞辱的教養。這脈絡放在男女關係上,就是PUA的情人。社會談教養都是動機決定一切,只要動機是善良的,不管當事人多痛苦,都可以被原諒,而當事人還得去諒解對他PUA的人。我想要商榷這件事。」那是當PUA者擺出自己的脆弱面。「他們講出自己的痛苦,只會讓受害者更痛苦,因為受害者無法單純、好好的受害,還得體諒他們。伴隨的道歉,也是有目的的,往往是為了縮小傷害範圍的道歉。」「為什麼好好道歉這麼難?」吳曉樂丟出一個沒有回應的球。寫《致命登入》的過程中與完成後,發生好幾件與小說相應的社會事件,從台灣疫情期間暴增的網路交友詐騙,到小玉Deepfake案與立委家暴案,以及各領域層出不窮的 PUA受害故事,「這讓我開始思考身為寫作者,我能做的是什麼?作家得做到哪個地步?一個作家跟文壇的距離該保持到怎樣?而這些跟我個人的身分有衝突嗎?」為何有衝突?「女性的書寫常常被認為是不重要的,而女性的書寫身分總是很輕易就被剝奪,就像立委被家暴,大家只會記得她是被打的立委,不會記得她提過什麼法案。」「如果我倡議過多,會不會被定義成一個愛惹麻煩的女性,而不是一個愛惹麻煩的作家。」儘管前面說《致命登入》是她放鬆寫的作品,然而吳曉樂仍像比分落後的選手,拚命瞄準回擊。是因為對手太無形又太具體,且總是遙遙領先嗎?或許,書寫本身就是抵抗,她在不知不覺中保持了戰鬥姿態。

+ More
失語的人,問起公理與正義的問題──專訪唐福睿《八尺門的辯護人》

失語的人,問起公理與正義的問題──專訪唐福睿《八尺門的辯護人》

《八尺門的辯護人》是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首獎作品,講述來自三個族群的三位陌生人,同為一個不能發聲的異鄉客死刑犯請命,直球對決廢死議題;獲評審一致同意給予首獎,且得獎後已開啟影視化。作者唐福睿法律系畢業,曾任律師五年,轉換跑道來創作順風順水,因為他從律師訓練悟出創作之道,同時抱持「要寫,就要寫最爭議題材」的決心。他表示這部作品寫來就是要拍的,先是劇本概念才寫成小說。創作欲望強烈,是當過律師對法律失望,發現正義只能在文字中實現嗎?他的答案很直觀,影像文本就是要接手現實難以處理的議題。當人們看不見或不願看見,那就拍給他們看。社會有其形狀,層層疊疊的網,篩掉某些想往上爬的人,同時有人自大小不一的孔洞間墜落——墜到最底粉碎時,人們一邊收拾自己,才一邊發現原來這就是社會具體的樣子。名為安全的網,卻總是有缺口的結構。唐福睿曾是結構裡的人。法律系畢業的他,曾任律師五年,之後考上公費留學,赴美國加州藝術學院讀電影導演碩士學位。回台後,他拍了第一部長片《童話世界》(2022年上映),之後交出小說《最刑島》(後改名《八尺門的辯護人》),獲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首獎,並將親自改編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唐福睿 著出版日期:2021/12/10從律師轉創作,唐福睿不諱言過程很順利,「一方面我從小就有創作夢,學生時代會拿V8拍東西,一方面是因為有法律訓練。律師訓練其實有助創作,寫訴狀陳述事實很重要,必須在矛盾的資訊中盡力找出合理的說詞,然後將它寫得很真實很具說服力,再來是幫助我找資料與整理。」「寫劇本甚至小說,都需要有條理,大眾化的故事尤其需要條理。」唐福睿點出一般人對創作抱持天馬行空的迷思。從披著律師袍的人到持攝影機的人——還當了幾回拿筆的人,出入法律建構的的世界,唐福睿看見了結構,並且要其他人一起看見。唐福睿談創作的動力,「就是看見了有趣的事,心想啊居然是這樣,不能只有我知道。」把不被看見的,拍給你看。看見了什麼?當過律師,卻總是在文字裡挑戰法律,是因為走過一遭才發現正義只能在虛構中實現嗎?唐福睿「哇」了一聲說:「你這個問題很好。」以虎口托著下巴沉思了一會,接著說:「理想跟現實當然有落差,但我不是鑽牛角尖的人,所以不會絕望。」儘管如此,從《童話世界》到《八尺門的辯護人》,唐福睿持續塑造被現實絕殺又奮力一搏的律師主角。他曾在《童話世界》獲「拍台北銀劇本獎」的感言提到,「如果真實發生的事件都無法改變這個社會,那麼電影就該從那邊接手。」照見現實不見之處如何接手?唐福睿說:「要寫,就要寫最爭議的。」首先是《童話世界》。電影劇本於2018年完成,聚焦補習班師生戀,探討法律體系中殘存的父權,「最初我想寫一個跟權勢性侵議題有關的作品,於是開始胡思亂想,想說那就來寫『法律三部曲』。接著,我想到死刑。」「死刑存廢是法律系都碰到的議題,而且社會歧見很大。」於是我們迎來《八尺門的辯護人》——至今最直球對決死刑的本土創作,質問且撼動每一派人馬對死刑的立場。小說講述基隆八尺門部落出身的阿美族律師佟寶駒,以公設辯護人身分為一起移工殺人案辯護——印尼漁工Abdul-Adl於八尺門持刀殺害前船長一家三口,包括一名幼兒。不幸的巧合是,被害者正是佟寶駒的族人。背負鄉親的憤怒與新聞炒作,佟寶駒一度想放棄,接連遇到即將當法官的替代役男連晉平與印尼看護Leena;前者助攻,幫佟寶駒找出法律死角,後者擔任被告的印尼方言通譯。一個奇妙的組合於焉誕生:年過五十的原住民公設辯護人與法官世家出身的替代役青年,加上篤信伊斯蘭,試圖從信仰中找尋自我的印尼少女。三個陌生人,三個族群,為一個不能發聲的異鄉人請命。▲唐福睿(左二)帶領《八尺門的辯護人》劇組讀本。小說得獎後旋即啟動影視化改編,評審一致認同小說完成度高,角色有挑戰性,議題具急迫性,更是台灣少見的法庭類型。(圖/鏡文學)掙扎且迷人的角色這組合看來突兀,卻有不得不的使命。唐福睿說自己創作最先想到角色,「讓角色在故事中對照,既衝突又相互成長。」佟寶駒跟連晉平的父執輩便是其一,前者背棄、逃離自己的出生地,才獲得相對不錯的社經地位,卻因不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身分而掙扎;後者連晉平的爸爸是法官,還有一票法官叔伯,回家就坐擁法律男孩俱樂部,並且很輕易的晉身其中。這樣的階級不對等,透過佟寶駒,便成為鏗鏘有力的陳詞:「一個人要有多幸運,才能像諸位一樣,坐在舒服的位置上,認定這世界十分溫柔,而我們擁有絕對的權力,對罪犯殘忍?」然而,唐福睿說:「他們很不同,卻有相同要對抗的東西——父執輩加諸他們身上的。」佟寶駒面對的是父親那邊部落的不諒解,為什麼要幫一個殺死自己族人的外人辯護,為什麼不認同自己的出身;連晉平則要對抗「像父親一樣」的期待,要他乖乖順著法律男孩俱樂部指引,成為一樣平庸的優秀大人,「先是幻滅,而後成長。」同樣來自印尼的Leena與Abdul-Adl也是一組對照,同樣漂流異鄉,卻面臨截然不同的命運。Leena或許是小說中最振奮人的角色,因為她是一個被喚醒的靈魂;從怯懦到堅毅,從對信仰動搖到藉由反省教義,獲得更強大的信仰。值得注意的是,一別總是被人拯救的女性角色,小說裡的Leena能夠自救——不用被男人,也不用被台灣人拯救,反倒看見了佟寶駒與連晉平都未能察覺的自我優越,「我想要有一個非台灣人角色在看著台灣人,帶出第三方的想法,從自我懷疑到長出自己的力量。」小說還有許多組對照,其中最終極的,或許是書裡的角色與讀者。面對無力申辯的罪人,你會如何選擇?是轉頭檢視法律——思考他為何這樣?還是闔上書本關掉電視,讓他或她的遭遇留在小說或新聞裡。不過是又一個倒霉鬼,反正不是我,你告訴自己。當小說不止於虛構真是如此嗎?這關乎小說的創作起源。「構想階段我還在美國讀書,有次遇到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官員,他跟我提到台灣有所謂的黑戶寶寶——失聯移工所生子女。因為她曾處理領務,所以有這方面的經驗。這些黑戶寶寶總有一天會長大,也就是說會有更多不被看見的族群。」據移民署統計,截至109年6月止,有超過5萬名失聯移工,其中生理女性有3萬多人。若其中三分之一女性懷孕,就有將近1萬名黑戶寶寶誕生。最近,失聯移工議題也因疫苗政策浮上檯面。唐福睿表示,寫《八尺門的辯護人》時想到以前家裡的外籍看護,「我自認不是一個冷漠的人,回想起來卻完全不認識她。我們同在一個空間那麼久,卻完全不了解彼此。這讓我想,這會不會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如果是,會造成怎樣的後果?這便是《八尺門的辯護人》的終極叩問:一個無法幫自己辯護的人,一再落進台灣法律的未盡之處,除了被這個有缺漏的司法系統判死刑,還能如何?其中的諷刺是,那個不曾接住他的網,最終卻不放過他。「最可怕的是,小說裡的案例真的有可能發生。」唐福睿說。不諳台灣法律系統與語言的移工,如果有犯罪嫌疑,將沒有資源也缺乏為自己發聲的能力,而這關係到台灣司法有所缺漏的通譯制度。細心的讀者,很快就會發覺《八尺門的辯護人》的案例並不新鮮,其實有所本——1986年的湯英伸案。鄒族少年湯英伸被誘騙到台北工作,遭雇主扣留身分證,還被迫超時工作,酒後與雇主起衝突,殺死其一家三口,最終被判死刑。這是唐福睿有意為之。他也讓小說提到本案與湯英伸案的相似,「三十多年,什麼都改變了,也什麼都沒變。那種對於殺戮的執著,依舊炙熱而濃烈。」為什麼我們還需要重述一遍湯英伸的故事?答案便是唐福睿說的「這一切真的有可能發生。」小說之外,歷史也可能重演,打臉我們自詡的文明。因此,《八尺門的辯護人》看似講了一個戲劇化的故事,其實是台灣社會殘酷的回音。▲唐福睿說自己沒有想當大律師,所以對法律沒有太多失望,然而他筆下的律師主角仍燃燒理想,奮力一搏。他曾用「不施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形容角色,我覺得也是他個人的投射。(圖/鏡文學)不要只想說服讀者我好奇,寫死刑,唐福睿是否在寫之前就有個人的價值判斷?「寫之前,我的立場就很清楚,反對死刑,但寫完反而不那麼肯定了。寫小說讓我可以整理想法,寫完更能感受死刑的艱難。而我同時自我要求,小說不能只是在捍衛自己的想法,要有其他見解,不要讓讀者覺得就是在看一部說服他的教科書。」「我不想指責,而是讓各種聲音出現。」唐福睿說。或因如此,《八尺門的辯護人》裡有一位堅定反對死刑的法務部長陳青雪,堪稱全書最複雜最迷人的角色。然而她不鄉愿也不濫情,只有她明白台灣該如何面對死刑的艱難。小說最後,她維護了自己相信的價值,並且成為小說最大爆點。談到陳青雪,唐福睿說,「念法律的大多反對死刑,我想要找出其中的共通點,於是放在陳青雪身上。反對死刑,當然是理想化的東西,而法律是社會進步的下一個階段,引導我們走向更好的世界,直到所有人都可以被保護。只是這個過程,要如何運作?」「不施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啊。」唐福睿如此形容這角色。最後我問唐福睿,希望讀者看完這個故事,更相信法律還是更勇於質疑?「我希望能讓大家輕輕晃動腦袋裡的想法,哪怕只是心底有個很微弱的聲音說『或許我可以重新思考這件事。』這樣就夠了。」「現實中法律永遠有盲點,但人們努力讓它接近完美,是那個讓它接近完美的衝動,讓我想探究死刑。」唐福睿撿起網破掉的地方,悉心修補,以文字接回現實。以免有人再次掉落,問起公理與正義的問題。

+ More
虛無少年,用故事擴增虛無宇宙——專訪楊鐵銘《借刀殺人中學》

虛無少年,用故事擴增虛無宇宙——專訪楊鐵銘《借刀殺人中學》

《借刀殺人中學》是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評審獎作品,該作評語是衝突設計清楚,人物與結構完整,草蛇灰線最後成燎原之火,彷彿已可看到影視化後的模樣。小說以澳門為背景,敘述一椿錯綜複雜的校園奇案,有人被出賣,有人付出生命,有人自以為行使了正義,同時伴隨毀滅。作者楊鐵銘來自澳門,現就讀台藝大電影系。《借刀殺人中學》從校園奇案映照澳門社會的頹敗,他卻表示這不是一本鄉愁之作,甚至不認為小說是在批判。因為創作於他是遊戲,現實中,他則是永遠的局外人。《借刀殺人中學》楊鐵銘著楊鐵銘正延畢中,說話有種在同齡間甚至比他大的人身上都少見的氛圍——明亮的虛無感。「生活很大程度是沒意義的,我希望人們在這沒意義的宇宙開心。」在虛無中製造樂趣,楊鐵銘說這是他喜歡說故事的原因。虛無很常見也很容易,但明亮的虛無相信世界沒有意義同時相信自己,則不然。談到這次獲獎的小說《借刀殺人中學》,楊鐵銘直接說是失敗之作,並認真為我分析哪裡失敗。一部明亮的虛無小說正當我心底冒出陣陣冷汗——畢竟這篇採訪的出發點是他的作品,也開始想:一個直言自己失敗的創作者是如何煉成的?如果自認失敗,楊鐵銘又抱著怎樣的心在創作——此心與初心,是否有所不同?以及,那份明亮的虛無感究竟從何而來?而《借刀殺人中學》正是那份明亮的虛無的文字體現。小說以澳門一所中學為背景,敘述男主角「張儒行」——一個只想躺平的年輕人——高中畢業後打算找份澳門鐵飯碗——到賭場當荷官,然而母親因為張儒行父親生前嗜賭成性而反對。此時,校園中來了神祕的轉學生「楊思淮」,三番兩次接近張儒行。此後,兩人相繼捲入各式事件,包括離奇的死亡。讀者能隱約感知楊思淮是幕後黑手,卻無從揣想這樣大費周章是為何,因為《借刀殺人中學》是關於自我毀滅也是自我完成的小說。一如楊鐵銘散發的明亮的虛無感,相悖卻在小說裡順理成章。《借刀殺人中學》還有個縈繞不去的幽靈——澳門自身,更準確的說,是與賭場難分難捨的澳門。「澳門什麼時候變成這樣?」——楊鐵銘讓他筆下的人物丟出這問句。他筆下的校園光怪陸離,失常倫理,儼然成為澳門的參照。當張儒行望著富麗堂皇的威尼斯人賭場,對楊思淮說道:「有威尼斯替我們頂著呢,怕什麼?」楊思淮只是笑回:「那它被壓垮了之後呢?」便帶出了賭場與澳門的關係。人們仰望它,害怕它倒下,又被它的陰影籠罩。▲楊鐵銘小學二年級舉家搬到澳門,初到澳門因為不會廣東話而被霸凌。一塊只想躺平的土地在澳門,荷官是當地人的鐵飯碗與職涯的底線,因為入職門檻低,同時受政府保護,不允許外籍勞力輸入。因此,像小說主角張儒行這般對未來無遠大志向或成績不理想的年輕人,很可能投入畢業即投入荷官工作,「澳門政府2009年修法將賭場員工年齡從18歲提高到21歲,正是為了避免這現象。」楊鐵銘補充。澳門人如何看待賭場?「很矛盾。澳門人會抱怨旅客太多影響生活,但談到錢、醫療保險,就會沉默,一方面很多人的家屬都在賭場工作,可以享受各種優惠。這很現實。」澳門人為此掙扎嗎?楊鐵銘的回答出乎我意料且直白——「其實他們的兩難沒有拉扯,只停留在抱怨。香港人都叫澳門人『澳豬』,因為被中國養得很滋潤,即使不滿也只是口頭講兩句而已。」「例如我家附近最近蓋的(氹仔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走廊,政府把斑馬線都塗掉,花了三、四億,很多人質疑,但還是完工了。在澳門,政府到處修路,一年四季都在修,因為要給很多人餬口。大家有錢拿,就不會抱怨。」「我爸常說澳門是風水寶地,沒有地震,颱風也沒台灣多。澳門人的理想就是安居樂業。」因此,主角張儒行某方面而言像澳門人的縮影,同時,張儒行愛看武俠小說,認同王道俠義,卻是行動的侏儒。與之相反的,是楊思淮。他沒有理想,卻是推動整部小說的核心。虛無的動力,動力的虛無,在《借刀殺人中學》裡反覆出現。楊鐵銘讓小說人物問「澳門什麼時候變成這樣?」諷刺的是,真正的澳門人或許不會有這個疑問。因為博弈產業比楊鐵銘更早抵達這塊土地。這關乎楊鐵銘的出身與遷徙。▲楊鐵銘21歲於澳門地標澳門塔。一個說故事的局外人楊鐵銘以澳門僑生身分在台求學,其實他在上海出生,小學二年級才舉家搬到澳門。剛到澳門時,楊鐵銘因為不會廣東話在學校被霸凌,「妙的是,我學會廣東話之後,反而跟那些霸凌我的人成為朋友,這讓我發現,我跟那些人並沒有很大的不同。」大學到台灣,有哪裡不習慣嗎?楊鐵銘答,「文化差距沒想像中大,很多是為了隔閡而隔閡。」「當然,認同還是有分歧。」隨後他補上這句。楊鐵銘說他「在澳門想念小籠包,在台灣想念早茶」,身處此地,心總在他處;稱自己是「東南西北人」,而不是特定哪裡人,「在任何身分底下都會有偏見,有偏見就會批判,就會有狹隘。我希望自己只是說故事的人。在這麼多地方住過,你會接受這矛盾,而不是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 」這樣的身分對創作是增益還是減損?「我認為是雙面刃。風險是,當你沒有依託,讀者也會覺得你寫的跟他無關。局外人身分讓我自我懷疑,怕寫了會被質疑,也會自省,不會堅持某個絕對價值。」局外人身分在看待澳門時會不會覺得終隔一層?楊鐵銘的回答是,「我很難分清他們是真的看清了,選擇放棄抵抗,還是真的不知道問題。是昧著良心,還是相信政府灌輸給他們的價值。」楊鐵銘知道自己待過的土地問題所在,但他不認為自己的小說是在批判,「我只是寫故事,不是寫論文,所以我不能成為『作家』,只能以說故事的人的角度看自己的作品。雖然以我的角度來看,這故事不成熟,但我很喜歡它。小說家沒有練習這件事,一出手就是成果。有不成熟作品是正常的,因為它是過程,要自己賦予它意義。」不過二十多歲,就能坦然面對創作的不成熟與失敗。或許跟楊鐵銘很早立定創作夢,又經歷此次轉彎有關。中學時,他看漫畫《爆漫王。》深受吸引,效仿漫畫情節跟同學搭擋;他想故事,同學作畫,可是同學畫了幾次就懶得畫,他只好自己改寫小說。大學本來想到日本學漫畫,自學日文,卻因為遇到311地震而作罷,最後才到台灣讀電影系。從漫畫轉小說再轉電影劇本,楊鐵銘說自己變現實了,「我發現我真正想做的就是說故事本身,媒介不重要。」他的畢業製作〈怕鬼師〉劇本——講述怕鬼少年成除鬼專家——便源自他最初的漫畫故事。「我有一個中學開始想的科幻故事,那個故事越來越大,希望我有生之年能完成。」楊鐵銘說。虛無少年此刻明亮了起來。最後我問楊鐵銘,如果不衝撞的話,說故事是為了什麼?「很單純,就是有趣。如同《爆漫王。》裡有個總編輯角色說的,有趣的漫畫就會被連載,無趣的就會被腰斬。我自認的專業或標準,就是持續的創作,然後有趣。所以我喜歡寫喜劇。」楊鐵銘認為,厲害的有趣作品是能出入形式之間,讓讀者或觀眾知道這是一則虛構故事,同時被說服。他舉的典範是伍迪艾倫。伍迪艾倫在《開羅紫玫瑰》裡說「真實的人要他們的生活虛構,虛構的人又要他們的生活真實。」《借刀殺人中學》虛構了楊鐵銘曾經真實生活的澳門,所以楊鐵銘說,「這不是一部鄉愁之作。」如同不存在世界的東南西北人,只在文字裡活過一回。▲疫情時在宜蘭朋友家。待過兩岸三地,楊鐵銘認為文化隔閡沒想像中大。

+ More
比信仰更大的幻術——專訪吳威邑《最後的魔術家族》

比信仰更大的幻術——專訪吳威邑《最後的魔術家族》

吳威邑是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評審獎《最後的魔術家族》(原名:《蒼生惶惶惴惴不安》)作者,習慣以奇幻、驚悚等類型處理台灣歷史與社會題材。然而,在這個什麼都可以寫的時代,小說家還能提供我們什麼?吳威邑以素描為例。素描必須先找一個最深最黑的地方,才能營造光影感。寫作也是這樣。社會永遠有最深最黑的地方,小說家就是要把它們找出來,有時是在一代人心底,有時是在作家記憶深處,「(小說)藝術是公共的,要推著人們去思考。」如何推?《最後的魔術家族》以華麗的魔術開場,邀請讀者踏上信仰的驗證或辨偽之旅。《最後的魔術家族》吳威邑 著人生總有些魔術時刻,在光與暗的邊緣,此界與彼界交替,有幸同時看見。攝影中,是按下快門的人捕捉天光變換;之於小說,則是一個心靈進入另一個心靈的瞬間。吳威邑如此向我描述他的小說魔術時刻,「高中某個晚上,我在看卡洛斯.魯依斯.薩豐的《風之影》,細雨紛飛,風從窗戶灌進來。我望向窗外的路燈,光在搖晃,忽然覺得好哀傷,覺得自己就是小說裡的主角。」從此吳威邑踏入小說創作。「當時覺得當這種憂鬱的作家好像很酷,當了所謂的作家,才發現是真的苦。」高二起,吳威邑開始把一股腦的異想寫在A4筆記本,寫了好幾本。當兵期間媽媽幫他整理房間,發現他的小說手稿,才知道他在寫小說。後來媽媽成為吳威邑的頭號讀者,不但幫他校稿圈錯字,讀不懂或讀不順時,還會打電話問他。推開日常 找到迷宮的入口《風之影》講述少年意外發現一本神祕的小說,為之著迷,開始尋找該作家其他的書。少年的生命開始與作家疊合,日常被層層推開,成為繁複的迷宮。少年迷失其中,卻也發現人生的道理——讓屬於自己的故事流傳下去。「開始懷疑世界的狀態。」是吳威邑讀完《風之影》的感想,而這也是他小說的特色:虛實間錯,在歷史的小道裡幻想另一個世界。他的小說一再提醒我們,世界應該有一個更豐滿同時啟人疑竇的版本。吳威邑第一本小說《棲鳥》結合戒嚴時代與驚悚成色;曾入選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決審的《身即地獄》把台灣人的二戰創傷寫成恐怖奇幻故事;《迷城魅影》(原名《艾黛爾戴斯》)則將日治台灣、白色恐怖、黑色電影等元素融為一爐。這次獲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小說評審獎的《最後的魔術家族》,或許是他野心最龐大的作品。《最後的魔術家族》描述魔法並未絕跡,掌握魔法的人以魔術師身分潛伏當代,既可以此遮掩又可維生。在台灣,則由左氏一家為首。左家是《三國演義》仙人左慈的後代,擁有無上力量,卻選擇低調度日,直到左家大哥——才華出眾,聞名世界的魔術師——「左伯」在101大樓上「高調」表演飄浮魔術當眾消失。一時之間,人心惶惶。平凡人害怕他們看到的非現實成為現實,魔法師則明白當魔法驗證為真後,就是獵巫的開始。左家最小的兒子「左季」不成材,只能在山間小廟當乩童,卻背負救亡圖存的責任,要抵擋被魔法界視為叛徒的整肅,穩住左家門面,並查明哥哥失蹤的真相。同時,還有大眾蠢蠢欲動的獵巫行動。▲吳威邑於台南左鎮化石園區。《最後的魔術家族》的故事靈感有許多是吳威邑跑遍台南各區而來的。探討議題 人存在的合理性《最後的魔術家族》乍看很像東方版《哈利波特》,卻比《哈利波特》更深一層。那份深層來自恐懼。恐懼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因此被視為不正常、不道德。然而,怎樣才是正常?這牽涉另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人需要解釋自己的存在?」吳威邑略略激動丟出這個疑問。小說裡,吳威邑把魔法跟神明結合。魔法師的力量來自台灣眾多信仰的神明,他們是神的子民。同時,這些擁有力量、繼承神力的人卻得隱藏自己,「放到社會很多弱勢族群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被迫向多數人解釋自己存在的合理性。無論怎樣的人,都是神蹟的一部分。」左季試圖找出魔法師跟一般人共存的可能,想證明魔法與科學可以同樣昌明,不相違背。對此,吳威邑說,「我認為世界沒那麼多界線,只是走著走著,發現彼此在不同道路,就像所謂正常人跟異類也沒有不同。」愛因斯坦相信某種上帝的存在,曾說:「所有存在物質的井然有序顯示了上帝的存在」。他的另一句名言是:「上帝不擲骰子。」許多人解讀他的意思是宇宙自有規律。《最後的魔術家族》看似挑戰信仰,最終卻說明了神蹟與詛咒、正常與異類只是同一顆骰子的不同面向。這正是宇宙的規律。信仰失卻 找回原本的力量《最後的魔術家族》另一個提問是:信仰如何找回?小說除了連結魔法師與魔術師,也把台灣宮廟寫了進去——懷有天賦卻不想當魔術師,就到廟宇服務神明。乍看賦予宮廟新的向度,其實是重新發現它的力量。吳威邑坦言對宮廟文化有些「不好的觀感」。「小時候遇到神明遶境,我站在天橋上,大人喝斥我走開,說不能比神明高。我覺得好奇怪,為何是粗魯的大人在替神明做事。」然而,當兵時,有位同梯約他放假去宮廟,說「要不要去熱鬧一下?」才讓吳威邑驚覺原來真的有年輕人跟宮廟文化這麼親近。寫《最後的魔術家族》時,吳威邑已搬到台南定居多年。台南宮廟多,更有三協境、六合境、八協境等廟宇聯境。聯境制度,是清朝因官兵不足,城內根據廟宇的信仰區域為分不同境,互相守望協防。所以信仰真的有力量,只是被人所遺忘。吳威邑把聯境寫入小說,「因為廟宇不只是打卡景點,也是人的避風港。」同時他問道:「為何現在信仰的力量消失了?」吳威邑以尼爾・蓋曼的《美國眾神》為例,當新神興起,舊神如何自處,是隨時間被人淡忘,還是有辦法找回信眾?《最後的魔術家族》裡有一個神祕的激進組織「雲機社」,透過剷除玷汙信仰的人,還以信仰力量。然而欲潔何曾潔,這幫人的努力未必能成真。小說對信仰的態度有些曖昧,我問吳威邑有信仰嗎?他答有。從小還因為家裡信仰跟著吃素。儘管自認是有信仰的人,「但人生要靠自己完成,我把信仰當統計學或數據,是一套告訴自己『因為當初那樣,才有現在這樣』的方法。信仰是讓人有辦法給自己一個關於人生的說法。」《最後的魔術家族》寫信仰的消失,當代人對己身存在的懷疑,出入史實與幻想,使它難定於一尊;既是奇幻,也是歷史小說,有絢麗的魔法戰鬥,也有棘手的社會議題。然而它們的共通點是,都在故事裡,都成為小說人物的血與肉。   ▲小說裡台灣魔術家族之首侯家的古宅廢墟參考(圖左),是吳威邑在台南家附近取材時發現的;台南南勢街西羅殿(圖右),小說裡宮廟也是魔術師棲身之所。台灣廣澤尊王信仰中心南勢街西羅殿就在吳威邑家附近。 魔術時刻 世界的繁複可能我好奇吳威邑為什麼喜歡寫虛實交錯的故事?吳威邑說身處當代台灣,好像什麼都可以寫,其實寫什麼都得戰戰兢兢,「寫史實有的,很容易被視為是在打壓抱持不同史觀的人,稍稍寫錯,就會被攻擊。」我追問這是不是表示儘管什麼都可以寫了,其實反而更難寫?學過畫的吳威邑以素描舉例。「素描必須先找一個最深最黑的地方,才能營造光影感。寫作也如此,永遠有最深最黑的地方,或許是在上一輩或上上一輩心中,他們又把黑暗的部分留給我們,很多東西如影隨形,沒有真正消失。」因此,寫作描繪黑暗,也反襯光明。既然黑暗永遠存在,就表示光明仍需要追尋。寫作上,吳威邑是真的很努力追尋。他回答我時總是非常有自信,我問他沒有失敗過嗎?就連這個問題,他也沒多想——「放棄大學念的土木工程,打算專職寫小說的時候。」「畢業後,我到工地工作,想說上手後晚上回家寫東西。然而每天我都在想為何自己在這裡。那是一塊荒地,正要開挖,我是監工,要下去測地平不平。我拿著雷射水平儀,搭挖土機鏟子下到挖開的地下室,挖土機一邊挖,我在旁邊一邊測。每天太陽都非常大,中午汗水乾了,下午下雨又溼了。雨來了,我拉著帆布去遮雨,一根根鋼筋矗立在那,我的衣服跟褲子都破了。」「某天休息時我跑到頂樓,開始查那年有什麼小說比賽,何時截稿,何時公布,何時可以拿到錢,想離職專心寫作。大家都覺得做營造很好,錢多又穩定,問我寫作要幹嘛?我無法回答。」寫作要幹嘛?聽起來是很平常的問題,卻也是每個創作者對自己的詰問。或許是想看見人生的魔術時刻,站在現實的邊上,偷偷望一眼世界可能的樣貌。或許是相信世界有魔法,必須用更大的幻術——一個小說由建築的世界——抵達。最好的例子,或許是吳威邑跟他媽媽。那本讓吳威邑一頭栽入小說世界的《風之影》,正是他媽媽買給他的考試獎品。當年吳威邑藏在房間的小說手稿,則成了他媽媽的《風之影》。他與母親,先後抵達了魔術時刻。▲吳威邑寫小說之外,也會畫油畫。這幅《母親的恐懼》是因為吳威邑看母親小時候照片(圖右),母親在裡頭模樣緊張,覺得很好玩而畫,「我媽總是很緊張,為三個孩子戰戰兢兢。她撐起這個家,背景四隻動物分別代表圍繞她的家人。」

+ More
專訪阿亞梅《喜歡是深深的愛》:寫出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說,才發現最裡面的惡

專訪阿亞梅《喜歡是深深的愛》:寫出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說,才發現最裡面的惡

捕捉愛情夢幻泡影的小說家,會比一般人更懂愛情嗎?還是會因為寫過太多浮世男女,而對愛情產生惶惑?因著偶像劇《我們不能是朋友》原著作者頭銜,一開始我對阿亞梅的想像只有前者。然而阿亞梅比我更察覺創作及討論愛情小說存有怎樣的陷阱——當我們討論愛情,很多時候其實是在掂量愛情的純粹。《喜歡是深深的愛》阿亞梅 著出版日期:2021/9/3阿亞梅身兼編劇,求學期間開始寫作,出版過十四本小說,2002年在BBS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十七歲的法文課》,2017年發表《我們不能是朋友》,不只是都會男女情愛,還多了逡巡道德邊緣的張力,2019年改編電視劇播出。《我們不能是朋友》大受歡迎,行內的說法是「有中」,或許是因為阿亞梅寫出了很多人心中對愛情的不安想像——這樣,也算是愛嗎?純粹的愛就是幸福嗎?我跟阿亞梅透過視訊訪問,窗外午後陣雨欲來,陣陣雷聲差點蓋過她的回答。「當編劇寫主流愛情故事,讓我意識到我們一直在追求純粹的愛情,包括這段訪問也是。觀眾往往期待女主角不會嫌貧愛富,男主角則必須看到女主角藏在各種偽裝下的真心。」「這種對純度的追求永無止盡。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愛情只有在未完成時才最可貴。」訪問未完,阿亞梅便為當我們討論愛情是在討論什麼定音。這時雷聲同步穿越我倆的視訊畫面。愛情的絕對純度是何種面貌?得以觸碰它,就會幸福嗎?這便是阿亞梅新作《喜歡是深深的愛》想回答的。阿亞梅稱這本小說是「一直想寫的題材的完成體。」《喜歡是深深的愛》小說時空回到千禧年前夕。1999年網路發展蠢蠢欲動,台灣偶像劇還等待《流星花園》萌芽,男孩女孩的愛情教養還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就讀保守私校的主角余家睿踏入網路遊戲類型「MUD」,遇到同校學姐米芷姍。男孩在家隔著終端機傾訴愛意——儘管他根本不認識她,回到現實才發現米芷姍另有所愛,對象是學長趙季威。出於妒嫉,余家睿舉發兩人,逼使米芷姍離開校園,也改變了她的一生。十五年後,余家睿相繼重逢米芷姍、趙季威;後兩者藕斷絲連,余家睿則為了贖罪,用盡一切心力給予米芷姍愛。故事梗概看起來不脫校園戀愛,但除了書名《喜歡是深深的愛》的等式,阿亞梅丟出更多看似對立的等號,包括愛與惡、贖罪與諉過、快樂與苦痛的一體兩面。愛的惡意在哪?余家睿出於妒嫉,傷害深愛的人,是最表淺的展現,更殘酷的是,阿亞梅看待愛情如同小說裡引用的〈野玫瑰〉歌詞,「男孩說我要採你,荒地上的野玫瑰,玫瑰說我要刺你,使你常會想起我。」傷害人是不道德的,但如果初衷不是因為想讓對方受傷,而是出於溢滿的愛呢?牽涉愛的小說常常暗示讀者,愛情離不開痛苦,也樂於品嘗痛苦。阿亞梅則是從痛苦中找到解答——因為其中包含了愛的成分。至於小說,是她藉由人性實驗找答案的方式,「寫作,是在釋放心中的惡魔。」惡魔從何而來?這正是阿亞梅寫愛情小說的領悟——愛情不是善良的抉擇,更多時候指向或隱含惡。所以修道不是立地成佛,而是晤見惡魔的存在。「研究所時期,我寫第十一本小說《非法移民》,體會到我們愛一個人很難不傷害對方。那本小說探討的是男女之間有純友誼嗎?男女主角各有對象卻常來往,最後發現彼此都喜歡對方,又都覺得如果交往,感情無法持久,所以選擇當朋友,透過朋友身分相互依賴,保存愛。」「這裡頭蘊藏的是,你知道這樣做對另一半不大好,對當事人雙方可能也不大公平,但還是選擇這樣做。這種選擇,就是惡。可是你說他們不愛彼此嗎?當然愛,只當朋友,就是愛的選擇。」▲〈野玫瑰〉是貫穿《喜歡是深深的愛》的歌曲。男孩與玫瑰相互傷害,卻也相互需要。(圖/鏡文學)愛情無法比較也不等值在《喜歡是深深的愛》,阿亞梅將這個命題延展得更極致。成年的余家睿付出真心,想幫助因為自己而大好前程毀於一旦的女主角,但這未償不是一種自我循環:摧毀女主角是為了拯救她,拯救她又得以說「這就是愛」。余家睿的救贖在此有了更多探討的維度。女主角米芷姍也發現:「她原以為這是愛情,直到這一刻她才恍然,愛情,根本無法推著一個人為另一個人付出這麼多。」余家睿當年在遊戲裡貿然愛上米芷姍,多年後重逢,又把自己全然交付給她。我問阿亞梅這種感情會不會太恐怖?「一廂情願,自取滅亡。」阿亞梅為余家睿的救贖與尋愛下了這八個字註解,不過她隨即說,「我們沒有立場質疑這種愛,因為愛情無法比較。」阿亞梅寫愛的犯忌,小說中除了這一對,米芷姍與男二趙季威的多年糾葛亦是。趙季威對質問他跟米芷姍情感的余家睿說:「你有沒有想過,她之所以無法動彈,就是因為她需要那個狀態?而不是無法逃脫?」在關係中被困住,不是出於動彈不得,而是因為「就是想要」。愛的痛苦此時也是快樂。愛情無法比較,因為我們不知道他或她的痛苦是否也是快樂。▲阿亞梅求學期間開始寫作,已出版十四本小說,最初在BBS上發表作品,新作《喜歡是深深的愛》重回千禧年前的網路時代,寫一段長達十五年,橫跨線上與線下的悲劇愛情。(圖/阿亞梅提供)用正確的方式打開故事從《我們不能是朋友》到《喜歡是深深的愛》,作品被改編有沒有影響阿亞梅的寫作方向?她的回答是,「讓我更確信故事一直在那,只是等待被正確的方式打開。」阿亞梅說了一個「故事的故事」。2014年她寫了一個影視企畫案,提案給業主,對方說「這有點髒」,意思是放到商業上不大OK,不夠讓觀眾感覺主角的真心。2017年底她協助改編《我們不能是朋友》。電視劇播完,她重看之前寫的東西,發現當年那個被打槍,連她自己都忘記的故事出現在《我們不能是朋友》電視劇版本,「這讓我很震驚,一方面我享受故事一直在那,往往殊途同歸,一方面又體悟創作不是在寫完小說就結束了。」「真正想說的故事是一道潛流,匯集又暗伏,等待有一天你有勇氣面對它。」《喜歡是深深的愛》也是如此,這故事本是阿亞梅幾年前的棄案之一,「原本寫一寫我卡住了,後來重新打開檔案,我才明白這個故事應該這樣寫。」「故事從提案成立到執行劇本都是很危險的,因為可能丟失你真正想寫的部分。創造故事時有很多阻礙,包括來自自己——沒有自信,覺得不該這樣寫,下意識想套入商業邏輯,趨吉避凶。」阿亞梅以自身為例,如果故事一直都在,那其中必然有某個核心是創作者念茲在茲的。阿亞梅的答案是,「出於惡的愛。那是很美的景觀。」「以前我寫的故事都很純愛,雖然以都會情愛當框架,但都很狹窄。大學時我發現這些已無法滿足我,所以想往框架的邊邊角角去寫。真正在創作時,我不想考慮商業。」「如果一開始就想著影視化,你的故事就會壞掉。」阿亞梅這樣結論。之所以不斷試探愛讓人不安這件事,是不是表示她對愛情悲觀?阿亞梅說,「可以這樣說,愛情走入生活,一定會變調,所以大家才一直想看從複雜回望純粹的青春懷舊故事。」可是阿亞梅的小說偏偏不如此。她對愛情的純粹想像本身就是複雜的。愛人的真諦是傷害人;戀愛的痛苦與快樂都是各取所需;愛不能讓你免於被拯救,反而更加深陷。回到我最初的疑問,寫了那麼多愛情故事,有比較了解愛情嗎?阿亞梅說,「每寫完一本,都覺得應該比較懂愛情了吧,結果卻沒有。小說可以處理很幽微的東西,回到現實,還是會很直觀,付出真心就不想受傷。」小說家用文字試煉愛,現實中愛卻不容試煉。這樣的反諷或許正是阿亞梅樂此不疲書寫的原因。📖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3zFonIM誠品:https://bit.ly/3jtka5G金石堂:https://bit.ly/2WEf4KU(#獨家限量親簽版)momo:https://bit.ly/3mFB0A9readmoo:https://bit.ly/2WPqhZa

+ More
還是要相信與世界連結的心啊!──Beck與她的《無線人生》

還是要相信與世界連結的心啊!──Beck與她的《無線人生》

Beck的《無線人生》去年八月開始連載,寫一個與世界斷了連結,卻能看見各種顏色的「線」的男孩。線,是人與人情感交流的具象。男孩沒有線,彷彿被世界落下,可男孩尋常過日子,普通的生活,直到遇見另一個男孩。 《無線人生》有奇幻、推理、BL三層框架,看似超現實的設定其實來自Beck自身的煩惱,「我覺得自己是一個無情的人,可隨即又想到明明我很在意外界,也很關心其他人啊。忽然覺得跟世界沒有連結的人,就是我。」 「人生總有一刻,我們會突然喪失與世界連結的信心。」疫下,1.5公尺取代擁抱,新聞紛擾撕裂彼此,人與人之間真的難連結了,《無線人生》因此變得現實。然而,Beck提醒我們:或許你覺得自己對世界不重要,但一定有人覺得你是重要的。  如同《無線人生》百無聊賴,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也可能瞥見薔薇色的明天。《無線人生》Beck 著與世界斷了線,會怎樣?Beck新作《無線人生》是奇幻加推理,不時散發BL粉紅泡泡。主角「張亦賢」自小有特殊能力,能看見他人情感的「線」,愛情是紅線,友情是黃線,物欲是白線。當一個人身上的線忽然消失,便代表失去活著的動力。主角天賦異稟,偏偏自己沒有線——他不知道這表示自己無欲無求,與世界上的一切沒有關聯,還是當局者迷,才看不見自己的線?對人生抱持疑問的張亦賢陰錯陽差之下,結識小警察「黃士弘」。講求科學證據的警察不相信有超能力的普通人。然而,有超能力與煩惱的主角,發現他和眼前屢屢找他麻煩的警察之間,有條細細的銀灰色的線。主角的無線人生,憑藉其能力解決一樁樁案件,也循線有了變化。從黑色冷冽的〈住戶公約第一條〉到片刻溫暖的《無線人生》,風格大相逕庭,其實共享Beck的日常煩惱,「忽然覺得跟世界沒有連結的人,就是我。」「我覺得自己少了些什麼,例如以前跟同學相處,我無法感覺我跟對方的心理狀態。我能想像當時很開心,可是就像在看電影,我只是旁觀者。」Beck一度覺得是自己腦袋迴路有問題,同時發現她跟別人的情感「很容易空掉,像是斷了線。」「我覺得自己真是一個無情的人,可隨即又想到,明明我很在意外界,也很關心其他人啊。」努力在世界呼喊,卻無由來的像局外人,使她起念寫《無線人生》。「主角的超能力其實很平凡,我相信一定有這樣的人,看別人很清楚,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跟人來往也沒有信心,久而久之就覺得被世界排除在外。其實,別人覺得他很重要,是他不知道。人生總有一刻,我們會突然喪失與世界連結的信心,我只是把這個狀態具現化。」BL的套路就是戀愛的套路過去多寫BL,《無線人生》同樣有BL色彩。Beck說這是借用類型框架來說故事,「我認為BL是被類型保護的東西,你在這類型中寫的感情套路,當然對習慣這類型的人才有用。然而說是套路,例如兩個男生被迫共處一室、一起生活,或不是冤家不聚頭,也是BG之間會出現的。說穿了,這就是愛情的套路。粉紅色氛圍的瞬間就是愛情。」「類型有魔力,也是雙面刃,你可以用類型幫你處理需要很多篇幅才能到達的感情。」例如男主角在另一位男主角身上多停留了幾秒的眼神,或是留心他的側顏線條怎如此好看,「這是類型的觸發警告,告訴讀者現在是在框架之中。」與此等價的是,背叛類型的框架會被讀者識破,同時,不熟悉這類型的讀者則會被陌生的框架卡住。因此,《無線人生》帶著三重框架——奇幻、推理,以及BL——卻輕盈似紗。任君選擇進入小說世界的角度。寫給同學看的義工式起點Beck流轉在不同類型之間,因為她最初寫小說單純是寫給同學看的。國中看什麼寫什麼,當初看金庸、古龍,就用筆記本寫武俠小說,讓同學傳閱。同學午休偷看被發現,結果被訓導主任沒收,Beck跑去找訓導主任取回,主任卻問她:「故事然後呢?」高中她入動漫坑,朋友帶她讀同人作品,一開始寫BL就是寫動漫同人。朋友喜歡電影《夜訪吸血鬼》,Beck就寫了湯姆克魯斯飾演的吸血鬼與轉化他的老吸血鬼的番外篇。後來讀少女小說,Beck也跟著寫,甚至化名出了兩本,第二本以聽障者為女主角,正是為了有聽力問題的同學寫的。大學時台灣流行言情小說,Beck畢業之初也寫過。驅使她寫這麼多不同類型的動力是什麼?她說就是覺得自己可以寫,那就試試看,「我對很多主題類型都有興趣,所以重點在哪些類型能讓我覺得有趣比較久。」「以前寫類型要先面對出版社,就會被規範要怎樣寫,在『薔薇幻想』寫BL直接面對讀者,貼出每一章都不知道下一章會怎樣,也不知道讀者有何反應,所以有趣。另一點是,當時寫的人跟讀的人都不多,大家因此互動緊密,每一則貼文下都有推文,讓你知道真的有人在讀你的東西,並且為此快樂。」霎時,漆黑的BBS變成粉色的宇宙,成為Beck日後持續寫BL的原因。Beck不喜歡寫虐文,但享受閱讀虐文的酸爽;討厭將筆下人物變成推演劇情的工具——即使一登場就是屍體,所以無法寫血淋淋的推理,「生活已經夠苦了,何必呢?我希望讀我作品的人都能開心。」操持這樣義工式的寫作,連在社群網路上寫抱怨文都不忘搞笑,如此我為人人,Beck有時仍覺得自己跟世界是不是斷了聯繫。自己也成為厲害的普通人2010年,Beck小孩誕生。我問她,有了小孩,還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無情的人嗎?她說結婚沒啥改變,但「生小孩,以線來比喻的話,像是忽然被拔掉某些線又硬是接通某些線,突然能無條件且近乎歇斯底里的去愛一個人。」「這感覺很新鮮。」Beck用新鮮形容體會義無反顧的愛。有了小孩,會不會影響寫作?「當媽媽很撕裂,因為一個新的生命在你眼前,充滿取材的可能,卻又累到沒有取材的餘力。」有時她太潛沉寫作,稍不注意,一回神兒子就會跟她說哪裡蛀牙了或近視了。Beck開玩笑說,「只要讓小孩可以呼吸,很簡單,」同時,她如此作結現在的身分,「我覺得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媽媽,普通的愛著孩子,普通的教養他,普通的確保他健康快樂。」不知不覺中,無線人生其實也是厲害的普通人。

+ More
我們在路上相會——宴平樂談《起駕,回家》

我們在路上相會——宴平樂談《起駕,回家》

去年六月,宴平樂第九次走完大甲媽祖遶境,並將這些年的經驗寫為小說《起駕,回家》。起駕是出發,回家則是為了再出發。參加九天八夜的遶境,耗盡體力又得餐風露宿。有志者如他,年復一年參加,想必有很強烈的動機吧?然而宴平樂說,「每年都沒特別為什麼而走,還能走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起駕,回家》宴平樂 著出版日期:2021/7/30融合遶境與浪子的故事宴平樂國中開始創作,之前多寫奇幻武俠。《起駕,回家》是現實中的現實題材,不但以大甲媽祖遶境為背景,更融合小時候回台中海線外婆家的經歷——海線人靠捕魚為生,每次出海都是拚搏,正如小說開篇寫的「一個浪頭打來,說翻就翻,早上出門,下午可能就回不了家的魚寮。」海的豐饒與無情,讓宴平樂體會到生命的衝突與諷刺,「小時候我常聽長輩用台語說『誰誰流走了』,表示在海上出事了。海不會管你是好人壞人或老弱婦孺,流走就是流走了。習以為常後,死亡就變成很淡的哀傷,再來是無奈。長大後我發現靠海生活的人,生命很有韌性,可是生命又很不值錢。」大海,也像酷刑,「老一輩不愛吃牡蠣,因為小時候他們都要赤手挖,傷口遇到海水會很痛。牡蠣對他們而言,不是美味,而是鮮血的記憶。」宴平樂談起海,像遙遠而沉澱的回憶。生長於此的人們不免受其影響。生命的意義在凶險的環境裡,不是與天逞凶鬥狠,就是看透生死,變得很輕很輕,「出海跟拿槍一樣危險,反過來說,一船回來也像幹一票大的,要發家致富,」也就不難想像為何海線不缺道上兄弟。這成為《起駕,回家》連結遶境與浪子的原因。《起駕,回家》講述一對好友陳肇仁、蔡正國,一個為還願一個要跑路,走上大甲媽遶境,一路上是鬼使神差的際遇,也是江湖恩怨的縮影。在路上,終究要告別,此後陳肇仁與蔡正國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如同現實中人們走遶境,「儘管路是一樣的,每個人上路的方式卻不同。」因此,這是關於回家的故事,也是無法回家的故事。「我看到很多人浪子回頭,但也有很多人不想回頭,認為自己走的是成功之道。這之間的衝突很有趣,因為媽祖是穩定人的力量,但兄弟拜的是關公;海線出生的他們,原生家庭拜媽祖,長大後自己改拜關公。然而在江湖闖盪,回到家還是想追求安定,重新拜起媽祖婆。」落實在小說,便是一開始陳肇仁、蔡正國在關公面前結拜。▲宴平樂的進香旗(左)與父親幫他做的遶境推車(右)。(圖/宴平樂提供)遶境改變對生命的看法小說中血氣少年的江湖壯遊看似要展開,實則卻是走向自省的旅程。這點跟宴平樂開始走遶境的轉變有關,「以前我對陌生人比較冷漠,走媽祖遶境後,理解到每個人都有他的位置跟意義,開始比較認真看待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他對死亡的態度,也有了不同,「小時候死亡很日常,是淡淡的,走媽祖後才發覺生命有它的重量,開始覺得為何人命就這樣沒了?一樣是生命,為何有的人要與海爭?」走遶境如何改變宴平樂?他表示,第一年完全沒準備,走得很痛苦,燒襠(跨下內側皮膚互相摩擦,引起皮膚腫痛甚至破皮)、腳起水泡都遇上,「我爸請一位72歲走了29年的老先生帶我走,我看著他的背影一直走,只感到痛苦,沒有其他。完成後,我就想是我能力不足,所以沒能感受到別的。第二年我做了體能訓練,才有餘力體會路上風景跟人情味。走了兩年後,前輩就建議走完三年,無三不成禮。」於今已走完三個三年,宴平樂也從菜鳥階段有了些許心得,一路上的種種奇遇,讓他相信力量是人走出來的。「有一年我走到龍井還大肚,已經半夜兩點多,天氣很冷。想到廟睡覺,結果擠滿人。正當我摸摸鼻子走出來,忽然一個大叔跑向我——打扮像農夫,彷彿剛從田裡走出來——塞了兩顆地瓜給我。很神奇,他沒有要給別人,而是直接鎖定我。後來我邊走邊吃邊哭。」▲席地而睡的人們。(圖/宴平樂提供)最難熬的一次,是宴平樂感冒。「即使天氣冷,因為一直走會流很多汗,我走到吳厝時沒注意體溫掉太快,不小心感冒了。頭暈到天搖地晃,走著走著,看到一個大姐遠遠走過來,手中拿著一杯薑茶,遞給我說『喝一點會比較好。』我就沿路喝薑茶,走到了新港奉天宮。」「路上總會有人在你不行時推你一把。」宴平樂說。「參加遶境前要先『起馬』,擲筊問媽祖能不能讓你加入,聖杯的話,只要你自己不放棄,媽祖會派天兵天將保佑你走完。」在《起駕,回家》裡,這成為主角得以遇到天外救星的機關。「你可以選擇相信是遇到貴人,也可以相信是媽祖顯靈,前提是你想繼續走下去,自助才可能天助。」之後宴平樂走遶境,看到有人走路姿勢怪怪的,疑似燒襠或起水泡,都會主動幫忙,例如向燒襠的人遞上免洗三角褲,「很多人不好意思接受幫助,我們就說沒關係你收著,給它一次機會試試看。」或許信仰並非形而上的東西,走完這條路的力量,就是信仰;在不知不覺之間,成為他人的天兵天將。有趣的是,宴平樂的父親是民俗攝影師,頗有名氣。然而,以前他只覺得這個拿著相機追遶境、燒王船、炸寒單、蜂炮的爸爸,常常不在家,不過是回家時帶了個獎盃而已。這幾年父親反倒跟隨他的腳步,從拿攝影機的人變成攝影機裡的人一起走遶境,父子間的話變多了。小說裡陳肇仁母親幫他做的遶境推車,現實中其實是宴平樂父親做給他的。我好奇,宴平樂走遶境是受到愛好民俗活動的父親影響嗎?宴平樂不這麼認為,「老實說,我不知道他為何喜歡民俗,他也不知道我為何走遶境,我們就莫名其妙走在同一條路上。」帶著心願踏上遶境的人。(圖/宴平樂提供)信仰在荒蕪中是存是滅《起駕,回家》最終也觸碰到信仰的存否:當你所相信的不如你意,信仰還存在嗎?小說裡有人物向媽祖許願,祈求病榻中的母親康復,因而走上遶境,最終卻不如所願。宴平樂說,這其實來自遶境路上遇到的經驗,「有位船長跟他太太走了好幾年,某年船長跟太太都沒出現,只見他兒子。兒子跟我們說他媽媽重病在醫院,他向神明祈求走完媽媽就能出院。然而他出發時擲筊沒過,要過大甲溪橋時就接到爸爸打來的電話,說媽媽走了。」這該是萬念俱灰的時刻,然而宴平樂說,「他爸爸在電話裡告訴他『承諾了,就要完成。』就這樣,他待在大甲溪橋,等過了子時,一個人走進鎮瀾宮。」是信仰推動人們,還是人推動自己的力量成為了信仰?或者,這本是一體兩面,無從追究因果。我問宴平樂還會繼續走嗎?他說每年大家分別時都會說明年見,但他總不敢說出口,因為說了就是承諾。儘管如此,宴平樂隔年都會現身,「這些年我的體會是,遶境很神奇,這麼多人朝同一個方向一起走,在這條路上全心全意。儘管我們只是在這短暫相會,等等就會分開。」然而分開仍會在路上相見。「同隊裡有個老先生對我說過『你們要把這條路傳下去,以後我投胎還要來走。』」生命本是無路的,走著走著,也就成了路。

+ More
讓饗宴流動——裴偉與他的《裴社長廚房手記》

讓饗宴流動——裴偉與他的《裴社長廚房手記》

▲裴偉家的迴廊一邊是塞得滿滿的書櫃,一邊外頭掛著〈心經〉和〈蘭亭集序〉。(圖/鏡週刊提供)去年四月開始,裴偉在《鏡週刊》網站連載「裴社長廚房手記」,一開始只有一兩句文字搭配食譜,到後來文字變長了,開始記人敘事。八月初更將專欄集結成書,篇幅拉長,用饗宴記錄故事,有食譜,更有家族往事、商賈軼聞。大家都說裴偉懂吃,裴偉稱自己「不是美食家,只是記下一道菜的過程。」所謂述而不作。懂這個字,也在《裴社長廚房手記》裡輻射出更多意義,懂得餐桌上的規矩與美學,餐桌下的人情與政治;懂得過世父親教給他的一道道菜;懂得成為父親是怎麼一回事。《裴社長廚房手記:名菜復刻及大廚祕方,還有父子記憶中的家常滋味》裴偉 著吃過那麼多好料,本來我想像裴偉寫食譜有如普羅米修斯,小心翼翼從名廚那取走秘傳的食譜。怎知沒那麼戲劇化,裴偉說,「我從來不記食譜,為了寫書才回頭問廚師,他們都很大方的給我。」傳承美味與故事裴偉是《鏡週刊》社長,海洋大學航海系畢業後當過一年水手周遊列國,之後在《工商時報》當記者,一開始跑休閒產業線,當年台灣好幾家大飯店開張,裴偉都去試菜;中國大陸開放旅遊,他也是最早一批去的。「當記者一年多,我就胖了二十公斤。」穿著招牌藏藍色西裝的裴偉笑吟吟的說。裴偉最近出版《裴社長廚房手記》,書中常用「精彩」形容他遇過的好手藝。怎樣的食物稱得上「精彩」?翻開書,一開始是磅礴的宴客菜,山海樓、華國大飯店、明福台菜、漢來名人坊;還有從辜濂松到邱復生等政商名流的私房菜,盡是大開大闔餐桌氣象。裴偉卻自認「不是美食家,只是記下一道菜的過程。」怎樣記下、為何記下,關乎他書中的八個字「故事遷延,味道嬗遞」。不同的人做起相同的菜,味道因為傳承而有變化,過程中也有了更多故事。其實華麗的饗宴來自裴偉樸實的心願——教兩個兒子做菜。「前年冬天,那時台灣疫情還沒爆發,他們準備出國念書。我說留學自己做菜比較省,不如利用週末回家吃飯時我做菜你們跟著學。從煎牛排開始,怎麼化凍,怎麼撒鹽,何時翻面,我把過程po在臉書上讓他們看。慢慢的,我開始教家裡常吃的菜。剛好接近過年,就把過年吃的燻魚、十全如意菜一併教給他們。」▲裴偉進廚房仍不時穿著招牌西裝。(圖/鏡週刊提供)寫食譜接棒記憶隨著越教越多家中記憶的味道,裴偉發現時間被折疊在廚房裡了。「我爸爸在我當兵時因為癌症過世,兒子們沒見過他,對他完全不了解。家裡常煮的菜都是我爸教我的,我教給兒子,兒子也更靠近他們的祖父。」寫〈麻油香煎野生鱸鰻〉時,裴偉想起父親帶他走進家鄉基隆暖暖的溪流,「用燈光照溪中洞穴,鱸鰻被光線嚇到僵住,父親再用魚叉叉一尾手臂粗的鱸鰻。」兒子跟著裴偉將鱸鰻從中間切段,老薑切薄片,加入大火熱過的麻油,煎香薑片後取出,換煎鱸鰻,煎至焦黃再磨入岩鹽,麻油的香氣鎖入飽滿的魚肉裡,裴偉稱這味道有「滿滿的元氣與童年回憶」。他與兩個兒子循著童年的味道,在暖暖的溪水裡遇見祖父。 ▲麻油香煎野生鱸鰻傳承自裴偉父親,幼時父親都會帶他到故鄉基隆暖暖的溪流抓鱸鰻。(圖/鏡文學)兒子們學會裴偉的廚藝了嗎?「大致會了。過程中一定有失敗,可是你會慢慢在腦海中形成那個味道。人說富三代才懂得吃,因為長期在吃的環境下才懂得原來味道是有記憶的。我們家雖然不是大家庭,但我很注重吃,因為餐桌能維繫家庭。」怎麼維繫?「吃到屬於你的味道,很多東西就會打開,或是傳承下去。」因此裴偉招待客人時不喜歡在廚房一直忙,而是會設計好烹煮時間剛好或交錯的菜單,好有空跟人聊天。所以食物的精彩,來自做菜的人的故事,牽引吃到的、一起做的人重返舊記憶,摩挲新滋味。《裴社長廚房手記》讓饗宴伴隨記憶流動。▲裴偉喜歡一邊做菜一邊跟客人聊天,所以菜單設計得有餘裕,幾道菜之間還能出來招呼客人。(圖/鏡週刊提供)也因此,《裴社長廚房手記》有了更深層的前世今生,已逝父親的手藝。「我爸爸很愛宴客,做的都是宴客菜,我們家是山東魯菜系統,我印象最深的是燴海參。有次他請客,打算做這道菜,發現家裡盤子不夠美,就帶我去買盤子,那盤子現在還在我們家。」在廚房聆聽父親在裴偉印象裡,父親是個頗有雅興,注重生活的人,講究吃飯與餐桌禮儀。「以前我被教育筷子只能拿靠近你的,夾菜不能挑,夾起來又放回去會立刻被打。在外面吃飯,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要去拿第二塊。」為何?「因為你覺得好吃,別人也會覺得好吃,多吃一塊就有人少吃。」▲回故鄉基隆的裴偉。(圖/鏡週刊提供)父親興趣廣泛,會釣魚打獵,喜歡做菜也愛養魚賞鳥,裴偉長大後也不知不覺複製了過往父親的環境。「我媽媽是教師,婚後被分配到暖暖國小教書,我們家因此搬到暖暖。到暖暖的第一個中秋節,我爸爸看上一對文鳥,就把買月餅的錢拿去買文鳥,所以他們那一年中秋是看文鳥過的。後來我也開始習慣家裡有魚在游,有鳥在叫。」現在裴偉家陽台有一整排鳴禽,頂樓還有一塊花園,做菜到一半缺什麼花擺盤,直接到頂樓去剪。用做菜貼近過往,可過往不完全美好,裴偉坦言寫家裡的菜心情很複雜,有些菜不大想碰,例如滷牛腱。「因為我爸爸跟哥哥都是肝癌過世,滷牛腱是我哥哥教我的。他在病中坐在床上指揮我怎麼滷,沒多久就走了,一寫就會想起那畫面。」此外,還有書中收錄的鯉魚掛麵。高三時裴偉面臨升學壓力,一回家父親就釣鯉魚烹鯉魚,求他聯考鯉躍龍門。「那時候年輕,不大能體會父母的愛心,總覺得這魚味道是好,但每一口都被期待,滋味太重了。」食物之所以精彩,或許也包含了回憶的苦澀。▲燴海參(左)是裴偉父親過去常做的宴客菜。滷牛腱(右)這道菜讓裴偉心情複雜,因為是病榻中的哥哥教他做的,沒多久哥哥就過世了。(圖/鏡週刊提供、鏡文學)從餐桌領悟人生裴偉常跟大人物吃飯,《裴社長廚房手記》收錄了許多政商名流的食物脾性。他們在餐桌上有何不同,是否人如其食?「懂得吃的人家,跟突然有錢的人很不一樣,像辜振甫宴客喜歡剛剛好,精緻而不過,味道不會太重,餐桌不會擺滿,或許是吃多山珍海味,反過來留心尋常食材能變出怎樣的滋味,把每一項食材都發揮到最好。辜家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坐下來旁邊一定有片酒精棉片,供客人消毒。辜仲諒一吃完,還會立刻去跟廚師說今天這頓飯哪裡好哪裡不好,說這樣廚師才會有印象。」▲(左圖)裴偉喜歡到市場買菜,「剛好買到今天要的食材,讓人感覺一整天都會很幸福,跟攤販聊天,他們都會教我處理的小方法。」(鏡週刊提供)。(右圖)裴偉(中)老家在基隆暖暖,父親(左)是公路局技師,母親(右)是小學老師。(裴偉提供)談到政治人物,裴偉想了一下說不方便舉例,但他看過那麼多總統在吃這件事上,歸納出一個道理:「懂不懂得吃,對施政很重要。我通常覺得一個不在乎每天吃什麼人,他的能力一定不大好。」道理很簡單,連生活中吃了些什麼這麼小的事都不顧,怎麼在意更龐大的事物?反之,拿捏妥當這些小事,大抵能更細膩的處理國家大事。▲裴偉喜歡跟攤販討論,例如豬肚怎麼洗,豬肝怎樣處理才會嫩,「好吃的東西我會記住,希望這味道回到我的餐桌。」(圖/鏡週刊提供)種花做菜雙哲學裴偉常舉老子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當作治理的標準。「時間是美食的必備條件,時間到,味自美。管理也是一樣,忌諱翻攪,要有耐心。」他把管理分成兩種,種花跟做菜。「老闆如果是用種花心態來管理,員工會很痛苦。你知道蓮霧為何甜嗎?因為農民在蓮霧周圍畫出一圈鏟斷根系,又用水淹果樹,讓蓮霧以為生命受威脅,得開出最甜的果實來繁衍。又如種花,也需要剪枝,才能開得漂亮。所以種花哲學是殘酷的。如果老闆的管理心態是做菜,就會懂得等待有潛力的人。」那麼裴偉管理鏡週刊,是依循哪種哲學?裴偉說,「我會做菜,家裡還有一個花園。」▲裴偉家的頂樓花園。(圖/鏡週刊提供)《裴社長廚房手記》除了出書,目前已在網上連載一百多篇。我好奇,一年多來父子齊進廚房,感情有因此更好嗎?裴偉老實的說,「不知道。」「跟父親一起做一件事,感情會進步嗎?對我來說,是否定的。因為在我記憶裡,我爸爸帶我從事他的嗜好,我都是不愉快的。例如以前他養魚,那時設備不像現在先進,我跟哥哥每週都要去山邊挑水,很辛苦。爸爸的喜好變成我們的負擔。我發現我也有這傾向,教兒子做菜就變得很嚴格,我怕重蹈我爸爸覆轍。」我想起裴偉一再說的,他不是美食家,他只是記下父親做菜的樣子。關於父親的記憶,有美好的,也有不那麼愉快的,有想成為的,也有害怕成為的。▲一身藏藍色西裝是裴偉的招牌打扮。(圖/鏡週刊提供)(本文受訪者裴偉為《鏡週刊》社長、精鏡傳媒董事長)購書連結博客來|【已完售】https://bit.ly/3hSPBFm(獨家作者親簽+德國WMF料理剪刀黑色款贈品特別版)https://bit.ly/3hOPavN (一般版)金石堂|https://bit.ly/3zxx1ZG讀冊|https://bit.ly/3y2n0TH誠品|https://bit.ly/3rBYYwrmomo|https://bit.ly/3kWBbWU

+ More
被害者死了,正義一息尚存——天地無限談新作《滯留結界的無辜者》

被害者死了,正義一息尚存——天地無限談新作《滯留結界的無辜者》

失卻的正義,如何討索?推理小說已為我們演繹過無數遍,天地無限亦是。2012年,他寫〈舉手之勞的正義〉談恐龍法官與私刑;2015年《第四名被害者》描寫台灣記者「成為加害人」,被改編成影集《誰是被害者》。影集熱播,續訂第二季,「被害者宇宙」擴張,天地無限仍在問:被害者死了,正義究竟要如何贖回?還可以贖回嗎?《滯留結界的無辜者》天地無限 著出版日期:2021/3/26於是我們來到天地無限新作《滯留結界的無辜者》。《無辜者》敘述台灣一項嶄新的除鬼方式——無憾行動——藉由化解靈體的執念,讓盤據作祟的死者離開我執構成的「結界」,才能重入輪迴。死而無憾,方能超脫。人鬼因此雙贏。雙重類型框架講故事「小說靈感來自我看到的一則新聞,有人上吊自殺留下一張紙寫『誰動我屋,必索誰命。』我想,之後處理的人要怎麼辦。對死者來說,他也很可憐,他只是留在那裡。」天地無限說道。無憾行動的領隊者吳P因為幼時父親意外死亡,靈體因道士符咒而魂飛魄散,永不得超生,所以想以無憾行動取代傳統除鬼,卻在一次化解殘忍凶案現場怨靈的過程中,團員「趙薇芝」無意間滯留結界,成為人不人鬼不鬼的存在;肉身則被神祕的凶靈占據。這個凶靈在人間的種種行動,看似作惡,也是控訴。看似嶄新的科技除鬼,到最後要探問的,仍是正義的天人之際。倘若天道好還,為何無辜者會滯留結界?死去的人如果得以還陽,是不是表示天道昭顯,讓「祂」了卻未完心事?二者看似衝突,天地無限卻在《無辜者》靈異加推理的框架中找到了解答。從《被害者》到《無辜者》,天地無限更尖銳的逼問正義的準則,以及它是否一體適用——從人到鬼,從陰間到陽界。用歸納法創造世界觀選擇以靈異題材切入,天地無限透露很愛看靈異故事,還會看鬼屋探險直播。他正是從普遍觀測的現象來歸納、創造小說的世界觀,「很多靈異經驗古今中外都很類似,例如鬼壓床、鬼附身、靈騷現象。有沒有可能這就是真正人死後會發生的事?我把它們搜集起來,依照這些原則設計故事核心。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房子會鬧鬼?一般會說死者怨念太深。」有死者就有命案,因此天地無限能理所當然的套上推理框架,「然而我們看到的套路通常是房子鬧鬼,主角開始尋找以前發生了什麼事。我想要玩不一樣的,就設計了所謂的『結界』。」所以《無辜者》的故事線一分為二,一邊是結界裡,一邊是結界之外,「前者像密室逃脫,後者是現實案件的推理。」《無辜者》有推理有靈異,兩個類型框架得以並存運作,世界觀的設定因此非常重要。天地無限表示,設定細節要豐富,又不能違背讀者的既有想像,太過背離常情或科學。此外,雖然有龐大的世界觀,但小說不會一次寫全部,「例如我選擇寫一兩個結界,而不是一整個陰間,就是因為比較小的規模創作上較容易,之後也可推展更多更大的結界作為小說舞台。」▲天地無限自認對作品沒有堅持,不過細數過往之作都是對正義的追問。說他像柯南嗎?倒不如說是公道伯。我問他對正義的想像是什麼?他答「受害者有沒有獲得公道。」《滯留結界的無辜者》便展示了公道伯主角如何幫鬼討正義。(圖/鏡文學)IP導向寫作掌握情節天地無限的寫作可調可控,一步步都精算過。此外,「簽約鏡文學後,可以更大膽,這是我第一次寫靈異題材,上一本《辦公室風雲》也是以前沒寫過的情境喜劇。」至於下一本小說,天地無限透露預計是科幻加推理題材。此前訪問,天地無限認為在大IP時代,寫作者需要掌握「越在地越國際」。隨《第四名被害者》改編影集播出,寫作上有受到什麼影響嗎?天地無限的回答是:「只有銷量上有影響,影集播出後效益大概有四倍之多。」一如之前的訪問我問他的「被改編心得」,天地無限對作品被改動沒有太多抗拒。「當然《誰是被害者》影集跟小說有很大不同,本來我覺得被改得體無完膚,不過後來發現改編就是魚幫水水幫魚。」因此,原著跟改編之間沒有誰主誰從。「我的寫作就是IP導向,把握情節緊湊跟人物立體。」天地無限說。不過我好奇天地無限看待自己的作品改編,真的沒有某個核心是他會堅持的嗎?天地無限說「真的沒有。」天地無限為我講了一則佛家公案。「有一個人被老虎追到懸崖邊。他拉住藤蔓跳下懸崖,旁邊突然冒出一條蛇要咬他,這時他的藤蔓也快斷了。他剛好看到旁邊有一顆小果實,就順手摘來吃說『好甜啊。』故事在此結束。當年我讀這個故事以為書沒印好,成年才明白這就是告訴人要活在當下,把握一瞬間的美好。」《無辜者》加入因果業報探討正義,「民間常常說遭遇不幸是因為上輩子怎樣。小說裡有角色上輩子被殺害,變成鬼覺醒了想復仇,你說這是正義的追求嗎?對不知道因果的人來說,祂就是一個作惡的鬼。」如果追回正義,在旁人眼中是讓自己變成厲鬼,值得嗎?追回的正義,還是正義嗎?「個人的正義跟群體的利益其實是衝突的,這正是推理小說可以發揮的空間。」天地無限說。用佛家公案化解遺憾正義在《無辜者》中看似變得消極,天地無限卻說「反過來想,也是那則公案給人的啟示,生前把握當下,及時行樂行善行孝,死後才不會不得安寧。」這大概是天人之際的極致了——好好活著,讓自己不會變成厲鬼,利人又利己。天地無限看似灑脫,每回提案寫新作前都會用《易經》卜卦。我問這次寫《無辜者》,他得到了什麼卦?「第十八山風蠱,事業上表示面臨破敗,需要壯士斷腕、振衰起敝。」「我還在想這個卦象是什麼意思。」天地無限說。或許要活成公案那般灑脫,畢竟不是那麼容易。從《被害者》到《無辜者》,正是因為人們對公道與正義的想像時而齊一時而相異。「人的遺憾不能被一筆勾消,鬼也是。」

+ More
孤僻小說家與他的青春致幻物語 ——賈彞倫談新作《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

孤僻小說家與他的青春致幻物語 ——賈彞倫談新作《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

「我寫作就是為了取悅讀者,看他們爽我就爽。」賈彞倫說。賈彞倫以肉文出道,出道原因頗有當文字肉身菩薩的況味。2008年左右,他常逛的男同志情色文學論壇遭警察以違反「刑法235條」掃蕩(註1),許多創作者嚇到不敢寫,網站收攤,便索性下海,「我發現台灣人寫的東西變很少,就想不如我來寫吧。」也因此,賈彞倫的小說從情慾禁忌到青春校園、家庭想像,還多了一份「台灣味」。《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賈彞倫著台灣同志情慾文學第一品牌2015年,賈彞倫出版《Twins-我和他》,寫一對成長於南台灣、天差地別的雙胞胎,陰錯陽差在台北重逢後相互吸引。遊走在亂倫犯禁邊緣固然引人側目,更稀奇的是,賈彞倫在小說中使用台語文,還堅持用台語文「正字」。此外,他將主角設定為平埔族,談性說愛之餘,也鋪展台灣文化。「後來編輯要我把主角的衣服穿回去,這讓我很掙扎。我沒有要以作家這名號跟人自我介紹,也沒想在文壇混,為何不能成為台灣同志情慾文學第一品牌?」話雖如此,16年賈彞倫出版《迴家/17.34.51》,故事畢竟有了更多向度,開始臨摹家的可能。其後自行出版《夜行列車》,依然是「穿起衣服比不穿衣服多的故事」。對此,賈彞倫說,「我發現我可以讓讀者的大頭小頭都感動到。」小說風格從肉慾到清水,讀者不會反彈嗎?「如果有人不爽,那我就再寫肉文給他們看,然而,讀者其實是會跟作者一起成長的。」賈彞倫表示,很多老讀者像他的朋友,「我大概知道一百多個讀者的年紀,所以知道他們真的跟著我一起變老,人生也漸漸有不同的煩腦。」新作像青春同志版《孤味》新作《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正是集結賈彞倫拿手的青春校園與家庭變奏的大成之作。小說以住在社子島的「李勤」自述他熱鬧又混亂的大家庭開場。李家男弱女強,從阿嬤到李勤母親都是雖然傳統但強悍的女性,此外還有兩個姊姊兩個妹妹。小說一開始,李勤母親正懷著最小的妹妹,大姊卻也未婚懷孕——一場家庭風暴正要上演,李勤則誤打誤撞進入學校棒球隊。李家人仰馬翻之際,青春蒸騰的熱氣與色氣也到來,李勤發現他有一個神祕仰慕者,隊上其他男孩也與他產生似夥伴又若情人的遐想。因此,《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既是同志故事,也是成長小說。尤其,李家突然冒出一位多年不見的「黃姓阿公」,則讓《李姓人家》變成對家庭想像更前衛的同志版《孤味》。社子島是小說舞台,也讓《李姓人家》有了些許階級與同志的矛盾。賈彞倫說小說主角原型來自他的一位讀者。「幾年前我到台北辦讀者見面會,有一個身形瘦小面容清秀的大學生到現場。我們聊了一下,知道他住在社子島,就請他帶到我社子島晃。社子島不同於台北市其他地區,因為禁止開發,是一個只有遷出沒有遷入的地方,所以人跟人之間很緊密,鄉里的氛圍可能更像中南部鄉村,隨便就會撞上親戚。到了之後,他急忙要我走小巷,因為很怕被親戚或鄰居看到。」「畢竟一個不認識的大叔配大學生,看起來很醒目。」賈彞倫開玩笑說。小說以住在社子島的男同志切入,讓主角李勤成為邊緣中的邊緣;他之於其他同學,就像社子島之於台北市,表面上一樣,內裡卻不同。然而,李勤的階級出身小說中僅點到為止。賈彞倫表示,球隊的向心力與制服其實會弭平彼此的差異,「不過對李勤來說,社子島這個故鄉多少有點像『原罪』,讓他缺乏自信,也綁住了他。」面對喜歡的人,李勤糾結這樣的出身讓他跟不上別人的生命節奏,同時自嘆「別人生來就是要跑、要逃,要飛翔的,而我卻無法切斷與家庭、土地之間緊密的關係。」故土、家庭是羈絆也是牽繩,帶給人自信與自卑,使《李姓人家》的男男校園情有了更複雜的討論——當愛情讓人飛翔,卻有可能選擇留在原地。(圖/鏡文學)返還家族女性被遺忘的能量《李姓人家》寫盡家族、土地與人之間的複雜情感,賈彞倫其實來自小家庭,「我家只有三個人,所以常常想像大家庭會是怎樣。這也讓我體會到人生就是有得有失,孤僻也有好處,我就是比較孤僻的人。」因此,「寫這本小說多少也是我嚮往那樣熱鬧的家吧。」至於《李姓人家》女強男弱,賈彞倫的原生家庭卻是以父親為主。「去年我母親過世,我回南部的家,發現少了母親,變得一團亂。過年我花了好幾天整理,半個月後再回家,又是一團亂。」「這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家是靠我媽撐起的。女性其實是很強大的力量,只是我們通常太過習慣而忽視,只是很多時候她們都被男人綁住了。她們之於丈夫乃至家庭,就像一個結與另一個結,相互拉扯。尤其我媽那一輩的女性更辛苦,於上她們面對的是再傳統不過、過去靠威權管教的長輩,於下又要面對可能已不甩規則的新世代。」「她們就像夾在不同材質的板塊間,不斷被擠壓,同時動彈不得。」賈彞倫結論。寫著寫著也把自己織進小說我本以為《李姓人家》看似過分青春浪漫的同志愛情是幻想,怎知小說的家庭模樣其實也是——來自賈彞倫撐開自身現實的逼仄。賈彞倫透露母親生前常常為父親煩惱,甚至得恐慌症,後來才知道父親可能有亞斯伯格傾向,「我爸跟我媽就像兩個不同星球的人,無法溝通,然而直到她過世前幾個月,她才發現這件事。」言談間,稱不上為母親抱屈,而是看透世事的語氣。因為賈彞倫發現自己跟父親與母親越來越像。「我爸是理工宅男,當年我要讀歷史,他出動全家人阻止我。以前我總覺得我們南轅北轍,連政黨傾向都完全不同。他買很多書,家裡有一整排電子工程書籍,我也買很多書,有哲學有文學的。這兩三年我才驚覺,我跟我爸其實很像,只是各在兩端。我們都愛買書,也都很固執。我媽生前常把『歹勢』、『失禮』掛嘴邊,很怕麻煩人,我現在的口頭禪也是『歹勢』、『麻煩你了』。到頭來,我們常常複製父母的樣子,只是我們一直不願意相信。」這或許解釋了《李姓人家》中李勤感到被家庭綁住的無奈。飛行,對習慣走在地上的人來說,仍是想像。訪談間,賈彞倫透露自己是投手,帶領一個業餘野球隊,「真的是『野球』,因為我們都不是專業出身,而我莫名成了類似教練的角色,還負責投球。」「這讓我想,為何我筆下的主角通常很沒主見?是不是因為現實中的我是控制狂?然而,那些看似很有主見的自信,是不是為了遮掩我內在的不自信?」從實到虛,又從虛到實;小說是人生的幻影,人生也是小說的一部分。訪問最後,我好奇賈彞倫擅長什麼球路?他回答「快速球」,不知為何他天生投球就是比一般人快。因此,賈彞倫是三振型投手,靠直球解決打者。我問,這樣不會很耗球數,很容易受傷嗎?「會啊,但就是爽。」投手丘的直球與小說裡彎彎曲曲的生命折射,都是賈彞倫。寫小說既是逃避也是直球對決自己的人生。註1:「刑法235條」是警察取締所謂「猥褻」圖文、影像之法源。民國95年大法官釋憲「釋字第617號」,認定具「適當安全隔絕措施」者,如加封套、警告標示等,可使「一般人無法得以見聞」便不在此法範圍。此後,法院在實務判決上才納入是否具「適當安全隔絕措施」衡量。如成人網站的「你是否達18歲」、「是否知悉網站內容是給成人看的」等設計,可作為「適當安全隔絕措施」,因此不成立犯罪。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