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文学影集《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正式杀青!林予晞、薛仕凌联手揭发娱乐性丑闻

镜文学影集《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正式杀青!林予晞、薛仕凌联手揭发娱乐性丑闻

镜文学第二部自制影集《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历经2个多月拍摄终于杀青,本剧描写一宗看似是意外的女记者命案,却藏著娱乐圈不为人知的秘辛,继公布男女主角林予晞、薛仕凌两位演技派演员,今再曝光柯淑勤、李铭忠、王渝萱、宋柏纬、黄瀞怡、六月、王真琳、柯素云、锺承翰、马力欧等黄金阵容!在这起疑点重重的命案中,究竟谁是害死女记者的真凶,每个人都别有目的、各怀鬼胎,演员群被戏称为“嫌疑者联盟”,剧情反转再反转,观众不看到最后一秒,绝对猜不到真相。影集《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改编自作家柯映安的同名畅销小说,透过娱乐媒体视角挖掘女记者命案真相,女主角林予晞与男主角薛仕凌在剧中联手追凶,为了查出“害死他们周刊同事的背后主谋”,坑却越挖越深,意外揭露娱乐圈的性丑闻与其复杂权力结构。原著作者柯映安与资深娱乐记者也加入编剧团队,除了奠定扎实田调基础之外,更在改编剧本中加入穿针引线的新角色,使故事更加紧凑,众多出场角色皆为女记者之死的关键拼图之一,搭配坚强卡司阵容,堪称含金量最高的嫌疑者联盟。▲男主角薛仕凌在剧中与狗仔组同事跟踪追查名人秘辛。(图/镜文学)影集还找来金钟奖最佳女主角柯淑勤饰演金牌监制“姚姐”姚于甄,她在娱乐圈运筹帷幄呼风唤雨,自带冷冽气势镇压众人,每当她踏进拍摄现场空气就瞬间凝结,她杀青时喊冤:“我只是脸臭,没这么可怕啦!”大马影帝李铭忠则饰演柯淑勤的枕边人,他浑身散发不怒而威的霸道总裁气息,剧中有多场挑战道德尺度边缘的演出,李铭忠直呼是从影以来最难演、最纠结的一个角色。曾以《该死的阿修罗》荣获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的王渝萱,此次挑战游走娱乐、政治与财团间的菜鸟女记者林姵亭,她表示影集中的案子很复杂、水很深,自信喊:“我真的很适合当一名娱乐女记者!”王渝萱跟饰演资深记者的林予晞在开拍前,剧组特地安排她们前往娱乐周刊接受资深娱乐记者“亲自指导”,加上2个多月的拍摄,大家也培养出革命情感,林予晞有感而发说:“渝萱现在就像我妹妹。”最后一天拍摄日,提前杀青的王渝萱还特别多留2小时直到天快亮,等到林予晞拍完再冲上前给予大大拥抱,一起欢庆全剧杀青。▲女主角林予晞与王渝萱因娱乐周刊角色结缘姊妹情深。(图/镜文学)曾获金钟奖最佳女配角的“小薰”黄瀞怡,这回浓妆艳抹化身混迹名人派对的知名网红“Mina”,是个手腕高明的神秘角色,她却透露:“我几乎每次出现都很狼狈,请观众一定要锁定这部影集,看看我有多惨。”曾入围金钟影帝的锺承翰则饰演铁面无私的帅气检察官,面对与命案牵扯不清的前女友林予晞,因此身陷过去情感纠葛的谜雾之中。新生代男星宋柏纬甫结束欧洲巡回演出就立刻加入影集《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拍摄,饰演当红偶像高佑霖,好几场戏设定被大批粉丝尖叫包围,让他受宠若惊说:“感觉受到巨星般的待遇。”宋柏纬剧中跟入围金钟最佳女配角的王真琳有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两人有许多甜蜜互动,王真琳还当众告白:“其实我是宋柏纬的粉丝,你的歌我都会唱喔。”让宋柏纬听了超害羞。▲女主角林予晞与王渝萱因娱乐周刊角色结缘姊妹情深。(图/镜文学)影集《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历经三年开发筹备、剧本改编,制作团队丝毫不马虎,从主演到配角,甚至只参与一天拍摄的彩蛋人物,都是精心挑选的黄金阵容,企图打造“娱乐圈版纸牌屋”,更耗时一个月在中影制片厂搭建一座以N号房为设计概念的超高质感“情欲招待所”,期望全球观众在本剧看见台湾影视制作的强大企图与野心。镜文学自制影集《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叙述⼥记者死于夜店极乐毒趴,消息重创周刊形象,娱乐记者刘知君必须在时限内抢得独家真相,她与狗仔大海携手挖掘这桩娱乐圈最⿊暗的性丑闻,才发现深陷在巨⼤的权⼒⾵暴之中。影集于2022年底杀青。▲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王渝萱挑战菜鸟女记者林姵亭游走不同圈子。(图/镜文学)

+ More
投资该是看本益比、获利还是财报?最难看出来的是“企业诚信”—— 徐嵚煌评《权力制造》

投资该是看本益比、获利还是财报?最难看出来的是“企业诚信”—— 徐嵚煌评《权力制造》

台股连续数年创新高,民众在股海浮沉的时候,看本益比、看获利、看财报,是股民投身股海的必经之路,然而财报上真正最难看出来的叫做“企业诚信”,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今天发布“家族治理对家族企业传承影响”调查报告,安永指出,台湾1740家上市柜公司有54%为家族企业,对一般投资人来说,仅凭著财报跟技术分析,就要抓到家族企业因为各式各样的问题所造成的投资地雷,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举例来说,某公司曾因家族权力纠纷而引发市场哗然、股价大跌,这对任何信任该公司的投资人而言,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刀子,又快又急又锐利,而且没有资料可以参考,只能事后从媒体报导的只字片语,去拼凑出公司可能的权力斗争原貌,但对受伤的投资人来说,这场家族权力风暴,并不在买进股票时的判断来源中。所以,对于台湾有过半上市柜企业属于家族企业的状况来看,投资公司的风险之一,就是经营者的诚信、或是企业诚信,但要看出企业诚信,又无法仅从财报来了解,因此对于台湾上市柜家族企业的经营与权力状况的了解,只能依靠新闻记者长期追踪与访谈建档的功力。特别要注意的是,台湾许多上市柜企业是传承数十年以上的老牌企业,从创业者的初代、到二代、甚至三代四代的也比比皆是,这些家族企业的权力结构若不稳定,有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互拼的,也有大房二房两房厮杀的,连超级媳妇参与经营权之战的也不少家,要了解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更不是一篇、两篇、三篇新闻,就能够了解投资的机会与风险。此外,家族企业并非都是负面的投资标的,相反的,台湾也有许多持股规划稳健的家族,公司获利稳定、配息稳定,经营稳健,了解之后反而成为更适当的投资标的。所以,要在台湾的股海拼搏,对家族企业的了解,是无法回避的投资功课。这本书《权力制造》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书籍。家族企业经历了风光岁月,也经历了竞争者辈出的衰退,再跨出企业赚型、切入新产品,再到行销转骨重新脱胎换骨,这几行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背后都是老板跟老员工、少主与老臣、老老板与继承者们家族内部三方面的角力与调整,怵目惊心的调整过后,才换来老树新生的家族企业,这每一段经营改变、获利成长、社会新闻事件的背后,都是一篇又一篇家族内部权斗的故事,造就这间公司一路走到今天。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家族的故事,除了当作投资上的参考之外,这些台湾的企业家族,除了台塑王家、长荣张家、永丰何家、万海陈家、统一台南帮一类的老家族外,观众所知其实有限,台湾企业家族的发展故事,其实也连结著台湾的现况与未来,所以这些企业家族的故事,站在补强台湾商业、商战历史的角度上,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需要被满足,这本“权力制造”已经几乎把书中的生技家族,或实或虚的把这十年来关于这个家族的故事,也回答了许多新闻事件的问号,作者把它写成了一本可以拿来拍成戏剧的作品,相信这对我们要了解台湾的企业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也期待,未来作者能写出更多家族企业的故事,让大家对于家族企业的企业诚信,有更深刻的认识。

+ More
雕镂空虚,才能写实权力是如何被制造的——专访柯映安《权力制造》

雕镂空虚,才能写实权力是如何被制造的——专访柯映安《权力制造》

《权力制造》是柯映安继《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第二次与镜文学合作委托创作。《女记者》用通俗剧的架构,剖析性的权力关系。大多时候,性是一把社会递给女性的刀,期待后者用它来表演同时毁灭自己。“女性在社会观感下,常常因为被凝视而被迫反应。这种被凝视的感觉,又置身复杂的职场(按:娱乐圈产业),让我觉得可以与小说谈的性结合。”透过自身经验与观察,以及采访《镜周刊》娱乐记者,柯映安找到贴近《女记者》的方法。不过《权力制造》距离她更远了,无论是从阶级还是性别来看。小说以台湾企业斗争故事作为背景,主角是刚归国的小弟,面对金玉其外的家族企业,不甘交出接班位置的兄长,以及蠢蠢欲动的老臣。最终在他眼前的,是被权力蚀空的家。《权力制造》不是HBO影集《继承之战》般的纯商战作品,更趋近不流血不革命的《纸牌屋》,权力的规模缩小了,侵蚀人心的力量却不变。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权力制造》柯映安 著出版日期:2022/3/4探底了,也是边界《权力制造》有实业小说的外壳,但掀开来,更多的是人性在权力堂奥或搅碎机下的成住坏空。这样的小说走向,柯映安不讳言,是写作面临困难的取舍。第一个困难是,《权力制造》的情节背景比《女记者》庞大,从《女记者》到《权力制造》,故事情节由小变大,柯映安采取相反的写作策略,“写《女记者》是我膨胀自己,让自己有底气,但这本是我知道它很大,我无法掌握,只好把它写得很小,越小我越能掌握。”把它写得很小,成为柯映安挑战《权力制造》这题目的关键。再者,柯映安自问,商场尔诈我虞每个地方都有,如果要再说一次这样的故事,跟当下时空的连结是什么?为此,柯映安虚构故事里“康兴生技”的发迹过程,与家族支柱、父亲宋再兴的人生,“我希望这个家族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而且时常回头看自己的故乡。这也是因为过去我写的主角都是底层出发的人。”既然故事原型的阶级与自己天差地远,就先把人物打回出发点,让自己能够同理。然而,写到第五章时,柯映安发现了新的问题。“我卡住了,因为我不擅长写商战。当我发现无论怎样我都写不好,只好努力找自己会写的,家族与女性。”柯映安坦言,当时感到很挫败。让她开窍的是一篇毕飞宇谈小说的文章〈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毕飞宇以蒲松龄这篇写蛐蛐的小说为例,说明小说家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促织〉这则故事最后,蒲松龄让蛐蛐斗鸡。为何是鸡,不是更夸耀的老虎或狮子?毕飞宇的回答是,这关乎在小说的传奇性与批判性之间取得平衡。蛐蛐斗虎斗狮,人类斗天斗地,当然威武,可是王道过头,就会变成所谓的龙傲天。小说要保持批判性就不可以离开日常,而且“不顾常识,一味地追求传奇,小说的味道会大受影响。”毕飞宇的结论是,写小说需要想像跟勇气,但想像跟勇气有其边界。或许遥远,但仍有边界。“如果商战我写不好,至少我刻画了人性,并且让读者觉得自己也开始关心书中角色。”落实在《权力制造》中,便是康兴生技宋家女性的困窘,以及家族企业第二代面临的亲情缺失,甚至反噬。▲柯映安于2019年4、5月搜集《权力制造》资料,2020年春节前后动笔,写到2021年才完成。小说前期与编剧团队经历一次次的讨论,来加强人物动机,是写《权力制造》面临的难题之一。(图/柯映安提供)勇于想要的女性角色《权力制造》里的女性精采有戏,她们沈沦犯傻,有治理长才,更多时候却因为男人或有权力的男人精疲力尽。“我喜欢她们的想要。”柯映安说。“我想写的是,她们都有问题,但任何状态的她们都很好看,有自己的生命,不管多疯都很精采。你问我这样写,是不是想鼓舞女性,老实说,没有。我只是写出她们的韧性。她们做的错也都是她们主动的,正因为是她们想做的,之后才有能力抽身。”想写这样的女性,柯映安说或许是因为身边不乏类似的女人。“有的深陷痛苦的关系,甚至不伦,但关系中的人互相依靠是有原因的。以前我的女生朋友深陷一段关系,大家听了都会说你很笨快离开,可是这样只是把她们赶到连倾诉对象都没的地步。我后来找到的方式是,你继续痛苦吧,总有一天你会受不了而离开,不然就是你赢了。我把这想法投射到书中女性角色。”“‘你以为是你把我人生搞砸的,但其实这就是我想要的。’我一直很佩服这样的女性。”柯映安说。原来《权力制造》藏了半部电影《世界上最烂的人》在里头。▲柯映安与编剧团队前往台东、兰屿田调。(图/柯映安提供)狼与哈士奇女性角色如此,男性角色也不逊色。柯映安说,书里甚至故事原型中的人物都面临二代接班常见的难题:接班失败。因为一代跟二代无法沟通。“你进去或离开家族企业都代表你跟家的关系,当老板与下属的身分重叠父子关系,如果儿子不适合公司也无法离职,因为离职就是割舍亲情,背弃父亲的期待。此外,大家都想要得到老板称赞,但二代不同于一般员工的心态是想要得到老板/父亲的爱。得不到又无法离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怨恨。”“一代是狼,二代是哈士奇,他们是不同物种,但还是要一起工作。”为了写家族企业斗争,柯映安翻《商业周刊》,看一堆管理类书籍,还包括川普侄女写的川普传记《永不满足》,“书中写到,川普有足够时间旁观爸爸羞辱哥哥的行为,并从中学习。他学到最简单的教训,就是不要像哥哥一样。这样的状态也发生在故事原型与小说中主角的哥哥身上。”怨恨掏空了权力的美好。我问柯映安,写完《权力制造》有更懂得权力是怎么一回事吗?柯映安摇头,“写过程中我有思考,但还是不了解。我觉得权力如果要被讲清楚,可能要透过政治剧。尽管我参考了很多《纸牌屋》,终究能力只能呈现成这样。”或许柯映安无法写明枪暗箭的商业战争,但她懂得描摹人性。想知道黑暗是如何产生?是不是因为有个东西高高在上,阻挡一切,却离我们太高太远,无法观测呢?那就转身描绘黑暗吧。权力是如何制造的,也是如此。▲柯映安在当地人推荐下到兰屿山中找寻天池,意外成为写《权力制造》的材料。(图/镜文学)

+ More
镜文学编剧柯佳蕙新作长片 《小春与猪排》4/5公视首播

镜文学编剧柯佳蕙新作长片 《小春与猪排》4/5公视首播

▲《小春与猪排》4月5日晚间10点将于公视人生剧展首播。 图/公视人生剧展提供镜文学编剧柯佳蕙(笔名:柯映安),继长篇小说《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推出长片新剧《小春与猪排》,4月5日晚间10点将于公视人生剧展首播。 柯佳蕙大学念的是历史,先前多以创作剧本为主,2019年以笔名「柯映安」出版首部长篇小说《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以一桩娱乐女记者死于毒趴的耸动事件开头,揭露娱乐女记者职涯真实面貌,剧情紧凑、高潮迭起,一问世就大获好评,后续更邀请女星赖雅妍献声演出,录制「有声书」上市。▲镜文学编剧柯佳蕙推出长片新作《小春与猪排》。图/镜文学《小春与猪排》是柯佳蕙2018年的长片剧本作品,以主角女儿小春和偷来的小神猪串起故事主轴,讲述代沟、城乡差异的都市描绘。此作故事简单,但人物性格鲜明、不落俗套,剧情铺排相当细腻动人,引人入胜,荣获第十届「拍台北」电影剧本征选首奖。《小春与猪排》由柯佳蕙编剧、黄骏杰执导,邀请《阳光普照》刘冠廷、《老大人》喜翔、《年尾巴》何洁柔主演,首映将于3月22日晚间6点,在金穗奖典礼播出;电视首播将于4月5日晚间10点,在公视人生剧展播出。▼《小春与猪排》正式预告

+ More
【专文引介】马欣|追寻他人鬼火前,娱乐记者如何先制伏自身心魔?

【专文引介】马欣|追寻他人鬼火前,娱乐记者如何先制伏自身心魔?

看完《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心想这样的魍魉之境一点都不陌生,愈靠近名利之处,如同有熊熊火焰燃烧,愈明亮的舞台,四周的黑暗就更深邃,这是自古皆然。 于是读完后,曾与本书的故事原型与素材提供者分享心得,书中的几位娱乐女记者,每日真枪实弹地接触第一线新闻,虽然女主角自认热血,但要在这样的名利场里揪出知名人物的欲望鬼火,她是否又能制伏自己的心头鬼? 我在当影剧线编辑时,台湾影剧业正是风光大好之时,日日是热闹的记者会,大排场的庆功宴更是开不完,娱乐记者像置身大观园一样,一路花红柳绿,彷彿有开不完的宴席。 如此繁盛的产业,也把人的欲望养得跟池中的锦鲤一样活跳跳地争食,无论幕前或幕后的人得利,周边的娱记也如大观园的丫头与姥姥们争著排名,争的不仅是八卦与独家,争的更多的是权力的展示。 九○年代整个热钱烧起来,记者收礼的风气开始浮滥、唱片与经纪公司不断制造假新闻、透露别家公司艺人的八卦来换取自家的版面、大牌记者抢著为主打歌作词的高报酬等等。影剧线在社会眼光看来或许风花雪月,但在当时是个肥缺,因此辛苦是必然的,对内总有人要抢这肥水多的线,几个记者在社内大战时有所闻,对外每家大媒体记者自己的面子与排场更要做足。 说穿了,这是一个不仅明星要作态,幕后与记者都要摆出排场的圈子。固然有不少认真跑线的记者,但浮夸气氛已成,九○年代末,唱片与戏剧品质开始下滑,各种作态与摆谱足以混淆视听。远看简直是本《红楼梦》,预见迟早得楼起楼落,内在崩坏地迎来二十一世纪时台湾影剧业的萧条。 这样彼此歌功颂德、做新闻如做假球的时代,迎来香港八卦杂志的攻城略地,以够腥更狠辣的方式,掀开了之前台湾九○年代唱片圈的酱缸文化,如此造就了这本书中的自命要追求真相的记者刘知君与林姵亭,还有两位女主管,这样紧咬不放的记者特质,看似追求真相(是也追到了一些真新闻),不想像以前许多记者那般粉饰太平,他们是追出的饭局价、吸毒趴、耍大牌、潜规则等新闻头条,久了也知道那只是咬出冰山的一角,咬出了空虚的本身,这类新闻开始无限循环,如吃不完的流水席,八卦隔周只有厨余的温度。因为周刊本身用字是咸腻过火的,字这东西写得过重会吃掉一切核心。 这一行只有作品能论功夫真假,其他就是造梦,连明星当事人与幕后推手都难分真假圈子,观众目光追逐的是他们一早就预约的一哄而散,与古时候乡镇戏台子一搭无异,人们凑近,半日的热闹就是图个以假乱真。 因为众人的不当回事,影剧记者很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论里面如何厮杀,抢到了什么头条,或是如爱高调收集多少明星朋友当作「江湖地位」的虚荣,都是自己的黄粱一梦,他人只当闲事一桩。如同被关在大红灯笼里,谁也不踏实地在这五光十色中,彼此看似热络却从不真切。 这本小说里的四位女记者,主管或嗜血,或收贿,或是卧底追独家而牺牲了生命,或主角锲而不舍追踪到某大经纪强迫旗下艺人性招待的真相,故事中呈现出的记者的焦虑生活,的确写实。写出我这十多年来看到的娱乐记者的众生相:牺牲生活、为流量产出大量文字,在这样异常的节奏中,有人开始上瘾,即使偶尔感到抢即时新闻的空虚,偶尔感到交浅言深才是这行的本质,但如滚轮上的老鼠也回不去。 这样的状况发生在经纪、企宣人员、记者都是如此,我们被红灯笼的皮影戏所吸引著,以至于自己同样在演也都不自觉。但随时散场的落寞,却是我在影剧圈边缘游走时最大的心得发现,包括艺人都无法承受这随时散场的落寞,我们都紧接著要去找另一场大戏,即使那红艳艳的世界里有亮光但也到处都是鬼影,如同小说中所呈现出的黑幕。但与其说我们是为了多有使命感而追新闻,更接近的是一群怕寂寞的人在追寻光源,即使怀疑这一切是幻象,人们也吃不完这一切的空泛,且永不饱足,不仅书中的四个女记者被这幻象吞食进去,里面受害的援交网红也是,我们空吃著那些霓虹光,几年下来喂大了我们更多的黑暗。 这大概是我在月刊当采访的原因,因为离一步观看前方的修罗场太吸引人了,我每每看得入神。无论是谁的欲望之鬼吞食了对手的名声;还是谁出卖了敌手的致命八卦,或是哪个记者长期被唱片公司喂养八卦以致受制于人,抑或是当年哪位大牌记者搬家,会指定唱片公司送他各式名牌电器,也是想挨近艺人求欢的褓姆绯闻,这哪有什么稀奇呢?我看著人们的心头鬼跳上跳下,谁可以幸运地看到这样如同阴阳师安倍晴明眼下的妖魅世界? 关于这本小说最有趣的,不是那两位年轻记者如何卧底抓新闻,而更像是被这娱乐场子内化了的人,极尽所能想把这圈子的妖怪现形,哪知在她们追新闻时,也对映出了自己心头的那些鬼火。所以我曾思索为何这书名要注明是「女」记者,的确,这行是阴性的,在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工作生态里,女记者的歇斯底里时有所闻,多数因为自己的不被重视而前帐后算,或是要装出一个甄环的威仪,压制其他的女性同业。这「女」字,显影了我们的宫斗剧基因到现在还没去除,那种守住腹地的阴狠是这行争斗常有的特质。 于是女记者居多的影剧圈对于权力的抓取仍是旧宫闱的思维与手段,也一如书中所写,记者圈女性彼此的厌女昭然若揭,对无形的权力顺服更是女主角刘知君的特质,她对体制的乖引出了她的狠,因为只有一个视角的盲目而毁了另一个女明星,刘知君的自命正义,何尝不是浑然不知的平庸之恶? 这圈子太有趣,我曾经历过,看到这一切现形,一路是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从业者,但欲望这景幕把多数人给抓住,不是没好人,但正常人不多。这多年下来让我这双眼看尽张爱玲说的那袭华丽袍子下的蚤子,你要看吗?都在这书里,主角们都是蚤子。  本文作者 | 马欣作家、影评人 ★  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你好奇的,是什么版本的真相?★《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前导微电影  

+ More
【专文引介】李桐豪|桃红色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专文引介】李桐豪|桃红色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那是报纸一天热卖五十万份的年代;那是全民争看《超级星光大道》的年代,节目尾声萧敬腾逆袭、杨宗纬退赛,最后一集火影忍者似大乱斗鏖战到午夜仍未知结果;那是三立偶像剧犹可如同芒果香蕉外销大陆的年代,《败犬女王》、《命中注定我爱你》,便利贴女孩被内射成孕,总裁与小资女在爱情里的傲慢与偏见分分合合,谁都想知道姜母岛村姑情归何处,收视率一度飙高十三。那个年代的娱乐新闻多好看呐,然而华丽往事如烟消逝,俱往矣,一切的回忆都像是白头宫女的天宝遗事。 那时候,我是木瓜霞,就职于苹果日报娱乐中心工作,先编辑后记者,时间约莫是孙燕姿发《完美的一天》到《逆光》两张专辑之间的事情。 严格来说,应该是整个办公室,无论编辑或记者,都是木瓜霞。八卦碎嘴、小奸小坏、搬弄是非……那是我们的共同人格,新进的编辑和记者都从这个单元开始练刀。 娱乐编辑所学何事?过午应卯,午夜离开,每日作息大致如下:两点刷卡进公司发预发版面,听锄报。所谓锄报,即各部门高层们当日新闻的意见反馈,谁把蔡依林的三围罩杯写错了、谁拼错了孙芸芸跑趴身上行头品牌的英文名,谁就准备提著人头领旨谢罪。傍晚时分,编辑头目开定版会议,讨论记者回报的新闻孰轻孰重,林志玲或舒淇谁做头版?志玲姊姊上海记者会有露奶?那就决定是妳了。 会议上,谁都是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影剧版拜高踩低,跟红顶白,从来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照片嘛,谁担当领衔的宫斗剧正夯,谁打了一个喷嚏都可以做头条,那个星光一班谁啊,两年没工作,户头只剩五十块?啊又不红,写两百字,摆后面就好了。 会议结束,各人有各人分配的版面,根据新闻提要找照片,当日摄影记者拍回来的照片,或者是资料室调照片。挑图要领,女明星照片清凉暴露为原则,翻白眼丑怪照也很欢迎。备妥照片,和美编讨论版面,此刻,外头跑线的记者也陆续回公司了。我们坐在电脑前等记者供稿,改稿下标。「某某哥,你稿子里杨祐宁皮衣是古驰还是亚曼尼?」「某某姊,萧亚轩绯闻表兄弟图表要先上传给我喔?」我们隔空喊来喊去,兵荒马乱之中上传稿子给美编,坐立难安等对方打电话说可以看初排,再跑到他的座位,一校、二校,出清大样,主管签核,得,九点准时降版,结束,如此的一天。 「《色,戒》首映,章子怡踩场当汤唯透明」、「谢欣颖被讥小奶脸,火辣挤美沟堵乡民嘴」,娱乐新闻是一席华丽的宫廷盛宴,譬如紫禁城,唱片天后情歌王子闪闪发亮,而我们只是最低阶的宫人太监,擦亮每个新闻标题。标题,标题,始终是标题,好标题是门面,决定新闻卖相。下标,虽小道必有可观焉。女明星学插花的新闻能有什么好看的?神来一笔那个谁「学花艺插出快感」,即刻活色生香。八点档小生医院探视生病前女友,偶然被拍到一张疲倦地打呵欠逼出眼油的照片,好编辑一出手,即是「旧爱倾尽情泪」。 奶香提味是必然,「白歆惠祕生子后暴升四罩杯,二十五吋纤腰扛不住」、「瑶瑶晃半球力压孟耿如美背」……女明星胸前一对车头灯照亮星途,影剧版无奶不欢。影剧版不必做到白居易「语质词俚,却是老妪能解」,但力求青春期的中学生可以理解,此乃影剧版读者最大公约数,哪个发育中的男孩不爱盯著瑶瑶一对豪乳打转,哪个中学女生不爱看著GD、宋仲基等一堆欧巴的胸肌思春呢? 娱乐新闻不是文学作品,我们总不能寄望记者在报导里像佛洛伊德一样做心理分析,我们宁可含沙射影地嘲弄,女明星短期游学就是伴游,饭局就是卖淫,娱乐新闻的两性观就是金钱观,真钞换贞操,女明星不用十八公分,一张新台币千元大钞长十六点五公分就可以顶到肺。 主管耳提面命,只要人有了比较,就有了八卦,胜负表是娱乐版基本菜色,比收入,比身材,比学历。谣言止于智者,但智者往往不在办公室。身处娱乐编辑台,我们乐于搬弄是非,散播八卦。无风不成浪,无八卦不成明星,但凡艳星都有饭局价码,但凡豪门婆媳妯娌皆不合。粉丝崇拜偶像,去他们的演唱会,看他们的电影,偶像无法占有粉丝,但粉丝却可以藉由八卦占有偶像,原来伊能静也会跟小哈利去逛ZARA,原来蔡依林也会和锦荣去威秀看电影,他们也喝可乐吃爆米花,八卦把她们拉下神坛,打回肉身凡胎,变成我们。 我们散播明星八卦,也说自家人八卦。茶水间谣传谁谁谁保温杯里恒常装著威士忌,故始终可以维持著迷濛而温暖的微笑;谁上不三不四的交友网站约砲,照片穿著暴露,触须都探出内裤来。八卦如口香糖,放在第一人嘴巴咀嚼最是热辣芳香,传了好几口,味都变得淡寡而无味,故八卦抢先也抢鲜,办公室里,八卦以时速九十公里的速度流窜著。 办公室前途茫茫,唯有八卦鹏程万里。八卦为抒压,八卦为娱乐,八卦也为斗争。谁谁谁肖想某个主管的缺,八卦就会抢在他跟前替他争取,说他去慈祐宫旁的夜市批文王鸟卦,半仙说他奉天丞运,志在必得,然而八卦同时也抢在他面前坏他好事,八卦说女上司去算塔罗牌,抽中宝剑,大师说另一个某某某比他更辅佐女主。 谁有都委屈,谁都有怨恨,然而,办公室里有情皆孽,无人不冤,八卦说控制众人生死的大魔头,情场失欢,只能寄情于职场,把整条命都填进去了,下班了,众人都离开了,想起今天还没吃饭,冲一碗泡面,却连举起筷子的力气都没有,趴在桌上,睡著了。用最俗气的譬喻,即我们被囚在一座华丽的监狱,这样工作何苦来哉?问某个大前辈,他这样舌灿莲花八面玲珑,何以在此伏低做小,大前辈说去卖车卖房子要扛压力,哪个工作又可以像现在这样可以睡到自然醒,每天看到这么多帅哥美女,永远有免费的演唱会电影可以看呢?我们谁都是被一份吃不饱,但也饿不死的薪水绑架著。有本事离开的,偶尔见面也是这是笑著追忆往事,患难中再虚假,也是一份感情,那是最华丽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我们都爱娱乐新闻,为了生计,也为了心中某个情感的核心。个人需要娱乐新闻,我们膜拜偶像,明星之所以为明星,乃是我们在孤单的少年时代,在一首情歌、一场电影里得到安慰,寂寞的夜里,一抬头看到明星闪闪发亮的光芒。时代也需要娱乐新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正是因为现实太粗糙,我们需要在一首又一首的靡靡之音,忘记外面的世界有多危险,故而我们阅读娱乐新闻,「费玉清《晚安曲》泪崩舍不得」、「朱延平龙套弟跳级A咖名导金城武进贡鲍鱼报恩」……一张张娱乐新闻报纸是华美的壁纸糊在苍白空洞的人生版面上。  本文作者 | 李桐豪退役娱乐记者 ★  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你好奇的,是什么版本的真相?★《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前导微电影  

+ More
【镜文学出版】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

【镜文学出版】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

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作者:柯映安出版日期:2019/2/25★镜文学倾力开发,打造台版娱乐新闻圈的《纸牌屋》」!★勇于碰触「娱乐圈潜规则」与「新闻白手套」的禁忌话题!★翻开本书,会勾起你不由自主找人对号入座的冲动! 看到「美女记者卖淫惨死毒趴」头条,你好奇的,是什么版本的真相?人人都爱桃色八卦,虚华的表象只为掩盖真实的腐臭!娱乐圈潜规则:每个女孩都有身价。但当事不关己,又有谁真的在意?新闻若是项利器,该用来防卫自保?交换利益?或是奋不顾身地赎罪?八卦周刊娱乐女记者刘知君,因工作过度陷入昏睡,错过了同事林姵亭命丧酒店性爱毒趴前,最后传来的求救讯息。大家说,姵亭是用身体交换新闻、甚至金钱的虚荣妖女,但她不信。知君想赎罪,想追踪真相。同事、恩师、上司,有谁能帮她一把?谁又能够信任?而她自己的忏悔心与正义感,又掺著多少野心?大家都笑娱乐新闻难登大雅之堂。知君偏不死心,想挑战那条不可见的界线:新闻岂有高尚、低俗之分?当她毅然起步,才发现赎罪之途竟是姵亭的旧路──假卖淫、真卧底。正义女神与落难天使,哪一个才是她的身分?她能否追寻到自己想要的真相?或者真相,不过是真与假的无解迷思?专文推荐►马欣 作家李桐豪 退役娱乐记者娱乐重磅推荐►黄子佼 跨界王隋棠 知名演员谢盈萱 金马演员海裕芬 主持人/演员/制作人膝关节 台湾影评人协会理事长关韶文 娱乐记者/节目主持人徐佑德 娱乐重击副总编辑马欣|作家「被这娱乐场子内化了的人,极尽所能想把这圈子的妖怪现形,哪知在她们追新闻时,也对映出了自己心头的那些鬼火。」李桐豪|退役娱乐记者「我们都爱娱乐新闻,为了生计,也为了心中某个情感的核心。…… 一张张娱乐新闻报纸是华美的壁纸糊在苍白空洞的人生版面上。」膝关节|台湾影评人协会理事长「相当具有写实度的媒体描绘(至少我也在报社七、八年,对影剧新闻运作有一定熟悉度),带领一般观众理解媒体水深火热的悲惨截稿轮回。如此耸动的书名标题,呈现茶余饭后的影剧新闻也可以变成夺人性命的社会新闻。」海裕芬|主持人/演员/制作人「『记者』,多有使命感的身分啊!为了别人的难题奋不顾身、为了别人的爱情喜不自禁、为了别人的家庭夜不成眠。『记者』,多有责任感的身分啊!以为读者都想知道就揭露、以为社会都有兴趣就曝光、以为群众都可公评就定论。『记者』,多有正义感的身分啊!不符合普世的标准就点名、不容于世俗的眼光就标记、不正视媒体的报导就负评!『记者』!真是彰显了公义?!还是被势力左右了舆论风向?生活周遭充斥著监视器,却不代表眼见为凭!非得《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才发现原来根本摸不透游戏规则,能被撰写出来的永远不可能是全部的真相。这本书,有多少是为求娱乐而杜撰、有多少是为求公理而真实、有多少是为求避嫌而改编,身为读者,反正我是信了!」 柯映安台大历史系,北艺大电影创作研究所。获2018年「拍台北」电影剧本首奖,并为公视新创电影《无法辩护》共同编剧,2018年启明出版社「第一届特别出版计画」入围。文字与影像都好玩喜欢。希望将每一个故事都说好,写出其中的人性有光。最近买了Switch,人生中第一次拥有掌机,非常兴奋。镜文学作者专页|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writer/80807 购书连结:博客来  https://bit.ly/2SzEeYc金石堂 https://bit.ly/2SOrywv诚品 https://bit.ly/2TUQCyn读册  https://bit.ly/2GvN3fe   ★主题页面   

+ More
【主题企划】演艺圈娱乐头条,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主题企划】演艺圈娱乐头条,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五光十色娱乐花边,嗟叹幕后血泪谁人知? 茶余饭后腥羶八卦,暗藏纸醉金迷心酸事。  立周刊女记者刘知君, 循线调查娱乐新闻内幕, 这一次,她又挖掘出哪些头条故事? 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台版娱乐新闻圈「纸牌屋」,你好奇的是什么版本的真相?  不甘于报导花边新闻的女记者刘知君,在同事死后,抢独家追查同事死亡真相。却发现媒体业藏污纳垢,她所以为的桃色丑闻竟是政商圈阴谋的陪衬, 当她越深入调查,却越被卷入职场风暴,遭娱乐黑幕吞噬。同时间,长期稳交的男友对她起疑心,面对感情被逼婚的压力,以及工作上的重重难关,她是否走向与同事相同的命运?      选秀王子恋情露馅,遗憾谱出动人情歌  苏城与戴恕喜,在高中时候,曾因为上一代的恩怨而被迫分开,长大以后苏城与戴恕喜偶遇,尽管已是人气歌手的苏城仍然深情的想找回当初的那一段青涩时光,但是同时也勾起当年父亲身故时,看著戴恕喜的遗憾神情……单身的戴恕喜听著苏城当年为她写的歌曲,在犹豫挣扎时,逐渐忆起当年母亲临终前,那通不发一语就被挂掉的电话。     影后秘恋戏曲大师,脸谱熨烫凄楚泪光  曾经的玩伴,十年后成为演艺圈各据一方的王与后,一个是影后,另一个是戏曲大师。 昔日那个苍白的少年,如今站上了大舞台,迎向众人的掌声,而她坐在角落,用著灼烫的目光,望著他。有种爱曲折幽微,比如那将真心隐藏在脸谱下的男人,不肯言说的某些故事。      过气ROCKER陷掉粉危机,中二大叔该如何应战?  SOLO乐团90年代风靡全国,主唱西克桑更是摇滚乐代表。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随后偶像派崛起,年轻人更喜欢时尚、好看的偶像明星,他愈来愈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加娜和阿勇是一对菜鸟编导搭档,梦想拍一部长片电影,由于加娜是西克桑的歌迷,便想找西克桑客串演出,三人的旅程就此展开。     偶像练习生负债千亿?清纯女偶像竟是肉食女?  卓越,十八岁,只因「离家近」这个理由进入「高能演艺学院」就读,自带明星光环但丝毫没有成为偶像的野心,好友齐安则相反,资质普通却怀抱明星梦,齐安羡慕卓越才貌兼具却不懂珍惜,庆幸卓越与世无争不构成威胁。孰料,就在陪同齐安参加面试的前一天,卓越家宣告破产,他咬牙踏进演艺圈赚钱还债,挤掉齐安晋级比赛,两人心结因此种下......    总裁超商夜会小鲜肉,你追我跑撩男各出奇招 他是全台湾赫赫有名的章总裁,不只衣著华丽,派头也大,气燄更是从来都没小过。而他那双勾人的眼睛,以及充满霸气的外表,总是耀眼得让女人们无法招架,为他深深著迷!可尊贵邪魅的他,偏偏就爱逗弄便利商店理的小店员……总裁使出浑身解数引君入瓮,鲜肉乐此不疲各种勾引诱惑,两人将彼此视作终极挑战,谁也不想先举白旗认输…… 

+ More
【作家特写】用小说带我们抵达事物的核心——柯映安 X 舟动谈事件改编小说

【作家特写】用小说带我们抵达事物的核心——柯映安 X 舟动谈事件改编小说

 立即阅读:《无恨意杀人法》 鼎鼎大名的佛斯特对小说曾有一个古典而永恒的定义:「它依傍于两座峰峦起伏但并不高峻的山脉之间——一边是诗,一边是历史。」说明小说依附历史之真实,同时唱和诗的抒情与言志。 镜文学即将出版的舟动《无恨意杀人法》与柯映安《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正是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小说。前者以台湾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为架构,后者则以田调对象——娱乐女记者——的经历为基底;若以佛斯特的譬喻来说明,《无恨意》或许更依傍历史的山峰,而《女记者》则近于诗的那一端。 尽管如此,两部作品都与现实世界拉扯,或对抗,或对话。因此,两位作者谈创作过程,以及它所带来的「运动伤害」,有交集也有同中存异之处。 在既有主题中连结自己好奇的部分 立即阅读:《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 一开始,我好奇两人如何选择所写的事件,或者说,该事件之于他们有何可写之处?在写作《无恨意》之前,舟动已出版《慧能的柴刀》、《跛鹤的羽翼》等推理小说。在《无恨意》里,他将社会事件与阴谋论牵连;读到最后,我们才会发现这些看似随机或说无差别的杀人案,背后其实有更大的恶意存在。 「镜文学找上我时,给我很多案件,其中之一正是我很想挑战的。」何以言挑战?舟动表示,「凶手为何如此」是他看待犯罪时最感兴趣的。郑捷事件之后,他开始关注无差别杀人(他习惯用「无差别」而非「随机」这个词),而凶手动机正是这类案件中失落的一环。再者,他自《跛鹤的羽翼》开始将社会议题(家暴)放入推理小说中,因此,想藉由《无恨意》处理看似无以名之的恶。恶是否真无以名之?小说最后,舟动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 柯映安《女记者》以一桩娱乐女记者死于毒趴的耸动事件开头,带出女记者是为钱还是为新闻而死的疑问。正当读者以为这是一部女记者奉献己身、追求新闻的热血之作,小说又一下掉入「荡妇羞辱」的泥淖中;女性在其中动弹不得,包括在她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职场上。 柯映安大学念的是历史,此前多写剧本,《女记者》是她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最初,她接受镜文学邀请,为的是根据受访者经历,写一本女记者职场故事,「但实际访问后,我发现我需要帮助受访者思考:『外界到底好奇我们什么?』因为她可能觉得娱乐记者是很平常的工作。掌握这个脉络后,我发现女记者不只要面对办公室,还要对付经纪人、艺人,双方互利共生,甚至相互讨厌还得合作。」 至于在这之间让女性无所遁逃的,则是凝视的眼光。 柯映安与舟动都用事件改编小说来回应他们对台湾现下此刻的观察。 「女性在社会观感下,常常因被凝视而做出被迫的反应,但有时这又是很幽微的。例如我在一个男性较多的宴会中,下意识的帮大家倒茶。倒完茶后,我问自己:『为何这样做?』却没有答案。这可能是很多女性会有的习惯,而男性也习惯了接受。女性随时都感觉凝视的眼光,又置于如此复杂的职场,让我觉得可与小说谈的性议题结合。」 性,在此成为权力的展演,也是女性遭受凝视的体现——每次有性爱自拍或影片外泄,在PTT或各大论坛就会有乡民求上车、喊加一。柯映安不讳言,同为女性,那些推文对她而言,已是一种伤害。然而,若与之认真,对方可能会觉得自己只是在开玩笑,「但这如同许多网路上看似玩笑的厌女言论,其实更严重,因为他没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很恐怖。」反过来说,乡民何以觉得可以在中性的网路空间里,肆无忌惮的开女性玩笑?是否预设了网路是男性的场所,女性在此仅是被凝视的客体。 田调资料有了,取舍才是关键 舟动透过《无恨意》探问人性,柯映安则由《女记者》之死检视这个社会。他俩经由小说丢出同一个问题:「台湾,何以至此?」不同的是,舟动著眼于阶级,柯映安则关注性别。小说之于这两人,看似是理所当然的面对社会的方式。然而,两人也经历了相当的田调,才让小说信而可征,尤其是舟动。 「我读了无数的判决书来分析案情,以及各式精神鉴定报告,将律师会遇到的法律问题与精神鉴定如何进行,都融入了小说。写作时,最重要的是时间轴,例如故事要放在一审二审还是最高法院,这些都得厘清流程,再抓出时间点。」舟动说,他写到每天睡觉都还要想事件始末,写完了才能走出来。 同时,他实际走过小说里每一个场景,并将之拍下;写作时,一个视窗开照片,一个开WORD,藉此「感觉那里有一具尸体,有人在逃亡。」这些便是为了「将小说在地化」的一部分。因为舟动认为,「推理小说本身是舶来品,如果只依循欧美那一套,跟外国作品有什么不同?」 不过材料蒐集到了,如何取舍又是一大学问,「例如判决书,你不可能完全放入小说,所以要思考把哪一段放入。还有我用场景描写呈现法医鉴定的凶案现场,也是转化资料的方法。」对舟动而言,很多材料其实「过硬」,却是必须的,他选择将之保留在小说——因为唯有厘清事实,我们才有客观看待案件的可能。 「其实很多资料搜寻就有,但大家不去看,那我就透过小说让大家看。我希望读者踏出同温层,看看不同的东西。」舟动如是作结。 柯映安比较常读历史科普与人类学书籍,接触较多的叙事文本,反倒是电影。访谈中,她也不经意的引用《一一》里的那句:「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来说明小说之于我们的意义。 相较于舟动得与大量文献资料搏斗,柯映安的田调看似简单,受访者的态度也很开放,不过她仍面临困难的取舍,「《女记者》虽是根据真实事件,但故事在写人物,所以我选择的是『我的人物有办法做到,或他们在这个状态下可能做出的行为』,再依据人物内在逻辑与目标来挑选素材。」 「当田调资讯太多,我就必须一再厘清:『主人翁走到这里,她的困境够了吗?足够推动她去做下一件事情吗?』之后再问受访者,便常常获得想不到的答案。」同时,柯映安必须确保田调资料不偏离小说主轴,在天女散花般的资讯中,撷取故事前进该有的样子。 给出观点,是改编的意义所在 小说处理如此现实的题材,如何与之保持距离,又不歪曲,成为改编事件小说的难题。舟动费心的想呈现小说的在地性,其实正是为小说最后给出的惊人谜底铺路;柯映安则紧抓人物内在逻辑为钢骨,藉真实事件为其添加血肉。我由是好奇,真实事件会不会让他们绑手绑脚? 舟动认为,「重点是如何找到自己的观察来切入该事件。」他并以普悠玛出轨为例,「一开始我们可能责怪驾驶,后来才看到结构面的问题,这样的事件应该由代议士处理,而小说家也可由庞杂的事件中搓出一条线、一个主轴、一个观点,让人们看到其中的过去与未来。当然,作者不可能呈现全部的观点,他永远都是主观的,只能尽量达到多重观点。」 柯映安则以她自己过去改编的一个新闻事件为例,说明事件与小说间的关系。「有一则新闻是爸爸把老婆打跑了,之后独力扶养两个小孩。有一天,他中了两千万发票,于是忽然从很糟糕的爸爸,变得努力规画人生,重新振作。结果最后他得了癌症。」 就新闻读者而言,这则曲折又带有黑色幽默的事件已说完了,但柯映安的观察是:「这个爸爸在中产阶级眼中,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可是他如此糟糕,或许是因为觉得自己永无翻身的机会。」因此,她想知道「这个爸爸有了希望,会做些什么?他和儿子之间有没有和解?」 「我在意的是小说有没有给出一个观点。」柯映安说。这也唱和舟动认为作者能理出一条线,藉此映照事件的说法。 离开同温层,但读者都在同温层 访问最后,我好奇他俩从写之前到之后,对议题的理解有没有发生变化?舟动说,「一开始只知道受害者,读了判决书才认识加害者。」因此,更不要说那些只看新闻了解案情的人——乡民的正义可能不是正义。柯映安则藉写《女记者》确认了她对女性处境的观察。至于多理解的,是记者生态。 舟动是英语教学者,写推理小说之余,也评推理小说。在他身上,可以看见创作者对作品的要求与自我砥砺。 「其实记者是很孤独的,他们很少收到回馈。新闻写得很好,但主管不会称赞你,阅听人更不会,因而陷入『我用什么东西证明自己』的纠结。小说里,主角跟配角辩证新闻在他们心中究竟是什么?这背后要说的,其实是如果记者把新闻当作自己的作品,会过得很痛苦。」 呈现社会舆论或说乡民反应,是处理新闻事件小说不可避免的环节,《无恨意》与《女记者》也不例外。在此,他们既是作者也是小说的一部分,因为在网路中,他们与读者——广大的乡民——无异。然而,柯映安坦言她已渐渐避开那些看了会受伤的留言,「或许这代表退缩到同温层了吧。」 访谈过程中,我们一再提到同温层,也希望众人离开各自的同温层。这显然并非易事。小说,作为提供异质观点的手段,当下的处境或许更为艰困。处理跟主流意见相左的小说,就像在逆风处写作,有著不小的运动伤害。 写作是孤独的,更孤独的是小说家想藉此呈现他心中本该是如此的世界;正因他们不认同这个版本的世界,所以创造了一个更良善的。因此,广袤之中注定了一开始只有小说家踽踽独行。我想起舟动说的,「写作初衷是好的,那就去做吧。」 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理由不做。 因此,小说家会继续在事物的核心处,所有线索指向真相之地,等待读者的到来。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