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企划】得奖作品一次推荐-鏡文學

【主题企划】得奖作品一次推荐
2017-10-24

鼓励以文学表现生命力的作者,激励台湾文学创作。

今日公布得奖名单的林荣三文学奖,我们的作者游善钧和解昆桦,各自荣获了散文和短篇小说项目!这个奖项一路发掘了不少新兴创作者,在鼓励以文学表现生命力的主旨之下,凝聚台湾文坛勃发的创作动力,而这些创作者,依旧在文学之道上努力不倦,亦有不少人在镜文学上发光发热,藉著这个机会,一起来回顾这些闪亮的新星!

历届得奖作品回顾

霾害
霾害 方聲

城市里的河岸资源回收区爆炸,为城市带来末日般的霾害污染。主人翁游走在这末日之中,想起自己因肺腺癌而死的妻,由是展开一场文明反思之旅,既哀悼环境之死也悼亡已逝的妻。 本篇曾获第十届林荣三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佳作。

继续阅读

第十三届得奖人

解昆樺
解昆樺

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从事现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现代诗、散文、小说与剧本创作,曾获教育部文艺创作奖、林荣三文学奖、新北市文学奖、全球华文星云奖等。

会员专页
游善鈞
游善鈞

  天蝎座。   曾获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奖、吴浊流文艺奖、香港青年文学奖和华研歌词创作大赛等奖项。   分别以《像感冒一样》、《只剩下轮廓》获得优良电影剧本奖103年度、104年度优等及特优。   作品散见《联合文学》、《印刻文学生活志》、《幼狮文艺》和各报副刊。并于《皇冠杂志》连载【友善君の怪奇故事铺】专栏。   出版长篇小说《骨肉》、短篇推理小说集《大吾小佳事件簿:送葬的影子》。   第一本长篇科幻推理小说《神的载体》入围第四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复选;《The Fake Full Moon》入围第五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复选。   短篇推理小说〈长出手的维纳斯〉入围第三届华文推理大奖;惊悚推理小说〈非人状态〉入围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 

会员专页

历届得奖人回顾

LIKO
LIKO

1990年生,师大国文系毕,现就读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艺术创作研究所,主修剧本创作。笠原佳子老师的发言人。剧本/小说/文字杂工/锹形虫翻译。

会员专页
曾谷涵
曾谷涵

1982年生,苗栗通霄人。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94级毕业,国立东华大学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文学创作组第六届。喜欢奇葩说,讨厌杯垫企图不让杯子在桌上留下痕迹。最近的偶像是Ricky Berwick。

会员专页
黃汶瑄
黃汶瑄

1988年生,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得过几个文学奖,读的少,写的少,只有要走的路还很多。

会员专页
王天寬
王天寬

成大中文系,台大戏剧所毕。曾得台北文学奖、台中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台大文学奖以及凤凰树文学奖。写诗、剧本、小说,也写评论。喜欢冷硬派侦探和机器人小说。喜欢冷硬的哲学书,喜欢不共鸣。

会员专页
湖南蟲
湖南蟲

一九八一年生,台北人。淡水商工资处科、树德科技大学企管系毕业。得过一些文学奖,入选过一些选集。著有散文集《昨天是世界末日》、《小朋友》、诗集《一起移动》。经营个人新闻台「颓废的下午」。

会员专页
石芳瑜
石芳瑜

大学读图馆系、后来在美唸传播艺术,二十多年后又从东华华文所创作组毕业。任职过公关公司、有线电视与电台。有很长的一段时光茧居家中,中年开始思考创作的可能,翻译过几本书、得过几个文学奖,突然一个转念于几年前开起了「永楽座」书店。著有《花轿、牛车、伟士牌:台湾爱情四百年》、《就这样开了一家书店》。

会员专页
多馬斯
多馬斯

多马斯1972年生于桃园复兴乡泰雅族人,喜欢自然有机耕作及贴近生活的文字创作,作品《北横多马斯》、《雪国再见》、《冷山》、《泰雅之音》发表于山海文化杂志社、国立台湾文学馆、立报、文学台湾杂志社、印刻出版社、九歌出版社、日本草风馆等,曾获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高雄市文化局,台北市文化局文学创作类奖助计画。

会员专页
吳億偉
吳億偉

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硕士,目前为德国海德堡大学欧亚跨文化研究所与汉学系博士候选人。曾获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等。出版著作曾获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并连续两年入围台北国际书展书展大奖决审。曾出版小说集《芭乐人生》(联合文学,2009),散文集《努力工作:我的家族劳动纪事》(印刻,2010)、《机车生活》(九歌,2014)。

会员专页
張耀升
張耀升

张耀升(1975年-),台湾小说家。20位40岁以下最受期待的华文小说家之一(联合文学)。曾就读中兴大学外文系、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研究所,就学期间获得全国学生文学奖、中央日报文学奖、台中县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小说首奖,于2003年12月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缝》,2011年8月出版长篇小说《彼岸的女人》,除小说家外尚有导演、电影编剧等影像创作者身份。 张耀升的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其短篇小说〈缝〉曾改编为公视人生剧展《我的阿嬷是鬼》,由王启在导演,李秀、陈霆、高宇蓁等主演。 除写作之外,张耀升曾于2010年执行云门舞集流浪者计画,至日本在地旅行三个月。依据日后访谈,张耀升表示流浪是他重返文坛的一个重要关键,《彼岸的女人》草稿即是在东京写成。这段时间他不看台湾的新闻、不了解台湾的消息,跟台湾的状态整个脱节,却反而回到了写作的初衷,他意识到台湾的问题必需站在台湾以外的地方才能看清楚,他先在东京待两个礼拜,接著去北海道的最北端稚内(真的是最北,再过去就是莫斯科),抵达国境之北后,也像抵达某种边界,流浪结束前,他完成《彼岸的女人》初稿,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作品,距离上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短篇小说《缝》已相隔八年之久。其硕士论文为《杨德昌风格叙事事件:杨德昌电影研究》。张耀升对于影像创作有高度热情,取得硕士学位后又报考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研究所,并进入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研究所(硕士)。 近年开始从事编剧及影像创作,同时也在一些台湾独立制片的电影中担任演员。影像作品包含与黄靖闵共同执导的剧情短片《鲜肉饼》,改编自同名时报文学奖首奖小说的动画《缝》,公共电视电视电影《托比的最后一个早晨》。张耀升的小说曾获得时报文学奖首奖等台湾各重大文学奖,影像作品曾入围金钟奖、金穗奖、台北电影节以及香港、希腊、美国等各国际影展。张耀升的影像作品被认为在主题与意识上具有人文反思的文学性,除了文学作品影像化之外,也致力于阅读推广,为了突破地域限制,改善偏乡阅读,拍摄制作阅读教学影片《阅读世代》,藉由影像带领观众回归文学阅读,并与伊格言、陈栢青一同参与线上电子杂志《外边世界》,每月共同撰写一个专题,开设电影专栏「黑是最温暖的颜色」。

会员专页